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州第一干员”于沧澜

1
回复
127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州第一干员”于沧澜

002.jpg


现在知道于沧澜的人不多了,他在河南省为官30余年,被誉为晚清“中州第一干员”(中州是河南省的古称)。于沧澜,平度古庄北村(原来叫古庄村,1959年分为古庄北村和古庄南村)人,自光绪三年考中进士,他就被分去河南任职,什么地方难管、什么地方麻烦就有他的身影。辛亥革命爆发 ,他两袖清风回了家乡 ,之后双目失明、家境困难,却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一直活到76岁。

    一头小马驹感动教书先生

    古庄北村距离平度市区40公里,属于相对偏远的村子,但在古时这里可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是胶东地区去济南或进京的必经之地。每到乡试或会试时,马路旁就会搭起几个棚子,里面备好茶汤,专门款待赶考的学子。做这事的是于沧澜的父亲于镒。而我们的主人公于沧澜是这家的二公子,他兄弟五人,当地人尊称“二大人”。

    于沧澜,字海帆,出生于1845年,这时已到清朝晚期,外国侵略势力日渐狂妄,清朝政局动荡。别人都在忙着如何躲避灾难,但老于家依然坚持着老传统,凡于家子弟一定要勤奋读书,将来报效朝廷,所以自小他便在家里啃书本。于沧澜小时候很调皮,其他兄弟认真听、认真写,只有他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又摸摸身上的衣服,偶尔还会去碰碰正在认真学习的兄弟。教书先生对他很失望,将他列为“坏孩子”名单,不再上心教育。于沧澜的父亲于镒看在眼里,心想不能直接说教书先生,得想个法子才行。

    这一天,于家刚降生了一头小马驹,孩子们都争相去看,教书先生也过去了,他无意中说:“七天的小马,肉吃起来特别嫩。”这话恰好让在旁边的于镒听到,回去后便嘱咐下人,等小马驹第七天的时候就杀掉吧。于镒一向不忍杀生,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只能狠下心,把煮好的肉给教书先生送了过去 ,而后相求:“请先生务必好好教导二子,他虽顽皮却极为聪明。”教书先生一看,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也被老爷子听到心里,感动不已,自此对于沧澜特别上心。有了教书先生管教,再加上于沧澜自己的努力,学业日进,终于不负众望,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

    不吃肉不喝酒,被戏称“和尚县令”

    于沧澜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接下来可以学以致用报效朝廷了,他被分到了河南,那时的河南地域虽广有些地方却很难治理,曾经被派去的官员坚持不了多久就找借口离开了。于沧澜觉得既然是朝廷的安排就得尽力做好,所以他相继代理上蔡县、滑县、兰封县和固始县的知县,几年之后升为鹿邑知县。提到这几个地方,史料用四个字来形容:繁、难、冲、要。简单来说是个人员复杂、匪盗丛生、经常起冲突的地方,吏治难度非常大。于沧澜吸取之前县令的教训,越是棘手的事情越要处理 、越是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就越得坚持做到底。所以在当地豪绅眼里,他就是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

    比如代理固始县知县时,当地有位有钱人的家人犯罪被抓,要是以前送点银两就解决了,但成箱的银子送到于沧澜面前,他看都不看就端茶送客,最后还是秉公处理,严肃了衙门的风气。他经常跟上司发表意见,如果觉得上头做法不对,一定会据理力争,不会违心奉迎,为此得罪了不少官员。曾经他得罪了专管一省财赋和人事的布政使,朝廷已经下发他升任鹿邑知县的文书,布政使却故意压下任命状迟迟不给,于沧澜得知后也没有向其低头,而是泰然应对,逼得布政使不得不自己找台阶下。清朝也会定期选拔“优秀员工”,文官在任三年,武官在任五年,如果成绩显著的话就被评为卓异(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于沧澜接连将这五个荒蛮之地整治得又文明又稳定,多次获得这项殊荣。

    于沧澜有个特殊的称号叫“和尚”。原来,他自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只吃素食,从不碰肉类,也不喝酒。作为官场之人竟然两样都不沾,这事传出去后大家便给这位铁面无私的县令起了个外号“和尚”。如果有事犯到这位“和尚知县”手里那就麻烦了,只能等待处理 ,贿赂是绝对不可能的。

    任职30年成“中州第一干员”

    别人不敢来的地方他来了,别人治理不了的地方他管得井井有条。这些年于沧澜先是从代理知县干到了知县,再从知县升任河南卫辉知府(卫辉府管理九县)。对他这种认真负责又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上爬,而于沧澜并不在乎这些,在哪他都一样干。

    一直到光绪末年,朝廷诏举贤才,于沧澜也应诏前去 ,家人心想这下他总可以分到好地方去了吧。但他这辈子注定跟河南结缘,朝廷看到他在河南的表现后决定,还是让他回去,这次官位提升了,一下管辖好几个地方,还被破格选为南汝光淅兵备道(管辖府、州,成为省以下,府以上最高行政机构,道员多兼兵备衔)。1902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北京路过河南,在小小的汲县住了两个月,这段时间一直是于沧澜和另外一位官员伺候着,看大家吃饱喝足睡下后,他们还得在行宫守至半夜,以备随时召见。

    后来,河南最南部的重镇信阳也交给于沧澜管理。之所以说是重镇,是因为信阳是由北京到湖广等省份的必经之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成的京汉铁路,就通过此处。所以这里也就变成了个是非之地 ,不仅朝廷大员接踵“光顾”,商贾大亨纷至沓来,而且每天车马铃声嘈杂震耳,兵民杂处恶棍嚣张。这样的地方交给别的官员自然不放心,于沧澜这些年专门啃这种“硬骨头”,这次他又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导以礼义,抚以威信”,很快治理得“四境帖然”。

    到了晚晴,朝廷实行新政,他更成为巡抚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升为道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后,他身兼数职,什么矿物、巡警、筹款的事全得做。正因如此,在河南任职30年,他被誉为“中州第一干员”,还被慈禧与光绪帝面授“御赐荣禄大夫 、钦嘉一品衔。”比起老家平度,于沧澜在河南的名气更大,现在的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就是他创立的,当时的名字叫“卫辉府官立中学堂”,于沧澜自任监督(校长)。

    两块咸鱼骨头救了官差命

    于沧澜为官的事情在河南、平度地区广为流传,对这位勤勤恳恳工作的晚清官员,人们更钦佩他的执著、刚正不阿。久而久之,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久传不衰。这里有两则关于于沧澜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说于沧澜曾经被分配到南方当官,当时南方正缺盐,连做饭都非常紧张。有一封官府的文件必须紧急送到北京,于沧澜是个心细的人,他想到这项任务路途遥远,如果长期吃不到盐,身体就会受影响,更别提完成任务了,怎么办呢?他派人找来两条咸鱼,这在那个时期可是非常珍贵的。给官差说,你带上这两条咸鱼上路,实在受不了就吃一口,但记得一定要把鱼骨头带回来,这是一种药引,有大用处。官差记下这些话就出发了,果然如于沧澜所料,一路上的旅店几乎都尝不到半点咸味,幸亏有身边的两条咸鱼及时补充盐分,才能顺利将文件送到。可回来时就麻烦了,咸鱼已经都吃完了,只剩下两根鱼骨头,官差实在受不了了,就冒着回去可能被砍头的危险咬了几口鱼骨头。见到于沧澜后,官差赶紧跪下认错:“大人,您嘱咐一定要把鱼骨头带回来,可我回来的路上实在受不了了,只能啃了几口鱼骨头,请大人处分。”

    于沧澜一听反而笑了:“我要是不刻意交代你把咸鱼骨头带回来,你去的时候就把骨头丢了,回来的路上没有盐吃,你能回来吗?”原来这就是他想的办法,两块咸鱼骨头保住了官差的性命。

    还有一则是说于沧澜娶了个南方大户小姐,他带着家人回平度探亲。快到家时他问妻子,第一次回家准备的什么礼物,妻子从身边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这是我攒了20多年的宝贝,想先给公公婆婆。”于沧澜一看,里面是块盐砖,转手就扔了,“这东西,老家有的是,就不用了。”

    两袖清风回老家,之后双目失明

    十年寒窗苦读让他满腹经纶,三十多年在朝为官,他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在河南,于沧澜是“中州第一干员”,在平度,他是品德高尚的“二大人”。而在众多莘莘学子眼中,他更是位难得的挚友和伯乐,很多读书人赞叹他的文采和德行慕名而来,他都会跟大家秉烛夜谈,毫无官架,遇到生活潦倒的书生他多次慷慨解囊。因为在文学上的造诣,曾先后五次被聘为河南省乡试同考官,经他举荐的不少读书人都考中举人和进士。

    只可惜,这位一心想为朝廷效力的忠诚官员生不逢时,辛亥革命后,于沧澜对当朝政府日渐心灰意冷,看不到希望的他两袖清风回到古庄北村。因在政时过度劳累、退休后又对朝廷的事挂念不已导致双目失明,之后老于家接连遭到土匪劫掠,于沧澜的家境日渐艰难。这时的于沧澜反而安之若素,每天与乡里的读书人谈论诗文,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读书时,一直到1920年冬天去世,享年76岁。

    在他去世后,著名书法家王垿给他撰写了墓志铭,王垿是莱阳人,曾经做过国子监祭酒,为光绪皇帝写《实录》,他的书法曾有“有匾皆垿书”的美名。但王垿有个特点,只为道德好、官声好的山东同乡写墓志铭,于沧澜就是其中一位。这就是于沧澜的全部故事了,从政30多年虽然最高只做到四品官,但至今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而在这个文化世家里,老于家的其他人也都各有千秋。

一棵140岁的九曲古槐还在诉说着老于家的百年沧桑,它见证了进士于沧澜的政界之路,也同样指引着老于家其他子孙勤奋上进。平度市原文化馆副馆长、民间文学学会会长陈传瑜说,在平度屈指可数的世家中,老于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世家,因为这里曾经出过八个举人一个进士。于沧澜干得好 ,其他人也不赖 ,有人研究医道成为乾隆的御医,有人守土捐躯成为忠臣……老于家曾经还差点跟“宰相刘罗锅”刘墉家联姻,只可惜因某些原因虽没能成为亲家却成了挚交,之后古庄北村遇到杀头的麻烦事,多亏刘墉在朝廷周旋,才免了灾难。

    老于家的子孙不乏精英

    古庄北村一粮仓大院,有两座与四周格格不入的房子,斑驳的墙壁、弧形的房顶,还有几处写有残缺不全的字,这里便是老于家的旧宅了,到处都透露出老于家曾经的辉煌。就是在这里,于沧澜苦读圣贤书,也是这里,曾让无数读书人向往不已。

    上文已经说过,于沧澜的父亲于镒尊儒重教,每年都为参加考试的学子在路边备好凉茶,而在古庄北村他还做了件大事,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四处筹集资金,聘请优秀教师,招揽于家的子弟和亲朋好友,在老于家办起了“敦睦文社”,热心培养人才。只要想读书都可以进入这里 ,想谈论诗词也可以在这找到知音。不久,大家就都知道了古庄北村的这个文化之地,一时之间,乡间俊秀群起。现在提起来,当地人还会说:“古庄秀才多似树,镒老之功不可没。”古庄秀才真的多似树吗?有棵140岁的老槐树可以证明,这棵槐树至今坚守在老于家,凡到古庄北村的人都会去看看它。这棵树叫九曲古槐,它造型奇特长得弯弯曲曲,村里人讲,每一个弯都代表着老于家的一个文人,老于家曾经出过八个举人一个进士,而且个个都功成名就。

    “老于家绝对是平度的文化世家。”陈传瑜介绍,在平度有几个比较知名的世家,比如驰骋商界的张舍老白家,曾经是胶东地区首富;比如文状元蔡齐,创造了政界的传奇。而古庄北村的老于家,世代从文,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世家。为了进一步说明,陈传瑜还搜寻平度历史,找出了老于家的几个代表人物,接下来我们会逐个介绍。

    有人成了乾隆皇帝的御医

    老于家的人虽然都读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当官,就像1745年出生的于溥泽,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刻苦,19岁就中了秀才,21岁又中了举人。但之后却再也爬不动了,多次想进礼部都没中,后来就到滨州做了训导(正八品文官,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干了六年后他实在不喜欢这项工作 ,便辞职回了家专心研究医药。殊不知这一研究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他苦读张仲景等多位医药专家的著作 ,用毕生心血写成《要略厘辞》。此外他还特别注重对基础医学的研究,写成了《痘赋》、《药文》,虽短小精悍却颇为实用。上面详细介绍了痘的产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还将每一种药材的特点都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因为他过人的医药技术,于溥泽后来被乾隆聘为御医,一次跟乾隆谈到家乡古庄北村的风景时,于溥泽说:“臣乡古庄非但位置好,风景也不错,南有南泉湾,北有五岔山,东有分水岭,西有永康河”。乾隆听后龙颜大悦,想来看看,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现在在平度还能听到一些老者称赞他高超医技的传说。有一年,于溥泽研究《内经》,根据里面的说法推断第二年可能会出现瘟疫,提醒大家要做好防病准备,果然到了第二年瘟疫猖獗,幸亏有了他的提醒才避免大流行。还有人说,于溥泽出诊有个习惯,凡是乘轿或骑着驴来请他去看病的 ,他就先去骑驴的那家看病,如果是骑驴来请的和步行来请的 ,他就先去步行的那家,对那些家境贫困的病人,医药费他能减免就减免,甚至还会免费赠药给他们。这些传说虽然难免有溢美之词,但有些确实是有历史考证的。

    于沧澜的弟弟人称乡野才俊

    和于沧澜情况有点相似,这位于家后人于醇儒是1845年考中进士,之后就被分到了江苏,任桃源(属淮安府,时为运河沿岸要地,今称泗阳)知县,后成为扬州府高邮州知州。同样,他勤勤恳恳,一心为朝廷做事。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扬州成为太平军和清军的决战之地,身为知州的于醇儒倍感压力。为防止太平军进入高邮,他一介书生招募兵丁,日夜操练,带着高邮百姓歼灭200多名太平军,受到清政府表扬。之后于醇儒又参与到与太平军的大决战中,不幸战死常州。

    因为他忠贞的精神,清政府将其入祀到了北京昭忠祠,于醇儒也成为唯一入祀清朝最高级的烈士祠的平度人。对于于醇儒史料并没有过多介绍,只知道他跟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是同科进士。何绍基官场失意时,曾经在于醇儒家住了大半年,留下了很多书法作品。

    在陈传瑜提供的几位于家后人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名字,于志潜,原名于沧洲,是于沧澜的胞弟,两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考试。只是这位弟弟颇有些性格,他不喜欢八股文所以不喜欢老祖宗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年轻时多次考试总是不中,他便心灰意冷辍学在家研究书画,也因此养得性情孤傲 、不喜逢迎,这种性格怎么能在官场混呢,跟于沧澜混了几年后便回了家乡。他的偶像是陶渊明老先生,敬慕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便自己改了名字叫志潜,号柳门。于志潜的爱好极为广泛,除了绘画外 ,还精于篆刻,喜欢研究甲骨文和隶书,精通园林艺术,而他也成为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之一。他研究甲骨文是在1899年,而甲骨文研究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对于他,当地人这样形容,是位潜心治学的乡野才俊。

    除了文中介绍的这几位,老于家的其他后代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有虽然“异途”出身却官至遵义府知府的于方柱,有以文采留下盛名的于莲,还有成为知名书法家的于翔鸿。老于家为什么出精英?除了祖上的教导,陈传瑜提醒,有老百姓说是因为这里的风水好。古庄北村在三合山以北,这是由三座小山组合而成的山体,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的大“山”字,更像一尊搁笔的架台,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笔架山”。或许是受到了笔架山的灵气,老于家出了这么多的文人。

    刘墉一句话救了古庄北村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古庄北村老于家也有所了解了,他们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在每个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之无愧称得上“文化世家”这个称号。采访中,记者还几次听说,老于家跟宰相刘罗锅刘墉家曾经是亲戚,经常有车马往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很多人说不清楚。还是陈传瑜通过两则小故事找到了答案,他们之间确实关系不错,源于一段未能实现的姻缘。

    刘墉是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女儿曾经与老于家的祖上订了婚(遗憾的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位于家人)。眼看着要到完婚的日子了,女婿却得了病,老于家只能将婚事一拖再拖,想等身体彻底好了再说。可能这位于家人跟刘墉女儿确实有缘无分,这一病就起不来了。有人建议,何不娶了媳妇用红事给冲冲喜,但老于家的长辈坚决不同意,这样太对不起亲家,万一进门后儿子有个三长两短就不好了。眼见着女儿年龄越来越大,在变成大龄剩女前刘墉得赶紧把女儿嫁出去才行,派人到老于家了解情况才知,女婿已经病入膏肓,为了女儿他们已经取消了婚事。在古代一旦双方定下婚事,出了再大的事也得照办,否则就会被人笑话。老于家冒着这种风险拒绝了婚事,让刘墉颇为感动,所以之后即便女儿没有嫁给老于家,两家也变成了挚交,书信来往不断。当刘墉回诸城省亲时,还专程到古庄北村看望于家,于家设宴招待,刘墉说:“为使咱两家关系长存,吃碗面条最好。”

    于家是个大户,且有功名,招待客人用象牙筷子,刘墉微笑着说:“我们于、刘两家关系甚笃,用这种筷子意义非同一般。”之后,老于家跟刘墉家的关系就被传开了,乾隆年间古庄北村曾发生了件事,处理不好全村都要赔上性命,幸亏刘墉在朝廷周旋才得以解决。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登州知府用银车押送银两到北京,路过古庄北村的西北角时银子被一帮地痞半路劫走,这事可闹大了,要知道那是供给朝廷的银子,不仅登州知府要担责任,古庄北村所在的莱州府也逃不过。接到通知后,莱州府一边差人四处去找银子,另一边则差人赶紧去向老于家的于方柱求救,于方柱跟刘墉一直关系不错,一听这是老家的事,赶紧答应下来。

    当乾隆问起这事时,已经得到消息的刘墉说:“按照大清律法出了这样的事确实应该将这些地痞正法并株连九族,当地官吏也要革职查办,但臣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事是因为官兵进了当地的墓地,践踏了祖坟,还毁坏了树木,所以才引起冲突,以至银车被劫,还请皇上三思定夺。”刘墉正是利用了乾隆重视孝道的特点,才这样说。最后乾隆决定,赦免古庄北村人的死罪,还命莱州府拨款,在驿道旁修筑一道砖墙,抵挡官兵再次进入墓地。正因为有了刘墉的帮助,不仅免了一场灾难,还筑起一道数百米的砖墙,虽然砖墙现已不在,但古庄北村对刘墉的感激之情一直放在心里。(完)
发表于 2013-8-22 2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是一种美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