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后裔小考
$ m) C0 n M5 {3 J3 j/ U2000年10月,在杭州于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有的与会人员对于家村于氏家族是于谦后裔这个问题提出置疑。为解除这种疑虑,进一步挖掘于谦文化,弘扬于谦精神,推进于谦研究工作,最近作者先后赴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南峪村和河南省浚县进行了较详尽的考证,并以《于谦后裔小考》为题成一拙作。因作者不是历史研究人员,文中如有不妥,谨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指正。 1 _8 c. s7 s% a0 d' K" c& q
# m' \/ M- V& h' T
, `) c3 \, X) I4 I; M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河南考城(今兰考县),生于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60岁。于谦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次年选授山西道御史。宣德三年(1428年)任江西巡按,宣德五年(1430年)任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历时19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寇,宦官王振挟持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全军覆灭,英宗被掳,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是时,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朱祁钰,力阻南迁。调集重兵,激战九门,大败瓦剌,迫使其议和并送回英宗,加少保。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徐有贞、石亨等诬以迎立外藩之罪而遇害。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朱见深为于谦彻底平反雪冤,追光禄大夫、大国柱、太傅,谥“肃愍”,万历十八年(1591年)谥“忠肃”。
3 L/ k' J$ e+ ^: Z, _6 q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文家、民族英雄,名垂青史。据杭州于谦研究会搜集,历代记载和研究于谦的论著有近百部(篇)。但关于于谦的子嗣和后裔问题,过去一直是个谜。据《明史》、《明史稿》载,于谦之子“冕,字景瞻,荫授副千户,坐戍龙门”“谦冤既雪,并复冕官,自陈不愿武职,改兵部员外郎,居官有干局,累迁至应天府尹,致仕卒无子,以族子允忠为后,世袭杭州卫副千户……”。另载,兵部侍郎吴宁“为谦择婿,得千户朱骥”“谦被刑,骥果归其丧葬之……”。其中讲到于谦的儿子于冕无后,还讲到于谦的女婿朱骥以及为其归葬,但未提及于谦还有其它子嗣。清于继先著《先忠肃公年谱》载,宣德十年(1435年)于谦“生次子,未几殇”;正统六年(1441年)“三子生,名曰广”。由杭州市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杭州于谦祠编,杭州出版社出版的《于谦》一书收录的于谦年表中也有同样记载。于继先著《先公文集跋》中称,谦“被徐石之诬。第三子讳广年十六岁,随中官裴公潜逃原籍考城……”。由郭永学等著、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于谦大传》中载“宫中传下圣旨,将大公子于冕发配辽东,于康已陪伴大公子前往。小公子于广被遣送回原籍,由家人于淳陪伴前往浙江钱塘”。据此说明于谦有两个儿子。但小儿子于广回原籍是回了杭州,还是回了河南考城,说法不一。其他史书的记载也不外乎上述两种说法,即:一种说法说于谦留有一子一女,子于冕无后;另一种说法说于谦有二子一女。但对于谦的小儿子于广的后代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v, t2 z: } ?+ X4 {$ B. j
其实,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并不等于事实上没有。500多年来,于谦后裔就在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南峪村和河南省浚县于村等地默默无闻、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发展着,只是一直未能让世人所关注和知晓。1998年11月和2000年10月,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作为国家和河北省命名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家石头民俗村”而面世,并对外开放。由此,不仅揭开了于家村古老而神秘的面纱,展示了于家村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破译了于谦后裔这个历史之谜。通过于家村、南峪村和于村的建立、变迁历史,以及这三个村现存的历史遗迹和口传史料,也足以向世人证实:于家村、南峪村和于村以及由这三个村外迁的于氏家族是于谦的后裔。
& y) k( R6 g9 q0 J! B7 t3 w第一, 南峪村保存有于谦家谱
8 i: |3 ], t! M, @9 S! s8 J5 ^河北省井陉县南峪村、于家村和河南省浚县于村的于氏家族世代相传,始祖于谦曾任明朝宰相(也有说是大官),蒙冤遇害后,其子埋名隐居于井陉县南峪村。于谦是他们供奉了500多年的先祖。从我国的宗族观念和习俗而言,祖宗的事情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事情,不会有丝毫含糊和差错。现南峪村于姓家族仍保存有于谦家谱。据于谦二十世孙于银锁介绍,“文革”中“红卫兵”将查抄的所有家谱放在大队部,当时他任村支部书记,偷偷将于家的祖谱藏了起来。于谦家谱保存完好,虽已十分陈旧,但字迹仍清晰可见。家谱始祖为“少保于钱”。据《明史》记载,明朝历代所封少保很多,但姓于的少保只有于谦一人。这就已经可以证明南峪村于氏祖谱上的于钱就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但于谦的谦字祖谱上是金钱的钱,对此,后人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有意识的笔误。因为于谦被诬犯抄,其子逃匿于此,必然要隐名埋姓。第二种说法认为于谦是钱塘人,用金钱的钱一语双关,有隐名和怀念故乡双重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是老百姓或修谱人运用文字比较随意,只要同音就行,不拘泥是哪个字。如现于家村支部书记于玉怀的怀,有的人用槐树的槐,有的人用怀念的怀,好像都无所为,就连他本人也有时写槐树的槐,有时写怀念的怀。这三种说法,作者认为应该是第三种。因为这个于氏祖谱上少保的官衔都未隐讳,隐讳姓名就没什么意义了。
0 g) @0 |! V' @8 N于氏祖谱始祖于钱(谦)下列二子三孙,长子于世登,次子于崇登。据分析于世登、于崇登是于冕和于广的别名。一种可能是于冕和于广隐居时的名字,一种可能是于冕和于广的乳名。作者认为,这是隐居时的名字,因为这和祖谱、墓碑上的名字不同,祖谱和墓碑与本人不是同时代的产物,祖谱和墓碑可以是数十年、上百年后才修的,那时于谦早已平反雪冤,用不着再隐名埋姓。而于谦之子隐居时则不同,他们面临着居家犯抄的危险,不隐名埋姓不行。, M- r. @5 G8 ]6 B X8 ^
于世登和于崇登下列三子,长子于管(有道),次子于奇(东道),三子于辰(南道)。这三个儿子是于世登(于冕)的儿子,还是于崇登(于广)的儿子,作者认为,史书上记载于冕无后,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没有。但于有道、于东道和于南道是于广的儿子无疑。因为史书上已明确记载于冕发配到了辽东,而于康还能陪伴左右。发配不是抄斩,就是他有儿子的话也应该跟随其身边,隐居到南峪的可能性很小。
5 o2 n, [- N* q* Q3 e0 E另外,据《明史》载,于谦曾任河南、山西巡抚。南峪村旧属山西平定州,于谦对这里的地理一定很熟悉,此处山高林深,山清水秀,偏远僻静,既有优越的生存条件,又适合隐居,其子选择在这里隐居是有充分条件的。$ V* W/ R8 Z! Y" z( @5 W
第二、南峪村和于村都曾有于谦墓碑
7 `2 s. d. J0 e( U& w( h南峪村和于家村人无人不晓,现南峪火车站处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场,系于氏祖茔。据现年83岁高龄的南峪村村民仇怀义介绍,仇氏第九世先祖仇仲实是当时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于家坟为仇仲实所看。坟场占地数十亩,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十分气派。他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墓地赫然矗立着镌有皇封字样的“少保于谦”墓碑,碑文中还有祖籍杭州的记载。仇怀义是外姓人,他的话应该是没有攀高枝之嫌的。根据仇氏家谱的年代推算,这座于家坟为明成化年间所建。1956年修建石阳(石家庄至阳泉)铁路复线时,铁路正好从于家坟穿过,于氏祖坟被迁至南峪村后的山沟里。时任村支部书记的于银锁亲历了迁坟的经过,于贵锁、于四小等众多南峪村村民也都知晓迁坟的情况。于银锁介绍,当时坟上每位先祖的尸骨统一用二尺红布包裹掩埋,于谦墓碑重新立于新坟之上。但令于谦后人万分痛惜的是,“文革”中于家坟被当作封资修夷为平地,于谦墓碑也不知下落。虽经于家人长期四处寻找,至今仍无踪影。这不仅是于氏家族的一大损失,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由此为研究于谦后裔问题造成巨大障碍。为缅怀先祖,于银锁等南峪村于氏后人,还在原祖坟上作了印记,哪是立碑的地方,哪是埋先祖的地方,他们都记得真切。
3 L; }( S5 e8 o! N+ R+ T8 P据河南浚县于村于谦第二十世孙于有林介绍,清乾隆二十九年,浚县知县专门为民族英雄于谦修坟立碑。在这次修建的于家坟点穴碑上有这样的记载“于姓先祖明朝兵部左侍郎,罹难后子孙隐居娘子关下深山,后迁隐古谭城郭家庄(于村原名)”但这块十分珍贵的墓碑同样没有逃脱“文革”的厄运,于有林讲,前些年浚县文化局曾多次进行查寻,至今也没有下落。由此再一次证明于家村、南峪村和于村于氏家族是于谦后裔无疑。
/ _% k# A A7 F& Z* g1 q第三, 于崇登(于广)三子的迁居有据可查' Z3 t* Q3 h+ e. n" j4 ?# g' D, D
据于氏墓碑和祖谱记载,因生活所迫,于崇登(于广)的长子于有道于明成化年间(约1486年)携妻带子及小弟于南道迁居至现河北井陉县于家村。后于南道又迁居河南浚县于村,二弟于东道仍留在南峪村。有关于氏三兄弟的迁居情况,于家村民国九年所立于氏宗祠碑文载“有道公,旧居南峪村,家赤贫难于存活,谋他从今日之于家村,实当日居人鲜到之深山也。吾祖于明成化年间偕眷于此,无立锥之地,乃决意开辟斯土,日夜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殆……”不仅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于有道自南峪村迁至于家村,而且还记载了当时创业之艰难。于家村明万历二十八年墓残碑也有“于有道携妻贾氏及小弟于南道自南峪村迁居白庙村(于家村原名)”的记载。河南浚县于村于氏家族乾隆年间所修祖谱上记载“于姓先祖明朝任兵部侍郎,护国为民,举正除邪,天降事端,居家犯抄,于村于姓始祖携妻带四子逃匿现于村……”,这说明于南道是与大哥于有道先从南峪村迁至于家村,后于南道又从于家村迁至河南浚县的。
: {0 d+ F3 i8 x% O" d' a6 O+ D' b于有道有五个儿子,按于家村的习惯,五个儿子叫五股,在第三股的家谱上还记载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吾到南峪村,去查上世灵,查到十几户,具是于谦宗,只知官职大,谁知吾祖先”不仅说明他们是从南峪迁来的,还说明他们是于谦的后代。据于谦第二十代孙于贵文介绍,这段顺口溜他们小时候都可信口吟来。南峪村于氏家谱上也留有于有道、于南道迁走的痕迹。在南峪村的于谦家谱上,少保于钱(谦)下列二子三孙,三孙为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再往下就只有于东道的后代,而没有了于有道、于南道的后代了,说明他们已经迁走。此外,于家村于氏家族自古就有年年回南峪祭祖的传统。随着家族人口的繁衍增多,祭祖活动也一年比一年隆重,清代曾有十二秀才顶带花翎回乡祭祖的记载,场面十分壮观。; F% t2 T5 q( l% y4 U
第四, 一些历史遗迹和口传史料可以证实于家村、南峪村和于村于氏家族是于谦后裔。
$ A' n! A9 o$ a现南峪村除保存有于谦家谱外,还保存有两座“少保宅院”,据说是朝廷拨专款所建,为于家始祖明代时的故居。据说“文革”前“少保宅院”的大门上还悬挂着镌有“成均彦士”“光前裕后”字样的牌匾,非常显赫。在故居的后边还有于氏学堂的旧址。于氏先祖明代从南峪迁至于家村时的老宅仍在。于家村的古村落建设还带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于家村原有二十多座二层木阁楼,酷似江南一带的民居,据说是因于谦是杭州人,保留了江南的建筑风格。于家村原名白庙村,是因村北有一座白色的庙宇而得名。有碑文载,此庙为于家村人主持修建,其建筑形状颇似江浙一带的建筑,其风格亦似于谦故居,白墙黑瓦,独树一帜。, K; [, |7 Y9 v8 p8 I& k* |
于家村、南峪村和于村都有很多关于始祖于谦的传说,最基本的和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说其老祖宗是明朝宰相(或说是大官)。于家村南原有一座岳王庙,与村北的白庙遥相辉映,岳王庙供奉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白庙供奉隋将李密。据说是因为于谦蒙冤,于氏后人借供李密之名供奉于谦。这与杭州北供岳飞、南供于谦的情况绝非巧合。在于村有关始祖于谦的传说也很多:有说始祖于谦被英宗所害,于姓名讳避英,说于(鱼)不见英(鹰),见鹰必死;有说钱塘人曾到于村寻找过于谦的后代,并在当地蚂蚱庙的两块石碑上留有鱼和鱼眼的标记;还有的说,于谦第六世孙于浙曾在于氏祖坟上立牌坊,向世人昭示先祖的伟业和清白等等。
3 P& j& r- \6 b; A第五,于广并非隐居考城或杭州而是隐居南峪村
& k9 q3 p/ I- L/ H# P: K# ]4 G4 Y据史书对于谦子嗣的记载,于谦留有二子一女,小公子于广在于谦蒙难后潜逃河南考城或杭州隐居。这种说法和上述情况,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大吻合,但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是可以圆其说的。一是于广隐居考城的历史记载有遗漏。据于村乾隆年间所修祖谱记载“于村于姓始祖携妻带四子逃匿现于村,时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村南十多里荒野水草。后二、三、四子又迁隐丁栾、砀山、黄河南……”据说这里说的黄河南就是考城。这可以说明修史的人所掌握的情况有偏差,历史记载不够准确,将于广的后人隐居考城,记为于广隐居考城。事实上,于广是隐居在了南峪村。二是于谦的祖籍是河南考城,既然是潜逃隐居,就不可能隐居在自己的老家。三是于谦这种情况,其后代未能完整地载入史册,非常正常。于谦蒙难后,石亨、徐有贞等恨不得将其斩草除根,其后代隐名埋姓四处躲藏,一方面,他们的情况不可能被朝廷知晓;另一方面,修史的人也难以掌握他们的情况。四是从历朝历代的修史情况看,其历史记载有的是当时记录的,有的是后人补记的,尤其是后人补记的历史,由于时过境迁,很难完整无误。就于谦这段历史而言,明朝历时276年之久,于谦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卒于明朝建立后九十年,其小儿于广的有史记载却已到了清初康熙年间,时隔二百年之久,出现差错和遗漏在所难免。
2 B/ E1 _; z6 M% H) U" W3 B) i我们在考证于谦后裔的同时,还掌握了于谦后裔的发展情况,南峪村于氏家族现有170多口人,于家村于氏家族有1600多口人,从于家村外迁至本县水窑尘洼村,山西平定县、浑源县等地的于氏后代有数千人。于村于氏家族有1500多口人,从于村外迁至本县丁栾、于庄、兰庄,安徽砀山,河南兰考,山东荷泽等地的于氏后代也有数千人。初步估算,于谦后裔在万人以上。而且,河北井陉县于家村和河南浚县于村是于谦后裔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 k* t1 l" ^) l
. I. D& y3 z9 b, V- O. i" ~" E 2003年3月12日于石家庄 " P/ E. u; K/ K, h( w& _' P9 C
(于兴:于谦第21世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书法家、书法评论家;于爱斌:于谦第23世孙,河北省辛集市检察院检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