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6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863
- 帖子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11-7-2 14: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1-8-9 06:49 PM 编辑
最近這些日子 , 家父很努力的挑戰台灣醫療水平(水準)及醫療科技的極限
所以小弟也無暇來此向各位宗亲問好
但
心中總覺得不落實 , 好像總覺得欠各位宗亲一個說明
在此本篇要說明清初有戰功的于如何成為 "西邊的于"
及大水泊避難處 , 及避難處地名的由來
司馬庄改名西司馬庄的原因
及于氏家族利用與滿族的經貿交情於清初移民北大荒原始路線....等
小弟先po圖片 , 各位宗亲可以先看圖說故事
等小弟有空 , 再逐一補充說明
西邊于的故事(三)
110729補充
明朝末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清兵號稱八旗大軍 , 但也僅數萬之眾
在由瀋陽往北京的路上 , 沿途加入的漢人不少
由於沿途于氏家族資源豐沛 , 人丁眾多
於是加入八旗一並入京 , 而建戰功
因有戰功
所以受爵封地 , 延生出新的遷移路線 , 向中原地方發展
而
於同一時期 , 清 開放漢人到東北拓荒
於是華北地區許多漢人由山東膠萊河出發
很低調的由水路繞過瀋陽由西邊的沼澤地區換船
由水路到達 "四平"
小的時后聽大人說 "四平八達"
可是成語辭典上明明就是說 "四通八達"
直到小弟在做尋根之旅時 , 才發現
要到 "四平" 才可以闖關東
而清初時期于氏家族依然佔有運輸優勢
大量于氏族人於當時移民東北
也許是于氏家族勢力過於龐大或其他原因
在改朝換代時 , 不像明朝時 , 于氏家族因北京紫禁城的一場大火而得以保全
在清初時惹上滅門之禍(于七)
為保全族人性命 , 大水泊的譜 , 斷的乾乾淨淨 , 這是遇到大災難時才會有的現象
大水泊逃到于氏家族避難之處 "普蘭"
但是司馬庄空著 , 族人不忍
於是一支源於大水泊又立有戰功的族人
冒著殺頭的危險 , 進駐司馬庄
守著老祖宗發跡之地
這支不顧性命守我祖宗之地的剽悍一支
就是現住在司馬庄的先人
現住在司馬庄的一支 , 其家譜所紀錄於清朝之前的內容較為趨近於事實
而遷入司馬庄后因為是遊子返家 , 故於司馬庄前加一"西"字 , 以避諱
而在同一時期移民東北的于氏族人(老東北)
他們只知道司馬庄及大水泊 , 而不知道西司馬庄(或不認司馬庄只認大水泊)
"普蘭"地名的由來
20110809補充
由於 明朝初期時建北京紫禁城需要大量建材及順暢的運輸
于氏家族掌握了華北地區海運的資源 , 從中得到不少財富及資訊
漢人為尋建材 , 派人尋訪山之癲海之角 , 當時最遠到達之處為藏區的 "普蘭"
所以于氏家族知道 "普蘭" 這個地名 , 也知道此處為一個極為隱密的藏身之處
故於避禍時將藏身之處稱為 "普蘭"
在避禍時 , 絕大部分的人認為于氏家族 , 仗著海運優勢逃往南方
而咱 "西大門" 也說 , 老于家逃到西南山區的 "普蘭" 了
殊不知老于家反其道而行 , 逃到遼東半島
還是在于氏家族勢力範圍內
從 明朝開始 , 于氏家族都知道西南山區有一個避難之處 "普蘭"
卻不知位於何方?
我也是先從西南山區開始找 "普蘭"
一直在四川及雲貴地區找
找了快半年才發現居然在下列圖片地點
心想不可能 , 逃到這麼遠的地方 , 因為故事中
"西大門" 還有派人接濟的故事
於是回頭找華北地區
居然發現在渤海灣內還有一個地名 "普蘭" 之處
真相終於大白
遼東半島 "普蘭"店 這個地名是由咱老于家避禍時所取之名
普蘭這地名由此而來
至於之後于氏家族挖了 "運糧河" , 助 清朝打贏與沙俄的戰爭
向 清朝請罪自省 , 清追謚老于家不究既往
邀老于家回司馬 , 族內爭議
西邊于撤司馬 , 開發大東北....等故事 , 以後有空再向各位宗親報告
在尋根過程中我終於知道為甚麼要 "自省" 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