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四谈大水泊

13
回复
438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18: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茹振 于 2017-11-4 19:29 编辑

四 谈 大 水 泊
一、确定于敬祖从赤山迁出的年代极其重要
1、文登市大水泊很多资料论证,于敬祖是最早、第一代、第一人从赤山迁出。于姓的天空网上多名专家老师认定于敬祖最早从赤山迁出。
2、“胶东于氏出斥山”一文记载:唐朝末年,斥山于氏第一次外迁。唐朝末年是唐朝灭亡前几十年,暂按公元900年至今1117年。于敬祖在清嘉庆24年1819年大水泊先祖在编修家谱时错误的定为大水泊于姓的始祖。造成了大水泊于姓世辈怎么捋也捋不顺,于敬祖从赤山迁出,到大水泊始祖于坚公之间大约有十六世、十七世的子孙,有上千支脉子孙进不了于敬祖这个大家庭的大门,严重的造成了世辈颠倒的混乱局面。于敬祖有十几世辈的子孙成为于敬祖的长辈,成为自己十多世的孙子的孙子。为此及时纠正错误,认定于敬祖从赤山迁出的年代,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恢复于坚祖为文登市大水泊于姓始祖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于坚祖元朝初从外地迁居文登县赵家庄,用科学计算方法,往下计算:于坚祖的儿子以下三十世(实际二十九世)按元朝1330年到2017年是687年,三十世每世二十三年是科学的,再将于坚祖或于坚祖的儿子往上算,到于敬祖迁出赤山,用1117年减687年是430年,如按每世23年近十九世,按每世25年最少17世辈,可以认定于坚祖是于敬祖十六世、十七世孙,绝不是三世孙。
大水泊于姓是于敬祖十六世、十七世中一支脉于姓。
1、为什么将于坚祖迁居文登县赵家庄定为元朝初?
一是公元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国改为大元朝,忽必烈自称元世祖,公元1279年南宋朝灭亡,忽必烈统一中国算起。
二是大水泊村委会1992年立的村碑记载元朝初于氏迁入赵家庄,于坚祖生在元朝,二十岁出头元朝大约1300年左右迁居文登县赵家庄,给赵家庄大财主抗活,当长工,后娶妻生子,大约1320年于坚祖的长子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长孙大约在1356年之前出生。于坚祖的长子、长孙生在元朝,于坚祖爷孙三代进入了明朝,明朝初于坚祖步入了老年七十几岁,长子不到五十岁,长孙二十几岁。
2、为什么要将于坚祖恢复大水泊于姓始祖?
一是人所共知于坚祖是第一人迁居文登县赵家庄,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二是大水泊于姓最早的族谱是清朝康熙辛酉年1681年谱序记载:“坚公为始祖,坚公以上年代久远,无所考。”说明不是从洪水兰迁居文登县赵家庄。
三是“大水泊东老茔记”中记载:“大水泊东老茔是大水泊于氏祖墓,于坚公是大水泊始祖。
四是清朝嘉庆24年1819年不知当时哪位先祖,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改老谱编新谱,将于敬祖定为始祖,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没有任何记载。
三、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4年出土的“洪水兰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是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刻的,是在地下埋了520年后出土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是瞎编乱刻的。与大水泊于姓没有任何关系。
1、刻碑年代是元朝泰定1324年阴阳两面不一样的碑,刻的碑文应是1324年刻碑之前去世的先祖。大水泊始祖于坚公是明朝洪武年间去世的,于坚祖的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生活的好好的,怎么刻在1324年的碑上面,如果阳面是族谱也行,但不能1324年埋在地下的碑,一百年以后挖出来刻上再埋起来吧?不能反复的挖出来几次刻上字再埋起来吧?再怎么圆说也解释不通。
2、1844年出土的这块碑如果是真的,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刻碑之前赵家庄已经改为大水泊村,为什么1992年大水泊村委会立碑时认定清朝初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呢?
3、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刻的碑,于坚祖到文登县赵家庄时间不长,赵家是大财主、大地主,大家族,正在兴旺发达时期,财大气粗,有势力,已立庄300多年。于坚祖给赵家打工是个外来户,是个单门独户,没有丝毫的能力将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于坚祖想都不敢想。
4、“祖系表一”是碑的阴面,“洪水兰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刻的碑文与大水泊没有关系,是洪水兰于氏。那时赵家庄还没有改为大水泊,是谁又加上(大水泊于氏)?1324年刻碑时洪水兰的人还不认识赵家庄的于坚祖。
5、大水泊于氏卧碑不在大水泊茔地出土,怎么在威海市草庙子镇出土?与大水泊没有任何关系,两个老茔地年代差距太大。1324年后30多年明洪武年间于坚祖才去世,葬在村东一里赵家墓地附近,过了几百年才称“大水泊东老茔”,分明是现代人精心策划的,其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掩盖什么?反而弄巧成拙。
6、元朝1324年刻碑,我分析阳面是1819年以后搞的,阴面是近代人按编造的谱书抄写的,是外行人搞的,不规范,是简体字刻的。将“洪水兰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变成了于氏族谱。洪水兰于姓支脉族谱不会记载大水泊支脉于姓,1324年赵家庄还没有改大水泊,不会刻上“大水泊于氏”分明是现代大水泊人搞的。
7、卧碑的阳面,1324年刻文“洪水兰文钞”(于氏补葬之记),如不是假的,怎么元朝1324年刻的碑,上面刻着明朝的人名和事?怎么将明朝一百年以后的于坚祖的曾孙们也刻在碑上?元朝1324年刻的碑埋在地下还将一百年以后1424年的人刻在碑上,能是真的吗?绝对是假的,是自欺欺人的。
8、卧碑上面我数了数刻了299个O,刻了88个△三角形干什么?七世、八世刻的是乳名、符号。带儿字的18个,四儿、五儿、六儿、马儿、其儿、哇儿、歹儿、丑儿、改儿等,还刻有重孙,旺孙、复孙、外孙、毛孙等,刻这些干什么?是个神经病?外孙也刻在碑上,也写在族谱上吗?是哪家的规矩?哪家的家风气?极不严肃,纯属恶作剧,有辱先祖。这种低级东西,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怎么也贴在网上,怎么没有人把关呢?这种见不得人、见不得天的假货,欺骗了大水泊宗亲们173年,欺骗了全中国的于姓宗亲十几年,我们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该深深思考了,该实事求是的、扎扎实实干好每件事的时候了,不能再继续骗自己了,不能再为虚荣骗别人了。
四、即墨市宗亲给我们于姓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
“于敬祖玄孙一支于姓迁居诸城县繁盛后裔”是从赤山还是崮山?迁居诸城县,根据于敬祖是唐朝末年第一代第一人从赤山迁出分析,于敬祖带着儿子或者带着孙子迁居崮山。玄孙(五世孙)又从崮山迁居诸城县,这位宗亲还说:“传说于敬祖在诸城县十世孙有一支脉于姓迁到平度县立村大水泊村,但没有去考察。”
于敬祖到于坚祖中间还有十六世、十七世左右,几乎每世可能均有外迁的支脉,可爱的宗亲们端正态度吧,尊重历史吧,不是我们这代人的错,但不能错上加错。
五、反复仔细阅读了大水泊于氏族谱中:“斥山老茔记、崮山老茔记、洪水兰老茔记、大水泊东老茔记”四篇老茔记,一字没提于敬祖、于礼祖,既没有碑,也没墓地。
1、斥山老茔距大水泊七十里,与大水泊没有关系年代久远,一千多年不知以上几十世,是千支脉中哪支脉的墓地,墓主人是谁?说不清楚。
2、崮山老茔有三座土坟,七块碑。碑上先祖名字不是大水泊于姓的先祖,与大水泊于姓不是近支脉,距大水泊六十里,太远,与大水泊于姓没有任何关系。
3、洪水兰老茔东南距大水泊三十五里,有七块碑最早的是于盾元朝泰定六年1330年,最晚的于从德公明洪武甲寅年1374年与崮山老茔属一个年代。各支脉有多支脉的墓地,都在自己村周围,在自己地里,选择风水好的地里做墓地,四个墓地不在一个市、县、乡镇、村,一般不是近支脉,没有联系,既形不成直系关系,说不清。又不是横向世系排列,说不上来各自支脉的世辈,各自又各自的始祖或一世祖,无法联系在一起。
于坚祖不知从什么地方迁居赵家庄,还说不准,与哪个县的哪一支于姓是近支脉,老谱记载:“于坚公是始祖,以上年代久远,不可考。”说明一切。
4、“大水泊东老茔”才是大水泊于姓祖墓。“东老茔大水泊于氏祖茔地,距大水泊东里许。”这是很关键的十八个字,准确、清楚。这个东老茔大水泊村东一里地,朝南一座碑,刻着“于氏祖墓”四个大字,始祖于坚到十世葬在此茔。
5、大水泊东老茔给大水泊于姓宗亲们提供值得研究、探索的历史真相。
第一个真相,大水泊东老茔是大水泊“于氏祖墓”始祖于坚公,坚信不疑。
第二个真相,大水泊“于氏祖墓”紧挨着“赵氏砖坟”基本认定东老茔最早是赵家的东老茔后来土地归于姓,所以做了“于姓祖墓”。
第三个真相,进一步认定于坚祖与赵家庄赵氏的特殊关系,进一步认定于坚祖不是洪水兰迁赵家庄。
六、于坚祖从什么地方迁居文登县赵家庄?
1、既然否定了三迁大水泊的提法,于敬祖又不是大水泊于姓的始祖,初步认定于坚祖是从外地逃荒到文登县赵家庄。
2、于坚祖从什么地方逃荒到文登县赵家庄的。
一是 不是从洪水兰迁居赵家庄,洪水兰距赵家庄只有三十五华里,住的很近,来往应该很频繁,于坚祖的父亲会不断到赵家庄看望儿子,看望孙子,儿子、孙子不断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一代一代传下来,一千年、二千年也忘不了老家。
二是没有传下来,说明于坚祖的老家距赵家庄很远,不是一个县,不是一个府,至少在400至500华里之外。
三是于坚祖从外地到文登县赵家庄不是官员调动,不是奉诏移民。是远走他乡避兵荒、避官府、避灾荒。不管属哪种情况,统称“逃荒”赵家是大财主,于坚祖给赵家抗活、当长工。
于坚祖给赵家打工,聪明能干,长的高大帅气,对东家忠心耿耿,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被东家看上了,提拔为打头的或管家,有可能将闺女或外甥闺女许配于坚祖成了家,或者后来成为儿女亲家,赵家陪嫁很丰厚,有房子、有地,安家赵家庄,验证了于宝祥、于延友宗亲讲的“于姓迁到赵家庄仰仗赵氏族人的关照”代代相传亲上加亲,于姓的后代特别感恩,传到今天,我们都知道。
3、于坚祖是大水泊始祖为什么没有立碑?封建社会有“三不立”的传说,没有取得功名的人不立碑,“父以子贵”如后代子孙取得功名,做了官或成为巨富,去世后有子孙给立碑。
大水泊东老茔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始祖于坚没有立碑,到十世孙没有立碑,十世孙之后一个孙子于可托立了碑,原因是到了清朝取得功名,户部左侍郎就立了碑。立碑是先祖们身份的象征,立碑的先祖是极少数。于坚祖以下代代以农耕为主,没有取得功名,所以没有立碑。没有立碑就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所以不知道于坚祖什么年代?从什么地方迁居文登县赵家庄,不知于坚祖哪一年去世,享年多少岁?
4、赵家庄赵氏是哪个朝代?哪个年代乏嗣的?又是什么年代改为大水泊村的?
大水泊东老茔有了二条记载,值得研究、探讨。第一条记载“自始祖坚公至十世祖俱在此茔。茔前有九族石焉。”前十世先祖葬在东老茔,十世再加外墓二世差不多是明朝整个朝代。过着农耕生活。但日子越过越好,赵家由多变少,还没有乏嗣,赵家乏嗣应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清朝。
第二条记载“十九世祖观察公讳其珣,有条规遗文:祭祀之敬,尊卑之分,凛然可观,违者罚。”这个条规遗文其内容不知对谁而言不明,是否对赵氏乏嗣有关,有没有这种可能,赵家乏嗣了,将赵家的家产全部留给了于姓支脉。这支先祖将历代、历族神主匣子,牌位并在一起建起丰碑以垂不朽,年年祭祀。于姓特别感恩,十九世祖留下“条规遗文”于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富,巨富越来越多,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做官的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村里的外姓无法也无能力可阻拦了,将赵家庄没改于家庄改为大水泊村,年代大约在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之间。
5、于坚祖到底从什么地方迁到文登县赵家庄?
分析于坚祖的老家生存条件,地理条件差,距文登县赵家庄较远,遇到兵荒马乱,闹旱灾、水灾、蝗灾。还有一种可能是于坚祖的老家庄名叫大水泊村,代代相传没有忘记大水泊这个村名。全国各地有十多个大水泊村,从年代上分析和历史变迁过程以及称水泊的地理条件考量。于坚祖有可能是从诸城县大水泊村迁居文登县赵家庄村的。其理由:
一是全国各地包括江苏省、安徽省在内十多个大水泊村,只有诸城县大水泊年代最早,元朝之前,可能在北宋时期就有大水泊村。
二是于敬祖唐朝末年从赤山迁出,玄孙迁居诸城县是北宋时期繁盛后裔,又传说第十世一支脉从诸城迁到平度县,立村大水泊。
三是前几年诸城县有位宗亲从网上说:“现有可靠依据,说明五大支祖于整从诸城县迁到文登县大水泊。”应该相信是有记载的。
四是诸城县大水泊村古代生存条件、地理条件差,外迁支脉多,于坚祖有可能是于敬祖十六世、十七世孙从诸城县迁居文登县赵家庄。请宗亲们考虑、研究探索,争取有新的发现。
七、为什么将大水泊于坚始祖无故改写为于敬祖?
于坚祖是第一人迁居文登县赵家庄,是大水泊于姓始祖,记载的特别清楚,不复杂很简单。清康熙20年1681年大水泊最早的于氏族谱记载:“坚公为始祖,坚公以上年代久远,无可考。”充分说明于坚祖的老家,不是洪水兰,所以才“无可考”。
“大水泊东老茔记”中记载:“于坚公是始祖”都是铁证。到清嘉庆24年1819年编写大水泊于氏族谱的先祖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将没有记载的于敬祖改为大水泊于姓始祖。经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目的:
1、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到清朝嘉庆年间,从外省及山东省内各县市陆续迁居文登县于姓有五十多支脉,大水泊到清朝当官的多了,巨富多了,势力大了,骄傲自大了,有了在文登县内以大水泊为中心的思想。想成为文登县老大。
2、于坚祖是没有取得功名的始祖,在整个明朝时期没有做官的,没有取得功名的先祖,感觉不光彩,没有面子。所以将历史上做过大官,有功名的于敬祖定为大水泊于姓的始祖。
3、将于敬祖定为大水泊始祖就不一样了。一是可以将元朝、明朝只要是当过大官的随意说成大水泊的后裔;二是不到二百年迅速成为现代大水泊于姓子孙们的骄傲;三是成为全国各地于姓的榜样,全国于姓心目中一颗大明星,倍感自豪和荣耀。
宣传材料上,明朝三代帝师礼部尚书于慎行,元代兵部左侍郎于钦都成了大水泊后裔。其实这二位做大官的先祖都不是大水泊后裔。
明朝三代帝师礼部尚书于慎行,是洪武二十五年自文登斥山盘龙山迁居东阿县的,不是大水泊后裔。元朝兵部侍郎于钦祖,与大水泊于姓没有关系,于钦1284年生于现在的青州市,于钦祖的曾大父端叔君府宋朝时期自斥山直接迁居昌阳今莱阳市,大父君瑞府君又从莱阳迁居青州市,怎么于钦祖成了大水泊后裔了呢?这就是于敬祖改为始祖“随意说”。
4、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制度很严,没有取得功名的家庭称“冷籍”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取不得秀才、举人的功名,别说考进士、考秀才办不到。除非“冒籍”以有功名的家庭名义报名“注籍”1819年编修族谱时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一改始祖既荣光又体面,主要还能将于姓所有有功名的先祖说成大水泊后裔,是一件一举全得的好事。
但是这一改写,给赤山系于氏造成不可估量的混乱,世辈颠倒的混乱,朝代年代的混乱,大水泊于姓与洪水兰一支于姓的混乱,全国于姓思想方面的混乱,今后再捋顺各种混乱局面很难很难,难上加难。
八、为什么全国各地很多于姓认为从文登县大水泊迁出?
1、大水泊先祖将于敬祖定为大水泊于姓始祖,近些年大水泊于姓宗亲又将于敬祖定为七十世祖,很多于姓支脉误认为于姓就一个七十世祖,将于敬祖与大水泊联系在一起,凡认为是于敬祖的后代子孙的于姓不管什么朝代,从什么地方迁出的,误认从大水泊迁出的。
2、“于姓的天空”网上这十几年反复的宣传,信以为真,于敬祖是大水泊始祖深入人心,加上全国分省地图上只有一个大水泊村,自然而然地误认为从大水泊迁出。
3、98%以上的于姓不知道全国各地有十余个大水泊村,98%以上的于姓不知道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在元朝之前的宋朝就有大水泊村、小水泊村、东水泊村、西水泊村,98%以上的于姓不知道文登县大水泊是清朝由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98%以上的于姓不知道文登市大水泊比诸城市大水泊最少晚400年至500年以上。
4、请问全国各支脉的于姓宗亲们,您们的族谱上明明白白的记载:明朝初,洪武二年,洪武三年,永乐二年,永乐年间,从文登斥山迁出,从文登赤山寨迁出,或者从山东大水泊迁出的宗亲们680年后、610年后的今天,您们为什么认为是从文登市大水泊迁出的呢?
今天我明明白白的告诉宗亲们:一是于坚祖是文登市大水泊的于姓始祖。于坚祖的长子、长孙生在元朝,于坚祖的长子、长孙进入明朝洪武十年左右,于坚祖步入了老年,长子不到四十岁,长孙十几岁。二是于坚祖三个儿子没有外迁,凡明朝初,洪武二年、三年迁出的于姓支脉,您们的始祖不是于坚祖的儿子,不是从文登县大水泊迁出的。于坚祖的四个孙子已到了明朝永乐二年,永乐年间没有外迁,凡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永乐年间1424年之前外迁的,您们的始祖不是于坚祖的孙子,不是从文登县大水泊村迁出的。于坚祖十五个重孙已到大约明朝1450年左右,只有个别外迁到本县境内新立村。凡是明朝1450年以前迁出的于姓,您们的始祖不是于坚祖的重孙,不是从文登县大水泊迁出的。
凡明朝口耳相传、代代相传是从山东省大水泊迁出的于姓,不是从文登县大水泊迁出的,明朝时期文登县只有赵家庄,没有大水泊村,赵家庄是清朝才改为大水泊村的,应考虑是其它县的大水泊村迁出的。
我重复的告诉您们,于坚祖是元朝大约1300年左右从外地迁居文登县赵家庄,明朝以及以前没有大水泊村,全国于姓宗亲们,您们明白了吗?
九、重复、重点的谈一谈于坚祖不是从洪水兰迁居赵家庄,与洪水兰不是近支脉,
1、既然于敬祖不是大水泊始祖,“洪水兰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和“阳面洪水兰老茔碑文钞”,“于氏衬葬之记”不是真的,是假的。一切都变了。于士达祖和于礼祖不是于敬的儿子,于坚祖不是于敬祖的孙子,于坚祖不是从洪水兰迁居文登县赵家庄。
2、于士达祖和于坚祖两支脉不是一个朝代的先祖,于士达的重孙(四世孙)于良佐公南宋朝时期迁居黄荆林。于坚祖是元朝初迁居文登县赵家庄,于坚祖的重孙(四世孙)已到明朝永乐年间,相差100年至150年以上,为此两支脉于姓不是近支脉。
3、如果于坚祖是从洪水兰迁居赵家庄,两个村住的很近,三十五华里。于坚祖的后代子孙与洪水兰老家应该不断走动,经常来往,于坚祖的父母亲经常从洪水兰老家到赵家庄看望儿子、看望孙子,于坚祖有了儿子应该带着儿子经常回老家洪水兰看望父母亲及所有亲人。让儿子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不在了,于坚祖应带着儿子、孙子们或指派儿子孙子每年回老家祭祖、上坟烧纸钱。子孙们都能牢记洪水兰是老家。代代传下来,一千年二千年也忘不了洪水兰老家。新家老家住的很近没有传下来,说明于坚祖不是从洪水兰迁居文登县赵家庄。
4、什么原因于坚祖后代子孙没有记住老家在哪里?
只有一个原因,老家距文登县赵家庄很远,于坚祖是从400里至500里之外的地方逃荒到了文登县赵家庄。山高路远,没有目的地,没带盘缠,边讨饭,边从西往东走,到了赵家庄,遇到赵家是个大财主,土地多正用人,于坚祖在赵家庄落下脚,给赵家扛活、当长工。不会写信,报不了平安,或者求人写了信地址记不准,老家的父亲母亲没有收到,失去了联系。
于坚祖几十年后有了儿子、孙子,孙子们问起爷爷咱老家在什么地方?爷爷捋着胡子,只能告诉子孙们:咱们老家是从西边很远很远的地方,山多,水多,有河有湖,走了十几天才到了赵家庄,老家是什么县的,住的庄子叫大水泊。子孙们代代相传不知传了多少代,将哪个县忘了,只记住大水泊村。
到了清朝于坚祖的子孙取得了功名,当了各级的官,做官的越来越多,巨富越来越多,即有权又有钱,势力越来越大,将生活了几百年的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为此于坚祖在文登县没有近支脉,于坚祖的近支脉在几百里以外的老家。
5、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于坚祖一支脉在清朝之前与于士达祖一支脉不是一个阶级。封建社会是等级差别特别大的一个社会,于坚祖一支脉十几代是劳动阶级以农耕为生,被剥削,被压迫的最底层的农民阶级。于士达祖的后代做官的多,是官老爷的上层剥削阶级。洪水兰官老爷们,富翁们能认于坚这个长工吗?能认识于坚祖这个姓于的吗?于坚祖以下十多世以农耕为主,没有做官的,于士达祖一支脉的官老爷们能看得起赵家庄这支脉于姓吗?亲不亲阶级分,续谱能与于坚一支脉续在一起吗?就是现在机关上那些小官们都很了不起,普通百姓到机关咨询点事、办点事有多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搭理,百般刁难,摆臭架子。现下穷人见富人,富人也不见。
6、2013年4月至5月份,“于姓的天空”网上论坛元老、专家老师们已经对“洪水兰于氏老茔碑阴派图”展开了大讨论,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论,提出很多质疑和意见。虽然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结论,但给了我写这篇文字的底气和勇气。
十、关于海阳市郭城于姓支脉、
1、郭城于姓始祖于江公是不是于士达的后代,与文登大水泊于姓没有关系,于士达祖与于坚祖不是近支脉。
2、郭城族谱序记载:“只知来自文登县赤山,不知迁于何地?居于何地。年代久远没有记载,于江祖之下二代——五代有名无序。”只能说明于江祖可能是于敬祖的后代子孙,绝对不是于敬祖五世孙。
3、吾始祖于伯能公调补沧州抄写的过于清楚,既然在有名无序的谱页上面如此清楚,令人不解。吾始祖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大水泊人氏。如果吾始祖真的记载郭城于姓族谱上面,郭城于姓应该从赤山或崮山先迁居诸城县,后经历数代,又从诸城县迁居郭城。
4、即墨市宗亲讲:“于敬祖玄孙(五世孙)迁居诸城县繁盛后裔,又传说第十世有一支脉迁到青岛市平度县立村大水泊村。”
郭城一支于姓,可能从诸城县于姓,十七世、十八世像平度县一支脉于姓一样迁到海阳市郭城的,迁居的年代,应在吾始祖于伯能明永乐二年1404年调补沧州以后,不然郭城老谱上怎么知道,吾始祖于伯能调补沧州呢?
十一、最后我的态度:
1、我写的文字,不是结论,是在研究、探讨的路上,是给宗亲们提个醒,是“抛砖引玉”,引出宗亲们的宝玉、美玉来。
2、不是完全正确,允许任何人参与讨论提出批评的意见,和亮出自己反对意见,提供真实的记载和依据纠正错误,如果既没有任何依据和正确的记载,横加指责是无理取闹,或者无任何正确的理由无端谩骂是“霸道”。
3、我历来认为,随着不断的学习、研究、资料的增多,后面写的文字否定前面的文字是正常的,是学习后的进步和提高。
4、文字写的过多,前后有矛盾之处,有重复之处,请宗亲们谅解,有的重复是重点的事件,有意的重复。
5、有错必纠,有假必打,是我的原则。不耐面子,不闹个人意气,不存在个人恩怨,一切为了求真求实,坚决与假、大、空,瞎编乱造,瞎吹滥论斗争到底。
我已做好各种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下次再见。

                                             于茹振
                                          2017.7.18定稿

发表于 2018-1-10 17: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水泊和司马庄谁是赤山正根的问题也已经争吵了数百年,过去的家谱都有造假的陋习,很多东西都是附会的没有根据的与事实不一样有出入,我在收集整理家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大水泊的家谱记载与迁出的家谱族谱记载差别很大,父子系颠倒,我很头疼,想不清楚是为什么,如果一家俩家还好说,可很多支系都记得相反,这里面一定有历史问题存在!原因有待剖析。但不管何原因,都否定不了大水泊是于氏优秀的一族代表,历史问题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我认为应该抛弃大水泊司马庄的神话,统一为赤山支系最合理,在1457年明天顺元年之前,没有司马庄这个称谓,更没有大水泊一说,根据宁海州志,只有洋村七甲与九甲的说法,七甲就是以后的司马庄支系,九甲就是日后的大水泊支系!根据去东北的谱书,大水泊记载的十二世人,家谱上没有大水泊一说,只有源出宁海一说,可见历史上的牟平地位是非常的重要!
发表于 2017-9-3 0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于氏出自一家。至于分支还是慢慢理清吧
发表于 2017-9-4 13:4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季板荡,高曾遇焉,已明确指出年代,何来唐未?你认定老莹碑为假的,是伪造的,请问是大水哪个人伪造的?仰或是孙礼和于良佐伪造?请你摆出这些人伪造的证据来如何
发表于 2017-9-3 2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姓的天空”网上这十几年反复的宣传,信以为真,于敬祖是大水泊始祖深入人心,加上全国分省地图上只有一个大水泊村,自然而然地误认为从大水泊迁出。

回复作者:
于敬祖是大水泊始祖和本网的宣传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本站是提供给于氏宗亲自由发表有关宗亲文化的平台,而且本站也没有十几年来反复宣传这个概念。各地宗亲对于自家始祖的宣传和理解是各地宗亲的自由,大家都可以质疑和讨论,对于作者的文章我们网站也是持同样态度,百家争鸣,求同存异,拨乱反正……
希望作者不要带有这样的看法,谢谢!





发表于 2017-9-4 04:5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怎麽没有回复我?
发表于 2017-9-4 06:3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即墨于氏何许人,告知一下名字,让他把敬祖玄孙迁诸城的证据摆出来,是哪个玄孙,迁诸城哪乡哪镇哪村,现在的后人叫什么?既然认为洪水澜老茔碑为假的,又何来于敬祖玄孙迁诸城一说,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吗
发表于 2017-9-4 06:3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即墨于氏何许人也,叫什么名字,让他把于敬祖玄孙迁诸城的证据摆出来,证明一下是什么年代是哪个玄孙?,迁往诸城哪个乡镇哪个村,其后人又叫什么名字?好让大家心服口服,。既然认定洪水澜老莹碑是假的,又何来于敬祖及其玄孙,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吗

点评

此处他应该指的是元朝于钦《齐乘》一书的作者吧?  发表于 2017-9-4 09:41
发表于 2017-9-4 07: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造假了老莹碑?是大水于氏吗?何人为之?还是孙礼和于良佐?请拿出你的证据来
发表于 2017-9-4 1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点评

致远先生说的对,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这里,首先考证出于敬祖的大致年代来  发表于 2017-9-5 19:23
此文作者化了不少心力,研究大水泊于氏始祖,精神可嘉。是应值得肯定的。关于历史问题要证据确凿,特别是关系到于氏大水泊一支始祖,更应慎之又慎。我看重点有二,一是于敬祖所生年代?二是老茔碑刻真假?  发表于 2017-9-4 17:32
发表于 2017-9-30 23:4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你谈到于敬祖是唐朝末年首迁崮山<论据是网上所谓大水泊资料,为最早第一代第一人从赤山迁出>,由此自以为是的认定从公元900年至今1117年中到坚公之间还有十六七世人,其代差定为23年一代(纵观各姓家谱,还没有那个姓氏能到这个代差,实际都在一代30年左右),由此认定坚公非敬祖三世孙。八世碑文金季板荡,高曾遇焉,在这里故意避而不谈。 二,其把坚公迁赵家庄(大水泊)定为元初,在这里其逻辑混乱不堪,稍有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有元一朝历97年,而其所说坚公1285年(不知何据)迁入时已二十出头,由其说推算坚公也是金朝生人,而到洪武十年才六十几岁,其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这时的坚公当在(按其说推算,金未十元朝十洪武十年)110多岁,不知其数学是哪位体育老师教的。 三,其根据大水泊康熙辛酉年1681年谱载(坚公为始祖,公以上年代久远无所考),认定坚公不是由洪水兰迁赵家庄(大水泊),由此怀疑嘉庆24年(1819)谱为改老谱编新谱(把于敬祖定为一世祖),在这里质疑但却没有提供有力证据,只能证明其为主观臆断。 |四,其主观地用其所错误的认定(坚公元初二十多岁,而至洪武十年才六十几岁),来推翻洪水澜附葬茔碑,认为此碑系伪造,其根据是坚公洪武十年才六十多岁,其本人和子孙是明朝人,绝不可能出现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年)所立的碑图中(由此武断地认定此碑为1819年以后刻意而为),可笑的是其不知自己所推坚公生年已出现巨大错误,自作聪明反而贻笑大方。 五,其所提即墨宗亲给其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于敬祖玄孙一支迁诸城,十世孙又由诸城迁平度立村大水泊),又看到有人说大水泊五大支于整公从诸城迁大水泊,由此推断大水于氏原为诸城于氏,坚公可能是敬祖十六七世孙从诸城迁文登(而用诸城大水泊村名,盖其始祖进士伯能公为诸城大水泊人。有将大水于氏五大支纳于其宗系之嫌)。其在这里又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其既然认为老茔碑为伪造,又何来于敬祖玄孙迁诸城一说,其又说反复阅读斥山,崮山,洪水澜和大水泊东老茔记,没有看到有于敬祖和于礼公,由此认定洪水澜八世碑为士达公一支世系,于士达与于礼公不是敬祖之子,坚公非敬祖之孙,而于坚公是从外地数百里之外逃荒而至文登赵家庄(大水泊),大水泊坚公和此碑毫无关系,既无关系且自认为碑文为假的,又何来大水泊坚公为于敬祖十五六世孙?这样的思维逻辑也能研讨一支在中华于氏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于姓支系?打自己嘴也不能这样打呀是不? 六,其提到老茔碑书丹人于良佐迁黄荆林,在这里问一下,你知道黄荆林于良佐是哪个朝代吗?他的上系和下系都有哪些人吗?既然自认茔碑为假,又何林书丹人良佐公?更何谈士达孙于良佐迁黄荆林?你到底想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恐怕是自说自话,你自己也弄不清你哪句话真哪句话假吧。 七,纵观其述,大水坚公和洪水澜于氏毫无关系,士达公和坚公不是近支脉,而又说郭城于氏是洪水澜江祖后代,而郭城谱记二代至五代不详(在有名无序谱页上二甲进士伯能公调补沧州过于清楚),从这里你认为此谱有造假嫌疑,如没假,那郭城于氏当从赤山或崮山先迁诸城而后郭城,能否介释一下,是郭城于氏属于进士伯能公一系?还是沧州二甲进士伯能公一支属于郭城于氏?换句话说,是伯能公一支也属于洪水澜士达公一系吗?还是如你所说,是和从诸城逃荒至大水泊坚公一支是一系?能详解一下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