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国民革命军于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简介

5
回复
796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2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民革命军于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简介
0 O. s4 R1 ^7 g0 U
) y! [' r4 K/ [# H- J于芷山大将(伪满洲国军政部大臣,伪满洲国治安大臣,伪满汉奸)+ N- C+ w& c4 c! A! Q
  于芷山(1879-1951),原名于世文,字澜波,号芷山,辽宁省台安县黄沙坨子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目不识丁,昏庸无能,早年在杜立三处从匪,行抢作恶。南京国民政府东北军东边道镇守使。伪满洲国军政部大臣,伪满洲国治安大臣。伪满洲国陆军大将衔,伪满汉奸。
& q9 ?! J7 G5 p9 T$ J  民主革命时期,1903年到奉天投效清廷,历任正兵、什长、哨长等职。1912年9月任步兵排长,后任辽中县河防营上尉副官。1914年4月入奉天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水上警察局局长。1917年1月汤玉麟与张作霖闹翻,冯德麟乘虚而入助汤反张,水上警察总局局长兼河防营营长宋显一暗中响应,命令部下待机行事。于知悉这一计划后,密告阚朝玺。于芷山是阚朝玺一手提拔起来的,对阚朝玺非常信赖。阚朝玺带于芷山见张作霖,张作霖随即命于芷山代替宋显一水上警察总局局长之职。1920年张作霖委任为步兵上校团长,不久将其部扩编为旅,任少将旅长。两次参加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
8 v: d9 I4 f% O4 z5 r  大革命时期,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率部攻打郭军。因保张作霖有功被提升重用,升任为师长兼侍从武官长。同年参加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政治野心很大,多年自认官职不显,而对张家父子不满。
" T& T7 R3 @8 v: m+ q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又提升为东北军第30军军长。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张学良继父执政,10月东北军改编,改军、师建制为旅建制。原东北军的大部分军长,如胡毓坤、戢翼翘、邹作华等筹改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于调任为东边道镇守使,仍受到张学良的重用。但于芷山骄而不驯,在东边道暗中与日本驻西丰领事分馆领事冈村、驻抚顺守备队长岛本等特务来往,进行卖国活动。1930年参加了攻打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快就公开降日。10月中旬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接受日军费用,成立伪“东边道自治保安司令部”,自任总司令。成为屈从日军的大汉奸。同年12月被任命为伪奉天省警备司令官,后又改任伪第1军管区警备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大帅府的西院。( E- p! ^7 v+ o) C* _1 Z5 J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被提升为伪满洲国军政部大臣。1940年调任伪满洲国治安部大臣。1943年又任伪满洲国将军府大将衔参议。
8 n/ ^8 B$ J2 [, n3 P( ?2 m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逃往北京匿居。9 T, w, r5 X, ~* F4 u$ p! x) {+ F' k8 _#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逮捕归案。
' z8 ]" l: u4 S! F" U! c  1951年病死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终年72岁。1 {! a# W5 M3 Y: v* q
于学忠上将
7 r5 ]: g" r4 k3 B  于学忠(1890.11.19-1964.9.22),字孝侯,祖籍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村人,出生于奉天省旅顺(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少时就读于黄县崇实中学,后随父亲在军营中生活(其父为毅军宋庆部下)。1908年考入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1911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国民革命军第5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衔。
: K- r% K5 J9 s- J  民主革命时期,先后在北洋军、东北军任职。1911年入毅军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14年任热河镇守使公署中校副官长。1917年任北洋陆军第18混成旅炮兵营营长。1921年升任第18混成旅2团团长。同年秋川鄂战起,川军大举进攻湖北,驻湖北的第18旅参战失利。适两湖巡阅使吴佩孚亲临督战,遂往见吴佩孚,面陈战策,被采纳,经5昼夜激战,获全胜,得吴佩孚赏识。1922年8月任重庆沿河司令兼城防司令。1923年12月任第18混成旅少将旅长。( f9 b8 M, t* U
  大革命时期,1924年被北京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府将军衔。1925年10月任吴佩孚部第26师师长。1926年任长江上游警备副司令,与北伐军作战。同年冬任第9军军长兼荆襄警备总司令。1926年吴佩孚兵败。1927年6月下野离开军队,返回故里。不久投张作霖部,任镇威军第四方面军团第20军军长。( T2 I9 F+ P+ h5 P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晋升为陆军中将衔,12月被授予捷威将军衔。1928年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临绥驻军司令。1930年受命率第1军由沈阳出发,进驻北平,任平津卫戍司令。1931年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1932年8月任河北省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委员。1933年4月任华北军第1军团总指挥兼陆军第51军军长,5月兼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城抗战。6月兼任天津市市长,与日本侵略军针锋相对。日军以其为侵略华北的障碍,多方利诱、威胁,甚至使出暗杀手段,皆不为所动。1935年4月3日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衔,6月调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9月兼任第8纵队司令,11月任甘肃省主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冬任西北“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由兰州抵西安参加张学良主持的高级将领会议,在会上表示支持“兵谏”,并在“八项抗日主张”上签名,积极配合张学良的行动。“西安事变”后,奉张学良手谕,全权负责东北军。1937年1月与杨虎城联合通电质问南京政府:“调兵西进是何居心?”并先后到杭州、奉化、南京、上海等地积极活动,要求释放张学良,因此获罪,被撤职留任,4月第51军调往蚌埠、淮阴、宿县,4月任江苏省绥靖公署主任。! L( y. w" U. z/ w4 i/ o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第51军调往山东,负责海防守备,10月任第3集团军副司令兼第51军军长。1938年1月任总司令,3月率部参加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保卫战,屡立战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6月改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1月任苏鲁战区总司令,指挥第51军、第57军从大别山鄂豫皖地区越陇海、津浦路向敌后鲁南进发,于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与八路军并肩抗日。1941年底任山东省主席。1942年5月兼任鲁南游击总指挥。1944年3月卸苏鲁战区总司令等职,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0 p& {# W- c& E) w/ w! Q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5月任国民政府军事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8年4月选为民国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1949年初蒋介石胁迫其去台湾,遂隐居四川乡间未去,12月在四川迎接解放。
. Q: X( B' Z, T7 P' [2 h9 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桑榆之年励精竭诚,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2年12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8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2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河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中央委员。1 E) j6 L. W) Y) [# P( R" c" O
  1964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0 h, B8 \7 _* j; g* e* p' `% z于豪章上将
) U7 o/ Z  z( C; V) o- L; T  于豪章(1918.4.7-),号文博。安徽省凤阳县人。中央军校第十三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正规班第十九期毕业。后赴美国陆军参谋指挥学校两栖作战班,美国装甲兵学校学习。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1969年7月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衔。: x4 v9 L1 X% ]  i! _, 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副。6 s1 M8 @) o# h: S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6师上尉参谋。1940年入陆军大学,1943年毕业后,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二课上校参谋。1944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二课课长。1945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73师旅参谋长。
. j( b* y' }) U3 I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第四署军械处科长。1948年任总统府第三局科长。1949年任蒋介石办公厅作战科科长,成为蒋的侍从武官,同年1月蒋介石第三次下野,随同前往。同年底到台湾。
9 H+ m; a6 F5 h0 G7 [3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底在台湾任总统府高级参谋。后入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期,实践学社联战班、高级班学习。1950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上校团长。 1952年任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副军长。1954年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少将参谋长。1955年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副司令。195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9师师长。1961年5月任参谋总部作战次长室助理次长,1962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副司令。1964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司令。1966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任“国防部”副参谋总长。1969年6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1974年12月遭遇空难,侥幸生还。 1975年3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2 m+ W* F5 X* B- A) K$ c1 C) s
  附注:1974年国民党13将校集体坠机事件$ b$ E9 M& j5 M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军队定于1974年12月27日在桃园观音海岸丘陵地带,举行一次对抗演习——三军联合反登陆作战演习。蒋介石期望通过这次演习,给士气低落的三军将士打气壮胆,给风雨飘摇中的“党国”带来一线生机,以确保龟缩在台岛上的这个偏安小朝廷得以苟延残喘。
/ z# C; `' N2 J! y3 n( j  清晨,5时30分,中蛎龙冈一军团司令部。1 \6 {0 D5 U2 ]" e
  肩上缀着三颗将星的赖名汤上将早早起身。赖名汤原本是空军总司令,现任参谋总长,统领陆海空三军,是个声名显赫的将军。这次反登陆作战演习,是以陆军为主,海军和空军分别派有军舰、飞机参与,演习规模庞大,将有数万官兵直接参加。如此规模的军事演习,在国民党退台后为数寥寥,所以蒋氏父子和军界高层都对此十分重视。赖名汤是先期从台北赶到中蛎龙冈一军团司令部来视察演习的准备工作,并听取关于演习布置情况汇报的。
" W$ Q1 L, q+ }4 v3 k( s# v  赖名汤与他的侍从副官在值星官的引导下走向停在司令部院内的一辆防弹轿车。临上车前,赖名汤突然想起什么,对值星官叮嘱道:“给龙冈机场挂电话,就说我直接乘车去演习场了,让他们不必等我。”% a3 v; ]3 a" O7 M# r2 y
  副官不解地问:“总长,按计划,您不是搭飞机去演习场的吗?”# {" U9 }6 m. s' u: \2 E# y5 M7 j
  “今天这种鬼天气还能飞行吗?”赖名汤翘首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反诘道。' G2 k( f0 b7 o; e) a% v5 j4 v2 O* W0 `
  副官也是空军飞行员出身,被他这一问,不作声了。
5 z9 Y$ u( Y6 m5 v& O# D. Y3 l0 r. h  赖名汤原本计划坐车去龙冈机场,从那里搭乘直升飞机直飞演习场,大约只需20分钟即可抵达,而现在从陆路去演习场则要多花40分钟时间。5 ?9 P  s) w$ b: n4 o/ Z; L2 k
  现陆军总司令:搭飞机也算是难得过过瘾嘛。( T+ x5 J8 j; @+ O
  6时55分,陆军总部所在地——龙冈机场。
; y' @/ j+ C. G6 F* M2 Q3 b' E  停机坪上停着两架“UH-H”型重攻击直升机,系美国生产用于装备美军的性能较为先进的机种,它的安全系数较高,可进行“全天候”飞行。# M: U, o; x3 E0 {5 T' P
  陆军总司令于豪章命令少校飞行员:“继续去做准备工作,待人到齐后,我们即刻出发。”
! ]7 [; l$ B8 c) Y+ B/ k+ `  于豪章是这批将领中军阶最高的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颇受人注目的军界巨头。他是黄埔军校十一期出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曾赴美留学,主修装甲战术,然而他的飞黄腾达却更主要地是得益于在蒋介石落难时陪伴其左右。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返回浙江奉化溪口老家,于豪章当时担任蒋介石的侍从武官,负责保卫蒋氏家族的安全,从而与蒋氏父子及蒋夫人宋美龄结下了不解之缘,宋美龄将他作为义子。蒋介石去台复职后,于豪章外放升任上校团长,不久又晋升为嫡系的11师少将师长,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在台湾军界中一直春风得意,平步青云,50岁时便出任台湾陆军总司令,成为国民党建军以来最年轻的总司令。眼下,他刚满56岁,正值宏图大展之际,风传他是下任“参谋总长”的热门人选,抑或将成为未来的“国防部长”,也未可知。再者,他因与宋美龄的特殊关系,在国民党军中与孔祥熙之子孔令晟皆被视为“夫人派”的核心成员。蒋介石已病重濒危,“夫人派”与蒋经国的“太子派”之间必定会有一番权力之争,所以他的一举一动备受人们关注。: C# O. [* |5 t8 b0 u" E
  这时,一旁的陆军政战部主任张雯泽中将环顾四周,问:“哎,赖总长怎么没来?”
  v' t! y! s! O; o6 v  于豪章答腔:“先前一军团值星官打电话来讲,他一早改乘汽车去演习场了。”+ T* @: i4 ?% Z3 C8 e6 e8 _
  “老荀陪他一块去的吗?”4 P/ H1 E' l8 E+ ]5 m( z0 Z8 t/ _% J
  “不是,他自己一人去的。”于豪章道,“对呀,老荀怎么还没到,他一向是挺守时的。”- k! a8 ]" _& C1 \
  他们说的“老荀”是指陆军驻龙冈一军团司令荀云森中将,他与于豪章的私交颇深,一向被军界看好是于豪章的接班人。" c  ~( E5 P. b# c
  有位校级军官在一旁提议道:“总司令,今天天气不好,不如我们也改乘汽车去演习场吧?”
+ Y% n  n* \2 ]* N% j8 L  于豪章瞪了那人一眼:“演习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说这话未免迟了些吧,难道想要赖总长看我们陆军的笑话吗?”稍停片刻,他又语气和缓地补充道:“老赖他当了一辈子空军,难得在地上跑跑;我们做了一辈子陆军,搭飞机也算是难得过过瘾嘛!”
& I& W' u6 {/ B3 L) R  后面这句话引来大家一片附和的笑声,谁也不敢再提改乘汽车的事了。
8 M, o2 c- p5 u+ D9 D& h; r. v$ x1 j. d  又等了一会儿,参加演习的陆军高级将领都已到齐。于豪章抬腕看看表,已是7时20分,他示意众将登机出发。, }( r4 j8 O4 j* i
  从气象学原理上讲,积雨云和浓积云中有强烈的升降气漩与涡流,它会造成飞机颠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飞机失事。尽管“UH-H”型重攻击机的设计参数是完全适合“全天候”飞行的,但在恶劣的天气中飞行,飞机的安全性能将大打折扣,一旦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飞行将冒极大的风险。: i2 ~; x' f! g, c
  12月27日这天,龙冈飞往桃园的航线上恰巧正聚有大片的浓积云,加之航线需经新竹上空,新竹湖面由于海岸与山峦所形成的特殊地貌,使这里成为一个狭长的风口,终年气流不稳,即使在碧空如洗的日子,这里的风力也有5至6级,今天这样的恶劣气候,500米高空的风力少说也有8级。# A  r7 `" z  z9 H- H5 D' j1 k2 J8 L
  “UH-H”直升飞机钻入云层,机身当即颠簸起来,如同在大风大浪中遨游,一会扬上浪巅,一会又跌入波谷。陆军将领们平日很少遇上这种阵势,心脏大都出现了不良反应。于豪章大叫:“开稳一点!开稳一点!”
4 W4 e) }# \, j5 R4 h0 Z2 l  突然,一股强大的气流朝于豪章的座机横扫而来。飞机左右摇晃一下,便失去控制,疾速坠向地面,没等机上人员反应过来,伴随轰隆一声巨响,飞机已重重砸进了杨梅公路旁的一块稻田里。飞机的引擎竟把稻田砸出一个大坑!顿时,机身断裂,机上人员和物品被抛出舱外,地面一片狼籍。: v2 H( {' n4 [" W4 Y
  荀云森中将当场身亡,他那身漂亮的制服散落到好几个地方,其状惨不忍睹。于豪章尚算走运,没有当即死亡,但他摔断了多根肋骨,手部、背部及双腿均受到重创,命在旦夕。此刻是上午7时53分。  j" H% n; f% b" `% b
  于豪章座机坠毁的同一时刻,张雯泽等人乘坐的另一架直升机已经飞抵演习场上空,两机相距不足10公里。天空中云幕低垂,飘动着黑灰色的云絮。4 N) y# R7 D  H$ F
  地面上,涂有青天白日徽记的坦克、战车和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士兵散布在海岸边、丘陵上,缓缓蠕动。演习已经开始。
: _3 r6 d6 X  U( ~9 ~  张雯泽命令飞机降低飞行高度,以便更加清晰地巡视部队战术演习动作。直升机缓缓下降,降至30米时,飞机在空中做低空盘旋。1 \4 T/ h- `, {: n* q7 D/ L( }
  世上的事情往往无独有偶。张雯泽与其余5名将校正透过舷窗朝下巡视,机身突然一下倾斜,巨大的旋转使机翼打在一处高起的土堤上,机翼当即折断,整架飞机像一个玩具似地倾覆,迅即撞毁。1 ]7 ]1 I* r/ n9 b
  地面的官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弄得目瞪口呆。国民党建军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空难事件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 Q& Y% N4 a! r, @5 ^7 Q
  两架直升机相继坠落,13名将校非死即伤,给这次军事演习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有关当局不得不下令取消这次演习。
! N2 F4 N$ ^* [8 S0 B+ k  这次坠机事件对病中的蒋介石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4个月后,他带着这次空难的阴影,带着不能归葬南京中山陵中山先生一侧的莫大缺憾,撒手西去,离开了人世。
+ D$ n( n" Z* }9 ?4 T$ V+ x$ o于琛澂上将(北满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伪满洲国治安大臣,伪满汉奸)
! q' x6 ~8 t2 `6 j, q/ I) ~
  于琛澂(1887-1945),字险洲,又作险舟,绰号于大头,祖籍山东省人,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后随父迁居双城县。其家为北满地区富户。幼年人私塾,后转人学常读书。1906年入北洋陆军学堂骑兵科学习军事。北满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伪满洲国陆军上将衔。伪满洲国治安大臣,伪满汉奸。
* J) B: K; A/ _7 V, M7 V4 @  民主革命时期,在北洋陆军学堂骑兵科毕业后,任清军副官校补授。1909年任黑龙江省巡防中路马队哨官。1912年晋升马队营管带。不久又擢升帮统、统领官等职。1914年由黑龙江护军使朱庆澜,提升为中校团副、营长、叫长等职。1922年晋升为第1旅旅长,授陆军少将军衔。
. R2 m0 a8 P( T6 P" Q1 t  大革命时期,1924年改委任为奉军第10旅旅长,进关参加直奉战争,后升任东北军骑兵第16师师长,晋升为陆军中将衔。郭松龄反奉时,受委为第4军军长,奉命在山海关阻扼郭军,暗中与郭串通,约定如反奉成功由其取代张作相。结果郭兵败被杀,便自知不妙,逃到哈尔滨隐藏,张作霖曾下令搜捕。后因多方斡旋,免于追究,罢官了事。后同俄人合办穆棱煤矿,任总经理。! ^0 \% z) d# N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省军署参谋长熙洽投靠日本侵略者,特派亲信去双城请其出山,委以伪吉林省“剿匪”总司令。1932年1月末率伪军大举进犯哈尔滨上号、南岗、三棵树的东北军。东北军李杜的第24旅,丁超的第10旅和冯战海的吉林卫队团等部队进行猛烈反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1月30日东北军第22旅旅长赵毅率部在哈尔滨附近的双城阻击日伪军,在十里铺附近,一举击溃伪于琛澂部,俘敌700余名。当晚又大双城车站设伏,正值日军第三旅的先头部队乘火车2列,先后工进出双城车站,下车集结准备部署对哈尔滨的进攻。设伏的第22旅,乘敌架枪、吃饭毫无戒备的有利时机,突然从三面发起攻击,以猛烈炮火和机枪火力,将敌压迫于站台下,并以刺刀、手榴弹与敌展开近战,日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守军一直激战至2月5日,哈尔滨陷入敌手。东北三省兴陷后,东北军逐渐瓦解,抵抗活动日趋消沉,代之而来的是东北各地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伪满时期历任伪依兰地区警备司令,第一军管区司令,北满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第四军管区(辖滨江、三江地区)司令(驻哈尔滨)兼伪三江省省长等。晋升为伪满国军陆军上将衔,受赏“建国功劳金”。1935年秋赴日本参观,得到天皇颁授的一枚菊花大勋章。
; |- S% s6 I! A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起指挥吉林省境内的各路伪军,对抗日联军进行了1年半之久的三江大讨伐。后任伪满洲国治安大臣。随后很快失宠。1943年春日伪当局以其“功勋赫赫”为名,授予“将军”封号,在双城设“将军第”,任军事咨议官虚职。实际上是被撤职,只好在家赋闲。. Z" N/ x: ~& F4 B7 ^% e, A4 w
  1945年6月的一天,当听到重庆电台广播南京政府已将其列为伪满甲级战犯时,惊恐之下,脑溢血突发而死,终年58岁。
4 ~) Z! d' g/ _+ z
于珍中将
2 L4 E$ @8 O# J, H6 }  于珍(1881-1959),字济川,奉天(今辽宁)省铁岭县大青乡罗家房身村人。1906年8月被清政府选送去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学习。1911年5月毕业回国后参加奉军。东北军第10师师长,安国军长10军军长。国民革命军东北行营参议,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4 r3 w7 _' X" z. s+ D8 E  民主革命时期,历任奉天督军署参谋,奉天省警务处视察长,东三省特别警察总监处副处长兼全省保甲总公所总办等职。1914年后相继出任奉天陆军补习学堂监督,旋改任洮辽镇守使副官,后任陆军第29师参谋长,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等职。1918年奉军在其发展过程中,军官逐渐形成两大派系,即以杨宇霆为首,于珍、姜登选、韩麟春等为骨干的日本士官派和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陆大派有张学良的暗中支持。同年秋杨宇霆在徐树铮的位拢下,企图发展个人势力,利用奉军的名义,冒领了陆军部拔给的军款370万,扩编4个旅,被任命为旅长。张作霖知悉后,下令将徐、杨撤职,于珍等也被免职。1921年初张作霖复起用杨宇霆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遂再次得到重用,历任东北军第10师师长、第6师师长,北平卫戍司令。2 r8 [; s0 {. s/ O4 M  {3 S
  大革命时期,1925年秋奉军为对付冯玉祥,成立镇威军,下设6个方面军。张学良为第3方面军军团长,同时任命于珍为第6方面军副军团长,未到任。改任镇威军第8军副军长。这纯为杨宇霆从派系出发插手张学良军队的决定。1926年任安国军第10军军长。同年8月21日被北洋政府授予将军府珍威将军衔。1927年春安国军第3、4方面军进攻河南。在渡黄河时,总部突然下令将其率领的第10军由最后调到最前面,这是在杨宇霆主张下将第10军序列位置提前,以便使该部可以先行抢占河南地盘。占领开封后,由于轻敌麻痹,遭到靳云鹗部及米振标部的袭击,第10军不战而溃,因此被撤职,不久改任京绥方面检阅使。先后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
" y2 _6 z3 p$ ^. u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铁岭县龙首山共和俱乐部筹款重修三清观塔,为之捐款现大洋100元,其名列于(重修铁岭龙首山三清观塔记)的碑阴,至今仍存于慈清寺西配殿大门北侧。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常荫槐。因受株连亦被削去兵权,委以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高级参议。杨宇霆死后,杨家财产被杨生前的亲信私吞,遂多次向张学良据实汇报。张学良在得知其家产被亲信李景明、王子明私吞的情况后,将二人逮捕扣压。并令于珍与陈兴亚、臧士毅等人组成清理委员会,立案清查。最终将清查的60万银元加之房产执照等物一并归还杨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后多次放其出面维护治安,均遭拒绝。其家成为抗日者的避难处,多次掩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特派员黄宇宙,使黄宇宙在联系唐聚五抗日武装、促成临时辽宁省政府建立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并力保被俘的辽宁义勇军第5军团司令高文斌,使其保释出狱。
# d5 q! g8 _4 U9 M: k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遂搬迁到北平闲居。. a7 z5 o3 z! B! F2 {. y) T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行营参议,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6 O; \* t5 k( S; G0 a'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宁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常务委员。1956年以特邀委员身份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会议。1956年8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辽宁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 v" y2 M$ j" R% v  1959年秋因患脑溢血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 C, X+ m. R1 Z) [于国翰中将(伪满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中将参议,伪满汉奸), n# w8 N! H& S2 k" ~9 {
  于国翰(1886-不详),字一之,奉天(今辽宁)省铁岭县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参加奉军。安国军总司令部军事部部长、军事部次长兼参谋处长。北洋政府陆军中将衔。
6 N  G! E8 X; E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1914年任奉军第27师参谋,后历任奉天讲武堂教员,黑龙江督军署副官,吉林督军署军务科长,保安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 C4 b3 T  c: r9 v7 U  大革命时期,历任安国军总司令部军事部部长、军事部次长兼军事部参谋处处长。1927年6月16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参加了晋奉涿州战役。% ~! o0 w8 ~! x% C. P$ R-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中将参议兼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后,仍担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参议兼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后经历不详,待考)。# J: J9 F1 t  S4 L+ C( b3 S6 B
于镇河中将
! g: q5 \3 w! j- L  于镇河(1898-1985),字疏九,山西省浑源县西留乡贾庄村人。1915年高小毕业考入浑源中学二班学习二年。1918年赴太原考入阎锡山的学兵团步兵第1期第4团学习。1920年毕业后转入斌业中学。国民革命军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大同守备指挥部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1949年5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4 s" B# B1 Q  s7 T) S  大革命时期,在斌业中学毕业后加入晋军,历任晋军连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7年任北方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 F6 C) Y; ?5 S/ X4 e"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调任第8军某师师长兼多伦警备司令。1930年调任山西陆军第8军24师师长,参加了中原大战。1933年提升为山西整军会督练员,晋绥军军官教导团第4军官大队大队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衔。
9 X/ g+ V; y) O7 O( F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第61军新编独立第2旅旅长。同年9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沂口战役。9月任第61军新编独立第4旅旅长,11月改任第61军208旅旅长。1938年任山西军事干部学校教导纵队纵队长、副校长。1941年3月调任33军中将军长。1945年调任太原19军副军长,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3 |0 R5 z7 U+ C" M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山西晋北军事总指挥官。1946年1月部队缩编改任第19军军长。1947年提升为国民党第18兵团副司令兼大同军事指挥官,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同年7月率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使解放军部队和地方均遭受很大损失。1948年春任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大同守备指挥部总指挥,指使部下攻人解放区浑源贾庄村,杀害在土改中斗争过他家的干部群众25人。1949年5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率部起义,率部1万余人在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后,当地受害群众纷纷向人民政府控告国民党第18兵团于镇河、田尚志(暂编第38师师长)、孟祥祉(大同行署主任)等将领的累累罪行。特别是其家乡浑源县西留乡贾庄村的群众,派出20余人的代表前往大同城,强烈要求把于镇河押回家乡交群众斗争处理。由于对大同和平解放贡献较大,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新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宽恕,经过向群众进行解释和教育,取得了群众的谅解。为防止意外,解放军将于、田、孟等将领紧急转移到察哈尔省军区所在地张家口。
/ E5 H0 J$ |5 ]. j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积极立功赎罪,自愿将其在太原的两处房院全部捐献给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遵照对起义人员既往不究的政策,安排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 e  e* {! l. k* g  1985年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87岁。
3 K6 Y! r+ |. K. Q% k4 X  附注大同国民党军和平改编(1949.5.1)
) ?  m! c+ n! |  K1 B6 l  1949年5月1日,国民党军大同守军1万余人在于镇河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使大同得到和平解放。
" L7 S; j* L  z' B  大同地处山西省北端,位于平绥线与同蒲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辛亥革命后一直为阎锡山把持。抗战胜利后,大同是阎锡山的嫡系部队于镇河部驻守。于镇河是国民党军第15兵团副总司令兼大同守备总指挥。在阎锡山部队中任排、连、营、团、旅、师、军长等职。在大同主要依靠田尚志的暂编第38师3个团等正规军1.2万余人。还有国民党大同行署主任孟祥祉网罗的地方武装势力约4000余人,总计达1.7万余兵力。在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大同守军加紧构筑防御工事,加强特务统治,企图依据一座土城负隅顽抗。$ ^1 K' D4 l$ t& {9 m' L0 i
  1948年12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张家口后,晋绥军区和华北军区部队从东西两面直逼大同,拉开了解放大同的序幕。纪亭榭旅部署在大同的东面和北面,姚喆率领的晋绥部队部署在大同城西的云岗方向,雁北军分区司令员赖富率领的独立第1团、2团分别部署在南面和西面,绥蒙骑兵部署在丰镇、集宁一线。其战略意图是:将大同国民党守军围困起来,待主力兵团到达后,协同歼灭之。如敌向绥远方向突围逃窜。立即堵截歼灭。同时采取了长围久困和政治争取的方针,兵临城下、围而不打,加速国民党军军心的动摇瓦解,争取能和平解放大同。" d/ S$ i2 l, N* T3 e
  华北军区派遣敌工部科长叶修直,带领工作组来到大同东面聚乐堡村,在北岳军区大同前线指挥部和中共大同市委领导下,展开对敌军的争取工作。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向城内守军宣传全国形势,宣传共产党解放军对待起义、投诚人员的宽大政策,并印制宣传品贴进城内墙上。在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造成城内严重缺粮,使大同城内人心惶惶,人心思变,人民盼解放。
4 i' ^5 d# I0 ]  人民解放军大同前线指挥部经过分析,确定把工作重点放在于镇河、田尚志身上,争取他们转变态度,使极端反动者孟祥祉孤掌难鸣。1949年1月下旬,解放军华北第1兵团敌工部派遣被解放过来的原国民党第33军中将军长沈瑞、少将参谋长张西柱、隰县专员孙海丞、第19军副参谋长李又唐、第80师副师长秦炯等人,来到大同驾遇皂村,利用老同事、老部下等昔日交情,或写信,或进城面谈。沈瑞给他的老部下田尚志写信,劝其投诚或起义,和平解决大同问题。 + ?/ Y( g, s! \& Z% n$ M
  从田尚志那里得知,影响于镇河、孟祥祉行动的主要顾虑是,怕清算他们的历史罪恶帐,不相信共产党解放军既往不咎的政策。孟祥祉残杀过中共雁北敌工部副部长舒宏等14名共产党员。于镇河有三怕:一怕和解放军作战多年,共产党不会轻易饶恕他;二怕他在浑源县家乡残害过20余人,群众让他偿还血债;三怕内部复杂,部队不听他的指挥,反以投敌变节名义加害于他。针对他们的思想顾虑,解放军在派人去信中,明确表示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共产党人说话算数。9 t+ s7 d) \- k
  这时北平已经和平解放,北平有两名原国民党人刘仪亭和王达三自告奋勇,愿前往大同劝说于镇河、孟祥祉起义投诚。刘仪亭是雁北怀仁县人,曾任应具匪首乔日成的秘书长;王达三是大同市人,曾任雁北朔县专员。他们请求在解放大同问题上立功赎罪。通过关系转告给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长戎子和。戎子和经请示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政委薄一波同意后,商定了三个条件:第一是大同和平起义后,国民党军队人员和行政人员可以依照北平方式由共产党选择录用;第二是保证起义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第三是保证居住自由等。3月中旬,由在北平上学的于镇河长子于润沧和孟祥祉的兄弟孟祥祚同刘仪亭、仪亭、王达三一块去大同。戎子和把写给于镇河、孟祥祉的信让4人转交给他们。信中说:现在长江以北除个别地方外已全部解放,大同已是一座孤城,陷入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包围之中,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应看清形势,效法北平傅作义先生,举行大同和平起义。经过一系列工作,于镇河对共产党政策信多于疑了,想放下武器。而孟祥祉却不着急,想再观察一下。
) H4 a( ?* Y1 _4 ^7 h- f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太原解放。人民解放军华北第3兵团从太原挥师北上,前来解放大同。原包围大同的各部队也迅速向大同集结。解放军大兵压境,大同守敌更加惊慌。于镇河电告戎子和,愿意放下武器,走和平解放大同的道路。人民解放军大同前线指挥部同意于镇河关于双方进行和平谈判的要求。4月25日,田尚志和副师长王元令骑马出城和解放军进行两天连续谈判。4月27日孟祥祉、田尚志及于镇河的参谋长陈沣喜等出城进行了第三次谈判。北岳军区司令员王平、中共大同市委书记兼雁北军分区政委赵汉等向他们严正指出,大同守敌迟迟不放下武器,拖延时间,企图顽抗,解放军已做到了仁至义尽,如再不投降,必将被彻底歼灭!并要敌军总指挥于镇河亲自出城谈判。29日于镇河等人出城进行了第四次谈判。解放军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詹大南等领导人根据华北军区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大同守军全体人员应一律就地待命,不许遣散,放下武器出城改编,同时表示,共产党一定履行自己的对待起义投诚人员的一贯政策。于镇河等表示回去立即向全城宣布双方拟订的关于和平解放大同的条款,并保证执行。
: J0 f$ n: m% F  5月1日,于镇河遵奉解放军的命令,率部以营或连为单位进入解放军验收地点,放下武器经清点后即出城外接受改编。接受和平改编的军队有:田尚志的暂编第38师,于镇河的指挥部,保安第2团、7团、11团、13团、保警大队、教导总队、坦克车队及田尚志系统之第883团、S84团、885团,雁北支队、师直属队、特务连、山炮营,军医院等共1万余人。: n* I# ^' J  y$ }" t
  由于孟、于、田等人罪恶累累,许多受害人纷纷向人民政府控告他们的罪行,但他们在大同的和平解放中有功。因此,解放军经过向群众进行解释和教育,取得了群众的谅解。为保证3人的安全,派人把他们送到张家口。后来,于镇河担任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孟祥祉因本性不改,潜往绥远,图谋组织叛乱,被解放军抓获枪决。. {; q; j0 |$ s# ?. y7 N' X
于一凡少将
2 D8 @4 m8 D+ M# K, G5 G  于一凡(0000-0000),原名于凯,字一凡,奉天(今辽宁)省铁岭县人。先后在东北讲武堂第4期、中央陆军大学第8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12军副军长兼112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 D( u" d7 D9 O5 l  u,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期在东北军任职,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军111师632团团长,在陕西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
/ _; |. V5 q8 f, i& P9 l2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57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9月任第12军112师师长。
4 N- D8 t7 x8 j( ^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2军副军长兼112师师长。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26师(张铚秀部)所俘虏。
( ~9 T/ L6 S: v! f$ ^% R; k4 s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12月25日获特赦。(生卒年不详待考)
- n3 p7 B- C$ l9 G. R, l4 r  ^于戒需少将
* \. w+ m6 T, [! G) ~& T  于戒需(1907-1974),字敏士,江苏省淮安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国民革命军整编第39师新编9旅旅长,第95军225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u' l( z: p6 V# y! O/ R
  土地革命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四川省阿坝(今阿坝藏族羌自治州)松藩县县长。1934年国民政府阿坝地区常以“疏导积水”、“整理团务”等名目,强征捐税。松潘县县长也趁火打劫,强行向县内各区摊派“调遣”“筑碉”等款。同时以部署团务为由,召开名为“冬防”,实为“追缴税款”的“冬防”行政会议搜强征捐税。
. I$ S* y2 D) P9 H, Y8 ~% {: f8 u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任国民革命军整编第39师新编9旅少将旅长。1948年9月任第95军225师师长。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灌县参加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 C, f' _' `7 x/ 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师副师长,眉山军分区副司令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2 F* J( H' O* E$ ^) Z5 |0 w2 o
  1974年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67岁。
% @2 O3 S1 u. _于怀安少将
* m; L0 H, P+ g$ b3 \* F  于怀安(1903.10-1996.7.23),字敬斋,山东省单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新编第4师副师长,汪伪军第3方面军第6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新编第5路军第1军军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f! v- t& o' A; Q
  民主革命至大革命时期,1920年投奔冯玉祥西北军,长期在西北军任职。参加了北京政变、北伐战争。
$ }- U8 p; b% t. o: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中原大战后,历任国民军第3路军手枪团连长,手枪旅营长,受其团长贾本甲(中共地下党员)影响,思想进步,在济南驻防期间,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活动。
4 E- C3 B6 b6 B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师手枪旅第1团团长,率部积极投身抗战,参加了鹊山阻击战、柳河阻击战、台儿庄战役外围战、沂蒙山区第一次反扫荡、1942年初反扫荡等战役战斗,颇有战绩。1943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新编第4师副师长,积极主张团结抗战,一致对外,坚决抵制师长吴化文的投降行为,与八路军鲁西军区建立联系。后被迫随吴化文率部投靠汪伪南京国民政府,任汪伪军第3方面军第6军军长。
4 N7 }" O& g" Z. G6 k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5路军(总司令吴化文)第1军军长,1945年11月4日在山东滕县津浦路徐济段战役中,被新四军第2纵队第2师所俘获。经教育后,任八路军山东军区高参,受中共指派积极开展对吴化文的教育争取工作。1948年9月济南战役后,历任由吴化文起义部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代参谋长、第103师长,积极协助做好起义部队的教育和参与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率部参加了淮海、渡江、浙江剿匪等战役,为人民又立新功。' U8 \# |4 y8 }- {0 ~' 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代参谋长、第103师师长(政治委员彭胜标),浙江省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金华联合工厂厂长,金华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府委员,绍兴市政治协会议副主席等职。1985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积极开展对台湾的统战工作,为人民再立新功。& B5 W0 Q+ K( m# `- C( X
  1996年7月23日因病在绍兴逝世,享年93岁。
/ G5 E2 _) A& _3 @  附录津浦路徐济段战役(1945.10.15-1946.01.13); s3 T8 I: P% m! {0 `2 W
  津浦路徐济段战役新四军为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果实、阻止国民党军北犯,在鲁南进行的重要战役。
! Y# b. c) K3 @3 Q7 g5 D6 X  1945年10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为阻止国民党军向山东、华北推进抢占抗战胜利果实,进行了津浦铁路徐(州)济(南)段战役。10月上旬,由伪第3方面军改编的国民党第5路军由蚌埠进抵滕县(今滕州市)、邹县(今邹城市)、兖州一线。10月18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所属津浦前线野战军在陈毅指挥下,对津浦路徐州至济南间的滕县、邹县、泰安发动进攻。3 L. J' z9 o+ Z8 x" w
  10月19日,第8师及鲁南军区警备第8旅攻克邹县城,全歼守城日伪军。& G( j. Z- O- |1 V$ M
  11月4日,第2纵队和第8师在界河伏击进犯滕县的部队,经激战.歼其大部,俘第1军军长于怀安以下4000余人,控制了兖州.滕县间的一段铁路,截断了国民党军北上通路。
) V6 i# h5 y& P; s7 {+ D  ]; ?  11月6日,鲁中军区第3师、第4师和第2纵队第5旅击退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进犯,攻克了滕县至兖州间的全部据点。下旬,各部队向南扩展攻势,歼日伪军4000余人。第2纵队和第7师向临城(今薛城)进击。
; U2 b6 E2 V$ x( T4 i  12月12日,第8师在第2纵队第9旅等部配合下,向国民党第19集团军第2前进指挥所及其所属部队进攻,经3天激战,歼前指及暂编第1旅和保安第2师等部共约9000余人,攻克滕县城。第8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在滕县战斗中牺牲。
1 C, u1 r$ s' s" r3 Z5 e  12月30日,鲁南警8旅攻占曲阜,俘伪军团长以下700余人。( C6 z; j- v/ H4 ]4 D* e+ {
  1946年1月7日,国民党3个军由徐州分三路北犯,向鲁南解放区进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当即组织自卫反击。由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的山东野战军,集中第1、第2纵队,第7、第8师及鲁南部队,在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的配合下,围攻韩庄、枣庄、贾汪。至13日,先后攻占了宁阳、韩庄、枣庄,包围了兖州、泰安、临城,肃清了运河以南、贾汪以东巨梁闸、佛山庙一线敌军。在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由伪军郝鹏举部改编的国民党新编第6路军两万余人于1月9日在台儿庄起义,退出内战。
. W' J3 ^8 j" ?  G. |7 {  此次战役,从1945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大小战斗68次,攻克邹县、滕县及韩庄等据点56处,碉堡320个,控制津浦铁路130余公里、临枣铁路30公里,歼伪军改编的国民党第5路军4个师、第19集团军约3个师,击毙2065人,伤1500人,俘12580人,受降日军4000余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亡师长以下462人,伤团长以下2375人。
* M3 `4 K( D% E% w于泽霖少将8 y& D) E7 b6 z. M% f  X( a7 X
  于泽霖(0000-0000),号荫溥,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93军暂编22师副师长,第49军105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 |6 R! V) `2 J( W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9军105师315旅629团团长,参加了南昌会战,后任第49军105师315团团长。
1 u. l& x5 d; m& k, ]8 {4 q% l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3军暂编22师副师长。1946年任第49军105师少将师长。1947年9月21日在辽宁省锦西第一次杨杖子战斗中,被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8纵队(黄永胜部)所俘虏。
5 A5 o5 y5 E& u: C2 w9 w( H; j+ n8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后刑满释放。(生卒年不详待考)) f& c" U9 E' P8 o
  附录第一次杨杖子战斗
9 E# Q! }% o' V" s" M
  1947年9月7日,国民党暂编25师第1、2两个团,由绥中进抵梨树沟门。同时敌93军暂编第22师亦由锦州出发,经虹螺岘、江家屯,进驻新台边门。在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召开的作战会议上,司令员黄永胜向各师宣布作战命令:以第24师和22师66团,歼灭梨树沟门之敌;以独立第1师佯攻新台边门,箝制敌人行动;以第23师68团黑夜疾进到新台边门西南富儿沟地区,控制附近山地,保证第24师左翼安全,并阻击可能由新台边门向梨树沟门出援之敌。
" t8 ^3 {) m. v: y  9月14日5时,第24师指挥所进至梨树沟门,第22师66团也同时到达。突然与敌50师2团遭遇,66团立即展开作战队形,扭住敌人。72团在向三道沟以南运动途中,听到梨树沟门激烈枪声,便急行军跑步投入战斗,一举攻占了梨树沟门制高点南大山。71团奉命从三道沟返回,在白土岭附近即与敌遭遇,向敌展开猛烈攻击。下午1时,66团主力在北,72团在南,71团由上岭 向梨树沟门形成了三面围攻之势,将敌人压缩在梨树沟门一个狭窄地带。战斗打响后,歼灭敌军大部,敌人余部向一团靠拢,解放军主力部队迅速转移,猛攻敌1团。解放军第70团急行军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半小时内连续攻占227高地、322高地、蒙古营子西山等地。敌人狼狈西逃,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解放军将敌军追至大屯、青石岭一带歼灭,战斗于14日下午5时结束。我军共俘虏敌人628人,毙敌400余人。在梨树沟门战斗的同时,独立1师和23师迅速抓住窜至新台边门的敌军暂编22师。
; F6 ]/ u  i3 d0 J1 X' v  9月15日中午,解放军第23师68团在新台边门附近,前卫与敌稍有接触,敌便仓皇东逃。19时解放军在杨杖子、毛祁屯一带将敌人追上。第68团迅速行动,乘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发起攻击,歼敌4个连和一个新兵营。第69团也攻下了该地制高点莲花山。  ~) i" ~% ]! a' k1 d/ @" J
  9月16日8时,第8纵队指挥部赶往杨杖子,第22师和独立1师跑步前进,进入杨杖子战斗位置。12时第22师和独立1师冒雨火速赶到杨杖子指定作战位置。14时解放军第8纵队各部队向敌22师发起总攻。1小时后解放军攻占敌人主要阵地,敌军全线崩溃。刚刚结束梨树沟门战斗挥师东进的24师在旧门堵住敌人。将敌22师堵在旧门附近,前后夹击,敌暂编22师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俘虏了敌暂编22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春、少将参谋长宁坚以下2560人,毙伤敌人1000余人。
- ^' O/ l/ @7 r& f$ _  9月17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陈诚,又派出了刚从苏北调来的49军,由锦州经虹螺岘,向江家屯、杨杖子进犯。9月19日,敌49军在军长王铁汉中将的率领下,耀武扬威地开进了杨杖子地区。解放军第8纵队迅速作出了战斗部署,由独立1师、22师、23师、24师按计划围歼敌49军,24师71团在江家屯打援,师主力担任预备队。另外友军第9纵队在到达预定地点后,阻击可能由锦西出援之敌和堵歼杨杖子溃逃之敌。各部队迅速动员部队,全力以赴,歼灭敌49军主力。
6 v& [2 ]$ |& F8 q. ~7 M, R  9月21日上午,各部队将敌人包围于杨杖子、毛祁屯、上下黑鱼沟地区。第23师69团2营当日攻323高地,未能成功。5连连长王绍祖冒险查看了地形后,提出地形对我不利,只有迂回插到敌后,出敌不意攻击,方能取胜。6连从正面以猛烈炮火向敌人发起攻击,5连连长王绍祖率突击排跃出阵地,在正面进攻的掩护下,迂回插至敌后。当敌人发现时,突击排的手榴弹已扔向敌阵,突击排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副连长彭继燕连续刺死5名敌人,副指导员刺死3名,2班长吴国禄刺死敌人6名,把刺刀都剌弯了,激烈搏斗15分钟后,解放军终于攻占了323高地。当晚68团1营攻占了黑鱼沟西北高地,第66团突入杨杖子街内,独立1师也攻占了杨杖子东南284高地和石湖南山,对敌侧翼形成威胁。
7 Y0 m& v/ R- ~/ D' U; p" Z  9月22日上午,担负打援任务的第24师71团在江家屯顽强阻击敌援兵。此时第24师主力在丁盛师长的率领下犹如猛虎一般投入了战斗,70团连续攻克了黑鱼沟西南4个山头,和第23师并肩前进,犹如两把尖刀插向敌腰。在这关键时刻,纵队发出命令,要22师从北,西两面猛攻,独立1师从东向西夹攻,彻底打乱敌人的全面部署。下午4时王铁汉率第49军残部仓皇溃逃,解放军各部不顾疲劳,跟踪追击,歼敌大部,并将敌105师少将师长于泽霖活捉。此时王铁汉赶紧让卫兵找来一套百姓服装,化装成一名老农逃出重围。
3 }& I4 g7 s) J/ L4 D; v$ V; o' o  杨杖子战斗,除敌军长王铁汉和200名残敌化装逃脱外,解放军歼敌49军军部、第79师、105师师部及所属4个团12000余人。第23师69团5连荣获纵队授予“刺刀见红”锦旗一面,28人立功,连长王绍祖荣立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
9 t( b$ Q# F: f1 K; g于厚之少将) o4 J( n/ l# U/ e& N
  于厚之(1900-0000),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为北洋军阀齐燮元之外甥。先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野炮科、陆军大学第15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16军109师师长,第76军24师师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J9 b4 H2 [, M2 }  z/ H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第7分校练习团副团长。1941年任新编第7军暂编25师副师长,后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
# W8 ?8 V" `+ P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6军参谋长。1947年春任第16军109师师长。1948年春任第76军24师师长,同年11月25日在陕西省永丰县西北冬季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部)所俘虏。9 c# @. c2 m( s  F! {4 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贵阳市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卒年不详待考)
  p+ i: H( S) {, Z1 @' p  附录西北1948年冬季战役: R9 L2 {1 V+ d1 v7 D
  西北1948年冬季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郃阳、澄城、蒲城、耀县、铜川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 G: d  D. C! R2 C& P6 B  1948年10月荔北战役后,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为阻止西北野战军由黄龙山区南进,确保西安,将第1军、第76军、第90军等部分别驻蒲城、澄城、郃阳(今合阳)一线;将澄郃、荔北战役中遭受过打击的第17军、第36军、第38军、第65军分驻临潼、大荔、三原、富平等地补充休整;将第3军、第27军、第69军及第225师分驻铜川、耀县、雒南(今洛南)、商县、咸阳、西安、潼关、淳化等地,进行机动防御。11月上旬,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为收复与巩固郃阳、澄城、白水地区,解决部队粮食问题,并配合华东、中原两野战军进行淮海决战,决心发起冬季战役。计划首先求歼位于蒲城与白水之间国民党军第1军指挥的第30师及陕西省保安第2旅,相机歼灭蒲城东北、洛河西岸的第78师。0 @( ?* X4 w4 q9 s3 G/ i
  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这是一场战略大决战。蒋介石预感到未日的来临,急电胡宗南调兵驰援中原。在西北野战军前委会讨论冬季战役的会议上,彭德怀斩钉截铁地说:“为了配合淮海战役,决不能让胡宗南抽调一兵一卒到中原战场!”指出:“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给胡宗南以狠狠的打击。我们对胡宗南的压力愈大,愈使他感到自身难保才行。”这时国民党军队已将原整编军改为兵团,整编师改为军,整编旅改为师。胡宗南在荔北战役遭受打击之后,完全处于守势,把3个主力军平分为3个防御集团,分守蒲城、澄城、郃阳3个地区。彭德怀根据敌人分布情况和作战地区特点,改变以往的打法,将野战军5个纵队的兵力组成两个“拳头”:以2、3、6纵队组成左兵团,转战于洛河东岸;以1、4纵队组成右兵团,于洛河以西活动,以此调动和分散敌人,创造歼灭敌人的有利战机。
" t2 h, ^4 q1 Q& m  11月12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分别从白水、澄城、郃阳三县北部地区向预定目标开进。14日国民党军第69军第144师乘西北野战军开进之机,由郃阳县城以南乳罗山向韩城进攻。15日战役开始,当日拂晓,其先头第430团在郃阳县城以东临皋被第2纵队歼灭。午后第2纵队过金水沟向乳罗山地区第144师主力发起进攻,至16日晨歼灭该师1个团另1个营。
1 p; Q  r4 Z: u; l/ {' \) D1 ?  11月15日,西北冬季战役终于打响了。此时胡宗南判断西北野战军将在郃阳地区发动新攻势,急调各部东援。19日第38军第55师由三原进至永丰西北马湖,第17军第12师由渭南进至郃阳县城以南露井,第3军第17师由耀县进至蒲城以西兴市镇,第1军由蒲城进至澄城,第65军由富平进至永丰,第30师撤回蒲城。据此西北野战军于20日改变原来求歼第30师的计划,决定乘国民党军东调的有利时机,以第1纵队、第4纵队及警备第4旅、骑兵第2旅组成右兵团,向铜川地区国民党军第3军出击,求歼其一部,调动其余国民党军回援;以第2、第3、第6纵队组成左兵团,隐蔽集结于蒲城、永丰以北洛河东西地区,寻机歼灭回援的国民党军。21日右兵团进至铜川东南陈炉、薛镇、美原等地,形成对草滩、康庄地区第3军第17师的夹击之势,22日拂晓发起攻击,歼其大部。23日继续向康庄西北军台岭、店子坡实施攻击,歼第3军第254师一部。
6 K# K8 L* m* v) u  胡宗南急调东援的各部队掉头西进,并令第76军、第90军及第36军第165师分别从澄城、郃阳地区迅速南撤,经永丰、蒲城西援。至23日第1军、第65军及第38军第55师、第17军第12师等部分别抵达铜川东南兴市镇、薛镇、美原、蒲城等地。同日第76军抵达永丰、石羊地区,发现西北野战军设伏于马湖一带,乃停止前进。25日第90军及第36军第165师进至永丰以南坞坭村、唐家堡地区,亦就地转入防御。西北野战军决定乘国民党军兵力分散之机,集中兵力歼灭已进入预定战场的第76军。25日下午第2纵队主力由马湖地区向洛河西岸石羊等地第76军第24师发起攻击,歼其一部。其余部逃至洛河东岸,与该军军部及第20师会合于永丰镇。25日晚第3纵队和第2纵队主力东渡洛河,除各以一部兵力进至永丰以南楼子原、韦庄地区抗击第90军北援外,主力对永丰镇发起进攻,至26日晚肃清外围,将守军包围在镇内,战至28日10时全歼第76军。这就样,彭德怀指挥两路大军,往返洛河两岸,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把敌人几个军调过来、调过去,使敌疲于奔命,晕头转向。解放军军则抓住有利战机,东挥一拳,西吃一口,连连取胜,完成了战略决战。结果胡宗南不但不敢抽出一兵一卒去增援中原,还把李振兵团调回西安,以保其老巢的安全。# l! P: i+ A- E3 W% e
  此役,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5万人,俘第76军军长李日基、少将军参谋长高宪岗,第20师少将师长吴永烈,第24师少将师长于厚之等。
% ^; P6 [- T; x* X) v/ E于浚都少将
$ N) q4 o0 i* N6 ^. E% n3 k9 X4 Z  于浚都(1896-0000),字建屿,山西省定襄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毕业。国民革命军第22军新编11旅旅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高参。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1949年1月在北平随傅作义、邓宝珊参加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 K  m! i0 k4 s+ U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总司令邓宝珊)副官。- C9 \5 Y# a% n$ p( v" |; q
  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22军新编11旅少将旅长,后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49年1月在北平随傅作义、邓宝珊参加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 ?" b( n, s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卒年不详待考)
5 r$ N8 r1 j! l, r6 _于霖瑞少将( c6 `5 q" q* f- I0 X1 x
  于霖瑞(1903-0000),山东省德州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3军暂编10师师长,绥西警备司令部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U; s! i/ B: x- p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八战区第31师附五临警备旅第1团团长,1939年12月中旬参加了对日作战之包头战役。1943年任骑兵第4军步兵9旅旅长。1945年任骑兵第4军独立旅旅长。) D! L  r' m* R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河套地区警备司令,1946年任暂编第3军暂编10师少将师长。1948年任绥西警备司令部司令。1949年9月19日在绥远参加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 L6 N8 D- v) L8 b# m6 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绥西警备司令,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山西省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职。(卒年不详待考)
: C, Q) R7 w- B+ v" P【中国国民党于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简介】# t" }# p2 P+ P
于右任院长(中国国民党元老)# |; a1 e7 k4 I
  于右任(1879.4.11-1964.11.10),原名于伯循,别署骚心、髯翁,晚年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县人,祖籍泾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人。1906年8月在日本追随孙中山时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
8 x$ ]3 f$ X( ?5 t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06年4月为开辟反清舆论阵地,筹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并筹款,结识了孙中山。任豫、晋、秦、陇四省留日学生会会长。1907年4月任《神州日报》社长。1909年5月15日创办《民呼日报》。1910年与宋教仁等办《民立报》。1912年任南京国民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18年返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与北洋军阀在陕西实力人物陈树藩、刘镇华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922年8月离陕经甘肃、四川赴上海,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0月又与叶楚伧等筹创上海大学,任校长。1923年2月孙中山拨万元资助上海大学。4月聘李大钊为讲座教授,并聘李大钊推荐之邓中夏、瞿秋白、肖楚女任教,使该校成为培养革命青年之有名大学。# Z( b! w, V! P) F. a
  大革命时期,192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后,又强占上海大学。6月6日回到上海,在《民族日报》发表文章,痛斥日帝暴行。同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当选为委员。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是年刘镇华围西安城。7月赴莫斯科敦请冯玉祥回国。9月17日与冯玉祥率部在五原誓师,担任国民联军副总司令,率军入陕。11月下旬解西安围,任国民联军驻陕总部总司令。著名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希贤(邓小平)、魏野畴、史可轩、刘志丹等人均在其部工作。创“红城西安”一段历史。
* t" E3 H3 [. v/ c  土地革命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后长期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3 W7 i- V) P, J4 `4 j9 o- `9 ^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月国共两党和谈在北平举行,李宗仁拟派遣为特使。张治中认为于暂不离南京,可以促进南京政府批准和谈协定。和谈破裂后欲待机转赴北平,未如愿,11月29日到台湾。8 Z. D; ~( {. X) U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辗转托人给在西安的原配夫人高仲林和长女芝秀寄来600元台币。高仲林母女托友人给于捎去书信及于平时爱穿的布鞋、布袜。1964年11月10日因病在台北逝世,享年85岁。其亲属一个铁箱中发现早在1962年1月写的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百年之后,愿葬在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另一张上写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反映了一个游子思念故乡的痛楚心情。: [8 W0 r  |3 |* m) D
  于右任嗜爱碑铭金石,所见古刻名碑,竭力保护,即使戎马倥偬也不例外。创草书研究社,出版《草书月刊》,编者按撰《标准草书千字文》。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等。擅长书法,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善草书,从碑入草,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用心布白,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1924年委托河南军务督办胡景翼,从洛阳古董商手中买下出土的古代墓志近300方,因其中有7对北魏贵族夫妇的墓志,故将自己的住室命名为“鸳鸯七志斋”。20世纪2、30年代收藏古代碑志耗资16万多银元,其中1993年由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协助在河南洛阳收买的《熹平石经》残碑石用了4000银元。有时为了不让古董商将碑志买给外国人,宁可多掏钱,也要买下。当1937年西安碑林大修告竣后,即将自己收藏的碑志全部捐献给碑林博物馆,共计318种,384方。其中《熹平石经》及黄石6种、晋墓志4种、北魏墓志136种、东魏墓志9种、北齐墓志8种、北周墓志5种、隋墓志110种、唐墓志35种、后梁墓志1种、北宋墓志3种。其收藏并捐献给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墓志中,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夫人管氏墓志》、《元珍墓志》、《穆亮墓志》等书法极品20多种,都是中国书法宝库中的无价之宝。3 `' D& |1 K; X8 N: A
于冲汉(伪满监察院院长,伪满国务院总参议,伪满汉奸)8 m  R* U) ^7 ^0 h8 m1 a: C
  于冲汉(1871-1932),字云章,奉天(今辽宁省)辽阳县人。清末附生,历任奉天交涉司随办,辽阳知州等。甲午中日战争时,东渡日本,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学校讲授汉语。并精通日语,其“及门弟子”中,颇多士官学生。伪满监察院院长,伪满国务院总参议,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汉奸之一。6 m9 Z# ?: M0 H) h9 K; s% _
  民主革命至大革命时期,从日本回国后任辽阳警务局总办。1904年升任为奉天全省巡警提调。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充当日军间谍,成为中级军官,获日本勋三等瑞宝奖章。日军一到辽南,首先就去拜访他,口称“老师”,执礼极恭。时东北的百姓,都称日本军官为“太君”现在居然出了个“太君之师”,自是地方上的大幸。惶惶然深恐身家难保的士绅们,都庇于其门下。日军亦就利用其展开游说笼络的工作,说他们是来帮助中国人打狼心狗肺的老毛子的,中国人帮助日军,即等于自助。当然也还有些小恩小惠,骗得一些人死心蹋地,愿为日本人作走狗。1907年日本在奉天总领事荻原守一极力“推荐”下,任辽阳交涉委员。满铁奉天公所所长镰田弥助为日方代表。满铁在派人探明鞍山铁矿埋藏量的实情后,自1909年就开始了攫取矿权的活动,没有得逞。1914年再次向中国东北地方当局提出中日合办振兴公司经营鞍山铁矿的申请,于冲汉以满铁奉天公所顾问兼中国商人的身份从中斡旋,采用欺骗、贿赂手段,经两年多的周折才获准营业。攫取了鞍山附近8个矿区,占地面积14678亩。1917年获得海城县菱镁矿6个矿区,占地面积54700亩。后继续与汉奸于冲汉相勾结,成立了中日合办的振兴公司,窃取了鞍山一带铁矿的采矿权。1916年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至1928年),历任奉天巡按使署外交顾问、张作霖外交顾问等职,是著名的亲日派。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1920年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同年11月张作霖就派其(时任国务院参议)赴日去搞亲善活动,12月回到奉天。这次是以张作霖私人代表的身份赴日的。在日期间,会见了原田首相、上原参谋长、田中陆相、内田外相等日本政界要人,并同他们进行了多次会谈。关于此次赴日,张作霖在1921年9月30日于奉天接见日本记者时说道:“最近赴日的国务院参议于冲汉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收到中日友好的成果,相互坦率地交换意见,以求取日本政府的谅解。于冲汉之赴日表面上虽系作为北京政府的代表,但实际是代表我而赴日的。使命的大部分是与东三省有关,使之与日本政府交涉,其内容不便说明。”于冲汉在日的活动有一些是秘密进行的。9 z5 w9 k( A, r$ G5 ^, |: }4 Z: y
  大革命时期,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参议,东北特别区行政长官等职。1926年9月任中东铁路总办。/ J  C2 `; O  T8 x. c  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伪满建国会议,并出任伪满监察院院长,伪满国务院总参议,伪满鞍钢中方代表。1931年11月10日,日军指使汉奸于冲汉在沈阳成立伪“自治指导部”,指导部部长虽为汉奸于冲汉,但其成员却多为日本人。“自治指导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县行政,拼凑县一级政权。“自治指导部”不只是日本侵略者攫取县市一级政权的主要工具,同时还是制造伪满洲国的重要宣传机构。许多有关“满蒙独立运动”的宣传品,以及各县所谓“促进”伪满洲国建立的电文,都出自这个机构,以图盗用“民意”蒙蔽世界公众耳目。遂成为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汉奸之一,其日记保存了不少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具体材料。/ n, t7 J' l* }& v; i) y( J6 Z
  1932年10月病死于大连,终年61岁。
发表于 2010-10-2 1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父辈在东北的抗战+ E. K- L! U+ ^+ |& b
    我没有见过爷爷,也没有见过父亲的哥哥,据父亲说:他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小,在很早的时候,爷爷于乐章和父亲的兄长于兆麟就去了东北,参加了讲武堂,于兆麟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曾任东北陆军第十七旅旅长,独立第三十旅旅长,五十三军一三〇师师长。曾参加中东路战争(1929年)、讨伐石友三(1930年)、江桥抗战(1931年)以及热河抗战(1933年)等战役。1936年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爷爷牺牲在东北抗日战场,于兆麟一直在抗日战场与日本鬼子血战。那时,他也很小,直到后来在北京上学毕业后就解放了,他没有赶上战争。解放后,他从来不敢谈其这段历史,只是在他躺在病床上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对我说爷爷和他的兄长于兆麟开始都是马占山的部下,在1931年他们对日本的江桥一战打响了抗战第一枪,打死了上千个日本鬼子,在1933年的热河抗战战争中,伯父于兆麟又率领中国的铁血男儿与鬼子搏杀,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由于这些事情在当时是很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一直没有去调查和追问。去年,到北京看望我伯父于兆麟的儿子于冠军,事情得到了证实,伯父于兆麟曾经担任东北军独立三十旅官兵的旅长,在江桥一战,在热河一战,他都身先士卒,在他的指挥下,依托事先构筑好的阵地与日军顽强激战杀伤了大批鬼子,使得日军不能前进。
/ \! G- E/ M6 S; _2 f1 a1 b( ]9 W( V. A% V$ \6 Y2 e( g
8 `& P8 y. t! ]" D0 \, _0 H
热河战役2 i% i# W; M& @7 M% {' q- \( h& O
热河战役发生时间为1933年2月至3月,中国军队在热河省对侵华日军的作战。/ I8 t/ |( Y* J: Q* Z6 R% N) A4 K
  
0 ?6 O8 [6 ~3 ?0 Q% _4 A6 A( J经过简介7 u7 V% _3 }) E0 {: k: o
1月,日军占领榆关(山海关)之后(参见长城抗战),随即集结第6师团的第11、第36旅团、骑兵第4旅团和第8师团的第4、第16旅团、混成第14旅团,以及铁道、兵站、飞行队等部共4万余人,另有伪军数万人,准备进攻热河(今属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以第4军团万福麟部第53军6个师、第5军团汤玉麟部第55军1个师、4个旅、第6军团张作相部第41军3个旅和第63军、挺进军等部共约8万人担任热河防务。
% e8 {! w  N6 h, G- |8 o2月17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发出进攻命令。23日,日军分3路向热河发动进攻。日军北路第6师团约1万人和伪军刘桂棠部由通辽向开鲁、赤峰方向进犯,中国守军第5、第6军团共10个旅约5万人一触即溃,日伪军于24日占领开鲁。% J! ^& e) }+ u+ T! M
3月2日,日伪军向赤峰城发起进攻,守军第117旅战至3日深夜撤退,赤峰陷落。日军中路第8师团和伪军丁强部由义县出发,向朝阳、建平、承德方向进攻,2月25日占领朝阳。
& e- e. _3 e: a3月1日,日军第16旅团乘100余辆汽车,沿朝阳、平泉公路推进,守军第130师在叶柏寿(今建平县城)阻击后撤向平泉。2日,日军在追击中占领凌源。随后,守军第129、第130师继续溃退,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于4日晨由承德逃跑,日军先头128人于中午占领承德。日军南路混成第14旅团由绥中出发,27日向驻守沙帽山附近的第119、第108师进攻,两师依托有利地形抗击,战至28日10时全线撤退,日军于3月2日占领凌源,随后南进,4日和5日先后占领冷口和茶棚。战役结束。
0 ^: g( ~6 d0 ~% c4 n热河抗战-战役起因
; Y2 C- }. F" h( C" K- }     
# Q" N3 x! r# g# I! a* f, ?6 R* b0 y; D% Q3 V! ], V
热河省这个名称大家也许比较陌生,它的面积19万平方公里,和现在的江苏省差不多大,人口有450万。当时的热河省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宁省的南部,该省在1955年被撤销。热河省最有名的自然就是省会承德,它在清朝时期满清皇帝的避暑山庄所在。据说避暑山庄内有一条仅有数十米的河流,是由地下温泉形成,终年温热,四季不结冰,热河省的名字由此而来。
: H6 L, s% k8 G) l: x( j, g热河虽然面积不小,但是省内多是高原地带,物产贫乏,经济比较落后。1 O% O1 N6 b! h7 p$ J
虽然经济上一般,但是热河省的地利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外热河省内各个城市都是塞外的军事重镇,全省地跨内蒙古高原和东北的松辽平原,是东北和华北的最后门户和战略枢纽,千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 ^6 V+ `# I- U% R. r7 a6 l# M历史上的大宋,大明和满清都在热河建立众多防御要塞,用以作为关内的屏障。
# n1 k- `; B. t同时,热河地带多为高原的山地,到处是崇山峻岭,高山险隘,从战术上来说是绝对的易守难攻之地。对于中国来说,华北地区多为平原地带,从平津往北只有热河省一块高地的防御优势地形。
' Q/ h/ e. L) h$ g: g; t如果能够保住热河,那么中国对待东北的日军就保有战略进攻的态势,一旦有机会可以随时反击,收复东三省。同时可以利用热河省对关外的坚持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对东北的日军是一个很大牵制。
7 t  N2 U) f( y7 T; o但是,如果中国丢失了热河,那么华北平津一带就无任何地理屏障,只剩下古代的万里长城而已。砖石结构的万里长城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游牧民族来说,可能还是防御的利器。但是一战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现代化的新式军队来说,残破的长城根本是没有什么防御能力的。一顿重炮或者几个工兵携带一个大型炸药包就可以炸出长城的缺口。
( x, U! R9 g8 u自古以来,无论盘踞在东北的异族如契丹,女真,满清等入侵,必须首先攻占的就是热河省,一直打到长城边。热河地区一旦失守,定都在北京的众多王朝如北宋,大明几乎都灭亡了。
- ]( H! P, {/ j4 f6 T  D对于热河的重要性,中日二国当然都是心知肚明。" c! ~( i5 W& E; k3 k5 f8 q9 l
1931年9月,日军侵占东三省后,野心欲炽,遂于翌年!1月3日占领锦州,7日占领义县,把两地作为入侵朝阳及热河全省的桥头堡。1932年3月,日军飞机不断到朝阳、凌源、建昌、宁城、赤峰等地上空侦察,散发传单,投掷炸弹,恐吓中国民众。3月21日,日军派满载士兵的装甲列车从锦县开往北票。在南岭遭到朝阳抗日义勇军的阻击后,不得不撤回锦县。5月,日本关东军特务石本权四郎潜入北票搜集情报。7月18日,5架日军飞机轰炸朝阳城,当场炸死民众11人,炸伤21人,炸毁民房10余处。10月初,日军特务石本权四郎被义勇军李海峰部活捉。7日,为夺回石本,日军500多人竟进攻北票三宝营子,打死打伤三宝营子无辜民众上百人。1933年!1月,日军侵入北票下府,赶修绥中通往建昌的公路,并把铁路列车强行开到北票。为阻击日军侵入朝阳,武装保卫热河,东北军热河驻军步兵第一〇七旅在旅长董福亭的率领下,开到北票、朝阳一线驻防。所部二一四团各连分别驻扎在上园、南岭、扣北营子等地,并多次击退小股日军的武装挑衅。& \; K: p: ], @3 Q6 K( z! C3 L
2月21日,负责向北票、朝阳方向入侵的日军第八师团第四旅团在旅团长铃木美通的指挥下,其早川先遣队在飞机、装甲车的配合下,率先向驻守在北票南岭的东北军守军、义勇军发起进攻。遭到东北军热河守军一〇七旅董福亭部和义勇军耿继周部官兵的顽强阻击。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轮番进攻,守军不怕牺牲,与日军进行肉搏战,终于守住了阵地。但是,由于日军和汉奸的诱降,东北军守军一〇七旅二一三团团长邵本良竟甘当民族败类,于阵地前投降日军,遂使东北军南岭阵地于22日为日军所占。23日,日军早川支队攻入北票城。东北军热河守军一〇七旅旅长董福亭只好率其余两团退至朝阳。日军亦随即向朝阳进攻。24日,东北军朝阳城内守军又一个营降敌,并引日军深入。董福亭只好率该旅主力经大平房撤向建平。2月25日,日军第八师团未遇多大抵抗,即占领了朝阳城。) o6 {' Q+ D2 i. H9 m, E* j
1933年2月26日,日军南路进攻部队在第八师团第十四旅团的服部旅团长率领下,从绥中出发进攻建昌。在建昌的纱帽山阵地,遇到了东北军独立第十九旅的顽强阻击。第十九旅旅长孙德全指挥所部在阵地上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和大炮的持续轰击,英勇地阻击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未让日军前进一步。是日,由于所部伤亡过重,孙德全旅长遂向军团长张学良求援。张学良急调在关内驻防的东北军独立第八旅出关增援。第八旅官兵在旅长丁喜春的率领下,急行军一天一夜,赶到建昌的纱帽山阵地,接替孙德全的第十九旅防务。孙德全率该旅余部经干沟、义院口撤往关内。29日,丁喜春部一个团在纱帽山阵地又与日军顽强战斗了一天一夜。由于日军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突破了东北军独立第八旅一团的防线,丁喜春遂率部增援在建昌的赵家店阵地的一团二营炮兵连。是日夜,由于日军强大炮火增援,东北军守军的一团二营炮兵连在伤亡大部情况下,日军又突破了赵家店防线。战后,独立第八旅旅长丁喜春不得不乘月色率伤亡过重的余部经凌源、平泉撤向关内。
+ T) W( Y6 X: t# ^* A9 F9 F2 ~5 q) x3月1日日军武装占领了建昌县城。是日,日军第八师团的快速部队在建昌稍作休息后又立即奔袭大城子。于是,喀左县城大城子也于3月1日落入日军之手。同日,日军第八师团主力开始向凌源进发。驻守凌源城的东北军热河守军赵国增旅不战即退,致使凌源城危在旦夕。日军的快速部队占了大城子后仍不停步,立即向建平叶柏寿进军。在建平朱碌科遭到东北军独立第三十旅官兵的顽强阻击。东北军独立三十旅官兵在旅长于兆麟的指挥下,依托事先构筑好的阵地与日军顽强激战六七个小时,使得日军不能前进。日军遂分兵两部:一部继续与东北军第三十旅官兵相持战斗;一部绕道偷袭凌源。3月2日,凌源县城沦入日军之手。翌日,日军又出凌源,进攻平泉。由于热河省省长、东北军第五军团长汤玉麟不战而逃,遂使日军占平泉后很快于3月4日,以骑兵108人的部队进入承德,占领了热河省会。
) `0 k1 A0 I* G" t, f1933年3月1日,张学良在得知日军重兵进攻建昌、凌源,东北军守军英勇作战,伤亡过重的情况后,即派东北军主力独立第十六旅旅长缪澄流率全旅火速到建昌,掩护失利的东北军各部向关内转移。第十六旅官兵的一个团及炮兵营在旅长缪澄流的带领下于3月2日夜赶到建昌喇嘛洞一带构筑防线。在肖台子、庙岭、双龙山阵地,第十六旅官兵组织起大刀队与进犯的日军先遣队血战多日。直至3月)7日全旅胜利地完成掩护东北军其他部队撤进关内后,才奉命撤出战斗,经新开岭、干沟退入关内。1 u- C4 X) q5 v) W0 T
3月2日,日军集中攻占喀左、朝阳的3000多兵力进攻建平县。在朱碌科,日军即遭到东北军独立第三十旅部官兵的顽强阻击。三十旅官兵与日军激战数日,使得日军前进不得。气急败坏的日军不得不派9架飞机、300多辆坦克、装甲车前来助战。东北军第三十旅官兵浴血阻击,其中一个连,从连长到士兵竟全部阵亡,这个旅的三八八团的连长、排长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全团伤亡殆尽,旅长于兆麟向军团部求援。张学良闻讯后立即令驻守凌源三十家子的东北军独立第二十九旅【爱春秋,爱中华】团火速前往建平朱碌科增援。【爱春秋,爱中华】团官兵在团长刘纯积的率领下,从3月9日早上出发,急行军13个小时,抵达距三十家子148里的朱碌科防线。被接替下的独立第三十旅余部在旅长于兆麟的率领下,经平泉撤往关内。在朱碌科阵地上,刘纯积团顽强地同数倍于己的日军激战3昼夜后,由于伤亡过重,阵地大部分被日军炮火摧毁,全团营、连、排长伤亡过半,陷入日军的重围。3月13日夜,刘纯积组织全团余部奋力突击,英勇地突出日军的重围,通过八里罕,转道甸子,奔向张家口。日军于3月13日深夜又侵占了建平县。' n# W, ]( S) m1 v0 N6 a  a& e: z: P
在1931年2月31日开始的阻击日军3路入侵热河的战斗中,东北军6个旅的官兵浴血阻敌、英勇抗击日军20多天。其建昌的纱帽山、庙岭阻击战,建平朱碌科的阻击战打得最为惨烈!东北军官兵壮烈阵亡数千人,仅在建昌纱帽山阵前就击毙日军七百多人,迟滞了日军的进犯,打出了中国人的英雄气概,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发表于 2010-10-2 19: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的五伯父于兆吉和九伯父于兆思都是黄埔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参加过东征,九伯父于兆思在全国解放后一直担任武汉政协委员,都是为国家,为民族作过贡献的人,我最近正在搜集他们的事迹,搜集好发给大家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1: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于向阳
发表于 2010-10-5 13: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18日哪天,电视演出了一个电视片,铁血江桥,就是写的1931年马占山在江桥抗击日本鬼子那场战役,根据时间推算,我父亲11岁那年爷爷于乐章在东北战场牺牲,正是那场江桥战役,根据父亲临终讲,爷爷当时是马占山将军的参谋长,看到镜头上那位参谋长抱着炸药扑向敌人的坦克,好象看到了当年我们的爷爷的高大形象!
! X0 c# \" ^' b4 H, P老人们都不在了,很想了解他们的事迹还有多少!
发表于 2010-12-1 13: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家英雄辈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