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自由文化名人于建华

0
回复
181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1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春华
& z0 g1 e- E& A* q/ U
118829113932445995772204777086.jpg
$ n3 W! U. h6 b+ c# B- h6 p2 s* q7 n
  认识于建华,是一次偶然,也是缘分。18年前,在上海拜访著名书法家、学者洪丕谟教授时,洪先生特别向我介绍了他的弟子于建华。; V' J8 J( u! b, V4 |5 f' K
! j  e/ U6 i1 u2 t3 k, _% }
  回到镇江后,我与远在河南漯河的于建华通信。不久,即得到了于建华的亲笔回信和一份《许慎书画报》,看到这封“洪体”书法笔迹的回信,读着这份由著名书法家、画家钱君匋题写刊名、图文并茂、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心中顿感愉悦。该报是“洪丕谟书画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主编即是于建华,此刻我不由敬佩起于建华来。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交往,和于建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U, c4 n! ~0 B. ~: M3 q$ [. E
: S0 [. E% r/ [9 s  直到2005年,因有关方面邀请,于建华携开封书协副主席、《书法导报》编辑宗致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开封书画院副院长赵鉴钺来镇交流,我们得以在碧榆园宾馆见面。其时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于建华,个头高挺,清瘦苗条,一身文气。几天的相处,他的为人耿直,大气豪爽以及对书画的独到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 M' J7 J. F# F3 p9 z: W0 H# S. y8 I) m' \0 j
  于建华祖籍山东文登,1962年出生于河南郏县,其早年皈依菲律宾高僧瑞今大师门下,取名智凯。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弘一大师,平常每见大师的书籍都会倾襄而购,精心研读。在外游览时,只要是有关弘一大师的遗迹,他都追寻不舍,其痴迷程度可见一斑。0 S0 ?. `! |. |- g, C+ x4 ?
- s; A* k* v- h9 S0 X- E
  于建华以独特的个性为圈内人士所注目。对此,他的师弟张宏元撰文《为于建华解谜》讲述他眼中的于建华。他说,于建华是一个谜,一个诱人的谜,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就像百慕大三角,就像外星的飞来物,就像神农架的野人,让人好奇,让人兴奋,让人口传……. f5 R, K( D% n% t

) y8 K9 Q; _* h& A3 P  确实,生活中的于建华外表给人感觉是放浪傲物的,但他骨子里是寂寞的,高处不胜寒。他用自己放浪形骸的外相来掩饰内心的落寂忧伤。他的落寂来源不染的品性和与这个喧嚣世界的格格不入。他的性情不是做出来的,是骨子里渗出来的。见落花落泪,看婆娑人伤感,藐视权贵,专注学问,寄情山水,怜香惜玉,深情重义,清净高洁,犹如深山清泉边的野百合,不被尘世的污浊污染一点点。! t; W+ r2 H; u: O/ i: w. r: d! C1 O

: P* ]& \( k7 X3 a3 B" L  于建华出身干部家庭,有一份稳定体面的税务工作,还曾被中国宗教学会《大道》杂志聘为编辑部主任。然而,仕途前景一片光明的他,却将这一切抛置一边,甘坐冷板凳,做起了面壁十年的自由文化人。
+ s2 v. e; i/ p6 ?+ }5 g! e# P/ \4 g+ Z' u1 l
  于建华是已故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洪丕谟先生的得意弟子,《洪丕谟书画研究》主编。由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得洪教授的喜爱和信任,他们的师生之谊一度成为艺坛佳话。平日里洪丕谟先生创作出自己满意的精品佳作,常会毫无保留地赠予建华留念,也因此,多年来,于建华珍藏有洪氏佳作百余幅。除此外,他还著作了《洪丕谟生平》、《洪丕谟年谱》、《洪记书访》等一些有关洪丕谟及其艺术的书籍出版发行,为弘扬洪氏书法,为学习、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2005年洪丕谟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恩师,于建华将自己的斋室名“无住庵”换成“不歌楼”以示终身不歌。5 s4 a5 Y2 K$ h8 ]

5 F/ [  \. h5 l- p: y( Z) m  于建华收藏了大量近现代名家大师的书画作品,并精于鉴赏,他所藏书画,除恩师洪丕谟的馈赠外,大都是他参加各类拍卖会竞拍所得。每每于此,他都要将这些书画悬于壁间进行赏析并著成文字,发表于如《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他先后出版有《近代名家书画藻鉴》、《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等书画鉴赏类书籍十几部,因其资料来源翔实,视角独特,点评准确到位,又多逸闻趣事,深受读者好评。
7 p- x) q4 J( p3 e# [8 f/ j9 a3 j# O* N
  由于他的见多识广和长于研修,在创作中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大胆创新,经过反复锤炼,逐渐形成个人艺术风格。虽然师从洪丕谟教授,但他的作品中却没有“洪体”的形影。他主张“艺术源于生活”,并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并获取创作灵感。故他的书法在洪体的基础上,更加开张劲健,方峻朴茂,奔放率意,飘逸空灵,气息古雅。欣赏之余,让人静气、平心,这是与他长期研究弘一法师及谢无量、八大山人的书法分不开的。, P- A7 @: {- ~: c. I4 S2 s  z2 o) r

8 w$ x4 l/ I4 w7 r$ |2 t3 `3 r  于建华的榜书,浑厚中又有灵动,用笔爽劲,大气淋漓,既蕴含禅意,又充满精、气、神。讲究章法布局,提按顿挫,洒脱出尘,既有飘逸俊秀的文人书法意态,又透出汉魏之古朴气息,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且又耐人寻味。
4 X' [" V; M/ H# i3 y9 y$ k/ \3 F" T- m4 t$ K+ v& I
  而从他与我的书信交往中,可以看出他的硬笔书法却深得洪体精髓,朴茂端庄,藏巧于拙,洒脱雅逸间尽显沉着痛快。
$ `0 I. Y) T+ W& X' J
2 I, C. ~9 F  b2 o" B7 f. f  除了书法、写作外,于建华还长于篆刻。作为中原印社副社长,于建华的篆刻从战国古玺和秦汉印入手,兼习明清诸流派,心追手摹秦汉和明清印章达数百方之多。0 R( s; i/ p6 X6 b

5 Y* r* D* K* ^2 Q+ M/ o  他的恩师洪丕谟曾这样评价于建华的篆刻艺术∶书法篆刻应是用心灵熔铸的艺术,也只有用心灵去感受,去创作,才能悟彻并达到艺术的巅峰,对于这些,建华贤弟可谓是深悟个中三味……建华贤弟的印章,是他以笔墨作佛事的最佳印证,凡索刻闲章而又不指定内容者,他一律刻禅语精句。由于这些闲章往往都是用佛性禅心去凿刻,所以印面犹似秋月皎洁,云无心以出岫,章法“随处作主,立处皆真,”用刀干净利落,清爽无泥。( F4 U; M8 U8 j3 M1 `8 g

& T" b! O2 ?# r! g3 v  洪教授进一步阐述∶建华贤弟把学佛的积养,视万物皆空的境界,对艺术高品位追求,用书法篆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使他的书法篆刻与禅佛理趣彼此交融,打成一片,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升华。% B0 E: X' r8 B) r, k9 D, ^

7 V2 m& w0 z, C/ C4 w  正如,洪丕谟教授在《于建华书刻禅语打成一片》中所说,“建华贤弟因有此境界和艺术修养,再加上他的勇敢精进,敏于实践。我想他的书法篆刻艺术,在今后漫长的探索道路上,将会达到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高度。”
7 `+ X7 }9 |* n! t
5 d1 q& ~% X) x! P3 c# @  我们期待着。' h1 q$ ?. [( N( s

) @; t# f3 M) }1 J! d% K) V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访》、《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欢迎宗亲认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