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姓人助玄朗重修左溪寺

1
回复
98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溪寺在浙江省蒲江岩头镇的双溪源中,为唐代高僧左溪大师率朗道畅?始建于唐,至宋 时已有山门、厢房、佛殿和钟鼓楼等,颇具规模。并有舍利塔、齐云阁,李华曾作记。今冼钵池,左溪寺遗址、玄朗墓尚在。向北约三里,双溪交会于此,山青水秀。山间田野广种桃李,春天时,满目花树,有如桃源美景,著名画家张书旂、张振铎、张子屏、张世简等都出行于此,可谓画家之乡。双溪源中,还有宋代烧窑址及清初习武的“武肃堂”等遗址。可探幽访古。
传说重修于玄朗晚年.玄朗(673—754),俗姓傅,字惠明,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唐代高僧,天台宗第八教祖,人称左溪尊者。

玄朗祖籍河南宜阳,祖上在汉魏时是北方大族。晋朝时有一位祖先出任东阳郡乌伤县令,遂举家南迁,定居乌伤县今塔山乡。?

玄朗小时心静体安,9岁那年离家求学。唐如意元年(692),玄朗刚满20岁,就在义乌县清泰寺出家剃度为僧,取法号玄朗。第二年开始云游四方,寻师学道,前后近30年。他先到光州(今河南省潢川)拜岸律师为师,受具足戒,学习律宗。后来,又回到会稽郡妙喜寺向印宗禅师学习律部。在学习律宗多年之后,他不满足于一门教义,遂又寻东阳郡天宫寺慧威法师求教法华经,精研止观学说。此后,他对天台宗的止观教义专心致志,作为自己终生的选择。为了进一步研习天台宗教义,他后来又去荆州(今湖北省内)当阳向恭禅师求教。湖北当阳当时也有天台宗一个支派,先由弘景禅师传给真禅师(即兰若和尚),再传给恭禅师。据宋代《高僧传》载,玄朗在湖北当阳时,“依恭禅师重修观法,博览儒书,兼闻道学”,可见,他也像傅大士一样,是释、道、儒三教合一、融汇贯通的大师。但是,他“虽通诸见,独以止观为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刻苦钻研,修行三观,深得妙谛,“得最上乘,诠第一义”。

玄朗从当阳求学归来已年近50岁,他立志以弘传天台宗止观教义为己任,就隐居家乡,选择义乌县夏泉村(今浦江县夏泉村)荆紫岩下的左溪之畔,结庐建寺,参禅修行,讲学授徒,弘传佛法。因寺名左溪,俗家称呼他为“左溪玄朗”。当时夏泉村一带,重山深林,人烟稀少。玄朗的修行极其艰苦,他麻衣蔬食,独坐一龛,与山林为伍,与猿禽为伴,常常缺衣断粮。衣裳破了,便“布纸而缀”;肚饿饥渴,就“掏泉而斋”。尽管如此,物质上的困苦动摇不了他苦苦修行的意志。乡里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穷乡荒野孤苦零丁过日子?”他回答说:“志在林壑,石泉可以洗去头脑昏蒙,云松可以使我忘却尘世。”他愿意自始至终这样修行。他还说,世间本来并没有痛苦和欢乐之分。只因为人们情欲放纵,物欲横流,才产生出无数的痛苦和欢乐。假若大家都清除七情六欲,淡泊处世,无所追求,也就没有什么痛苦和欢乐了。

天台宗由智者大师创立传给五祖章安灌顶之后不久,就因为慈恩宗、华严宗和禅宗的兴盛而走向衰落。此后的100多年中,天台宗的主要活动基地大约是不在天台国清寺,而在东阳郡各县(金华市属各县、市、区)。如天台宗六祖绪云智威法师的传法地法华寺,七祖东阳慧威法师的传法地天宫寺,八祖玄朗法师的传法地左溪寺,以及九祖湛然法师学习止观教义的止观教寺,都在金华市境内。

玄朗是使天台宗由衰落转向中兴的关键人物。据说,玄朗知识渊博,讲法出神入化,且诲人不倦。因而影响日益扩大,名闻四方,远近僧徒慕名而来,不召自至,以致“拥室填门”。他为天台宗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继承人。据唐代著名文学家、湛然大师的俗家弟子李华在《故左溪大师碑铭(并序)》中载:玄朗的弟子有“开左溪之秘藏”的6人,“饱左溪之道味”的6人,“传左溪之法门”的入室弟子有婺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2人,“沾左溪之一雨”的弟子2人,还有新罗国(今朝鲜)僧徒法融、理应、英纯3人,归国后“弘左溪之妙?”,可见当时玄朗道场的规模。

玄朗的佛学著作只留下《法华经科文》一部二卷。在这部著作中,他阐述天台宗止观学说“因字以诠义,因义以明理,因理以同如”,宣扬“定慧双修,空有皆舍”,为传承和发扬天台宗教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开元十六年(728),婺州刺史王正容闻左溪大名,敬请其下山进城讲佛法。但玄朗不习惯与官府打交道,一心向往山林。不久他就借口有病需静养而回到左溪寺。

据宋代学者虞复记载,今义乌市东塘杜门鹅峰岭上的瑞丰寺,也曾是玄朗法师修行讲法的地方,瑞丰寺当时叫和峰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改为今名。

玄朗晚年,弟子众多,声名远播,也获得了当地官吏乡绅的关注。他看到左溪寺寺院年久失修,一片凋零败落的样子,已和日益兴盛的天台宗不相适应,于是决定重修寺院。在当地于姓大族的资助下,他不顾年老体衰,亲自杖锡指挥修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左溪寺焕然一新,并又建造了两座砖塔。

唐天宝十三年(754)九月十六日,玄朗圆寂,享年82岁。邻近僧俗大众都悲号恸哭。其时,正值浦阳县(今浦江)建制。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左溪玄朗的舍利分成两份:僧徒弟子得一份,在左溪之西原造一座塔,并请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写塔铭;世俗百姓得一份,造塔一座,位于婺州东部。
发表于 2013-4-12 12: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氏先人与左溪寺
于世封、于正封犹如两颗耀眼的新星,引人注目。众大臣的赞勉成为世代佳话。
  于氏一家对左溪寺的贡献,除送清穆为僧,后成为一寺主持,圆满功德外,其祖孙数代呕心沥血,竭其
力而就其功。从为左溪玄朗大师治室始,继建造东西厢房、大藏、齐云阁、方丈等九十余楹。造如来、
弥陀、大势至、观音等众多佛像,铸铜钟四千斛(古重一斛为五斗),建白塔高数千寻(古长一寻为八尺)等
建筑。可谓规模宏大,成就显著,名声远播。清穆在《普安禅院记》中说:“由开元至今三百余年矣,
而院事始完。唯予祖予父余兄与余之所经营不亦坚乎哉。”当初,于氏一家数代为建寺躬负畚筑,斩茅
除榛,搜材发石,何等之艰!且供给粮米蔬盐四十多年,实为不易。有于暠《洗钵池记》和于清穆
《普安禅院记》记述当初的艰辛和建成后的盛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