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慎行学术成就述评

1
回复
260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4 1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慎行学术成就述评7 U8 B$ d5 Q) \0 H3 O8 n6 R! b
* f2 [- k/ J0 p' c; a8 I0 a% O6 r
   一、于慎行的生平和为官生涯
, }* C# |4 q' A0 t- {- d' _3 ?. a    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可,更字无垢,号谷山(一作谷峰),世称于阁老,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卒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谥"文定"。据《明史·于慎行传》记载,于慎行自幼聪慧好学,17岁就考中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86),二十三岁的于慎行考中进士,因殿试成绩优秀,且擅长文学,改庶吉士,经过三年的学习,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肃皇帝实录》,第二年又被召修《穆皇帝实录》,开始了仕途生涯。
2 O) F  U/ {7 i$ ?% j    万历二年(1574),《穆宗实录》修成,于慎行"以劳赐金币,进翰林院修撰,编撰六朝曹章奏。"(叶向高《于慎行墓志铭》)不久,被破格提升为日讲官,为皇帝讲解《四书》、《资治通鉴》等经史,"公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每进讲唐史,至成败得失之际,反复论说,上为悚听"(《列朝诗集小传》),颇受礼遇。"万历五年八月……钦天监择本月甲戌进《世宗肃皇帝实录》……赐《实录》监修等官宴赏如例……升编修左春坊左谕德陈经邦、右春坊右谕德何雒文、司经局洗马许国、翰林院侍读张位、侍讲于慎行……各升俸一级。"(《明神宗实录》卷六十五)而当时仅在京的文官就有两千多人,按明制,修撰一职一般只授予殿试一甲第一名,于慎行作为一名年轻的史官能够接连参与修撰两任皇帝的实录,足见其才识之高。
- ^# Z8 ~( d% V; F/ n8 \/ z    于慎行熟悉历代的典章制度,对于明朝的礼制典章更是多亲自参与修订。"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明史·于慎行传》)《明会典》是记载明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取材于当时的制度和有关典制的各种书籍,内容丰富,多《明史》未载或所载未祥。《明会典》成书于弘治年间,万历四年(1576)续修,"《会典》重修,公为纂修官。"(叶向高《于慎行墓志铭》)万历十五年(1587),《会典》成书,共二百八十卷,"戊寅,大典告成……礼部右侍郎张位、于慎行、徐显卿、南京国子监祭酒赵用贤,各升俸一级。"(《明神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于慎行所参与编纂的《明会典》,对明朝的礼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后人研究明朝典章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3 ]* b; i9 l! I- Q/ ?$ N! o: D    于慎行的一生,除去赋闲在家的时间,一直在中央做官,前期看似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其实不然,其仕途可谓坎坷不平,曾先后三次罢官,虽然每次罢官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这与于慎行的性格特征和颇好黄老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 t! N7 z* y4 P" E    第一次罢官是在万历六年(1578),源起于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夺情"留职事件。万历皇帝年幼,首辅张居正掌握实权,在全国施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父亲病逝,按明朝官员丁忧制度,须解职在家守制三年。由于担心改革半途而废,更担心一旦远离权力中心有人借机谋害自己,张居正不想在家服丧守制,便向门生故吏暗示向朝廷为其提出"夺情",获准后,举朝哗然,这种"忤逆行为"立即引起御史刘台、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等人的强烈反对。于慎行能够平步青云,与张居正的器重和提携有很大关系,面对"夺情"事件,于慎行没有"知恩图报",而是同其他官员站在了一起,共同反对张居正。御史刘台首先起来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入狱,众人避之唯恐不及,于慎行却不顾同僚劝阻,前往牢房探望。吴中行因上疏反对"夺情"要遭廷杖,于慎行随同张一桂、赵志皋、田一俊等人上疏救吴。张居正知道后当面质问于慎行:"子吾所厚,亦为此耶?"于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明史·于慎行传》)张居正听后非常恼怒,随后于慎行以有病为由提出辞职,不久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t9 z, T6 G6 W    于慎行辞官以后,在家赋闲了五年。这次丢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对于权要,也不巴结,而是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更是不顾名利和安危。对于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他总是以德报怨,从不落井下石。万历十年(1582),一代权相张居正逝世,于慎行得以官复原职。由于张居正生前排除异己,树敌甚多,他死后,上疏弹劾者甚多。万历皇帝命曾受过张居正排挤的刑部侍郎丘橓查抄张居正的老家。于慎行此时本可袖手旁观,但恩怨分明的性格促使他写信给丘橓为张居正"说情",信中说:"江陵殚精毕智,勤劳于国家,阴祸机深,结怨于上下。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他认为这两种现象均不正常。于慎行认为,张居正"平生显为名高,而阳为厚实",他以"宣世之功自豪,以传世之业期子,即有所入,亦为有限。"(民国《续修东阿县志》卷十三)同时于慎行还嘱托丘橓对张居正的八十老母及其幼子给予照顾,"言居正母老,诸子覆朝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明史·于慎行传》)于慎行不计前嫌、勇于说实话、主持公道的精神受到了世人的称赞。
, I: N# B. ^7 D" M2 I: s    万历十四年(1586),于慎行已升为礼部右侍郎,后迁左侍郎,三年后改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负责辅导太子,很快又晋升礼部尚书,一跃成为社稷重臣。礼部尚书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全国的礼仪、贡举、祭祀、宴飨等工作。在此期间,于慎行作《太庙祧迁考》,以纠正皇家世系中的一些错误和混乱,文章"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覈。"虽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重视,"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明史·于慎行传》). S/ L# q2 U( t- a$ I& ]) n
    第二次罢官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源起于"争国本"。在此之前,官场的倾轧已经导致于慎行身心疲惫,他曾经三次因病上疏乞休,但皆未获批准。古代立储实行嫡长子制,万历皇帝宠爱郑妃想把次子(郑妃之子)立为太子,但因排在郑妃之前的王妃之子,为神宗的长子,废长立幼,自然遭到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于是他决定推迟立太子,以此向朝臣对抗。当时的首辅申时行、前任礼部尚书沈鲤等大臣屡次上疏劝皇帝早立东宫,万历皆置之不理。万历十八年太子仍未册立,礼部尚书于慎行开始上疏请求"早建东宫,出阁讲学"(清道光《东阿县志》卷十六),为安抚众大臣,万历皇帝特地在毓德宫放出风说,皇长子年幼,想等他长到十五岁再说,这无异于告诉众大臣,皇帝已经不耐烦了,以申时行为首的一些大臣心领神会,不再上书强谏。于慎行没有因此而退缩,这年冬天,他上第二疏请立太子,惹恼了万历,受到皇帝的诘责。于慎行毫不畏惧,次日上疏,依然请早立太子,并说:"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同上)这无异于以辞职来要挟皇帝,但万历皇帝并没有批准,而是希望此事不了了之。此后,于慎行接连上疏极谏,累十余疏,终于触怒了皇帝,"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明史·于慎行传》),不仅于慎行受罚,礼部的其他官员也受了连累。此时,万历皇帝仍没有罢于慎行的官,而是希望给老师留些颜面。恰在此时,山东乡试泄题事发,"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明史·于慎行传》)显然是礼部有人泄密,事发后,万历皇帝大怒,再次给予礼部官员停发俸金的惩罚。作为礼部的尚书,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皇帝依然不准,此后他又以身体有病乞休,被皇帝再次拒绝。于慎行在先后三次上疏后,终获皇帝批准,并赐白银三十两,纻丝布两匹,就这样,于慎行在为官九年后,再次回到了他的家乡--平阴谷城。! p, T: W- K1 ]5 \
    这是于慎行第二次丢官,应该说万历皇帝对其老师于慎行还是宠信的,但于慎行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顾个人名利得失,不惜触怒皇帝,宁肯丢官罢职也不服输。其实这正是于慎行的可贵之处,万历皇帝曾亲赐"责难陈善"四个大字,更是对其品格的充分肯定,于慎行还在充日讲官时,"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明史·于慎行传》)于慎行曾经悟出:"士大夫生平要以固穷为第一义。"固穷,意思是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作为当官的人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果整天惦记着发财,那么"百事可做"中的事,一定是坏事,见不得人的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慎行认为"人臣之望有三:"有德望,有才望,有清望"(《谷山笔尘》卷五),他一生洁身自好、不慕权贵、刚正不阿,这在明朝末年贪污成风、世风日下的环境中实在难能可贵,可以说人臣之"三望",于慎行都做到了。在为人处世方面,于慎行说:"士大夫能绝'四语',可与论道矣。一曰耳语,一曰目语,一曰手语,一曰足语。嗫而谈者,私也;睇笑而谈者,险也;握手而道者,伪也;蹑足而告者,昵也。言堂满堂,言室满室,在朝言朝,在家言家,君子之言如是。"(《谷山笔尘》卷十六),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于慎行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这也是导致于慎行数次丢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 z/ M* Q* g# L, l( P1 w6 \0 ]    远离了喧嚣的朝廷,离开了权力中心,回到了阔别很久的家乡;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可以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更重要的是可以静下心来从事写作,这在于慎行看来比什么都重要。多年的宦海生涯,于慎行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但他关心国家兴衰安危的心情却比以前更迫切了,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于慎行是一名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对于时局和国家的前途比别人看得更清楚,但是当时的万历皇帝"非改过之君"(历史证明于慎行是正确的),自己"欲言不语,欲默不能,不得已而著书于庐。"(民国《续修东阿县志》卷十四)他的抱负和才能得不到施展,于是诉诸笔端,成为他排泄压抑心情的最好办法,以期把自己总结的治国良策和历史经验传诸后人。此后于慎行在家乡一待就是十七年,期间还经历过一次短暂起复: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皇帝立王皇后(即前面的王妃)所生之子常洛(后为光宗)为太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于慎行经不住皇帝的累邀和大臣的举荐,再次出山,入京掌詹事府,但他早以厌倦官场,再加上詹事府是个冷衙门,没有多少实际工作可做,很快于慎行就以身体有病为由提出辞职,皇帝挽留不下,只好允许他离职。就这样于慎行的第三次为官匆匆结束。
1 ]* i7 K, a4 {) p0 s/ `    在家赋闲的日子里,于慎行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吾师文定于先生,山居谢客,左图右史,翻阅恒至丙夜不休。当其欣合,几忘寝饭墙篱……"(郭应宠《读事漫录》序)这期间于慎行完成了《读史漫录》、《谷山笔尘》等著作,主编了《兖州府志》、《东阿县志》,重新搜集整理了自己的文章,并有《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问世。可以说于慎行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都产生在这段时间,如果没有这段赋闲在家,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作品的产生。
2 I* T: J9 Z- `- r* X7 D+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慎行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多年的宦海奔波,再加上废寝写作,于慎行的健康每况愈下,可是人们没有忘了他,"至丁岁末(1607)廷推阁臣七人,公为首。乃被命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辅政。"(叶向高《于慎行墓志铭》)于慎行上疏推辞,万历皇帝不允,只好带病勉强赴京。到京后,"大学士于慎行以力疾赴召,朝见不能成礼,请暂假调理,从之。"(《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三十三)于慎行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不能忘怀的是他深爱的国家和他"不成器"的学生万历皇帝,遂向皇帝草呈遗疏,希望皇帝能够"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民国《续修东阿县志》卷十三)在回到京城十三天后,"壬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卒"(《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三十三),终年63岁,万历皇帝追赠于慎行太子太保,谥号"文定"。不久,于慎行的灵柩运抵家乡--谷城,安葬在天柱峰下、洪范池北,西临狼溪河。对于于慎行的逝世,皇帝朱翊钧非常悲痛,为示不忘老师教诲,愿老师芳名如松柏常青,亲命人将62棵松树带老土送往老师墓地:植于墓前神道两旁,以狼溪河水浇之。因其树皮发白,后人就给此树起了个名子,叫它白皮松。400多年过去了,于慎行的坟墓已不在,但尚有44株白皮松守卫在那里,正如于慎行的精神和他对历史的贡献那样,依然恩泽着家乡的后人。
( \9 |( O) ]& O$ t) D$ x5 V    纵观于慎行的一生,隆庆二年中进士,一直到万历三十三年逝世于北京,共三十九年,他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为官从政上,但他的仕途并不平稳,而是充满了坎坷,一生三起三落,其中还有二十二年赋闲在家,最长一次长达十七年,这不能不说是朝廷和于慎行个人的悲哀。值得注意的是,于慎行的数次罢官除了外部原因,其个人内部原因也起了很大作用。首先,于慎行的品格刚正不阿、不阿权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谷山笔尘》卷五)是其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更是宁可停俸丢官,也不向任何势力屈服,更不愿为了飞黄腾达而同腐败官僚同流合污。刚而不柔,成为于慎行丢官去职的重要原因,这在于慎行历次罢官中都有所体现。当然,这也是于慎行精神品质中非常珍贵的部分。其次,于慎行一生颇好《老子》之学,崇尚黄老,而罪恶名法之学。黄老之学尚"清净无为"、"以退为进,而无敌于天下";于慎行面对朝廷的腐败和皇帝的昏庸,不能有所作为,"远权韬晦"成为其为人处世之本;其生平难进易退,知足知止便是最好的体现,在于慎行看来,进与退都无所谓。进,决不凭藉攀附夤缘;退亦是真正引退,"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谷城山馆诗集·铜城望见云翠诸山》)。宜进则进,宜退则退,毫不苟且。这种思想理念在于慎行的作品中有着很好的表现,这也是于慎行数次丢官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于慎行生活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其骨子里深受儒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影响,士大夫的责任感促使他关心国家兴衰,以挽救朝廷和振兴国家为己任。面对朝廷的腐败和皇帝的昏庸,这已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事情,正是在这种矛盾心理下,于慎行三次丢官,又三次起复;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对历史的深刻见解,特别是其史论多围绕朝代的治乱存亡而发,也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 i' t- n, f# s4 o   二、于慎行的作品和学术成就评述$ Q0 m. v3 ?: l. G+ w) J# \/ |
    于慎行官至礼部尚书,最终位列辅臣之首,是明朝中期以后著名的政治家,但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学术著作,《明史》记载他"文学为一时之冠"、"学有原委,贯穿百家",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著作"春容弘丽,一时推大手笔",在评价他时,首先应该肯定他是一个学者。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于慎行应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一定地位。于慎行一生主要在中央做官,前期从事翰林院修撰、编修、侍讲学士,后期在礼部任职,从事的主要是礼仪典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日常接触最多的是礼仪典章,平时所思所想,也皆为经史典籍。因此于慎行的著作多发于历史事件。
; T/ u1 k4 Y! p  U, G% R    于慎行的家乡--平阴东阿,位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之邦,特别是和至圣先师孔子的老家--曲阜相距很近。于慎行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于玭曾作过知州,因此有条件深入学习儒家文化,并且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很多知名学者和官员,这对于他学问和见识的增长是大有裨益的。《先慈言行录》,是有史记载的于慎行最早的作品。于慎行十一岁时,生母刘氏去世,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打击,悲痛之余,于慎行私著《先慈言行录》,以此怀念母亲,被识者称为"童史"(民国《续修东阿县志》卷十四),可惜的是此文今已轶失,后人无法看到了。
9 o8 n5 b. V! n3 N! R8 W0 L    于慎行具有卓越的史学才能和天赋,前期参与编修《肃皇帝实录》、《明穆宗实录》及续修《明会典》时已得到充分的体现,长期的史学积淀,加之当时岌岌可危的国家形势,促使于慎行对历史产生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十七年的赋闲在家,给了他一个把自己的观点诉诸笔端的机会,不能不说此为史学界一大幸事。《读史漫录》、《谷山笔尘》先后在此期间撰成,成为于慎行有关史学评论的代表作。( H7 m9 w0 ^! _- j1 t1 f" O
    《读史漫录》是一部历史评论著作。于慎行辞官回归故里后,精神非常苦闷,加之身体不好,于是闭门专心著书。其门人郭应宠在《读史漫录》序言中描述了该书的成书经过:"当其欣合,几忘寝饭墙篱,载笔积有岁月,题曰《读史漫录》,秘不示人"唯其门人郭应宠得以诵读。于慎行去世后,郭应宠为之"厘次订讹,分汇为十四卷"(《读史漫录》序)。《读史漫录》是以杂文形式写成的读史笔记,共十四卷,其所评论历代人物、史实主要以《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为依据,间或采自它书。该书采用编年形式,按朝代分章节,其论述上起伏羲,下至辽、金、元止。清代四库馆阁臣评价此书"此论无甚乖桀,亦无所阐发。"(《四库全书总目》)对此,史学界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瞿东林教授曾撰《读〈读史漫录〉琐记》,指出于慎行所书以"当天下大事"为目标,其文章多围绕历代史实、兴衰成败而发,而对于事件的辨误与考证则点到为止。笔者认为后者对《读史漫录》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G7 A9 |7 G) j# p
    《读史漫录》首刊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万历四十一年(1613)再刊。在前两版中,于慎行的继任者,首辅叶向高为其题辞曰:"其论世超,其持衡审,殚元会之变,综得失之林,别善败如列眉,烛忠佞如观火,至于军国机宜,华夷扼赛,莫不备举,盖经世之书而非占毕之业。"对于《读史漫录》与《资治通鉴》的比较,当时的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黄体仁为《读史漫录》作序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世岂有当耕莘时如此盟心,若而人肯卑卑浮沈,以取世资己哉!司马温公居洛,作《通鉴》凡百余卷,温公主于纪事,公主于立论,繁简稍异,而抽凤毛,截麟角,词约而切峻。"此后,《读世漫录》没有再发行,直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才由钦佩此书的学者黄恩彤予以参订并重新刻本出版。黄恩彤(1801~1883) 原名丕范,字一绮江,号石琴。蒋集镇添福庄人。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广东巡抚。黄恩彤在《重刻于文定公〈读史漫录〉序》中写道:"少时即闻公有《读史漫录》,颇未之见也。"偶然机会见到此书的旧版本,"窃喜其往往先得我心",但"独惜原刻雠校未精,间有讹脱漫漶,辄思为之重刊。"于是黄恩彤对旧版"详加批阅,参稽诸史,讹者正之,脱者补之,应注者注之,疑者阙之。间有管见所及,辄为论述,附缀各条下,务与原书互相发明,不敢苟为异同。"如此,《读史漫录》得以重新面世,其史学价值也有所提高,新中国建立后,在此版本基础上此书又有点校本出版。+ |: {' z2 M& k% {8 L4 `
    于慎行的《读史漫录》继承了唐宋以来"经世致用"的传统,对历代的存亡多有感而发,北师大博士生廉敏在其论文《于慎行〈读史漫录〉的历史思想》中认为于慎行在史论方面主要突出阐发四个方面的问题:"历代治乱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纪纲";在朝代兴亡的关键时期,有关历史人物及其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民族关系中,应公允地评价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在认识历史的方法上,他着重分析'时势'与'机括'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历史运动的法则。"《读史漫录》能够结合不同朝代的事例来阐述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历史问题,也具有很大启发性。
5 B( V2 J  N1 z    《谷山笔尘》是于慎行的另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他十七年赋闲在家时所作。于慎行为官后期主要是在礼部,先后两次掌詹事府,主要负责天下的礼仪典章等工作,从于慎行所作《太庙祧迁考》可知于慎行对历代典章的制定是驾轻就熟的,这也是于慎行能够写好《谷山笔尘》的一个重要原因。《谷山笔尘》共十八卷,采用杂文笔记体,此书主要记述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以及明代的典故等,为考溯源流,亦多论及明朝以前的诸朝史实。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涉及的有关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多出于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对研究明史和明代的社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书中一些有关如何为官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8 u1 C" @* n& e- r  @, \
    《谷山笔尘》在于慎行生前就曾有抄本流传,万历四十一年(1613),由其门人郭应宠整理付梓出版,与于慎行同为"学为一时之冠的"的冯琦为之题辞:"展之,则朝家之典章,人物之权衡,经籍、子史、礼乐、兵刑、以至财赋扼塞之区,耳目睹闻之概,几悉具备,而又综二氏之异同,考四裔之源委,运折衡远而切劘深,士大夫不可不置一通于座侧者。"天启五年(1625),沈域据其家藏抄本刻本再刊,并在新版中为此书作《刻笔尘小引》:"是编也,识力议论,传古信今,凿凿不磨,故足润色皇猷,砥砺世道,可秘而笥之不广其传乎?"今本《谷山笔尘》点校本(与《寓圃杂记》合定为一册),为中华书局以万历本作底本,用天启本通校而成。& e! X3 K2 w( r! ^" a
    于慎行所著《谷山笔尘》以笔记的形式编成,按所论内容不同分卷,因此此书各卷皆可独立成书,今存《杂记》一卷,考《谷山笔尘》,乃出其卷十五;另有《璅言》一卷(附《梦语》),出于《谷山笔尘》第十六卷。冯琦《笔尘题辞》中曾记载:"奈若《璅》、《梦》诸篇,托寄远而劘深,士大夫不可不置一通于座侧者。"这两卷书都为明何伟然辑崇祯二年刊《广快书》本。
1 z( z" _; w% z0 W    《词林典故》(附《翰苑须知一卷》提要),作为另一部有关礼仪典章的书籍,由于慎行和其同僚、翰林学士张位合著。此书主要记载明朝的"职掌"和"仪节",特别是详细记录了明朝的科举考试的程序、官员的选拔与升迁、以及朝廷的祭祀仪式等,成为指导当时人们言行的重要理论书籍,"当时刊版置院中,入馆者,人给一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词林典故》)《词林典故》中论述道:"是官者宁淡毋浓、宁朴毋华、宁韬毋炫、宁让毋竞……"非常符合于慎行的为官之道。《词林典故》成书于万历十四年(1586),今收录在齐鲁书社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史部"。
4 q+ s6 O7 }8 p$ {- H! x    于慎行为明代著名的史学家,在史学评论方面有较高成就,同样在修史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兖州府志》、《东阿县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 J0 C  ]4 E% |+ E1 T  c) o    《兖州府志》,也是于慎行因"争国本"触怒皇帝乞休在家时主编。古代中国被分为九州,其中山东就有两州,兖州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明代的兖州府包括现今山东省聊城、济宁、菏泽、泰安、临沂和枣庄市共三十余县(市),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搞好兖州的历史,对当时和后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原兖州府通判包大爟曾撰《兖州府志》,于慎行曾为之作序,但此本并不完备,存在诸多不足。此后于慎行受兖州府前后两任知府易登瀛和卢学礼之邀,在原《兖州府志》基础上重新修订、编纂《兖州府志》。于慎行在《兖州府志自序中》记述了编纂过程: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郡侯渤海易公牧兖州三年,政有成绩,命驾及门……故牍以庆,于子对曰:'幸甚郡侯之旬,嘉惠我鲁,以邀福于周公,孔子里士将与其荣,敢不受命?'是年(九月)公陟晋臬以行,卢公下车未几,政通人和,复命驾及门,申前之请,……于子敬对如初,公乃命县令许昌王君延文学四人,使分讨阅;简胥吏四人,使供缮录。于子闭关扫轨,摛管抽芨,取别甬东包公所裒旧志,错采百氏之籍,旁参郡邑之史,探颐补漏,提要钩玄,为 二十八部,析为五十二卷,三越寒暑,乃克成编。卢公受而阅之,因檄钜野博士邝君与明经二人校定锓梓……八月阅而告厥成。"(《兖州府志·自序》), ]. J9 e0 D' K6 B- K1 W9 E
    《兖州府志》体例严谨,详细记录了所辖四州二十三县的政区沿革、兵要地志、民俗习惯、风物古迹等情况,其中尤以人物、艺文、圣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丰富翔实。它的史料价值不仅高于此前的《兖州府志》,比之后来的清代乾隆年间陈顾主编的《兖州府志》也有许多优长之处,堪称明代方志中的杰作。& ^! a' F4 o" S
    《兖州府志》刊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当时的山东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尔济为之作序:"郡之有志犹之乎国之有史也……春秋以鲁特闻夫子志在春秋,其文则史。兖郡,鲁之故都,吾夫子之乡,而郡志则史之翼也……先生核实于载籍,求逸于野史。芟繁理乱,探牍所幽。其体裁本之迁,固摛词则之左氏,而是非得失,总之折衷春秋,以期不谬于圣人,是故祥而不厌,核而不俚。协而不屈,驰骋古今,囊括百氏,美哉,洋洋乎诚大国之信史也!"于慎行的史学才能和大局观在主编《兖州府志》时得到充分体现,当时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姚思仁在其《〈兖州府志〉序》中却为于慎行惋惜道:"独惜宗伯公才钜用微,不能如二三元老朝夕却密阁,不时削笔国史,得与丘明、子长、孟坚三家寤寐一堂然"。礼部右侍郎冯琦在其为之作的序中却有不同的见解:"今鲁尤之孔子之鲁也……概见公亦曰:'吾生长于鲁,吾志亦在鲁,使天下读其书,想见先生素王之乡,则作之力也'"。后来,《兖州府志》在国内失传,各图书收藏单位方志书目均未见记载,只有朱士嘉所编的《中国方志综录》中记载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此书。60年代初,山东巨野发现了此书。几经波折,终于在400多年后的今天,《兖州府志》得以重新面世,成为今人研究明朝山东地方历史的珍贵史料。
( P2 O1 ]& B  Q! l' Z' D0 f    《东阿县志》是在编撰《兖州府志》之前,于慎行参与主编的一部地方志。明代谷城属于老东阿县,为家乡编一部史书成为于慎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东阿原有县志,经历代重修,日趋完备。万历十年(1582)于慎行、孟一脉据旧志重修《东阿县志》。孟一脉(1539--1623),字淑孔,号连珠。明谷城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南京右通政、右佥都御史。据记载孟一脉"秩满乞归……家居日与素心人于文定商坟典,而亦雅爱佛乘"(清道光《东阿县志》卷十三《乡贤》),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很快促使两人在重修《东阿县志》上达成一致。此县志共十二卷,万历十年六月,和于慎行有莫逆之交并与之被人共称为"两鲁生"的贾三近为《东阿县志》作序,序中详细记述了此志的成书过程和体例特点:"黎阳朱君德载以进士高等来宰阿……会邑人太史于君可远、柱史孟君淑孔方家居,具良史才,朱君就某之,乃以编摩托二君,而躬率诸文学士为纂集其事。越三月而志告成。始方域,终艺文,……其四表八志,一取材于马迁,而纪事从谈间折衷于左氏,驰骋古今,包罗图史、吏治、民隐,一篇之中三致意焉。闳博雅畅,然成一邑全书,视旧所辑录不啻加千倍矣。"此县志现今有影印本流传于世,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c  l$ Q- Z/ a' `/ p& }& E    作为一位学者,于慎行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成就,而且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这方面同样成就斐然,曾经"文学为一时之冠",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叶向高曾对于慎行的文学水平作出过评价:"其所纲罗搜抉蕴诸胸中者,益阂深奥衍,不可涯涘。发为文词,皆春容宏丽,深至婉委,于情事曲折无所不尽;而于气格、词理、意象、色泽,无所不工。余尝反复读而论之,以为公之文:就一篇之中,则沈雄归之秦、汉,流畅出之宋、唐,乃其取材于昭明《文选》者为多。若概其生平,则少年之作,以宏富为宗,故近六朝;中岁以后,以骨力为主,故参东西京;至于晚节,则陶洗铅华,自生姿态,又若在昌黎、眉山之间。自非命世词宗,人巧天工,合流骈出,何以有此?於乎盛哉!信著作之大成而熙朝之盛事也。"(《谷城山馆全集序》,今见清道光《东阿县志》卷十八《艺文四》)可以说这是对于慎行文学水平比较客观的评价。; g& \5 p  N9 G+ r! E
    于慎行的文学著作,集中收录在《谷城山馆文集》和《谷城山馆诗集》中。《明史》说于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叶向高也认为"于文,早学六朝,弘丽绵密。晚年乃益近自然,有欧、苏之致。里居日久,四方慕其名,凡碑版志传、赠送诔祝之类,无不欲得公之一言。羔雁填门,公择而应之,常有余力。其诗则服膺李于鳞,骨力气格,大足相方。"(叶向高《于慎行墓志铭》)可见于慎行的文章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于慎行为人老成持重,不求浮华,不务虚名,有古大臣之风,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他的文章极少刻意修饰,文风以朴素见长。清代纪昀在编纂《四库全书》时,认为明中期以后"文格日卑,学浅者蹈故如常,才高者破律怀度,慎行之文,虽不涉吊诡之习,至于精心结构,灏气流行,终未能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并据文坛。"纪昀评论于慎行的文章不如诗,因此在《四库全书》中只"录其诗集,而文集则附存目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M% D& P% q! r0 q* {. S% m    《谷城山馆文集》有两个刻本,一为万历三十五年太学生周时泰受叶向高所托为之刻本,文集成,不久于慎行就去世了。"逝之日,适南都(时周时泰在南京任职)以所梓《谷城山馆集》至,公犹反复披阅,指点讹谬,亟驰一帜遗余。盖此集乃余请以付梓者。嗟夫,宁知公遂以此诀耶!"(叶向高《于慎行墓志铭》)一为万历于纬(于慎行之子)刻本,此集由其门人郭应宠根据周时泰所刻《谷城山馆文集》重新编校而成。《谷城山馆文集》两个版本皆为四十二卷,叶向高为之作序,现《文集》收录在齐鲁书社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集部",北京图书馆藏有于纬刻本。
3 G* ~5 ?( b2 ^; U; c5 n; z    明代中叶以后,诗坛流行拟古主义,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就是最积极的倡导者。他们主张不仅要在内容,而且要在形式上全面复古盛唐。拟古主义虽然对于反对当时的萎靡诗风起了一定作用,但它也使诗坛陷入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歧途。对于这种诗风,于慎行没有盲目附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人不为古乐府,是知古乐府也,不效其体而特假其名,以达所欲言。近世一二名作家,至乃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唾弃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谷城山馆文集》)同时,于慎行还指出:"魏晋之于五言,岂非神话?学之则愚矣。何则?意向空洞,模而不敢雕;轨涂整严,制而不敢骋,少则难变,多则易穷。若原本性灵,极命物态,洪纤明灭,毕竟精蕴,唐岂无五言古诗哉?"(同上)不仅如此,于慎行还身体力行,在其诗文创作中明显表现出了与拟古主义不同。于慎行的诗质朴典雅、自饶清韵,绝无拟古之风。这也是纪昀认为他诗歌创作水平高于文学的原因,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赞其诗"务反前规,横开旁径,逞聪明而偭古法,其矫枉而不过直,抑尤难也。"(同上)终其一生,于慎行的诗歌作品大都收录在《谷城山馆诗集》,此集共二十卷,同样也有两个刻本:一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于慎行自刻本;另一版本即为周时泰在万历三十五年的刻本(《文集》与《诗集》合编,共62卷)。1 \# o+ e% T0 g( l% H+ W" D
    我国是一个多名山的国度,在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山成为他们家乡的象征物。于慎行也不例外,他的家乡谷城,位于泰山西部支脉谷城山、鱼山、云翠山环绕之间,此处东距五岳独尊的泰山仅有二百余里,这也就难怪他会对泰山情有独钟。于慎行长年罢官在家,心情自然郁闷,游览泰山成为其排遣压抑心情的良药。于慎行把泰山视为家乡,把自己所居住的楼称为"望岳楼",而且多次以泰山及其支脉命名自己的字号,如"岱畎生"、"石闾主人"、"谷山(谷峰)"、"谷城山下居士"、"(云翠)山中居士"等都曾作为过他的字号,于慎行对泰山感情至深可见一斑。于慎行一生共七次登岱,且多与当时的文人好友同游,除了第一次没有留下诗歌创作,在历次登山中于慎行都创作了大量的赞颂泰山的文章和诗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散文《观日记》、《游三阳观记》、《登泰山记》、《岱畎图经记》,诗歌《登岱》、《泰山绝顶对酒》、《日观峰歌》等。于慎行创作的泰山诗歌是历来最多的,用"我本泰山人"来称他毫不过分。万历二十二年(1594)于慎行将其前五次登山的诗歌搜集整理,辑为《岱畎行吟》,光绪《山东通志》卷一百四十二记载:"《岱畎行吟》二卷,于慎行撰",这部诗集对于研究泰山历史、风俗和泰山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此诗集只是抄本流传,今失传。庆幸的是,诗集的大部分内容及后两次登岱作品都保存在了《谷城山馆诗集》中。5 y1 u0 Z! g: g
    于慎行曾有一个夙愿:为泰山编一部史志。"行不佞,家于岱畎,盖尝有意斯举而力不能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谷城山馆文集·岱史序》)由于身体的原因及当时政务繁忙,此史志终未能成书,实为一大憾事。
$ [( c( G* x- \: @6 f6 b    除了游览泰山,于慎行还遍游泰山周围诸山及家乡的风景名胜,如"谷邑八景"之中的洪范池、云翠山等地都留下了于慎行的足迹和作品。于慎行把在此期间作的游记于万历十一年(1583)辑为《东游记》,此书一夹一册,现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泰山名人文化·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于慎行与泰山》)
" U2 ^. Q, ]5 f    于慎行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著名学者,在中国历史中也应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只是对于他的生平、为官生涯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对于他的著作和学术成就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搜集整理和一般评述,但我们已经可以对于慎行的一生可见一斑:耿直一生,从不屈服于任何势力,著作等身。对于慎行的各方面研究才只是个开始,以后还将继续进行。
0 A: D6 G# b; d   参考书目
- J" U2 y4 M$ b5 s5 E3 T% A    谷城山馆诗集          于慎行                 《四库全书》本
1 R. R. B- ?' U( c, l& I    谷城山馆文集          于慎行                  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3 z& Q$ p0 w9 n
    兖州府志              于慎行                  齐鲁书社' ]; i6 v  D( k2 ^6 i
    东阿县志              于慎行  孟一脉          影印本( f0 M/ b1 @0 C% p0 q
    谷山笔尘              于慎行                  中华书局4 C. r- }  ?( ?9 @; s
    读史漫录              于慎行(清·黄恩彤参定)齐鲁书社7 M  L+ C6 F1 T, F& \/ c/ {9 d' X- z2 `. o
    词林典故              于慎行  张位            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y' \/ ^: y/ n/ V) h    明史                  张廷玉                  中华书局
4 p, x8 l3 d6 N' t    列朝诗集小传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 s3 }5 x3 w  |% h
    东阿于文定公年谱      邢侗  阮自华            山东省图书馆藏本
8 @1 Y) n0 o$ \; k    于慎行墓志铭          叶向高                  拓片
5 |3 G, s$ j' R% S    东阿县志(清道光)    李贤书  吴怡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 w. l" h' L4 ]- y2 S& E- r    续修东阿县志(民国)  周朱生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U5 |5 R# O' w) B9 z  b3 _
    明会要                龙文彬                  中华书局9 `* G" U# X$ G/ ^* V' @# ?2 |
    海瑞集                                        中华书局
1 m$ T  ?7 w, m) ]- h    万历野获编            沈德符                  中华书局7 W# f% O# b- ^9 p5 A0 y
    世宗实录                                              5 w6 \$ W! I7 Y# q1 V
    穆宗室录                                             
# o6 R! Z% p3 |( c' e8 @    神宗实录                                              + P$ [3 d, \0 N! x
    学林漫录              瞿东林                  中华书局. C0 L$ q1 Z, L
    泰山名人文化          袁爱国                  山东友谊出版社
0 Z4 W( u; `. \! q3 B    岱史校注              马铭初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I/ f: O6 u$ f% p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美)            中华书局
5 s' S4 n: G8 M# Z2 B4 w9 o! t5 B    济南名士评传          荣斌  曹善起等          齐鲁书社( k$ U# @; j% a
    玫瑰之乡--风物记      郭英林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6 H2 T% A2 a; i3 S, x
    山东平阴风物志        政协山东省平阴委员会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 O5 G% E( ]) n+ T$ z' q5 `' x    平阴名胜古迹          政协山东省平阴委员会编  济南新闻出版局2 f9 M. ?; V" O3 V1 |9 A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 K1 J% a2 s9 _8 w/ f7 h. u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专门史2003级研究生。
) w* g0 H9 n: h4 F(作者简介:尹怡朋(1980年--),男,山东平阴县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专门史2003级研究生。)
发表于 2009-9-5 15: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发表了啊?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