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 抗倭英雄 根据《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于显(?~1389年),蕲州府(湖北境内)黄梅县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归附朱元璋,累立战功。洪武三年(1370年),授广洋卫指挥使。洪武六年(1370年),擢升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前军都督佥事。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因病去世。特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追封英山侯,谥“襄武”。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的军事战略是集中兵力推翻元朝,消灭地方势力和割据政权,统一全国;对倭寇骚扰则采用外交手段,多次遣使赴日通好,对倭寇骚扰进行交涉。日本南朝良怀王不满明朝使臣与北朝往来,扣留明使;北朝虽愿通好,但无力制止。明廷乃改变决策,变通好为禁海,遂罢宁波、泉州、广州市舶司,停止与日通商。同时,加强海防。在沿海增设卫所,造船巡海,多次派兵出海驱逐倭寇。
洪武元年(1368)八月,朱元璋为了加强海防、打击倭寇,在南京组建成立了“广洋卫亲军指挥使”,广洋卫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水军作战和水路运输。洪武三年,于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洪武五年,太祖命羽林卫(朝廷禁军)指挥使毛骧、广洋卫指挥使于显领兵追歼侵犯苏州、松江、温州、台州地区的倭寇。洪武六年,以广洋卫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横海卫指挥使朱寿为副总兵,出海巡防备倭。同年,于显擢升大都督府佥事,洪武七年,太祖命靖海侯吴祯为总兵、都督佥事于显为副总兵,统辖范围包括在京各卫及太仓、杭州、温州、台州、明州、福州、漳州、泉州、潮州沿海诸卫。督江阴、广洋、横海水军等四卫舟师官兵巡海捕倭,一路将倭寇追至琉球大洋。沿海平静后,于显安排部分水军继续巡海备倭。
洪武八年,靖海侯吴祯、都督佥事于显率备倭舟师自海道返回南京。洪武十年,太祖派遣江阴侯吴良、临川侯胡羙、都督张铨、于显、孙恪等到山东、湖广等地,督察朝廷休养生息政策落实情况。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夜梦“太阴有象,主胡兵入寇”,下令各卫指挥千百户以下,严加防范。同时命都督于显从海上运米四十万石到北平。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于显因病去世。
生前显贵 死后蒙辱
明朝初年,为了笼络人心、稳固政权,太祖朱元璋与许多开国功臣结为亲家,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累立战功的于显自然也在其中。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娶前军都督佥事于显女为潭王梓妃。据《明太祖实录》和《明史》:潭王朱梓,洪武二年(1369)九月生,次年被封为潭王。洪武十八年(1385)十二月到封地湖广长沙府。他机敏好学,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饮,并让他们即席赋诗,亲自品评高下优劣,优者赏以金币。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显之子宁夏指挥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杀。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朱元璋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结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无子,朱梓的封国被除。
关于朱梓之死,历史上有很多说法。据《罪惟录·潭王梓传》还透露了这样的信息:朱梓相貌俊秀,性极淫荡,在去长沙就国之前就与不少宫女关系暧昧;他就国后,仍经常借朝觐的名义到京城与情人幽会。每次到京城,都要在宫中住上一段时间。最初朱元璋还以为朱梓是眷恋父母才如此的,不但没有怀疑,反而对他更加宠爱了。朱元璋对此事有所察觉后,朱梓恐惧过度遂携妻自焚。 因其子是宁夏卫指挥于琥的缘故,于显在死后第二年也被列入“胡党”,并写入正史。一代名将,竟在死后莫名其妙背此黑锅,实乃历史奇冤。
(2011年4月6日,西善桥街道文化广播站副站长张彤深入到油坊村樊家凹一处茶场寻查文物遗迹,猛然在茶场操作间的进门处铺着四块青石板,俯身查看,竟然发现是明代的墓志铭!简单清理后,张彤拍下了照片,经过专家仔细辨认,其中一合墓志铭显示:大明骠骑将军前军都督府佥事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追封英山侯谥襄武襄武於公之墓。这是今年西善桥发现的第三块散落在村庄的明代墓志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