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山东上庄于氏家谱

0
回复
3294
查看
[复制链接]
星雪飘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2-15 2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庄于氏家谱,共历五修,分别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得名公八世孙于谧纂修(此谱现存于东北族人手中);道光六年(1826年)由得名公十世孙于勷、于穀纂修;光绪二年(1876年)由得名公十二世孙元翼、元可、元羽等人纂修;民国七年(1918年)由得名公十二世孙溶之、十四世孙立伀、立英等人纂修;2005年由得名公十四世孙,台湾族人于立偲等人纂修。5 m2 ^! y$ h. G
上庄家谱前四次修纂均为手抄本,文革期间由于四大支后人冒险保护家谱,才使得上庄老谱均存于世。而上庄于氏根源所在的司马庄于氏家谱虽历九修,但却毁于文革,从这点上来说,上庄后人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7 j# _& S) E1 U1 R( o, J 1.jpg - M7 D/ ^8 k. R* B) X) g
上庄于氏家谱
# f. b/ E# a& i- m8 h" s9 i2 d. w; ~4 U; g2 j# o5 I
2.jpg 0 P8 x8 [1 O6 X, s7 p3 X

( |+ u5 I7 r7 U8 ^' I4 l0 F% U上庄于氏三支支谱8 H! q! K5 c2 H5 Z' l4 N. {
# [% j& l+ h) b8 e$ r
3.jpg
" K- Z+ A: y* `! n$ u8 j: e2 ?# u! v: u- u' f, Q
上庄于氏二支支谱
. j; O" ]. Y2 P- {4 w- T- b% |/ ?) m; K! C' T# C% ?" u8 Z9 G
   4.jpg 4 H! ^+ M; ]" t" Y& ~% f: m, W: t; J
% J8 h* W1 }8 }, o) x& M

) M4 `% E" F8 O; X2 ^04年台湾族人所修家谱
* V  {) ^+ Q1 K; M% E- V2 H% Z“于氏族谱”四子为孔氏七十七代孙、中国最后一位衍圣公孔德成先生所题/ R3 n2 _' A, v, ^9 D
目前,上庄族人正着手于以前四次家谱为依据,以第五次家谱为稿本进行修订。由于此次修订与第五次修谱相隔时间很短,并且是以第五次修谱为基础进行修订,所以上庄后人将此次修订命名为五修家谱修订本。
6 p, X- L$ V+ n- s6 q" q四修家谱之时,订立上庄后人自十四世起传世字辈为“立纪善守,敬述昭庆。钦遵宗训,永世其昌。远垂万古,光明伦常”。另有于氏三支十二世于乃輶之后,传世字辈为“乃居吉常,承继书香。积善余庆,万世永昌”,还有于氏二支,四世于世杰之后,自十二世起传世字辈为“田荫云文广,春景振国光。鸿作树显俊,秉继万世芳”。
0 Y$ `) k' X, f. d于氏族谱序- _+ o/ d- I* Y$ z* A* K# X, p
于姓来自邘国、晋国、应国、韩国,为周武王之子的后代。其后人以国为姓,去邑(右耳)旁写作于字,在很多地方繁衍生息,逐渐增多。. H7 ^. ?3 a; |1 A) e
东海斥山于姓也是其后代子孙,在此地生活大约有几百年了。
+ g2 m$ `! }& q! ~宋金年间,于姓开始由斥山迁至乳山乡(隶属今海阳)。即是于广公,传至第八代至于信公,于信公迁至今天《宁海志》记载所说的牟平郡,接下来是于金公、于显深公、于从公、于受公。+ h: K7 M- B- [4 }
由于历经战乱,世系谱牒都丢失了,配偶也不知姓氏了。
: _5 i2 r5 s! f: N7 Y直到今天,我们后代经过墓地考察残碑,也只有于受公几个字还隐约可以分辨,其他就不清楚了。就这样空缺着吧,我们后代不敢擅自附会揣测,随便乱说。
: _% a/ i6 K5 E7 ~4 ^# @! ]! ?直到明朝弘治戊申年(1488年),我于得名公出生,开始居住于现在上庄村,去世后葬于村后新的墓地。此为我上庄于氏一族四大支的共同祖先。- w* K: q: P" d6 H
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尊重祖先才能尊敬祖宗,尊敬祖宗才能团结族人)宗族人心日益涣散,却没有纲常准则来约束,无论是否本族人都成了陌生人。
, y' K( c; K/ U3 `" H* w这之前,乾隆己卯(1759)年,于得名公的第八世孙于谧公感慨我们家族已经很久没有编纂家谱了。于是,他详细采访凡是我们一族的,包括远走他乡的人名、配偶姓氏以及子孙姓名。常常靠邮寄才能得到资料。准备编纂家谱来颁给各位族人。居住比较远的,不容易分到的都可以得到。  n4 d8 M9 i. ]
真是用心良苦啊,无奈事情进展不顺利,于谧公在闯关东时却突然去世了。唉,于谧公的事业没有完成,他死不瞑目啊!) k7 g. P* h% _9 g2 H" q) O
这之后六十年过去了,十世孙于勷翻阅其遗稿,怦然心动,内心说,我要接其旧稿来继续编纂完成族谱,这不是我的责任是谁的责任。
1 s' E7 l6 B8 \1 o1 @# `" m自此他开始倡议。一时间,兄弟侄子辈们都鼓励支持他。也可见我们孝悌的本性是不约而同,古今没有过啊!( Y5 W& w  I& m
所以特意在家谱即将完成之前写上这段短短的序言,以纪念这家谱的来缘。
$ Y+ j9 T0 V/ Y. J& W% F后人在浏览家谱时,看到这篇序言的时候也一定会有所感想的。. H: v& [) _4 c. I% G: i
道光六年(1826)
* X' F+ H& |4 Y) {% d8 |$ P十世孙于毂谨序/ Q, ]0 {. X1 Z& C- H" d
十世孙于括敬书
) u2 @7 H/ u$ Q8 e& m- A' ^* f& i# k# x: v8 g
族谱又序
2 `& Q: S1 @( h  _于氏族谱修纂成编至今已百余年了。高祖于谧公发起,六十年后,族祖于勷公接其编纂,于毂公作序。那时对于各宗派分支真是用尽心血,仔细划分。对于世系的考证往往靠邮寄得到,最终编纂完成。2 {% J( y, ^3 _+ v: }4 ]
经过五十年,族伯于元翼、于元可重修族谱,于元羽重新作了序。总之,对于不知道的仍然空缺着,后人怎敢多说呢?
2 w/ F# b: d3 ^& T又经过五十年,世事变迁,家族变大,人丁兴旺。1917年又到了修谱的年份。长支于立瀛是于得名公的十四世孙,他热心于本族事务,赴东北考察,在安东县北东洋河于由之家存有谱书,记载着于广公为始祖,这是之前大家都知道且认同的。其子孙后代为于江公、于进公、于福公、于受公。而以于金公、于显深公、于从公为旁支,这是以前我们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谱书最后为于得名公。那谱书记载的正支名某氏某,只有第五世不详,旁支名某氏某皆有可考。抄回给族人看,准备重新作序。族人却认为这不正确,他们保存谱书的族人把谱书视为日月般神圣,族人都深信不疑。
) Z" x6 P! }# y: ?$ f" d! R3 C因为前人作的序太久了,我们确实也不敢盲目相信现在的而否定以前的。既然难以判定,就暂时保留这些说法,等后人再去考证吧。
* s- M, l; A; m* l9 |! K4 M2 p于得名公以前的不好判定,得名公的后人迁徙到异地的也难以都知道。那些闯关东的后代,一点音信也没有的,不知有多少呢。
6 {% Q  t) Z& Y' Y; U比如于得名公的曾孙于士杰公因婚姻被收容迁徙到本村西南乡刑家村,相距百余里,距今百余年了,族谱是空缺的。如果不是于怀玺公、于增祥公在光绪元年(1875年)携带孩子归乡奉谱拜宗,我们又怎能知道呢?6 P. v+ O6 `2 f6 l* Z" q% b( e
于得名公九世孙于中昌,自西向东居住文登高家台村,已有四代了,繁衍好多家庭。重修族谱时,虽细心考察却擦肩而过。幸亏其后代不期而遇,详细陈述其家族来源,我们才知道他们迁徙的地方也是我们家族的枝蔓扩展的。
$ N) g# |" ~6 L, `1 ~0 h王者作传以五百年为期,家谱的修纂以五十年为期,看看以前就知道将来。如果不到修谱的年份而擅自写上名字,就是故意违反祖宗的明训了,并且容易扰乱辈分次序。后来的孝子们都要小心,不要违犯这条族规。这也是全族人所共同希望的。3 I' j  \4 l( E
十二世孙于容之谨序   十四世孙于立伀敬书    民国丁巳年(1917年)+ n8 h! f3 h& }* Y) Y
) L3 }) k) c' Q. \# Z+ R

' e5 F  ^# W) Z' m, D  }/ i  q; `6 G/ A% [( Y' Y  w0 i8 G
上庄科举
# N: L6 x* c$ Z. V1 A上庄于氏自定居上庄以来,继承了司马庄于氏书香传家的传统,历代上庄后人均以读书为本。据本人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上庄一村共出进士四人,举人三人,贡生二十余人。
0 U( G- X5 m$ U% D二支三世于珠,字梅溪,明省祭官。
! k9 s* _4 M  P# C二支五世于雳门,例赠文林郎。配孙氏,例赠儒人。
+ n+ b7 _* I5 G$ ]* `二支六世于汧,字陇庵,号芦瞻,康熙庚子举人、雍正癸未进士,其中进士之时年已六旬,授湖南常宁知县。配李氏、王氏,敕封儒人。0 p, q. W5 b" o6 I4 d3 S6 n. G4 B
二支七世于惟釒予,字毅甫,太学生,候选州同。
/ y$ K& n* ^" M: c) f5 S二支七世于惟鏊,字子韶,太学生,候选县丞。6 P+ S$ J4 p: |3 s
二支十一世于元中,字子仁,号怡亭,增贡。
  v* }' C2 n" M* p3 _, x  \三支二世于良臣,例赠修职郎,配黄氏、曲氏皆例赠儒人。
2 e; R' p. ?) Q$ Y8 H4 u$ e5 z7 @2 c三支三世于珂,岁贡,任胶州训导。配李氏例封儒人。
" n; R7 |* t3 y# |. T0 h; `三支五世于蕙,字丛声,恩贡,任德州训导,敕赠文林郎,晋封奉政大夫。配举人刘继之女,敕封儒人,晋宜人。5 U& O! }4 }5 A
三支六世于沣,字同水,号登石,康熙戊午举人、康熙戊辰进士,授广西柳州城知县,敕授文林郎,累迁户部贵州司郎中,诰封奉政大夫。配刘氏,封宜人。) D9 m1 q: q+ ^. \. Z- y
三支六世于沈,字简人,岁贡。, B2 g- [. |# y% _% n
三支七世于惟桢,字瑞卿,太学生,考授州同。0 r1 q. h7 b. e3 I  n/ K* t
三支七世于惟权,字君衡,岁贡,日照训导,未及赴任而卒。: a+ g- T  l& a4 U: h
三支九世于允中,字人可,乾隆己酉拔贡。
  t. N% `1 q4 W+ e6 E2 O) O三支九世于允升,字次阶,一字瀛少,号紫峰,廪贡,国子监肄业期满候选训导。4 ^! q* ~2 k2 o5 O3 ]
三支十一世于凌元,字冲霄,号天锡,庠生,癸酉科恩赐副榜举人,乙丑科会试钦授翰林院编修。
. n: }+ \2 e5 m# p. p* {' ^* s三支十一世于占元,字紫仙,号小瀛,同治癸亥岁贡,候选儒学训导。* E6 ?) n" ~4 F3 S; W5 u$ n
三支十一世于葆元,字宗吉,恩宠耆宾。
; d6 y. j( J( u三支十一世于元善,字性本,乡饮耆宾。, R2 ]  X* [! h$ f
三支十一世于实硕,字沛兴,恩荣八品。9 U( X! ?0 ?9 i* @! ~' p
三支十一世于实甲,字秋圃,乡饮耆宾。  A* q/ h* t+ E7 p
三支十二世于乃辑,一名炳然,字朗仙,号金溪,恩荣介宾。
1 H- I5 v) Y. G# ~; N三支十二世于乃辚,字鸣銮,号登仙,例贡,赐匾额,八品衔。
4 K$ u+ }6 B) Q% r( w' ]& ?三支十二世于培笃,字兴凡,例赠修职郎。配孙氏例赠儒人。
3 G- R0 Z% W$ G3 n0 \三支十二世于培基,字兴源,恩荣乡饮耆宾。1 L! K" G) m2 |' V* c3 ~
三支十二世于鸾音,恩荣八品。5 a0 b% U2 J+ r9 J! b
三支十二世于鹤姿,乡饮耆宾。" T$ r+ v( V5 Y4 {: o* z/ O' ]7 L( K* t
三支十二世于凤集,字其桐,恩荣八品。. d" T; I& X( W/ R0 {
三支十二世于晋昌,字锡藩,号坤田,例授八品衔。: o& k- `- `* D
三支十三世于献玟,字文玉,例贡,恩荣乡饮大宾。配杨氏例赠儒人。$ O4 ]! C# @. P3 S% S' Z" e
四支四世于士奇,庠生,例赠修职郎,配王氏例赠儒人。
, h, |: q8 w7 y6 J) [2 z四支五世于肇甲,字五光,岁贡,任定陶县儒学训导,敕授修职佐郎,例赠文林郎,配孙氏、丁氏、赵氏、宋氏皆例赠儒人。
1 F7 U& a) `8 ~0 U0 D$ p6 h* O2 T4 f3 S7 }四支六世于溶,字春潭,郡廪生。
% l# @! R2 _- `6 C' P( C四支六世于瀗,字秋亦,号阜台,顺治庚子举人、康熙甲辰科进士,授四川泸州纳溪知县。但于瀗还未及到任,平西王吴三桂已攻破纳溪县城,于瀗的夫人在战乱中上吊殉国,于瀗本人于战乱中漂泊十年。直至康熙皇帝平息三藩之后,于瀗才得以返乡。而此时上庄便有人指责于瀗于国不忠,投靠吴三桂,于瀗听后气愤不已,心想:我还没能到任吴三桂已经攻破纳溪城,自己的夫人死于战乱,自己也在战乱中苦度十年,何以得一投敌的恶名。于是,于瀗便愤而写下数万字的《抗忠实跡》,讲述了自己在战乱中的遭遇,《实跡》中还记载了,四川布政使、四川巡抚、四川总督等人对于瀗的评价,由此才使于瀗的名节得以恢复。著有《抗忠实跡》《溯洄吟》。配宫氏、高氏皆例封儒人。* c) L2 C, D9 ]; n  ?. a% m
四支六世于浣,字江水,号紫崖,康熙己卯举人,任济南府历城儒学训导,敕授修职郎,例赠奉直大夫。配城东胡家楼云南元谋知县胡象瑗之女,例赠宜人。0 t1 W% s4 c* R& c
四支七世于惟鉝,太学生,考授州同知。5 x- H* l3 [& H
四支七世于惟镜,字雪楼,岁贡,任滕县儒学训导,敕授修职佐郎。配户部尚书王骘之女,例封儒人。
1 M1 Y0 S; U, j2 Z7 q3 ~- Z四支七世于维锈,字君实,号龙川,康熙丙子举人,任四川绵州广安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配刘氏例封宜人。9 c" w0 a4 R0 t3 I& \
四支八世于憺,字静斋,号桃圃,乾隆壬午岁贡,任东昌府儒学训导,敕授修职佐郎。配乾隆丙辰进士鞠廷谏之女,例封儒人。
9 R0 h: B+ T* @' E& R; K* {! z四支九世于志学,字念兹,太学生,光绪乙亥貤赠文林郎。配王氏貤赠儒人,继配陕西庆阳府知府李绵祚之女,貤赠儒人。0 M/ D! c) q$ r! X
四支十世于穀,字既庭,号东篱,岁贡,候选训导,貤赠修职佐郎,晋赠文林郎,例诰赠奉政大夫。配李氏,貤赠八品儒人,晋赠七品儒人,例诰赠宜人。7 ?1 x6 r' C9 J) _
四支十世于和,字鸾声,一字羹堂,号卢峰,道光辛巳岁贡,候选训导。) `/ x& z& {% @/ D1 `
四支十世于秱,字盛堂,从九品。8 H) q( }3 m4 n1 {! t, ^, Z
四支十世于骏,原名于秩,字典常,岁贡。' t* ?8 ?& g* J: d
四支十世于劼,布政司参谋,历任鄱阳县丞,吉安府同知。
4 f/ S, k6 o  i2 N0 k四支十一世于元枚,字文木,号紫溟,一号秋烜,道光壬午举人,乙未大挑二等,选授潍县训导,甲辰复大挑二等,任滨州学正,同治乙丑推升济南府教授,光绪乙亥,钦加五品衔,敕封修职郎,敕授文林郎,例诰授奉政大夫。配李氏,敕封八品儒人,敕赠七品儒人,例诰赠宜人。
+ D. Q8 |9 M' d  g! A  C四支十一世于元鳌,恩荣七品。5 H5 R* Z5 ?- u$ ^6 v' x
四支十一世于元翥,字鸾腾,恩荣八品。
# t; x. G2 k/ `1 }: G. j' y四支十二世于笏,字荐卿,号佛仙,廪贡,即补训导。
4 M0 L/ c* U4 W: a0 Q5 d四支十二世于籍,从九品。! s- N: j3 ^5 f  l
四支十二世于在金,字显西,例贡。
) t( F* A- V7 J% s: i& h四支十二世于霂,字若雨,又字涵经,号紫岩,太学生,候选州同。
, P5 [- a8 v4 d, V" h
  Q' N2 v) X1 Z  D/ p+ I- J忠义节孝录
! U0 y2 T" g3 d* J3 m. o2 d, U3 ]* r8 B
忠义节孝录主要是从上庄于氏家谱中查找的,可能会有所遗漏,现将查找到的记录分列如下:
3 M0 U6 ]+ a/ A' u! w二支九世于文昀,字晓岚,早逝,配王氏守义终身,奉旨挂匾。
0 m# V3 \0 D3 u. q, i- r三支八世于  ,字成斋,号滨海,庠生。谱载“识见超卓,告诫详勉,同族子弟多被裁成,且居家勤俭,教子严切,伯兄早丧,寡嫂孤侄亦尝给其衣食,资其婚嫁焉。”- ~9 v' F2 _. t4 @8 L
三支十二世于培柯,咸丰辛酉重九捻匪东窜,在家聚众连木为城,不期贼至,冒锋而出,浑身皆伤,二日乃亡,载州志,名书僧王祠。/ T% I2 f. D' \9 P1 W; |
三支十二世于凤仞,咸丰辛酉重九,敌至,只身对敌,喉部重伤,仍连声骂贼,气绝立亡,载州志,名书僧王祠。* v, @* g6 e% r7 J& G7 c) ^8 {
三支十三世于献瑶,字述彭,咸丰辛酉重九,捻匪东窜,挺身对敌,受重伤身亡,载州志,名书僧王祠。
2 O* x( w1 C- k3 k! E三支十三世于献足,字庆言,咸丰辛酉重九,捻匪东窜,寡不敌众,受重伤身亡,载州志,名书僧王祠。8 \  w! L9 i( L# l1 H$ g  P
四支十三世于东川,字清宜,咸丰辛酉重九,领文邑乡勇御贼新海口,阵亡。( v& b7 j' ]0 I' q; x4 |
四支十三世于亻雋英,咸丰辛酉重九,抗匪殉难,载州志,入僧王祠。- _- c( g- `% d* F
四支七世于惟镇,早世,配李氏守义抚孤,奉旨建坊旌表,入节孝祠。
) Z8 ]( T& h1 \* o+ e, w* \4 ]四支七世于惟镒,早世,配谷氏守义抚孤,奉旨建坊旌表,入节孝祠。
. f1 ~. X% w! |$ R  O7 p四支七世于惟钧,廪生,早亡,配李氏,守义终身。
4 Z; n$ z. V2 B1 A 0 D! _! k, `! G( {6 D! w6 H4 Y
当代上庄
- b( O0 d3 @/ S% Y$ L正如开篇所说的那样,上庄于氏自立村以来一直以诗书传家,其后人不乏大有作为之人。自建国之后,从上庄走出的各类人才不胜枚举。
. h& n' ]: t) v2 ]. L, L十四世于纪先,1958年全国劳模。于纪先任职于哈尔滨机联机件厂,在生产一批大型设备的过程中,他钻研出来的“双刀车椭圆孔法”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八倍,同时,他想出来的“积木式”活动机床,更是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之多。为了表彰于纪先的光荣事迹,他于1958年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并于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有幸登上了天安门,与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礼。
7 ~+ Z$ d7 B8 }十七世于守锦(女),随丈夫定居台湾,丈夫去世之后,于守锦接替丈夫担任台湾台丰轮胎董事长。! q: d! y3 f5 Q$ \6 ?, |
十三世于立暄,曾任南斯拉夫代办,后任中国驻芬兰大使,离休后定居北京,现年79岁。8 ?, E2 b) D$ L# H  U
十三世于立福,威海警备区师长,济南军区26军副参谋长。
" y& X) H" z! a2 U+ |/ b十四世于纪佰,“中国百年百名名中医”,青海医学院院长。
$ ]; ?) @/ C- \- H6 H- }  k1 T% e十三世于立选(女),青海卫生厅厅长,西宁市副市长。
# B1 `* K9 H( `; q  J. b0 x十四世于纪淑(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5 U* g) ~& c: n十二世于传锦,上海公安系统局长,退休后随其子于洋定居美国,于洋为旅美小提琴家。/ ?9 _" Z& m: E9 h; n3 N  d
十六世于善铎为潍坊钢铁集团总工程师。1 ^2 p5 i) P( B7 _; Q
另有于氏后人于洋为东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等等。
" L  U9 E8 ~8 H/ P6 l经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8年三年间,上庄一村考入北师大、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高等学府的本科生、研究生达十八人之多。可以看出,现在的上庄人,完全继承了先祖的书香家风,他们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 @/ a" R* m( s
0 F( m: g1 g* g自于信定居上庄的六百年来,上庄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不管是战乱还是瘟疫,之后的上庄人都能从头开始,艰苦创业。如今上庄后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他们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强盛和发展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真心希望上庄后人能继续发扬上庄于氏书香传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我们也祝愿上庄会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