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论于谦与浙江人文传统(转贴)

2
回复
93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于谦与浙江人文传统
钱国莲,项聪颖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于谦是在浙江人文传统的浸润和濡染之下产生的民族英雄、清官、著名诗人,他的高风亮
节和民族精神,及其一生的嘉言懿行、丰功伟绩,一方面是浙江人文传统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
又为浙江人文传统注入了新的质素。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公众和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正
是基于这一背景,论述于谦和浙江人文传统之关系,以及它的六个表现层面。

浙江是文化之邦,浙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向占据重要席位。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大浪淘沙和
积淀,浙江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厚的人文传统,这是浙江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而浙江历史名
人作为标志性个体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文传统,于谦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于谦(1398—1457),字廷益,
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民族英雄、诗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对明朝
发动大举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草率亲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全军覆灭,英宗被俘,
史称“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部大举进逼京师,危难之际受命为兵部尚书的于谦,以其赤胆忠心和雄
韬伟略力挽狂澜,击退了蒙古部落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维护了明王朝的统一,使中华民族
避免了一次改朝换代或南北分裂的浩劫,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使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免遭一次大破坏。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2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除了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所做出的历史功绩外,在中央与地方官任上多有建树。特别是宣德五
年(1430)至正统十二年(1447),于谦巡抚河南、山西长达18年之久,治理有方,为民清命,深受百姓爱
戴,百姓称他为“于青天”、“于龙图”。于谦还留下了数百首诗作,①其中不乏《石灰吟》、《入京诗》等名
篇,而且于谦诗歌在明代前期文坛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对当时的文学nu化趋势所带来的反拨意
义和矫枉价值如同一缕春光给明前期枯寂的文学荒野带来了复苏的希望。因此,于谦在文学上的贡献
也是不容忽视的。景泰八年(1457),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位,幽杀景帝
朱祁钰,于谦被诬以“意欲谋逆”之罪,惨遭枉杀。天顺三年(1459),归葬于西湖南岸的三台山。于谦
生于杭州,长于杭州,长眠于杭州,是在浙江人文传统的浸润和濡染之下产生的民族英雄、清官、著名诗
人,于谦的史迹和精神,一方面是浙江人文传统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又为浙江人文传统注入了新的质
素。本文从以下六个层面论述于谦对于浙江人文传统的吸收和延承。

浙江是文化之邦,浙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向占据重要席位。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大浪淘沙和
积淀,浙江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厚的人文传统,这是浙江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而浙江历史名
人作为标志性个体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文传统,于谦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于谦(1398—1457),字廷益,
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民族英雄、诗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对明朝
发动大举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草率亲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全军覆灭,英宗被俘,
史称“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部大举进逼京师,危难之际受命为兵部尚书的于谦,以其赤胆忠心和雄
韬伟略力挽狂澜,击退了蒙古部落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维护了明王朝的统一,使中华民族
避免了一次改朝换代或南北分裂的浩劫,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使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免遭一次大破坏。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2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锐意取功名”———追求行事立功,渴望经世济民
地域的文化、家族的渊源、家庭的环境和教育从来都是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于谦的成长经历再
次印证了这一定律。一方面,于谦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浙江文化中的经世传统滋养了他;另一方面,于
谦出身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入世的价值取向渗透在于家几代男
人的血液里,于氏家族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给予于谦的浸染、父亲于仁的嘉言懿行给予于谦的熏陶以及
家庭给于谦提供的良好教育,造就了于谦。于家从于谦祖父起就开始供奉文天祥的画像,这种绵延在于
谦祖孙三代之间的对于文天祥等古代仁人志士的敬慕是于谦崇高理想得以形成的基础,文天祥那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意气始终在于谦胸中激荡。于谦长大后为文天祥画像撰写
赞词,悬挂在自己的座旁,赞词说:
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
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辞,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死,弗苟而全。南向
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①
于谦在《忆老婢》诗中说:“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②表明了他经世
济民的理想。于谦一生所为正是他经世济民理想的外化。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选择了求学和科举之
路,并最终得以步入仕途。出使湖广、扈从出征、巡按江西、巡抚晋豫乃至“土木之变”后执掌兵部都是
于谦实现崇高理想的平台,于谦在每一个平台上都将他的非凡抱负和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成就了光
照千秋的伟大事业。
二、“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甘愿为国家和人民牺牲自我
于谦追求为国家和人民牺牲自我的境界,他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国家和人民。百姓利益和
国家利益至上是于谦一生的信条,他总是将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石灰吟》③一诗表现了于谦
的这一情怀: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操守,熊熊烈火的烤炙、粉身碎骨的结局,都可以置之身外。尽管后世对于这首
诗的著作权尚存争论,但是于谦的一生所为足以印证《石灰吟》所写正是于谦追求的境界,因而,包括笔
者在内的于谦的虔诚追慕者更愿意相信《石灰吟》为于谦所作。即使少数学者做出的《石灰吟》为后人
附会于于谦名下的断言,也丝毫不会削弱人们对于于谦那超人的气度、光辉的人格以及气吞河岳的魂魄
的追慕和怀思。
巡按江西期间,他惩治恃势骄横、为害一方的宁王府官属。从33岁到50岁,于谦将人生最美好的
18年都献给了河南、山西的土地和人民, 18年里,他夙兴夜寐、焚膏继晷、耗尽心力,帮助河南、山西百姓
度过了多少灾荒岁月,他救活了多少濒于死亡的饥民,但是他自己先后痛失妻子、父亲、母亲;为了解救
百姓于苦难而得罪权要,正统六年(1441),于谦下都察院狱,出狱后继续为民清命;为了尽快从河南赶
到山西,单骑夜登太行山,遇群盗抢劫;④渡黄河“遇恶客劫舟”,⑤但是,于谦从来都无所畏惧;在汴城
(今河南开封市)曾遇黄河水冲决堤坝,于谦率先跳入水中,与众人一起筑起人墙堵塞决口。
“土木之变”发生,于谦临危受命,执掌兵部,成为处于危难之际的明朝的中流砥柱,他殚精竭虑于
刷新内政、整顿军队、巩固边防,终于挽狂澜于既倒,赢得了抗击瓦剌的胜利,避免了国家的分崩离析,使
千万生灵免遭涂炭。于谦的雄韬伟略是这场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则是誓死战
守、决不议和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当他的这种意志和信念成为朝廷的主流和全军将士的共感乃至所有
百姓的共同意志时,瓦剌就必输无疑了。他在大敌当前之际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感染和激励了朝廷百
官和京城军民,因此,虽然英宗北狩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初,朝廷上下、京城内外一片恐慌混乱,但是在于
谦的努力和影响下,很快就凝聚成一股同仇敌忾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军民共济国难的支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