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度西乡马戈庄镇有古齐国大夫宁戚冢,绕冢有三个村庄,依次为冢东、冢前、和冢西。道光进士于醇儒即生于冢前村。
于醇儒,字前峰,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乙巳科进士。出仕湖南桃源知县,升江苏高邮知州,颇有政声。于醇儒仕宦的年代,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江南一带早被外国侵略者燃起了战火。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此时的形势可谓内忧外患,作为一州的长官,其难为可想而知。据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知州于醇儒改团练章程,招募兵丁,图防太平军进攻高邮。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太平军王朱五带领200多名士兵由天长乘船七艘东进高邮城,知州于醇儒率清兵于高邮湖心开炮轰击,朱五等被俘而死,可见其为保卫大清江山处心积虑,恪尽职守。后清军与太平军鏖战江南时,于醇儒终于战死常州,做了为清朝守土捐躯的忠臣。朝廷赠其知府衔,并入祀北京昭忠祠。于醇儒是惟一入祀清朝最高级的烈士祠的平度人。
于醇儒生于书香门第,其祖上曾与诸城名宦刘墉联姻。据古庄于粒民先生著文回忆,于醇儒宅上曾藏有刘墉小楷书《金刚经》一部,精美绝伦,为艺苑珍品。抗日战争胜利后,于家后人带到青岛,被中华书局高价购去。
清代著名书家何绍基和于醇儒是同科进士,私交甚厚。何绍基官场失意时,曾在于醇儒的高邮州署寓居年余,留下了很多书法作品。于家后人保存着一块何绍基所题楷书《寒碧轩》匾额,题跋中说,“前峰世仁兄寓我于高邮署斋,绿荫清昼,颇忘炎景,因忆东坡寒碧轩诗意题之”,记录了这段充满诗意的艺术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