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姓寻根访邘邰

19
回复
432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16: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姓寻根访邘邰 , x6 ~6 y6 e! k/ I+ u

8 Y1 g6 q7 t3 L( J) }1 W
5 R8 c/ }! M- o1 i* x/ S7 q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于氏生自姬姓。周武王次子邘叔,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建立邘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古代“邘”与“于”通用,逐渐演变为“于”姓。《观堂别集》:盂音于,野王县有邘城。《左传》:“河内野王县西北有邘城。”故于氏出自姬姓,于姓始祖邘叔,于姓根于邘国(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  @& k7 R3 Z+ N2 J+ z. `, P$ f& Q, O" Y
7 i' |* e9 o& E9 ~
      于姓是百家姓中排名第28位的大姓,据《左传》载,于姓得姓始祖邘叔,于姓根于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深秋的一天,飘落的黄叶牵动了我怀旧的思绪,勾起了我的探古寻幽之情,于是和沁阳市文物局老局长邓宏里先生结伴,开始了于姓寻根之旅。
欢迎宗亲认领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灰色的中巴车在公路上飞快的行驶着,窗外的景色直扑眼帘。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宛延的龙门石河古河床,静静地向我们传递着这里古老文明的气息。性急的小张禁不住向邓局长发问:“这里山水真美,北有太行作屏、南有沁水为带,阡陌井然,村庄像星盘般洒落其间,难道这就是于姓的发祥地吗?”邓局长没有回答而是凝望着太行山,静静地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神情庄重地向我们讲道:“于姓的起源、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我们长期考古调查和历史考证。在新石器时期,太行山南麓曾是伏羲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重要活动区域,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发祥地之一。河南沁阳虎头山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陶器盂(古代盛饭器具)的部落,这里农耕文明发达,制陶技术精湛,被称作‘盂’部落。盂又称邘,作为盂部落的聚居地称‘邘’地。
欢迎宗亲认领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部落首领禹建立夏王朝后的第一年,禹王在邘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事历法《夏时令》,并以陶器盂作为祭祀活动的祭器。到了商代,农耕业的发达,促进了‘邘’地商业的繁荣,于是在其东南择有泉水之地修建了以商业为主的城池,称邘方,为商王朝的陪都。帝辛元祀,辛王命鄂侯于邘,立鄂侯国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时,以西伯昌、九候、鄂侯为三公。后来鄂侯被纣王杀害,其子孙宗亲便迁逃到湖北省鄂州一带定居繁衍(湖北省简称鄂即由此而来)。此时,以西伯侯姬昌为部落首领的周族在陕西西岐逐渐发展壮大,逐步向周边扩张势力,先后攻黎(今山西长治西南)、伐邘(今河南沁阳西北),公元前1057年打败戎人,攻灭鄂侯国后,复改鄂都为邘,并把邘城扩建,作为自己的陪都。周武王继之向东又攻占朝歌,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周王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大举分封诸侯。由于邘城北扼上党之门,南控虎牢之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武王将邘城作为周王朝半壁江山的依托,特封其次子邘叔(姬诞)于邘,建立邘国。西周初年,宗法分封,只有诸侯才能享有姓氏的权利,平民百姓是没有姓氏的。而邘国建立,姬姓邘氏成为邘叔及其一个支庶的身份象征。这标志着姬姓族群一个分支――邘氏氏族诞生。这也是历史上最早记录的于氏人群。”听了邓局长的讲述,我知道了于姓源于周族姬姓,于姓始祖为邘叔,于姓祖根于邘国(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行驶了四十分钟,我们便来到了邘国故城遗址。沿着乡间小道,向古城墙走去,远远望去,古城墙如同一位沉睡已久的老人,横亘于天地之间。这时的我,思古幽情,骤然而生,在我心里,它不只是一段古老的城墙,分明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别来无恙”?我在心底大声地问,古城墙静默无语,秋风吹落的黄叶飘荡在古城墙苍老的躯体上,更增添了古城垣的沧桑。邓局长给我介绍说:“邘国古城遗址为长方形,东西约820米,南北580米,总面积480平方米,城周围有城壕。城由内城、外城组成。内城在东,外城在内城西北,现为邘邰村。现存邘国故城(内城)城墙有东西两面,东长150多米,北长450多米,高2-7米,宽12-17米。专家们从城墙夯窝考证,古城墙分三层,分别是商、周、汉三个朝代修建。”今天的古城墙再也不是固若金汤的屏障,可是从它那残肢断体中,我们依然能想像到三千年前古邘城的雄姿和繁华。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古城墙,放眼望去,满目金黄,一望无际,而最让我欣喜的是与麦田相接的邘邰村新景,座座小楼,鳞次栉比,远处车流如梭的焦克公路上,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新时代的气息。邓局长指着南边告诉我说:“邘国故城南原有邘亭,《水经注》记载:邘水出太行之阜山。其水南流至邘城西,又东南经孔子庙东,又东南经邘亭西,又东南注于沁。”顺着局长所指方向望去,邘亭虽已不存,可古邘水经千年的流淌依然灌溉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邓局长又告诉我说:“古邘国故城东还有邘国人修筑的防洪堤坝,后人称作为‘故岭’,现存东西宽12米,南北长2000多米,可能是为保护当时邘国的国都(古邘城)所修筑的。该堤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抗洪防汛工程之一。而且它的修建年代要比都江堰、郑国渠早一千二百余年。”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着那横亘绵延的大堤,我深深被邘国先民们勤劳、勇敢精神所震撼。巍峨的太行山曾见证了古邘国的荣辱兴衰,宛延的古河床凝聚了祖先千年的文化积淀,千年的热土孕育了千百万新的生命。低下头来再凝视脚下的古墙,我想它曾抵御了多少枪炮箭驽的攻击,经受了多少硝烟炮火的洗礼,但至今仍巍然屹立。而今古老的城墙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供后人凭吊的遗迹。从金戈铁马,鼓角争鸣中走来的它,在太平盛世人们的欢歌笑语中,一天天远去,总有一天它会被现代文明淹没,而祖先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望着古老城垣,我久久不愿离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古城垣,我们沿着乡间小道向邘邰村走去,快到村口时,走在前面的小张惊奇地大声呼叫,这里有块石碑,邓局长告诉我们说:“那碑是清代邘邰村城门所镶碑额。”我急步走近石碑,映入眼帘的是“古邘城”三个清晰可辨的大字。这时我的内心油然升起返古还乡的感觉。村口坐着几位悠闲的老人,其中一位热情地给邓局长打招呼,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兴奋地告诉我们说:“俺村可真是有历史了,村东有古城墙、故岭,村北有社稷坛,村内有社稷像、静应庙,古邘城碑。”老人带我们来到村西的社稷坛遗址,这里是一片麦田,已没了社稷坛的踪迹。邓局长告诉我们:“邘叔为继承祖先以人为本,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体系。他远追姜原和弃,改‘邘城’为‘邘邰城’,近在邘邰城西北角上设立祭坛,以祭拜社稷之神,名为‘社稷坛’。本来,‘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祭而祭之也’。可在当时,原叔不仅把‘社稷’视为周王室的代称,更有以社为母,祭其周的始祖姜原、后稷之意。这一祭习在邘城延续数千年,直到今天,邘邰村名历经了3000余年而未改,这也是在邘邰只设坛祭社稷而没有‘于氏宗祠’的原因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告诉我们:“在社稷坛遗址上原来立有宋元时用青石雕刻的社稷像,现在供奉在静应庙。”老人的讲述让我们想到远古时于氏祖宗祭祀的隆重场景。我问老人:“村里可有于姓家族?”老人说:“遗憾的是因春秋战国时,战乱四起,郑国灭邘国,于世家族纷纷外迁,现在邘邰村一个于姓的家族也没有,周边村庄的于姓也是明代从山西洪桐县迁移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到了村中的静应庙,这里香火旺盛,祭拜的人络绎不绝,一进庙门,我们就看见了老人所讲的社稷像,一块长方形青石上高浮雕一男一女两尊社稷神像,于是我们虔诚地祭拜,以示内心对于姓先辈的敬意。老人说:“静应庙原来建筑很多,现在仅存紫虚元君殿、祭亭、梳妆台、西来佛殿、玉帝殿、眼光殿、城隍殿、龙王殿、瘟神殿、送子奶奶殿等建筑。”邓局长说:“静应庙创建何时不详,但从紫虚元君殿脊檩下发现的墨书题记‘至元一十四年――修复’,可知创造年代至少在元代以前。整个庙宇建筑结构对称,布局严谨。近年来,政府拨款群众捐资修缮,给古庙换了新颜。”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邘邰村,我非但没有一丝的旅途劳顿,而且对于氏寻根的兴趣丝毫不减,在回来的路上,邓局长告诉我说:“邘国故城位于云台山与神农山两大风景名胜区之间,希望远方的于姓游子们在游览祖籍地的名山大川的同时,到自己的祖根所在地邘国故城看看,去追寻祖先的踪迹,去缅怀烈祖的浩荡功德。”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档案之家族史话》中的一首诗: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氏风流撷英
+ N  p3 z( c1 ~; o3 E$ z0 a# t  S$ g' |' Y* C  C
于氏姓启周叔邘,河南沁阳是祖籍。
+ F! O5 {2 [' b" h$ z% I9 _6 B& J+ p) d, O9 ]
以国为氏自姬姓,邘字去邑改为于。
8 ]1 v: L5 w0 d5 s) e% S8 U. A( S8 U8 B5 ^
定国才高任御史,治狱无冤有政绩。# G9 p2 e! t) t4 ^

) s$ ]9 _- ]1 p) M/ N+ G陕西高陵于志宁,修订本草传后人。& t/ c! w8 i9 \  m

+ G+ g' @1 ?/ X: s* \于谦明朝政治家,恩泽万民及时雨。
' q, A$ h: L3 h8 H  s7 e# D* e3 j- u
学贯百家通典故,慎行文字冠第一。
0 n4 u3 }. f' n: F4 X& U3 D: q1 U( O( v5 e* f. ]+ ]8 W3 H0 Z
清代高官于成龙,以身作则正风气。
3 R9 L# X* e; h/ J6 s  C8 v9 v6 g6 x4 _* k$ S
竿勾钓鱼鱼通益,高瞻远瞩顾大局。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来,对于姓祖籍的寻访结束了,我不仅觅到了祖先的来龙去脉,领略了先辈们的风姿,而且看到祖根所在地的旧貌新颜。让所有于姓后代和整个炎黄子孙一起共同为古邘城的美好明天而祝福吧!(文/图 田中华 靳爱萍)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溯源
. x" i0 R: M) H" @
9 K# h: u0 z. z3 v" m4 N& B% S于姓起源(一)周族姬姓,根于邘国。《通志·氏族略》:“于氏。即邘氏,周武王之子邘叔所封之国,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氏,亦有不去邑者。”《左传》:“河内野王县西北有邘城。”《水经注·沁水》:“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台。”(二)鲜卑族万纽于氏的改姓,追溯其源头,又与西汉时山东郯城于定国家族后裔同出一辙。寻根问祖,于姓源流及演变的历史过程,虽然漫长而且比较复杂,但深入考究,除唐朝由淳于复姓改为于姓外,基本上为一个脉系。因此,于姓根源于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6: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繁衍播迁& a6 t8 _4 W0 G, P3 u, H

/ p5 |; w0 S6 G于姓的发祥地是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于姓形成后,于姓族人主要在其祖根地一带繁衍发展,主要分布在沁阳、济源、通许、慰氏、杞县、西峡、方城等27个县市,并不断向四周扩散。春秋、战国时开始向外播迁。其中一支迁至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据《路史》载,西汉时于公就从河南沁阳迁徙到郯城,为县狱吏,郡决曹。这一支一直是东海望族。十六国时,北魏献文帝平定青州,曾将当地名门望族迁徙代地,于公的后代有一支也随鲜卑族拓跋邻部迁移到代地(今内蒙中部和山西北部一带),后融于鲜卑族改为复姓万纽于氏,公元495年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河南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拓跋氏改为元,其余鲜卑诸姓都改成汉姓。万纽于氏改为于姓。魏晋南北朝时,于姓又大举向江苏、浙江、湖南、江西、四川等东南和南方广大地区迁徏。隋唐时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几大望族,以鲁豫、四川、浙江为中心的三大块于姓聚集地。明朝全国重新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于姓分布特点。明朝至今,于姓人口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记载:“星华近三百个姓氏”中有于姓,说明于姓较早即有移居国外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