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转载—《追念于植元先生》

1
回复
189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5 1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才高学富$ ^0 Z/ K7 H( v; t) W. M5 A
德隆望尊

+ G( [: j8 d( e% k           ——追念于植元先生
$ B7 @5 ^9 o* R' g) l' @! T+ M+ }) C( p
那年的  3月1日,我应“威海市于植元书法联谊会”会长解乐晨先生的邀请,赴文登参加“一代名贤于植元先生追念活动”,因为这一天是于先生的“五七”大祭。以胶东人的习俗,人死后的“五七”乃是个重要的日子,其死者的后辈及亲朋好友往往要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追念。  u. w$ ^  E6 u) \$ J: n# n6 X! J
于先生是今年的1月26日因突发脑溢血而去世的,享年76岁。他的突然离世,在学术界、教育界、书法界,在他生活与工作多年的大连和他熟悉与热爱的故乡文凳、威海,都有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人们不敢相信那样一位慈祥、博学、健康的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难道真的是人生无常,造化弄人,命运多舛,生死难料?当大家正视了那已发生了的严酷的现实后,所能给予先生的只能是在悲痛中悼念,在悼念中追忆,在追忆中缅怀,缅怀他的学品人品,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胸襟才学,他的经历中的点点淳滴滴。      
/ s: ?" D* b& s( s, \5 J
在3月1日这次纪念于先生“五七”之祭的活动中,同于先生交往甚深的解乐晨会长写下了“挽一代名贤于植元”的对联:“赤县真哲人,才高学富,堪以泰斗相称,当属超乎万英的典范;不夜名贤,德隆望尊,可与雨峰并论,亦为卓然之一代完人”。挽联高度概括评价了先生的功德,联中的“雨峰”是指文登在清朝时的一代名臣徐士林,其号“雨峰”,曾被乾隆皇帝称为“卓然一代之完人”。于先生对徐公推崇有加,在文登文化局征集出版的《徐公谳词》一书中,于先生不仅为其封面题字,还亲自撰写长序,对徐士林的道德文章倍加称赞,并引为自己的人生楷模。据说,他曾多次将徐公的“双晴不染金银气,才是英雄一辈人”的诗句题写给在政坛工作的一些领导干部,以此表达他的期许。而一生从事教育,博闻强记,熟谙于先生为人为学的解乐晨老人,在挽联之外又撰写的那篇祭文,亦文情并茂,不可不读——“山左不夜,大水于门;史称望族,代有贤人。侍郎可託,迭出骄孙;一九二七,天降斯君。聪颖出众,勤勉超群。幼承家学,练武习文。经史子集,烂熟于心;诗书画印,无所不临。即席应对,妙语如神。道德文章,力冠群英。抽芯不死,菤葹主人。遭陷返里,沉疴如身。奉献社会,造福军民。阳回斗转,瑞气集门,钟情桑梓,崇贤尚仁。讴歌中丞,不染金银。联谊海外,熔铸国魂。誉满寰宇,芳名永存。一代文星,陨落连滨;七十有六,圣寿至尊。九泉含笑,桃李报春。乡亲奉祀,五七吉辰。”
! F1 R4 {2 \  L% R. h$ x" N. w2 w# r" K  G2 x/ [/ b- E
从那次纪念活动中,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于先生的经历——他是1927年出生于文登大水泊,其先祖于可託曾任康熙朝的户部侍郎,母张氏的远祖亦是清朝进士,这样的家庭渊源,使植元先生自小就受到了一般人无法相比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打下了较扎实的根基。1948年,他到大连谋生,开始从事师范教育。文革期间,他因遭受迫害,身患重病,于1971年回到故乡休养两年。在这两年间,他自学的医术发挥了作用,为当地的驻军和村民义务看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后来他得以重回大连,继续其教育事业,并在学术上、书法的研究与写作上以及以书法为媒介与日本政界和民间的交往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声望日隆,远播他邦,被誉为“民间文化大使”。他在竹下登当首相前为其题写的“能从竹下登陆龙门”条幅与竹下登当选首相后谢赠他的五吨日文书籍之事,尤为人们称道。由于故土这根割不断的情丝,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起,于先生多次来家乡讲学题字搞联谊活动,许多人不仅从他那里得到了墨宝,更主要的是从先生那种大师级的风采中领略了做人与为学的道理,凡是见过他的人无不为他的品格与学问折服倾倒。“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套用毛泽东吊罗荣桓之诗句,不少认识于先生的朋友在得知这位良师益友突然去世的消息后,也可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君今不幸离人世,我有疑难可问谁?”因为于先生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也是个在学问上问不倒的人。/ a/ g) R& Z7 N, N5 f% @5 K+ n
我和于先生有一面之缘、一席之谈、一信相通,他给我留下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也是促使我要写此文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是2000年的秋季,文登师范建校七十大庆时,于先生应邀回来参加庆祝活动,并为师生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报告。在他从文登到威海准备返回大连前的那个晚上,十多位与先生相熟的朋友为他举行了一个欢送宴会,我有幸参与其中。席间先生从一朋友那儿得知我是学历史并到日本留学刚回来不久后,很感兴趣地与我交谈起来,我也借着酒力,耍点聪明想试探着“考考”先生的能耐,可是在我和他所谈中国古代历史与诗词以及关于日本社会的种种时,老先生在不动声色中一一笑着化解。以我所学的专业和二十多年的苦读,自恃在历史文化方面也多少有些了解,然而与于先生相谈后,我才相信了以前别人所说的于先生的“厉害”确是真的,敬佩之情也随之油然而生。
! ~. n! j* f3 `$ H$ L+ E在于先生离威返连时,我的那部30万字的《历史名人父与子》正准备开机印刷。在那次酒席间,我没有好意思让先生为我题写封面,他走后,有朋友说为何不找于植元先生写幅字?我说怎么好麻烦人家呢!朋友又说,于先生很好求,给他写封信,他会很快写好寄过来的。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大着胆子给先生写了信,介绍了那书的情况,并希望他能为那部即将面世的书题写封面。我的信寄走后约一个月,先生没有回信,而那时印刷厂正催着要开印,等不下去了,我心下也以为老人家事情多,可能早就忘记那事了,不好意思打电话询问,遂决定从电脑上找一种字体用上。可是让我想不到是,在我的书刚刚印刷出版后,于先生为我所写的字寄来了,还付上一封两页的信,信中说他自威海回去后一直很忙,每天都要接待来访者,还要准备着去香港澳门访问,故“迟复为歉,谨望鉴谅”,信中还写了许多对我鼓励与希望的话。怕我不满意,所以写上两条字幅,让我挑选使用……。捧读于先生的信与书法条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悔自己不能把书的印刷再向后推迟几天,让先生的墨宝为我的书增辉,那种遗憾完全冲淡了因新作的出版而应带来的兴奋。在闻知先生去世的不幸消息后,我又一次回忆起那天与先生的相见和交谈,还有他的信、他信中的话、他的书法条幅。. [0 U4 \; d& n" q9 Z' w5 |

& b1 N  O( w: m. x' d在我的感觉里,于植元先生是一个既品格高洁又博学多才的人。他温和从容敏捷渊博风趣;他记忆惊人,出口成章;他涉猎广泛,有问必答。在他的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儒雅风度,而又绝无那种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可能存有的古板与僵化,更没有一般“名士”随时可能流露出来的傲气。与他在一起谈论,确有如沐春风之感受,使人得到一种向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只有真正的良师益友才能做到这一点。在目前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大潮翻滚,大多数人行色匆匆,更多的人讲究功利的氛围下,能得遇于先生这样的人并与之谈一番,那实在是人生之幸事。3 ]3 I$ l& j8 _
听解乐晨会长说,于先生在去世前不久的一天曾接待了二十多批来访者,而他对每位来者又都是亲切友好认真对待和答复的,这是由他温和性格所决定的,他是个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别人感到不愉快的人。但是一天接待二十多批来客,这种忙碌的应酬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是怎样的残忍呀!我无法想象在他笑容后面的痛苦。那些来客可以满意而去,而于先生的身体却由此垮了下来——难道突发的脑溢血与那次劳累没有直接关系?我觉得还是有的。记得李敖在一篇文章中说,四十多年前他去胡适家时,每次都看到胡先生家中的大庭里高朋满座,来访者是一批又一批,而温和的胡先生也是来者不拒,一一作答,让后辈小子满意而归。敏锐的李敖感到事情不好,遂劝那位学界泰斗——不要让别人去分割自己宝贵的生命;应当过一种隐而不退的生活;应该息交绝影……李敖的劝告是忠恳的,但胡适做不到,就如同于先生做不到一样,因为他们都不可能拒绝别人,尤其是那些真诚而来的求教者,这是他们人格高洁的一面,也是他们性格中某种悲剧的因子。假若他们拒绝来访者,或少接待几位,他们会那样劳累吗?不那样劳累会突然发病吗?他们这样的人才再多活几年,难道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
- k+ _! }' h$ g; _# m" K于先生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他在另一个地方不会再受到那样的干扰和打搅,他可以去静静地享受着另外一种生活了,但是活着的人,特别是与他相识相交的人不会忘记他——他慈善的面容,他亲切的微笑,他流畅的书法,他聪慧的吐谈,他的一切一切,都会刻记在我们的脑海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