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金生:杂技江湖50年

4
回复
124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8: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s01_attpic_brief.jpg ! \" B8 T( ?) Z1 T. ^6 n
于金生倒立练习书法。
res04_attpic_brief.jpg % p( {; q  ~5 O' j
于金生在吴桥杂技学校辅导来自非洲的杂技学员
res07_attpic_brief.jpg
+ u4 j4 E4 r' l$ _2 V
于金生和学员
本报记者 周聪聪
, z- C# b: B7 X: J, `8 U, d. Q于金生闯荡杂技江湖整整50年了。
0 r1 ^" b* N7 Q* e6 L从闯江湖撂地卖艺到成立全国首个民营杂技团,从挂帅中国马戏团成就人生巅峰到投资广州世界大观“败走麦城”,从背负巨额债务的人生低谷触底反弹重新带团闯江湖,老于用自己50年的人生沉浮,演绎了一个杂技艺人的悲喜传奇。
0 M1 L# V% p& @# o, s而这50年的大悲大喜,也是杂技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在文化生活和消费选择都日趋多元的时代,挣扎生存的缩影。
+ L$ Z  e3 Z1 _! u. V% K, I- ?离家50年,首次率团回乡演出. D1 `1 t9 q# W5 I
于金生回吴桥了。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临近中秋节。9月26日,13岁起便离家卖艺的老于早早携一台马戏嘉年华回到家乡吴桥鸣锣开演,以慰思乡之情。  V+ ]& ^* i$ f) {
这是老于离家50年来,第一次率领自己的杂技团回吴桥演出。
# n3 ]: n/ p. `& y- @3 k- _在吴桥大世界的马戏大篷中表演,他每场都要上台和观众打招呼,并献上自己的拿手绝活“倒立书法”,每天至少四场。
7 y8 |) O& P' b. h3 @2 m) f$ L虽说是少小离家,老于乡音不改,他操着一口吴桥方言,述说自己13岁开始离家闯江湖,如今带团回乡一是为了纪念从艺50年,二是为第15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石家庄举办加油助威。从不时扬起的手,不难看出老于的激动。& _( ^3 L; _1 H3 L- v7 a  R# D* m
可能是现场音响效果不好,也可能是因为他浓重的乡音,老于的声音在台下观众听来有点含混不清,其中很多外地游客听不明白老于说的内容,相比老于一吐心声的急切,他们可能更关心下一个节目的内容。
- {# i& Q7 k0 A也许只有吴桥人,才能理解老于的心情。& b# c! }# H9 z* L1 j
50年了,吴桥,已经由一片旱涝迭发的盐碱地,蝶变为一座杂技旅游城市。- |, c9 ~0 x4 P  \. z! P
老于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如今的吴桥对他来说也有点陌生,街上来往穿梭的人越来越多,多得他再也叫不全名字。但许多吴桥人都认得他,在这里,即便是90后、00后们也知道——他于金生是吴桥名人,是扬名全国的“中国杂技大王”。而对老于近10年的沉浮,他们更感好奇。1 P% K: R: i1 i: ^/ r
虽已63岁,但老于并不显老,黑色染发下,只在两鬓偶见几丝白发。老于脸上皱纹很少,走起路来还是急匆匆的——只不过伤残的左腿,让他步履蹒跚。2 t$ ?6 R* E3 y- J
35年前,在一次马术表演中,老于不慎被马踢伤,医生要求打石膏静养。可当时自己的杂技团成立不过一年,“统共13个节目,我得演9个。”老于没法遵从医嘱。& F) Z7 X5 c( }) r% w6 s; x5 `0 c
每次上场前,他用棉布一层层把伤腿勒紧扎好,“一个月后伤口才长住,不再渗血”。紧接着,在驯一匹新马时,老于又一次被马踢伤。腿,彻底断了。
$ J8 S& r0 E, ]0 J% Q4 d“即便那样,我也没耽误一场演出。”
# x6 d8 E  E" f; W3 x# P; B“一人能演一台戏。”凭着这一条,于金生早就享誉国内外杂技界。+ M5 g) V" Q" N. E1 T" W2 r
“各种杂技,你随便说,我什么都会。”对于自己练就的一身绝技,老于绝对有自信。' I3 P. D; D4 _) v( [9 U
从小便被称作杂技奇才的于金生,出生在吴桥县于集镇的一个杂技世家,到他,已传至第九代。
5 N, @4 |8 g) z, |8 A- m+ n" D“功夫没诀窍,全靠汗水泡”,从小吃苦练功,13岁起跟着师父“闯关东”,在东北白茫茫的雪地里,“穿着秋衣秋裤在雪地里骨碌”。他说在同门的6个孩子中,只有自己没挨过打。
: S' J- U* E8 ]2 I吞铁球、吞宝剑,是当年于金生师父的绝活儿。“对肺伤害大,师父就得了肺气肿”。虽然明知如此,但在师父弥留之际,15岁的他还是咬牙接过了那把剑。可因为当时个子小,一口宝剑吞到底儿,嘴巴外还留一截。“我只好把那把剑斩短了两三寸。”老于说,他一辈子忘不了吞剑时那股难受劲。) b  Q4 a: y' w% p
“那时候真穷,不想练也得练。”虽然一场“撂地”演下来收入不算少,可“少演两场可能下顿就没着落了”。% J- }/ Z; A; d& Z/ q  b& {
因为几辈儿人都是以杂技为生,老于家在当时的吴桥生活还算中等。但即便如此,1976年老于回老家结婚时,大哥一家还要跑到邻居家借房子住,因为“家里只有一间房,谁结婚尽着谁住”。9 i# k; s) G, y5 [" D( O
如今,见惯大场面、还当了多年省政协委员的老于,当然早已不是当年撂地卖艺时的光景。甚至,初见面寒暄,他会向记者着重强调当地官方的说法:“吴桥有桥通天下,杂技为媒连五洲……”
- N/ r  V9 p; O* f, p8 Z& h说到诸如此类的东西,他会特意放慢语速,语气也显得格外抑扬顿挫,直盯着记者在采访本上把它一笔一画记下来,再开始聊后面的话题——很有点“领导”的派头。; n) A9 {/ b- |# Y0 @1 o4 C* i& [" S
但江湖生活还是在老于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7 v* N  X) F# I  p5 E- e
老于重义气。“有朋友来家里,他包吃包住,临走还得给路费。”老于的大女婿刘进城说,这种老式的待客之道,后辈们开始不理解,慢慢也就习惯了。
. b3 l9 Q  V: D! Q+ V1 s2 j: E10月6日,老于特意把当年的老伙计姜凤鸣邀到杂技大世界看演出。0 x! n: n4 {; c8 l& X5 C5 t; v  G
74岁的姜凤鸣如今孑然一身,住在当地养老院里。老于打电话让大女儿于迎花去接老姜时,一再叮嘱:“买几身新衣裳,找个宾馆让他洗洗澡。”江湖人好面子,让老姜体面地出现在人前,是老于所希望的。
2 m$ h7 c/ Q: a4 X0 @9 \$ Y- N表演结束,当年在老于手下专门负责市场开拓和业务洽谈的老姜拄着拐杖,来到马戏大棚后场的门口找老于,老哥儿俩聊起团里近况。可没两分钟,老于就被电话催着赶赴饭局。' H4 @5 p, S  H
退休已近20年的老姜不禁替老于叹息:“岁数大了,该歇就得歇了……”/ H3 @, A6 x+ e; a
老于到底要忙到什么时候?刘进城说,老于曾撂下句话:“活着干,死了算。”
% j- A& k1 M) |! L: D: Z老于的团队眼下分布在杭州、厦门、重庆、沈阳、北京等多地演出,老于要轮着到各团巡视,并为各团联系业务、签订合同,“几乎每天都是在飞机上”。6 H$ y. C- X9 M% _
一个跟头栽下去,自己硬扛了这么多年
. h  G; _6 ?% m9 h10月5日上午,马戏表演开始前,因为篷内观众已满,五六个观众被挡在外面。于金生看见,一句“加几个小凳子坐前面”,几人如愿看了上午这最后一场演出。
* L3 i0 V1 f4 D这个小插曲,让于金生想起了30多年前杂技演出一票难求的情景。; O+ s6 w) f: s2 t8 j
1979年,老于组建了全国首个民营杂技团——群艺杂技团,杂技、马术、魔术应有尽有,门票只要一角钱,当时受到各地观众的追捧。
! v& V2 V: K3 j) ^- d" J3 o+ e有次在江苏,一个老大爷找到于金生,带着哭腔说:“我带了两元钱进城看你们的杂技,排了好几天队,现在手头只剩4角钱,要再看不上,我家也回不了啦。”于金生赶忙“走后门”拿了一张票出来,隔着铁栅栏“偷着”将票递给了老大爷。9 s7 ~" j( ?& z6 p. v$ v4 N2 s. b
“那情景是一去不复返啦!”于金生明白,如今,演出市场的供需关系早已发生变化,花140元买一张吴桥杂技大世界的门票,观众便可任意观看表演,马戏大篷甚至视观众的多少来决定开演时间。1 @5 k1 l- N' ^# j" p7 t: r
老于的感慨,听上去多少有点沧桑。/ L. R/ m7 J- _. L( I
毕竟,在投资广州世界大观赔得“就差卖孩子”之前,他一直是媒体闪光灯聚焦的人物。
+ ]" Z+ l0 _6 B' A/ f6 A# G, S早在传统艺人还单打独斗走街串巷“磨杆儿”、“撂地儿”的时候,他已经带着二三十人的团队在“圈儿篷”里表演高空、地面、马上三位一体的节目;在传统杂技节目一枝独秀的时候,他已带着几位俄罗斯姑娘组成的“洋人班”开始奔放、刺激的表演,又引进驯兽项目,让大象、老虎、狮子萌态百出……$ V; t9 X; A* ^$ T" h/ u* u
改革开放后成立全国第一个民营杂技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将歌舞融入马戏,90年代初花300万元重金购买5头大象,1999年起共承办4届吴桥杂技节马戏大篷演出,2000年挂帅中国马戏团——伴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善于推陈出新的于金生在杂技事业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人生节点。
" s! B/ R6 _2 a. Y' d9 d“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吴桥杂技看群艺——当年的老于,那是吴桥的一张名片!”提到老于当年的辉煌,于金生多年的好朋友梁立山的语气透着自豪。3 B' `7 n4 P1 \7 \
但这样一个标志性人物,偏偏在事业的巅峰期“走了麦城”。3 [6 y. D" R* u) F: }7 l) s
2006年初,老于以每年300万元的价格入主经营曾被誉为“羊城十大美景”之一的广州世界大观,使得这座沉寂了将近10年的主题公园又重焕生机。广州当地报纸曾对此进行大篇幅报道,报道中,媒体对老于的大动作不无担心:面对香港迪士尼乐园、深圳欢乐谷、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的夹击之势,硬件上毫无优势可言的世界大观,能否在夹缝中求生存?马戏节目同当时世界大观的主题是否合拍?如何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 C+ Y. V- U6 h# o  T: c
接手不到两年,随着银行收回世界大观抵押债务,老于建造一座马戏主题乐园的梦想随之破灭。“一下子赔了一千多万,有我自己的六七百万,还有跟亲戚朋友们借的三百多万。”4 L; U4 G8 C8 a9 _3 V
谈起当年的黯然离场,老于至今仍坚信当年的决定没有问题,若非银行收回,马戏主题公园建成后的市场前景绝对可观。他说,“第一年客流量就有20多万人次。”
9 e. G: C3 {: R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凭经验和义气做生意的老于,输在世界大观的债务上。
" M# i; {1 s/ Q7 N3 ~5 k“老于毕竟不是搞经营的,而且,他的团队并没有摆脱传统家族企业的弊端。”梁立山并不避讳总结老于的失败原因。建团之初,老于的群艺杂技团就以于家家族成员为核心,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依然如此。1 g$ _8 N) N- @) k, Y8 r& w6 m
投资失败后,所有人都担心一贯作风强硬的老于“扛不住”。不过,这个老江湖有自己的章法。9 w& W6 A1 m! U7 A7 r& v
“年过五十,赔得倾家荡产,那时候就怕他一蹶不振。”老于投资失败后,梁立山第一时间向他表示了关心。没想到老于简简单单地说:“欠的这些账,得重新走江湖才能还。”6 ?, Y+ a# Q  J" O. Q0 X& x7 ^2 W1 a
就这样,当过大老板的老于又像最初那样,亲自带着他的演员和动物们,登上舞台。
3 k. R5 }' r- Y# _3 M6 O" m: J* t“他当时在吴桥有很多债务,每天都是讨债电话。”梁立山说,不像很多人欠了债不敢露面,老于不时回吴桥请人吃饭,饭桌上照样插科打诨,只是“不经意”提提“老虎又下了五六只”,给对方吃颗定心丸。老于承诺:不光还账,利息该怎么还怎么还。
  j7 l! o8 n% ~* b对内,虽然负债,但演员的工资,老于按时发放,一分钱没少过。3 ]4 Y$ a4 b4 {7 x& b$ g
身为老于的挚友,梁立山用“悲壮”来形容这位老伙计:“60多岁的人了,拖着一条残腿,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还是这么不服输。”
0 O4 y' G9 p7 I5 I# m' g1 M“悲壮”之外,梁立山评价老于“能屈能伸,心比天大”。
. Y2 q% {0 g8 I- x“当时的那种难堪和压力”,在人前,哪怕是对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老于也一直都没表现出来。江湖人老于,习惯“宁可一人担,不让两人扛”。! Y: c# V/ F% i. G0 j3 _7 I% K& O
可在人后,老于其实并不轻松。有债主找上门来,口口声声质问他:干这么大买卖,难道几万块钱都拿不出来?“那个时候,脸上真是挂不住。”
; C; M, k: J# U' x0 L+ v这些年,老于每天只要有时间就练倒立、写毛笔字,别人只是以为他要练习倒立书法,给自己新添个绝活。
* I8 j; A; f& `$ j“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借此缓解情绪。”在记者面前几乎一直是大嗓门说话的老于,最后终于轻声地承认。0 l9 r: f7 [% B- ~$ ?
虽然觉得市场前景喜忧参半,可还是想建一座马戏主题乐园
* L6 h0 w: @) G4 f) t9 T3 k直到现在,老于还有20多万元的债务没抹平。并非他有意拖延,而是在偿还债务和日常开销之外,老于还规划着发展资金,“带着于家班东山再起”。) f1 a% @0 C  J4 X) ]' M+ u5 j$ }
老于仍想建一座马戏主题乐园。4 b2 F. Q; [! R: \
虽然因此翻过船,但刘进城说,老于认准了的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4 Z4 c% R8 @; D
不过,同十年前相比,杂技马戏市场又出现了新变化。
, c- \7 v4 p% x- Y  G9 G6 x( O. M——你怎么看杂技马戏市场前景?
/ m& [1 R* Y5 _0 \0 A, t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老于下意识地先正了正身子,谈起了“新形势”:“现在天价歌星不行了,群众需要艺术的熏陶,马戏大篷是最贴近群众的艺术。”他的表情很像领导讲话,还不时用手比划一下,加重语气。说完,他放松下来,问记者:“我这么说可以吧?”
' y5 u  |( J( \8 K跑惯江湖的老于,在没摸透记者意图前,习惯给出积极的、和政策贴近的答案。* T: w0 X  p5 }& |+ n. n1 N
“可你女儿不这么认为,她说你们私下交流过这种看法。”面对记者的追问,老于眼神闪过一丝犹豫,末了清清嗓子,终于交了底:“……这么说吧,这前景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喜忧参半。”1 t" g% Q' G. s; V* O4 I
近两年,有些事让老于这个老江湖想不明白。
0 [4 c3 g% n8 x0 |* i2013年7月2日,住建部发布了委托动物园协会编制的《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要杜绝各类表演。在此之前,林业部和住建部也下发相关意见,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停止动物表演。8 a9 C2 S2 Z" X+ e! p
这下子让老于同济南泉城公园的一份3年合同“还没开始便结束了”。“投了100多万元装修,全打了水漂。”. t) P% G6 k4 c" V0 @3 x- A
动物,曾经是最让老于骄傲的法宝之一。老于手里握有一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拥有大象、老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驯养资质,这在全国众多的马戏团体中可谓凤毛麟角。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为了这张证,他挤着火车,揣着方便面和行军水壶,一趟趟跑相关部门,终于为自己的5头大象,取得了资质。
: s; I% j$ k# h6 \# A5 G可如今,动物,成了让老于头疼的一个“紧箍”:
( u: A1 w7 q  v1 {1 X  M“我们没有固定场所,动物就得坐‘后八轮’来回倒腾。”老于掰着手指列数道:“村、县、市、省、国家,全部盖一遍章,才能转移一次动物。”" O5 A4 v' U9 F# b* Q; h; b! V' T4 K
“国家没有禁止动物园外的动物表演,再说,动物是我们的饭碗,你说,我们怎么舍得虐待呢?”老于说着说着现出痛心疾首的表情。做了大半辈子驯兽师,他的思路显然跟动物保护主义者们不在一股道上。3 R6 |' a* T0 z/ q4 M
毕竟,这个时代的加速度太快。
7 A5 i  E# S3 P+ o4 w; i9 c“观众的口味不仅仅是‘提高了’,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被问到杂技马戏市场前景时,大女儿于迎花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二十年后,你再看看。”8 `* f4 O0 Y# g- A: c: I
于迎花曾带团在贵州西南商贸城巡演,在他们大篷的对面,是世界著名的太阳马戏团的演出。因长途运输动物不便,当时太阳马戏团的演出只有杂技项目表演,“大名鼎鼎的太阳马戏团啊,表演不能说不好,但观众看得昏昏欲睡。”3 A' o( P) Z* }- S9 I
当大牌动作明星不能单凭“不用替身”就成为票房的保证、当真坦克真部队参演的战争电影却只能以二十几万票房惨淡收场的时候,以惊险刺激为号召的杂技将用什么打动今天的观众?$ b( j3 q% a% _  _% v! A; {6 q
10月2日,在吴桥杂技节举办的第九届马戏论坛上,“新常态新杂技”,“如何创新节目,培养新的观众群”成为专家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
. v3 @, f  t# @& ]. I“每个人的事业都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存在。”在长期关注研究吴桥杂技的当地学者杨双印所描绘的民间杂技市场兴衰曲线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产品供应和人们增长的消费实力的不平衡促使杂技市场达到最高峰,而随着80年代后期电视的兴起和后来网络的普及,文化的多元化使民间杂技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 }8 O! ~" v( O& l杨双印说,当下观光游令马戏演出出现小阳春,但随着旅游方式向休闲游转变,说不定马戏又会进入蛰伏期。但是对于老于的马戏主题乐园,杨双印还是充满期待——因为老于的成功,也将意味着杂技这门传统艺术重现生机。* k8 R* X3 c8 X% N0 a* t
“相比以钱生钱的投资,专注杂技马戏表演是微利。”专门赶到吴桥与老于谈合作的项目经理李苇告诉记者,目前她所在的四川绵阳马戏团主要将精力转向能带来更大利润的投资项目,比如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投资马戏项目,“项目都是请专业公司评估过的。”
8 }+ |1 y; |2 C/ o: X, s; k而老于对杂技,仍旧保持着一份老艺人对传统技艺最朴素的热爱和执着。  V. y; Y9 R' o4 p
“要是投资房地产,他早发了。”刘进城说,前些年,房地产炒得正热时,老于50万元就能买块地皮,“搁现在不得卖四五个亿?可他不爱那个,一有钱就买动物。”( C! C, b2 F% A! |0 j1 B
“我的老虎、我的狮子、我的大象……”只要一提动物,老于总要在前面加上“我的”,好像全不记得他自己跟记者念叨过的一句老话:“家财万贯——长毛儿的不算。”
0 ^4 m2 b) y" N; A在老于眼里,“杂技,甚至比老伴都亲。”' z0 _# [' c) L, D( C
9 Z2 P: q( }/ I
! E/ @& \$ G4 h. Z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和他在广州见了一面,人很质朴,当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呵呵,后来手机丢了,联系方式也就丢了!
发表于 2015-11-3 1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大多是为了谋生,现在多失传了
发表于 2015-11-5 0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于金岭,看了老兄的经历,很有感概。我有一个文化项目,是历时十年,行程三万里,也是耗尽了心血。暂题为【于氏家书】。准备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出来。于氏其实是一个隐世家族。从周八百年,姜家老娘舅,到千里救嬴政,辞官归鬼墟,报仇杀孙策,都有记载传承。。。。。。。。。

点评

联系我,QQ:82996599  发表于 2015-11-5 13: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