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威海古村斥山:海滨广斥而得名

0
回复
106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18: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斥山村是胶东古村之一,位于石岛北六公里,只知道它建于东汉,具体什么年代谁也说不清。

  “斥山”之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尔雅释地》中,原文是“东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就是说朝鲜那边的豹皮经海上到达斥山这里的海口,再向内地运输。以后的志书中又对斥山有了进一步的解释:“盖伊海滨广斥而得名。”经过历代的发展,斥山也成为一个颇为繁华的集镇。元代《齐乘》一书中载:“环赤山而居者,千有余家。”特别是明末清初石岛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斥山的发展。尽管时代变迁,但斥山大集却经久不衰,成为胶东有名的大集之一。

  因为斥山是进出石岛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历朝历代都在斥山设立各种军事政权机构。宋代曾在斥山设立军寨,元代曾在斥山设立斥山巡检司。人民政府成立后,斥山又成为区政府、乡政府、人民公社、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驻地。

  斥山于姓是胶东于姓的最初聚居地,于姓在胶东地区分布很广,也是人数众多的姓氏。而斥山村于姓是汉朝丞相于定国之后,以此为基地,繁衍生息,向外扩展,遍及胶东。元代益都(现青州)人、《齐乘》的作者于钦就曾说过自己的祖籍是斥山。

  金朝天会年间,于姓开始从斥山村外迁至乳山的于家庵。元末因于仲保官至兵部司马,故明朝天顺年间斥山村更名司马庄。后司马庄于姓又外迁至东北等地。至今很多东北人都说自己祖籍在司马庄。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原籍就是司马庄。

  到了明代初年,斥山村于姓人大量迁往山东各地及东北、直隶等省。山东西部聊城、德州,河北沧州、天津均有斥山于姓后人繁衍生息。山东东阿县于氏家谱记载:“于氏祖居登州府文登县斥山……”因为大量外迁,于姓现今在斥山只剩下不足十户,取而代之的是王、钱等主要姓氏。

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河南人王璋到文登县衙任职,后与当地人联姻。民间传说,当时离斥山三四里远的尹格庄村孙琏在别人的茔地里砍了一棵树,被人告到文登县衙。按当时的律条,在别人的茔地中砍树是破坏人家风水,要治重罪。孙琏托人找到了在县衙中供职的王璋帮忙,王璋在状纸上把 “在茔中割树一棵”的“中”字改为“东”字。县令开堂审案,见状纸上写的是 “在茔东割树一棵”,便当场判决,罚孙琏在原地补栽一棵同样大的树,便结案了。孙琏感激王璋,将其妹许配给他。王璋见斥山这地方依山傍海,风景不错,就在这里定居。他的十个儿子中,有七个有后传世。后来这些后代又搬迁附近建村,使王姓不仅在斥山占有多数,而且遍布周边十多个村庄,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战争年代,斥山儿女踊跃参军报国,有近20名烈士血洒疆场。建国后还涌现出四名副军级以上将军,成为远近闻名的“将军村”。2008年4月,斥山籍老将军王昭忠回乡探亲,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撼。当年5月底,他又特意回到家乡,将两面书有“祥龙飞天”的贺匾分别赠给斥山实业公司和赤山集团,表达他对家乡发展的厚望。

  在斥山村,现在依然可以看见一些古老的房屋,屋顶的海草已经泛白,木质的门窗有些已经腐蚀,墙角的青砖已被风吹日蚀没了棱角,台阶已经变得光滑,窄窄的小胡同容不下两人同行,宅院错落有致,昔日的模样至今依稀可辨。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别墅楼、住宅楼矗立在这个古老的村落上,历史的凝重和现实的清新交错而生,古老的斥山村重新焕发青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