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热升温,锔瓷匠于继周的生意也多了。 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全国闻名。每逢周末,于继周都要到这里摆摊收活儿,做不完的带回家精心修补。
% s; G' t7 |' T1 `% y
一把碎成十几块的老瓷壶,在普通人手里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而到了老于手里,用两三毫米的锔钉,就能将其修补得滴水不漏,且更具韵味。 作为中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曾出现过锔瓷人在街边锔瓷的身影。 年过古稀的于继周,专职锔壶已有近20年时间。经手的壶数不胜数,“大部分都是外地寄过来的,最远的有日本的、韩国的。”老于说。 锔钉是锔壶的必备材料。比芝麻稍大一点儿的锔钉,制作起来需要十几道工序,砸样、锉底、刮面、铰段、盘脚……经过层层打磨,最终成型,外观上看它更像扁宽的订书钉。 除了做锔钉之外,给壶打眼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薄如蛋壳的壶壁上打眼,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稍有不慎,就会将眼打透,壶水渗出。此外,两个锔眼儿排列位置要对称,裂缝必须处在锔钉的中间处,锔眼儿内部稍微倾斜,锔钉才能勾紧壶壁。 古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中的“金刚钻”指的就是打眼儿用的工具。为了操作更方便,老于自己动手制作了微型电动金光钻,并为钻头申请了专利。“七分工具三分手艺,手艺再好,没有工具也白搭。”老于强调。 “锔活”也分粗细,“细活”也叫“锔活秀”,‘锔活秀’源自清朝的八旗子弟,民国年间登峰造极,很多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顺着缝隙因势利导用锔钉勾勒出各种花纹来。 而今,也有不少顾客要求老于用这样的老法子来装饰自己的新壶。“这样锔出来的壶比原来的壶更有把玩的情趣。”一位爱好锔壶工艺的藏友说。 在锔过的所有壶中,难度最大的一次,当属将一把如茶盅大小的壶撑破后再锔好。
2 {' l; k8 t. V* [, w6 K) Q 当时,老于正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壶中逐渐膨胀的豆子,刚听到“砰”的一声响,他赶紧解开绑在壶外的铁丝,但是为时已晚,壶已经碎得不行。 最小的碎片,可能只有1公分见方,这样的壶别说锔了,就是将它拼凑完整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老于并没有放弃。多日后,这把壶再呈现在顾客面前时,上面已镶嵌有上百颗锔钉。 老于就是这样一个爱和自己较劲儿的人。有时候,顾客很满意的壶,在他的眼里仍然不完美。“眼的观察能力很强,两根头发能分出哪个粗哪个细,壶上也存在这个问题,尽管客户没有意见,但是作为自己应该严格要求。” 每把壶在老于这里都是有灵性的艺术品,在打眼上钉之前,他经常要把锔子的位置先一个一个画出来,裂缝较多的壶,还要事先设计构思锔钉的排列走向。老于说,要是没有事先设计构思,即使锔完了,也是一把失败的壶。 对一把把壶打光、抛光、整形,最需要的还是沉下心来。不管经济和文化大潮泛起时人们对手工艺品的喜爱是多么迫切,老于在喧闹的英雄山文化市场里总是关了手机才开始静静打磨。 干到老学到老,有手艺的是饿不着的。老于说,和自己比这回做的要比上回更好,才能精益求精,没点责任感是不行的。 老于在60年的手艺生涯里经历了上学期间偷偷干、工作时期抽空干和退休之后专职干三个阶段,如今在微信里有着300多个焗壶的朋友,客户们也曾拿着他的作品“到外地去显摆”。 对自己锔过的壶,老于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顾客把自己辛辛苦苦锔好的壶取走时,他都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他们拿走的不仅仅是一把壶,更是他的心血。 74岁的老于也曾担心这门锔壶手艺能否“发扬光大”,如今他的一双儿女已经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女儿于奇志早年是一名会计,后来回到家中开始专心学习锔壶手艺,这一学就是10年。 于奇志记不清自己到底练过多少把壶,家里储存的旧壶练完后,又买来新壶继续练。她说自己从陌生到熟悉走过的不仅是勤学苦练,还深受父亲严谨负责精神的熏陶。
K. C D- h% q# O “手工活需要‘人’对‘活’的把握程度,必需抛开喧嚣浮躁。”她说,“每做一把壶,都得把感情、把对壶的理解,客户对壶的要求都融进去,才能体现出咱这个工匠对工作的一种尊敬”。 转自新华网(毕璐健、王子辰) ; {1 a+ |5 m+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