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海阳地雷战于氏英模

13
回复
133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1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6 19:51 编辑

全国民兵英雄(政务院授予):于化虎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6 19:53 编辑

以下荣誉称号由胶东军区授予:


以下荣誉称号由胶东军区授予:
胶东民兵英雄:于凤鸣、于晋江
胶东爆炸大王:于敬彦、于希水、
胶东民兵模范:于连水、于敬堂、于丕琅、于敬进、于敬尧、于新礼、于庆云、于庆开、于方水、于丰先、于贤林、于同桂(女)。
胶东二等民兵模范:于学胜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6 20:15 编辑

地雷战概述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不仅在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地雷战的兴起。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雷战兴起的客观条件。地雷战的兴起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不仅军队要参与,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当时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这种条件下,地雷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从区武委会先后领来了两颗大地雷。回村后,他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两颗, “扫荡”的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走上野虎山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鬼子飞上了天空。敌人慌作一团,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有3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吓得胆颤心惊,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动。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一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曾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并炸死副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炸死敌人17个。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
    自从开展地雷战以来,出来“扫荡”的敌人屡受挫折,不敢轻举妄动。各级党组织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切断敌人的供养之源,使敌人据点里粮断草尽。被困的敌人又恶虎般地窜出来“扫荡”。盆子山区的民兵就联合起来跟敌人进行斗争。
    赵疃、文山后、小滩村适宜打游击战,这三个村地雷战也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当时,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孙玉敏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她曾到五六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还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她曾教会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雷。他们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赵疃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还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整个盆子山区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
    海阳地雷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海阳民兵因此而名声大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到赵疃村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后,便埋伏于附近的仗子山上,并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远时,突然向西转去。这时,埋伏在山上的民兵队长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顿时,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向民兵扑去。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民兵布好的地雷阵,炸死炸伤敌人15人。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文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地段上,敌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为了麻疲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带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日伪军走到那里,地雷就响在那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尾随在后面。为了不伤害无故的群众,民兵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的血肉横飞,而老百姓却安然无痒。
    由于敌人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为了苟延残喘,便将其外围的日伪军全部集中在行村据点内,强迫周围的群众往里面给养。赵守福、于化虎等民兵就深入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发动群众掐断敌人的供给,并组织他们建立武装,学习埋雷技术。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边运输。我民兵就在敌人汽车经过的青威公路上埋下丁子雷,炸毁了跑在前面的一辆汽车,其余三辆汽车慌忙掉头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从车上卸下许多大米、白面,全部上缴了区委会。
    敌人陆路运粮失败,又改从海上运粮。轮船开到何家村以南,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叫伪军下水扛粮。赵守福、于化虎等通过调查,摸请了敌人下水扛粮的往返路线,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往返的路上,等敌人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敌人大批倒毙在水中,民兵们趁机把粮食抢走了。以后敌人改用飞机运粮,但狼多肉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军那边丢。但飞机飞的太低要挨打,飞的太高又投的不准,投了三次东西,结果只丢进“西寺”一包罐头,其余的全掉在围墙外边,倒成了民兵们的慰劳品。被困守的敌人坐立不安。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五虎村”,陷入地雷阵,五小时走了不足五华里,踏响地雷20多颗,炸死30多人。同年被胶东军区授予“战斗模范村”光荣称号。
    1945年5月,日伪军2000余人占据了盆子山区。海阳民兵对敌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地雷爆炸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1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先获取了这一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摆下地雷阵。敌人闯进村北的树林里,碰响了绊雷;转而扑向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同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日伪军在多次挨炸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走小路,不走大路;走水路,不走旱路。这倒是使鬼子减少了挨炸的机会,但这条经验很快就失效,民兵们在小路、水路上也埋上了地雷,鬼子照样挨炸。小滩村南有一条河,是行村日伪军到莱阳穴坊庄据点的必经之地。敌人为避地雷,便在水中走。小滩村民兵孙藻训、孙玉敏、孙春旭等,做了九颗水雷,瞅准敌人将到时,迅速将雷埋在河中里。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6月初,孙家夼据点300多日伪军到行村搬运物资,行至赵疃村东集前埠嘴下,陷入赵疃民兵布下的“长蛇雷阵”,在长达二里的路上,地雷连续轰鸣,敌人左躲右闪,也未能躲开雷阵,被毙伤30多人。
    6月的一天中午,日伪军集中一个营的兵力袭击了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一面派人向附近的部队报告,一面指挥民兵用土枪土炮把敌人诱进河套的地雷区,炸得敌人蒙头转向,扭头向西南方向的山上爬,没想到被埋伏在那里的我军主力十六团所狙击,敌人不得不逼上野虎山,又遭到县独立营的袭击,向东北逃窜,被埋伏在那里的文山西巷民兵打了回来。当敌人第二次被挤进河套时,地雷接连不断地开了花,日伪军死伤70多人,俘虏30多人。
    在盆子山区人民开展反“扫荡”的105天中,海阳民兵共配合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7月,胶东武委会在海阳县高家召开反“扫荡”斗争经验总结大会。大会总结推广了海阳县“五虎村”、盆子山区人民联防抗敌的斗争经验。同时,授予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纪彦、纪洪福、栾恒悦、隋良萱、冷世竹等13人为胶东民兵英雄。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胶东地区的抗战,为胶东地区的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栾恒月等60余人,组成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在莱阳城外布下地雷,日伪军被封锁的不敢出动。同年,县武委会主任栾晋阶等在小纪区笤帚夼村集合民兵50人,夜入莱阳五尺渡,袭击了赵保原的联络点,俘敌6人。撤离时布下地雷,被敌人全部踏响。1945年5月6日,各路日伪军集结莱阳城,赵守福奉命带领远征爆炸队奔赴莱阳城及东漩河一带,埋设地雷20颗,毙伤敌人20余名。
    1944年10月,胶东军区调文山后村民兵队长、爆炸大王于化虎5名爆炸队员,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今龙口市)、蓬莱一带,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一次,于化虎等在蓬莱城附近埋雷20多颗,毙伤日伪军28人。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于凤鸣带领4人爆炸组,再赴蓬莱执行任务。在十余天中,于凤鸣等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习爆炸技术,并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人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的通令嘉奖。
    1945年5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赵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胶东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的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西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部、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
    由于海阳民兵工作突出,特别是地雷战战果辉煌,因而获得了不少殊荣。1943年冬,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授予海阳“民兵工作模范县”光荣称号。1945年6月,胶东区武委会授予海阳县“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6 20:15 编辑

地雷战故事
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地雷战”
    山东省海阳的“地雷战”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全国。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其中,胶东民兵英雄10名,胶东民兵模范99名,胶东爆破大王11名,赵守福、于化虎和孙玉敏3人还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18日,赵守福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许世友将军在《在胶东反“扫荡”的岁月里》一文中这样称赞海阳县的地雷战“……英雄的海阳民兵,以地雷战闻名于整个胶东。他们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创造出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设雷手段,从简单的铁雷、石雷、绊雷,发展到复杂多变的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连环雷、慢性自然雷等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村设下“地雷宴”,门上挂雷,草堆藏雷,人人布雷,户户有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炸得敌人风声鹤唳,鬼哭狼嚎。日军禁不住哀叹:‘石头雷大大的厉害!’仅海阳县一地,就涌现出‘模范爆炸村’3个,民兵‘爆炸英雄’、‘爆炸大王’11名。……在海、莱边区的小纪,5个村子相邻,他们建立了5村民兵联防组织,村连村,心连心,‘一村有难,众村解围。’来犯的敌人屡遭痛击,畏之如虎。群众自豪地把这5个村庄称为‘五虎村’。……”
学会设雷炸敌人
    1942年2月12日,日军侵入海阳县,很快占领了行村、大山所、鲁古埠和凤城等沿海村庄,并在那里建立据点。日伪军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西野口村358间房子被烧毁218间,孙家夼村一次被害群众达70余人,赵疃村一次被掠去粮食2万斤、钱2万元、被子80余床……海阳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共海阳县委积极发动群众,建立起青抗先、农民自卫团等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地方武装狠狠打击敌人。赵疃村的20多名青抗先队员,曾在夜间摸进行村日军据点,切断3华里长的电话线,使敌人的通讯联系中断。青威公路两侧的民兵也曾联合行动,多次星夜掘断公路,造成敌人军车无法通行。1942年2月的一天,行村据点里的400多名敌人向赵疃扑来。赵疃的民兵立即投入战斗,区武工队和邻村的民兵赶来助战。他们凭借熟悉的地形,用低劣的武器勇敢地打败了敌人。敌人白天不得逞,便在晚上进行偷袭。一天夜里,300多名日伪军摸到赵疃,黎明时,敌人已在村周围架起机枪,并进村挨户搜查。他们把群众全部赶到广场上,用枪把子打、刺刀捅、皮带抽,逼着人们说出八路军、民兵、粮食藏在哪里。弄了半天,一无所获。最后敌人气急败坏地施放了4颗毒瓦斯弹,把群众熏得昏到在地。这一天,有250多人中毒和受刑,其中1人被打死。
    1943年秋,赵疃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来2颗地雷,和赵守福、赵新瑞等一起研究出拉弦、绊弦几种埋雷方式。10月的一天,200多名日伪军出来抢粮后,从赵疃西大道回据点。赵守福、赵同伦、赵乾江等3人,提前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日伪军经过时,“轰”的一声,一个尖兵绊响了石磊里的地雷,后边的敌人慌忙向东跑又绊响地瓜地里那颗地雷。两颗地雷炸死13个敌人,民兵们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多么盼望上级多发一些地雷,好多消灭一些敌人。可是,那时兵工厂的条件很差,远不能满足需要。赵守福他们日夜琢磨,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好。于是,他们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块利用起来,制成各种拉雷、绊雷、滚雷。
    与此同时,其他村庄的民兵,也都学会用地雷打击日军。文山后村于化虎曾到独立营学习埋雷技术,并很快教会了其他民兵。1943年秋的一天,他们得知行村的敌人到黄崖、寨头、小纪一带去“扫荡”,就在日军回行村的必经之地——野虎岭,埋下2颗地雷。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登上野虎岭便踏响了1颗地雷,四、五个日军飞上了天空。敌军官吩咐士兵到赵疃下门板抬尸,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炸死了3个敌人,其余的敌人急忙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来。
地雷战大显神威
    斗争的实践使民兵们认识到:虽然没有洋枪、洋炮,但地雷战可以大显神威。于是,村村都搞地雷战,特别是赵疃、文山后、小滩这三个村的地雷战搞的更是活跃。赵疃以赵守福、赵同伦为首,文山后以于化虎为主干,小滩的主要是孙玉敏,那时她才是个16岁的姑娘。他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仅制造出大批石雷,还研制出铁雷,效果跟上级发的差不多。
    他们的埋雷技术和地雷战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文山后民兵的飞行爆炸,单等见到敌人的影子,才迅速埋雷,出敌不意,屡获成功。他们还在雷坑里埋上石子、铜线、碎锅铁之类的东西,大大增强了杀伤力。赵疃的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多种。埋雷的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一旦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民兵们就提前做好准备: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田、菜园、门阶下、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后来,敌人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走在前面开路。民兵们连夜发明出一种“长藤雷”,把引爆索线加长,等群众安全走过再迅速拉火,使地雷专在敌人脚下开花。
    敌人连遭地雷轰击,兵力损伤,便将外围的日伪军8个中队,全部集中到行村据点,并在据点围墙下挖2米多深的封锁沟,封锁沟外边拉上三道挂着铃铛的铁丝网,然后龟缩在据点里。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民等人就来到东山、朋化庄、南泊子等村,向群众传授埋雷方法,同当地民兵一起切断敌人的供给。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车从青岛运粮,赵守福、于化虎等人就在公路上埋雷炸汽车。敌人改从海上运粮,但因没有码头,船靠不了岸,需要下水扛粮,民兵就在水下设水雷。最后敌人改用飞机投运,也因为飞低了怕民兵打,只好空投,结果把大部分粮食投到了据点的围墙外边。就这样,不管敌人从陆地、海上,还是空中都无法向据点运送粮食。
地雷战困敌除奸
    1944年夏天,敌人从青岛调来300多名日军,妄图和行村据点里的敌人向我反扑。于化虎化装成敌兵,携带4颗共百斤重的地雷,趁天黑尾随在敌人队伍后边混进据点,隐蔽起来。待到敌人都睡下了,他熟悉而飞快地把地雷埋在操场上,然后翻过围墙,跃过壕沟,剪开铁丝网,返回村庄。第二天早晨,据点里的敌人集合,四颗地雷接连爆炸,共炸死敌军33人,重伤4人,轻伤多人。
在我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爆炸队的沉重打击下,行村据点的敌人一连数月不敢出动。为了彻底消灭敌人,民兵爆炸队配合部队在行村据点周围,对敌人进行封锁、围困、袭击,通过政治攻势,瓦解伪军。敌人为了控制局势,把行村的4个围门堵死了3个,只留下1个南门,还专门设了“登记所”,检查进出的行人。这个登记所的所长外号叫“大麻子”,是日军的忠实走狗,杀人不眨眼,民兵们决心除掉这狗汉奸。
    一天深夜,赵守福和几个民兵来到行村附近。他安排好负责掩护的3名同志后,自己带上4颗地雷摸到围墙下边,先在东南角碉堡下的门口和围门下各埋下一颗,然后撬开登记所的木棂窗,跳进屋里,栓了1个开门雷,把1颗大地雷放在“大麻子”办公室桌旁的废纸筐里。第二天一大早,敌人刚开围门就吃了个开门炸雷。“大麻子”惊魂未定,急忙赶来登记所,一推门地雷爆炸,脑袋开了花。几个敌人进来收尸,又弄响了废纸筐里的大地雷,顷刻也成了死鬼。这一次,就有10多个敌人被炸死。敌人恨得咬牙切齿,到处张贴布告“谁捉着赵守福赏1万元,割下他的头者赏5000元”。
    赵守福和民兵们还经常到敌人的据点外边喊话,散布传单,张贴标语,搞得敌人坐立不安。1944年8月中旬,胶东军区发起秋季攻势,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积极配合,很快拔除了烟青公路两侧的数十个日伪据点。行村、大山的敌人也逃往青岛,把日军赶出了海阳。
巧摆地雷阵
    1945年5月,盘踞在青岛的日军纠集了300余兵力重占盆子山区,反复进行“清剿”、“扫荡”。中共海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全力配合部队,积极开展麻雀战、地雷战反击敌人。
    5月8日,四、五百日伪军向赵疃扑来,赵守福、赵同伦和民兵一起做出决定:引敌进村,关门打狗。敌人刚到村头,“夹子雷”、“连环雷”一齐开花,五六个敌人一齐倒下。其余的四处逃命,慌乱中又踏响了几个大地雷。这时,“麻雀组”趁机对准敌人,又是一阵土炮,一个骑在马上的日军军官抽出洋刀逼着敌人进村。爆炸组的赵国湖、赵新瑞、赵丙坤等,马上分片挂好雷弦,然后故意暴露一下目标,敌军官拍马就追,刚到牌坊下,一个特大的“箱子雷”被踏响,连人带马同时丧生,还有三、四个敌兵也见了阎王。
    小滩村的民兵还把青威公路的石桥加以改造,使每块桥石的间隔加宽,走起来格外费力,然后把地雷埋在桥头上。一次,一伙日伪军经过石桥,前面走得很慢,后边拥挤在桥头上。民兵抓住时机扯动雷弦,一只地雷爆炸,毙伤了9个敌人。
    麦收期间下了一场雨,民兵们怕埋在地里的地雷受潮失效,就起出来晾晒,敌人乘机对赵疃进行偷袭,抢去大批财物,吃一堑,长一智,民兵们决定将计就计。一天大雨刚停,赵同伦便指挥爆炸组大摆地雷阵。他们在路面上布下三组“胶皮连环雷”,每组拴上3个大号地雷;在路两侧埋上“踩雷”、“绊雷”、“夹子雷”等100多个。还在村东头一户人家的大门里拴上地雷、菜园地里也埋下地雷。同时,“麻雀组”的民兵把整个村庄的大街小巷弄的土壤蓬松,好象到处是新埋的雷迹,给敌人摆下了“迷魂阵”。偷袭占过便宜的敌人又向赵疃扑来,走进村北头看到到处埋有“地雷”,便朝村东头走来,几个敌人想到一农户家中抢东西,那知一推门“轰”的一声被炸飞。几个到菜园扒土豆的敌人,也被炸倒。日军见势不妙,慌忙撤退,刚走不远,“轰!轰!轰!”路当中的连环雷又响了,炸得敌人倒下一大片,剩下的左躲右闪,又踏响了路两旁的地雷。敌人只得丢下尸体和伤员落荒而逃。
    此后,日军每次出动总是命令伪军在前面寻雷、起雷,民兵便很快研制出一种“真假子母雷”,就是假雷在上,真雷在下,用线相连,一起假雷,真雷就爆炸。敌人不敢再起雷了,每次出动便在发现可疑的地方,用石灰等撒上圈圈,或者压上写着“雷田”的字条,赵疃和文山后的民兵们,就在敌人的来路上撒白圈,在圈与圈之间埋上地雷,旁边布下雷群。 敌人顺着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走,地雷就响,跑到路旁躲,雷群就炸。敌人没有办法了,只好搬来工兵探雷起雷,但仍逃不掉在地雷阵里挨炸的命运。就这样,在我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的沉重打击下,日军处处挨炸,节节败退。
电影《地雷战》
    1963年5月,山东省省作协作家翟永湖,到海阳市行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他一面深入行村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热潮中体验生活,一面采访行村民兵抗击日伪的英雄事迹。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行村民兵对敌斗争故事为素材,写出了长篇小说《民兵爆炸队》,后经“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改名《地雷战》,在海阳县拍摄了这一故事片,剧中的赵虎、玉兰、于大爷等人物,即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文山后老石匠等人的原型,创作而成。行村在影片称黄村,赵疃改名为赵家庄。
海阳市“地雷战”闻名世界
    自1966年以来,海阳市共接待参观地雷战的外宾有:毛里塔尼亚、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罗马尼亚、坦桑尼亚、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不丹、阿富汗、柬埔寨、越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宾参观赵疃民兵的地雷战表演后称:“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发表于 2009-1-6 20: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6 20:16 编辑

沙发!
好贴!!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只有这个场景,才会让您想起《地雷战》的歌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18 12:20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1-26 08:11 编辑

地雷战视频
http://www.tudou.com/v/_hw-kQGa55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