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老五

大水泊于氏家族世系图

323
回复
4146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1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年龄是算不出来了,基本对不上号。. p' o8 i3 K: ?8 G4 N# ]7 s
再说若是同支的话,六世出了个德江,最近几世基本没有重名的可能,古人对避讳是很看重的。* e8 t! i) y0 Q9 N! E
所以若有可能,我还是从赤山找吧,毕竟我村族谱所记迁出地为斥山而非大水泊。
发表于 2009-9-21 1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不少家族都是记载迁自斥山。。。。再说了。就算是现在说是出自大水泊的又有几家是真正从大水泊出来的。。。。
发表于 2009-9-22 17: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国标 于 2009-9-22 17:54 编辑 $ I) B2 H0 h. W6 A* N! q$ \' F# N
% `5 F; V8 G- X  \2 I
169# 于志强
" w! s7 p) [& e) N  e" O7 o, z# z) K  G9 T
       其实完全按照世次来推断年月也不近合理!我估计宗亲 志强 的 世次中肯定还有超过23世的,比如我处世次从(元末明初)由赤山外迁的第一世次开始发展世次现在村里还有14世次呢,可是最小的世次到了25世次了!这里面有些偶然的因素:比如,连续几代是长中长那肯定发展的世次就要多,连续是老幺的肯定就发展的世次少!' L4 F) a' X+ X( Q

0 j7 m6 l# [$ H! R( N        要是按照30年一代的话我19世次从元末明初到现在这样计算是570年呢?按照14世次计算才420年!按照25世次计算750年呢!中间还有长支发展中断的问题要不然发展的还不止25世次呢!是不?因此,这个只能是推测吧!" ^8 \! ]3 C# r# T

0 i( l2 h/ c( g) ^0 w7 b; R       因此。我觉着根据30年一代的计算方法上下差距在60年左右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等同为一个时期!
发表于 2009-9-22 2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世祖迁居是1405年左右,八世祖迁居是1637年,到我现在是18世孙。
& _( D! R8 _1 g; S7 ^8 x" b则八世前是平均32岁一代,八世到我是平均37岁一代,从一世到我平均是35年一代,这都是家谱上明明白白的,咋就有人总是不相信俺的代差有这么大呢?( y0 f$ X- u& L" A
举例:姜子牙距今3100年左右,传到今有96代孙,平均32.3年一代;' p' r( i- \: y' u7 e" r; j/ K
      孔子距今2550年,传到今有78代孙,平均32.6年一代;& ^0 ^7 d/ a% h" ?' S& t. U6 s
      诸葛亮距今1800年,传到今有50代孙,平均36年一代;
) M; C9 s% s3 I% n3 v2 [         孙权距今也是1800年左右,传到今有51代孙,平均35.3年一代;
+ M6 k6 ~$ U3 Z* S: S0 i. z. j        杨继业距今1100年左右,传到今有37代孙,平均29.7年一代;+ Q3 I; l6 o, Y+ \2 \& o; i+ C; D
再比如,论坛中有人列出了大水泊于敬祖是第一代于叔的70世孙,于敬祖至今再传26代,即于叔的第95代孙,而第一代于叔距今至少3000年,则平均代差是31.6年.; J$ F4 X6 V: D0 S/ J
   据这么多例子,希望某些宗亲不要总是以当今之太平盛世和发达的医学为唯一判断依据,从而推出代差一般在25年,这样幼稚可笑的结论.
发表于 2009-9-23 09: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复林 于 2009-9-23 09:38 编辑 4 \3 u% C) w+ R+ O  R
3 A9 w7 z& ^4 p+ b6 H
楼上两位,我补充几句昂。。
# r$ n3 _2 w9 ~. ~
5 @* V+ ]( B: @  \/ ]第一:根据年代推断这个方法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举出两个数字算一下就可以了。为了尽量的增大这个方法的真实性,使用的时候要分别取家族中 最大辈分、最小辈分以及中间辈分三种情况分布讨论。
' ^6 g% y; M4 o5 X# }第二:一般情况下一个家族里面最大辈分的人与始祖之间每代人的代差都在40岁左右。而最小辈分的人与始祖之间每代人的代差一般最多在30年左右- B0 b! G2 D( w1 k9 E0 f  L
比如
, q/ }9 R8 J: {8 Z' g2 d1 O- e姜子牙距今约3100年,目前最大辈分估计在90世左右,代差约为34年,最小辈分约为110世,代差约28年
5 F# E: N) ~; e- Q周公距今约3100年,目前最大辈分约在85世左右,代差约为36年,- S: b' C# [% Y7 q! W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目前孔裔最大辈分为67世(目前已知他们均出生于上世纪中期以前),与孔子相隔66代,代差为38-39年,最小辈分约为86世,代差约为30年
* c# K0 d) n7 r% b& Y4 D4 h4 m6 S1 Q/ U
再如北宋高琼出生于935年,目前后裔最大辈分约在27世,代差为38年左右。最小辈分约为40世,代差约为27年$ L. U. D7 w) z% U
岳飞出生于1103年,目前最大辈分约在27世左右,代差为35年左右。最小辈分约在35世左右,代差为25年
) ?! u. Q( W' ~& e/ y3 t2 y$ C
% Z6 d' h% j! C& n; y' W2 k大水泊于坚的孙子于渊出生于宋末元初,自于渊以下最大辈分约在20世,代差约为35年。最小辈分约为3世,代差约为23年$ s7 W/ T; `5 X6 K
胶州高伯通元末迁胶州,目前最大辈分约为16世,代差约为40年。最小辈分约为25世,代差约为24年
( @& x" ]( l. Y/ [! |) W* y5 B( ?2 y' U! Q" ^
列举了以上数据其实大家会发现一个统计规律:
' S- T3 I- h0 c$ C( H; J1 p. j1、始祖年代越久远,最大辈分与始祖之间每代的代差(定义为X)和最小辈分与始祖之间每代的代差(定义为Y)就越接近,同时,X的数值大小一般不超过40,逐渐趋于30.而Y的数值大小则一般不会小于25,逐渐趋近于30。也就是说XY的差值趋近于0。同时也说明这里面的偶尔性就越少,越接近于正常数值。% Q1 w: G" k4 x
2、始祖年代越近,X数值越大,一般会超过40,Y的数值越小,很多都低于25,XY的差值一般大于10。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偶然性越多,数值越离谱。
, L3 z! ~1 p* v2 W$ J
/ F, {0 [0 {4 I+ z2 l: R
3 b/ u+ p; ?: R+ v: z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对于始祖年代越久远的家族使用代差推断法的准确度越高,而始祖年代越近的使用代差推断法的准确度越低。
; `7 \! q* p/ {1 E3 n2 {但是一般情况下,自元末明初至今的家族,X值一般在40左右,Y值一般在25左右,而一般辈分人的代差一般不会超过30。/ x+ _, C$ a  A" d

% S3 ?, k% ?$ \
0 E/ K, Q/ P, ], |' n; Y; `
9 W; {: D" P" l, E0 w* Z6 I另外,志强家的家谱记载有如下疑问:
; r- d( A' z7 p7 m7 d' R) F- y, V6 L" a第一,根据你们在论坛里列出来的家谱谱序来看,你们家谱上并没有写明具体迁徙时间是在明初或是永乐,倒是提到了“明季”两字,如果真的要追究起来,“明季”其实是“明末”的意思。- B  `( E, O, I9 q; F  I$ Z. ]
第二,前面我说希望你能将你们家谱前十世的世系列出来,其实也是为了判断一下你们家族的人丁情况,如果前十世你们人丁单薄的话,两代人之间年岁差的大也就正常了。
: H9 t" G3 u0 P8 p. R第三,你们八世祖迁居时间咋1637年,他出生时间就应该在1600年左右,其后人到现在应该在9-14世。传承近400年,Y值竟达到30以上的家族,说实在的我确实没见过,所以我才会此提出疑问。
+ S( K2 j4 {) w9 `! t% s& d! t  v; G. n+ `  {# n4 H" y, v1 T0 ~+ R7 g
毕竟家谱这个东西吧,不是靠推断能推出来的。再者莱西于德江以下家谱的记载真实性应该是问题不大,我之所以坚持认为大水泊于德江与莱西于德江为两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水泊于德江应出生在十四世纪早期,按照莱西于德江的迁徙时间来看,如果两人为同一人的话,那于德江迁徙时的年龄已有百岁了。。在那个动荡并且医疗水平如此低下的年代,活到百岁高龄,还能四处乱跑。。。恐怕这真是个奇迹了。。。。另外,一个出生于十四世纪早期的人,至今仅传21世,这个确实也是我从未见过的。这样的家族估计只有孔子那种连续七代单传并且均为老来得子的情况才可能出现的。
发表于 2009-9-23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声明一下,我对大水泊于德江与我始祖于德江是否为同一人并无结论,原因确实如复林所言,两者有50年左右的时差。我德江祖于明永乐年间(1400年左右)迁来是我查出来的不是推断出来的。7 `" m5 g( t" j2 J& J) @
再详细介绍我支派的代差(从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八世祖于台鼎开始):! f9 W. a$ l4 b  z3 L' v
首先时间是1637-2009,共372年。最大世次是17世(16世我奶奶辈只剩下两三位女性了),最小世次是21世(因不经常回老家,不清楚有无22世出生,但21世年纪最大的应该在25岁左右,即使有孩子也很小)。8 C2 P8 c2 Y) r7 t6 i
则X=41.3岁,Y=28.6岁。1 @# x# e8 Z4 C) u& d& ]2 {
这就是我支派的实际情况,不知复林以为我支派是属于快还是慢的?
发表于 2009-9-23 13: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复林 于 2009-9-23 16:02 编辑
+ [; `* r7 L5 i8 v2 e
5 a8 I) B; U' s! B8 @# P志强,你支属于少有的繁衍特别慢的支系,我接触家谱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起初是从高氏家谱开始的,全国高氏主要支系基本上我们都有所了解,而后接触过 于氏、隋氏、宋氏以及孔孟曾颜等家族,在所有我接触过的家族里面,自元朝以后开始计算极少碰到Y值大于25的(基本都在26以下)。。。。。你们家族繁衍异常的慢,所以起初我怀疑你们家族的世系或者是年代有问题也是有道理的。$ G! c% A9 I; T
当然也有家族繁衍异常的快,比如胶州法氏家族,他们家族自十五世纪开始,至今已经将三十世了,也是我从来没碰到过的Y值如此接近20的。。。。。。
3 U. ~: z7 @) E! F7 w' t% \0 o& U: S( [: [% X" o1 g7 v
另外,孔门诸弟子后裔,大多都已传到将近90世或90世开外了,唯有孔子家族大陆仅传至84世,韩国孔氏传至86世,也是属于非常慢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前面提到孔家有七代单传的情况。
7 |; V, M% u2 L7 Z  G. b; S4 r9 c2 d6 t, g: q
讨论到现在,关于大水泊于德江与莱西于德江是否同一个人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两个于德江的年代差异了,莱西家谱不是关键问题。前提是,莱西方面有准确的资料证明莱西于德江确实永乐年间迁到莱西的。(查看文登县志以及大水泊世系表,大水泊于德江的出生时间不早于1320年,这已经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09-9-23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复林对于家谱的研究也相当的厉害了。0 ^4 ]2 c$ z8 L- f' V; H
对于洪水谰碑文中所记于佑生五子,但未记五子的名字,且说:出创茔次未详早逝
, Q' L7 W7 [, C& K4 K1 J对于这句话我不甚明了具体所指,请赐教。9 J% W( M! ~' x/ P4 K1 p+ k% E
同样是第六世,于佑堂弟的儿子均有名在其上,为什么于佑的五子却无名?难道当时他们还未起名,或者已他迁,名字无法得知(对于良佐而言)?
发表于 2009-9-23 15: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强 看一下本页 181楼相关叙述。。。
2 ^4 H4 r# S3 v4 W* F3 z4 X3 J8 G0 t% V5 }
碑文为卧碑正面文字,卧碑阴面即为大水泊世系图谱,,,于祐五子分别为。。。德淮 德江 德渊  德沼 德津 非常明显的汉族特征的名字。。。。。
发表于 2009-9-23 17: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的是为什么正文中列出了于祐堂弟的儿子,而不列于祐的儿子,对于树碑人于良佐来说他们的亲疏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于祐为长,应列出他的五个儿子的姓名,其他几个堂弟为幼甚至可以不列出来,可事实正好相反,这到底是为什么?????
发表于 2009-9-23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辩论推理粗略看了一下,说实际的,不管怎么推断,最终还得有资料进行佐证,否则总是觉得不扎实,还得多找资料。
发表于 2009-9-23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I:\家谱\同门资料\东阿
发表于 2009-9-23 2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阿于氏世系简图[img][I:\家谱\同门资料\东阿/img]
发表于 2009-9-23 2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怎么传不上去了
发表于 2009-9-23 2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的是为什么正文中列出了于祐堂弟的儿子,而不列于祐的儿子,对于树碑人于良佐来说他们的亲疏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于祐为长,应列出他的五个儿子的姓名,其他几个堂弟为幼甚至可以不列出来,可事实正好相反,这到 ...
5 y! `1 Y! D* X% D$ V* n于志强 发表于 2009-9-23 17:59

5 C1 @: ^1 G. G6 j这个就不清楚了。。。。县志明确记载,于祐也是在文登为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