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85
- 帖子
- 精华
|
于七,名孟禧,字乐吾,化名王郎。祖籍山东省栖霞县唐家泊村。出身豪门,自幼读书习武,明崇祯三年(1630年)考中武举,任登州府总兵。明朝灭亡之后,解甲归农,在家乡传授于氏拳术,曾两次领导胶东农民抗清起义。起义失败后,辗转来到崂山,隐匿华严寺,削发为僧,后成为华严寺第三代方丈,并在此创立了螳螂拳,传授于僧侣,后逐步流传到民间,成为中国功夫名拳之一。
于七生在富豪之家外祖父是戚继光
1609年,于七出生在栖霞一个非常特殊的殷富之家。祖父于进表,是山东省大金矿主,栖霞巨商,登州府富豪,胶东武林名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资本家。父亲于可清,是明朝的武将军,明崇祯二年,与入侵腹地的后金军作战,殉国在保京战场。于七的外祖父戚继光,是中华历史名将。母亲戚颜君,是戚继光的长女。
当年,于七的祖父于进表为便于管理金矿,从蛇窝泊村(“于七蛇窝泊大庄园”,因被清兵焚毁,只有名字,已无实物可考证)迁到牙山西麓的唐家泊村。按照于七之父“明朝大将军门第”,建造了明朝末年山东省第一大宅院(经李恩浦、周杰三和李元章三位专家考证:“于七唐家泊大宅院”大于清末山东省牟二黑子大地主庄园)。于七在第二次抗清起义前,在牙山南麓新建的“接官亭花园别墅群”(被清兵先洗劫后焚毁,现在的栖霞市桃村镇接官亭村),是清初年全国最大最豪华的私人自建别墅。
于七自幼在祖父和父母的严教和熏陶之下,昼读书,夜习武。17岁参加府试,考取了文秀才登州府第一名,21岁考取了武秀才,22岁又考取了武举人,任明朝登州府最末总兵。明朝灭亡后,于七不降清,解甲归农。
两次领导农民起义失败后隐居崂山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引发了全国性农民抗清起义。清初年,于七以淘金工为主体,联合胶东各县农民起义,组织和发动了胶东第一次农民抗清起义。清顺治七年,于七起义军攻破宁海州(牟平城),杀死了清派知州刘文淇(北直隶人,贡生),起义军威震胶东各府、州、县。后来,清登州府知府张尚贤带厚礼携幼子赴唐家泊村与于七讲和,在清廷的软硬兼施之下,历时三年多的胶东第一次农民抗清起义瓦解了。
第一次起义失败后,于七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武授徒上,他在胶东遍设武馆,把从老师、祖父和父亲那里学来的各种拳术传授给弟子们,这就是胶东农民第二次抗清起义时遍用的拳术——— 于氏拳。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于七发动了第二次抗清起义,仍以失败结束。公元1662年农历三月初一夜,于七用“山前弃靴,山后夺路”之计,从山后逃出牙山。在山后的黄草庵毁容化妆后,逃到牟平县(当时宁海州)留格庄村肖文和家中潜藏一年,后经海路辗转逃来崂山港西村(现崂山区王戈庄镇港西村)扛长工一年多。
任华严寺第三代方丈创立中华名拳螳螂拳
公元1664年冬,于七到华严寺,拜第二代方丈为师,削发为僧,后为华严寺第三代方丈,在寺38年。
于七选择逃来崂山,有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有可能的话,从崂山到胶州东乡探访自己两个孙子的下落,就方便多了,可以投孙与亲人团聚,潜匿养老。第二,崂山有万余农民起义军就地隐匿,人气好,相对安全,有东山再起的土壤。第三,崂山有退身之处。
关于于七“观螳螂捕蝉,悟螳螂拳法”一说,目前虽无文字可考,但追溯于七的出身和家世以及整合各类民间传说,于七在崂山创螳螂拳是完全可信的。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于七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8岁拜中国武术之乡、沧州著名武师胡登选为师,所学拳法在征战搏杀中加以升华,无疑对少林武功有独到见解,有创拳坚实和浓厚的基础。第二,于七自幼聪明过人,能文善武,悟拳理,创拳法,对他而言,并非难事。据记载:于七从牙山逃奔崂山途中,留住牟平县留格庄时,把牧童手中玩耍的放牛鞭杆当兵器,创出了流传至今的“牛郎棍”拳,这说明了于七的悟性绝非常人能比,于七在崂山创螳螂拳,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螳螂拳经过三百多年和多代人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功夫名拳之一。中华武术螳螂拳是中华武术百花苑中的一颗奇葩,它萌芽在牙山,扎根生长在崂山,开花传播在胶东,结果丰收于全世界。
有刻石为证,雍正皇帝曾访华严寺。据传说,当年清雍正皇帝闻螳螂拳名鼎姿雅,追溯到东海崂山华严寺。当他看到华严新庙如天,又闻王郎就是于七时,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站在于七的墓塔前,久观不离,遂命笔墨,挥毫写下了“观澜”两个大字(二字刻在华严寺塔院门正对的大顽石上),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