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四五”烈士于清书

0
回复
65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8 23: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济南市槐荫广场东北角,耸立着一座“四五”烈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的22位革命烈士而修建,其中有潍坊籍烈士于清书,巍巍丰碑,浩气长存。
6f62d378f5c7442c8c9cb856966c2a2c.png
“四五”烈士纪念碑
641.jpg
于清书(1905-1931),字画舫,
潍县前阙庄村人。
地主欺压父亲郁闷离世 家庭变故埋下反抗种子
于清书,字画舫,1905年出生于潍县城北的前阙庄村,以字行世。清朝末年,潍县猪鬃加工制作产业兴起,前阙庄村是潍县猪鬃的发源地,这里成了潍北一带闻名的富裕村庄。
于清书家中薄有田产,家庭条件相对优裕,少年时即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的他考入潍县县立中学,得以就读校中。然而,封建社会制度下两极分化的残酷倾轧,却安排了少年于清书的另一种命运。
前阙庄村依靠猪鬃产业已发展起十几家大地主,在剥削压迫贫苦农民的同时,相互倾轧争夺。在争买一片土地时,于清书的父亲与村中地主发生纠纷,由于势单力薄,受尽屈辱,从此一病不起,使少年于清书心灵上埋下了仇恨反抗的种子。
据不少村民回忆,中学时,于清书就显示出了绘画的天赋,那时,他经常画的是昂首怒目的大公鸡,以此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谁也没想到,更大的不幸还在等待着于清书。中学即将毕业时,卧病在床的父亲去世,家庭变故,孤儿寡母成为地主富户蚕食的“鱼肉”。于清书只得辍学回家,成为家庭“顶梁柱”,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
回村后,由于读过中学,于清书成为村中小学教师,为延续家庭血脉,母亲早早地为他完了婚。他经常一个人在学校坐到深夜,思考着自己人生的未来,动情处,常至眼含泪水引吭高歌。
去县城参加教育训练班 见到革命领路人牟洪礼
1928年初春,潍县国民政府当局以兴办教育为名,在县城举办教育训练班,于清书以前阙庄小学教师的身份参加到训练班当中。也许,连于清书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他“红色”革命生涯的开端。
地下的烈火在燃烧,早在1926年6月成立起的中共潍县县委(史称“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已发展党员100余人,建立起十几个党支部。县委抓住这次机会,安排身份合适的党员打入训练班,宣传马列主义真理,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训练班上,于清书遇到了耿梅村。耿梅村,寒亭人,于清书中学的同学和挚友,此时已秘密成为共产党员。最难风雨故人来,于清书面对着中学时代的挚友,一腔对旧世界的不平和仇恨,河水敞开闸门似的奔流发泄。两人彻夜交谈,常至天明。说到村中地主恶霸欺压乡里,于清书拍案而起,义愤填膺。耿梅村倒是温文尔雅,娓娓地向他讲述了贫苦阶级团结起来闹革命的道理。说到最后,耿梅村微笑着说:“许多的大道理我也说不明白,我给你介绍一位牟先生吧。”
在于清书的焦急等待中,“牟先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牟洪礼,潍县牟家院村人。1925年,经潍县“红色”先驱宋伯行介绍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潍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党的工作。见到于清书时,他已担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和城北区书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几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位“牟先生”给于清书送来了马列主义,让黑暗中寻求抗争的于清书看到了人间真理的光明。训练班结束时,他已坚定地站上了“布维什尔克”的立场。
回村宣传革命道理 师生面前怒斥庄长
训练班结束,于清书回到前阙庄小学,时值青黄不接的春荒季节,村中贫苦父老乡亲日子难过,于清书分出自己家的粮食,接济靠挖野菜度春荒的乡亲们。抓住这样的机遇,他开始了革命道理的宣传:只有团结起来闹翻身,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于清书秘密向牟洪礼、耿梅村汇报着村里的情况,在学校师生间,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痛斥村中地主恶霸欺压穷人的罪恶行径,成为了村中穷人的“主心骨”。于清书的革命行为,引起了反动庄长的恐慌不安。庄长得知于清书在课堂上直指其名揭露他的无耻行径,大动肝火,气势汹汹地闯入学校,要找于清书理论。岂知,他自投罗网。于清书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更加痛快淋漓地把他的“老底儿”全部揭了出来。讲到激昂处,于清书气愤难抑,一脚把桌子踢翻,紧握双拳,怒目相视。反动庄长无地自容,狼狈地逃出了学校。
事情传出,村中受尽压迫的贫苦父老乡亲一时人心大快。
建立前阙庄党支部 参与恢复潍县县委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公开分裂。此后,潍县国民党右派党魁奉南京命令,与地主劣绅勾结一气,挥起屠刀,大肆捕杀共产党员。1928年,潍县党组织走进了“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中,革命活动中心潍南东曹庄一带大多数党员被逮捕,第一任县委书记庄龙甲惨遭杀害。就在这样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岁月,于清书毅然不顾,坚定不移,由牟洪礼、耿梅村介绍,站在了镰刀斧头红旗之下,宣誓成为共产党员。入党后,于清书努力开展党的工作,不久即在贫苦学生中发展了于全甲、于一川等11名党员和于德甫等十余名团员。
1928年冬天,随着党员队伍的壮大,建立起了中共前阙庄党支部,于清书任支部书记,又将党的工作开展到相邻的后阙庄,联络党员,先后成立起了后阙庄、河南、黑埠子、埠头子等村党支部,和潍北建立党组织较早的牟家院、小庄子、李家埠等村的党员队伍连成了一片。
于清书风雨奔走在各村之间,一片红色的火种在潍北大地的地下燃烧。
1929年2月,庄龙甲牺牲后改称“潍县特别支部”的党组织在东曹庄召开改组会议,恢复潍县县委,马宣元任书记,于清书任宣传委员。
1929年领导了潍北猪鬃厂的工人罢工、“短工罢市”“吃坡”斗争等,并取得了胜利。
1930年3月18日,县委领导的桥西暴动失败,5月6日,他因叛徒出卖被捕。戴上冰凉的手铐,于清书向年迈苍苍的母亲叩头,告别妻子,整理好衣衫,从容地走上大街。
在监狱,于清书受尽酷刑。最惨烈时,敌人把麻缕用水胶粘在他身上,待干后,再一片片往下揭,揭下带血的肉。于清书咬碎牙,几次昏迷过去。1930年8月,反动山东军阀政府改判他为死刑。
最后时刻,妻子抱着三岁的小女儿赶到济南探监。对着放声大哭的亲人伴侣,于清书留下了一段遗言:
“挺起胸,活下去,养好三个女儿,女儿也是儿。有事找母亲。”此刻的遗言中,“母亲”到底指谁?“母亲”,苦难辉煌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隐语”:母亲即党。“母亲”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母亲”是一份神圣的热爱。这就是历史的回答。
1931年4月5日,包括于清书在内的22名党的优秀儿女高唱《国际歌》,集体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走上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
(图文整理:于京光,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