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旧时的小推车----于振国

1
回复
101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09: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振国 于 2009-1-21 09:28 编辑

    章丘铁匠多。铁匠们闯关东(旧时叫“下关外”)的时候,都是师徒二人用一辆小推车载着风箱、铁砧、炉架、大锤等工具和简单的行李、粮米启程的。即使不是铁匠,多人一起闯关东,也会用一辆小推车载着途中的必需用品上路。当年,朱家峪人闯关东,也是推的这种小推车登上“闯”途的。
  “小推车”名字的由来,是相对“大车”而来的。大车是双轮或四轮,用人力或畜力拉动前进的。而小推车却是独轮,由人力推动前进。小推车由轮、盘、箱三部分组成。轮,朱家峪人叫“车轱辘”,是由轴、毂、辐、辋榫卯严密结合而成。因为车轮直接与大地接触,日行数十里,全凭车轮的转动来完成,最易伤损。所以,造轮选材也最讲究。轴和辋必须用当地所产的柿子木、软枣木或者枣木。因为这三种木料结构严密,硬度高,韧性大,耐磨。并且在使用前都必须对其进行“沤”或者蒸煮的处理,使其“死性”不变形。毂则使用榆木。榆木木丝呈网状,错纵交结,不易开裂,尽管毂上凿的榫眼多,也能保持“空而不裂纹”。辐用国槐木。国槐木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木材,木丝纹络曲直相间,既有适度的韧性,又有一定的“挺”劲,正符合辐的受力要求。车轮的制造技术要求很严格。轴、毂、辐、辋必须在一个同心圆点上,而且榫卯必须特别严密坚实。保持“轮损不椭,受重不瓢偏”(始终保持同一圆心,辐、辋不扭动变形)的性能。据说,最好的车轮放置池水中浸泡一夜,取出后仍能够拆卸开。(说明木质良好,榫卯严密,水不能浸入,结构之间不木涨,不变形)
  车盘是由把、千斤板(中间横木件)、边堤、五木(最前边横木件)、耳梁(按装车耳的木件)、边翅(把与边堤结合件)、车耳、托条、不见天(把端拴襻用的小木橛,由于它在把的下面,见不到天空,故名。)组成。木质选材是国槐(边堤也有用榆木代替的)。整个车盘的卯,没有一个是“正”的,都是“斜卯”,而且必须都用“凸卯”(卯头中间立丝凸出),因为只有用这样的卯榫结合后,才能形成“燕尾”形结构,使整个车盘受载后既有颤性又有牢固性。制造车盘,由于卯的斜度很难掌握,有的部件必须用样板来“套画”,有的则直接用“摆样套画”工艺来完成。好的车盘是“中间略凹,两头略翘”。这样的车盘,即使是重载,“推”起来也稳当,不忽悠。
  车盘上面是车箱。车箱也叫“上梯笼”,是由立桩、箱杠、箱肋和连接木组成的。选材也是国槐木。车箱主要是对车轮而言,“半轮入箱”,避免了车轮与载重物的接触与摩擦。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系绳用——用一条绳索将所载物牢牢地捆绑在边堤与车箱之间。这叫“煞车子”。
  另外,在车箱前面还有一条横木,横木与摽棍、摽绳组成“耙头子”,是用来阻挡载重物品滑动的;在千斤板下面还有与车轮形成“三点一面”支撑车盘的“小脚子”;“小脚子”前是用绳索吊着的两片弧形板,名叫“粘脚”(相当于现代的刹车或制动阀)。粘脚绳系在车把上,车把手随时都可用来控制“粘脚”。“粘脚”的名字取得很风趣,它是将车轮比作人的脚,“脚”被粘住了,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或者停了下来。小推车还有几样配件,如襻、油葫芦、水葫芦、锔绳、篓子等,也当属小推车的范畴。小推车的每一个部件都有名字,只有在千斤板、后立桩之间的一块山尖形的装饰板没有名字,所以工匠们就将这块小木板定名为“车”了。
  在车箱和“耙头子”上再安装两条前把的小推车叫“大车子”。驾驭“大车子”需要两个车把手。在前面的叫“一把手”,在后面的叫“二把手”。一把手向前拽,二把手向前推,一、二把手必须齐心合力,配合默契,车子才能够顺利前进。“大车子”装载的货物比较多,货物往往挡住了“二把手”的视线。所以,“一把手”随时都需要用“车号子”将路面高、低、宽、窄、优、劣等情况传达给“二把手”。比如遇到上坡时就唱道:“一溜慢上手里脚——”,遇到下坡时就唱道:“一溜慢下手外脚——”,再如“牛蹄窝子疙瘩道——弓背紧襻——”“一马平川——挺腰松襻——”都是常用的号词。“二把手”必须根据“一把手”发出的车号子作出相应的动作和使用相应的力量。“一把手”要“领导”“二把手”,“二把手”必须听“一把手”的号令。这是一种巧妙的结合,和其他劳动号子如船号、夯号一样。汉语文化多比喻,多移植,有人将“一把手”“二把手”移植到某个单位、某个组织,便派生出了领导人的“一把手”“二把手”,甚至还有“三把手”“四把手”......
  小推车的易耗件是车轴和车耳。车耳在车盘下部两边,有孔,就像车的两只耳朵,故名。车轴与车耳经过长时间的摩擦,轴渐渐的细,耳孔渐渐的大,车轮就会摇摆晃动,就会出现轮不行辄的现象,车子的中心也就自然不稳了。车把手们管这种情况叫“耳晃”。车子一旦出现“耳晃”就不好推了,必须进行修轴换耳。所以,长途推车的车把手们经常在车耙头子上拴挂几付车耳,以便随时更换。“耳晃”一词,也和“一把手”“二把手”一样,被移植在了一些思维迟钝、笨手笨脚常把事情办砸了的人身上。比如:“这人真‘耳晃’,这点事都办不好。”也有将此类人直接比作“耳子”的,如:“这人真是个‘耳子’,啥事也办不成!”“耳子”是“耳晃”的演化。旧时有很多人家,为了寄托自己孩子长大之后不“耳晃”,不办傻事,便将孩子的乳名叫做“不耳子”。象这样的乡风俚语,也许是一种更应该值得我们“玩文弄墨”者探索与挖掘的一种文化。

                                           2008.10.11.
发表于 2009-1-22 22: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章丘铁匠多。铁匠们闯关东(旧时叫“下关外”)的时候,都是师徒二人用一辆小推车载着风箱、铁砧、炉架、大锤等工具和简单的行李、粮米启程的。即使不是铁匠,多人一起闯关东,也会用一辆小推车载着途中的必需用品上路。当年,朱家峪人闯关东,也是推的这种小推车登上“闯”途的。
    细致入微,很到位地描写了独轮车的构造与制作工艺。很难得的挖掘。
    的的确确,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在岁月河谷,有许多值得我们仔细挖掘和整理的东西,关键是做生活的有心人。而振国做到了这一点,难能可贵,非常不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