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山东往事】百名进士见证“文登学”

2
回复
197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8 16: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     彭辉 王汝辉 王年刚 , S- \7 h! E  E, l2 ^7 W
+ D, ~7 ?8 }9 l/ S
前不久,山东省文登市隆重举行《文登进士》首发式。这本书共收录文登籍进士102人,以及在文登任职的进士60人。在1300多年的科考历程中,一个县出现100多名进士,是不多见的。
  B) O. M2 d  L8 N+ Y7 n5 k+ W0 c; l* p2 V$ V% u5 E
( G5 ?3 e3 Z2 @. o5 d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来到今文登一带,召集文人学士登城东山吟诗作赋;公元568年这里设县,便取“文士登山”之意得名“文登”。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文登崇文重教之风日渐盛行,累代不衰,经千余年积淀,汇聚而成“文登学”,并传承至今。
( H( `/ D8 V5 h9 o
# K" S  w! V1 \. P    伴随着“文登学”的兴起,文登人文荟萃,才贤辈出,声闻天下。自唐代以来,有据可查考中进士的就有102人,尤其是明清两代,文登共有66人荣登进士榜,是同期全国各县平均数的2.3倍,其中8人入翰林,5人任巡抚、尚书,4人正史有传,数十人国史留名。百名进士,正是千年“文登学”的历史见证人。 . ]0 O5 ^" g, R" u5 r
4 W) A3 K+ h7 w, G

- [5 f$ @2 _$ z& z' o4 I# G& \0 b. i    父子同榜、兄弟联镳书写科考佳话
" m( F( ~, f2 D. z1 f$ w7 h
8 d6 o  \' Z; N) w& `  d. c+ V$ A+ c- u' |- e; F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明清两代每科一般取进士200至400名之间,多则平均每科四五个县取一名,少则八九个县取一名,而文登一科中两名以上的达8科。清顺治十二年,创造了一科七进士、于氏父子同榜、刘氏兄弟联镳的科考佳话,使“文登学”誉满京城,扬名全国。 5 f# A. p' S' F! v8 A9 N( @
. b; t; p0 ?/ ?$ q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逢天下大比之年,文登十几名举人一同赴京会试。三场结束,会试发榜,共取进士350人,文登举子中会试者7人。殿试后,刘炘名列二甲七十一名进士,其叔弟刘煇仅在其下,列二甲七十二名,于鹏翰列三甲第九十七名,于涟列二甲第五十三名,于可讬列三甲第四十五名,李曰桂列三甲第八十五名,丛大为列三甲第一百零六名,其中刘炘、刘煇兄弟同榜,于鹏翰、于涟父子同榜,轰动京师朝野,主考官、副考官等为之惊叹不已。发榜后,文登七进士披红挂花,拜访主考、副考、同考等,又一起参加皇帝举行的最高等级的宴会—— 琼林宴。所到之处,人人啧舌,争相传颂文登一榜七进士的奇迹,无不盛赞文登学的美誉。 2 z% f/ r* g5 z% g

  F0 l+ u4 n( ]& B    据考,于鹏翰为文登大水泊村人,其兄于鹏翀,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加上儿子于涟,一门三进士,文登只此一家。同村的于可讬与于鹏翰、于涟父子同族,论辈分是孙辈,祖孙三代三名进士,于氏家族名振胶东。一县一科七人同时金榜题名,并且一门连连中举,这在科举时代是十分罕见的,文登人的崇文重教、勤奋好学由此也可见一斑。
7 x5 [5 m, a; a4 ]: L' v' H$ s3 a& i; x6 w
# s" E0 B% b7 _0 A& y
    忠直之臣丛兰
3 A  o5 u6 r) a" j( d" L. ^. O' ^/ F# X; F

+ }  i4 \7 `% D9 W    翻开《明史·列传》,丛兰的名字赫然在目。作为正史中有传的4名文登籍进士之一,他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赠柱国太子少保,是文登历史上官职最高的大臣。丛兰生在明代中叶,当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迭起。从政30余年,刚正不阿,勇斗邪恶,以直言善疏、敢斥权奸闻名。共上疏谏300余篇,其中110篇辑为《丰山奏议》6卷。   n, ]# m8 ^4 ^$ }8 V( O

: X; C# K" Y6 n; g8 y: Z2 R: F    丛兰(1456年-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文登县城关人。自幼聪敏好学,经、史、兵、医、数等无不探讨。无处买书,手自抄录,往往夜诵达旦。明弘治三年(1490年),34岁的丛兰中进士,登进士榜列三甲第三十八名,出任户科给事中,虽然这是一个七品的官职,但其职责是直接向皇帝进谏,位置十分重要。他多次上书要朝廷惜人才,慎举措,爱人民,安边陲。他在这个职位上10多年,遇事必疏,刚直不阿。正德五年(1510年),面对当时一手遮天的太监刘瑾贪贿不法,催逼赋税,威逼冤狱,已升任右通政的丛兰不畏强势,把生死置于度外,毅然上书弹劾,数月后,刘瑾的所有罪行终于被彻底查办。丛兰的刚毅再次得到朝廷的赏识,并随即升任为三品大员通政使,位列九卿,专理各地奏章,通达天下民情。   \5 B' K1 }- y; t: w0 ?/ l

/ e/ p, [" G) I; A5 y    正德九年,丛兰升任右都御史,总制宣化,大同和山西偏头,宁武,雁门等关隘军务。文官改为武官,总督三边,丛兰曾三辞推脱没有被批准,他到边境后加强防御,守住要害,同时选派将士刺探敌情,相机出战,曾伤敌酋小王子右臂,使军心大振,一时三边靖安朝野称颂。他在镇守三关期间,突然增多的明军使三关水源出现短缺,丛兰领人登高寻找水源。他发现一处洼地,指地令军士掘地三尺,突起的水如泉涌,一时边军奔走相告,解决了边民用水之苦,后人将这座泉命名为“丛泉”。他指挥的一场战役,也被载入中国百战经典。在丛兰戍边的数年间,蒙军不敢侵犯,闻丛兰之名而丧胆,为大明王朝换来了短暂数年的安定。丛兰自边塞还朝,礼部设千羊宴庆功。 % T7 M( A, L7 w8 c: F) g7 w

' B1 ~: @$ e, ^8 _7 A* M    嘉靖元年(1522年),丛兰获准告老还乡,被赐建“优老堂”安度晚年。据说丛兰有个遗训,告诫子孙只准读书,不能做官,并在城南辟学堂教族中弟子读书,取“书中自有万石粟”之意取名“万石山”,丛兰之孙丛叔谟是明代著名学者和书法家,曾手书“万石山”三字。丛兰当年建“优老堂”的附近子孙繁衍,成为村落,就是现文登北宫村。
/ ?! b) r* X/ b6 w) M4 B  U6 i8 m: M/ O6 {6 h4 U! K1 ^9 `& ?; F  J
: q- n2 m1 h% B+ p3 @8 v% v* y
    “一代完人”徐士林 # }- Y  I* L/ Y, _4 ^0 E3 D0 _6 B

& j9 P$ L- r. `9 {/ u# ]8 c1 K6 g* n
    提到文登进士,就不能不提徐士林。他27岁中举,29岁中进士,官至江苏巡抚,曾为乾隆皇帝讲学,被乾隆称为“卓然一代之完人”。徐士林恪尽职守,忙于公事往往废寝忘食。担任江苏按察使时,徐士林常常通宵达旦忙于公务。深夜,徐士林掌一盏油灯,手批目览,虽除夕元辰弗辍”。有一个冬天的夜晚,他身穿脱了毛的旧皮袄,难以御寒,霜与涕俱”。同僚包括见状,给他披上貂皮袍。他觉得身上暖和了,并未抬头,家童耳语告知是包大人给他披上的衣物,他一愣,谢过,论公事挥洒如初”。有一次,他听诉讼时间太长,饿极了,仆人端来粽子。他边吃边判,笔和筷子交互使用。少顷,胡须、面颊都红了。原来,他把朱红误作饴糖吃了还未觉察。他深知“封疆重任,江苏要区,事无巨细,皆关国计民生”,直至病甚重,神思恍惚,如在云雾”时,犹“不敢一刻偷安”。 2 w$ p0 Z' |- Z

/ \* R( N: X7 s+ n% n    徐士林精于断案,史称“治狱如神”。任刑部职时,有两人在塞外伐木,其中乙被树木砸死,主管衙门已审结此案。三个月后,乙的弟弟以谋杀罪控告甲,甲闻讯逃跑。徐士林认真分析案情,说:当场死者的妻子和孩子没有提出疑问,为何三个月后局外人却挑起官司呀?甲逃跑是怕受连累,而不是有罪。”甲得知主审官如此说,就回来了。经审讯,果然是诬陷。他任知府、按察使、巡抚期间,明察详审,判明很多疑案、大案,纠正了一些冤案、错案,深得民心。2001年,齐鲁书社出版了《徐公谳词—— —清代名吏徐士林判案手记》一书,这些案例反映了徐士林办案的求实精神和审慎态度。 * l. R6 y) |5 a5 C; w! l  a7 b

- k9 |- W: q' h  V0 k. R  |    徐士林直言不阿,立身端方。乾隆四年,徐士林进京述职,皇帝召见,问他:经山东、直隶,看小麦长势如何?”徐士林并未报喜不报忧,如实告知:大旱麦枯!”帝又问:若下雨如何?”答:现在下雨也无济于事了。”江南织造海保因罪入狱,五月天还穿着狐皮袄。徐士林送葛衣,遇到“大府”答呵斥。徐士林说,“他罪虽重,按法律五月不衣裘也。倘以我为嫌,请弹劾。”
4 _4 T- q7 ~& N. Q
* V( a+ m1 M: ~3 N' d5 p* k     乾隆六年(1741年),徐士林在回故乡途中行至淮安病逝,终年57岁。乾隆帝闻知,悲痛不已,命祀于京师“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这是清朝任巡抚职务之人死后进“贤良祠”的第一人。
8 Y5 Q* j9 M3 A; r+ H4 P, o. A4 P0 h% _5 n

7 O' J8 R6 S1 Y# y: g9 ]6 c  ·相关链接·
! r9 ?$ X+ R; q0 o! P7 @5 k' i; k: G3 o2 u* @4 ?* V( u
! L1 j- y/ H8 `  F9 N" v
     文士之乡
* `: `4 {, W. [: }
4 S  T5 h2 B  u& H# G3 \( D5 `2 D
     □彭辉
8 r, c0 X5 ~' a# m' C7 a1 Z6 t. N
) @& ?5 \; g( U. s7 o% H$ ^# @, ~, e4 K( z7 o3 S5 h
    文登素有“文登学”的美誉,春秋时期就被称为“文士之乡”。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崇文重教之风就日渐盛行。秦始皇东巡于此“文山召士”,汉代大儒郑玄在此开坛讲学,“学徒相随已百千人”,“士好经术、民崇礼让”的记载遍见典籍志书。公元568年(北齐天统四年)文登置县后,崇文好学之风更加兴盛,累代不衰,“重教化、修学宫”,“庙学之兴,溢乎四海之外”,为“文登学”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z9 q! c- q6 V" F# E6 G$ b
  F) l; ^  Y' r
    从隋代开始,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度,设立进士科,历代沿袭,止于清末。科举兴,好学之风更盛。文登学子勤奋上进,博学多才,屡登金榜,杰才俊士不断涌现,“文登学”美誉不径而走,声名远播。
6 K0 J" k$ u' H$ v" d& \' t! [9 i2 h# \( K2 `% U
    据考,“文登学”的盛名源自省一级乡试。明朝景泰年间开始按省定额取举人,山东定额自45名起,累朝迭加至90名。按县平均,多则每县每科取1名举人,少则两县才取1名。而文登在乡试中,一科取2名举人的有22科,取3名的11科,取4名的7科,取5名的5科,“文登学”之名遂在山东叫响。在全国性的会试、殿试中,文登学子孜孜以求,积极应考,一科中两名以上的达8科,仅明清两代就有66人荣登进士榜,是全国各县平均数的2.3倍,其中不乏父子同榜、兄弟联镳的典型。“文登学”因此享誉全国。 8 |0 q9 \0 A( v" u4 |! L9 R2 [" r

* A; ]' _9 R7 ^( O# U; D, I" Q2 K- s+ @    文登多文士,“文登学”久负盛名。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文登共有多少人中进士难以全知,有据可查的102名进士中,唐朝1人,宋朝3人,金朝26人,元朝6人,明朝16人,清朝50人。另据查证,元至清末,文登考中举人者187人;明清两代,文登共有贡生660人。清代县人吕湛恩所著《聊斋志异辑注》、毕亨的《孙子叙录》,至今是研究《聊斋》与《孙子》的必读之作。虽因史料所限不尽全貌,但这么多文登学人已足证“文登学”之辉煌。
8 f$ F' n; a% S0 R6 i1 L
6 D- c5 c$ P& G; i) i    历代文登人民发扬崇文好学之风,累代不衰,终致儒学肇兴,科举颇盛,孕育出“东鲁学风”。宋元丰八年苏东坡被任命为登州(今文登)太守,他在此任上只做了5天。尽管如此,大诗人在目睹文登民众勤奋好学风尚后,不由得发出“至今鲁东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4: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并非起自明朝,却在明朝发扬光大,明朝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开科举,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5 [+ P' X  d$ p" I  B6 h

5 U  i0 ^. t' x% z2 p第一级
% h$ l. I. Q. w' O 院 试
! X! Z7 `+ Z! n- j8 w 州 县4 f9 h& `0 Y' |3 X
秀 才& C: u: `0 F% U# ^  @: i
参赛者叫童生。摆脱平民身份,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不必下跪。
6 H& r3 y# O- j. Z# v
5 E3 |& h+ d0 a$ Q. y第二级
5 p# a4 Q: G# D 乡 试
% @% k& y% L, e% N. L( R# f, o: ?# P% s  O& A9 i' \, R
举 人: g: n! D" C7 k/ q! a9 m$ e! `
有资格当官,但不能包你一定当官。三年考一次,第一名叫解元。
2 @8 d/ B' J& q$ G
, B  p9 @2 O6 X2 }# j第三级) `/ d0 \- \: m
会 试
, j2 u  X$ Z6 [6 {. a6 k* L 全   国: `' F1 y1 X! _) {! c
 
! ~5 P* x* O5 y9 j 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本级考试,从考生中挑选三百人,第一名叫会员。0 A7 k3 A" A& u/ w
' y5 S2 f& _  d+ x! n
殿 试
: ^; K& s4 z1 r& U$ G! v 300名会试过关者' \# t; d4 t2 Z% l; L
进士及第
% O  @) v- `3 H8 P* ?# l2 j 一甲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将会委派官职。第一名叫状元。5 [/ E  ~- {: f! v" n
7 }" M4 T* s' a* D9 S
300名会试过关者; x% R6 m1 J6 v: L- H
赐进士出身
: b1 I4 G8 }" R 二甲若干人 ,将会委派官职。  ~. ~+ ~" d( M0 s; ~& O* ^0 T
 
8 Q2 m( h0 x0 k/ o 300名会试过关者5 v, @# m) t6 {4 B0 A
赐同进士出身
3 n2 T  g  d. x. Y2 |' N* y/ H: O 三甲若干人,将会委派官职。( x5 m& k! D0 o# k& [# G2 M9 N3 g
3 S" \5 I) ]" r/ z0 u
明朝读书人的目标是状元,他们心中的最高荣誉是连中三元: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在明朝276年的官方记载中只出现过一人,
* H) |9 e- V- H1 y & N6 i5 n0 k% D- k+ k
此人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其实在洪武年间,安徽的黄观也连中过三元,永乐靖难时为永乐大帝所忌而被划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时期(1435年以后)的山东籍于氏进士

于:
" b/ B* y- `9 [% J于天经:万历十四年三甲三十二名。
# s/ _) ]2 C# }/ Q' C8 Q+ d+ A6 T4 D  n- S& J( ^
于永清:万历十一年三甲一百八十九名。 , Z1 I% k6 `! B) w9 x& Y& O
! F& ^- c# R+ w
于达真:万历五年二甲二十名。
* F  O# r4 J5 b* x% R
) Z; Z( p, H, o2 H' M8 w; M于有年:隆庆二年三甲一百七十年。
, c7 q3 m; M# U) J0 @! U# k) T. P; S/ b1 X
于茂:成化二十年三甲二名。
3 ^' N* B3 W5 v  {1 A* _& L( v. Q9 h2 o: N0 q
于懋:天顺元年三甲六十一名。 6 i% Y- z1 x( \  d

  v# [$ k0 |2 R$ \于桂:正德六年三甲一百八十三年。
- @3 {# p8 U1 z# V- u: d! {3 H) s5 A. A% a! S, Q0 E/ v
于慧:嘉靖五年三甲一百零一名。
& y0 N; x2 d7 c) T; p8 Y9 [: l7 Z* o$ l. R8 s( J7 ?5 e
于思睿:嘉靖五年二甲八十七名。
  \' [) }2 |- s0 i2 E; w1 B
; D" t4 i4 Y- R于锦:嘉靖二十三年二甲四十二名。 : ^6 L" {1 p$ H
1 ]) B  h2 W, U8 I' i8 u
于范:弘治十八年三甲一百三十九名。
' L* r6 e2 Q" k% A) c
- A2 J% l9 j3 g3 F/ I5 \- n$ D于慎行:隆庆二年二甲六十一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