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老五

于振起--从天津走出的知青外交官

104
回复
1418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7 1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的于家人,了解了外交官鲜为人知的一面,也有酸甜苦辣,也有担惊受怕,也有斗智斗勇,也有敏捷与灵巧。1 {# Y6 S% s  P6 R  |* b; c6 M8 V
    拜读,学习,问好宗亲!骄傲!自豪!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8: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设防的大使馆
) B5 y; }% N! [2 s. `  y1 Z
  o  t6 L0 b  A: f' y  _  当地无法制作汉字标牌。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变通办法,在馆牌上用俄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馆牌底色是深红色,文字采用黄色。使馆馆牌的正式挂出标志着中国在乌克兰第一个外交代表机构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这里已经是中国领地,享有不可侵犯的外交特权,我们三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使馆馆牌前拍照留念。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会让我想起那特殊的建馆岁月。
6 ~2 E3 ~, `) N3 k( z6 \- p  我们思想准备不足的另一个问题是每天的饮食。开始时,早中晚一日三餐我们都在饭店餐厅吃。那里提供西餐,我们起初都能接受,而且食欲不错。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半个月左右,食欲开始下降,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几乎就不想去餐厅了。此时,对中餐产生极度渴望。但是,饭店客房没有做饭的条件,而且也不允许。情急之下,我们想到了方便面。这种食品可以用开水即冲即食,既可解燃眉之急,又不违反饭店规定。然而,跑遍当地食品店,竟找不到方便面。我们只好向驻俄罗斯使馆求援。几天之后,从莫斯科来的客人给我们带来驻俄使馆支援的几箱方便面。我们如获至宝,午饭时就迫不及待打开几包,放到电热杯里泡上,当闻到那种久违了的香味,真是莫大享受。三个人吃着这些普通的方便面,感觉比吃山珍海味还要美。我至今对这次美味的方便面午餐记忆犹新。有趣的是,由于方便面香味的自由飘散,有些外国人闻到后误以为饭店里有中餐馆,便顺着香味找到7楼,询问服务员中餐馆在何处。待服务员解释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听说后,捧腹大笑。 : D/ n! X) I% [" g  R; E
  吃方便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决吃中餐问题,我们在外面临时租了一间民宅,利用里面的厨房做饭。饮食问题的彻底解决是在1993年的秋天,那时使馆的新馆舍已经启用,同时在外面的公寓楼为每个馆员解决了住房。大家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做中餐了。
0 k( K% I3 k1 u  我们在罗斯饭店对西餐从爱吃到抵触的变化,根本原因可能是多年饮食习惯一时难以完全彻底改变所致。不过,那段时间一日三餐泡在西餐厅里,耳濡目染之下,对西餐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这也是一大收获,对我日后的外交工作大有益处。 3 O) u  {' F: U3 n
  根据国际惯例,驻在国有责任为外国使馆提供安全保卫。我们曾向乌克兰外交部提出这一要求,请他们在饭店7楼派驻警卫。他们表示实在有困难,因为乌克兰一夜之间变成独立国家,随之开设了大量外国使馆,国家没有足够的警力解决罗斯饭店新建使馆的警卫问题,只有等将来有了固定馆舍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也只能“理解万岁”了。这样一来,中国大使馆事实上成了不设防之地,饭店里的人有意无意都可以进出。有一天,两个美国传教士突然来到我们这里,提出希望拜访我。作为礼仪之邦的代表,既然客人已经不请自到,还是要以礼相待。此外,过去因为所学专业的关系,我对《圣经》多少有些研究,也可以借机做做他们的工作。刚一坐定,其中一人就开讲,然听后感觉水平一般,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此时我告诉他们,我对《圣经》的内容并不陌生,并讲了对《圣经》里一些内容的看法。这让两人感到很惊讶,再也没有刚开始时那种救世主使者的派头,还对我表示钦佩。我最后说,你们有信仰基督的自由,我们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我们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x# N3 W# P, I! b/ v+ A
+ Y0 [) Q" \; `# U! j7 C  于振起# l) g" O  H6 r2 d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2: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服务员开联欢会+ Q0 }2 j  B, W! |0 R/ p
! {1 Z  {0 s2 n! l- Z
  由于我们在饭店的特殊常驻身份,与7楼的服务员和饭店餐厅的服务员有非常密切的来往,久而久之,彼此之间建立起十分融洽的关系。7楼服务员都是女士,餐厅服务员大多也是女士。这些乌克兰普通劳动妇女对中国怀有朴素的友好感情,经常跟我们讲起过去中苏友好时代关于中国的愉快往事,例如那时她们家里用的暖水瓶、毛巾等日用品都是中国产的,质量很好,有人家里至今还在用中国的暖水瓶。她们对中国现在的事情很好奇,特别是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情况,经常让我们给她们介绍。她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按照饭店规定,她们每天要把我们的房间收拾整理3次,即早中晚各1次。每次都打扫得非常仔细,连犄角旮旯也不放过。为了不让她们干扰我的工作,我曾提出可以减少收拾屋子的次数,我自己一个人住,屋子里不乱,也挺干净的,不需要收拾得那么勤。她们却不同意,理由是虽然你一个人住,屋子里不那么乱,但是灰尘仍然有,而灰尘对身体是有害的,应该及时清理。我看着她们认真的样子,只好服从。由此我联想到,无论在莫斯科还是在基辅,我去过的一些当地人家里都是窗明几净,除了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之外,这种不能与灰尘“和平共处”的健康理念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J9 O0 A0 @3 G; p1 R, l
  为了感谢这些服务员对我们的热心服务,1993年春节前,使馆专门与她们举行了一次联欢会。这个安排让她们激动不已,因为她们从未享受过那么高的礼遇。那天,她们都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参加这场活动。其中一位服务员在联欢会上表达了对中国男士的赞美之意。她说,通过与中国外交官将近1年的接触,发现中国的男士不仅工作勤奋,而且生活上都很能干,对女士也很体贴,比我们的男人要强得多,我们的男人在家里从来都不做家务。我知道,她说的是心里话,不是溢美之词。根据我对前苏联社会的了解,男人不做家务、不下厨房是很普遍的现象,女人做家务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记得20世纪70年代苏联一本俄文教材里有一个讽刺故事,题目叫“现代丈夫”,说的是一对年轻人新婚第一天早上上班前,丈夫对妻子说,我要做一个现代丈夫,今天晚上我负责做饭。妻子听了既意外又高兴。丈夫接着说,不过,你要负责把菜和肉买好。晚上丈夫下班回来,妻子对他说,你要的菜和肉都买好了。丈夫说,很好,你现在到厨房把菜和肉洗好切好。给妻子派了活儿之后,他自己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的足球比赛。等妻子告诉他,菜和肉已经洗好切好了,丈夫才起身来到厨房,把妻子已经准备好的菜和肉放到锅里。少顷,他把菜和肉盛到盘子里,得意地对妻子说,我的晚餐已经准备好了。仅从这个故事就不难理解这位女服务员为什么那么赞美中国男士了。
3 Z* i/ B( r. T# t; y  罗斯饭店附近有许多非常好的体育设施,包括许多室内室外网球场、篮球场等。这么好的运动场地,而且近在咫尺,如果不利用,岂不可惜!于是我萌发了学习网球的想法。我自费聘请了一位网球教练,她是前苏联摩尔达维亚(即现在的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女子网球冠军,后来在这里当教练。我每周日跟她学习一次,平时自己练习。在她的指导下,加上我自己的刻苦练习,我很快掌握了网球基本技术。这项运动从此成为我的主要业余爱好之一,16年来坚持不断。它不仅给我带来健康和快乐,也成为我的一个很好的对外交往手段。后来每当说起网球,我都要感谢罗斯饭店,感谢那位异国教练。
! j9 d. c- ?# S. [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9 P, f# l+ j1 S8 z  于振起
/ t- V  e* {8 `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振起在中国-白俄罗斯建交十周年纪念封上签名
8 z& z  x! J5 e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美国人“争夺”馆舍   我们与美国人在基辅曾经有过一场“较量”,那是围绕使馆馆舍问题。
9 d  ]2 d/ b! b, Z8 ~8 Y9 b  把大使馆设在罗斯饭店只是权宜之计,尽快找到合适的永久馆舍是我们的迫切任务。我们曾就此与乌克兰有关部门进行过无数次交涉。乌方也曾拿出一些房屋供我们选择,但都不理想。后来,我们了解到前乌克兰对外友协的房屋已经闲置,乌方正在考虑将其作为使馆馆舍。该建筑位于戈鲁舍夫斯基大街32号,紧邻议会大楼,距离政府大楼也不远,对面是一片树林,树林外面就是第聂伯河,位置极佳,属于基辅的黄金地段。该建筑建于19世纪,最初是一位乌克兰贵族的私宅,两层楼,一楼有很讲究的大厅,有庭院,典型的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华丽典雅。苏联时期这里是乌克兰对外友协所在地。我在1991年春访问基辅期间曾拜访过乌克兰对外友协,这座建筑当时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决定把它作为使馆馆舍的首选目标,并向乌方提出了申请。
1 |; d; h3 B; Z2 ]1 Q  当时有几个国家也在打同样的主意,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美国。美国人凭借其在乌克兰的影响,已经把前乌克兰党中央的办公大楼作为美国使馆馆舍。但他们还不满足,理由是这座大楼没有院子,作为使馆不方便,想把戈鲁舍夫斯基大街32号也据为己有。从道理上讲,美国人已经有了当时基辅最大最好的馆舍,而中国使馆还在饭店里,理应优先考虑中方的愿望。但考虑到乌方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此事还是有相当难度。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可以利用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1992年10月访华这一有利因素,直接做总统本人的工作,促使他作出对我们有利的决断。于是,在克拉夫丘克访华前夕,由大使亲自出面向其提出我们关于馆舍的愿望,希望他予以协助。这次高层工作收到很好效果。克拉夫丘克在权衡利弊之后,亲自批准把戈鲁舍夫斯基大街32号作为中国大使馆馆舍。1993年9月,在钱其琛外长访乌期间,我们在新馆舍举行了开馆仪式,由钱外长亲自剪彩。国内主管部门的同志看了我们的馆舍后说,这是迄今中国在独联体各国中最好的馆舍。
' j5 W; L2 L. U  我们的新馆舍让基辅许多外国使团羡慕不已,同时也让美国人很抑郁。美国使馆参赞伯恩斯跟我很熟,他曾对我说:“克拉夫丘克关于戈鲁舍夫斯基大街32号的决定令人失望。”我对他讲:“克拉夫丘克的决定是客观的、公正的。你们是想要好上加好,而我们则是解决基本需要,总统自然要优先考虑我们的愿望。我相信,如果克林顿总统遇到此类问题,也会这样处理。” ) k% k, k2 G) c& Z7 {6 w; a
  我在乌克兰工作期间,那里的教育制度还是延续苏联时期的教育制度,初等和中等教育是12年一贯制,接着是大学的高等教育。此外还有各类职业学校。我当时住在普通公寓,邻居都是当地人,业余时间时有来往。通过交往,对当地的教育情况逐渐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给我的印象是,那里的教育理念比较务实,注重实际需要。教育方法比较灵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学校没有“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功利主义教育目标。无论是学校还是孩子以及家长对分数看得都比较淡,更不会把分数看成学生的“命根”。孩子们每天的课余时间很多,下午时常没有课,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进行体育比赛、郊游等。孩子们晚上在家里一般都不学习,而是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 I# h3 I( e/ g6 [
  
/ D: W1 e, y+ W% G4 N  M  于振起. ^& w$ _- ^1 a7 F* T; ^2 D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级女孩做蛋糕
/ L. X' Z* k3 u/ y0 _; ?% a
. A. s$ j" Y7 X6 B: [: |! g: K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也看不出孩子们有什么压力,晚上也不“加班”。进了大学,仍然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只是晚上念书的人比较多了,但一般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出于自己的专业学习需要。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时对此深有体会。看着他们的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我很羡慕,同时也为我们的孩子抱不平。中国的孩子们从上小学开始就被戴上沉重的“分数枷锁”,一直要戴到高中毕业。他们被剥夺了享受少年儿童生活乐趣的权利,包括周末休息日自由活动的权利,完全变成了分数的“奴隶”。令人忧虑的是,尽管素质教育讲了好多年,这种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在某些地方反而愈演愈烈。
2 g$ U' @0 V9 n& d+ Z  那里还有一个让我很欣赏的教育特点: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有一次我到邻居家作客,女主人在正餐之后端上来一个十分好看的蛋糕,我尝了一口,味道也很好,便问这个蛋糕是在哪里买的。她说:“是安娜做的。”安娜是她的女儿,正在上5年级。我听了觉得很好奇,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做这么好吃的蛋糕?便问安娜:“是谁教你做蛋糕的?”安娜回答说是在学校里学的。我就更奇怪了,她上的是普通学校,又不是烹饪学校,怎么还学习做蛋糕?她妈妈看出我的疑惑,向我解释说,学校里都开设生活技能课程。男孩子学习木工、汽车初级修理等技能,女孩子学习烹调、缝纫等技能,目的是使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具有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 G4 m* u1 \, A( K0 W: I  我听后联想到,这里的男人一般都会做点木匠活儿,也会处理自家汽车的小毛病,进行一般的保养。这里的女士很讲究自己穿着的变化,很少有人会长时间只穿一件衣服。而许多衣服只看得见有人穿,却看不到商店里卖,听人说许多衣服都是女士们自己做的。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从小就掌握了这些技能。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念是真正着眼于育人的,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后来我在与国内教育部门的同志接触时,不只一次地介绍过这种做法,希望国内能参考借鉴。遗憾的是,至今还没听说国内有哪个学校有类似的行动。我想,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摈弃千百年来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们的素质教育恐怕难以变为现实。
+ k# s* F1 t* ?: Z' J; S  原子能,亦称核能,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一项影响全人类的重大科学发现。同历史上许多科技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首先被用于军事目的——制造原子弹,并由美国战机在1945年8月6日首次将其投放到日本广岛,3天之后,美国战机又向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这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使用原子弹的案例。后来有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产物——核电站,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核能也不例外。
8 A; w: K. H6 A; s, Q$ O* X, L  1986年4月25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该反应堆在4月26日凌晨发生严重爆炸,相当于200颗广岛原子弹辐射能量的强放射性尘埃扩散到大气层,随着当时的东南风飘落到乌克兰北部、白俄罗斯中部和东南部、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地区总计1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境内。 % `. h/ x7 `. ?7 L$ `& J, h( x
  2 E: d; I9 a; g: x0 u, o$ [" I
  于振起
# f! k) {0 K& e$ s: C2 c% q; b& C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0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世纪悲剧
* m1 k: ]. U2 g( Q% S9 X! t: T
# o, S6 |) t, _" r1 k# [& k1 C  部分东欧地区和北欧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是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迄今最为严重的事故,堪称20世纪人类一大悲剧。据专家估计,泄漏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中衰变期最长的达100年,这也就意味着,切尔诺贝利造成的核污染至少要上百年才能完全消除。正如一位白俄罗斯科学家所说,这是“一场我们终生都无法扑灭的大火”。根据2005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时死亡的人数不到50人,后来因遭受辐射而衍生的各种疾病最终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9000人。不过,一些世界绿色组织对这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因遭受核辐射而死亡的人数要大大多于联合国调查的结果。至于这场核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尚无权威统计,据有的国际组织估计,这些年来相关国家的经济损失累计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包括医疗费、核污染清理费以及生产损失等。毫无疑问,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果已经成为有关国家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 * C* j( [4 ?4 D
  基辅位于切尔诺贝利南部,距离只有130公里。如果当时刮的不是东南风,而是西北风,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将遭受灭顶之灾。即使如此,基辅仍属于轻度核污染区。那里的饮用水被污染,牛、羊等食草类牲畜的肉和奶都有污染,植物也受到污染,其中以蘑菇为最,据说是因为蘑菇吸收放射性物质能力很强。我去乌克兰之前,虽然知道那里的切尔诺贝利发生过严重事故,但没有具体概念,更缺少这方面的常识,甚至主观认为事故已经过去6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在基辅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对这场核灾难及其后果逐渐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比较清晰的认识。一些当地的科学家和医生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他们说,目前看,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甲状腺、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的病变。一些事故后出生的孩子因为在母体内受到核污染侵害,也会出现各种相关疾病。目前,医学还没有消除人体内核污染的有效方法。他们提醒我们务必要认真对待核污染问题。我们通过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外交官接触又了解到,为了避免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积累过多,造成不良后果,他们一般是一个季度或半年就离开基辅一段时间,到没有污染的地区出差或休假,这样可以减少体内的核污染物。
' z& Q4 R0 ?% E! q$ b6 J+ ^- j4 [, ]  我们了解到基辅的核污染情况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自身健康受到一定威胁,一些年轻人还面临下一代的健康问题。但是,作为外交官,国家利益重于泰山,守职有责是我们时刻牢记的原则。面对核污染,我们从未想过退缩。与此同时,我们也以科学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根据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尽量不吃牛肉和羊肉,多吃猪肉,注意不喝污染区产的牛奶,蘑菇更是被我们拒绝的食物。为了对目前和今后在这里工作的同志们的健康负责,我们认为有责任把了解到的有关核污染的情况报告国内。我们的报告引起国内的重视。为此,国内专门给驻乌克兰使馆增加了相关补贴。由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基辅一样,也属于轻度核污染区,驻白俄罗斯使馆人员也享受同样的相关补贴。当我2002年去白俄罗斯工作时,驻白俄罗斯使馆和驻乌克兰使馆人员的补贴已经增加,在饮水和食品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而且可以享受每年回国休假一次的待遇。一般使馆的馆员是一个任期内回国休假一次。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16)
- y8 b' P' [' U, }4 e# v7 m' {6 U) l3 v8 C$ ~. ^7 k' j
与受害者在一起 / D4 w  l4 f% d4 O$ S8 }

! C( E& \" u: f  我在白俄罗斯工作期间,有机会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近距离接触。那里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协会每年4月26日都组织纪念活动。2002年4月26日,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当我看到在场的几十名受害者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脸上那种从未见过的病态神情。我向他们发表了即席讲话。我说:“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当我站在你们面前时,心情十分沉重。16年前的今天,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这场灾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中也包括在座各位朋友。虽然中白两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心贴得很近。中国人民对白俄罗斯人民遭受的核灾难非常同情,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了对白俄罗斯人民的友好情谊。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也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核事故受害者。作为新任大使,我将继续这一传统。朋友们,我想借此机会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讲话后,我代表使馆向他们赠送了食品。一位中年男子在接过食品时对我说:“感谢大使先生,感谢中国人民!希望这样的灾难永远不要在中国发生。”
# }. Q3 t1 ]5 `' e" X  以后每年的4月我都应邀参加这样的纪念活动。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每次主持人都会告诉我,去年参加活动的某某人已经去世了。为了尽量为受害者多做一点事情,我决定每年新年前夕与受害者协会联合为核事故受害儿童举办新年联欢会,我代表使馆向孩子们赠送一些新年礼物。每当我看到这些面带病态又不失天真的孩子们时,心里就十分难过。这些可爱的孩子还不可能明白,当他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那场可怕的核灾难改变了。
  S. K, T+ U0 Y1 z1 g3 v+ l( t  2003年11月,我应邀参观刚刚竣工的白俄罗斯国家放射科研与实践研究中心,该中心位于受切尔诺贝利污染严重的戈梅利州。然后,又到一个核污染准撤离区去参观。在那里,我亲身感受到核灾难的恐怖后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区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分为三个区域:隔离区、撤离区、准撤离区。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为隔离区,也称无人区。隔离区以外为高污染的撤离区,严格限制居民在区内居住。白俄罗斯境内约有4500平方公里这样的撤离区。撤离区以外就是准撤离区,一般距核电站100公里左右,属于非高污染地带,平均辐射强度为每小时30毫伦琴(安全辐射指标是每小时20毫伦琴以下)。这一地区不要求强制性撤离,但提醒居民注意采取防范措施。当车子驶进参观地区之后,我立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天空是灰色的,土地也是灰色的,树木和草是灰蒙蒙的,人烟稀少,到处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给人一种阴森的恐惧感。当地官员介绍说,核事故发生后,这里的大部分居民一度曾撤离,后来有些人陆续又返回来,主要是老年人。他们觉得在异乡生活不习惯,故土难离,宁可冒核污染风险,也愿意在这里生活。甚至有些撤离区的居民也返回了故里。
$ i9 l5 I: c2 @) c5 }  有了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后果的这些亲身感受,我时常想,当年发现核能的科学家恐怕很难预料到这项伟大的科学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当代人应该做的,首先是不要让人类自己制造的核武器毁灭人类自己;其次,在积极和平利用原子能、让巨大的核能为人类服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防止切尔诺贝利悲剧重演。面对没有国界的核灾难,这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 ^! ^5 r1 E1 f4 S$ j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2 t6 h2 N% K! K* Z1 n4 B) G  于振起
9 `: Q. Y5 x4 _5 j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7: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17)
4 R7 {, T. \! n( u- Q( D7 E' M! A4 c
花园城市基辅 ' X) F1 g$ k- b% y% \1 _8 O

1 i7 V6 u7 Y5 J  少年时代与苏联同学通信时,曾得到一本介绍基辅市容的袖珍相册,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当时就深深吸引了我年轻的心。星移斗转,30多年后我有机会来到这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并且一呆就是3年多,使我对这座名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
3 r# j! v3 |+ c3 B  基辅位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河右岸为起伏不平的丘陵,是城区主体所在地,河左岸地势平坦,是城市新区。市区总面积近800平方公里,人口260万,是乌克兰第一大城市,也是前苏联仅次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的第三大城市。全市绿地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60%,其中公园面积450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79平方米,在欧洲大城市中名列前茅。该市的绿化几乎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市内很难看到裸露的土地,凡有土地的地方便有花草树木,其余便是柏油路面和水泥板人行道。正是这种地表结构使基辅几乎成了无尘城市。 ( p  n0 n( l% g2 R5 g9 W9 v" b
  基辅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各种各样的公园遍布全市,随处可见。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面积较大、有正式名称的公园,如国立中心植物园、普希金公园、水上公园、森林公园等。这些公园都是开放型的,除了个别的有象征性大门外,绝大多数都是既无门也无墙,你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一片绿地,进入一片树林,里面有幽静的林间小路,路旁散落着长椅,这便是公园了。这些公园的一大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的本色,除了花草树木,一般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和售货亭,所以也就没有噪音污染,是休闲的好去处。只有坐落在第聂伯河上的水上公园是个例外。这是个集休息、娱乐、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里面既有成片茂密的树林,也有观览车等大型娱乐设施,还有露天舞台、舞场、体育场、河滨浴场等。游人在这里既可以尽情娱乐,也可以进行各种体育锻炼,还可以闹中取静,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另一类是广泛分布在住宅小区内或街头三角地的小面积公园。此类公园是专供周围居民休息和儿童玩耍的场所。第三类是位于主要街道中央的林阴道。林阴道中间是人行道,两旁是整齐的大树,其间摆放着长椅。这些街心公园一是为了美化市容,二是为行人提供休息场所。与各类公园相匹配的是随处可见的城市绿地。
6 ]3 H. m9 `% l2 N% x4 H  基辅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7℃,7月份平均气温19℃,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而且空气湿润,四季无大风。这种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这座花园城市四季迷人。阳春三月全城开始披上绿装,“五一”节前后满街的栗子树竞相开花,一串串白色栗子花挂满枝头,间或有粉色的点缀其间,煞是好看。5月还是丁香树开花的季节。基辅的丁香树又高又大,种类繁多,花的颜色各异,绚丽多彩,香气醉人。中心植物园的丁香树林最吸引人,每年此时都有大批游人拥向那里赏花。夏季,全城到处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基辅的秋天是名副其实的金秋。由于无处无树,整座城市被涂上一层金色。由于树种不同,树叶变色有时间差,初秋时节还会产生一种独特的调色板景观。基辅的冬季多雪,加之无风,雪便静静地积在树枝上,形成美丽的树挂。太阳出来后,地上的部分积雪会融化,露出绿色的草地,使冬日的基辅依然透着一股生气。据当地人说,这里的草之所以冬季仍绿,与多雪有关,地气潮湿,草便能常绿。
" B( U5 B# l& c/ x
* c; X/ Z% v# {! [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r) Z0 K6 i" E# \) r, a: P
  于振起
: ^. W* L: }, ?+ j# q/ J1 H7 Q2 f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9: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18)
/ o% {. ^7 K6 G8 @# _  k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z: o( E+ f5 ~+ T
乌克兰不忍心砍伐森林 / m# t$ I8 S# R

6 y. n6 [+ X- E  s! \1 ?9 \  基辅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座花园城市,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赖于基辅人的精心呵护。这种呵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扎根于民众心中的珍惜、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公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
( V5 M+ C$ ^& r+ V/ ]  乌克兰独立后,从俄罗斯进口木材出现困难,致使乌克兰造纸业一度出现原料紧缺的局面。乌克兰自身的森林资源并不匮乏,全国森林覆盖面积达14.3%,人均拥有森林面积0.17公顷。可是政府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考虑,宁可用宝贵的外汇从芬兰进口木材,也不忍心砍伐国内森林,这一决策得到国民的一致支持。在基辅,任何损坏公园花木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为公众所不齿。公园绿地见不到“不要践踏草地”、“不要损坏花木”之类的提示牌,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准则,这样的提醒就显得多余了,而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在公众舆论监督下也就不难纠正了。基辅市民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比如: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而是自觉地丢进垃圾箱;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便自己先包起来,待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再丢进去。因此,在基辅,当你漫步街头,或者是到公园休息,会发现到处都十分整洁干净。记得有人把绿地比作城市的“肺”。我想,正是由于基辅人像爱护自己的肺一样呵护着城市绿地和整个公共环境,才使得基辅市容总是那样整洁秀丽,才使得这座花园城市总是那样充满魅力。 1 _1 y) R3 c* u
  作为一座有着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都名城,基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如建于基辅罗斯时代的索菲亚大教堂、沙俄时代的弗拉基米尔大教堂、连接上城和下城的安德烈古街等。仅在最古老的市区波多尔就有200多个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古迹,其中包括最古老的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叁逊”喷水池、耶稣升天教堂等。在老城区还有建于基辅罗斯时代的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当你漫步基辅街头时,随处都能感受到浓烈的古都氛围,特别是那些散布在城市各处、建于各个历史年代的纪念碑和名人雕像,向人们形象地展示出这座古城乃至这个国家的悠久历史,仿佛是街头博物馆,堪称基辅一大景观。在横跨第聂伯河的地铁桥和巴顿桥之间的河右岸,有一座基辅奠基人纪念铜像,是在1982年为纪念基辅建城1500年而建造的。基辅奠基人基依、谢克、霍利夫三兄弟手执长矛和弓箭站在一条古船上,他们的姐妹雷别狄站在船头,围巾迎风飘动。当你站在河边,望着这座纪念雕像时,不禁会引发思古之幽情,去想象当年这兄妹四人沿着第聂伯河顺流而下,发现这块宝地之后,决定在此停泊安家的情景。大哥基依的名字后来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基辅意为“基依之城”。在第聂伯河右岸的弗拉基米尔山丘上,矗立着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的青铜雕像,建于1853年。这位大公右手握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从而使人想起他在公元988年所作的把东正教定为国教的历史性决定,从此确立了东正教在这片土地上的正统地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皈依东正教后,曾命令全体基辅居民下到第聂伯河接受洗礼。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才把他的雕像地址选在了第聂伯河岸边。
0 L6 a! N& C5 Q/ S# Z  古老的索菲亚大教堂前广场中央有一尊博格丹的雕像,以纪念这位作出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决定的重要历史人物。而矗立在基辅大学红楼对面公园里的乌克兰爱国诗人舍甫琴科的纪念像,则代表着乌克兰人民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历史。
" n* G2 E2 p) i4 y. @1 {  8 F: J; O( z& l) ]7 B
  于振起
" ~1 o) s$ V; N6 W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9: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19)
2 u$ }* N7 U) E; o  B* Y& s: Q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V+ s* z* u" E/ l! ?
民众抵制拆老楼, E( v. ^' k" a2 A' L- E/ a1 u
# q  T4 x9 z# f0 b/ T9 Y$ v! L
在著名的赫列夏季克大街与舍甫琴科林阴道交口处,矗立着一尊精致的列宁铜像。当年与我通信的苏联同学曾经给我寄过一张在这尊铜像前的照片,所以,我对它并不陌生。在富丽堂皇的马林宫前广场,有一座方形大理石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17年11月在基辅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建造的。在离它不远的一个公园里,耸立着一座苏联卫国战争无名烈士纪念碑,碑前燃烧着长明火,象征着为国捐躯的战士们永垂不朽。与此碑毗邻的是著名的卫国战争国家博物馆,其顶部矗立着一座高62米的“祖国母亲”金属雕像,她左手执盾,右手执剑,象征着保卫家园的决心和力量。
( K- X, {& t/ \, {' d+ ?8 G  基辅人有着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他们因基辅的悠久历史而自豪,视名胜古迹等历史遗产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十分珍爱。乌克兰独立后,曾有人要求拆除博格丹纪念像和列宁铜像,遭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反对,也未得到官方支持。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有些生意人打老建筑的主意,想拆掉后改建饭店酒楼,受到民众抵制。基辅人认为,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一旦拆毁,不能再生。后人只有爱护的责任,没有毁坏的权利。为此,基辅市政当局针对有历史价值老建筑的翻修改造专门作出明确规定:只允许改变内部结构,不准改变建筑物的外观,也不准随意增加外部附属设施。这方面的审查、批准、监督事宜统一由市政府规划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均无权做主。建于19世纪的中国大使馆馆舍也属于受保护的老建筑。我们出于使馆安全考虑,曾向市规划部门申请把旧院门换成带保险装置的新门,未获批准,理由是新门会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基辅人保护历史遗产的认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 ]0 L# b/ x8 B1 r4 L  在精心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当局还十分重视修复因不可抗因素遭到破坏的历史古迹。位于市中心的赫列夏季克大街上的建筑在卫国战争期间全部毁于战火。战后当局决定按照原样修复该街,从而使得这条以古朴典雅著称的大街重放异彩,成为基辅人的骄傲。 3 p& b3 j! Q! s' l% x  E
  可以说,正是由于基辅人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怀有的这种深厚感情,才使得历代名胜古迹和历史建筑经受住了政治风云变幻的冲击和现代商业利益的诱惑而保留至今,从而使这座历史名城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古都风貌。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雅尔塔是闻名遐迩的疗养胜地。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元首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曾在这里会晤,史称“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我读研究生期间曾专门研究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对雅尔塔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情结。1995年3月,也就是在我即将离任前夕,我乘火车专程去了一趟雅尔塔,尽管是走马观花,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 R2 Q1 K9 ~1 T1 i  L
  当火车快到克里米亚区域时,远远看到在平坦的原野上矗立着几个大字——克里米亚。火车终点站是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在那里换乘开往雅尔塔的长途无轨电车。车沿着平坦的柏油路行驶了约2个小时,便来到了浩瀚的黑海边,路旁是一片连一片的葡萄园,使人不禁想起香醇的克里米亚葡萄酒。在雅尔塔下车后,我发现这是一座倚山面海的山城,大部分房屋建在山坡上,只有紧靠海边的狭长地带是平地。初春的基辅乍暖还寒,树木尚未吐绿,而这里气温已经是20℃,到处郁郁葱葱。
: T5 u! P: |- M% y# `  2 n  h- ^+ t  S6 c4 d3 }7 L
  于振起
; L- }6 Y, V% o/ B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8: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20)
% R' H3 W7 t% U- R3 M3 S( ]2 [  B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 s( H% \- H, Z/ R& u' p9 j4 ^- i9 w& n
工薪阶层望楼兴叹 + h% n7 {( m4 U2 `
, X; [$ n+ {. ]- d" s. j8 F- G
  雅尔塔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加上良好的天然海滨浴场,使这个只有8万人口却具有800年历史的小城魅力无穷。当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海滨大道,望着那些高高的棕榈树和撞击在堤岸上的巨大浪花时,深深感受到了这种魅力。
4 h5 Y9 h4 U0 V% D, y5 l  历代沙皇曾在这里修建了不少豪华建筑供自己享用,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里瓦基亚宫。此宫建于1911年,因用1000多根混凝土桩做地基而异常坚固,曾经受住八级地震的考验。其建筑设计十分典雅,与周围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被誉为克里米亚南岸的一颗明珠。当年雅尔塔会议就在此宫举行,举行会议的大厅陈设仍保持着原状。我看着摆在会议桌上的三国国旗,仿佛能想象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当年在这间屋子里策划“雅尔塔体系”的情景。“三巨头”曾在里瓦基亚宫的小庭院拍过一张著名合影。如今,这个小庭院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我站在幽雅的小庭院里,静静地体验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感。为了记住这个时刻,我把会议大厅和小庭院都收入了镜头。当时苏方考虑到罗斯福身体行动不便,特意将其安排在里瓦基亚宫下榻。这位美国总统对此宫印象极佳,临别时开玩笑说,他卸任后将请求苏联政府把这座宫殿卖给他。名声仅次于里瓦基亚宫的是沃龙佐夫宫,建于19世纪上半叶。此宫以其周围大型的优美园林著称。“三巨头”会晤时丘吉尔下榻于此。当时的三国外长会议也在此举行。现在这些地方都成了旅游观光景点,对游人开放。 " E0 y2 ?' U$ }. P; x. B! K
  除了历代沙皇的行宫,雅尔塔还有许多前苏联时期兴建的疗养院,用以接待来休假的人们。这些疗养院虽不及沙皇行宫豪华,但也很讲究建筑风格,设计上各有千秋,造型丰富多彩,俄式、欧式、伊斯兰式应有尽有。苏联时期疗养院属社会福利性质,免费接待有组织休假的公民。苏联解体后,疗养院开始搞商业性经营,不再免费接待。买一张为期半个月的疗养证需支付数百美元。当时乌克兰工薪阶层平均月工资只有30美元左右,他们面对如此高价,只能望楼兴叹。一些疗养院屋顶上昔日的大标语“公民有休息的权利”仍历历在目,但对广大普通民众来说,这种休息权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为了适应来此休假的下里巴人的需要,“民间旅店”应运而生。所谓“民间旅店”就是当地居民腾出自己的部分住房临时租给外地游客,收费低廉。旅游旺季一间房一天5-10美元,淡季只有2-5美元。 + J/ i" g' `6 J  J7 ]: B& Y* E+ n
  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保护环境至关重要。雅尔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作为黑海港口,雅尔塔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但为了防止环境被污染破坏,当局严格限制在城内建厂。至今市区只有少量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工厂,主要是食品加工厂。由于环保措施得力,整座城市恬静优美,空气清新,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
0 M0 D% n- T5 `: s5 x$ }  雅尔塔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个地方是著名的“燕窝”餐厅。它位于克里米亚半岛最南端,坐落在海边一道高高的悬崖顶上,建筑造型十分精致典雅,类似一座微型古堡。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被深深地震撼了。它仿佛是升起于海面的海市蜃楼,那么神秘那么美妙;它又仿佛是降临人间的天外来客,在空中俯瞰着大海。我不由得拿起相机,拍下了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 M: m- p6 h: v, x/ f4 D  8 W. n/ I; b/ {. m" l/ \
  于振起
* r. p6 q4 j5 K% ?* Y- n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21)
5 ~( D6 W9 `7 ^0 w# D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 C) R6 l0 x4 `出使白俄罗斯 - G& C/ W0 a. Y) z
+ a; X8 C5 J  X; C' V7 b2 s, a
  从雅尔塔回到基辅不久,我就结束了在乌克兰的任期,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回想3年前刚到基辅时的困难工作环境和条件,此时使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我们拥有了基辅外交使团中最好的馆舍之一,并且配备了完善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再也不会面临不得不步行出席外交活动的窘境。每个外交官也都有了不错的住房。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3年来,中国与乌克兰的国家关系有了明显的加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作为中国首任驻乌克兰外交代表,我没有辜负国家对自己的信任。此时此刻,我十分感谢与我一起艰苦创业的范先荣、赵向荣两位同事,也十分感谢建馆初期热情支持过使馆工作的那些可爱的留学生。总之,当我离开基辅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是美好的。我在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这样的感想:“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再到这片给我带来那么多美好印象的土地来。再见了,乌克兰!”
: M' F* ?& l: L1 E  2002年3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家主席江泽民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一批驻外大使的消息,其中包括“任命于振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当天下午,我登上飞往莫斯科的CA909航班,开始了前往白俄罗斯赴任的旅程。莫斯科时间晚上9时30分,飞机抵达莫斯科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当晚下榻驻俄罗斯使馆招待所。一个半月前,我刚刚离开这里,现在又重返故地。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我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和一个新的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在等待着我。 7 b9 e$ o+ {# c, Z- W8 \
  我虽然在白俄罗斯的两个邻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工作过,却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国家。不过,对白俄罗斯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基辅罗斯瓦解后,东斯拉夫人分化成三支,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它们后来各自逐渐形成了既相似又不同的语言和文化。18世纪后期开始,白俄罗斯并入俄罗斯。1922年苏联成立后,白俄罗斯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白俄罗斯被德军占领长达近3年,1944年7月全境获得解放。在被占领期间,白俄罗斯人民组织起1200多个游击队,同德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约有220多万人牺牲,占白俄罗斯人口的1/4。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时,白俄罗斯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并同乌克兰一样,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 ' \. T7 A/ \/ n& R$ \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中心,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相连,南接乌克兰,西邻波兰,西北和北部分别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壤。国土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居欧洲第13位,人口将近1000万。白俄罗斯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最近的陆上通道,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还是俄罗斯通往欧洲油气管道的必经之路。白俄罗斯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在欧洲名列前茅,有“万湖之国”的美誉,以前曾被称为“苏联的小瑞士”。 9 M' b: q0 F$ l. U
  白俄罗斯是前苏联三个斯拉夫加盟共和国之一,也是前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发展水平与乌克兰不相上下。1991年12月,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凯维奇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一起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森林宣告苏联解体,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把协调机构总部设在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 s, Q( v2 S1 N0 i

; j  i, @, I3 p! N9 @. w  
2 z9 J! p% u5 A4 V8 u/ a  于振起' u$ p' X5 Y$ B& C# D" z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7: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22) $ L" e; D% c& o6 {& P% N, a! T( D9 M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5 ?7 |- c- V  O( A& m5 h; v
白俄罗斯第一日
% P1 g2 @; `& f0 Q" C6 L1 o: T, X8 p; g1 C
  中国驻外大使馆是国家派驻国外的外交代表机关,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研究国际、地区形势和驻在国形势;办理外交交涉和其他涉外事务;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维护我国国家、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大使作为使馆馆长,是使馆履行上述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前往白俄罗斯这样一个重要国家担任中国的国家代表,我深知责任重大。 ) l1 X) y$ H4 q/ e8 G/ `
  3月27日晚,我来到莫斯科的白俄罗斯火车站,乘莫斯科至明斯克的列车前往明斯克。22时20分,列车准时出发。& h) g) v  r5 f& o8 n6 k3 M
  列车行至离明斯克还有一个小时路程时,两位白俄罗斯警官来到我的包厢,很有礼貌地问我是不是中国大使,我随即作了自我介绍。他们很高兴地对我表示欢迎,然后解释说,他们是按照白俄罗斯内务部的指令,专程前来护送我的。他们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交界的边境城市斯摩棱斯克上的车,因为不知道我临时更换了车厢,一直没有找到我。白方的这个安排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很感动。由于事前不知道他们来,我身上还穿着运动服,此时赶紧换上正式西装,否则太失礼。从这个特殊安排可以感受到白方对我到任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是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6 p9 E0 C( ^: H2 k  3月28日上午7时27分,列车正点抵达明斯克车站。白俄罗斯外交部礼宾局代表手捧鲜花前来迎接,中国大使馆的全体同志也在站台上列队迎接。当我从车厢里走下来,踏上白俄罗斯土地的一刹那,心情十分激动。作为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的使命,从此刻开始了。在车站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乘上插着国旗的大使专车前往大使馆。沿途市容给我留下两个突出印象:一是干净,二是清静。这也是后来我在明斯克3年多时间里这座城市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明斯克的这个特征,很像美丽的白俄罗斯姑娘,文雅恬静。
) Z0 y* `9 ^0 ?4 K8 P5 N! t) E  到达使馆后,又遇到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放在我办公桌上当天的白俄罗斯政府机关报《共和国报》在头版位置已经报道了我抵达明斯克的消息。报道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白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于振起今天抵达明斯克。于振起先生是高级外交官,曾在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工作过,曾任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等秘书、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参赞。于振起先生是历史学博士,著名世界史专家。他曾主管中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政策分析预测处的工作,是著名的政策分析专家之一。” 2 J. N3 H7 w8 P! o- B! E
  这篇报道使我再次感受到白俄罗斯官方对我就任的关注程度。当然,我也十分感谢这家政府机关报为我的到来所作的热情介绍和宣传。 ; j) f# q! m. ]% e
  在我离京前夕,白俄罗斯外交部就已经通知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于振起大使将于4月3日向卢卡申科总统递交国书。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友好姿态,表明卢卡申科总统本人对中国的特殊重视。
! o# t' B$ @& t. j  4月2日下午,我到白俄罗斯外交部拜会赫沃斯托夫外长,向他递交了国书副本。会见后,外交部礼宾局局长向我详细介绍了第二天10时30分向总统递交国书的具体礼宾程序。
( K0 M% n) N8 l" A) D  7 D: c* c9 C1 v" f
  于振起
: _* v5 ~7 ?/ M5 D) q' S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1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外札记(23) - P' z) z3 f6 F& s( t& R0 d
——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断
; {' k2 s- H* S6 F2 F
2 X3 B" |7 H" O, P1 A隆重的递交国书仪式! J" B- D! L  A% i
) ]7 Q6 J- `* M
  4月3日上午10时20分,我在使馆主要外交官陪同下到达总统府。外交部礼宾局局长引领我们来到递交国书地点——二楼礼宾厅。
9 {1 I- e2 z7 c: a4 `  ?  10时30分,卢卡申科准时进入大厅,他站在我对面距我约5米的地方。首先由礼宾局局长向总统介绍我,然后我向总统宣读颂词。
5 |3 s' |# ?  {7 R2 }  颂词全文如下: 2 r! n! U+ I; e) S3 {, @
  尊敬的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总统阁下: 1 e& s7 T7 T* g& q
  今天,我荣幸地向阁下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阁下任命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国书。首先,我高兴地向阁下转达江泽民主席对阁下的亲切问候,并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白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 q0 r- ]. l5 e- w' V  \6 {  中白两国人民之间有关深厚的传统友谊。建交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相互理解与信任日益加深,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成果丰硕。去年7月,江泽民主席与总统阁下共同确定中白发展长期稳定、高度信任、相互协作的全面友好合作,为新世纪双边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高度重视对白关系,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白俄罗斯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发展国民经济所作的努力,尊重白俄罗斯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及奉行的内外政策,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5 @8 Y# \8 U8 C7 J, O( n2 y  总统阁下,我对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大使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我将努力促进中白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我深信,我在履行这一重要使命期间,将会得到阁下和贵国政府的协助和支持。
4 ~! T* D" `5 z- o0 b3 u+ \! ?  祝白俄罗斯共和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 }# u; u+ N& L4 n  祝中白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 x) d6 y3 M6 L/ D  祝阁下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 A  ^+ F, W  e8 {3 E  读完颂词后,我和总统同时向大厅中央走去,然后我把国书递交给他,他接过后与我握手。
: F$ _; W$ R. Z0 G  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国书的主要内容是: 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阁下: , e( v  ?4 F! _7 Z  E% [
  为巩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我任命于振起先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 P3 W* X1 D# }1 w) C2 s8 T
  我相信于振起先生将尽力完成他所担负的使命,请你惠予接待,并对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进行的工作给予信任和帮助。
" d& P, {' w: D+ ~  递交国书后,我和总统回到原来各自的地方。
0 u; m. ]8 t5 n6 d8 _/ \: A  此时,卢卡申科发表简短欢迎词。8 O  z; T6 I" f% g
  他首先对我的到任表示欢迎,接着表示,白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认为继续巩固和发展与伟大的友好国家中国的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白俄罗斯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去年两国领导人成功进行了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全面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达成共识。他最后表示,将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   
, ?; j  M5 |: I* D( v% z: D; n  于振起0 J2 Q, Y% e8 I  w  @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