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六谈大水泊下

1
回复
185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0 2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排版原因, 遗漏下一些内容没有展示出来,索性作为六谈大水泊下篇,以供宗亲们共同研讨。' k& |! _( G. I. U
3、清朝政府为了统治汉人,搞“文字狱”康熙年间搞了10次,雍正年间搞了25次,一年搞两次,乾隆年间搞了135次“文字狱”一年搞两次还多,最坏的是社会上的混混游手好闲充当统治者的走狗,欺压百姓,借此搞栽赃陷害,搞的乡间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不该毁的书籍一律毁掉,尤其是乾隆年间的“白莲教”妖言惑众,散布妖言,有的挨家挨户抄家,老百姓恐怕谱书招祸、惹祸,自家投火烧毁。
为此绝大多数谱书在清朝乾隆年间和之前雍正年间已经毁掉了,谱书断代是在雍正乾隆年间,只有极少数不成书本手抄家谱留了下来。
“文字狱”过后,到清嘉庆年间后期末期又兴起了续修家谱、族谱的年代,但是已经过去五十年,一百年,五世辈以上的时间,再修谱书凭记忆,重新编修的谱书就不真实了。多出误记,严重的造成世辈混乱,有的十世辈,八世辈,五世辈失考,很多东西都是附会的,没有依据和事实根据,出入很大。
总之清朝雍正年间,乾隆年间是给我们民间的谱书一百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毁灭性灾难。
请全国的于姓宗亲们查一查、看一看,是不是清朝嘉庆后期末期的谱,是1810年以后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才有家谱、族谱。但由于断代三至五代不真实。(南方做官的多,富人多是个例外)
4、乾隆年间之前的“文字狱”谱书销毁了,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后人分支多了,各自编写自己支脉家谱,以后多支脉合起来才成为族谱。
延友兄:大水泊的老谱是一支很小支脉的家谱。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家谱,老谱乾隆年间之前早已毁掉。清嘉庆24年1819年嘉庆皇帝去世的前一年又修一谱,即今说的老谱,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族谱无纵向关系,迁出的人亦未注明难免出现不足之处。这是大实话,不但是无纵向关系,而且迁到外地各支脉的谱,比大水泊的家谱更全面更真实,可能没有受到“文字狱”的影响躲过了一劫,所以造成世辈的缺失、断代,所以您们发到网上的信息:“明朝以前大水泊世系失考。”不是我们这代人的错,是清朝搞“文字狱”的罪恶,我们这代人毫无办法,我们只能实事求是的面对。
经过清朝“文字狱”的劫难,各支脉于姓又编修家谱,编修家谱的人是各支脉于姓极少数人,有辈分大的人,较富裕的人,但道德品质不一样,绝大多数人,人格好,人品好,坚持实事求是,实事实写,编修的谱书比较真实,前十世失考就从十一世记载,前八世、五世不知道,就从八世、五世往后续。
但也有个别的人好大喜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着“拉虎皮,扯大旗”的做法,将同姓不同宗,只要有名望的人拉入自己的族内“攀高枝,抬郡望”吹牛皮,提高本支脉的声望,混淆血脉传承的清晰性,真实性。为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在编修本支脉谱书中特别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图虚名,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防范假冒祖宗,乱认宗亲的错误行径,上对得住祖宗,下对得起后代子孙,支脉多了,要求统一历史记载,统一世辈,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用族规、家规严格的要求。
5、从斥山迁到任何地方,从山东迁居到京津冀和东北四省的于姓支脉,一般不是巨富,穷人多,没读过书,不识字,只是求生存,绝大多数是迁到一个地方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以后才修续家谱,举几个例子:
①文登县大水泊于姓支脉,1160年于坚祖迁居赵家庄(今大水泊)南宋朝、元朝、明朝没有谱,没有谱就没有记载,清朝嘉庆24年1819年才有谱,659年没有谱没有记载,怎么知道于坚祖是1160年迁居赵家庄的,又怎么知道于敬祖七十代是公元888年从斥山迁出?迁到什么地方?没有记载,凭什么说迁到崮山、洪水兰,说明不真实。
②潍坊阙庄一支脉于姓第一次编写谱书是十世孙,际隆公写的是清朝康熙十五年1677年,三百多年才有谱书,历经明朝一个朝代没有谱书。
③烟台市福山区旺远村一支脉于姓,大清嘉庆十七年十一世孙慕濂谨序:“东海于公其最著也,吾祖先世无谱,相传自文登赤山徙居汪远,既不知为几世祖,而徙居之年,或元、或明亦靡得而记……”。不知是元朝、明朝迁居的,最少三百年后才有谱。
④宁河于姓支脉十三世孙绍祖,康熙庚子公元1720年写的谱序,如按明朝初年,350年后才写序。
⑤海阳郭城一支脉于姓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于辅世始修于氏谱序:“于氏播迁之始,传自文登赤山寨,迁于何代?居于何地?盖年远不可复考矣。碑记于江之下二代至五代俱有名无序。以无谱可考耳。”讲的是实话,最少三百年后才有谱。
⑥安丘县马郎沟于氏始迁祖于风据传登州府莱阳县赤山寨康熙58年十世祖于文琪字渭川修撰的最少,三百年才修谱。
⑦麻祖二十二世东华公谱序讲以上有清朝嘉庆二十一年的族谱。
还可举二十个、三十个例子,以上例子足以说明是300年以后才有家谱、族谱的,三百年之后的谱不会太真实,尤其是从山东迁居到京津冀和东北四省的于姓支脉,绝大多数是穷人外迁,被招募、占产、逃荒的穷人,不识字,又请不起先生教,至少一百年二百年之后才有谱的,难免在年代方面不准确。以上五个方面的事实足以说明绝大多数于姓支脉的谱书记载的不真实。
最后用大水泊于宝祥宗亲发表于2018年元月10号一段总结讲话结束这次与延友兄的交流:
关于大水泊和司马庄谁是赤山正根的问题也已经争吵了数百年,过去的家谱都有造假的陋习,很多东西都是附会的没有根据的,与事实不一样有出入,我再收集整理家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大水泊的家谱记载与迁出的家谱族谱记载差别很大,父子系颠倒,我很头疼,想不清楚是为什么,如果一家俩家还好说,可很多支系都记得相反,这里面一定有历史问题存在!原因有待剖析。但不管何原因,都否定不了大水泊是于氏优秀的一族代表,历史问题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我认为应该抛弃大水泊司马庄的神话,统一为赤山支系最合理,在1457年明朝天顺元年之前,没有司马庄这个称谓,更没有大水泊一说,根据宁海州志,只有洋村七甲与九甲的说法,七甲就是以后的司马庄支系,九甲就是日后的大水泊支系!根据去东北的谱书,大水泊记载的十二世人,家谱上没有大水泊一说,只有源出宁海一说,可见历史上的牟平地位是非常的重要!
                   此致
敬礼
                                                
                                                                                                     沧州于茹振
                                                                6月28日

0 p, p' ^3 I9 @( V% F+ L& ]
发表于 2018-10-19 15:3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宝祥!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