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 N( \: g, Y7 s4 W
清同治七年的《于氏宗谱》 于氏祖茔祭祖大典 郡望,是指古代某个姓氏发展过程中各支、各系成为名门望族的纪念地。祭祖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郡望、祭祖负载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丰厚的精神内涵。由通许县城向东沿“通许—长智”公路行4公里,路北便是于氏宗祠以及占地173亩的于氏祖茔。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三月,于泰为于聚立墓碑;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始建于家祠堂,工程浩大、建筑精美,有山门一座,飞檐悬铃,正面雕刻有二十四孝图,背面刻有通许名儒题字、题联。+ `7 o$ a4 e& `1 q3 }9 p5 p- V5 @; y
* o F3 H- N" z
于姓郡望的形成
+ W9 ^' [; q- u M& p
& t$ F) a% S5 j8 k% r: m六营地名的来历与战国时代“合纵连横”有关。据明嘉靖《通许县志》载:“六营在县治东八里,相传苏秦以合纵之术说赵,遂相六国,帅诸侯之师西伐秦,连营于此。”清乾隆《通许县志》记载乾隆年间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太学生陈子京作《六营》:“曾传六国此连营,一望深林天际平。密叶荫浓迷鸟梦,盘根偃蹇作龙行……”
% f* x, [% j. k1 t0 _" }
# G& u9 i6 @, V6 C* x据通许县档案馆藏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于氏宗谱》及六营于氏古墓出土的明朝墓志铭记载:于姓一支因避战乱,从陇西(今甘肃省东部)迁河南省中牟。元末,又从中牟迁通许东八里之六营岗下开阔地带居住。于氏始祖于聚见此地群岗起伏、森林蓊郁、两河环抱,为吉地,遂把村东大岗定为茔地。于氏在六营岗繁衍生息,成为通许县巨门望族,并形成于姓郡望。0 Y8 z) j- {$ v- Y0 `: [2 F% |+ g Q7 S
/ E; w! t$ u! D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于氏宗谱》记载,在明清数百年的历史中,于氏族人昌盛,或因人增地窄,或因天灾人祸、仕宦等原因,通许于氏以六营岗为祖根地,播迁县境内65个村庄,清朝时有“于娄半县”之说,并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在播迁地以姓立村。如:清朝时,北京即有通许于氏形成的于家胡同。山东东明、菏泽、巨野等县,安徽萧县、颍上县、宿县、亳州等县,江苏南京、丰县、沛县、铜山等,河北井陉县于家村等于氏族人皆由六营岗迁出。该宗谱记载了河南省50多个县、全国20多个省的通许于氏分支。4 |& L' {' @; Y) ], d( R
. i. o4 L2 [# A: ]7 B/ A( }
人文奇观于氏祖茔
3 n! n0 T/ X. y5 t5 ^4 K
9 G0 p8 Q* w& m( I% R, `3 f据通许县文史专家陈维讲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三月,于泰为于聚立墓碑。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月祭祖大典后重拓茔地、立碑,始建于家祠堂。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二月,于永易(历任汾西王、兵马司官职)为于泰立碑,在茔地栽柏树、杨树数千棵。
& I) [; ^: v! ]: h# R! e
& ~$ o3 m& r$ J' c; N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月祭祖大典后,重修祠堂、山门,于王师(增生)等续修宗谱并订正辈字 “五福昌广”等20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续“全新连芳,从善兆吉,因以恒扬”;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接续“俊秀林立,祖德延长,敬守成效,庆贺明良”;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修祠堂围墙、大门,再拓茔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春续修宗谱;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重修宗祠大殿;1913年重修山门。
3 M. |& D0 v7 ^" k/ Q' G
5 t% ]0 f0 o! K1930年,在通许县老城马号街修建于氏宗祠,地方名流为之题匾、题联。国民党参议员于右任书写“于氏宗祠”匾额,悬于大门;于右任为大殿撰联“春至和庶物,风来想故人”,该联现存尉氏县文化馆。8 f: f' p0 S& I! ?$ q/ S
4 M' D! `6 n4 R: M$ d6 D! @4 V! F
于氏祖茔树木多,遮天蔽日,夏天进去看不见阳光;猫头鹰、苍鹰、喜鹊、狐狸、野兔等成群,古碑林立。通许旧时有“六营老坟的柏树——数不清”的传说。1946年8月,国民党河南保安第五团张绍儒部在六营一带驻扎,听说于氏祖茔的柏树数不清,遂让一个团的士兵每人抱住一棵树,树比兵多,还是数不清。于氏祖茔的古柏林、碑林等成为通许县的一大人文景观。
. x8 W% \; Y: |1 c1 v2 l) w" L
现于氏祖茔存有明墓志铭及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重修祠堂碑记》等碑刻10多块,茔地现余明朝古柏两棵、黄蜡树一棵以及民国时栽的柏树100多棵。' p* F5 X. D$ U$ y' c
+ @( p& Q' i4 G+ g“三股杈”古柏在祖茔南部,因主干为三个大树枝,故名,高约18米,树围3米;老白皮古柏位于祖茔北部,因树皮霜白,故名,主干挺直,树围2.7米;黄蜡树位于茔地南部,树围2.8米,为珍稀树种,生长缓慢,木质坚硬细腻,春天发芽,小叶卵形,开黄色小花,结青色小果,果粒渐渐由青绿变红,与花椒籽极为相似,两者放在一起极难区分,其种子发芽率低,一万粒也难有一粒发芽。: M+ r" Z6 \9 r
B t* A, n U% J! |, U1 }" x! B驷马之门振家声; x+ w1 }9 d$ C l" W, `+ G
0 r! b3 B$ D) l5 q' a: B. T
六营于氏家族自明清以来涌现了许多仁人志士。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于氏宗谱》记载于氏家族明清时期有进士6人、官员300多人、举人15人、贡生60多人,因军功被诰封的有12人。这还不包括因家谱毁灭而未能记载的。1938年6月,日军侵占通许,六营村看家队依托古寨墙,用土炮击溃日军小队并炸死小队长;多名青年参加了水东抗日游击队,杀鬼子、捉汉奸;1939年,丁一(本名于兰芳)等多名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丁一为昆明军区少将;1940年~1943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丁一的父亲、族长于连水多次冒着危险到开封为八路军购买医药、器材,救治伤员;1946年,由族长于连水倡议,用茔地历年所蓄筹建新生中学,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党团组织,为我党输送骨干100多人。丁一的弟弟于香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战斗英雄。他与许多战斗英雄一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奖给于香蒲一支步枪。
) U1 N9 a" G' |6 R# G# Y! C7 a8 X/ S* r6 `+ [- I! I0 v# T. h
于氏祖茔祭祖大典
/ X% B4 }2 H5 a% Z3 e
! R4 k& T1 u( X/ U+ f据清同治《于氏宗谱》、民国《通许县新志》记载,于氏祖茔祭祖大典有清明祭、秋祭。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秋祭最为隆重,唱大戏三天,还有唢呐班吹奏。分布在通许县内60多个村庄、通许周边县几十个村庄以及河南、山东、安徽等各地的于氏代表纷纷来到于氏祖茔祭祖,于氏祖茔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茔地四周卖香的、卖小吃的、卖针头线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成为通许一大民俗景观。" u, ~, L( J$ L) M2 y4 Y) D& n
; i3 D( _% Q) G+ `( P4 p7 ^
厚重的根亲文化与民俗研究价值
/ v6 g* B+ c0 y; e* E
# l3 f8 C ?) W' s于氏祖茔祭祖大典民俗文化丰厚,于氏祖茔碑刻、家谱等信息丰富,记载了明初人口播迁与繁衍、李自成起义军在开封的活动、捻军活动、黄河决口等,具有民俗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0 x! r1 t& t+ `% t6 M! t9 {
- g+ m! h f! X$ L六营于氏广泛分布于国内外,特别是在当前的寻根热中,于氏祖茔祭祖大典具有姓氏寻根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于氏祖茔对于研究于谦家族史也具有参考价值。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版《于谦研究》第17页《论民族英雄于谦的历史功绩》中说:“于谦祖籍河南考城,曾祖于九思。”《于谦》一书中说:“于谦曾祖父九思……于谦下面还有一弟(名泰)一妹。”0 ^( n( h0 {# M, k
; ^6 A( }! ?) O
1996年,通许县文化局、文化馆对于氏祖茔文物、祭祖大典进行了调查,建立了部分文字、照片档案。1998年,于氏祖茔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d0 B) U+ h7 c( Z% y3 \5 k6 O7 V3 H0 c, w/ t
2000年9月,开封市文物处印发《关于加强对于谦家族墓地保护的通知》,要求做好保护工作。2002年8月,于氏祖茔古柏、黄蜡树被列入河南省古树保护名录。2 y h' U5 u }5 A0 K
+ s; b* ?# k+ I2 ` v3 l8 H5 j2009年12月,于氏祖茔祭祖大典被开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Z! M- P4 q0 p3 ^9 y
3 ]* H" q' k& k- ~2017年4月17日汴梁晚报 图片由陈维提供
' c7 ~* a) ?0 q: q/ k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