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汉津-福山明清七十五进士

7
回复
146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1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汉津,其相社台上村人。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次年丙子科会试、殿试三甲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二等授检讨。
   检讨,翰林院官。唐代集贤院有知检讨官,史馆有检讨,掌修国史。宋制崇文院、史馆均置检讨,掌修国史,以他官兼领。清制二甲进士入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三甲进士入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其地位在编修之下。明清设于翰林院,秩从七品。后经京一等记名者,内升编修,外升为道府。
    于汉津为人耿介义气,喜报不平。据传,有许多
趣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汉津抱打不平
据传,有一天早上,他从翰林院出来闲溜。看见一老汉蹲在路旁,伤心地抽泣着,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于汉津弯下腰来,问他:“老人家,你有什么难事,这样难过?”
    老人眼泪汪汪,瞅了他一眼,道:“先生,今天我运气不好,挑着担鲤鱼进城,碰上顺天府尹大人的轿子出城。差官说我冲撞了老爷,不管三七二十一,夺去了一担鲤鱼不算,连同村里人托我代卖的粮食也抢走了,押至城门圈里,说是待老爷回来再发落……”
    于汉津听了,很是气愤,他在老汉面前踱步沉思了一会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笑着安慰老人说:“老人家,你别急,我来写个状子,等老爷回来,你呈上去,保他们将鱼还你。”
    于汉津看到路旁有一家客栈,便进去借来纸和墨,在纸上大笔一挥,一会写好,交给老汉便扬长而去。
    那老汉坐在地上等了一会,忽听锣鼓声,路人纷纷闪开,府尹大人回府了。老汉立马跪在轿子跟前,壮着胆,冲向路中间,朝下一跪,口里叫喊:“府尹老爷大人,小民冤枉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当差执事吓了一跳,当他们看清是卖鲤鱼老汉时,就威吓地吆喝道:“老头,你好大胆,敢拦大人轿子?找死啊!”
    老汉分辨道:“小人不敢,只是老爷的朋友给我写了状子,叫我呈上!”
    他这么一说,差人不敢阻拦了,只好招呼:“住轿!”又到轿子前说:“叩见大老爷,有个老头鸣冤叫屈。”
    “有状子么?”府尹大人掀开轿帘问。
    “有!”
    “哦,既然有状子,快把状子取来待本府看看。”
    差人取过老头状子双手递给府尹。府尹在轿子里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府尹大人今日中餐食谱:
    清蒸鲤鱼,做法:去鳞掏肚,再葱姜少许。焙盐,放蒸笼清蒸。
    红烧鲤鱼,做法:去鳞掏肚,加葱姜盐煨片刻,用温水油炸熟至八成,再用热油烧至十分熟即可。
    炸鲤鱼段,做法:去鳞掏肚,将鱼刺剔除,切成4-5分段,用温水炸至七成,捞出,再加……
    糟溜鱼片,做法:……
    今天中午烹饪大师者,山东福山县于汉津。
    府尹看了后,心道:“于汉津是自己同科进士啊,现任翰林院检讨。哦!明白了!于汉津这是为卖鱼老头打抱不平,如果不还,他把这事传开,有碍本府名声。于是他连说道:“此状写得好,说得对!来啊,还不把扣下的东西还给老人家。”
    “嘎!”差人只得去城门圈取回担子,府尹亲自下轿,将担子放到老人肩上说:“老人家,下次走路要当点心哟!”
    老人惊喜若狂地接过担子,道了声:“谢老爷”,就急忙挑进城卖鱼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2: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7-20 12:21 编辑

于宗潼(一)-福山明清七十五进士

于宗潼(1860-1934),字梓生,号西园,高疃区义井社湘河村人。生于咸丰十年庚申,卒于民国二十三年甲戌,享年75岁。祖父于公槐,字荫堂,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拔贡,授四川丹麦、青神、射洪知县。“所至有声”。父亲于为仪,字吉庵,恩贡生,候选州判,为福邑乡贤。
    于宗潼天资聪慧,博学强记,少年时代在县、府、院试中,名列前茅。光绪十一年(1885),他28岁,参加乡试中顺天府乙酉科第一百五名,复试第一等第二十九名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乙丑科会试、殿试考取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授工部主事。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北洋大臣李鸿章借助沙皇俄国对日本施压,俄国借机侵占东北,于宗潼毅然上书,痛斥所谓以夷制夷的卖国外交政策,谴责沙皇俄国的侵略行径。其爱国之心,深受朝野上下好评。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双方展开激战,他极力支持姻亲(连襟)
王懿荣回乡筹办团练,并随王懿荣返里抵抗日寇而参赞团练军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被调随慈禧太后、光绪帝伴驾而行。一路上,他忍辱负重,吃尽苦头。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返回北京后,亲眼目睹了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愤然上书,揭穿洋人逼迫清政府实行“以税代厘”和裁撤各地厘金局的阴谋,使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阴谋没有得逞。次年,他又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上疏《条陈时事折》,直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用人理财之种种弊端,主张裁汰庸闲无能之辈,开源节流,减缩开支等改革举措。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宗潼京察一等,外放四川夔州知府。此时夔州境内洋人横行乡里,百姓民不聊生。于宗潼对内安民,对外按大清律强硬刑典,深得百姓拥戴。他按当时朝廷洋务规定,对无护照不守法规的洋民,责令辖属各县全部遣送出境,防止一些不法分子滋扰乡民挑起事端。一年内,他先后遣送出英、法、德、日等国打着传教的幌子,实为搞间谍活动的外国人30余名。他这强硬、不卑不亢、不吃请、拒贿赂的态度,为当时的帝国主义分子恨之入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奉节县三角坝天主教堂,一名传教士外出活动,在返回教堂路上,突遇暴雨,瞬间造成山洪爆发,这位丁神甫不识水性,在涉水过河时,不慎被洪水卷走当场淹死。当夜,三角坝教堂司铎闻丁神甫死亡,便借机挑起事端,污蔑丁神甫是被异教徒所杀害。于是教会便借口扣押周围以往与教堂发生过纠纷的农民百余人,并扬言要派兵“血洗三角坝”、“为丁神甫报仇雪恨”等等,这种不顾事实、借口闹事的行为,大大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义愤,广大群众走村串户,连夜组织起来,纷纷拿起武器。在团总周阳辉指挥下,准备给与教堂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反击。
    他们商定以炮为号,聚集上千农民手持戈矛、大刀、土枪,从四面各乡汇流到禹王庙行动。双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地方官见事态闹大,便迅速上报督抚。督抚便委派于宗潼负责此案。于宗潼连夜带领兵丁和刑房房仵作(法医)亲赴现场验尸,证明丁神甫确系淹死。教堂在证据面前理屈词穷,只得承认,无奈将扣押百姓释放。一场流血械斗被制止。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赞于宗潼为“青天再世”。
    宣统三年(1911)5月12日,清政府借实行铁路收归国有为名,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以铁路筑中权为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这一毫无信用的举措激起了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各省人民联合抵制。6月17日,四川宣告成立“保路同志会”,联合举行请愿活动。8月24日,成都各界联合罢市、罢课,以示抵抗。此时,担任四川劝业道于宗潼表示支持,并亲临市民中演讲。9月7日上午,赵尔丰派兵包围了四川铁路公司,以“图谋不轨”等罪名,把“保路同志会”正副会长蒲殿俊、罗伦等秘密逮捕。消息传出后,数万民众义愤填膺,洪流般涌向总督府请愿,要求放人。总督赵尔丰命令士兵向群众开枪,当场击毙23人。这时,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越来越多,总督府慌了手脚,调来了红衣大炮,准备炮轰请愿群众。在此危急时刻,于宗潼挺身而出,用胸膛挡住了炮口,并大声哭喊:“愿与众俱碎!”赵尔丰无奈撤炮,为此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当日,于宗潼被宣布削官为民。
    10月19日,爆发了“武昌起义”,起义军迅速扩大,在全国形成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11月27日,四川宣布独立,起义军打跑了赵尔丰,推举蒲殿俊为总督,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力请于宗潼出任总督,于坚持不就。返回道署收拾行装要回家乡。离川时,百姓攀辕哭挽者,护送百里不绝。
    民国元年(1912),于宗潼返里。他眼见天连大鱼,家乡湘河村因地势低洼,饱受洪水灾害,粮食歉收。第二年春天,于宗潼联络四乡募捐,亲自带领四乡群众疏河修堤千丈,使周围600余亩良田免除了水患,粮食得以丰收。
    民国三年(1914),于宗潼看到百姓看病难,便出资在烟台筹建齐鲁大药房,并首创中药分味单色,内放药品卡片,以防药品混错,大大方便了群众医病。
    民国四年(1915),于宗潼被杨味云、王鹿泉等人邀请到济南,对刚刚完稿的《山东通志》进行修订、补撰付印。
    民国九年(1920),于宗潼出任烟台商会会长。并在此时,应福山县长王陵基邀请担任搁置多年的《福山县志稿》总纂。
    民国十六年(1927)于宗潼筹资创办福山初级中学,自任校长。该校后改为两水中学,他任名誉校长。
于宗潼一生热爱文化教育事业,为福山培养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在废除旧礼教,接纳女子入学等方面尤为突出,被福邑百姓所推崇。
    于宗潼一生著作有:《浣薇书屋遗稿》、《西园居士文集》等传世。    (根据柳宗铎先生主编《福山区志》、《于宗潼传》编写。)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益-福山明清武进士


于谦益,字受堂,岗嵛区次行社奇章村人。
    少颖悟,涉猎经史兵书,有过目不忘之誉。因家贫以文养转考武庠生。春夏秋冬,雨霜风雪,寒练筋骨,暑坚体魄,慨然有志。为人豪爽,持躬端谨,县邑先达名公咸推重之。
    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顺天武乡试,他得中第六名武举人。次年晋京应试兵部会试考取二甲第一名,总第四名武会元,钦点二等花翎侍卫,秩正四品武职。
    道光初年,于谦益外放江南提标松江城守城游击官。
    松江,太湖之支流,即今吴淞江。古称笠泽,亦称南江,又名松陵江、吴椒江。
    于谦益在松江任游击时,传说有一年松江闹灾荒,豪绅富商封仓罢粜等待高价,百姓们饿得吃草粮、树皮、观音土。人们为了活命,便组织“吃排饭”就是饥民们轮流到各殷实大户家吃饭。亦称“吃大户”。
    知县知此事就抓了许多百姓,后在于谦益的努力下把人全都放了。全县才平安无事。
    后来,于谦益在一次剿灭海盗战斗中受伤,不幸病重卒于营所。《福山县志稿》载:“操守清廉,敝嬴空匮”朝廷念他功勋卓著,诰封他正三品武毅将军封典。

发表于 2009-7-20 21: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本家,我是于谦益后人,他是我曾祖父的曾祖父,由于家谱被毁,他的资料失传。您能挖掘出这些珍贵资料,我代表于谦益的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关于他的详细资料(以及出处)您能否告知。
发表于 2009-7-28 14: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多宝贵的资料呀,,,
发表于 2009-8-8 2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山古现王家清朝一门二十七进士。。。。。所以所谓的福山明清七十五进士,主要是老王家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