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氏望族在浚县

12
回复
185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30 2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11-7-23 09:20 PM 编辑
& ^$ R7 h0 ?' }: b
/ t) \# Z! i& I. P来源:淇滨晚报
( D, b5 ?' |' @' o中华大姓多发源于河南,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 [( S/ L1 t( g& y2 ~. L* S! Q: D* w3 N* @! ~3 A! e) e! D; g7 S! \
  浚县作为古黄河流经地,作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的聚集地,历史悠久,远在6000多年前,原始先民就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望族的姓氏就有20多个。
6 @9 ^- B9 R( u3 B5 k1 i* n, @
/ d( Y! b' x4 Z' O  祖坟神路立牌坊,并得到卫辉府于谦故交的子孙相助,于氏家族遂成为当地望族。自于南道迁至浚县至今,于姓已繁衍24代,全村于姓近1500余人。于南道二子、三子、四子分别迁往长垣、砀山以及黄河以南定居。其长子于稳的后代除在于庄繁衍外,还陆续迁往浚县兰庄、新镇集、东郭村、裴村、白庄等村,以及中牟县、淇县等地。据估计,现今于谦后人有万人以上。而浚县于村和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是于谦后裔中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 P: g1 W5 g# |7 _: J

- y" Y, c# @5 O2 P8 m  于谦后裔迁至浚县
* ^) @; D# k+ G# W6 q5 K3 [3 d0 D' c7 C6 l2 V: k
  我们大概都会记得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石灰吟》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著名的脍炙人口的诗《石灰吟》的作者,就是在“北京保卫战”中挽救了明朝江山的民族英雄——于谦。
" q$ [9 c4 h  g! q+ F% w3 E* J- F2 }- D! s$ B4 Y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浙江钱塘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兵部尚书。明英宗继位之后,于谦受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谋逆”,在北京东市惨遭杀害。史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啜叹,天下冤之”。
9 b3 N3 B" o3 Q8 J% |) e' y  Z1 A* [( U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人生,也正如他留给世间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一样无私奉献、大义凛然。
! C1 U. T4 i6 n3 U: g: k! v5 j7 ~; ^4 P
  于谦被冤杀,累及子孙。于谦之子于广隐居娘子关下的井陉县南峪村。于广隐留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成化年间(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迁往白龙庙(今井陉县于家村),于东道留南峪村,于南道迁居浚县谭城(今浚县卫贤镇于村)。
/ B6 X/ N5 n2 C6 u0 s! O: u8 z- M! W
  卫贤镇于村在县城西南40里,西距淇县(古朝歌城)30里,北依同山,东临卫河。村里有2400余人,14个姓氏,于姓占70%。 , \$ c5 g" O7 A# n' a6 M4 H
5 [& e1 {. _: Z7 q; N6 J
  近日记者随浚县几位文史爱好者来到于村。村口的标识碑上由浚县地名办公室监制的简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姓先祖谦,字廷益,明朝官至兵部尚书。罹难后其子于广隐居娘子关下深山南峪村,留有三子:长子于有道,次子于东道,三子于南道。因生存所迫,成化年间(1486年)于东道留南峪村;于有道迁白龙庙(今井陉县于家村);于南道携妻带子迁谭城(今卫贤镇于村)隐居。相传东汉末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在此屯兵,故称谭城”。
. r( M6 r. ?+ ?: v' W9 _" H
3.jpg
  正当我们站在标识碑上的简介前琢磨时,一位村民骑着自行车迎面过来,停在了我们面前。原来他就是于谦21世孙于希贤。他说,看到我们站在村口标识碑前看得如此认真,就忍不住走过来看看,想跟我们这些好奇的人讲讲本村的文化。
0 v! ?" k% x+ g8 O, j9 t+ _
1.jpg
  于希贤先生说,于村古名谭城,相传是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谭所筑,故称谭城。于希贤说,当时的谭城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水草丛生。于氏家族就在这不毛之地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望族。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浚县志》上始有于村的名字。光绪年间有前后于村之分,1955年合并成一个村。 8 N! j$ L) R5 c7 {/ k

# H# m/ K6 y7 P1 N* @: A* V  于南道长子于稳的后人则迁往了于庄。于庄在浚县西南卫河西,沿河下行距新镇4公里,上行距淇门2公里,该村因于姓居住居多,故名于庄。因其地偏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2 O* |1 f. d/ @
& f9 {+ `, T8 m2 `( ^6 Z$ i; R  明代后期,于谦冤案平反昭雪。对浚县于姓姓氏文化深有研究的田青先生告诉记者:“明万历年间,于南道六世孙于浙在北 ( V% v2 l1 w3 b" X! P

, s! H) O. [( _7 D/ {0 [8 S
2.jpg
  “鱼”与“鹰”的故事
8 C, K# T3 |! N% \9 `9 ~& `7 B9 s  v! _- A  Z- @, `
  于希贤先生说,于村有很多传说故事,反映了于谦后代迁徙的颠沛流离。 8 {& N0 q- R8 T+ M1 V( p
8 F3 C9 w4 _9 ?& e- |8 r$ L8 K: b& h
  在于村蚂蚱庙的和鱼桥上有两块石碑,上面的金鱼和鱼眼有被刀凿的痕迹。传说有几条小金鱼经常在长丰渠里觅食,只要有人走动,便藏到桥边的石碑下,留下一只眼睛观察动静。后来再不见金鱼的踪迹了,引起了人们种种猜想:有人说,有一条老金鱼成了精,只要吃了它就可以祛心病,还能长生不老。于是,皇帝下诏,令渔夫下江捕捉。老金鱼最终没能逃脱厄运,被鱼鹰捉到了。于姓因此避讳“鹰”字,曰“鱼(于的谐音)见鹰必死”。于是,小金鱼便游到荒无人烟处的河沟里。
0 U" m- D8 Z3 K- ^2 L5 J9 N
3 M6 ]4 H8 f- C9 n/ U; M1 i  也有人说,金鱼被江南蛮子盗走了,所以留下了刀凿斧砍的痕迹。还有人说金鱼和鱼眼是流落江南的于姓后裔寻找始祖留下的印记。这个传说,就是于谦被杀及其子孙流落异乡的史实。 3 ^  [: L9 r$ @& s# D2 }9 _
1 X6 x8 D5 ~* P1 J! {3 R
  寻根问祖祭先贤 ( c. E4 S( P! N# O* C4 b
  `! Z$ m3 [5 d3 h; X
  据于氏家族介绍,清乾隆二十九年(1763年),于南道10世孙于荣宗将祖坟由北茔迁往南茔,仪式非常壮观。两坟地间相距1500米,红毡铺地,绿毡遮天,于南道故友旧朋的子孙前来祭奠,路都被挤占满了。浚县知县李士琳在风水先生选好的坟地周边察看,说向南移36步,可保后代兴旺平安,并挥毫撰写碑文,碑文记载了于谦罹难后子孙迁徙之事。该碑在1964年被毁。
9 R8 ?5 f1 \" v, N0 b1 d7 A/ ~# q; r$ B5 @) h* ]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于姓都要举办祭祖会(也叫老坟会),此风俗一直延续到1958年。”于有林先生回忆说,“祭祖会由每户的户主参加,周围村和淇县车村于姓也派代表到会。仪式程序是:到牌坊前叩拜,上香,焚纸箔,然后举行族宴,由族长讲述于氏家规及祖坟管理意见。1958年大跃进时办水利,石牌坊和墓碑被推翻,祖坟被平,祭祖会逐渐被淡化。”
/ n# e  ~& |- y' [- f& p  ^9 ]$ |# d2 u0 ^# n2 F
* W7 V* Y7 I5 g
  新中国成立后,于谦后人与其先人一脉相承,也同样为建设国家、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着。于有林说,于谦后裔于立仁,在抗美援朝中立了大功。1952年11月,浚县政府召开向志愿军家属贺功大会,于立仁被授予“祖国英雄”的称号,并将匾额(今尚存)悬之于门,政府还分给他一间瓦房。为此,村里唱了三天大戏。于庄的于金良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s; h+ C. l0 N7 Y

$ J. K, {" ~0 z  于谦后裔也英雄
# U* ^2 k2 l& {) B$ e
- [, `/ }- t5 b' Y3 p& ~. _
! t* {1 e8 S2 Z! `  原浚县计生委副主任,于谦21世孙于有林先生告诉记者,于谦忠孝爱国,于谦的后裔也同样有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无畏精神。
. V3 O8 I  G; s$ p$ V; S
" y; y& s$ b% @% K% G3 u  于南道六世孙于浙,是于村的大户。他仗义疏财,每逢同山三月会(农历三月二十六至二十八),都会在蚂蚱庙前搭粥棚,施舍穷人(此民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明万历年间,于家得潞王府襄助,建府第,树旗杆,打响场(骡马脖子上系铃,拉着石滚在搭好的木板台上跑动),建牌坊,大兴土木”。有人报告官府,于家以“超规格”建宅之名被查抄,连门前的石狮子也被吓得跑到了淇河对岸的河口村。唯有祖坟上的牌坊保留了下来。有人说,于村老龙湾埋了一条龙,于家建宅起土坏了地气,故才有此劫。据传,后人在老龙湾起土,果真发现过龙骨,村民用它来止血、止泻,确有奇效。 6 x1 U& \* J5 n

" I% n( Z2 T' u! z, Q+ G  可能是于村后裔动用资财大兴土木,修建府邸,令一生廉洁的于谦在天之灵难安吧,所以才有于家建宅起土坏了地气之说。于宅虽然被查抄... 于谦的后裔也同样有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无畏精神。
" e$ W! z! f% v: L& w7 s5 R
9 l+ F- Q1 m! B6 K  ` 
6 J7 }* ]1 u1 }! {8 G' d) p3 {7 Z■相关链接
; m  ~8 J9 I  W7 `3 t2 e7 l
+ h6 \% o8 q% n0 {! e) W2 z5 W- [# F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念。 ' G; }5 \0 K2 I9 y& s0 `  y
8 f1 F+ L4 J9 o  y; q4 r4 N# g9 y
  姓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古文化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 * I( w9 X8 H- U3 x/ i2 |

8 t- J- @5 g6 h1 d  可以说,姓氏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如果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8 P' F2 ^! M9 j+ ^$ ~) R
' N/ _% ]# l' A+ j0 ^8 B1 q
3.jpg
欢迎宗亲认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7: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道爷!
欢迎宗亲认领
发表于 2010-1-1 18: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8: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x& q) d6 T& Q) {5 Q6 j5 m& S- k
于维立 发表于 2010-1-1 06:33 PM
/ f* y# u: y( \/ o1 T( l7 D
谢立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浚县于村于姓探究
2 q0 K0 ]$ y* q4 A3 H
5 h' m) R1 z  L* h$ u) |% q+ \作者:朱光临6 P, n" _6 g3 X! ]0 @7 O

浚县卫贤镇于村于姓是明朝政治家、军事家、诗文家、民族英雄、兵部尚书于谦的后裔。于村于姓始祖于谦之三孙于南道在约1486年随大哥于有道从山西省平定州娘子关下深山(今河北省井陉县)南峪村迁居白龙庙中(今河北省井陉县中国民俗文化村”——于家村),随后于南道又携妻带子迁浚县谭城郭家庄,即今于村。

一、于村于氏家族的由来

于谦遇难后,其长子于世登不知去向,下落不明。次子于广(字崇登)隐姓埋名隐居在河北省井陉县南峪村。南峪村位于冀晋交界处的娘子关下,绵河之畔。据民国九年于氏宗祠碑文载,当时此地是荒山巨石,榛莽草丛,人迹罕至,绝对是避难隐居的理想之地。

现南峪村于姓家族仍保存有于谦家谱。家谱始祖为少保于谦。于谦下有二子三孙。长子于世登,次子于崇登(名广)。于崇登配刘氏生有三子,长子于有道(名管),次子于东道(名奇),三子于南道(名辰)。后因生活所迫,于有道于明成化年间(大约1486年),携妻(贾氏)带子(厚、渊、昌、盛、惠五子)及小弟于南道迁居现于家村。大弟于东道配李氏生二子温、监,仍留在南峪村。小弟于南道迁浚县谭城(今于村)隐居。当时,老龙湾东居住三户郭姓人家,可谓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村南十里水草丛生,于村始祖于辰南道携妻(耶律氏、仇氏)带四子依沟搭窝,繁衍生息。为了安全,全家分散。于南道长子于稳配梁氏生四子:司直、德直、直强、秉直,留于村,于稳在村北祖坟立祖。于南道二子于仲配吴氏生三子:进忠、进孝、进财。留忠、孝二子居于村,携三子财迁黄河南(今开封市)定居。于南道三子于相迁商丘砀山。四子于扶迁滑县丁栾(今属长垣县)。因于南道死后葬于后村东头路北岗上卧石碑地,头骨被小儿盗走,故未立祖,于村始祖当为于南道之长子于稳。

二、于村于姓的繁衍与迁徙

于氏家族自一世于谦至今有二十六世。于氏望族不仅有河北省井陉县南峪村、于家村,还有浚县于村。自于南道迁至于村以后,于氏家族边渔边牧,勤恳躬耕,其间几经兴衰,历尽坎坷。明朝后期朝廷对于于谦冤案予以昭雪。万历年间,于村六世祖于浙在北祖坟神路立石牌坊,得到卫辉府先祖故朋子孙厚助。明末至清中期,于氏家族文人志士、举人秀才、礼仪士绅辈出。康乾盛世达到鼎盛时期。至今, 于姓在于村已繁衍至二十三代。现于村全村536户,2400余人,有于、郑、高、王、周、吴、白、张、刘、李、翁、赵、阎、郭等十四姓,其中于姓占1600多口人。

于姓家族从十二世开始而子姓繁衍。于姓十世祖于恒,字斯昌。生二子鹏远,鹏翊。有五孙。于鹏远生一子法唐为门朝东院先祖。于鹏翊生四子,长子于荣先为后平房院先祖。次子于荣光为平房院先祖。三子外迁南乡。四子于荣宗为西南院先祖。于姓十三世于和的父亲是老和院先祖。十六世于在水的父亲是西栅栏院先祖。十六世于清的父亲是庙后东拐先祖。十七世于九自的父亲是东栅栏院先祖。十七世于勳成德父亲是北拐的先祖。十八世于常富的父亲,十八世于同怀、于承怀的父亲是庙后院的先祖。十八世于合柱、于合保的父亲,十八世于合清、于合德的父亲是老龙湾南院的先祖。十八世于老河、于老海、于老千、于老茂的父亲是老龙湾西岗院的先祖。截至目前,于姓在于村已繁衍二十三代。西南院、门朝东院、后平房院、东西栅栏里、平房院、庙后院人丁兴旺,北大坑院、老龙湾院、老龙湾西岗院人丁较少。

于村于姓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于稳后代还陆续迁往本县新镇镇新镇集、于庄、兰庄、西郭村、裴村、卫贤山西村、县城,外迁丁栾、砀山、荷泽、长垣、淇县、中牟、延津、开封、安阳、新乡、焦作、郑州、介休、西安、深圳、北京、福建、广西、新疆、台湾等地。

20075月,于村于氏家族为缅怀先人,谨遵祖命,重新修了家谱。为弘扬祖德,传承于氏灿烂文明,于氏族人制订了四十字家训:“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劳动致富,勤俭节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信礼让,宽厚包容。崇尚科学,求知上进。”同时,为缅怀先祖,尊长爱幼,辈分分明,支理清晰,于氏族亲合议后续字派:“学新鸿昌,安泰庆祥。中正志顺,瑞泽水长。”“长”派以后而周而复始,延续久长与日月同辉。

' s+ E- X2 ?, Z4 }4 B1 b

三、于氏家族的记载

明万历年间,于氏八世祖即于村六世祖于浙率族人在北祖坟神路立三间一层大石坊门——石牌坊。当时曾得到潞王府(卫辉府)资助。于浙仿官衙超规格建九门相府宅,门前两侧摆大石狮。后来官府追查,于浙后代迁往中牟。

于氏十二世祖即于村十世祖南茔先祖于荣宗迁茔时,故友旧朋子孙前来吊祭,浚县知县李士琳亲自点穴,并撰文立点穴碑。把点穴碑立在茔穴东十二步处。于氏祖坟至南茔有三里多远,迁茔时红毡铺地,绿毡遮天。祭奠者络绎不绝,情势肃穆。南茔碑刻林立,古树蔽日,神路两侧盘龙碑高达丈余。这些珍贵的碑刻均毁于1964年至1975年间。1974年,六棵百年古树被伐。

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点穴碑记载:“于姓先祖于前(即于谦)明朝任兵部左侍郎。罹难后,子孙隐居娘子关下深山,后迁隐古谭城郭家庄。。。。。。”

乾隆年间于氏族谱记载:“于姓先祖明朝任兵部侍郎,护国为民,举正除邪。天降事端,居家犯抄,于村于姓始祖携妻带四子逃匿现于村。时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村南十多里荒野水草。二、三、四子迁隐丁栾、砀山、黄河南。北祖坟二世祖于稳子孙又外迁于庄、兰庄等地居住”

河北省井陉县于氏族谱记载:少保于谦落难后,于谦之子隐居井陉南峪村,留有三子:于管(有道)、于奇(东道)、于辰(南道)兄弟三人。成化年间(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迁于家村,于东道留南峪村,于南道迁往河南浚县。并记载:少保于谦生二子,长子于世登,次子于崇登配刘氏生三子。于有道配贾氏和小弟于南道配仇氏,从南峪村又迁白庙建村,现于家村。于南道又迁河南浚县于村。三股家谱遗嘱记载:“吾到南峪村,去查上世灵,查到十几户,俱是于谦宗,只知官职大,谁知吾祖先”;并有河北于家村,河南于村,保定于家庄,老家南峪村的记载。

四、于氏名人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河南考城(今河南兰考)。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次年选授山西道御史。宣德三年(1428年)任江西巡抚。宣德五年(1430)任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历时十九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持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东)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在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是时,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朱祁钰,力阻南迁。调集重兵,激战九门,大败瓦剌,迫使其议和并送回英宗,加少保。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徐有贞、石亨等诬以迎立外藩之罪而遇害。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朱见深为于谦平反雪冤,追光禄大夫、大国柱、太傅,谥肃愍 。万历十八年(1591)谥忠肃

于谦的一生实践了他的《石灰吟》诗的誓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文家、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将名垂青史,为后世敬仰并传颂。

于司直,于稳长子,于村始祖于南道长孙。嘉靖丙午科举人,文水介休县知县。

于浙,于稳二子于德直的曾孙。于村第二代始祖于稳之玄孙。明万历年间,在北祖坟神路建石牌坊,盖九门相府宅,立旗杆、打响场。后迁中牟县。

于荣宗,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卒年不详。于氏十二世祖即于村十世祖西南院先祖,于村南茔坟始祖。迁茔时浚县知县李士琳亲自点穴,并撰文为其立点穴碑。

发表于 2010-5-21 1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洞百出啊。。。。。五叔
/ r, f- }" ^3 C+ a" {/ W& D+ |& \8 ~. V5 P
于南道明显是出生于14XX年,于南道长子于稳之玄孙于浙却生活在15XX年的万历年间。。。匪夷所思 哦。。。。
* W% k- c2 |) j, o
% q8 M: ^4 ^& C, S% \3 ~, c写这篇文章的人一点儿没有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洞百出啊。。。。。五叔; U# R3 ^4 _6 j& G/ v
# }* G7 ~0 a% P( t
于南道明显是出生于14XX年,于南道长子于稳之玄孙于浙却生活在15XX年的万历年 ...
8 D0 D: }9 Q% ~* d, w3 C! j6 l于复林 发表于 2010-5-21 07:29 PM
" E; Y% _8 t* M3 [$ t  [$ D
林子,咱别太抠细了啊,现在都拿“于谦”当回事啊...
发表于 2010-5-22 16: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懒得去抠,只是大家有发扬传统的精神是好的,冒认祖宗就没这个必要了。。。。。。。。。9 S3 `3 j2 \  H4 T9 y

% c! d0 K7 `5 ~. [- z# I于谦的后人现在传26代,怎么可能,都拿别人是傻子啊。。。。。。。
发表于 2010-5-22 1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啊,起码明朝啊目前有两个谦啊,一个是兵部侍郎,另外一个就是西平家谱的的兰州刺史啊,准确不准确我也不知道,也许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于谦的后代呢,究竟有没有关系,还真需要“于hongxi"去跑跑腿呢
发表于 2011-7-23 0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于复林 的帖子. s6 ~9 O* B$ u, H0 z
  @' T: D  t' ?( M
我看过家谱于南道1486年携妻带子迁浚县谭城,万历年间是1572年至1620年。
发表于 2011-7-23 07: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于复林 的帖子
# R* a& u4 ^4 s1 I* u8 K
" A' ?/ S, d& U7 l你说的话有点欠缺吧?有些问题靠历史遗迹,记载等实物靠专家评定。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2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3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