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山东海阳辛安于氏族谱

25
回复
807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0 0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氏族谱序8 d5 w& D6 v' l- |- ?
+ H  x+ W$ @, }; h6 {
     修宗谱明谪系所以惇伦理也吾于氏以孝义传家读书继世故清白之泽绵历数传或安儒业而列或务农工而勤耕稼人丁日盛而支派遂日分焉宗谱之立自五世始今历年久远质狭位多不敷登注势不得不扩张旧制以广其传幸吾侄与予同心乃纠合族人更修谱轴得订谱书凡逝世者既奉之于谱轴生世者通载之于谱书枝叶分明于是统系厘然而大备矣按于氏原派武王二子封于邘日后去邑以于为氏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元顺帝时海游文邑明初迁补居民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此先世之大略也谱以福新公为始祖溯于明前吾之故乡尽更有祖焉然年远路遥不能考矣谱成因告我同族日念之哉勿忘水木本源之谊以重斯谱然匪惟隆一本笃同气而已必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卑和顺长幼爱敬有善相成有非相敬士农工商各修本业勿忝所生可也夫重谱在尊祖尊祖在睦宗睦宗始乎事亲事亲本乎立身凡我同族共喻斯意其知道者皆以为然因书为序焉
+ m" ~+ r5 @6 d/ v6 `* U
. f' Y% D- X: z# q, m- C顺治九年七月        日      七世孙应阁谨序7 @  j& [4 r) J6 K, A) Y. `8 f$ r
3 W9 i5 i' K# H* s3 {
刚好有张简谱补充进来:
* A8 F3 u+ H+ }( g8 m; t QQ图片20150320232912.png

点评

我也弄不清楚这张简谱那里来的了,呵呵,进攻参考  发表于 2015-3-20 23:34
发表于 2015-3-18 2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标题不对,这是福新公谱序
3 H" |5 v$ ~/ }& Z' h- Y
3 e9 o# S' Y% g) {! j明代前期的鼇山卫既是即墨地区(含今青岛市)、同时也是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聚居在这一地区,这些军民人等,初来乍到,聚集地并无名称,为了不忘他们的第二故乡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则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新居地,又和云南以别,是在情理之中。4 L1 i7 s* f3 h* e& a8 F
永乐后,由于卫所的增加强化,民伇征调,军队换防,从而使“小云南”之域名不断扩大,外延到整个半岛沿海地区。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德惠市的东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既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应用和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间,这一地区属奉天府永吉州巴颜额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百分之八十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昌邑的老乡们为不忘故土,故将新居贯以“小昌邑”之称。  z8 X! e2 n$ z, ^& ~, C0 \
另据今山东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鼇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定在小云南这一地方。小云南可识为地域名,而鼇山卫即为这一地区的核心治所。笔者年少时家父在多次讲述家族历史时说:“小云南那地方,多山,东面是大海……。”这种表述都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最初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即明代的鼇山卫所辖地域。
7 T+ S* d3 @! K# m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其核心地域是在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一带。
6 m# u" v2 k& v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多是明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于小云南(鼇山卫)地区的军户,自明中后期始,又自“小云南”迁徙到即墨、青岛以外地区。清顺治以后,卫所裁并。卫所的军人大部分籍军为民,小云南之名内涵外延到整个山东半岛。在此后清政府对东北的封禁政策逐步开放,山东各地不断有民户迁往东北,“投军者为汉军,未投者为民籍,”历经数遍百年变革,为不忘小云南故地。因而在家谱中则记有“山东小云南”字样。说明我是山东人,小地名叫小云南。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颖川侯傅有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调防山东鼇山卫(自永乐以后鼇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再于永乐二十一年(1424年)随龙北下,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昌邑之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昌邑海眼谭氏,本支又于清朝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1 ]$ M8 m( G7 a4 q: ^只于发生在清康熙间的“三番之乱”事败后,其余部多遗至东北各地,充当边台台丁、驿站站丁和官庄壮丁等。如历史上吉林和黑龙江境内的吉林乌拉、伯都纳、宁古塔、三姓渔村、卜奎等地。至今踪迹犹在。据《沈阳回族》一文记载,他们或被编入官庄,充当壮丁,或发送船厂,充当艺匠。时被发送驿站充当站丁和柳条边台充当台丁者近5000人。这和明清以来的“小云南人“自山东迁徙东北不是一回事。小云南人的前身是来自各省的军人,长时间驻守云南,后调防山东鳌山卫。他们的后裔再于清代迁居东北。$ d, K4 E% L, l/ K) _: U+ H: v3 S  X, r
综上拙见“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一名产生在山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原居地向北方迁移的一个特殊移民族群(即军队调防)自行定义的称谓,其范围当指今青岛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核心地点当在今即墨市鼇山卫。  A5 |- N' s; p# ^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0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注意到该支是云南迁来山东的,与现今所讲的郯城于氏后人不同!更不同之处是他们原住址在赤山(斥山?),而我们大家口口声声 讲本支源于斥山,但斥山也有来自云南的于氏,现在来讲,大家还能说清斥山的于姓根源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09: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于贤成提供此有价值的资料!
发表于 2007-3-20 12: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宪峰兄,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想此事要从我们胶东地区的特殊形式说起。# v/ L. z" m+ e; r' {
纵观胶东各姓个家族谱,自称祖上来自云南、小云南等地的甚多。但这些家族都是以明朝以后为主。明朝以前迁来胶东的很少。
; v7 R2 L0 I- M2 M" \荣成斥山于氏由来已久,在更久远的大水泊和司马庄等族谱中都有相关记载,如果出现外地迁来的族人的话,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古时候人口流动是很大的,就算是我们当地也是一样,我们那里虽然有大水泊和司马庄两支于氏,但是仍有一支于氏自称来自云南,当然他们是占很少一部分的。" e+ W( Q4 v/ ~; o$ ~* [3 L
对于斥山于氏的来历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来到斥山的,又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迁出了斥山,迁到了哪里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主要说的是现在很多说祖上来自斥山的,但他们能明清到底是斥山的哪一支吗?
于老大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12 16: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于复林 的帖子

还有一些说是从山西迁来的。于道勇
发表于 2007-8-2 1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宗谱明谪系所以惇伦理也,吾于氏以孝义传家读书继世,故清白之泽绵历数传,或安儒业而列或务农工而勤耕稼,人丁日盛而支派遂日分焉.宗谱之立自五世始,今历年久远质狭位多不敷登注势不得不扩张旧制以广其传,幸吾侄与予同心,乃纠合族人更修谱轴得订谱书,凡逝世者既奉之于谱轴生世者通载之于谱书枝叶分明于是统系厘然而大备矣,按于氏原派武王二子封于邘日后去邑以于为氏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元顺帝时海游文邑明初迁补居民,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此先世之大略也谱以福新公为始祖溯于明前吾之故乡尽更有祖焉然年远路遥不能考矣谱成因告我同族日念之哉勿忘水木本源之谊以重斯谱然匪惟隆一本笃同气而已必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卑和顺长幼爱敬有善相成有非相敬士农工商各修本业勿忝所生可也夫重谱在尊祖尊祖在睦宗睦宗始乎事亲事亲本乎立身凡我同族共喻斯意其知道者皆以为然因书为序焉* I- P) h" }' [" c8 h( ~
  w. m' b0 t/ t3 X( L& v
顺治九年七月        日      七世孙应阁谨序
发表于 2007-10-3 1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句如下,不当之处,勿笑:; L4 D$ [: J8 C' N4 {3 g
   修宗谱,明谪系,所以惇伦理也。吾于氏以孝义传家读书继世,故清白之泽,绵历数传,或安儒业而列,或务农工而勤耕稼,人丁日盛而支派遂日分焉。宗谱之立,自五世始。今历年久远,质狭位多,不敷登注,势不得不扩张旧制,以广其传。幸吾侄与予同心,乃纠合族人,更修谱轴得订谱书,凡逝世者既奉之于谱轴,生世者通载之于谱书,枝叶分明,于是统系厘然而大备矣。按于氏原派武王二子,封于邘日后去邑以于为氏。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元顺帝时,海游文邑,明初迁补居民,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此先世之大略也。谱以福新公为始祖,溯于明前吾之故乡尽,更有祖焉,然年远路遥,不能考矣。谱成因告我同族日念之哉,勿忘水木本源之谊,以重斯谱然,匪惟隆一本,笃同气而已。必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卑和顺,长幼爱敬,有善相成,有非相敬,士农工商各修本业,勿忝所生可也。夫重谱在尊祖,尊祖在睦宗,睦宗始乎事亲,事亲本乎立身。凡我同族共喻斯意,其知道者皆以为然。因书为序焉。3 O* B9 O" N# g" ]+ c* X
" F: [; f) L/ n& [6 i2 I
5 t. E* y' h9 D; q) w5 C, p2 t/ G
“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元顺帝时海游文邑明初迁补居民,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此句不甚明了,请智者解惑。谢谢!
发表于 2007-10-3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昌阳”解释4 @$ h: f' |! t2 x; r
威海市地名1 n, Y+ j- U) A- |8 N
    西汉,东莱郡不夜、昌阳、育犁三县设治于今市境内,其治所、城池虽早已裁并废圮,名称却因袭迄今。5 E  y; b) S2 o# B+ C- ^
    晋初,昌阳县并入长广县,到北齐置文登县,今市境内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县治。( ~) g6 W2 ~* C
    《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了石门山、昌阳汤、海驴岛等地名十余处。
7 p) ?6 y5 ^" q& A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南下,夺取京东州县。在此后直至明初的两百多年间,境内迭经战争动乱和自然灾害。居民流亡殆尽,聚落荒圮,大量地名亦随之湮没失传。
发表于 2007-10-10 16: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有的古地名地名共8个,全列如下。
1 r8 ~4 q: |; w0 ~安宁县 三国吴置,南朝梁改曰高凉,故治在今广东阳江县西三十里。  , g( c# R$ C! v& N9 L- \, N
南朝宋置,今阙,当在湖北旧襄阳府境。  
$ r6 E) H0 ]' V5 K6 o4 q( b南齐置,见安宁郡条。  
2 @. l' E; H5 U9 W2 E9 R后魏置,故治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  
2 y; d# p( |: y# w* z! I, _! p汉置连针县,南朝梁后没于蛮,唐置安宁县,后为乌白蛮迁居,元立安宁千户,改为安宁州,明属云南府,清因之,今属云南滇中道。  * O' ^  r0 X0 Q7 t* j
唐置羁縻长宁州,宋初名婆娑砦,改置安夷砦,升为安宁县,元省,故治在今四川苌宁县东北五十里。 " ]! G4 P3 F- b! K; ^# ?6 `
南齐置,并置县,今阙,当在云南境
6 a* l7 Q. r; X/ P9 E3 y# {+ o元置,明省,故治在今云南广南县东北一百三十里。 2 H; g0 @6 P1 A8 F# k
安宁镇金置,在今山东旧泰安府境。, b1 T0 d! r2 x' _& V
安宁井在云南安宁县,辖监井五区,曰洪源井、大界井、石井、鹅井、新河井,向由安宁州兼管,今并入黑井区内。
2 F3 K1 e; I, v* q# y安宁河即古孙不,一曰白沙江,上源三,均出四川冕宁县,北源曰苏州小河,自苏州土司合数水西南流至县南,西源之小村河,东北流来会,又南流,东源之松溪河出县东南境,西流来会,称安宁河,南流经西昌县至会理县西,又西南会鸦砻江入金沙江。
/ W) l* x2 h9 T+ r* v$ E+ U安宁宣抚司明置,今阙,当在四川境。
6 {& L, j4 W* w' D: W* a4 K安宁陵梁昭明太子陵,在江苏江宁县东北五十四里查硎山。
9 C0 ]% m0 l5 i# k" }, c# }另,关于“云南移民或小云南移民”之说,只在我山东有此流传,而在全国其他各地没有。同时,以前曾在网络上看到有人研究山东的小云南之说中的小云南到底在哪里,共有7种之说。等晚上有时间,找出来,供宗亲们研究。5 e) j' ]9 |) w

& W0 {/ x' m8 h) [$ R[ 本帖最后由 于华 于 2007-10-24 11:38 AM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10 17: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 E: V+ G1 X! z) G0 ?5 _1 K: k, p

2 w$ i5 W  \- {5 t# k此处的照旺庄,是否指莱阳的照旺庄?这里的于氏也是从古文登县那里迁来的。
发表于 2007-10-10 21: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云南”考证

, z8 S9 F5 }6 P; |  笔者搜集各方面的大量资料,会集“五省七地”各说,谨供宗亲参考(全部资料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跟帖联系)。* u' |8 d3 w# W# ~( [9 `) b; V7 L+ V
3 e1 ~- ~+ X; e; q
  一、“五省七地”说: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的“云贵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山东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共七种。
4 |6 x& ^# j$ v& T, q
4 u6 O' b6 ]5 h  A+ J' ?" v% i  二、历史上确有“小云南”的说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汉在今祥云县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225年,蜀汉改益州郡为建宁都,继而置祥云郡。治所在云南县。937年,段氏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设云南行省,改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1914年,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改云南县为祥云县。虽云南县改为祥云县,但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历史学家称为“古云南”,以有别于云南省的“大云南”。上述事实说明,“小云南”的称谓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事实依据的。
2 G) _5 `$ b) z- {# M3 ~$ m* _! k% A+ F$ g6 {5 z! G' b2 D
  三、具体分析$ J5 d/ E9 z8 u# q8 _8 @, [
  1、关于“云贵说”:
, M2 G$ S3 O- k  原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蓬莱县长在台湾修编的《蓬莱县志稿》记载:“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关于这段历史,在胡忠奎先生的考证材料中已有详述,即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30万大军征讨云南,尔后大批家眷随军入滇在乌撒卫等地参加军屯建卫所。云南基本平定后,时逢山东沿海一带倭寇猖獗,于是这些汉人军民又源源不断地移防山东。8 a- X# O5 B+ w- ]7 X# E
  对于此说的赞同点:当时向胶东半岛移民,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沿海的防卫力量,那么移民成份就很可能是从云贵卫所成建制调防过来的“军户”。如1990年牟平县志办调查,该县陈姓先祖陈升,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这与“云贵说”是吻合的。疑点:其一,把乌撒卫(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县境内)一带称为“小云南”的只见这位蓬莱县长一人之辞,那段历史距他修编县志时已近600年,他的根据从哪里来并没有交待。民国《牟平县志》和民国《莱阳县志》都曾就“小云南”移民问题提出过推论,说明当时都找不到准确依据,那么同一时期的这位蓬莱县长何以得到确证?其二,乌撒卫一带从古至今也没有“小云南”称谓的记载,从地理位置上推断,与“小云南”也贴不上边。须知,一个小村庄的名字都会世代传承下来,何况那么大的一个“小云南”,即使被历史湮灭了也会留下些许的传说。
$ J9 I4 Q1 s/ J$ \. n4 f4 u  2、关于云南“祥云说”:
% e' a5 ?' Z2 I, u+ ?
  据《云南概况》资料介绍: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云南省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及云南州,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1914年(另有说1918年),因云南县名与省名相重,改其为祥云县。虽然云南县改称祥云县已有80年,但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南”。“祥云说”的主要依据是《徐霞客游记》中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且指的就是祥云县南的云南驿。
3 U7 n8 _5 W* a, ~4 ]  对此说的不同观点:其一,“小云南驿”不等于“小云南”;其二,即使有人称祥云县为“小云南”,也应是80年前原云南县改名之后;其三,经查明朝军事编制,当时并没有在云南驿大量屯兵,而在周围的州县却设有大理卫、楚雄卫、景东卫、姚安千户所、永平千户所等。另查《云南边地移民史》一书,历史上也没有从滇西南向内地大批移民的记载。期间即使有部分军民向内地移防,也不可能高度集中在古云南的一个小县城。
! U2 Y/ d/ l0 B& D) K) e  3、关于山西“云中之南”说:# v; ?! ~' a3 K3 f
  民国《牟平县志》记:“《明史·本记》载:洪武四年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西晋以来,燕曰(恒)山前,云曰(恒)山后,号称燕云十六州。”民国《莱阳县志》记:“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时赵曰云中,秦汉时置云中郡……唐置云中郡兼置云中州,宋置云中府路,辽置云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则在云中、云州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唐代以后的云中县、州治所即在今山西省大同市, 6 ^9 v- o5 l9 \2 S+ i
  “云中之南”,当指今山西省中南部,或延伸到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南部广大地区。1 ]! v- c, y) _; O6 p" a! M+ B
  对此说的疑点:其一,移民时间不相符。《明史·本记》记载从徙山后大批移民的时间是洪武四年,而《蓬莱县志稿》记载从小云南移民的时间是洪武十五年和永乐二年。另据1990年牟平县志办调查资料记载:孙姓在该县约7000户,其中孙家埠村和小疃村孙姓均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来;陈姓在该县约1500户,明永乐年间陈升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其二,移民目的不同。从“小云南”先后到胶东半岛的大批移民,主要目的之一应是为了加强沿海的防卫力量,而如果从“云中之南”集中迁来的移民,就只能从人口分布调整和发展经济的角度去考虑了。
, b% G8 i# l) B; O  4、关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说:
/ H8 ?' }* E( ]! ^, z" T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将山西两府51县的百姓分别遣送到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又据民间传说,当时官府命移民全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登记造册,为防止逃跑,又在每人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作为记号,从此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小脚趾盖都是复形(两辨、瞎的)。关于这段移民史,民间广泛流传两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 * o. q% B, Z  z0 w, T, F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0 Z' F% Z4 d: T8 y  对于此说,产生两点思考:其一,作为我国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洪洞县大槐树”是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小云南”的移民来自于那里,从祖先流传下来的记忆决不会丢掉“大槐树”而只记住“小云南”。其二,在小脚趾上砍记号虽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传说,但小脚趾盖是复形的却表明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共同特征,这一“防伪标志”与我们的“小云南”祖先不正是吻合的吗?
" Q1 _- C3 V7 L' z  5、关于安徽“凤阳”说:% q. Q, n$ e7 }3 V
  虽然未见详论,但据《乳山市志》资料介绍,经民间调查考证,境内居民凡称先祖于明代从“小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多系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后戍边胶东落籍。看来,这一说法也是比较可信的。
( h5 T! `8 @% x7 P3 P$ Z  6、山东说:
. o9 u; Y$ x: i2 \8 E& X4 `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_& t4 ~: V# |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 a: {6 i- P2 V6 I5 O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w; I7 q  Q3 ?: O
  7、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未见详论。
发表于 2007-10-11 15: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  该于氏之脉,上推追溯不清。家谱序言中关键部分词语模糊,更难推断。笔者大胆推测如下:(与宗亲们共商酌)  家谱中:“<FONT color=red>按于氏原派武王二子,封于邘日后去邑以于为氏。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元顺帝时,海游文邑,明初迁补居民,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此先世之大略也</FONT>。”这是关键所在,但其前半部分较难明意,且<FONT color=magenta>其中有误字(笔者认为</FONT>)。</P>1 i5 N' Y- V  b1 }+ `: I1 H& ]
<P>  1、按于氏原派武王二子,封于邘日后去邑以于为氏。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于氏渊源;另一方面,与后面的句子形成因果关系。即按…………说,则…………意思。即说按这种于氏渊源的话,云南安宁乃故土也。这就与河南乃于氏发源地有矛盾。或者说他们是从河南迁到云南安宁,后又外迁的。不得知。</P>) G* |. |- M6 A% C/ C" \6 H
<P>  2、云南安宁乃故土也。如此很肯定地说云南安宁是故土,那么只能推断此句为真。</P>
& ?# r/ U8 ~$ [! d5 S<P>  3、元顺帝时,海游文邑。这句是家谱中的关键,但很难推断。笔者大胆推测“<FONT color=magenta>海游文邑”为错字,应为“海(威海一带)游(漫布的意思)瘟疫</FONT>”。  理由一:据《明史》记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另据《诸城县志》记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夏五月,蝗。"再据胶南地区一些老人传说,有一年胶南地区出现大批红头苍蝇,多得遮云蔽日,苍蝇过后,瘟疫流行,人口锐减。  理由二:该句后面一句“明初迁补居民”,其中的“补迁”二字,说明了当地人口减少,且减少的比较厉害,才从外地补迁人口。而什么原因使人口减少的如此多,除了战争外,就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中当数瘟疫,且“瘟疫”与“文邑”同音。</P>
. e9 |0 K3 Z" B8 Z6 b; u<P>  4、我始祖復自赤山而来昌阳,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復迁处照旺庄。此句中的始祖福新公,笔者推测是指从赤山到于家疃的第一世,而非赤山的某世。也就是说赤山的世系不明。  另,次句中的“昌阳”,笔者又查阅资料:“昌阳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文登县西南三十里,晋初省,寻复置,故城在今山东莱阳县东南,唐又移治,五代唐改曰莱阳,即今莱阳县治。”此次解释,与此句的第二句“遂创居于家疃至三世”中的“于家疃”(莱阳市河洛镇东于家疃村),第三句“復迁处照旺庄”中的“照旺庄"(莱阳的照旺庄),具体见地图(下附)。</P>
* q: v8 \- f& }% e, x<P>  综上所述,该于氏之脉大体为:<FONT color=#ff0000>?——云南安宁——?——荣成赤山(斥山)——昌阳(莱阳)的于家疃(河洛镇)——照旺庄(照旺庄镇)</FONT> </P>: _2 y3 e! m6 b+ s
<P>&nbsp;</P>
, H& S; P2 C. v, n# L. ~<P>&nbsp;</P>
# C0 U' X# h3 S<P><FONT color=#ff0000></FONT><FONT color=#ff0000> </FONT></P>
5 r8 Y: `/ }% I/ J
# z& a/ l/ z6 q1 B: ?; K) e# p# E[ 本帖最后由 于华 于 2007-10-16 05:22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11 2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 小云南的说法,我们也在很在以前就有讨论,小云南之说虽传于东北,但却源于山东,所以,我们几个胶东半岛的人的意见都是倾向于安徽凤阳说。我个人也是。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提供的资料十分翔实,希望大家继续提供资料,以供大家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