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双鞭花棍

0
回复
64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01: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991246605871390.jpg
   
       在高新区清池街道清池村附近的公园、广场上,你会欣赏到一种特别的“舞蹈”,它既适合青年人热情奔放、激情四射的青春旋律,又适合中老年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运动风格,更是孩子们欢快跳跃、节奏明朗的绝好舞蹈,这种特别的“舞蹈”就是双鞭花棍。

  一段“要饭棍”的凄凉历史

  说起双鞭花棍的起源,人们会有一丝苦笑。花棍,确切地叫法就是“叫花子”的要饭棍,讨饭用的打狗棍。清乾隆四十一年的一段真实民间故事对双鞭花棍的起源做了最好的解读。

  那一年,潍河发大水,洪涝成灾,沿岸村庄百姓纷纷逃难。一对于姓夫妇拿着要饭棍,捧着要饭瓢,背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沿街乞讨来到清池村附近,在一户大宅门前,刚讨了一声,便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扑上来。丈夫急忙招架,狗叫声引得四邻的狗都破门而出,把这一家人团团围住,情急之中,丈夫因用力过猛把棍折成了两段,自己也被狗咬伤。急中生智,他拾起断了的两截棍,用棍的四个棍头打狗,效果不错。混乱声惊动了四邻八家,得知情况后,他们唤回自家的狗,并拿出干粮打发了夫妇二人。

  事后,他们苦笑着谈论这一场打狗的经过,丈夫把一根棍两头打,两根棍四头打的经验总结了一番,在乞讨的路上,夫妇俩一边走一边练,妻子演练单花棍,丈夫演练双鞭花棍。也就是在这样苦难的环境里,他们把打狗的动作经过艺术加工、编排,形成了前后基本花和左右轮打花的最基本的花式打法。  

  一种老少咸宜的健身舞蹈 

  后来被人们称作于花子的于姓夫妇正是双鞭花棍的创始人。其第一手原始素材也就留给了清池村。西清池村村民牟佃奎是个有心人,他把流传在周围的有关双鞭花棍的资料收集起来,揣摩演练,并开始组织村民学习表演。

  1952年,其姨表弟王树奎来拜年时迷上了村民们表演的双鞭花棍,当时只有七、八岁的他便跟表哥学起了这门艺术。在熟练掌握基本打法的基础上,又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演练和加工整理,王树奎所掌握的动作不断完善,并把前后基本花和左右轮打花发展变化为十几种花样。

  在舞台上,少则4到8人,多则16人,在广场上则可达上千人,这门灵活多变的艺术如今已经渗透民间,成为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大众艺术。你看,侧身优美花、左右扑蝶花,多么富有女性的婉转和柔美;雄鹰展翅花、苏秦背剑花,又充分显扬着男性的英武和刚强。二人对打花、腿下转体花,又可以男女共同表演。整支队伍表演时,同样可以“花样百出”,可以竖成行、横成排,或者成圆圈或者成簇团,形式不一。表演到热烈处,还有“嘿”、“咳”的口号响起,格外激发人们的激动与振奋的情绪。

  因为时代的进步,于叫花子的“打狗棍”如今已经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光鲜亮丽的演出服装,五颜六色的花棍装饰,清脆的铃声,闪动的花穗,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蕴涵着深厚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潍坊这一片土地上的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烙上了民风民俗的鲜明印记。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王树奎老人对这门艺术满怀深情,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艺术队伍,创作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曲目,把这门艺术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