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瓜渚于氏遁叟璧水重游唱和集

17
回复
464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7 15: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瓜渚于氏遁叟璧水重游唱和集》$ K8 x. @, G1 t* f
线装两册全 民国时期江南文人的唱和之作& W( }3 B( N% O& |& X
作者:真州于树滋等撰. x! a+ s8 {4 f% c/ R
出版社:于氏市隐草堂# G% a* ]" g. O! U4 e
出版时间:1935-01-01
5 `) a' c; ], y2 e& i: I: y开本:16开
/ M9 n) O1 Q9 |# B1 V" }& C装订:线装% j1 R% D- J% @* Z2 d
详细描述:上下两编两册,金坛于渐逵序,于树滋自序,收录各种诗体的唱和诗数百首。附录《璧水重游题额楹联》、《八十寿文寿诗寿联书画》。上册自封面开始有十余叶书脊处有裂口,封面左上有裂口,封底有磨损,下册封底有磨损,无缺失,书品较好。开本26.4×15.2厘米,厚2.4厘米,141叶282面。
# I* Q  O# J- N7 U( w! i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5: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7 18: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字体和印刷,出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字体和印刷,出手?
  x3 L& a5 {2 k于金涛 发表于 2009-2-7 18:11
( N1 a8 v4 t8 [, d& I" U, N
此乃我于氏隐草堂所出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8: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树滋(1856~1938)  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生于邗江瓜洲书香之家,少时攻读儒学,清光绪元年(1875)寄籍仪征应试,中秀才。后以父病故,家道中落,被迫弃学从商。中年以后,因病居家疗养,遂事著述。获〔嘉庆〕《瓜洲志》残本,于1923年冬重印(聚珍版)。继致力收集资料,抱病编撰《瓜洲续志》,于1927年成稿刊行。工诗词,著有《瓜洲伊娄河棹歌》、《遁叟壁水重游唱和集》、《遁叟古稀寿辰唱和集》、《呻吟集》等。辑《瓜洲于氏族谱》。对家乡慈善事业极为热心,在本镇义渡局、冬赈局供职,又创办“百川文社”,以征文为名,资助贫寒学子。(《邗江县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8: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在春(1909~1993) 曾用名于禹孙,字熙台,笔名载琼、高则明、于是、过江鲫、宋聚珍、太一、青初等,祖籍江都县瓜洲镇(今邗江县瓜洲镇),宣统元年闰二月初九(1909年3月30日)出生在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当代语文教育家、古文普通话翻译家、优秀的编辑工作者。% |  y' ~: N# F+ G, ?
9 ~' h* m! j% O5 v2 U' l
        其祖父于树滋著有《瓜洲续志》、《瓜洲伊娄河棹歌》,为瓜洲文献的搜集刊行,出力颇勤。于在春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熏陶,祖父的教育,为他后来从事国文教学和研究影响颇大。, |# {% b& b5 G. c# n
: h# q% Q- @9 R- L0 L4 w
       于在春1924年考入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附中,后入光华大学附中就读,并直升大学,至1932年夏毕业。; D6 ^, k5 O% ~; R7 s0 ?! V4 r

4 I1 a& {' D+ l5 F" F& F       他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长期从事国文教师的历程。先后在镇江私立东南职业中学任国文教员。一年后至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34年,在太仓师范执教时,编选了两册《历代作品选》。1935年至省立常州中学执教时,酝酿出版一本宣传新的教学主张和辅导国文教学的月刊,定名《写作与阅读》,编委会由于在春、顾民元(中共地下党员)、江上青(扬州平民中学教师、中共地下党员)和王石城组成。《写作与阅读》于1936年11月出版创刊号,至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的“8、13”事变爆发,刊物发行宣告结束。1938年春夏间,他进入上海租界,在外地迁沪的学校执教养家。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为根据地多次提供急救药品。他拒绝官禄的诱惑,决不当汉奸,却接受薪金微薄的扬州中学旅沪学校的国文教员和格至学社(光华大学的地下组织)及华东大学(之江大学沪校的地下组织)的国文教授的聘书。1946年2月,他与吴琛(著名越剧编导)一起创办的《文章》月刊创刊号出版。《文章》仅办了四期,即受上海反动当局所迫而停刊。1947年3月,与张骏祥(上海电影界著名人士)合办的《水凖》文艺周刊创刊号出版,仅办了三期又被迫停刊。1946~1948年先后在中国新闻专科学校讲授修辞学,兼上海市师范专科学校国文教授,同时兼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讲授国文课程。2 n- P/ D- |1 E- @7 o" p. k

9 e9 Y: w- [1 }; q. P      1949年9月,奉调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51年兼职在上海《文汇报》上开辟的周刊专栏,以辅导新中国的青年读书和写作。1955年3月调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1958年在中华分局上海编辑所任第二编辑组组长。他首先选择《诗歌一百首》作为“古典文学普及读物”丛书的试点样板。《唐诗一百首》于1959年出版,至“文化大革命”前这套丛书共出了十余种。1961年10月,他被提升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审,负责审查古典文字普及读物及诗文选注方面的文稿。  k6 N8 ^, e7 R0 e. Y$ i) S6 _

, t. @* W$ _# e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海瑞罢官”的讨论中,他写了《清官辩证法》,阐明自己的观点,结果遭到批判。1969年冬进入“五七”干校,参加劳动。1970年办理退休手续,1981年初改退休为离休。1984年9月,作《论先祖父于树滋二三事》,刊于《邗江文史资料》第一集。1989年2月,上海市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讨论表决,通过他为正编审职称。7 [+ x2 Y: l# V1 V( |
1 Z9 O! J, o0 q6 V
       从1978年到1993年,这十余年,是他一生中出版著作最旺盛的时期,先后出版的有:《文言文散文的普通话翻译》、《聊斋故事选译》、《“国风”的普通话翻译》、《清词百首》、《西湖小品选译》、《古诗文的普通话翻译》、《整部头〈聊斋志异〉的普通话翻译》、《唐诗今译集》、《于在春语文教学论著选》等十余种近三百万字。这几年中,他还把抗战前后存稿《字形手册》,作了补充修改,有上百万字。此外,身后遗稿还有《庄稼诗普通话翻译》、《关于诗歌改革》及自作的旧体诗近百首。他把全部心血都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1 a; f& [1 ~' t" z" V- g
        1993年8月6日于在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收到各地吊唁函电,其中有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达的江泽民总书记的唁电。3 R( P# P8 {/ Y% A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8: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瓜洲打窝摺的由来
& r$ R3 a4 W" s吃粮溯源 6 u7 _4 r( B* r& c8 y
   地虽弹丸的瓜洲,古代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江防考》是这样描述的:“大江南岸圌山、北岸三江口,为第一重门户;镇江、瓜洲为第二重门户;仪征天宁洲为第三重门户。”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先后设过:江防同知署、工部分司署、管河通判署、瓜洲闸官署、瓜洲税课司署、瓜洲巡检司署、漕运府、都督府、瓜洲协政署、瓜洲营守备署、瓜洲河营下营守备署、游击署、千总百总署、长江水师瓜洲镇总兵署等,数数衙门就一大串子,不难想象在衙门拿俸禄、吃皇粮的人数之多。再加上清廷腐败,一些谄媚拍马者,往往一句话、一件事取悦统治者,都可轻易得到“老爷”这顶乌纱。笔者曾在瓜洲店名普查时,发现很多房子是“李老爷的”、“曾老爷的”、“何老爷的”、“唐老爷的”、“尚老爷的”……这些“老爷”,有的是轿夫,有的是渔夫,有的是花匠,有的是舵把子,因伺候功夫到家,被赏“老爷”。如此庞大的吃皇粮队伍,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6 v8 s9 `; N3 \. f( k    窝摺营生
* U0 {* v# J" K7 p8 R+ D( `) I6 _    瓜洲编织窝摺的历史悠久,在《瓜洲续志》的《全城图》上,很醒目地记载着“窝摺巷”临瓜洲城南门的地理位置。虽然它随古瓜洲城坍入江中逾百年,但是“骑木凳,打窝摺,弯腰驼背忙不歇。窝摺刀磨得亮如锡,裤子磨得像烂荷叶。双手刺得血滴滴,咬紧牙关不能息。一家老小要饭吃,不打窝摺锅盖没法揭”这首凄凉的民谣传了一代又一代。当然,以芦苇编织成窝摺,既解决当时农民储谷急需,又使丰富的芦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众多居民得济于“芦花三十里”(袁枚诗),从而养家糊口。瓜洲人在编织窝摺的同时,大摆芦苇战场,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苫垫物品、搭凉棚、铺炕、晾晒物。由于从事窝摺、芦席编织,不需专用场地,不占农时、不需整劳力、不需多大资本、简单易学,母传女、父传子,从业者众多,进入瓜洲是一片“家家碾柴忙,户户刀声响”的繁忙景象。
% f! K7 C7 k1 r    功铭史册
; R8 a( L5 @- U( I& d3 Z    瓜洲窝摺驰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是得益于在长江波浪里生长的“江苇”,它具有皮壳厚、身秆高、韧性强、节疤少、颜色白、长得直、无水锈斑痕等优点。加上编织采用“隔一、挑二、压二”法,所以具有“花纹紧密、边角整齐、内外光滑、身秆洁白、不露网眼”等特点,不仅中看,而且耐用。据民国元年出生的老人梅正奎讲,他曾听其父讲过,瓜洲袁森泰老板袁长林在世时,曾将当地窝摺运到南洋劝业会参赛,并获奖。此事虽近百年,难以查证,但瓜洲窝摺销路之广、销量之大、从业人数之多、声誉之大却是事实。梅正奎开的复盛祥,窝摺畅销金坛、溧阳、宜兴、句容、丹徒、溧水等地,仅他一家一年销窝摺就在万盘以上。全镇窝摺行有胡升元、田春荣、袁仁和、德泰祥、陈宝兴、曹源兴、周复兴、复泰祥、复兴祥、刘裕兴等近20爿,年销量有头二十万盘,使全镇近两千人生活得到保障。居民高兴地说,窝摺刀一敲,既有钱花、又有柴烧。
- ]/ X* j* Z' R9 Y    芦商积善
0 B9 x& ^$ n; s; [3 t    清咸丰六年出生的于树滋先生,在他撰写的《瓜洲伊娄河棹歌》中写道:“江洲生产荻芦多,为席为帘并摺窠。农隙耕余助生计,取材储料广搜罗。”荻芦多,多到什么程度?笔者曾就此拜访过“老瓜洲”。据说,昔时瓜洲柴棚就有熊大、熊二、熊三、杨二、陈家、王家、刘家、花家等数家。柴草行有永丰、同兴、德记、鸿兴等。开芦柴栈房的就更多了,春天将窝摺低价收进,待到夏秋二季开镰时,再高价卖给窝摺行。有的放柴给编织户,到时赚个刀工钱,一年进出料芦有三四百万担。李斗《扬州画舫录》云:“江洲产芦,为洲人一大生计。城商就洲预购,按年核计,名为贴户收割运城,设行储积,再运郡城,南门外设有芦栈,分售居民,芦商提厘,于瓜洲创办育婴堂,其出产之广,提厘之多,可以推测。以芦制帘、制席、制储谷之窝摺,行有经纪,为瓜洲之专利。”河东通机厂有一块育婴堂石碑,记述乾隆九年芦商严御一等呈请,改接婴为育婴,设堂留养。耆民刘公佐等、淮商闵德裕等协助,经费得以充裕。
% T/ s, N& ~" i3 R+ p5 z    这里还得补一笔的是,瓜洲芦苇除作编织窝摺、芦 (竹席的意思。——编者注)外,还大量运至城市供居民作燃料。《扬州画舫录》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述:“草草馆在中埂上岸,本南门草厂。瓜洲人编载江芦,谓之芦商,其船谓之柴艑,至此为柴艑码头。先驳运上岸,地名贮草坡,坡上为南门街之西,多屋舍以寓芦商,即是馆也。”扬州南门贮草坡遗迹尚存,只是地名贮草坡以讹传讹为猪草坡了。8 {% ~) ?* f! s+ b6 a4 `
    摺席逢春. x+ K! G$ x# T
    1954年7—8月,由于连续阴雨,导致江、淮、湖、河并涨,瓜洲地区大面积因洪涝成灾。为了帮助灾区广大人民生产自救,解决翻身后农民囤谷储粮和改善居住条件,当地供销社在做好生产、生活资料和防汛器材下乡供应的同时,及时抽调人员在河东街财神庙、城隍庙及四里铺游击衙门增设窝摺、芦席收购点,方便农民就地出售。半年时间共购窝摺1万余盘、芦席20多万张,充分调动了群众编织窝摺、芦苇的积极性。
5 D1 c% O* Y! H5 t: o1 N# n    1955年,经当地供销社同意,由梅正奎、梅正华、袁长友、袁永寿、陈广山、曹梅氏6户组成“瓜洲镇摺席经销小组”,替供销社经销窝摺、芦席。1955年11月1日,经县手工业联社批准,成立“江都县瓜洲区摺席供销生产合作社筹备委员会”。随着邗江、江都两县折置,1956年4月16日正式成立“邗江县瓜洲镇摺席供销生产合作社”,拥有社员200多人(户),资金1750元(社员股金)。从此,料芦由过去私人筹款购买,改为由摺席社统一领发。摺席社后来改制为编织厂后,添置了压柴机,使传统的人力拉石滚碾柴,改成驾驶柴油机车压柴,大大减轻窝摺、芦席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社员编织时间,提高了广大社员劳动的积极性。( G; g) \$ x' o% S  b: V% I3 Y3 I
    瓜洲窝摺、芦席的兴旺,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开辟了就业门路,增加了社员经济收入,繁荣了市场,为发展当地工业奠定了基础。县属砂轮厂、镇办胶木厂、拉丝厂的人员、资金、厂房、设备等几乎都是从摺席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窝摺和芦席的副业收入,占当时全镇副业收入的80%,成了全镇劳动致富的基石。
" z4 `2 {1 r: V1 Z9 r! D# o    芦品受宠
" H5 l1 p* z2 |5 g    1960年,因窝摺、芦苇货源供不应求,被列入国家二类管理物资。有些城市的工矿企业,不惜路途遥远,偷偷到瓜洲及附近农村出高价抢购,扰乱了当地的市场秩序。为此,扬州市商业局决定:凡上调100盘窝摺(价值450元),奖励供给粮食25斤、煤油半斤、手套4副;出售100张芦席(价值55元),奖励供给粮食4斤、煤油2两、手套1副;出售料芦1担(价值5元),奖励供应手套1副、白酒2两,以激发生产队和农民向国家出售芦制品的积极性。
. @* e  W6 X& T' @    同时,在价格上也采取适当优惠,40×50(计量单位均为寸,下同。)芦苇,每张收购价由原来的4角1分,提高到6角1分;38×48芦苇,每张收购价由原来的3角9分,提高到5角8分;36×46芦苇,每张收购价,由原来的3角7分,提高到5角5分;窝摺五花10丈的,每盘收购价由原来的1元9角,提高到3元3角;五花5丈的,每盘收购价由原来的9角6分,提高到1元6角5分。这样一来,地方工农业生产所需芦制品基本得到保证,生产、生活得到良性循环。" N' p: f7 M. O4 M3 z- K  p
    新兴编织+ U. i3 V" |  a" a* g$ W. v5 a% \( J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芦滩面积逐年缩小,原有芦柴滩3000亩(不包括仪征朴席),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滩田还剩下300亩;料柴由原来年产300多万担,下降到20多万担。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已不满足千年不变的芦苇制品,随着塑料、铝合金制品的普及,窝摺、芦苇生产受到严重挑战。瓜洲人又向蒲草、席草、杞柳、藤皮等编织领域进军,建起了草席厂,编织出的草席具有“边面整齐,光滑细密,身干筋牢,潮不变形”等优点,草席最高年销量达20多万条,藤枕也畅销镇江、南京等地,因其洗刷方便、富有弹性、体轻形美,枕着它睡觉,凉爽、舒适、离汗,成为夏令纳凉和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草包、蒲包不仅是抗洪防汛的必备用品,还是商品最价廉的绿色包装;杞柳编织有抬物品的浅筐,装酒、装水果的深筐,瓜洲军桥柳器厂编织的字纸篓、洗衣篮、圆形凳、手提篮、砚篮等工艺柳制品,还漂洋过海,受到外国用户的青睐。
& I' s& D+ a- @3 q; G4 P! Q& Q    瓜洲窝摺、芦席,虽然昔日风光不再,但它为繁荣瓜洲起过“摇钱树”的作用,它推动瓜洲乡镇工业发展的功劳将载入史册。
发表于 2009-2-7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1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