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仲嘉:再造“中国手”

2
回复
167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4 14: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35086984068617500706i101k5.jpg
于仲嘉(1929-——),山东省文登市大水泊镇西南台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中国当代著名显微外科专家。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受革命老区的影响,学生时代的便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部队看护员、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并于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冒着枪林弹雨,奔波于鲁中战场上,抢救了无数伤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四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考入安徽医学院学习。1959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1964年始开展断肢再植、四肢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
骨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世界外科学会会员。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训练中心主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科委员会顾问和手外科专科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骨科和四肢显微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明的“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在1985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一等奖,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手”;研究的“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和关节治疗器系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从事新型的滚动式系列人工关节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保护。他是我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四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带领骨科荣获199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1997年获得上海市第二届医学荣誉奖,1998年荣获上海市第四届科技功臣。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15篇为SCI收录。专著4部(其中一部专著中,英文版),参加编写的著作8部。
先后发明的“全手指缺失再造技术”获1985年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批准的医药卫生发明一等奖。为修复缺损严重的肢体所创用的“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1985年获国家级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6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的研究成果,1987年度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4: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8月1日,法国里昂国际显微外科医学会议上,一位中国医学家的临场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1995年,在这位医学家从医5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薄一波、程思远、李沛瑶、吴阶平、宋健、周光召等,齐为他发来贺电、贺词;同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他摄制的纪录片《情系手足》,也开始在全国各地上映。他,就是“我国显微外科的开拓者”、“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得者、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于仲嘉教授。  
1223274706.jpg (40.8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6 11:24 上传
  投笔从戎医学路
  1929年,于仲嘉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大水泊镇西南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受革命老区的影响,学生时代的于仲嘉便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部队看护员、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并于195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于仲嘉冒着枪林弹雨,奔波于鲁中战场上,抢救了无数伤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四次。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于仲嘉目睹了不少被打伤骨头的战友被迫截肢,心里很是难受,深深地为自己无法保全战友们的肢体而内疚。为此,他发愤学习,补习文化,终于在1955年考入安徽医学院。然而,由于他只读过初中,文化底子薄,要完成大学学业,困难自然是非常大的。为此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星期天和节假日,争分夺秒,刻苦攻读,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于1959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大学毕业后,于仲嘉发扬战争年代那种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自己的医学水平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升华,很快便成为一名颇有实力的骨科大夫。

  那还是60年代初期,他从医学院毕业还没有几年,一次华东医院?上海市内派车来到第六人民医院,找有经验的钱允庆大夫去为一个被车子撞伤的姑娘会诊,碰巧钱医生不在,于仲嘉就毛遂自荐上了汽车。给姑娘会诊的都是有名大医院的资深专家,而那时于仲嘉连主治医生还都不是,不过会诊中他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结果作出了十分准确的判断,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回到医院,一位同事惊诧地说:“你胆子可真大,你怎么敢上汽车。”

  断肢再植展英华

  断肢再植是60年代世界医学领域兴起的一门骨科攻关课题。大学毕业后,于仲嘉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之中。聪明加汗水,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年轻资浅的于仲嘉便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

  1963年,于仲嘉为病人王存柏进行了他人生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手术后不久新接上的断手便发生了肿胀,对肢体的存活构成了威胁。情急之下,于仲嘉采取皮肤多处切开的方法放血消肿,总算使断手接活了。这一世界罕见的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立即轰动了上海滩。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使于仲嘉陶醉,此时此刻,他将精力全部集中在肢体再植后为什么会肿胀这一问题上。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验,他终于从血液循环的基本规律上找到了答案。

  1965年,于仲嘉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到了无锡,应邀前来为一个病人会诊。这个病人在当地医生做了断腿再植手术后三天,肢体出现了极度肿胀,严重威胁着肢体的存活。于仲嘉仔细研究了这个病例后,判断是因静脉缝合数量不够,不能将血液完全回收,因而产生肿胀。这次他撇开了医学界时下通用的小切口放血消肿的疗法,而是当机立断,釜底抽薪,从病人另一条腿上截取了一段十八厘米长的静脉,移植到再植断腿内,用以促进静脉回流,结果手到病除,使被植肢体顺利成活。这次断肢再植虽没有第一次成功那样轰动,但它却给于仲嘉等医护人员带来了比第一次成功更快慰的欣喜,它标志着断肢再植这一世界攻关课题又取得了根本性进展。此后,用多接静脉,使动脉和静脉之间达到相对的血流平衡来消除肿胀,就成了断肢再植手术中通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断肢再植的成活率。

  1970年9月,于仲嘉在杭州为一个肢体断离时间长达十多小时的病人接上了断手。当时世界权威医学理论认为,肢体缺血5—6小时,就不应再植。而这个病人,断肢既未经过冷藏,时间又超过了限度。为了想办法使之成活,于仲嘉嘱咐当地医生,将病人抬入高压氧舱,想用这种方法改善微循环,扭转组织细胞的缺氧状况。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尝试。由于另有任务,他来不及等见到结果就返回了上海。三个星期后,杭州来讯,报告再植断手成活了。以后采用高压氧舱的办法,于仲嘉又接活了缺血时间长达24小时,甚至36小时的断肢,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世界医学纪录。

  1971年,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一位18岁的青年,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引起下肢严重肿胀肌肉坏死。医生们拿不准这是何缘故,眼看就要截肢,否则有可能引起尿毒症,危及生命。前来会诊的于仲嘉设想了各种可能,最后断定问题出在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筋膜?附在肌肉外围的一层 上,它紧紧裹住肌肉和血管,因而导致肌肉组织的坏死。筋膜切开后,坏死组织清除了,毒性产物引流了出来,一条腿保存了下来。举一反三,以后筋膜切开的方法,被创造性地运用到断肢再植上。于仲嘉再一次为世界断肢再植攻关征程树立了里程碑。

  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奇迹。这绝非偶然,也非侥幸,它是于仲嘉等中国医学工作者辛勤汗水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展现。从1963年王存柏断手再植成功后,于仲嘉等医学工作者便就断肢再植肿胀、改善微循环等十几项课题展开了基础性研究,从而使我国断肢再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的显微外科事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断手再造创奇迹

  1978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只再造手诞生,国际医学界顿时一片震惊轰动,而摘取这一世界“显微外科明珠”的人,就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骄子——于仲嘉教授。

  随着断肢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登门求助于仲嘉教授的病人络绎不绝,有时,一些完全失去再植条件的伤员家属,捧着那血迹凝固的断手苦苦哀求着再植,有时,一走进办公室,桌上便已积压着一堆充满乞求的来信……当他们知道这一切都不能实现时,往往是加倍的痛苦伴着流不完的眼泪,甚至是激烈的责难。每当看到这些不幸的人们,于仲嘉那颗负疚的心总是强烈地震颤着。他永远不能忘记有这么一封家长的来信:“人说世间生离死别苦,依我看,失去双手生活更加凄凉。假如可能,我愿以自己的双手换成孩子的双手,孩子的双手才是开头啊……”读着读着,这位军人出身的硬汉子流泪了,他越来越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感到自己对于患者有着负债的心情,于是夜以继日都在想着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他们造出真正的手。

  造手!纵观世界医学史,全手缺失的治疗,是百年来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索而无法解决的难题。1917年,德国著名医生克鲁柏采用前臂交叉术治疗手缺失,也不过是把臂骨分开,使前臂有点把持功能罢了。断肢再植虽是不易的事情,可它同手缺失的治疗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病人的手指、手掌、手腕丧失殆尽,只剩下光光的前臂,手指、手掌都从哪儿来呢?

  根据以往临床实践的经验,从病人的两脚上分别截取一个二趾,可以造一个两只手指的手,但是掌骨哪里来呢??

  做一个“丫”型金属支架,用它代替掌骨,可是掌骨的皮肤、肌肉、血管又从哪里来呢?设想在这里卡住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上海外滩,夕阳西下,黄浦江的水在翻滚着,于仲嘉的脑海也如黄浦江水一样翻腾着,他站在大堤上发愣。

  忽然,一阵哭声传来,只见一个孩子握着一根断了头的小红樱枪冲着另一个稍大的孩子哭喊着:“你赔我枪!你赔我枪!”孩子的妈妈连忙劝慰说:“算了,算了,断了就断了吧,把它绑上不就行了吗?”

  孩子仍哭道:“不成,绑上也短一截……”

  “弄断了,短一截……”于仲嘉顿时茅塞顿开。如果把病人前臂上的骨头截掉一截,把皮肤、肌肉、血管全部留下来,盖在金属架上连接两趾,再造手的材料不就全有了吗?

  长时间呕心沥血与瞬间灵感闪现,终于孕育出造手方案。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从物体的运动中创造了相对论。这就是说,成功的秘诀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与百分之一的偶然。一个人要想有所创造,除了辛勤的努力外,还必须善于联想和发现。于仲嘉受到启示后,一个合理的方案很快便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即用一种高强度的钢材,做成“丫”字型的人造掌骨钢叉,接在断臂桡骨的残端上,代替缺失的掌骨,外面再覆盖上手臂的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做成人造手掌,再在手掌的基础上移植两个或三个脚趾做手指,这样再造手就有可能成功。

  当他高兴地把这个想法向有关领导汇报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冷冷一笑和一种捉摸不定的眼神。他心颤了,他醒悟了:在我们这个专家权威云集,资格、等级分明的医务界,像我这样的“土包子”出身的人,竟敢提出断手再造这样重大的医学问题,能不让人感到是异想天开吗?面对这世俗的枷锁,面对这无形的压力,是进还是退呢?

  人们都知道,创造者的情绪是很脆弱的,特别是一种还在萌芽状态的东西,可能只要轻微一击便会迅速夭亡。然而作为胶东人民的优秀儿子,饱经革命战争锻炼的于仲嘉,决不会在任何世俗和困难下退缩。他一次又一次地解剖实验,一次又一次地模拟验证,最终证实他的设想和方案是完全科学的,是严密合理的。但他心中明白,再好的方案也只是一种理论,在它没有实现以前,任何人都无法预卜它的前途,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必须付出诸多实践,这就要走过一段艰苦的历程。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愿为人民担任何风险。”从那以后,他抽出一切可以抽出的时间,一头扎进动物房、病理室,反复进行病理解剖和模拟实验。

  没多久,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专家金宁恬院长的支持。金院长热情地鼓励他:“任何新的事物,都是对于未知的探索,你要敢想敢干,向着造手的高峰冲刺!”

  1978年10月21日,于仲嘉依自己精心设计的断肢再造方案对25岁的高天社进行了手术。手术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一个月后开始训练新手,三个月后,新手就有勾、抓的能力,半年后就能用新手握杯子、吃饭、下棋和写信了。随着不断地锻炼,后来用两只手指竟可以提起15磅重的东西。

  一只能握、能捻、能勾,感觉良好,动作灵活的新手,在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诞生了。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这是国际医学界的奇迹。高天社淌着热泪,挥动毛笔,运用自如地写下“我要用再造手努力为党工作”12个大字。

  电台、电视台很快播送了这一重大喜讯,《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全国各大报纸杂志也纷纷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中国手”、“上海手”、“于氏手”、“医学第一”、“世界第一”,很快传遍全上海,传遍全中国,传遍全世界。“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中国手》纪录片,在全国放映;作为宝贵的思想教育内容,“中国手”被编入上海小学品德教育课本第五册;《世界之最》随即也将“中国手”收入书中。

    科学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一只再造手为双手缺失的病人带来绝处逢生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向往,病人要求医生为他们造两只手。

  也许有人会说,能做一只手,再做一只手有什么难的呢?要知道,由于人体的排异作用,目前医学上还不能进行异体肢体移植。因此,再造两只手,势必要从两只脚上动脑筋。如何取材呢?脚的拇趾、小趾、后跟是支撑人体重量的三个着力点,少了任何一点,都会影响脚的功能。因此,这里向被视为“禁区”,绝对不能移植。

  病人强烈要求造两只手,于仲嘉终于又想出了巧妙的取材绝招:保留拇趾的肌腱和趾骨,只取拇趾的皮瓣,连同二趾一起截取下来,然后再从病人自身另取一块骨头做指骨,包在拇趾皮瓣里做拇指,这样两指的材料就都有了,又不影响脚拇趾的功能。

  于仲嘉深知,肢体再造绝不能存有什么侥幸,一旦失败,不仅断肢得不到修复,而且完好的双脚也会白白伤残,这对病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手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了保证一举成功,一举登上险峻的医学高峰,他经常浸泡在人体解剖室里,顶着强烈熏人的气味,分解着每根血管,观察其大小、长短、走向、分支及邻近组织的关系。他数也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呕吐,他好像一个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为了运动的胜利,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苦的训练。

  一切准备都成熟了。1981年8月3日,于仲嘉等医护人员在录像带的旋转中进行了手术,使年仅19岁的新疆姑娘韩小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再造双手的幸运者。



  国际会议获首奖

  1982年8月,于仲嘉带着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参加了法国里昂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由于种种原因,起先没有安排他发言,然而他每天都充满自信地带着论文、幻灯片,随时准备登上国际显微外科的讲台。就在大会即将闭幕的时刻,他荣幸地获得了15分钟的发言权,当他接到通知后,便以百米般的速度冲向讲坛,向国际宣布他的研究成果。宝贵的15分钟,要讲完他的医学成果谈何容易!正当6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专心听他宣讲的时候,定时铃响了,这表明时间到,没想到大会执行主席一反常规:“请继续!”论文宣读整整35分钟,全场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评委们的一致意见是:“一新四好”,即内容新,技术好、医护好、理疗锻炼好、功能恢复好。他的论文获得了大会惟一的首奖。

  他为祖国争了光,《文汇报》以“科坛上的金牌”为题,长篇报道了他的事迹。

  1985年,他的“手或全手指缺失再造”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这是建国以来临床医学界最高的奖励。



  游离移植开新天

  成功带给于仲嘉的不仅是荣誉,而且还带给他更多病人对医生的呼唤。

  山东临沂19岁的青年董勤亮因故左手失去五指。1985年12月,他来到上海找到了于仲嘉教授,请求再造五指。这可是个难题,但病人迫切的要求,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经过几天紧张的研究探讨,手术方案终于拟定出来了。12月8日,在于仲嘉为首的医疗攻关组的努力下,经过十多小时的精心手术,终于将智能转化为物质,将心灵的构想转化为现实的成果,世界上罕见的第一例五指缺失再造在董勤亮身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再造的五个手指感觉正常,各个手指伸屈自如,拇指也能和其他手指对握,手的功能恢复了,后来董勤亮还当上了拖拉机驾驶员。

  贵州8岁的钟亚妹,左小腿因车祸致残,不能站立行走,他的父母背着他四处求医一年多,得到的回答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截肢。大面积深度创伤的肢体,按常规都是截肢后再安上假肢。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下,钟亚妹求医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看了小姑娘的残腿,听了他父母的祈求后,于仲嘉的心情怎么也不能平静:只有8岁的钟亚妹,难道她就只能用一条腿走完她的一生吗?

  不!传统的篱笆不能超越,医学科学就不能再发展!

  说说超越容易,真的要干却是困难重重。钟亚妹的左下肢组织几乎全部坏死,移植一块皮瓣,覆盖不住大面积的缺损,同时用两块或几块皮瓣来修复大面积缺损,虽然是可行的,但是伤腿连血管都缺损了,没有血管供血,怎么办呢?

  于仲嘉是位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医生。用好腿养伤腿!先把伤腿搭成皮桥,接在好腿的血管上,建立血液供应的桥,等伤腿好了,再把两腿的血管分开,进行移植。这个设想就是于仲嘉发明的“桥式交叉血管吻合组织移植术”。

  由于这种手术国内外尚无先例,为了取得成功,于仲嘉和医务人员在进行多次动物实验后,认为确有把握时,才决定为钟亚妹进行手术。

  钟亚妹残肢枯木获得再生,这一高难度的手术,这一人类医学奇迹,为世界显微外科医疗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于仲嘉在修复大面积深度创伤肢体的实践中,攻克了临床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创造发明了构思绝妙的桥式交叉血管吻合等一系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这一“超世界水平”的新技术,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幸福架”下多幸福

  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多发病,以往治疗骨折,是在“完全休息,绝对固定”的状态下进行,等待断骨自行恢复。

  骨折错位,要牵引复位然后固定;下肢骨折,要用石膏裹住整个下肢,上下关节都不能活动;严重的骨折还要切开皮肉,用钢板、螺钉作内固定。以往的骨折治疗,周期长,病人痛苦多。如何解除骨折病人的痛苦,改进治疗方法呢?

  于仲嘉根据临床实践,反复琢磨,不断探索,终于发明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这一骨折医疗设备。1992年6月,这项发明被卫生部定为全国卫生科技十大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同年10月,又被国家科委定为重点投资项目之一。

  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利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骨折愈合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从而改变以往病人完全休息的状态,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成果问世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有近千家医院使用,临床医生对此器械爱不释手,病人称它为“幸福架”。



  “四大发明”扬国威

  为使更多病人解除痛苦,于仲嘉积极不断地将他在显微外科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发明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1984年8月19日,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的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走向世界——医学卫生科学技术新进展讲座”会上,身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的于仲嘉教授讲解了四肢显微外科的新进展——肢体的再植、再造与修复。

  1986年,于仲嘉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筑波世界医学博览会,会上他的肢体再造技术被列为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之一。

  他先后七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他已出访过十多个国家。

  1987年,他被接纳为国际外科协会会员。他在开展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总结经验,著书立说。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8篇被刊于美国国际性著名杂志上。他的专著《四肢重建显微外科》英文版由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深受国际医学界关注。他主编的《实用骨科手术图谱》在国内外也有很大影响。

  由于于仲嘉在四肢显微外科技术上不断创新,使中国显微外科在国际医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数十年来,他满腔热情地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无计其数;他还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培养了大批医生。于仲嘉教授真可谓是“朋友遍五洲,桃李满天下”了。

  党和国家充分肯定了他的突出功绩:1985年卫生部表彰十名全国中青年优秀医学科学家,他名列榜首;1986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荣获“专家特殊津贴”;他曾四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发表于 2013-8-28 1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手!{:soso_e179:}于家傲!!{: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