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5 2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城本体状况
邘国故城分东、西两城。
东城城内现为耕地。故城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820米,南北宽约580米,总面积47.56万平方米。现从地表面上仅能看到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其余西、南及东边一段均遭毁坏,城墙的下段埋入地下。城墙外围原来均有护城壕,现存北城壕。北城墙高2—7米不等,宽17—22米,北城上有两个明显的缺口,似为原来城门,现为便道。北城壕宽40米,该城墙下部夯层厚度不等,有的为4厘米,有的为12厘米,且夯窝较小,直径2—3厘米,为捆扎木棍夯筑,应为商代时期的城墙。中部夯层厚6—9厘米,夯窝圆形,直径5—6厘米,为西周时期加筑的城墙。上部夯层厚10—11厘米,夯窝圆形,直径8—9厘米,深1厘米,部分施筑平夯,应为汉代加筑的城墙。城上及城内散存着大量陶片,属西周、春秋和汉代遗物。因此,该城应建于商代,西周达到鼎盛,汉代又延续使用,之后慢慢衰败,直到最后废弃。故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高9米,相传姜子牙曾在此钓鱼,故曰“钓鱼台”。城内现为耕地,地下文化层及遗迹未经扰动,保存较好,因未进行过钻探、发掘,文化层厚度及城内宫殿、道路等布局不详。
西城原有四门,南门城额为“古邘城”。该城创建时代不详,从邘邰村《陈氏族谱列时邘国图》(明清版本)可知城的布局,该城四门有城门楼,城内西部有静应庙,南有观音堂,东有王祠堂,城内东北、东南城墙内侧有城河,西门外也有一段城河。城北门外有文庙、老君庙,东门外有社稷坛,东北有陈氏宗祠,西北有土地庙、山神庙,西南有魁星楼,南门前有将军庙。从地面残存的一角20余米原城墙夯土来看,西城的筑城时间应较东城晚,可能是战国时期出于军事防御需要而兴建的。该城延用到清代晚期,城废圮于民国年间。从遗留下来的南门城额刻石来看,该刻石时间为清·道光五年,说明城在清·光绪年间曾进行修缮。
在东城东侧100余米左右处的龙门石河西岸有一条南北长2.5公里的防洪堤,此堤北起太行山麓红岭山山脚,南至邘城东南的景明村。因其蜿蜒似岭,而且历史久远,当地人称之为“故岭”。筑堤就地取材,用土夹杂卵石夯筑而成,现存宽6—12米,高2—4.5米,现南段保存较完好,是为保护邘国故城而修筑的古代人工堤防。根据199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故岭进行的横截探沟式发掘资料来看,夯土层厚4—20厘米不等,夯窝直径4—6厘米,其夯筑情况与邘城城墙中层一致,由此推断,该堤防的修筑年代至少应为西周。
除此之外,解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生活基本建设在邘城周围发现有大量的古代墓葬,一处在景明村东的龙门石河河床中,发现有商代墓,墓室为竖穴土坑式,出土器物有铜爵杯、铜片饰件等。一处在虎村一带,发现有战国时期的墓葬,墓葬为单人竖穴土坑墓式,出土器物有铜管剑、铜带钩、空首布等。一处位于东邘城外西北角,为一春秋至汉代时期的墓葬群,1981年发掘的七座古墓中,春秋墓2座、西汉墓5座。这些墓葬应与邘国故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邘国故城是古代豫西北重要方国城邑,它对研究商、周时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