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于老五

河南于氏家谱後序

23
回复
467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4 18: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金-珂 于 2013-4-14 18:47 编辑 % g! F1 \  Q. o9 P4 {
于老五 发表于 2013-4-14 09:39
' `" R+ Z* `2 Q! Y1 l8 Y7 B% ^对于有人认为:于志宁于栗磾为胡人鲜卑族之说,本人结合跟浙江同门致远叔的考证和交流,在此给大家一个说法 ...
$ `. s1 _0 e+ X8 M- C2 [  w- z, S

% x9 R5 `3 l, o应该是万纽山,也做勿纽山,住在此地的于姓就是万纽于或者读作勿纽于。这很符合老于自我表白的特点。胶东于、河南于、江苏于、山西于......没出省就自称某县于:乳山于、高密于、即墨于、洛阳于、胶南于、乐陵于、济南于......自我表白还有以村为开头的:司马于、水泊于、斥山于、河岔于、古城于、官庄于......对于北周宇文颁诏令鲜卑改回复姓,于谨自我表白本为汉姓,所以不再改姓复姓。这个在当时下诏不是闹着玩儿的,有诏书不遵循,那是砍头灭门的大罪。所以就是这一句话,足以证明万纽于(勿纽于)本为汉姓于,古谱所及是可靠的!
发表于 2013-4-14 19: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金-珂 发表于 2013-4-14 18:45 " C- ^: b/ l6 d3 H$ q( ^
应该是万纽山,也做勿纽山,住在此地的于姓就是万纽于或者读作勿纽于。这很符合老于自我表白的特点。胶 ...
) n9 T- w! |. e
关于万忸于,勿忸于问题,我查看了北朝胡姓考,其文中确証了勿纽于是万忸于的误写,二块碑文上都是万忸于勁和万忸于寔,故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关于山名是万忸山,你説的很对,因当时于栗家族住在山下,后就叫万忸于山。這里我转一下北周静帝的诏书如下:賜姓复旧詔:"大象二年十二月癸亥,([案:[隋书高祖纪]作大定元年二月壬子,今从周书)。[诗]称不如同姓,[傳]曰异姓为后。盖明辨亲疏,皎然不杂。太祖受命,龍德犹潜。表革代之文,星垂除旧之象,三分天下,志扶魏室,多所改作,冀允上玄。文武群官,賜姓者众,本殊国邑,实乖胙士。不歆非类,异骨肉而共尝;不爱其亲,在行路而叙昭穆。且神徴革姓,本为历數有归;天命在人,推让终而弗获。故君临区宇,累世于兹。不可仍送谦抑之旨,久行权宜之制。诸改姓者,悉宜复旧。"以上詔旨摘自全隋文卷十七。
发表于 2013-4-14 2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3-4-15 19: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诸位的发言,我也有些话想说一说,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只是想和各位讨论一下。# N# y$ |( \; v8 j7 C* c
) t; P' p9 S- I- i. l
1、北朝胡姓考说勿忸于是万纽于的误写。。。刻印本 万和勿 是容易造成混乱,但是繁体字的万应该写作萬,与勿差别很大,何以会造成误写。北朝胡姓考,我没细看过,为何会造成误写没太在意。; r& S, Y  Z* @
2、按照史书记载于氏乃为鲜卑同化的汉族后裔,这一点与李唐自称汉朝李陵后裔和北齐自称高欢高祖北迁被鲜卑同化等案例很像。至于是真是假,也仅仅是史书中的记载,谁也说不清。2 b2 E  ]; S( N" }( g& D
3、隋唐以前,历朝历代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阀高低录取官员以及通婚等等。各姓郡望的形成也基本在这段时期。比如北朝之前有崔卢王郑四大名门,即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在这之前没有郑氏而是谢氏。之后又有了五姓七家即以上四家再加 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门阀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地位的高低,就像即便是李世民家族想与山东崔氏通婚,崔氏都不屑于理睬。4 g1 K; ?$ z" b) ~4 i  t3 M
4、目前为止,研究家谱所用史籍以唐朝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最为普遍,既然是宰相不免有个别人会借同姓郡望来太高身价,表明自己出身并不卑微。虽然唐朝已采用了科举制度,但之前的九品中正制门阀观念的影响依旧很深。
1 l* Y1 i* J7 K  V1 c, U+ D' O- v
; [" Q4 F/ j. w' S4 O/ J; ^
, `: d+ r# x. q; y1 R4 h在中国历史上,姓氏的形成与发展,我总结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一是夏朝之前姓氏的初步形成,二是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最大规模发展,三是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外族涌入汉化。其中第三个时期的五胡乱华属于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真实性较大,但是史书是当局者写给后人看的,二十四史说能说出来里面有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
发表于 2013-4-15 19: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研究,我向来主张:1、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不要深究,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件历史大事件,之前的历史不完整、不准确、甚至不可靠,追究到炎黄其实也算是我们广大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认同。2、存世谱牒多数只能追溯到元末明初,南方保留较完整的谱牒可以追溯到五代、宋,个别可追溯到唐,再往上绝大多数属于附会。也可不必深究。3、元末明初之后的谱牒记载都很不完整,我们还是应当集中精力补充这一段历史记载的缺漏。
发表于 2013-4-15 19: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致遠 发表于 2013-4-14 19:50
/ U. g5 Z3 n* `" {0 U关于万忸于,勿忸于问题,我查看了北朝胡姓考,其文中确証了勿纽于是万忸于的误写,二块碑文上都是万忸于 ...

/ p8 |$ R8 {, S, O0 X诏书如天命,臣下不尊,犹如叛道,岂有繁衍生息的可能。于谨本来就是谨小慎微、正直善良、智双勇全、忠诚无间之人,焉能不明白皇帝诏书的分量呢。所以历史对于于姓毕竟是公正的。
发表于 2013-4-15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 发表于 2013-4-15 19:08 $ f+ ~( I9 ~" ~0 h% |
看了以上诸位的发言,我也有些话想说一说,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只是想和各位讨论一下。8 o% Z. }. ]# _  u8 u+ h, N
4 }" P& E3 X: ?' M
1、 ...
0 \5 l+ a4 B5 E8 N7 Q
此处我说明一下,关于万字不是萬的简写,原本有此字,关于万忸于,萬纽于,勿纽于,史册记载及野史书藉中都有見到,北朝胡姓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考証,最后以二块碑刻定案为万忸于氏。我写上文不仅是以史书记載写的,更主要的是以墓志铭的記载为参照而写的。如北魏孝昌二年的于劲女儿于昌容碑铭就已記载有河南洛阳人,于烈子于纂墓志銘及隋唐于贲,于荣德等诸篇墓志铭,等,大部分銘文中都点明了东海定国丞相之后的记述,也正説明了這支于氏不忘其祖根之意。反之如于栗家族原本鮮卑部落那凭借于栗之力也应有一片天地才对,何以当于栗封新安子时用假新安子的封号呢,假爵是平民无族背景的人封爵时的一种过度办法,到后耒于洛拔,于烈,于忠等封爵时就沒有再用假爵了。這说明于栗是从平民凭战功挤身上层貴族,同时也説明于栗家族在于栗之前仅为普通平民而矣,不可能有什么鲜卑族万忸于氏部落之说。故才有史官称其有功于三世之赞词。
发表于 2013-4-15 2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6 e) |+ ?+ S6 @9 L8 T9 O0 w. J
发表于 2013-4-15 2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与不相信是两种概念,许多人深信北朝八柱国于瑾家族乃是鲜卑化的汉人,如同 高氏后人深信高欢家族是鲜卑化的汉人,李氏后人深信李唐家族是匈奴化的汉人一样,这都是因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某家族某人某时因某事赴北,与少数民族杂居,而后被同化,都记载的清清楚楚。并且有很多近人都曾翻阅大量史料做详细的考证。但是,即便在史学界,史学家们也都是持有不同的观点,没人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 V$ y* ]( {" ~9 @1 t- {* |" v5 R$ ]

. Y& U1 d9 R4 Y# W因此在这里,对这件事,我是持怀疑态度,而不是持完全不相信的态度。于瑾家族身为北朝望族,唐朝也曾得到过很大的发展,时至今日他们家族肯定是有很多的后裔,只不过由于资料的缺失,没人能证明是他们家族的后裔罢了。。。。。
8 z2 n0 A  N2 R9 J1 \; s% S+ P9 u. i! w2 H1 k! U+ ]
东南沿海李火德家族是个很典型的案例,李火德一个宋朝普普通通的百姓,到现在居然有世界各地数千万人自称是李火德的后裔,与李火德差不多年代的成吉思汗,由于身为王族,子孙众多,据估算世界各地他的后裔也只有一千多万。。。李火德一个普通百姓居然能有数千万后裔,不能不令人惊讶。事实上查阅各个版本所谓的李火德后裔的家谱,胡编乱造、牵强附会、以讹传讹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家族为了附会到李火德家族,乱接世系,都出现了,孙子比爷爷出生早的情况。这都是攀比附会惹的祸。
发表于 2013-4-16 1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 发表于 2013-4-15 23:16
5 ?, I4 g" A2 k# K怀疑与不相信是两种概念,许多人深信北朝八柱国于瑾家族乃是鲜卑化的汉人,如同 高氏后人深信高欢家族是鲜卑 ...

' u. m- e# o8 D, J4 x. _  ^! ?這里我先説明一点,于栗家族与于謹家族是曾融入过鲜卑族,且为北朝开国作出了努力,这是历史,誰也不想否认。关于鮮卑族和汉族都是伟大的民族,北魏的碑体文字至今为广大汉族文人所推颂加学习。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长处,不论是再小弱的民族都有自已的特色。現在的问题我们在疏理于氏的源流,沒有祖宗那有今天的于氏,一个人不是天上掉下或地下湧出的,而是父毌一代一代传承下耒的,如果不疏源流,何以作谱?所以历代于氏先贤不忘祖德,总是黙黙地一代又一代的追朔源流,为的什么?是尊祖敬宗,不忘祖德。关于万忸于氏的问题我不多作介释,信也自由,不信也自由,但我想只要是于氏都会相信于栗于谨家族原本汉人于禁后人的事实。故人一千多年前都念念不忘自已的根,死后还在墓志上刻着自己是东海郯人,刻上九世祖禁的名字,难道這也是专写给后人看的,他也不知其墓会被挖出,墓志会大白天下,写墓志是他的家人的意思,对于死者耒说是活人对死者感念,以叙述其根系和功绩。虽然有时会多含褒奖之意,但其根系是不能乱写的,何况写志的人又不一定是姓于的,所以我是相信碑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