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报道,但不知道真假,无法判断,现转帖过来以做更多了解:
. x0 z0 d- _& l% |
$ r3 [6 d5 a7 q/ J* l+ _. V西安事变“兵谏”将领后人难以启齿的秘密(图)2 g5 n% L% I" [6 K5 {3 L
作者:盛张
" _8 Z! e/ J) |曾任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的抗日将领于学忠,还当过东北军军长,大半生兵戎,抗日先锋,参与1936年的西安事变“兵谏”,1949年初避居重庆,蒋介石曾亲自要求其去台湾,但他一直未去,后经周恩来亲自派专机接其全家到北京,他成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还担任全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
q0 U* u; J0 r0 a0 W 9 {) P L: H2 `2 z1 t
1964年,于学忠在北京病逝。生前,于学忠将自己民国期间在沈阳、重庆、天津、山东青岛蓬莱等地购买的私房全数捐给国家,仅留在北京一处私房,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31号甲9号,可后来世事变迁,该私房虽然有政府颁发的合法的房产证(私房产权),但一直为邻居占用,如今22年都未能拿到这份房产,家人无奈将此段“难以启齿”的秘密在网上公布。( \* ?& C( r3 L0 a% z
' w) h/ y S6 B 于学忠的后人如今在北京工作,生活,据他们介绍,于学忠将军的旧居两间40余平方米,座落于北京市中心地段的东城区翠花胡同31号甲9号的一个标准院落,1988年10月11日由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核发的房产所有权证,为于学忠儿子于允光一家所有,于允光如今也有76岁高龄。院内一间18平方米,房号8,另有一间16.9平方米与邻户共有,共18+8.45=26.45平方米。自1966年开始,这一处房产由北京市东城区房管局代管。1988年国家落实政策,分发至各继承人,分给于学忠儿子于允光一张房产证,属于于允光名下的房产有两间平房,共约27平米。自于允光拿到房产证后,就要求当年的实际占有人归还住房,但房子一直被他居住,以各种理由提出不能腾房。与于允光命运相同的还有其胞妹、即于学忠之女于允琨,于允琨名下有院内一间房屋15.4,平方米,房号7。% {. ?0 f( o. x, ~
; f) X* J$ }; w: |9 t" Y 目前,这两套住房同为一家住户居住。于家人因同一家住户不能腾房而未能拿回22年前就已经属于自己的私有房产。
# h0 X& H9 [! @. Z& H, c 7 k. V# K( ]1 k) h: D# Q
就这样,于学忠后人的住房,就被占有人无偿居住,一住就是22年。这期间,于家人曾找过住户的单位,找过东城区房管局,找过北京市落实政策办公室,答复是: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还有很多,要慢慢解决。另外,据于家人了解后介绍,目前占用他们的住房的居住户申荣庆(最初的住户,现在也许是其子女继续占有了),其儿子的单位也曾分过房,但仍以无腾房条件为由一直未能腾房。
$ s1 M/ c+ V$ l" K' g! u6 E. p6 C4 R. k
& c9 W' q2 z1 g* I 于学忠的孙女于鸿立说,她相信,以政府的办事能力,若想解决这点儿事,22年的时间足够长。因为这22年来,他们于家从未与住户发生过任何租凭关系,从未收过一文房租。本着相信政府,相信法律的信念,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现在,于学忠儿子于允光已经76岁高龄,最初居住的37平米住房在五层楼高,因上下很困难,无法居住不得不卖掉,希望能再买个低层的房子,同时希望能离子女近些也便于照顾,但苦于当前的高房价,不能实现这一愿望。目前居住在女儿住房中,但总觉自己没有自己的居所,非常困惑,再次想到了自己22年来一直拿着的一纸房本,希望这个保留了22年的房本能缓解当前之需。2 W- O$ ^! \; r2 t5 y: {
* w- Q& V! L1 T$ v0 C' k
于允光也和其父亲一样,都是军人出身,受正规军人家庭教育成长,一直相信政府,从未向单位提过任何个人困难。并且一直以身为抗日将领之后为荣,不愿为别人添麻烦,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提到其父于学忠。于学忠在沈阳、重庆以及青岛等多地均有房产,目前已捐给国家,其中最近的就是在重庆渝北区的于学忠将军府,于2009年5月翻修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于学忠将军的后人也参加了重庆的开馆仪式,并表示他们真正体会到祖辈的精神及恩泽一方的为人准则,认为凡事靠自己,并不期望倚仗祖辈的功勋,只希望政府能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法规,将属于于家的那部份房产真正归还给于学忠之子,在其有生之年解决他的住房条件,让他能真正有一处自己的房子,而不只是拿着一张22年前的空空的房产证。
4 S" _9 r( G/ e6 D/ K% N
8 X. N; t. J- J6 n6 X! C6 E 此前,于家后人曾将情况反映给过北京市东城区市政府,可惜石沉大海。于家后人说,“作为子女,我们也是在政府部门上班,很惭愧无更多财力为老父解决住房,而父母亲也因没有自己的住房,总要住在女儿家而不能安心。希望政府协助尽快解决为盼!”7 @! `! F" S# A, h
N8 @2 C: o; q" v8 i 附知情人的联系方式msn:yangbocitytv1102@hotmail.com- k3 k4 D3 w6 c% b# y y p
. X% Q) z' }, z%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