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幼军复出 转任南水北调办

9
回复
213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幼军复出
来源:《凤凰周刊》2011年4期
[内容摘要]:于幼军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任务。作为一个许多人眼中过于高调的政治人物,于幼军曾立下豪言壮语开启山西煤改大幕。而2008年给予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原由一直未得到官方公开说法,让其政治生涯变得扑朔迷离。近些时候于幼军的低调复出更是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与猜测。

  于幼军复出了。

  2011年1月7日,知名学者吴稼祥在微博上爆料:于幼军解冻,出任南水北调办正部级副主任,孟学农曾任此职。

  短短25字的一条微博,吸引了海内外舆论广泛的关注。1月8日,数家港台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与转载。

  《凤凰周刊》记者经多方求证,于幼军确已到南水北调办上班,但是否已恢复正部级待遇,并没有得到权威的回应。

  有评论人士认为,于幼军此番复出并不令人惊讶。早在去年7月份,内地媒体报道了于幼军以“文化部副部长”名义去甘肃进行水利考察的消息,在当时已被普遍解读为于幼军的低调复出,尽管彼时距离他结束“留党察看”的两年时限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此次于幼军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恰与孟学农2003年复出时情况相类。而孟学农在南北办的岗位上任满之后,履新山西省省长,接的正是于幼军的班。

  新年上任

  1月10日,吴稼祥在电话中对《凤凰周刊》记者进一步透露:“于幼军从1月3日开始,已经上班了。”

  然而至截稿前,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上“领导专区”中,却并未出现于幼军的名字,中组部方面也没有对外公布与此相关的人事任免消息。

  与此同时,南北办的新闻联络电话近日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南北办的一位官员则婉拒了《凤凰周刊》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此时并不方便回答相关问题。

  “我们最近会议比较多,电话并无专人负责,所以可能没有接到。”最终,记者采访到南北办负责宣传的一位主任,他并未讳言此事,“于主任上任确有其事,我们也是刚刚在内部进行了传达,所以暂时还没有对外公布,他本人具体分管的工作也还没有确定。至于何时对外公布,目前还没有定下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关方面对此事的处理相当低调,并不希望引起过多的波澜。但曾被冠以“明星官员”称号的于幼军,却注定会引起媒体持续的关注与好奇。

  于幼军现年58岁,曾历任广东省宣传部部长、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副省长与山西省省长。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不仅以铁腕与务实著称,其大胆的言论与开放的姿态更是开风气之先,颇受大陆媒体好评。

  主政山西期间,他曾豪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力促这个能源大省的产业转型,而在2007年“黑砖窑”事件之后,他不仅坦诚道歉,更在省政府会议上对与会官员鞠躬,“拜托大家勿使‘黑砖窑’事件重演。”因此,于幼军获得当年“南方报业十大影响力精英”评选候选资格,该报给出的入围理由是: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敢做事,有担当,2007年中国政坛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先行者”走过2007年的高点,却在2008年栽下了跟头。中共十七大前,于幼军从地方入京,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时值“大部制”改革前夕,素有“才子”之称的于幼军被视为未来“大文化部”的掌舵者。然而,2008年的“两会”却让观察人士大跌眼镜,不仅“大文化部”付诸流水,会前被看好上位的于幼军也最终大热倒灶。当时,有人便猜测,于幼军可能出事了。

  之后数月,于幼军即将出事的传闻甚嚣尘上。10月初,本港媒体爆料“于幼军已被免职”,引发众人猜测。数日之后进行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证实了猜测,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公报,称“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根据人民网其后公布的资料,处分原因是,其在担任深圳市市长期间,利用职权为其亲属牟取巨额利润。不过,至今无官方公开说法。

  于幼军调任深圳市市长时47岁,被认为是“少年得志”的官员,前途不可限量。而被留党察看处分时年届56岁,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被中共中央采取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的中央委员,外界一度认为于幼军仕途终结。今年,复出之后的于幼军58岁,远离媒体,低调处事的他,恐怕是两年多的赋闲改变了很多。

  赋闲的日子

  于幼军赋闲后的第一次露面,是一场故友的送别。据本港《明报》报道,2008年12月21日,广东省前文化厅厅长曹淳亮于广州病逝,两个月前刚被撤销职务的于幼军南下广州,见了老友最后一面。

  曹淳亮曾任《南风窗》社长、《羊城晚报》社长等职务,同于幼军相交颇深,当年在广东省宣传系统中,两人与朱小丹、黎元江并称为“四大才子”。

  另据本港媒体报道,于幼军也参加了同月27日曹淳亮的遗体告别典礼。当日,身穿素色便服的于幼军发表了5分钟的讲话,并跟随在广州市市委书记朱小丹、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林雄、副省长雷于蓝身后,瞻仰了曹淳亮的遗容。

  告别老友之后,将近一年多的时间,于幼军彻底消失于媒体视线。据知情人士了解,这一段时间,于幼军将精力主要放在了看书、写作上,而这正是他的老本行。

  于幼军出身于语文教师,从始至终对文学颇有偏爱。高中毕业留校教书时,攻书甚勤,经常挑灯夜读,其床铺的上层床板上与床尾墙上,分别贴着自己毛笔手书的前后《出师表》,而他对鲁迅的热爱则更广为人所知。

  在2007年“黑砖窑”事件爆出后,于幼军面对大陆记者,曾引鲁迅作反思:“我觉得,鲁迅当年提出改造国民劣根性的任务,今天还没有完成,还需要继续努力。”其后,在另一个采访场合,他更是坦言:“他(鲁迅)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正是对国家对人民爱得深,所以他勇于揭露批判国民的一些弱点,他的投枪和匕首都是投向黑暗的势力,他的这种精神和人格我是深为佩服。”

  读书之余,写作也是于幼军的长项。1986年,于幼军曾与黎元江合作,完成了人生第一部著作《社会主义四百年》。该书以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从托马斯·莫尔以降,四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整个发展历史。据说这本书的写作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的启发,甫一出版便受到了时人的追捧,当年即获得了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与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88年又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

  文化界暴得大名,一方面让于幼军在政界愈发如鱼得水,一方面却让他失去了继续创作的时间与精力,很多时候只能居于幕后,担当文化推手的工作。然而赋闲的两年,却正好给了于幼军充分的时间,能够拿起笔继续写作。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两年,于幼军一直在文化部位于国家图书馆的办公室中办公,着力撰写一部新书。新书的内容依旧延续了《社会主义四百年》的方向,具体出版日期大概会在2011年“七·一”前夕。

  安静的南北办

  于幼军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许多人眼中过于高调的政治人物,于幼军曾立下豪言壮语,开启了山西煤改的大幕,但直至目前,整个产业转型依旧艰难,而频发的矿难与“黑砖窑”事件也成为了其政治生涯中挥之不去的污点。虽然民间评价中始终有着对于幼军抱持同情的声音,但是作为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更多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于幼军主政期间,山西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改观。

  难以评估这样的社会声音,对于幼军此次复出会产生多大影响。2010年7月5日到8日,当时尚在“留党察看”期间的于幼军以“文化部副部长”的名义西进甘肃,进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调研。一时之间,于幼军的复出成为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而对于其去向的猜测则更是传言甚多,有消息说他可能留在甘肃担任副省长,也有外媒猜测他可能空降天津,不少网民风闻消息亦开始了发帖与讨论。

  最终,尘埃随着巨石落定,于幼军按照孟学农的复出方式,进入南北办担任副主任。熟悉内地政情的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较为低调与稳健的复出路径。作为国务院直属部门,南北办非权势部门,因而被认为是一个远离风口浪尖之处。选择这样一个部门安排具有争议的官员,在许多人眼中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至于为何于幼军与孟学农被安排在同一个部门复出,有分析人士表示,这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可能只是一种巧合。

  另外,消息传出后,亦有人认为,鉴于目前南北办已经有三位副主任,于幼军很可能只是在寻求暂时过渡,担任一个务虚的职务,不会参与具体的工作。

  不过,任山西省长期间,于幼军曾经多次在水利方面发表谈话,而去年在甘肃的调研,也着力于水利。在目前南水北调工程遭遇人口搬迁困难、利益权责不明、工程屡现变数的情况下,兼具着沿海富庶城市与内陆西部省份的理政背景、强调改革与务实的于幼军,或许能有助益于改变局面。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幼军任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 曾留党察看两年
7385875_995377.jpg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南水北调网”12日刊发消息称,近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召开机关各司、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对办公室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并讲话。李津成、于幼军在会上讲了话。张野、蒋旭光出席会议。
  消息说,根据国务院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职务;根据中央组织部决定,于幼军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职务。
  附:于幼军简历
  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江苏省丰县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历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期间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大学本科函授学习);1986年8月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11月任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1990年3月任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92年11月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993年3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1994年8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1993年3月至1995年8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2000年4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同年6月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5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2003年6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2005年7月,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代理省长。2006年1月在山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被选举为山西省省长。 2006年10月,在中共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2007年8月30日起不再担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同年9月3日,山西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于幼军因工作变动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9月任文化部副部长。
  2007年当选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11-2-18 05:16 PM 编辑

于幼军沉寂两年复出 “留党察看”期间忙读书
来源:中国新闻网
Img279404420.jpg
图为于幼军 在被处分赋闲的两年中,于幼军天天在国家图书馆读书度日 CFP/图
两年前,以“开明和改革”著称的原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调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后,突然“出事”,消失于报端。于身边的知情者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沉寂的两年中,于幼军天天在国家图书馆读书度日。
  现在,他低调地重新复出。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南水北调办”)的网站日前确认,于幼军已于去年12月出任该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按照惯例,这是一个副部级职位。而他身边的朋友则以“平静”来形容这位曾经广受关注的高官复出时的心态。
  此前的2007年8月,于幼军从山西转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外界多认为其将在2008年的全国大人会议上被“扶正”为文化部长。然而,猜测落空,文化部部长由时任国新办主任蔡武接任,有关于幼军的说法四起。
  最终,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但并未被开除党籍。一个月后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撤销了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
  现在,在“南水北调办”的网站上,复出后的于幼军在三位副主任中排在第三。南水北调办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于幼军现分管党委、财务和环保工作。于幼军平时参加内部的工作会议,但还没有主持过。由于任职时间尚短,他也尚未开始推行自己新的工作计划。
  而公众关心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位曾经的明星官员,在陡然跌落之后,到底度过了怎样的人生?
  赋闲两年:“书读进去了,人走出来了”
  哲学博士、“政坛明星”于幼军被“留党察看”时,正是他声誉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此前他曾任职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副省长和山西省省长。他在媒体的眼中颇有善誉,在2007年的山西黑煤窑事件中曾主动检讨反思,亦被认为敢于承担责任。中央在将其调离山西时,评价于:“视野开阔,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强;敢抓敢管,作风务实。”
  随后的事件自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关于幼军受到中央处分的具体原因,至今未有在更大的范围内公开。但当时人们普遍猜测,于幼军的仕途或将从此终止。
  “好比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突然戛然而止,他的整个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一位接近于幼军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没想到会在这个问题上摔跤。”曾有媒体报道,当年8月见过他的人,都称其精神很差。
  “有些问题,只能是留待以后才更清楚。”一位接近于幼军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知情人士透露,赋闲的两年间,于幼军依然是在文化部工作。“在没有复出前,于幼军的正部级待遇一直没有变,他还是党的高级干部。”在官员的任免中,待遇级别与职务级别间没有必然联系,即便是后者降低,前者也可能不发生变化,这一般被视为是一种安抚。
  知情人说,从低潮走出的于幼军决意读书。文化部在国家图书馆给于幼军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他这两年就一直泡在那里,主要工作就是读书、写书。”上述接近于幼军的人士说。
  上世纪80年代,于幼军曾与他人共同撰写普及性政治读物《社会主义四百年》,一举成名。不过,当时只写到了“十月革命”。这次赋闲期间,于幼军接续写作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共社会主义运动史”。“已写到‘文革’之前,三十多万字,预计年内可以完结。”
  “他跟我们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书读进去了,人走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沉淀,他书读进去了,人也从困境里面走了出来。”上述知情人士说。对于陡然跌落后的人情境遇,上述知情人士说,“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情冷暖,但于幼军之前就很爱交朋友,他走过的地方,广东、湖南、山西的大部分老朋友对他还是一直很关心。”
  “应该说他这两年的精神生活很充实。除了写书,也下去调研,新疆、宁夏都跑过,这两年就是这么过来的。”该人士说。
  留党察看后,为何还能复出?
  于幼军的此次复出表明,两年多前的处分期满后,他并没有结束政治生命,中央对其留党察看期间的表现,应属满意。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留党察看”的程度重于“撤销党内职务”,轻于“开除党籍”:在“留党察看”期间,尽管被处分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若有悔改表现,期满后就可恢复其党员权利。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于幼军的情况与其他“问题官员”并不相同。尽管于幼军被认为有“问题”而给予了处分,却没有触犯法律。所以,是按照党规党纪给予处理,“如今期满了,对他的工作还是要安排”。有评论认为这说明中央对高级官员既正视其问题,亦宽容惜才。
  此前的2000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徐鹏航,被处分“留党察看两年”,并被撤销中央候补委员职务——这与对于幼军的处分程度相当。但当正部级的徐鹏航察看期满时,年龄已经偏大,只出任了相关行业协会的副职。
  现在,既然于幼军的“留党察看”期已满,中央对他的工作也做出了安排。
  有关于的复出,亦曾有意外风潮:去年7月,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政府官方网站显示,于幼军曾以“文化部副部级领导”身份,对该县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进行调研。一时风起,被外界解读为他即将复出的重要信号。
  “我知道的是这纯属偶然意外,当时跟县里没交代严格,被县委办的新闻通讯员一时疏忽,给捅了出去。他之前十多天的行程,都没有报道。”知情人士说,当时只是顺路经过,听说庄浪县的雨水收集工程做得较好,因为于幼军在山西时就关心干旱地区农田用水的问题,才临时加入了这一行程,不想惹了满城风雨。
  当时被媒体称为“于幼军视察甘肃水利工作”的行为,虽属偶发,但不想如今于幼军却真出任了和水利相关的南水北调办副主任。
  生于1953年的于幼军,今年已经58岁。按照党内惯例,副省部级官员的退休年龄为60岁,而正部级岗位则可延至65岁。这意味着,若于幼军今后只停留在副部级别,两年后便将退居二线或者直接告老。他这次出任“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一职,究竟是为其安度晚年而正名,还是今后看表现仍会另有任用,现在自然无法判断。
  官员“复出”如何选择机构?
  有意思的是,比孟学农早两年担任山西省省长的于幼军,在孟学农接任自己的山西省长位置之后,如今又回到了孟学农7年前的位置上。
  2003年4月,孟学农因“非典”辞去北京市长,近半年后出任“南水北调办”副主任。2007年9月,他转赴山西,继于幼军之后接任省长。同一时间,于幼军则辞晋入京。
  知情人士说,尽管于幼军并非水利专业出身,但其任山西省省长期间,一直关注水的问题,当时在山西推行的“兴水战略”,也被视为是于幼军的得意之作。南水北调办的职务,“大家都觉得是很好的岗位,治水是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的事”。
  而在不到8年时间里,“南水北调办”两次成为“问题官员”的复出之地,亦让公众对其发生了兴趣。
  事实上,就目前的复出案例看,有一些普遍的规律:比如复出时都是出任副职。如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曾因松花江环境污染事件提出辞职,复出后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而孟学农曾因山西溃坝事件再度去职,2010年复出时,出任了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比如,因“非典”被免职的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复出后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引咎辞职的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出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
  从上述现象看,复出的机构一般都是选择诸如南水北调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这样的相对不太引人注意的“办事机构”,如果复出官员比较年轻,还未到退休年龄,比如于幼军和孟学农,给安排的职位则更实在一些,以利于发挥更大作用。而像张文康、李长江这样复出时接近65岁的退休年龄的官员,安排上相对会更向二线机构靠拢。
  在因公共事件而去职的官员中,也有人尚在等待中。同因三鹿奶粉事件而被免职的原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吴显国,就还无新的消息。而那些因为问题性质不同而被“双开”甚至涉及刑事的官员,自然就再谈不上复出了。
  比如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复出时,就没有重新获得行政级别。2006年10月,邱晓华因卷入上海社保资金案被“双开”(开除党籍及行政开除),并因重婚罪被判刑。2008年中,当他以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归来时,已无行政级别,算不上是一位复出“官员”了。

发表于 2011-2-18 17: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俺知道的比较早,嘿嘿。祝贺为先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11-3-6 07:06 PM 编辑

分析称于幼军降职复出是因其问题并非贪污腐化
北京消息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詹国枢的文章,分析认为:于幼军之所以能降级复出,是因为他所犯问题并非不可救药。

  文章说,近些日子,有两条新闻,引起民众注意:一是,铁道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已被中纪委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职务。一是,曾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的原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于幼军,被任命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党组成员。两位人物,都是国家正部级干部,一免职,一任命,引起民众议论,自在情理之中。

  文章介绍说:刘志军在铁道部是一铁腕人物,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办起事来,颇有些拼命三郞的味道。然而,再有成绩,再有功劳,违法乱纪的事是万万干不得的,只要犯了事,一样不客气,照样要倒霉。这是值得高级干部深刻汲取的一个教训。而于幼军也是一厉害角色。在广东当过常委、宣传部长,在深圳干过市长,在湖南当过副书记、副省长,在山西当过省长。其任职时,年纪尚轻,有思路,有想法,敢作为,也是仕途颇被看好的人物。记得老詹在经济日报做副总编时,曾到山西采访过这位年轻有为的新任省长,听他谈起如何在几个月内跑遍全省山山水水,摸清煤炭大省的脉络实情,打算如何治理散乱,准备怎样转换体制,山西今后发展前景,将会如何……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说的人眉飞色舞,侃侃而谈,听的人津津有味,乐闻其详,确实是一次有意思也有意义的采访。后来,听说文化部拟调整班子,于幼军调到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再后来,听说于出事了。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出事?版本很多,传闻不少。2008年初,外界一度传言于已被“双规”,未久有关部门辟谣,“未被免职,仍是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最后一次以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身份出席的公开活动,是2008年8月6日,当时,文化部党组召开中心组理想信念专题学习讨论会,于幼军主持了会议。一切得到证实,是在其后不久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公开见到的报道说,于在担任深圳市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因而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文章指出,表面看来,此番于幼军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履任新职,似乎来得有些突然,其实不然。去年下半年,于已开始出头露面,做些预热。据甘肃省庄浪县官方网站报道,2010年7月5日,“文化部副部级领导于幼军一行来庄浪调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于的这次公开活动,被外界视为“低调复出”,但已由正部级降为副部级。

  文章分析认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在中央全会上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之后再次复出,担任省部级领导,这在我党历史上,并不多见。由此人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于幼军的问题,确实并非一般小问题,否则,当年不会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刚成立不久,便公开处理,撤销其中央委员职务。二是,于的问题,又并非个人品质恶劣、贪污腐化之类不可救药之问题,只要汲取教训,认真改正,组织上仍会给予将功补过的机会。于幼军无疑是幸运的,但愿他珍惜这一难得机会,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展其所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11-3-6 07:08 PM 编辑

中大前校长谈官员读博问题:我放心于幼军的论文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洪启旺 尹安学 许静 薛江华 夏杨

  声音

  我觉得你们太关注校长。关键不在于校长,在于学校的理念,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决定学术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

  “下面有不好的风气,但是给我的钱,我统统不要”,“我不敢说所有官员的论文都很好,但于幼军的博士论文很优秀”,“大学不能用行政手段决定学术问题”……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5日下午被羊城晚报及其他媒体记者团团围住,话题涉及高校廉政建设、防止学术腐败等问题。

  谈高校廉政建设

  给我的钱统统退回

  问:去年一些大学出现了腐败的案件,你怎么看?

  答:我们学校(中山大学)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至少没有发现。我只能说,我们的班子是团结奋进的班子,大家都愿意做事,而且自己要带头不搞腐败。我就敢说,我们下面有些不好的风气。我每次到下面参加活动,所有给我的钱,我统统退回。我公开说“给我退回去”,所以不要问我有没有拿了。我要是拿了,大家马上就知道。

  问:你有没统计过一年退回过多少?

  答:我不知道,也不愿统计。因为连看都没看,信封没有打开就还给了人家,一年退回多少次也不知道。我不能说别人都没有(退回),只能说我没有拿。

  谈防止学术腐败

  官员读博不都是混的

  问:一位教授昨天炮轰高等教育,说我们国家博士生世界第一,但是50%以上是高官在读着,全部都是混出来的,你怎么看?

  答:这个数字可能不对。根据我这个学校(两个月前我不再做校长)的情况看,第一,我们在职博士生的比例逐年下降;第二,我亲自去听过于幼军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他是念哲学的,我是搞数学的,所以我只能坐到后面听。他答辩时没有任何稿子,回答提问的时候,他能直接说出在论文第几页第几行是怎么说的。起码他的博士论文,我看着是放心的,(让于幼军)拿中山大学的博士学位我放心。

  当然,我只说我看到于幼军的论文是优秀的,但不敢说官员的论文都优秀。

  我最怕对博士弄一个破格录取。所以学校有一条,所有要破格录取的,需要三封教授推荐信。推荐信还要在校园网公示,所以写推荐信的人有压力。另外,我们的博士毕业后,要随机抽取10%的论文送到国内研究生院去,让他们帮我们组织评审。我也不敢说毕业生的论文都好,但学校确实努力保证质量。在中大申请博士学位的人,最后大概只有70%能拿到学位。

  大学要是有学术腐败,生命就没有了。所以不用别人查,我们自己查。前两年,有人举报某教师的著作,我们组织专家对这部著作进行检查,最后这个老师他自己走人。还有发现一位行政人员也是这样(学术腐败),她的先生也是,两人都离开了。不会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要不还得了?

  谈高校行政问题

  别让行政干预学术

  问:你怎么看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

  答:我觉得你们太关注校长。关键不在于校长,在于学校的理念,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决定学术的问题。行政级别有方便的一面,比如我跟各级领导进行沟通时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但在学校里,重要的是别让行政干预学术。

  问:怎样防止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

  答:在大学里,学术是第一位的。我说过一句话,教授就是大学。

  问:但教授的课题好多都是行政领导安排的。

  答:在我们学校(中山大学),我,以及管财务的副校长有个规矩,不在学校的任何行政经费里拿一分钱。另外,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一条,我们的院长本身是好教授。你说他不能占有资源吗?你不能因为他是院长就不能占。

  问:这有没有制度保证?你不做校长了,这能否延续?

  答:我相信后面的人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我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历史的沉淀,而不是我做了什么才取得的,否则是贪天功为己有。而且要相信,后面的人会做得更好。

  问:你评价一个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认为第一要有理念,第二要干实事。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理念,但是办大事必须有理念。

  洪启旺、尹安学、许静、薛江华、夏杨

发表于 2011-9-1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算是大起大落了
发表于 2011-9-23 1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咱們于家的人
處理水的事
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于駿傑 的帖子

于(鱼)能活水啊.....鱼水情深啊...
发表于 2011-9-24 09: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仕途上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是很有知识和能力干工作的人,比那些只会喊口号,工作沒建树的平庸之辈好的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