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5-4 20:51 编辑 g% T- X6 O* _( T% s5 K' H' d- K3 G; p
7 o3 P# U! x3 |& z, @3 b
5 B; V/ P/ s0 X. Z6 r1 E于安澜先生1902年生于河南省滑县牛屯镇鸭固集村。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 ~' E' p! I& s0 Y
6 z- }" `3 `" @* k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士绅,比较重视文化教育,在家延师教读。于先生的启蒙教师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老秀才,主要讲授四书五经。后又请一提倡新学的教师讲授数学、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中西并进,使先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1920年,他考入省立卫辉中学。入学不久,便以才思敏捷、擅长诗文而得到国文教师范文澜先生的赏识,经常将其作文装入镜框,悬挂教室之中让同学们学习。当时中学学制为四年,在卫辉中学的八个学期中,他七次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因此,1924年毕业时被保送到河南大学的前身——中州大学文史系学习。" X3 K# t. [8 c6 d8 d! @
`; |, H( \- n- j# H
进入大学后,他在学业上得到了冯友兰、郭绍虞、嵇文甫、董作宾等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先后阅读了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四库全书总目纲要》,梁启超的《要籍题解》等书,掌握了打开古代文献宝库的钥匙,并由此研读了大量 的古代文献和学术著作,初步认识到清代乾嘉学派讲究训诂考据,实事求是的朴学作风,寻找到一条研究语言文字和从事古籍整理的治学之路。这期间他还认真圈点了《说文解学》、《尔雅》和《方言》等书。六年的大学生活(其中预科两年)使他开拓了视野,明确了方向,为他一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
& p C, I" T- A8 M 6 n9 R) u: a' h+ G* i* Z3 X5 U- h; f
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人。幼年时他就喜欢绘画,总跟在他的表兄(当地一民间画家)后面看其作画。中学期间,美术教师仝伯高先生很赏识他的绘画天赋,经常让他为之代笔给人画扇面。到了大学之后,繁重的学业并未削弱他对绘画的兴趣,他发起成立美术研究会,并被推选为负责人,课余之时绘画、治印,他还兼任开封现代中学的美术教师。当上海暨南大学美术系主任陶冷月先生来校访问讲学时,他专程登门求教,聆听陶先生的指点,绘画技能提高很快。他还和同学一起参加开封文化界的文学社团——衡门诗社,与老前辈一道作诗填词,交流心得。为了活跃单调的校园生活,同时也是出于对戏曲的热爱,他和同学们组织了业余豫剧团,并粉墨登场,扮演角色。他还为剧团起了个考究的名字——巴剧社,意为通俗地方剧社。
8 M T' h% Y q- `& b+ j
* r6 R% h0 V" ] 1930年冬,于先生修完学分,从河南大学毕业。1931年春受聘于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后因病回乡。1932年春又应约到豫北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教书。当时正值军阀混战,炮火连天,狼烟遍地,他目睹这种混乱的时局,每每发出忧国忧民之慨叹:/ x4 Z' k) b* \9 t: J
5 b5 {2 ]8 w; H6 B: J, z- `) O
画角荒城动客哀,百无聊赖强登台。7 U2 L5 |( |1 z( g) ^: Y5 w' m
世成蛮触多戎马,运入红羊遍劫灾。1 s( J0 V; G2 s$ q1 p* e k
悲乱空吟庾信赋,伤时每悔杜陵才。
' N: G8 l0 W, F, K2 s& A. A o 湖山春色明如画,忍见旌旄遍野开。+ p3 w3 g, }% t! C5 s( N. D* N; S
8 o# P) |7 x+ c m% d( c
——《信阳城楼晚眺》
' O: z0 Z0 n& I. \: e - l. P9 W; @9 O" ^0 @5 [
1932年夏,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实现了他继续深造的愿望。/ w6 x) E' h1 S# k# d
3 g! N/ u9 Y3 h. N8 `) v) h 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开办的一所学校(校址即现在的北京大学),校园环境幽雅,藏书丰富,名师众多,是一个读书、研究的好地方。在这里,于先生在诸多国学大师的教诲下,潜心于古代汉语、古音韵学、古文字学的研究。第一年,就写出了他的处女作《诗学总论》,该项成果获1933年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甲等学术奖金400元。此后,他又转入了《汉魏六朝韵谱》的撰写,1934年下半年完成初稿,再次获本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学术奖金600元。1935年该书稿撰写完毕,交中华印书局印刷出版,填补了古音韵史研究方面的一段空白。燕京大学非常重视这一研究成果,在于先生毕业之前,特发给他500元奖金以资鼓励。这项奖金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资助的,又叫哈佛奖学金。这次奖励的仅有4人,于先生名列第一。
$ c! X* Q9 `- T+ r6 |+ U* t
1 W; v( C1 x4 I5 |- x) W0 B 1936年5月,《汉魏六朝韵谱》三册一函正式出版发行,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著名语言学家如钱玄同、刘盼遂、闻在宥、王力等纷纷著文称道。钱玄同先生以信代序云:“忽睹大著,此国音史上最无办法讲述之一段,先生竟竭数载之力,一一为之疏通证明……先生对古音之贡献,多发前人所未发,弟真欢喜赞叹,莫可名状!”刘盼遂先生在序中说:“求其资料周遍,缉撰密察,而褒然鸿帙,盖有未能如安澜是书者也!”闻在宥先生在序中亦评赞道:“安澜之为此,其思周力果,有为他人所不易逮者。章节之分合,韵部之出入,文字之异同,作者之真赝,辩论往复,稿草屡易,务当于心而后已,此其艰苦,读者或不尽知也。”王力先生在当年9月17日的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上发表书评指出:“韵部分合表,以侵真分立,界限显然与鄙意正相符合。此外蒸登分立、职德分立,其偶然通用者视为例外,都是很合理的。……三期之分,尤见恰当,如能再加董理,将成传世之作。”这本书是于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国音韵史上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它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学宝库,并产生了国际影响。日本的汲古书院1970年将此书影印发行。1989年,此书经过重新校勘后,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再版,至今仍为中古音韵研究的必读之书。 n& Y w- [# X! ?1 \# N2 D& g- @6 f, V
8 }- Z2 N2 z4 U6 W 继《汉魏六朝韵谱》之后,中华印书局又约请于先生再著艺术类新书。于先生凭借他深厚的文史研究基础和对美术理论的浓厚兴趣,在收集大量画论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整理、认真考订,将54种历代论画著作以时代先后进行编排,并附有相关背景资料和校勘记。经过一年多的苦干,1937年6月,他的第二部著作《画论丛刊》一函六册出版问世。此书的出版,受到美术界的欢迎。著名画家齐白石和萧谦中分别为此书题写书名和设计封面,著名美术史论家余越园和郑午昌分别为此书作序,称此书:“兹编所辑虽广,而抉择矜慎,实为从来丛刊所未有。得此一编,于古今画学理论之源流与其要旨灿备无遗,洵可为后学之津逮矣。”“安澜先生博学多艺,既著《韵谱》,乃辑《画论》……述前启后,其有功于艺林又何如!”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和南京美院俞剑华先生亦对《画论》的问世交口称赞。1957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了此书,1960年、1989年又多次重印,1978年,香港中华书局将此书翻印,风行于东南亚各国。
* _1 \+ s% x, P1 w! O
* C6 l t; u+ D 正当他在事业上步入鼎盛之时,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他想南下归乡,无奈交通中断,只得滞留北平。为了糊口,他到北平汇文中学任教。课余时间,仍致力于古籍的整理研究。他将在大学时期下功夫圈点过的《说文解字》翻检出来,打破原来的编排体例,从检索方便实用出发,把原部首表意相近者类聚在一起,并以出土的甲骨金文可订证《说文》解说者,皆予以注出,由此成《〈说文解字〉分类简编》一书。此外,为了高三学生阅读之便,他还特意精选出清代以前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一百位名家的传记,详加标点,注明出处,划分时代,冠以叙论,名为《历代文学家传选》,由校方排印后发给学生使用,颇受好评。$ c: \ P, p8 P; z& I. x: T- j
( [' D0 |! b, R/ D& | Z% s H
1939年暑假,京汉铁路通车,他辞去了汇文中学的工作,返回故里。后在滑县联中任教直至抗战胜利。- |2 \" R ]# g/ ~5 g
" b& Q+ ^# Q* F
1946年,应河南大学之邀,于先生回母校任教。1948年,他随河大南迁苏州。一年后,开封解放,他又随河大返汴。
( l; l& k+ {' e 4 {# i7 I' o4 T3 w$ H9 H4 a
1949年9月,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进行思想改造。在接下来的业务改造中,由于学校精简课程,于先生所学专业一时无用武之地,便被学校解聘。这以后,他先后应聘到武汉教育学院和新乡平原师范学院任教。1955年院系调整,他又重返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此,这里就成为他后半生的归宿。+ ^: K/ M6 q! b4 g1 K; ~
: g" M; B& R9 R, T* v 1957年以后,政治运动频繁。于先生也受到不公正待遇。系里不给他安排课程,让他在资料室工作。对此,于先生并不计较,他认为这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机会,于是静下心来,开始在这里实施他的研究写作计划。
( [9 b* I, s% t6 O3 c9 j- A
* U# N6 t2 H( _+ s8 o 他首先着手于《画史丛书》的编纂工作。历时七年,共搜集有关画史专著22种,汇集从南北朝至近代著名画家的传略,并详加校勘和标点,1963年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两函十册,印制精美考究。1970年台湾曾翻印出版此书,日本也出版了《画论丛书》、《画史丛书》的精装日译本。1984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又遵从于先生的意见,将此书改印为5册平装本,以方便普通读者。- A A9 y: |5 y
8 a3 C0 E/ q+ H; j
《画史丛书》出版后,于先生又开始了他计划中的下一本美术史论著——《画品丛书》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并拟定了《诗学类编》、《古书文字易解》和《典范语言类编》的编写计划。
/ H3 J9 W/ M+ A7 m2 z3 `2 b/ E
# M$ ]) {' V) J: W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于先生也在劫难逃,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游街、批斗、写检查、劳动改造,备受煎熬。但是,这种非人的待遇并未动摇于先生对学术研究的执著追求。70年代初,对“臭老九”的批判已不那么激烈,他也不再是批判斗争的重点对象。已近古稀之年的他便抓紧时间,重操旧业,在家中又开始了他的研究编写工作。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他都笔耕不辍。这期间,他与书法界的一些老朋友如武慕姚、陈玉璋、牛光甫等也开始恢复交往,一些中青年书法爱好者也开始登门求教。开封市文化馆成立了书学会,邀请于先生去授课,他欣然前往,并为学生编写了《书学名著选》,由文化馆印制后发给大家使用。# f/ T7 _; \; G
& B. L, B7 x3 ~% T3 j* B6 Q; P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万物复苏,于先生也迎来了他学术研究上的春天。他又登上了久违的讲台,向学生讲授古代汉语和古文字课。1983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为文字、训诂、音韵诸方面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因为于先生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建树,其学术影响波及海内外,所以他的各种学术活动亦开始增多。他应邀先后参加了中国训诂学会、中国音韵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并担任了中国训诂学会、中国音韵学会、河南省语言学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等学术团体的顾问。1984年出任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 ~( t& f, Z2 ^- \: g/ J1 }% T
7 }# t) V8 b1 i b, S9 f3 o# r; Z% V 于先生在授课之余,将封存笥多年、凝聚着他大量心血的书稿整理出来,送交出版社出版。1982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画品丛书》,由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书名,此书辑录了从南北朝至元代记录画迹的著作13种,并详加标点和校勘,与先此出版的《画论丛刊》、《画史丛书》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整理发掘中国画学遗产的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高等美术院校定为必读的参考书。
) l5 C! |0 V4 X3 J* k! B7 s ' O" Q( M# a/ L; l _+ b: V$ h
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再版了他经过修订校勘的《汉魏六朝韵谱》。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学辑要》。此书把历代诗论的精粹按体裁、源流、作法进行了分类考订。由赵朴初先生为之题写书名。当今著名学者黄天骥、詹福瑞对此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古书文字易解》,由王力先生题写书名,书中广泛搜集摘录了古书中有特殊用法的文字,按照形、音、义分为三编,每编又分为若干类,每字后又列出辞例,使读者循此以了解字形的演变、声韵的通假、词义的发展等,从而排除青年人阅读古书的障碍。他还组织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他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整理编写出《历代典范语言类编》一书,指导年轻人走学术研究之路。经过几十年的沉寂,于先生又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二次丰收。1985年,他赋诗以明志:
2 ~5 S9 Z, \" c; }
+ I5 o2 f! h0 \8 O+ v0 h 岁月如流已霜巅,似食甘蔗根更甜。
6 a& p% P1 W0 @0 A2 w+ r 愿祈天公赐康健,再做老牛七八年。7 ?* p% U+ z1 U7 P
& U/ |; G$ g4 H1 E, X4 G3 `5 |% W 1986年,于先生离休。他“不愿余年随流水”,人虽离岗,仍心系学术,心系弘扬先哲、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他离休后,不顾年已八十有五,仍不辞劳苦,到处奔波,倡议纪念河南的文化先哲。他的倡导受到省委领导和有关各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十几年来,河南先后建成了许慎墓祠和许慎纪念馆、画圣吴道子纪念馆、张衡纪念馆、张仲景纪念馆、花木兰纪念馆等。他还在书坛辛勤耕耘,为社会各界的书法爱好者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而从不收一分钱的“润笔”。1992年,在他九十寿辰的时候,河南大学和中文系特地为他举办了九十华诞盛典,以表彰他几十年来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3 A! E7 A- x8 \4 s8 P6 a; g 5 h/ a O# u! n3 P" E0 }. D" L. j# j
1993年夏,于先生患病住院。1999年8月16日,于先生终因心力衰竭,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98岁
2 y5 d4 s- S" y2 T6 P! q. W- v& ]5 e4 C% |+ r+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