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三谈大水泊

3
回复
527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6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谈大水泊
一、解读于姓来源《综合材料》。
    上网寻根、寻亲初见到大水泊村始祖于敬公后代编写的,比较系统的综合材料,如获至宝,录了下来,视为精典宝书一样的珍惜,查找、学习、研究、对照……
    1、综合材料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于姓历史的来源;
第二部分《文登县志》编写的文登市168个村庄于姓从什么地方迁居文登市哪个乡、镇、村。
第三个部分是文登于姓村名来源。记录较详细,十八个办事处,乡、镇、开发区,78个村,其中大水泊镇有十三个于姓村庄。
文登市2007年底统计于姓人口65959人,为全市第二姓。总结了于姓的基本状况“人多支杂派系多”(可能是“人多支杂支脉多”)素有“姓于的辈乱较劲”之称。
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的不准),168个于姓村大多数是从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从外省、外市、外县迁居文登县内,168个于姓村文登市内流动互相迁入立村大约30余个村,从大水泊村迁出安村的不到30个,由于大水泊镇和大水泊村在记载中分的不清也是不准确的一个因素。就说明大约有80左右支脉的于姓,没有找到七十世的始祖,只有大水泊村于敬祖的子孙找到了七十世始祖。
2、明确了“赤山系”于姓是什么年代到赤山的:
第一次是公元前23年——9年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从郯城迁入斥山的于姓到现在已两千多年。
第二次是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由郯城郡西边二十里高大寺村迁入斥山盘龙村,至今1500年左右。
第三次是元朝顺帝时随海运到赤山的于姓,是从云南省安宁州迁到赤山的于姓至今大约660年左右,由于年代近基本可以认定。
3、“赤山系”的于姓到赤山生活了多少年,繁衍了多少代、多少世辈,又从赤山迁出何地,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记载。大体可以认定,山东省全境由近到远,先半岛后向西、向北漫延。明朝时期开始向京津冀地区、东北四省迁居。
二、解读综合材料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之一,是让于姓宗亲们明白一个“认清”。
首先认清,综合材料是文登市大水泊村始祖于敬支脉子孙编写的,将于叔定为始祖第一世,于敬祖定为七十世大水泊村的始祖。但不是文登市若干支于姓支脉的七十世始祖,更不是全国于姓支脉的七十世始祖。
事实是鼻祖于叔作为一世祖到现在已经2800多年,西汉末年,第一次到赤山,至今也有2000多年(2040年),从于叔一世祖到于敬祖生活的年代1000多年,繁衍的子孙到七十世至少有几百、几千、上万个七十世孙,绝对不是只于敬祖一人是七十世孙。只有认清了这个道理,才不会把于敬祖这个七十世始祖误认为所有支脉于姓的始祖。
提醒全国各支脉的于姓宗亲,各支脉都有七十世始祖,只是都没有找到,又没有记载,为此我们各支脉的于姓宗亲们,不能认错了祖宗(始祖),如认错了,有意无意地有辱自己的祖宗,所以各支脉于姓今后新修族谱写序言时,不能图虚名,要慎之又慎。
2、目的之二,必须明确“四个分清”。
一是必须分清从文登赤山迁出,不是从文登大水泊迁出,凡老谱记载从文登赤山,东海赤山,文昌赤山,文登赤山镇迁出的于姓不是从文登大水泊村迁出的。
二是必须分清文登市的于姓村和大水泊村的于姓的界线,从文登市迁出不等于从大水泊村迁出。
三是必须分清大水泊镇和大水泊村的界线,大水泊镇有13个于姓村,从大水泊镇迁出不等于从大水泊村迁出。
四是必须分清大水泊村于姓与于敬祖支脉于姓的界线,由于大水泊是多支脉于姓,从大水泊村迁出不一定是从于敬祖的子孙支脉迁出,不等于是于敬祖的后代。
所有的于姓宗亲们如不明白“一个认清”和“四个分清”,容易认为只有一个七十世始祖于敬公,都成了七十世于敬祖的子孙,其他几千支上万支于姓七十世祖就没有后代子孙了。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于麻四兄弟的例子。于麻四兄弟是在山东省内沧州一带影响特别大的一支于姓,网上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于玉强宗亲网上说:据沧州于氏族谱记载,吾族由赤山和大水泊迁徙天津土河一带,族人于麻、于兹、于闵(旻)、于纪兄弟四人迁居潍县寒亭村。
第二种于氏族谱记载,始祖于麻明洪武十八年乙亥有招徙岛民与内地逐由赤山来维东。
第三种《沧州于氏族谱》记载,于麻四兄弟洪武十八年兹、麻、旻、纪四公避战乱携家自大水泊徙居潍县。其实于麻四兄弟与这支于姓上下左右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种安丘县水西支脉记载,三修族谱记载原籍文登后徙莱阳明初始占籍于兹。四修补充记载,吾于氏脉衍斥山流播渠西,前明洪武时莱阳斥山寨迁居安丘西乡厚故里,安丘水西以三世为始祖讳景贤。民国21年六修谱记载,吾于氏之先自元顺帝时由登州府之莱阳迁居安丘,厥后孙支繁衍占据数十村,而马郎沟与水西两处人数尤多……,水西谱讳景贤班上两世,马郎沟谱之始祖讳风班下两世。
第五种昌乐县水泊支脉记载,从谱序与碑文断句我处于姓,文登——莱阳——赤山。我处一修谱为十世祖文琪字渭川(康熙58年)根据老人记忆代代相传,与碑文记载,只能整理到五世祖讳凤字鸣歧具考证其与安丘马郎沟于氏祖同班同时有莱阳迁水泊村。(班、可能是世)。
第六种承德市一支于姓,记载于麻祖六世孙于深祖谱书记载与其他谱序记载相同。
第七种记者专程寒亭区朱里街道河东于家村走访,村支部书记于世龙介绍说:“村里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于氏家庙一处,明洪武18年(1385年)于氏兹、旻、麻、纪兄弟几人由文登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于纪定居今河东村。”(这个记载可能有误,不是文登县,而是莱阳县大水坡赤山寨)。
第八种说法有一老谱记载,明初自北直(河北)枣强县迁居潍县……
八种说法记载,关键词“元顺帝时、莱阳、赤山、潍县、安丘、昌乐、承德。”
我为什么特别关注麻祖四兄弟的信息呢?
一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沧州的于姓传说与麻祖是同宗同祖,只是传说没有记载。巧合的是在沧县、青县、黄骅县三县交界处,有大麻沽、二麻沽、三麻沽三个村,加上网上传说于麻四公从天津土河一带迁潍县,天津市明永乐二年才设卫,土河一带属沧州管辖,在永乐二年之前,兵荒马乱的环境,搬迁频繁是正常的事。
二是吾始祖原籍是青州府诸城县,目前从多支于氏族谱记载可以认定,麻祖四兄弟大部分子孙居住青州府,现在的潍坊市各区县市。这个地区从古至今土地肥沃、地藏丰富、交通便利,是人类生存的最好地方之一。尤其是诸城市往北经昌邑市直通渤海莱州湾,有一条大河——潍河,在古代这条大河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走水路又快、又省力,水利资源充足,所以潍河的两侧,昌邑、潍县、昌乐青州、安丘、高密、胶县、诸城、五莲、胶南等县市多数于姓是于麻四兄弟的后代子孙,交通便利,所以现诸城市的于姓先后多来自昌邑市一带。
虽然有多种记载,我认为最让人信服的是,麻祖二十二世孙于乐华宗亲2015年十月二十六日新修续于氏族谱序的记载:“现已查明吾于氏鼻祖兄弟,四公兹、旻、麻、纪由文登赤山来潍县东乡时,先在河西于家庄南的鸿福寺暂住。不久住河西于家庄……。”记载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信服。我的理解,一是把于麻公称鼻祖说明于麻四兄弟的父亲以上祖先失考;二是确定四兄弟直接从文登赤山(今荣成斥山)迁居潍县,不是从大水泊村迁居潍县。并且于延友宗亲回村查看了大水泊的老谱,没有查到于麻四兄弟从大水泊迁潍县的记载。三是此谱只能说明于麻祖从赤山直接迁居潍县,不能确定于兹、于闵、于纪三兄弟从赤山直接迁居潍县。从多支于氏族谱记载于兹三兄弟有可能从文登赤山直接迁居莱阳县后,陆续迁居潍坊市各县市区。
但是乐华宗亲2015年十月二十六日,另写了一份《于氏根源及迁徙史》。我对这个序言提出质疑,前后两份序言的原籍有明显的不一致。一是正文序言是于麻四兄弟由文登赤山来潍县……。二是后面的《于氏根源及迁徙史》记载:于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年)麻公兄弟四人兹旻麻纪因避之元兵乱从大水泊迁到潍县……。这一句文字两个朝代,并没有分清赤山与大水泊村的界线,并且大水泊村委会立的碑,碑文中明确记载清朝初期由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三是四                                                                  兄弟的父亲以上祖先都没有记载,怎么能认定大水泊七十世始祖于敬公是于麻四兄弟支脉七十世祖呢?四是此谱有一张世辈页,先祖邘叔——二十五代于公——七十代于敬祖——七十二代于坚——麻,麻公没有注明多少代,多年后的子孙问爷爷我们的鼻祖麻公是多少代?我们怎么回答子孙们?又问前后祖籍不一样,我们的始祖到底是从赤山还是大水泊迁居来的?我们怎么回答?
我特别佩服乐华宗亲的才华、智慧,两个序言没有混在一起,另写了一个题目。
第二个例子《沧州于氏族谱》老谱记载:“栾福贵”三公原籍山东省莱阳县大水坡棘子寨。前些年到文登市大水泊村寻根认祖后,把老谱改了,新谱记载:据旧谱所载,吾于氏迁自莱阳县大水坡有误,经此次修谱访查大水泊也非坡也,系文登所治所云莱阳县亦误,原籍实为山东文登县大水泊镇,今谨矫以志。
2016年8月26日,于刚宗亲将编著的《沧州于氏人文录》赠给我一本,现下我正在拜读,35页古版体记载,始祖前明永乐二年自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大水坡,迁居沧州李村镇。
我认为老谱原籍的修改有点盲目。一是从年代方面计算,大水泊于敬祖生活在北宋时期,“栾福贵”三兄弟新老谱书和网上多个资料记载是明永乐二年迁居沧州。中间隔着南宋朝、元朝还有明朝近四十年,相差最少一百年以上;二是文登大水泊于延友宗亲查看大水泊老谱:福贵是一人,另有贵、福高、福广、福志,没有单独一人。
三是在600年前,凡山东迁居沧州的大多数支脉是因种种原因,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穷的逃荒外迁的、在老家穷的没有上学不认字,在哪个年代哪个朝代,记不清。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更上不了学,不识字,就无法用文字记载。这些年我走访了多家于氏支脉,看了不少谱书,从网上看了很多谱书。一般是在100年、200年、300年以后才有了家谱,靠父老相传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人口述,年轻人认几个字记录下来的,能记得准吗?
四是目前看“栾福贵”三兄弟是哪个年代到沧州,是不是明永乐二年还有疑问,原因是网上的资料太多,序言也太多,众说纷纭,有的记载成祖年间,大水泊村于延友宗亲在一个资料说:是元末明初之际迁往河北沧州。
五是(关于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祖籍的另一种说)
我于氏之先山东文登大水泊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讳“栾福贵”三位爷迁居河北沧州一带再业,据原记载“福、贵”二位为同胞兄弟,与“栾”是叔伯兄弟,自“栾”下传三代至“子栋”生于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
咱们算一算“栾”爷多大岁数才有了“子栋”这个孙子?“栾”爷带领二个弟弟逃荒到南皮县肖九拨村开荒种地至少25岁,三世孙子“子栋”1559年生,1559年减永乐二年1404年是155年,155年加上25岁等于180年,“栾”爷180岁才有了孙子,宗亲们相信吗?50岁——60岁有孙子就太晚了,对穷人来说还算正常,70岁有孙子还勉强,80岁到100岁有孙子属不正常,是极个别的,我知道的是著名画家齐白石,17岁生第一个儿子,73岁生的孩子起名“耆”,82岁生最后一个儿子。180岁才有孙子,如按大水泊于延友兄说的元末明初到沧州,“栾”爷220岁才有了孙子“子栋”。
六是我一直认为年代决定一个支脉的世辈,世辈决定了人口的多少,人口繁衍是个金字塔。从网上看到和走访的二十几支于姓,凡明朝永乐二年或永乐年间到河北沧州的最少的繁衍二十五世辈二十六世,世辈最多的事南皮城北博古于姓,现已二十七世,还有鼻祖于麻公十二世孙从龙公支脉已传二十七世,沧州孟村一支明朝中期从山东莱阳县迁到孟村县,已传二十多世辈,与福爷为始祖的大科牛村还有吾始祖于伯能后代一支脉于姓,100年以前就已繁衍到二十一世,吾支脉有三位二十一世如活着已经103岁,有二位21世哥哥今年整整100岁,唯独福爷一支脉现下只传二十一世,从以上种种资料的记载和与多支于姓支脉对比,不可能是明永乐二年,可能是明朝中叶迁到沧州。
以上两个支脉的宗亲们,我只是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个认清、四个分清”,是很必要的,没用任何恶意。600年后我们这代人,对本支脉的原籍、年代说不清道不明,不是我们的错,是历史上没有记载,就是有记载在改朝换代的特殊年代,比如:“明季战乱”,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烧毁了,不是先祖们的错,不是我们这代人的错,错就错在如今有个别人利用于姓的天空平台“图虚名”弄虚作假。
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年代太久远,又没有连接的记载,有些资料的形成是后人估计、分析、编写成的,可信度不高,不能不信,不可全信。
从鼻祖于叔到现在,2800多年,从于叔一世祖到七十代于敬祖大约是1800年到2000年,繁衍的七十代孙最少有几千个上万个七十代孙吧。认定七十代孙是我们这代人定的,并没有记载。于敬祖只是上万个七十代孙其中的一个七十代孙,只是于敬祖的后代子孙找到了并认定了“于敬祖自山东郯城而斥山、崮山洪水兰至大水泊一支于姓的始祖(又称一世祖)。
我们其他上万支脉的子孙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七十世始祖,为此提醒上万支于姓支脉的宗亲,明白“一个认清”和“四个分清”的目的,是别认错了七十代祖宗,如盲目的认错了祖宗,有意无意地有辱自己的祖宗(始祖)。
2、“赤山系”的于氏是先后三次从不同地方徙居赤山。
第一次西汉末年,公元前23年——9年(王莽新朝时代)从郯城迁入赤山至今2000多年,我们众多支脉于姓,哪一支脉第一次迁居赤山于姓的后代子孙还没有记载,谁也说不清。
第二次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由山东郯城郡西边二十二里高大寺迁入赤山盘龙村,至今已1500多年,我们所有于姓支脉哪一支是1500年前迁到赤山的于姓,后代子孙谁也不敢说,没有见到记载。就是大水泊于敬祖也确定不了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迁到赤山的于姓,如知道在编写综合材料时就已写在上面。
第三次元顺帝时,随海运(海游)到赤山的于姓,元顺帝时元朝末年,年代较近,基本上可以认定明洪武二年、四年部分于氏支脉从赤山迁到莱阳县,以福新为始祖的谱序中记载的很清楚,从赤山迁居莱阳县的子孙们。
莱阳县古代称“昌阳”,地理位置好,在山东半岛的中心地带,属内陆县,优越其它海洋地区,不受海啸台风等灾难的袭击,较为安全,以农耕为生,海洋边区多数以打渔为生,出海捕鱼、捞虾危险较大,那时和现在的观念不一样,现在认为海景房在海边生活品位高。
据目前学习到的文字记载,从赤山较早迁居到莱阳县的于姓是于钦祖的祖辈,《齐乘》书中上面记载:钦之曾大父端叔府君,自斥山徙昌阳(今天的莱阳)大父君端府君其仲之也,又自昌阳徙益都(今青州市)应该从南宋时期从赤山迁居莱阳。后辈部分于姓又从莱阳迁居青州。为此我大胆的说一句,于麻祖四兄弟,菏泽市各县市六大支于姓,从莱阳迁居高青县的于姓,均是从莱阳迁出的。包括潍坊市还有不少支脉于姓没有找到原籍和始祖,以上几辈先祖有可能是于钦曾大父端府君的后人。
以上三次不同年代,不同地方,迁赤山再迁往各个地方的于姓,统称赤山系,此外还有淳于姜姓之后。
四、向大水泊于敬祖的后代子孙商榷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已有三支脉于氏族谱的始祖于敬应怎样认定?
一是文登市大水泊始祖于敬字孝先,时任登州千户。
二是诸城市一支脉于姓始祖于敬字恭之,四川道监察御史,子一于跃字徳腾直隶定兴县知县,原籍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东南三十里大水泊庄,祖茔又去南三十里(距城七十里有赤山祖茔,故名县文谱称“赤山人”)后人记载如此详细真切,是重名?还是双方有一方记载有误?
三是海阳市郭城于氏始祖于敬公与文登大水泊始祖于敬公同一人。于江祖是于敬祖五世孙生于1267年五世相差177年每世约35年。
两家记载有诸多的悬殊不一致的地方。
①五世相差177年每世辈35年不可能,连续剧于成龙65岁回家葬母,重孙(四辈)都七八岁了。我有个亲戚五哥今年74虚岁重孙10岁了,74岁繁衍四世。于敬祖五世孙于江祖五世用了177年每世35年,可能不真实。
②两家记载了于敬祖做官的年代不一样,一个是北宋,一个是南宋两个朝代,郭城记载于敬祖做官是北宋朝(960——1126年),大水泊记载:“于敬祖字孝先时任登州千户,其所处时代恰为‘金兵乱华’之时,因为于敬祖一生都是在抗击金人的战斗中度过的。”“金兵乱华”是南宋时期(1127年——1165年隆兴议和)金军再次打败南宋军队,迫使南宋求和。
③郭城记载:敬祖是1090年生,卒于1145年享年55岁。大水泊记载于敬祖享年80岁。
最近学习于刚老师编著的《沧州于氏文录》,反复仔细的阅读大水泊族谱“斥山老茔记、崮山后老茔记、洪水兰老茔记”,重点研究了“洪水兰老茔碑文抄、于氏祔葬之记”并把世辈仔细的排列出来,越看、越对比,不确定的地方越多,突出的是大水泊老谱记载与老茔碑文差距太大。我们到底相信老谱书?还是碑文?有什么算什么吧,再往深处研究,大水泊老谱始祖是不是于敬祖都很难说清。
2、于敬祖生活的年代,这个事关重大问题目前还说不清,其原因是:
一是年代久远,没有连接的记载,明确可靠的记载。
二是资料太多,序言多,多支脉于氏族谱的碑文记载不一样,年代差距过大,难以统一。
三是态度不端正,观念有偏差,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从文字资料分析,2015年以前网上讲的年代越早越好,目的是为了说明于敬祖是从赤山迁出的第一代、第一人。说明大水泊村由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的年代越早,并提出三迁大水泊的理论,说明于敬祖是名副其实的大水泊村始祖。比如:综合材料上面记载:“据《于氏族谱》记载先居斥山,又斥山迁入威海崮山后,由威海崮山后迁入文登洪水兰,由洪水兰二次迁入大水泊等地……”于姓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在山东洪水兰于氏墓地发现《洪水兰之于公墓葬卧碑》宗派图,以及《于氏支谱》《于氏斥山一分总谱》等都有于敬祖的史料,并认定于敬祖自山东郯城而斥山,崮山,洪水兰至大水泊一支于姓的始祖(又称一世祖)。应该说于敬祖是至今找到的本宗于氏家族最早的一位先祖,若将于叔作为于氏始祖,于敬祖应为第七十世。
这段文字容易让人们误认为从郯城到大水泊的年代可就长了,第一次从郯城至今二千年,第二次从郯城至今一千五百年……。
还有《于氏斥山一分总谱》有记载说明应该记载着于敬祖的以上几代长辈,当时您们为了说明年代早,没有想到后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于复林宗亲2007年10月9日发到网上文字“而来自东海赤山于姓早在宋朝就已经迁出斥山了,比如:大水泊始祖于敬祖在北宋已经迁出斥山到了崮山等等。”
我初次网上学习,延友兄说:“我是文登大水泊村人于延友,大水泊26世,大水泊一世祖于敬,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去世享年80岁”。我相信是有记载的或辈辈传下来的,绝不是我们这代人编出来的。
还有“文登于姓村名来源”,大水泊镇,九、大水泊: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于姓从荣城斥山来此处安村。既然多方面的文字记载,我们自己于姓认可于敬祖从赤山迁出第一代第一人,足以说明是北宋年代从赤山迁出的。
为什么2015年以后一些资料和提法又变了呢?原因是又遇到一些解释不通的事实。比如:于敬是从赤山第一代第一人迁出到今天已一千多年,大水泊老谱记载才繁衍33世,每世35年,从世辈分析不真实,于成龙45岁才当官,68岁逝世,他的四辈重孙已十多岁了,不到70年繁衍了四世。并且于敬祖的子孙做官的多,巨富多,怎么35年繁衍一世呢?从山东逃荒到沧州的多支脉于姓一般是25年一世辈,不管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
同样是大水泊村的于姓迁居到恒台县世辈已排到第四十五世,比于敬祖支脉多12世辈,如按每世25年差300年,如按35年一世辈相差420年,不管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也说明恒台县的始祖比于敬祖早几百年。
最解释不通的是近些年有不少支脉的于姓盲目的认为,成为文登大水泊于敬祖的子孙后代无尚的荣光,不顾历史事实续在大水泊老谱上面,有的积极找机会、找理由编造证据一心想续到大水泊老谱上,但年代对不上相差100年、200年甚至300年连接不上。
所以2015年以后将于敬祖生活的年代尽量往近代说,将已经续到老谱上的支脉或正准备往老谱上的支脉尽量往远代说,两边凑。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是瞒不过历史真相的。
3、世辈混乱,多个资料不统一。
①大水泊老谱共同认可的是始祖敬公,二世礼,三世坚,四世闰,五世渊……
②其中一资料中于敬祖生五子,长子士达,次子礼,三四五子无嗣……暂将长子士达之后列为失考。
③碑文记载一世敬,子一士达(二世),三世斌、振、坚,四世盾子六,五世良佑六兄弟,振、坚是良佑堂伯,唯独没有于敬祖次子礼公。
碑文上面不是大水泊老谱记载敬祖子五,而是只有士达一个儿子。
④还有一个资料记载高祖子二长子十四翁澂祖,次子十六翁敬祖。澂祖子一士达,子一振,子一琛,子三淙、海、江,在碑文中士达以下名字都有记载,士达是敬祖的儿子,士达到底是澂祖的儿子,还是敬祖的儿子?
⑤郭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于辅世始修于氏家谱序记载:“于氏播迁之始传自文登县赤山与大水泊同宗(传说)欲其迁于何代,居于何地盖年远不可考矣”。(就是说是什么年代从什么地方迁来居于何地不知道),碑文记始祖于江之下二代至五代俱有名无序,以无谱可考耳。
⑥蓬莱市小柱村始祖于现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大水泊迁居蓬莱市村里集镇小柱庄定居,其长兄于松居大水泊,次兄于姜居栖霞市藏格庄镇马陵家村,其父于能,祖父于渊为大水泊十世祖。您们认为大水泊于渊为五世祖。
⑦诸城市一位宗亲发帖两条信息,第一条“大水泊于整是从诸城县迁居文登大水泊”,第二条“我有可靠的证据证明于整是从诸城迁居大水泊的”。
诸城市宗亲您发的这两条信息,大水泊宗亲认为根本与诸城县的于整挂不上钩,任何事情只有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万一是真的呢?
为此我向诸城市这位宗亲说几句话,诸城市的这位宗亲,您说文登大水泊于整老五支是从诸城迁到大水泊的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是真的,请您给我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诸城哪个街道哪个村叫什么名字,我专程到贵府拜访您,如是真的我在网上给您作证,证明您是个好人,老实人诚实人,讲的是真话,是个求真务实的于氏宗亲。假如是假的,很简单,请您在网上再发一个信息,就说我逗你们玩的。
以上列了几条您们从网上发表的几条信息,完全说明大水泊老谱的世辈是混乱的,应该引起大水泊宗亲的重视,捋顺、澄清世辈让全国的于氏宗亲心服口服,盼望您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榜样。
4、关于什么朝代、年代、由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的。
我认为不要再争论了,到此为止吧。不管什么年代、朝代改的大水泊,大水泊是全国于姓的一面旗帜,是于姓的骄傲和荣光,但不能否认大水泊村委会1992年立碑的碑文,不能推翻村委会做出的结论,原因是大水泊村是多姓的村委会,是多支于姓的村委会,是民政局监制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咱们谁也没有权力,没有本事纠正过来,别说推翻。历史没有确切的记载,就是有记载也是几百年后才编写,清朝才追记的也不一定真实。
有的大水泊的宗亲说我,想推翻大水泊是毫无道理的,您们说从宋朝就有大水泊村,有没有大水泊村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真正推翻您们的说法,是大水泊村委会在25年前已经推翻了,但是您们和村委会有一个共同定论:文登大水泊是赵家庄改的,没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您们不同意村委会的结论,清朝初由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的,您们认为是宋朝改的。
焦点二,村委会认定北宋中期赵家庄立村,元朝初于姓由洪水兰迁入赵家庄。从北宋中期到清朝初期大约550年左右,经历了550年左右,这个漫长的时期,赵家庄随着自然规律繁衍的赵氏子孙越来越多的高峰期。按10世辈计算高峰期至少250年到350年,于姓元朝初期迁入赵家庄时,赵家庄还在兴旺、发达时期,于姓迁入赵家庄要经几辈人的努力才慢慢的兴旺发达,于姓经历五——六世150年以后才能兴旺起来,于姓兴旺了,赵姓开始从兴旺发达期慢慢的下滑,再经过一个漫长稳定期后,慢慢的走向衰败期,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大约需500年至600年。大水泊村委会定为清朝初由赵家庄和李家疃改为大水泊村,虽然没有真正的记载:一是没有赵姓族谱的记载,也没有李姓的族谱记载,更没有新兴发达的于姓族谱的记载,只是代代相传,如有记载碑文中会明确清朝什么年代改为大水泊的。我认为也是大约的年代。真实年代比清朝初还要晚。既然于姓已经兴旺发达起来了,有人当了大官,有了势力了才能改村名,不然赵姓和李姓不会同意,既然于姓有了势力为什么不改于家庄而改大水泊村?这也是一个谜。大水泊村是多支脉于姓,到底是哪一支于姓继承了赵家的财产成为大富豪。有钱上学才出现了当官的多,势力大是决定赵家庄改为大水泊村的主要因素,关键的真相。
大水泊村有多支脉于姓究竟哪一支脉到赵家庄最早,我们不知道。按繁衍的世辈看,于敬祖繁衍了三十三世辈,于光杰的始祖在大水泊村已繁衍排到45世辈,充分说明于敬祖一支脉到赵家庄不是最早的,如果单方面把于敬祖定为大水泊村的始祖不太合适,和沧州一样,沧州市最少有50支——100多支脉于姓,每支于姓只是100多支于姓之一,不管哪一支于姓支脉编修族谱时,不能自称沧州于氏族谱,只能称于氏族谱,不能夸大其词应谦虚为好。
不管于敬祖生活在什么年代,不管世辈有多么混乱也好,不管赵家庄什么年代哪个朝代改为大水泊也好,没有必要再继续讨论下去了,到此为止。原因是年代太久远,又没有真正的连续性的记载。大水泊村的老谱至今才200年,800多年没有记载,是后人凭想象的传说的追记的,能真实得了吗?能全信吗?是神仙也记不清。
不是先祖的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错,错就错在我们这一代人,图虚荣好大喜功,只要是历史上当大官的,不管好官坏官贪官,只要是历史上有点名的,我们就认他们为祖先,我们那个综合材料上面有两个大官,我查过历史资料,年代上面、任职方面有些不真实的地方,有的人为了吹捧瞎编乱造。
错就错在态度不端正,弄虚作假,唯我独尊,放不下架子,听不得不同意见,老子天下第一。有伟人教导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让别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名气大、势力大就是真理,就是对的。
错就错在不讲道理、不懂道理、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甚至有个别宗亲更野蛮,不顺着他说就大骂,骂的低级下流,不堪入耳,污言秽语,极其伤人,暴露出我们有的宗亲素质太差,没教养,严重的影响了本支脉的名声,网上说的每句话是面向全国于姓宗亲的,每句话代表每个支脉的于姓。
宗亲们,于姓的天空网站成立才十三年,网站是我们全国于姓最大的寻根、寻亲的平台,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绝大多数于姓宗亲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网站,绝大多数于姓不会上网,绝大多数宗亲不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忙于生计,考虑的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养儿育女,给儿子盖房子、买房子,给儿子找工作说媳妇,靠自力更生使自己的家庭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天空网上的富翁们给他们解决不了人家的任何问题,年龄大一点没有电脑不会上网,年轻人在电脑上手机上打游戏、看电影、看电视、查资料,有多少人关心这种事,只有极少数有钱有势力关心这种事。
所以提供的文字材料寥寥无几,很少很少,大约在十万分之一。在民间还有大量的资料没有亮出来,尽管在各朝代都有过动乱,兵荒马乱毁掉了大批的文字资料,比如:明朝尤其是清朝都多次搞“文字狱”,1966年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有大量的宝贵的文字资料烧毁了,但也有不少的文字资料装在罐子里埋在地底下,或者在墙上挖个窟窿藏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的挖掘出来。也许20年、50年上百年后,到那时,现在闹不清的问题也许能真相大白天下。
因此我们这代人对待一些说不清的问题,认定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不能绝对化,不能说的太满,说的过头,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弄虚作假。
声明:这次文字中谈的大水泊村只是指大水泊始祖于敬一支脉的事,不指其他多支脉于姓。
# k' X1 a& Y3 `; E) d& ]4 p
                                                                                                                                                                                                                    沧州于茹振
                                                                                                                                                                                                                   2017年1月1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翁敬祖. ; x& {8 H3 A; {4 S" N0 m' v
十四翁澂祖---士达---振---琛-----淙,海,江6 R2 h5 f. u  S  Y# ]5 @
长支;
! s4 P3 f% k( l( @* s; I始祖海---天临---满龙---财【单字】---景凤---柱【单字】---至元---【】---早臣---子【世】---喜【希】---彦【延】---尧【文、风】---九---龙【另支单字】 ---化【文、弘】---  大【顕】---秉---【单字】-------------------------------不清楚【不在一村】  : Y* [8 u# t. }# n1 m, u
次支;
# g9 _1 z" X; g' P* k始祖海---天爵---风龙--- 教【单字】---鸣凤---棹【单字】---至高---金【清】---朝---子---喜【永】---进---国【成】---志---【单字,】--- 忠【中】---泰【太】---田---龄【令】---鸿【洪】---树---祥---文---生---【】---【】---  
---天爵---风龙---【单字】---鸣凤---【单字】--- 至高---金--- 克---孔【思】---可---嘉---成【应龙】---【单字】---三【臣、万】---宗---大---登【廷】 --- 元【】---岳【作】---建---存---明【春】---风【】---【】---        
  |1 Q& E" D. o6 t  Y# ^6 z---天爵---风---【单字】---凤---【单字】---至---金---朝---子---喜【记】---怀【格】---要---【单字】、【泗】---长---宗【忠】---泰【】--【】--------------
. }" i! ~! {8 ^三支;
3 {7 U. M' i4 u( X始祖海---天會---雨龙---【单字】---凤---【单字】---至---清【孟臣】---朝---子---永---雲---福---德【得】---笃【九】---景【泉】---臣【先】--【其祥】---【】---【少】---川【之】---新【学】---【书】---【章】-----------------不清楚【不在一村 ' E2 _  D1 |$ ^4 q+ W, Y8 J
                               潍坊寒亭西冢子后村;于文方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江省兰西县康荣乡64岁退休老人于占文寻根
明清时期(1368——1911年)从潍坊县从道乡中兴社二甲于家(误将崇写成从,应是崇道乡)现应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东于家村,河西于家村一带,记者专程到河东于家村走访核实。村支部书记于世龙介绍说:“该村三百多户,80%以上农户姓于。早年也曾有一些人下关东。村里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于氏家庙一处。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于氏兹、旻、麻、纪兄弟几人由文登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于纪定居今河东村,时称下密河东庄。该处于氏庙一处,由于纪的后人所立,但该支于氏也不知二甲于家指的是现在哪个村。于存负老人十分肯定的说,二甲于家现在叫小桥村而且与他所在的西泉子后村于氏同宗的一支就是住在小桥村的,小桥村现属于寒亭区朱里街道,不久前西泉子后村于文芳特意告知,黑龙江兰西县于占文老人的儿子经过与他联系和求证已经确认属于于海后人。
于海,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年)镇守潍州,今潍坊。后人在潍州定居,现在东西泉子后村都有于海的后裔居住。
早在2013年一位黑龙江兰西县康荣乡64岁退休老人于占文,给《潍坊晚报》写信求助,他祖籍潍县,大约1895年至1910年间,他的曾祖一代逃荒到了黑龙江省兰西县定居,生活了五代,带着祖谱是山东莱州府潍县从道乡中兴社二甲于家。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绝大部分时间里,潍县农村第一级行政机构都是乡,乡下设社(从道乡是崇道乡),误将崇道乡崇兴社误记从道乡中兴社。
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于兹、于旻、于麻、于纪兄弟四人由文登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读者认为于麻四兄弟是由莱阳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因文登县没有赤山寨,只有莱阳县有赤山镇。

0 O& d) a$ s9 x5 v% D( ^( }' Y( V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祖籍的另一种说法 [复制链接]
于振华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07-4-29 17: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非常感谢给我发的这个邮件,谢谢YGZZZX)
从于姓天空贴中看到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祖籍的说法,前几年我们天津静海续家谱,续到河北省沧州东面的施家堤村,在那里我看到了清朝年间续修的于氏家谱,谱摘大体的意思:我于氏之先山东文登大水泊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讳“栾”“福”“贵”三位爷迁居至河北沧州一带再业,据原谱载”“福”“贵”二位为同胞兄弟,与“栾”为叔伯兄弟,自“栾”下传三代至“子栋”,生于嘉靖三十七年(1559),卒于崇祯十二年(1641),延嗣幼子八人“一龙、一鲲、 一鲸、一鳌、一登、一鹏、一变、一化”,一龙延嗣六子:钟斗、映斗、光斗、聚星、辉斗、冲斗。映斗字焰垣原配袁氏继配王氏,诰封宜人 庠生。康熙中诰封明威将军延嗣三子:高闾、大闾、更闾。更闾延嗣二子:士淑、士准,据族人讲士淑的后人迁居东北太平川,张学良之妻于凤至乃其后。由此得出于凤至的先人是从河北沧州迁居至东北太平川的,有感兴趣的于氏后人可进一步考证。* j6 ~* k' N% F& w; y8 o: v$ b
联系:YGZZZX@163.COM
本主题由于振华 2014-10-22 11:29 移动
1 H) f! V# U6 I" ~/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