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慎行专题系列

70
回复
17325
查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祖---于慎言(三支)

于慎言(1536—1564):字无择,号冲白。十四岁,入省试,虽御史赞其文,但参政万豫章,见其年青不予入取。后又赴省闱,被举为高魁。十七岁中嘉靖壬子科第八名举人。未入仕,后因会试落榜,心情怨愤,年二十九岁卒。著《冲白集》传于世。娶李氏,生二子,长名系,庠生。次子名绍,附贡授河南开封府经历。绍子鸿勋,拔贡,授推官,改授知县,赠文林郎。

有《冲白斋存稿》。于慎行《亡兄乡贡进士冲白先生墓志铭》:“年甫十四,列为学官弟子,即应省试。御使读其文,辄见嗟异,议且入彀,参政豫章万公讶其太少,曰:‘此儿国器,毋遽以一第盈之。’而以其卷传览,诸公声烨然譟济上矣……壬子,年十有七岁,归自关中,诣试省闱。故大司空豫章李公为济南太守,得其卷奇之,以呈御史,御史程公举为高等……明年癸丑,都试报罢……己未、壬戌再上再罢……迄岁甲子,先生有所愤邑而病,病几三月,以七月十三日卒……先生为人修长玉立,风骨矫矫,天才警敏,落笔千言,河倾泉涌,纸上作刺刺声。其为制义七首,率不至日中而就,未尝涂改。或操翰牍求言,即问作何书法,且撰且书,己,付其人去,亦复不自记也。外叔祖刘公故善章草,先生能继其法,篆隶行楷,并皆精妙。其为古文辞,庄丽遒美,喜作六朝俳体,然自谓非其至也。歌诗爽朗不群,飘然有凌云气,而矩裁未成。天不假年,嘉禾不秀,岂不惜哉……搜罗遗草,仅得三卷,梓诸家塾,俾子孙藏焉。”(《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四)于慎行《冲白斋存稿叙》:“先生才高而俊,学博而精,发为文辞,探源《国》、《左》,托体六朝,埒近世黄五岳、皇甫司勋之法,然自谓应世之作,非其至也。歌诗舂客遒雅,取裁盛中,以为‘学杜不成,且落宋人恶趣’,此固卓有所见,非拾人咳唾者。而存稿寥寥若此,其故难言矣……悬车多暇,爰搜遗草,略加是正,以梨枣存之。摭拾无几,不忍芟也。”(《谷城山馆文集》卷十二)道光九年本《东阿县志》卷十四《人物下》:“于慎言,字无择,玭之叔子。为人孝友耿介,不逐流俗。资性颖敏,迥绝常人。其为文赋,下笔千言,顷刻立就。年十四入省试,未午呈卷。参政万阅其文,大奇之,以呈御史,为其少,不选。又三年壬子而举为东省魁,年十七矣。慎言尝从陕西,还渡黄河,其前二舟皆覆,舟中人号咷痛哭,慎言闭目危坐不动,竟全舟以济,舟中异之,相率罗拜曰:‘郎君福人也。’是年遂领荐。其后十馀年卒。所著有《冲白斋存稿》。书法篆隶诸体皆臻其妙。”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祖---于慎言(三支)

于慎言(1536—1564):字无择,号冲白。十四岁,入省试,虽御史赞其文,但参政万豫章,见其年青不予入取。后又赴省闱,被举为高魁。十七岁中嘉靖壬子科第八名举人。未入仕,后因会试落榜,心情怨愤,年二十九岁卒。著《冲白集》传于世。娶李氏,生二子,长名系,庠生。次子名绍,附贡授河南开封府经历。绍子鸿勋,拔贡,授推官,改授知县,赠文林郎。

有《冲白斋存稿》。于慎行《亡兄乡贡进士冲白先生墓志铭》:“年甫十四,列为学官弟子,即应省试。御使读其文,辄见嗟异,议且入彀,参政豫章万公讶其太少,曰:‘此儿国器,毋遽以一第盈之。’而以其卷传览,诸公声烨然譟济上矣……壬子,年十有七岁,归自关中,诣试省闱。故大司空豫章李公为济南太守,得其卷奇之,以呈御史,御史程公举为高等……明年癸丑,都试报罢……己未、壬戌再上再罢……迄岁甲子,先生有所愤邑而病,病几三月,以七月十三日卒……先生为人修长玉立,风骨矫矫,天才警敏,落笔千言,河倾泉涌,纸上作刺刺声。其为制义七首,率不至日中而就,未尝涂改。或操翰牍求言,即问作何书法,且撰且书,己,付其人去,亦复不自记也。外叔祖刘公故善章草,先生能继其法,篆隶行楷,并皆精妙。其为古文辞,庄丽遒美,喜作六朝俳体,然自谓非其至也。歌诗爽朗不群,飘然有凌云气,而矩裁未成。天不假年,嘉禾不秀,岂不惜哉……搜罗遗草,仅得三卷,梓诸家塾,俾子孙藏焉。”(《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四)于慎行《冲白斋存稿叙》:“先生才高而俊,学博而精,发为文辞,探源《国》、《左》,托体六朝,埒近世黄五岳、皇甫司勋之法,然自谓应世之作,非其至也。歌诗舂客遒雅,取裁盛中,以为‘学杜不成,且落宋人恶趣’,此固卓有所见,非拾人咳唾者。而存稿寥寥若此,其故难言矣……悬车多暇,爰搜遗草,略加是正,以梨枣存之。摭拾无几,不忍芟也。”(《谷城山馆文集》卷十二)道光九年本《东阿县志》卷十四《人物下》:“于慎言,字无择,玭之叔子。为人孝友耿介,不逐流俗。资性颖敏,迥绝常人。其为文赋,下笔千言,顷刻立就。年十四入省试,未午呈卷。参政万阅其文,大奇之,以呈御史,为其少,不选。又三年壬子而举为东省魁,年十七矣。慎言尝从陕西,还渡黄河,其前二舟皆覆,舟中人号咷痛哭,慎言闭目危坐不动,竟全舟以济,舟中异之,相率罗拜曰:‘郎君福人也。’是年遂领荐。其后十馀年卒。所著有《冲白斋存稿》。书法篆隶诸体皆臻其妙。”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祖---于慎行(四支)



于慎行(1545.11.3—1608.1.9),享年63岁。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世称于阁老。明代东阿(今属山东省平阴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选庶吉士,先后曾任修撰、侍讲、左谕德、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学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于慎行,字无垢,十四岁,试童子科,六人为首。十七岁入进士弟,授翰林院庶吉士,破格授翰林院编修。擢升经筵日讲官,后累升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读史漫录》、《谷山笔麈》、《兖州府志》、《东阿县志》等百余卷留世。他娶妻秦氏,累封淑人。关于两人婚配,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泰安萧大享所撰秦氏墓志铭中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秦氏父母在一天同时做一梦。梦见“五色云中有两锦衣儿,同乘一龙而翔天际,下立一朱衣指以示翁媪,此而女而婿也,寤,各语其梦,益异焉,朔明,保母抱文定公过其门,翁出谛视之,曰,“何似吾梦中乘龙儿,亟缔姻焉。”不必去追究秦氏父母做梦的真假或是古人迷信与否,但必须相信秦氏父母的眼光,一是夫妇俩从襁袍中就看出于慎行准有出息。二是借老天授意想攀于氏高门而动了心计。反正把女儿嫁给于慎行准能大富大贵。事实也是如此。天作之合,于慎行十七岁,便娶了秦氏。这位秦氏夫人十分贤惠,对于慎行体贴备至,家中内外大小诸事,都有她操劳,于慎行求取功名,入朝为官,与她的辛劳是分不开的。秦氏恪守夫唱妇随,随夫入朝,归家里居皆无怨言。于氏族谱没记载秦氏生子,墓志铭记载有一女,嫁与布政使乔学诗之子。其子于纬是继子。是于慎由次子过继给他的。在那个封建时代,于慎行竞未续娶,可见其品德之高尚,也可见他与秦氏感情之深厚。总之,两人实为美满婚姻。

        于纬,字长文,号小谷。从小受于慎行熏陶,又在秦氏的教养下:能“继文定公志。”为中书舍人,历户部主事员外郎,广州雷州知府。配王、梁、郝氏,生三子。长子元煐煐英,字伯彦,官生。任河南南阳府通判。娶于慎行门生,大书法家邢侗女为妻。住谢庄村。次子元煜,字郎叔,号认斋。恩贡,任山西崇信县知县。广西上恩州知州。住现洪范镇纸坊村。

        ①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①实为内阁首辅(相当宰相)。叶向高《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谷山于公慎行墓志铭》(以下简称《于慎行墓志铭》):“至丁未岁(1607年),廷推阁臣七人,公为首。乃被命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辅政。公再辞不允。而余亦自南来,过公,公喜甚,约余:‘子从舟,而余从陆,相次趋朝可也。’”(见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十七,明万历刻本)叶向高《蘧编》卷二:“(万历)三十五年丁未,余四十九岁,夏四月有旨,会推阁臣,与推者七人——东阿于公、富平孙公、任丘刘公、济南赵公、晋江李公、杨公,余名在第四……奉旨于慎行加太子太保(按,应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叶向高、李廷机升礼部尚书,各兼东阁大学士。慎行、向高便差官行取来京,俱入阁,同锡爵等办事。”“于公亦使人来邀,遂复北。至东阿,晤于公,订趋朝期而别。余乃舟行,于公遵陆,以仲冬十二日廷见,余后一日。而于公行时已有疾,及廷见,不能成礼,卧邸中不旬日没。”(民国二十四年乌丝栏抄本)《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三十三:“万历三十五年五月……乙卯,吏部同九卿、科道会推阁臣于慎行、赵世卿、刘元震、叶向高、杨道宾、李廷机、孙丕扬等七人。”“丁亥……是日会推疏下,点用于慎行、叶向高、李廷机三人矣……顷之传谕辅臣曰:‘朕览卿奏,忠爱详慎,具悉至意,诸臣已点用了。’”“戊子加于慎行太子太保(按,应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叶向高、李廷机升礼部尚书,各兼东阁大学士。”“己丑……加王锡爵少保兼太子太保,各遣官趋召同慎行、向高入京。”“十一月……乙巳……大学士于慎行以力疾赴召,朝见不能成礼,请暂假调理,从之。”“壬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卒。”(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谈迁《国榷》卷八十: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五月“丁丑,阁员会推于慎行、赵世卿、刘元震、叶向高、杨道宾、李廷机、孙丕扬”。“丁亥,礼部尚书于慎行进太子太保(按,应为太子少保),南京礼部右侍郎叶向高、礼部左侍郎李廷机并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直文渊阁。又谕朱赓曰:卿思旧辅王锡爵,忠诚正直,可济时艰。其召之,同卿夹辅”。“十一月……乙巳,大学士于慎行力疾赴朝,请暂假调摄,许之”。“十二月……壬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卒”。(中华书局1958年排印本)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十七《于慎行传》:“(万历)三十三(1605)始起掌詹府事。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充,乃就道。”(中华书局1974年7月版)印鸾章、李介人修订《明鉴》卷七:“丁未三十五年……五月,以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俱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时内阁惟朱赓在,帝命增置阁臣,廷推慎行、廷机、向高三人,遂用之。”(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3月第1版)

    于慎行不仅官高位显,为政清廉,德高望重,而且文学为一时之冠,被推为大手笔。①著作等身,今存《谷城山馆全集》62卷②、《谷山笔麈》18卷③、《读史漫录》14卷④、《璅言》1卷(附《梦语》)⑤、《杂记》1卷⑥、《兖州府志》52卷⑦、《东阿县志》12卷⑧等。并参与撰修《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⑨,参与续修《明会典》⑩等。

           秦氏(1446—1608):东阿县东村秦柏之女。于慎行《明故公府家丞东村秦翁墓表》:予家自大父以来,与翁同巷,先宗伯公相与出入游处,为忘年交。予生始晬,淑人数月,即结盟焉。”(《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十六)于慎行《祭外舅秦翁》:“若翁视我,殆百恒情。及我先君,游如昆弟。汤饼方传,丝罗已系。”(《谷城山馆文集》卷三十二)邢侗《祭东阿于师母》:“我师至人,含真抱朴;夫人相之,不扬以缩。我师及第,蜚声曜文;夫人佐之,不溢以坟。我师在朝,金华入讲;夫人进餐,倾耳珂玤。我师在列,玉署同盟;夫人解佩,雅志琮璜。我师孔云,闾党亹亹;夫人曰于,我酒有与。我师永慕,手足偲偲;夫人曰喁,我铛有糜。我师起家,无心贵仕;夫人庶而,轩冕泥滓。我师阅世,驻颜大还;夫人企其,烟霞粥饘。”(《来禽馆集》卷二十)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祖---于慎由(五支)


于慎由(1550---1586)于慎行同父异母弟。黎氏生。字无欺,廪生,赠户部郎中。后人住东阿县单庄乡东于庄村与平阴县洪范镇谢庄村、纸坊村。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十四年,妻李氏,生二子。长子于绶,字印台,庠生。初封常州通判,再封顺天府通判,三封刑部陕西刑部司员外郎,四封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诰封奉政大夫。配赵氏,生五子。长子于元景,字伯荣,别号斐然,以廪例贡,任福建邹武府通判。升顺德府长吏。次子元烨。中书舍人,历迁常州、顺天二府通判,刑部员外郎中,莉平府知府,兵部尚书兼七省督师,赐尚方剑终殉国。三子元美。字魁人,京卫、京历。四子,元煦,字季和,以廪例贡,任广西隆安县知县,升桂林府兵巡道终检查司。绶五子元昆,庠生。

    (于慎由次子于纬,嗣于慎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慎行与泰山
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又字无垢,号谷山(一作谷峰),明代后期山东东阿县(今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万历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定”。著作有《谷城山馆诗、文集》、《谷山笔尘》、《读史漫录》、《兖州府志》等。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明史》本传),“博通端雅,表仪词垣”(《列朝诗集小传·冯尚书琦》),为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他的家乡东阿县城,处在泰山西支余脉谷城山、少岱山、虎窟山、鱼山、大槛山、云翠山的环围之中,东距泰山主体山脉仅约二百华里。因此,他曾多次自豪地表明自己是岱畎人。终其一生,凡七次登岱,并留下了大量的咏写泰山的诗文,与泰山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探讨其与泰山的关系,不仅是于慎行研究中的一大节目,而且是泰山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笔者愿意就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一课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就正于方家学者。

一、于氏一生七次登岱考述

  纵观于慎行一生,一直把登泰山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与兴趣。他六十三年的生涯中,凡七次登岱。最早的一次为二十二岁,时尚未中进士;最后一次 在六十二岁,为去世的前一年。时间跨度长达四十载之久。象他这样一生七次登岱的,在古代士大夫与文人中尚属罕见。兹据明末邢侗、阮自华合著之《东阿于文定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等史料,按时间先后顺序胪列、考述如下,并分别附以诗文系年。

  第一次:时间为嘉靖四十五年(1566)九月,是年慎行二十二岁。这次登泰山,是跟从山东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字士南,又字惟平。生1512——卒1584)去的。《年谱·(嘉靖)四十五年丙寅》说:“九月,朱公胪岱,从。”“胪”有二义,一为旅游,一为祭奠。是时朱衡兼工部尚书,总理河漕,此行或为治水事而赴泰山祭祷。于氏与朱衡的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七年前(1559),朱衡在山东布政使任上时,就慧眼识才,看中了年仅十五岁的于慎行,乃与山东提学使吴维岳商定,使于氏与其子朱维京(字可大。约生1548——卒1595)为学友,馆于朱氏私邸。对于自己赏识的这位年青举人(慎行于1561年举于乡),胪岱时自然要带他去。惟是《年谱》对此事记载较简略,这次登岱的具体情况(如游踪、诗文创作)不得而知。大抵从朱公而游,在行踪上不便自择。但此行为于氏首次登岱,对初步认识泰山以及以后的登岱、创作,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第二次:时间为隆庆六年(1572)三月,时慎行二十八岁。这时于氏已高中巍科,供职京师。于上一年(1571),他告病里居,故得于次年有暇登岱。此次同游者,为济南于子冲(一作子充,名达真。生1545——卒1592)。于子冲亦为慎行少年时的学友,曾同与肄业于朱邸。此时他尚为“贫诸生”,但很热情地做了此行的东道主,陪同于慎行登泰山。游踪亦不详。此行有无诗歌创作,亦不可知。但于氏至迟在四年前就已从事诗歌创作。据《年谱·(隆庆)二年戊辰》载:“及试之年,新进士能诗者皆以行卷呈当道。殷公(按指礼部尚书殷士儋)介然谓先生独无献座主。谏院新城王公之垣趣先生,先生录近体数章往,及门却返……”知此,则此行或有所作。于氏《谷城山馆诗集》卷二收有两首以泰山为题材的诗(《感怀十二首》之四、《古意十二首》之七),尚不能明确系年。揣摩其内容与风格,当作于早期,或即此行所作。

  第三次:时间是万历九年(1581)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是年慎行三十七岁。时于氏因与内阁首辅张居正不谐,于两年前(1579)告假里居。此次同游者为江西庐陵府万安县人朱维京(可大)。朱可大于四年前(1577)与于子冲同中进士,官大理评事,进右寺副;又于今年京察中被贬为汝州同知,以六月十五日至东阿访问于氏,于氏乃邀朱同游泰山。《年谱》记此次行踪较具体:“甲寅,登岳椒,醮于元君之祠,饮日观峰。”“乙卯,观日出。下,饮于石经之峪;”除游览了这几处地方外,据于氏作于此次的《登泰山记》,还知他们游历了以下名胜古迹:岳祠(岱庙)、瑞仙岩(回马岭)、黄岘岭、御帐坪、五大夫松、大小龙口、玉皇宫、汉武封坛、舍身台、岩岩亭、王母池、百丈峰,等等。此行的诗文创作,是于氏七次游岱中最多的一次,计文一篇:《登泰山记》(见嘉庆《泰山志》卷五《山脉总论》);诗四题十一首:《日观峰歌》(见《诗集》卷五)、《曝经石》(见《诗集》卷三)、《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见《诗集》卷十二)、《游灵岩绝项却望泰山玉皇观》(见《诗集》卷十二)。

  第四次:时间是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初十至十二日,是年慎行四十八岁。在前此一两年,于慎行在礼部尚书任上,为争国本(立太子)事累上十余疏,颇让万历皇帝朱翊钧不悦。 因此慎行乞休回籍,于去岁十月抵里,家居十七年。这是他通籍后第三次告归家居。于氏这番归来,是真的要隐居林下,以耕读田园、优游山水、潜心著述为事了。这以他在自京归家途中所作的诗句为证:“向来多远梦,从此闭重关。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铜城望见云翠诸山》,见《诗集》卷八)《年谱》亦云:“先生家食十有七年,……惟与亲友平生置觞荤五七品,园池之外,纵游山水;荷蓑笠,行钓于城南。”这次以及以后的三次登岱活动,都是在这一段家居期间进行的。这次游岱,开始是他一人登览。后在游天门禅堂(即红门宫)时,通到了官监察御史的聊城诗人傅光宅(字伯俊,号金沙),晤后亦遂即分手。下山至灵岩后,济南于子冲、平阴王兴甫(名诗,于氏少年学友。生?——卒1595)赶来伴游。据《年谱·(万历)二十年壬辰》,此次游踪如下:“庚午,朝于岱庙。”“谒元君子巅,献袍服。”“壬申,醮,遂下,宿于三阳观。”至迟在这次游岱时,于氏结识了三阳观道士昝云山(复明)。在昝的陪同下,于氏遍游了三阳观,并将三阳观改为现名(原名三阳庵),还把三阳观东南悬崖上的亭子命名并题为“木末亭”。最后,应三阳观道士之请,为作碑记文《三阳观记》,刊于石,王应星书丹(今存)。后来,于氏乡试同年、泰安人萧大亨(字夏卿,号岳峰。生1532——卒1612)在作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三阳观新建门阁记》中记此事说:“发复明又断崖斩石……,视前益加胜概。□工告成,元老于谷翁有文记之。”清中叶泰安人聂鈫(字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亦曰:“……三阳观,旧名三阳庵。……”万历间大兴缔造,有大学士、东阿于慎行碑记。东南为木末亭,慎行之所名也。”这次登岱的创作,除上述《三阳观记》文以外,还得诗七题十首:《泰山道中》、《上隔马岭旧寺》、《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泰山绝顶对酒》、《下泰山游三阳观》、《饮三阳观绝顶对月》、《游仙词四首赠三阳观昝云山道士》(俱见《谷城山馆诗集》卷九)。

  第五次:时间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八月初一至初三日。这一年,于慎行五十岁。同行者为友人朱可大。这次朱氏来访,大约是送其子赴顺天乡试路过此地。这时朱可大已被贬为民,在乡闲居;盖因于去年(1593)上疏反驳万历皇帝的三王并封诏,辞锋甚厉,至有“徒戏言也,何以示天下?”“是欲愚天下,而实以天下为戏也!”之类的语句,惹得朱翊钧“震怒”,命谪戍极边。大学士王锡爵力救,得贬为民(《明史》本传)。可见,朱氏也是个正直敢言,而又仕途蹭蹬的人。这次登山整整一年后(1595秋天)他即于壮盛之年卒于家。此行的游踪,《年谱》记曰:“八月丙午,升于岳,望礼于天门,宿于三阳之观。”“丁未,醮,遂下。州大夫享于治。”“戊申,游于竹林寺、白龙之池。”另据他作于这次的《观泰山百丈崖瀑布》诗,还知他游过百丈崖。此番游览的创作情况如下:归来后,于本年十月十六日作《岱畎图经记》一篇(见嘉庆《泰山志》卷五《山脉总论》),分别叙述泰山主体山脉及诸支脉山水的分布概况,并对自己的游况及志趣有所表白。另有诗六题六首:《泰山客馆送朱可大登岳》、《重游三阳观宿》、《三阳观木末亭晚眺因迟可大未至》、《同诸君饮竹林寺树下》、《观泰山百丈崖瀑布》、《望仙影岩》(俱见《诗集》卷九)。

  第六次:时间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九月初五至十。这年于慎行五十五岁。先是在七月,暂告家居的吏部侍郎、临朐人冯琦(字用韫,号琢吾。生1559——卒1604)遣人送信与于氏“约岱之会”,时间定在中秋节前夕。但冯因“陨珠”(丧子或丧女)之痛,未能按期赴约,于氏作诗二首怀望遣闷。后冯琦奉召进京,来信约于重阳节在泰山晤别,于氏即于九月初三出发,初四至泰安州。冯尚未至,于慎行先游了岱庙和三阳观。初七,冯琦至泰安,于氏去看望了他(二人已有八年未见)。同来者还有蒙阴诗人公鼐(字孝与。后中1601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第二天初八,于氏与冯琦、公鼐登日观峰,饮于山巅,宿于岳馆。初九下山,冯琦请饮于经石峪,公鼐请饮于禅房。初十,与冯、公二人登三阳观游览。十一日抵灵岩,十二日登方山,遂分手(以上据《年谱》)。冯琦在次年(1600)为于慎行《谷山笔尘》作《题辞》时,追忆了这次同游:“客岁,余赴召,约先生晤别于岱。夜语良洽,因手《笔尘》稿以示余。余受而北征……。”冯琦于于氏为年家子,二人友谊甚笃。此次分手于岱宗,竟成永诀。于氏这次游岱的创作,共有诗四题五首,都与冯氏有关:《冯用韫宗伯订约西游登岱,过期未至,怀望遣闷二首》(见《诗集》卷十)、《泰山对酒赠冯琢吾少宰》(见《诗集》卷三)、《同冯用韫少宰登岱,因送北上》(见《诗集》卷十四)、《九日登三阳观,与冯用韫学士、公孝与文学言别》(见《诗集》卷十四)。另尚有一首《灵岩送别琢吾》(见《诗集》卷三)。

  第七次:这是于氏一生中最后一次登岱,时间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即去世的前一年。时年于氏六十二岁。这次赴岱,名誉上是为了“诣岱谢”(即酬谢神祇),盖因腊、正之交,于氏大病一场,几绝,其夫人秦氏曾率内外遥祈于泰山神。于氏于九月十八日出发。十九日抵泰安,其门人、泰安州知州江湛然迎于七里铺。第二天九月二十,乃祭醮于岱庙,江湛然及其僚属陪祀。二十一日,醮于岱庙后宫,宿于此。二十二日,游黄花洞,饮于经石峪。萧大亨之长子、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萧和中宴于禅堂;及暮下山,又宴于岱庙。二十三日,江湛然饯别于社首。暮宿湾邸,作书与江氏,嘱以岱事。盖慎行此番登山,见到两件不快的事,一为头几年泰山连年大水,五大夫松被冲毁,其景象使他“愀然不乐”;一为游经石峪时,见到这里的树木曾被严重地樵砍。他对此二事十分忧虑,特作书与江氏,嘱他修复与严禁(以上据《年谱》)。此行有无诗作,不得而知,因为于氏《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校定、付刻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春,未收是年以后诗。

二、于氏与泰山的其他关系及其遗迹

  所谓于氏与泰山关系密切,除他一生七次亲自登临以外,同时还表现在他与泰山的其他关系上。兹大体按年代先后,分为十一条掇述如下。

  (一)万历十年(1582)夏四月,内阁首辅张居正病危,天下皆为建醮祈祷,山东省郡亦为祷于泰山,而独于氏不往。《明史·张居正传》说:“亡何,居正病。……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南都、秦、晋、楚、豫诸大吏,亡不建醮。”于慎行在《谷山笔尘》卷四《相鉴》中亦云:“江陵卧病,举朝士夫建醮祈祷……。”《年谱》则云:“江陵疾剧,天下台司人士皆送候,藩、臬、守令皆为大祷于泰山,先生独不遣。”他不仅不去,而且还劝说东阿县令朱应毂不往:“令朱既受檄,问,先生晓以大义,令乃止。”(《年谱》)我们知道,于氏现正家居,且又那样喜赴泰山,但为何偏偏不往呢?当然,张、于不谐,这次家居正是因与张居正构隙才导致的。然而这不是根本性的原因,于氏不那么“小器”。根本性的原因,盖与他向朱知县晓喻的“大义”有关。关于这一番大道理,于氏《谷山笔尘》卷四《相鉴》中有约略的记载,我们可以窥见端倪:“诚以趋事权要之心事其君上,必为忠臣;事其父母,必为孝子。而甘心于此,人奴厕养不足为污矣!”他还斥责那些争先恐后为张氏建醮祈祷的人,说他们是“小人谄态,无所不至”,是“佞人”。可见,只要不合“大义”,于氏便决不为之。其性情、操守,于此事亦可见一斑。

  (二)万历十一年(1583)秋七月,于慎行在北京患病甚重,“一夕梦太山元君赉一彩毫,曰:‘此历下殷公笔也。’病良已”(《年谱》)。于氏的病是否因为泰山碧霞元君送给了他一支殷士儋的彩笔才得以好转的,不足深究;关键在于,我们由此可以窥见于氏对泰山及与泰山有关的事物已达到了寤寐思之、铭心镂骨的程度,可以想见泰山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三)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上浣,为《岱史》作序。《岱史》十八卷,为查志隆所编,成书于万历十四年(1586)刊刻于次年。在付梓之际,于氏为作此序。此序约一千二百字,其价值在于从学术的角度向世人介绍与肯定了《岱史》。首先,作者介绍了修志缘起与两位发起、纂修者,其次,逐一阐释了《岱史》的十七个目类,对后来泰山志书的编纂不无借鉴作用;最后,肯定了《岱史》修成问世的价值与意义:“总之十有七卷,旁该寥廓,苞举珍瑰,缤纷浩侈,洞心滋目,闳哉博矣!”“岱得……尊于史。”“此亦金简玉策之藏,而县宇之巨观矣。”“幸岳之有以尊也。”于慎行此序对《岱史》一书的传播与影响,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初一,为三阳观书诗碑一通,共四诗,落款为:“万历壬辰四月朔日,石闾主人于慎行书。”时于氏登岱归家才十余天。所书四诗,即此行所作的《泰山绝顶对酒》、《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下泰山游三阳观》、《饮三阳观绝顶对月》;皆为五律,后俱收于《诗集》卷九。此诗碑原立于三阳观内,前些年为泰山文管门移入普照寺库房,现保存完好。

  (五)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初一,又为三阳观书诗碑一通。落款为“万历癸巳六月朔日”,“谷城山下居士于慎行书于望岳楼”。时于氏家居。此碑凡书诗两篇,实为作于去年的《游仙词四首赠三阳观昝云山道士》之后二首。但文字与《诗集》(卷九)有异处,盖因后来收入诗集时,于氏又作了修改与润色。例如《诗集》此题第三首第四句作“栾巴噀酒回”,而诗碑则原作“安期采药回”;余不一一列举。此诗碑原亦立于三阳观内,头些年与前一诗碑同移入库房保存,今亦完好。

  (六)万历二十三年(1595),三阳观新建山门门阁成,于氏为题额。此石“文革”中被打碎,字迹已残;但仍可辩识出如下三字及款识:“三阳观”(正楷大字)“□(万)历乙未”’“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于慎行题”(小楷)。其年于氏里居,并未到过泰山,此石盖题于家者。(按:萧大亨亦于是年为三阳观新建山门题额并撰文,可证。)

  (七)万历二十九年(1601)三月,慎行疾愈,子于纬(字长文,号小谷。生1577——卒1525以后。万历举人,后以荫官中书舍人、雷州知州)往醮于岱(据《年谱》)。于氏于去年十一月病,凡数月起,其间家人可能曾为之祈祷于泰山神祇。

  (八)曾有夙愿为泰山编一部史志。他这一心愿,曾明确表白在作于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的《岱史序》:“行不佞,家于岱畎,盖尝有意斯举而力不能及。”所谓“力不能及”,一是当时政务繁忙,没有余力;一是身体病弱,体力不济。另外还有自谦才能不够之意。实则,于氏具有卓越的史学才能与天赋。早在十一岁时,其生母刘氏去世,他私属《先慈言行录》成,被识者目为“童史”(见《年谱》)。通籍后,与修《穆宗实录》,充任《大明会典》副总裁,值起居注,著有《读史漫录》,还与同里孟一脉(淑孔)合著成《东阿县志》,并主纂《兖州府志》,号称志书佳本。他如果纂成泰山志书,也一定会十分出色。斯志未果,实为泰山史林的一大缺憾。

  (九)据泰山及其名胜、支脉以自号。自命别号,本是我国古代文人与士大夫的一大癖好。但象于慎行这样多次以家乡的山岳自号的,委实不多。据考,于氏这方面的自号有六个,分述如下:

  1.石闾主人。此号凡两见,一见于撰于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的《岱史序》的自署,一见于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初一为三阳观所书诗碑的款识。泰安南有石闾山,汉武帝曾禅此(见《史记·封禅书》);另,泰山山顶西天门别称“仙人石闾”(于氏诗文中称之为“仙闾”或“仙闾之岩”),于氏可能据此自号。

  2.岱畎生。此号仅一见。于氏《登岱记》(此文载道光《泰安县志》卷末《杂稽·绪论》,是否即前述《登泰山记》的结尾部分,抑或另文,待考)的论赞中说:“岱畎生曰:……。”按“岱畎”一词,始见于《尚书·禹贡》:“岱畎,丝、枲、□、松、怪石。”注曰:“畎,谷也。……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可见岱畎原意为泰山溪谷。而在于氏的泰山地理学概念中,泰山主体山脉及其诸支脉山川皆为“岱畎”,他“家于岱畎”(见《岱史序》),故自号“岱畎生”。由此自号,我们可以窥见于氏因家在岱畎而为之自豪的情感。

  3.有是先生。这一自号,见于他作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月十六日的《岱畎图经记》的文末自署。当此文叙述到泰山“西纪”,谈及他的家乡东阿县时,他说:“是邑也,万山环之,其中有畸人焉,厥状徐徐于于,岩石是栖,蓬□之田是食,命曰‘悬解之民’。其处善卧,其出善游。’”“其游与若士为偶,左手操杯,右手操管,其止恒饮,其醉恒歌。”视此,则“有是先生”可释为:“在泰山西支余脉的群山之中,有这样一个独立特行的人。”由此自号我们可以想见于氏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

  4.谷山(谷峰)。谷山即谷城山,又名黄石山,是泰山的西支余脉,在东阿县东北数里,即秦汉之际仙人黄石公期张良之处。于氏据此所命的这一别号,广为人知。

  5.谷城山下居士。此号凡一见,系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初一为三阳观所书诗碑的落款自署。此号亦据谷城山而命。

  6.(云翠)山中居士。云翠山在东阿县东南二十余里,亦系泰山西支余脉。其主峰名天柱峰(又名印峰,俗称油篓寨)。万历二十四年(1596)六月初一,于氏分别在其北岩与南岩石壁上作擘窠大书“天柱峰”和“削成四方,壁立万仞”,落款皆为“山中居士”。

(十)将家中或别业中的某楼称为“望岳楼”,以眺望、怀念泰山。见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初一为三阳观所书诗碑的款识。

(十一)将自己歌咏泰山主体山脉与诸支脉山水风光的诗歌,编为一书,题为《岱畎行吟》。“岱畎”的语源与概念、范围,已如上所述。于氏在几次家居期间,对泰山及诸纪山脉多次游览,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正如他在《岱畎图经记》中所表白的那样:“其处善卧,其出善游。游于岱宗之野,三登日观之峰,以望沧海;北至于济,南至于峰,无不周也。其游与若士为偶,左手操杯,右手操管,其止恒饮,其醉恒歌。歌声中金石之音,楮氏之子默而传之,藏诸奚氏之室,是曰《岱畎行吟》。”此文写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月,那么《岱畎行吟》一书也应初步编订于这一年前后(以后当又有所增补)。此书是一部歌咏岱畎山水的专题诗歌别集,对研究泰山史、泰山文学以及于氏其人其诗均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惜此书今佚。可能只是一个缮写本,未付枣梨,故流传未广。此书最早见于《传是楼书目》的记录。传是楼是清初昆山徐乾学(顾炎武的外甥)的藏书楼,可见徐氏确曾藏有是书。其藏书后归清室允祥(怡亲王),当包括《岱畎吠行吟》在内。此后即不知下落。光绪《山东通志》卷一百四十二“集部”载曰:“《岱畎行吟》二卷:于慎行撰。”即据《传是楼书目》著录。此书亡佚,自属遗憾,但据笔者推测,其基本内容当大体上(亦很可能是全部)保存在《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里。如果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从于氏诗集中辑出这些篇章,恢复是书。

三、于氏泰山诗文的内蕴与风格特色

于慎行的泰山诗文,大都写成于几次家居期间。对于退隐后为什么要更加呕心沥血地从事写作,于氏在撰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月的《(充州)府志自序》中有所表白:“夫修词之轨多端,而立言之涂匪一。君子进而在列,则谟谟献纳,展错国华;退而在野,则著述讨论,优由艺术:皆以发挥明盛,藻饰太平。所遇虽殊,其志一也。”(《兖州府志》卷末)他把著述立言看得与“谟谟献纳,展错国华”(立功)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而要“著述讨论,优由艺术”,也必须涵湛万象,有所资凭;那么,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古迹,无疑开阔了于氏的眼界,无疑为于氏的创作提供和增添了题材。他充分利用了这一客观条件,先后撰写了大量的咏写泰山的诗文。除第一、第二与等七次不可考外,其余四次登山皆有创作。于氏的泰山作品,至少有文四篇,诗二十四题三十五首。相对于同时与前后的其他人来说,这个数量应该说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今天在他的这些诗文里能分析出一些什么成分来呢?或者说,他的这些诗文有何内蕴与特色呢?试论如下。

  内蕴之一,是为泰山及其风景作了既绘形又传神的写照,为人们展示与保存了明末泰山的面貌,从而歌颂、宣传了泰山。我们要想了解与研究晚明时期的泰山面貌,于氏有关诗文不可不读。通观于氏诗文,几乎对泰山的各个主要风景名胜点都有所描绘,既有宏观式的全景,也有细部的刻画。于氏极擅状物绘景和渲染气氛,其艺术手法是高超的。例如他在《岱西山人歌寿何吏部敬庵》(见《诗集》卷五)的开篇部分,对泰山有一个鸟瞰式的总体描画:“岱宗之山海上起,云霞沃宕三千里。七十二峰峰插天,西支半落清河水。山川回合势连绵,……。”只用寥寥数语,就把东岳泰山的地理位置、范围尤其是那雄浑的气势给表现出来了,笔力不可谓不雄健。再以作于万历九年(1581)的《登泰山记》为例。此文是一篇山水游记体散文,以移步换形的手法逐次描述了沿途所游历的名胜古迹,或险峻可怖,或神秘奇异,或清新明丽,或辽阔杳渺,皆能准确传神,使读者如临其境。请看他对岱顶月夜的描写:“顷之,月出,羽人吹笙,和以歌音,极醉而返。山气懔懔,枕席皆湿,不可以寐。出立坛上,月光荧荧,星斗可拂。俯视万壑,烟云一气,茫茫正白,银海玉波,不可辨识,道家所谓三宫空洞之天也。”写得凄清漂渺,一如仙境。此文思路绵密,气势雄奇奔放,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游记文,与《登泰山记》作于同时的《登岱八首》,也是如此。其二云:“玉阙朱楼万仞端,六龙辇道巑□。悬崖翠磴云中转,叠嶂红泉树杪看。海色瞳胧三观晓,秋声萧瑟五松寒。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今人评曰:“诗从泰山的祠庙、道路、云树、悬崖、叠嶂几个方面描绘泰山的高大险峻,极擅状物能事,读之如临深山大壑,使人有惊险之感。”(见马铭初选注《泰山历代诗选》)再比如作于万历二十年(1592)的《三阳观记》,首叙三阳观的险要位置,次叙嘉靖三十年以来王三阳与昝云山相继创建始末;紧接着又详细描述自己万历二十年之游,通过写游踪,为读者一一展示了三阳观的建筑格局。碑记文一般都比较枯燥呆板,但此文却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极强。三阳观今已废圮,然而通过于氏此文,我们仍可了解三阳观当年的概貌与盛况。如果今后要修复三阳观,也大可以此文为依据。《岱畎图经记》一文叙述泰山诸纪山脉,胪列、介绍了那么多山水,每一山水只能有三言两语,若非大手笔,则很难写得生动、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者却能抓住每一山水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有的还穿插以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写得美妙动人,极富有文学色彩。总之,于氏的泰山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泰山文学殿廊中的珍品。其诗文一出,往往传诵一时,多有属和。例如其《登岱八首》,当时即有江西新建人凌志魁(元甫)的和作,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四月由山东新泰人徐光前刊于石,今仍立于岱庙东碑廊。徐光前跋曰:“凌元甫《登岱八首》,乃和东阿于老师韵也,曰下里巴人敢续阳春白雪哉?徒以□一时兴耳,未可出以示人。……”。于氏泰山诗文多为选家所注意,不少篇章屡被收入各种选本。简括记述了泰山主体山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主要名胜古迹后,即以大量篇幅分别对泰山诸余脉山水进行了划分与记述,并且把这个地理范围称为“岱畎”。现据此文图示如下:

  内蕴之二,是对泰山山脉地理学与某些名胜古迹作了某种程度学术探讨,具有学术价值。

  对泰山山脉地理,于慎行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在几次家居期间,他曾亲自对泰山诸纪进行游览、考察,正如他在《岱畎图经记》中所说:“游于岱宗之野,三登日观之峰,以望沧海;北至于济,南至于峄,无不周也。”这种周游,实际上并非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兼具学术考察的性质。因为他在作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月的《(兖州)府志自序》中曾说:“如其偃仰溪山,流连景物,而使熙朝之埏埴于睹闻,……仆虽不敏,固窃耻之。”(于编《兖州府志》卷末)他五十岁时撰写的《岱畎图经记》,就是多次考察所获得的结果。此文开头上图所表示的,正是于氏的泰山山脉地理学概念——“岱畎”。他还在《(兖州)府志自序》中说:“龟蒙凫绎,疏自岱宗;沂泗汶洸,委诸左海。”象于慎行这样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泰山本身,而是扩展到它的诸支余脉,从而进行系统的划分、论列,并加以科学研究的,以前似尚未有,因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更可贵的是,于氏对泰山地理学的研究并未止于此。他在《岱史序》中说:“岱者,中条之所底也,河济不得无以障,青、兖不得无以填,畿辅不得无以屏……。”在《登岱八首》之五中说:“地盘河济三州尽,天入秦吴万里空。”尤其是在《登岱记》的论赞里,他更集中地论述道:“岱畎生曰:予览古图经,地势所由高下,盖北纪诸山,负地络之阴,并太行、王屋,东踰常山,至医巫闾而止;南纪诸山,负地络之阳,桐柏、熊耳入于瓯越,江、淮、河、济所由,东下如建瓴矣。岱宗独立海上,西向而揖群山,汶、洸、沂、泗出其支麓,旋之如带,以入于海,其状若负扆云。往河流燕、齐间,由岱之北挟济入海;今徙徐方,顾反出岱岳南,挟淮入海。斯地道所变迁也。予登山巅,北望九河故迹,苍茫与天际矣。”(见道光《泰安县志》卷末)如果说,《岱畎图经记》等于对泰山地理学的研究虽然科学、有创见,但还仅仅局限在齐鲁一隅的话,那么这段论赞则突破了这一界限,把眼光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地域,来对泰山进行学术性的探讨。他把晋、冀之交的太行、王屋以及江、淮之间的桐柏、熊耳与泰山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并且这种考察与探讨,并未仅仅把视点局限在山脉上,而是既论山脉,也论水系,以水系的分布和变迁来衬托与表现泰山。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无疑识见更高远一些,科学性更强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于氏堪称为一位卓越的泰山学者。

  于氏对泰山名胜古迹的研究,较集中地表现为对五大夫松的考证。五大夫松在泰山中阪御帐坪附近,是泰山年代最久的古迹之一。据《史记·封禅书》等史料记载,秦始皇登山,中途遇雨,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按“五大夫”,秦爵级名。但后人不解,以为树必有五。对此,于慎行屡有辩正。在作于中年时期的《登泰山记》里,他论辩说:“(御帐坪)前松树二,秦所封为五大夫也。生石隙中,不甚高大,而干皮龙鳞,数百年物,决其不为秦时松可晓,而地则中阪无疑。意好事者,即其地树之。从者曰:松有五,雷雨坏其三。非也。五大夫者,秦之爵级,松何必五?假而封七大夫,松又将七耶?”他认为,不但松树绝非五株,而且所见之树亦非秦时故物。他的诗句“秦松枉勒铭”(《泰山绝顶对酒》)即针对此而发。在作于晚年的《五大夫松歌为刘博士元阳赋》里,他又一次辩正说:“爵名五大夫,其树不必五。何知非二松,屑屑为之补?”但尽管这一古迹为后人作伪与误解,于氏对之仍十分关注。万历三十年(1602)六月,泰山大水(《泰山纪事》、康熙《泰安州志·舆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六月,霖,汶、济合,漂岱”(《年谱》)。这几场水灾,冲毁了五大夫松。于氏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九月登岱时,“见岳颠客岁所漂秦松,愀然不乐”,特作书与泰安州知州江湛然,嘱其修复。于氏于著名古迹五大夫松,可谓三致意焉。

  内蕴之三,是于慎行在其泰山诗文中,寄寓了个人的情怀使我们通过这些诗文,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对了解与研究于氏其人深有助益。待言志,歌咏言。人们之所以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其人,是因为作者的情志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在作品中有所流露与表现,于氏亦然。在其泰山诗文中,就流露与寄托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试分析如下。

  1.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于氏一生“求为有用之学”(《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于阁学慎行》),实开清代“经世致用”的“实学”之端。他对社会现实一直予以关注。尽管他曾说过“向来多远梦,从此闭重关,”但退居林泉,并不等于关上了心灵之门。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于灵岩酒间闻宁夏之变。他在《灵岩禅室子冲、兴甫夜饮大醉》诗中写道:“世事惊心后,时才屈指边。乾坤吾党在,把臂意茫然”。(见《诗集》卷九)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在泰山送冯琦进京时,写诗鼓励他说:“努力事明主,庶令泰道昌。”(《泰山对酒赠冯琢吾少宰》)明万历以后,朝政窳败,上下隔阂,凡百事皆搁置难行;同时,官府赋役加重,百姓不胜负担,对此,于氏在泰山诗中也有所寄寓与忧虑:“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登岱八首》之二)“流亡今欲尽,几处有桑麻!”(《泰山道中》)他不仅慨叹一己之事业、道路艰难,而且对社会现状与黎民生活予以关注,表现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忧患意识,这对一个位晋崇秩的士大夫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2.对荣辱浮名淡然处之的人生哲学。尽管由于诸多的客观原因与自身原因,把于慎行一步步推向崇阶(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位极人臣,朝野瞩目,但于氏似乎把这些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进与退都无所谓。进,决不凭藉攀附夤缘;退亦是真正引退,“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铜城望见云翠诸山》)。宜进则进,宜退则退,毫不苟且。他一生三次告归,三次被召还,可以说明这一点。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借“泰山岑”的“孤生竹”明志,说此竹亭亭独立于岩谷之间,上拂云霓,哀响如玉,“高节抱贞心,可折不可曲”,有操守、气节。而那女萝枝,虽然绸缪攀附,爬得很高,但一旦严霜降威,则“零落成朴□”。作者由此自警、自勉说:“所以君子心,邈然自结束。”(《古意十二首》之七)这“泰山岑”的“孤生竹”,可视为于氏操守、气节与情怀的具象写照。在写于中年的《曝经石》中,他更以上古临流洗耳的隐者许由作为仪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见《诗集》卷三)直到晚年.他还借被秦皇封爵的五大夫松明志:“亦不为封荣,亦不因封辱。兴亡阅尽总无情,何况区区小除目?”“浮名梦幻两茫茫。”(《五大夫松歌为刘博士元阳赋》)在《岱畎图经记》中,他更有一番“夫子自道”,说在万山环绕的东阿县中,有一个畸行特异的人,“其处善卧,其出善游”,“其游与若士(按指有道之土)为偶,左手操杯,右手操管,其止恒饮,其醉恒歌”;“厥状徐徐于于,岩石是栖,蓬□之田是食”。按“徐徐于于,”典出《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可见于氏的这种对荣辱浮名持淡然态度的人生哲学,既来自孔子思想(“富贵于我如浮云”),又深受庄、老的影响。在他晚年所作的年谱《行乐图》的卷首,即题有四个大字:“黄梁梦境”,可视为于氏对自己这种人生哲学的集中概括。

  3.厌倦于风尘的羁累,向往一种超脱恬静的虚无灵境。盖于氏既抱有淡泊处世的人生态度,又一直身体病弱,故常常流露出对世俗羁累的厌倦情绪,追求与向往一种超脱、虚静的精神境界。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在《感怀十二首》之四中,虚拟了一个优游自得于“渺渺无行迹”的“泰山隅”的“啸歌土”形象,说他“鸣琴卧泉石”、“放情凌绛霄”,“宴息藐无言,中情多所适”,因而自己“欲往从之”(见《诗集》卷二)。在这一近乎仙者的虚拟形象身上,寄托了于氏追求超脱、恬适的意识。在《泰山绝顶对酒》中,他还说:“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而在《日观峰歌》中,他更直截了当地说:“几时得见海中日出三千丈,脱屣妻子如浮烟!”正因为如此,于氏几乎一生都与道家交往,对仙道表现出景仰之情。在号称“三宫空洞之天”、“百灵之府”的泰山,他与三阳观道土昝云山游,并赠他“游仙词”四首,诗中说自己“辞家慕冲举,名岳且依栖”,“寰区不足步,聊作小游仙”。他应嘱为三阳观撰写《三阳观记》文,在对“仙圣之秘境,寰宇之大观”的三阳观及其周围景色赞叹之余,不禁联系自身发出感慨说:“吾曹逐逐名利,汩没白首,进而羁于风尘,退而牵于家累,曾不能探奇选异,自卜菟裘于烟霞窈窕之境,徒游而心慕之,视云山之流,其亦可愧也夫!”应该指出的是,于氏在其泰山诗文中流露出来的这种思想情趣虽然很明显,但毕竟不占主导地位;作为封建末世的一位士大夫与文人,其思想中产生这样的因素,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于氏泰山诗文的风格特色,窃以为不能一概而论,似应分阶段评定:早期清丽细腻,如《感怀十二首》之四、《古意十二首》之七;中期雄浑宏丽、豪情奔放,如《登泰山记》、《登岱八首》、《日观峰歌》等篇;晚期则归于淡雅和平,如《岱畎图经记》、《泰山绝顶对酒》、《下泰山游三阳观》、《重游三阳观宿》、《同冯用韫少宰登岱,因送北上》等篇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盖就其总体风格或者晚年定型化了的风格而言。这三种风格的不同与嬗变,似与其生活道路、思想情趣与美学观念的发展有关,兹不赘论。

四、于氏景仰泰山的心理动因试探

如上所述,于氏一生凡七次登岱,多次周游泰山诸纪,多次以泰畎名胜自号,并撰写了大量的颂岱诗文,可以说他是一位泰山的热爱者与崇拜者。象他这样与泰山产生如此密切关系的,在我国古代士大夫与文人中尚属少见。那么,其心理动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力量促使他终生乐此不疲的呢?

  其主观原因,除了他一生三次退居林泉,泰山那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最能契合他遁迹山水的心理取向,以及他终生都向往超脱、恬静的仙道灵境,而作为道家王十六洞天之一的泰山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这种精神需求以外,窃以为最根本的原因乃是,在于慎行的心目中,泰山是其家乡的象征;以及一种来源于原始积淀的山岳崇拜意识。

  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盖因我国乃是一个多山的国度,许多文人、土大夫的家乡都在山中,所以山便成为他们家乡与里第的象征物。在诗文中,他们把故乡称为“家山”,把自己的宅居称为“山居”、“山庭”、“山庄”、“丘园”,把自己的书斋称为“山斋”、“山房”、“山馆”、“山堂”,把离家宦游称为“出山”、“东山再起”,把退隐称为“山栖谷饮”、“退隐山林”、“归山”,给自己定下的做人与处世的标准是“山立”、“山峙渊渟”,而自称则为“山人”、“山民”、“山长”、“山樵”、“山草之人”、“山林隐逸”,或以家乡的山岭为号。总之,都与山有关,似乎只有这样才有精神寄托而不至于茫无所从。并且,山陵险阻是可以“守”的地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儒教,多讲究气节与操守,讲究进退有据;而山可以“守”的客观特点正与他们这种内向凝聚型的心理意象相契合,因而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两者合而为一,并且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这种境界,恐怕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所独有。今人古建军说:“山与中国的这种微妙关系,……积淀在集体无意识之中,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图式。”“这种文化心理图式的表层结构,是中国人把‘山’看作是祖国的一种原始象征。”(《山与中国文化》,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三期)笔者则由此进一步引发说:山更是家乡的一种原始象征。明乎此,方能懂得我国古代文人为什么都那样地酷爱山水。

  因而,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看见山,便感到格外亲切;尤其是看见了家乡的山,更是兴奋异常,油然而生归宿感与依托感,决不亚于见到阔别的双亲时所产生的激动。例如:三国时大诗人曹植,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后封于临淄、平原、鄄城、东阿,皆距泰山不远,他把泰山一带看作是第二故乡,曾自豪地宣称:“我本泰山人!”(《盘石篇》)甚至生前就把生圹选在泰山西支余脉尽处的鱼山,死后即归葬此山西麓。又如明代中期山东寿张县诗人殷云霄,曾在南方宦游,探家途中,至下邳(已距其家乡不远)见山,喜不自胜,吟唱道:“过江以北不见山,今朝苍翠落潺湲!平生自是烟霞客,出宰况居山水间?芳草可怜春欲暮,白云应恨鸟知还。推蓬把酒风尘道,愧尔相看犹故颜。”(《下邳见山》)清代魏源某次赴京会考落第,心情自是不佳。但当归途路过东阿看见山色时,愁眉亦为之暂开:“出都一旬不见山,今朝山色何孱颜!岱宗支陇所尽处,车马如度井陉关。”“闻客江南山最青,载侬往看吴山色!”(《下第过旧阿县题壁》)看来,山实为文人们爱恋和思念家乡情愫的最佳凭借与寄托。

  于慎行更是如此。当万历十九年(1591)十月返里行至铜城,望见阔别了近十年的家乡一带的山峦时,他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归途今日惬,凭轼见吾山!以尔千岩翠,惭人两鬃斑。”(《铜城望见云翠诸山》)泰山号称“五岳之宗”,远非他山可比。慎行家乡即东距泰山甚近,他认为自己是泰山人,泰山是自己家乡的象征:“盖予家岱山之下。”(《登泰山记》)“行不佞,家于岱畎”。(《岱史序》)因此,当他于归途刚抵齐境时,就吟咏道:“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暮抵德州城下》)他依据岱畎山脉及名胜,自号为“石闾主人”、“岱畎生”、“有是先生”、“谷山(谷峰)”、谷城山下居士”、“(云翠)山中居士”等等。他的书房三易其名,都是据家乡的山名而命:“少岱山房”——“黄石山堂”——“谷城山馆”。并且,泰山钟灵毓秀,那巍峨凝重的气象无疑对于氏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从于氏的精神风貌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泰山的影姿。其门生、临邑人邢侗(字子愿。生1551——卒1612)赞美他说:“我先生实钟岳灵星采,……天挺灵异,少而凝重,敏慧绝伦。”“名宰翰林前辈咸谓先生海涵泰峙,我辈所不及。”(《东阿于文定公年谱·跋》)如非套语式的虚誉,实应有所感而发。可见,在于慎行内心深处,是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对家乡象征的泰山的景仰与崇拜上,从而才多次登岱,与泰山产生那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同时,促使于氏登岱、仰岱的另一心理动因,是一种根源于原始积淀的“太阳——高山”崇拜意识。这一点,于氏自己未必自觉到,但在其行动上与诗文中,我们却能感觉出来。据学者研究,我国许多地区的原始先民都崇拜太阳神。而他们认为高山之巅距天更近,是先看到日出的地方,故与崇拜太阳神相关又崇拜高山大岳,形成一种链形的“太阳——高山”崇拜系列。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明的进化,这种意识在表面上看已趋于泯灭,但遗传因素却把这种原始观念积淀在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对重阳登高风俗的来历,不管后世有什么样的解释,但笔者认为这应是原始先民“太阳——高山”崇拜意识的行为遗存。直至目前,距于慎行故乡不远的阳谷县一带,仍流传着一首《晒暖谣》,道是:“爷爷地儿(按指太阳),毒毒的!晒得我,热乎的!我上高山磕头去!磕几个?磕一个!一个不够,磕一大溜!”这首民谣即把高山与太阳联系起来,也可视为原始先民“太阳——高山”崇拜意识的遗存。于慎行生当古代文化(也应包括原始文化观念在内)氛围尚浓的明代,在他的潜意识里,这种原始观念的遗存也应该占据一定的位置。而且泰山所在的齐鲁大地,一直被认为是太阳升起之地,泰山更是春神青帝所司的地方,因而于氏潜意识中对太阳与高山的崇拜,必然表现在对泰山的热爱上。试看他对高出云表的泰山是多么景仰:“终古名山奠大东”,“高丘东望气雄哉!”(《登岱八首》)对岱顶所见的辉煌日出场面,他更有多次的描述。请看他在《日观峰歌》中的描绘:“岱岳峰头一片石,天光杳杳连空碧。我来夜扫石上云,未明看见海中日!日出海东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天鸡啁喔海上啼,东方霞气半边紫。忽然潋滟琉璃丹,一泓捧出赤玉盘。长绳斜挽不得上,半时方到扶桑端。扶桑枝叶成五色,海水明灭一线白。日旁云气如连山,目中欲识鲛人国。平明日高海水干,满天翕赩红气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日出景象的由衷赞美与对太阳的景仰之情。在诗末,他还提到了神话中的太阳神羲和,说要止住他驾驭的六龙日车。此诗中还出现了“扶桑”一词。在另一首《泰山对酒赠冯琢吾少宰》中,也使用了“扶桑”:“浮云蔽若木,旭日开扶桑。”按“扶桑”又名“若木”、“建木”、“空桑”,屡见于古代典籍,被认为是太阳神鸟(阳乌)栖息的地方,太阳每天即从这里起程。从“扶桑”一词的运用上,也可窥见积淀在于氏潜意识中的太阳神崇拜观念。既然岱岳之巅能见到辉煌壮丽的日出景象,甚至还能看到“扶桑”、“羲和”,因而也就可以理解于慎行为什么那样爱登泰山,并且竭尽匠心歌颂泰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古柏----于林景区

    于林,位于洪范池北1.5公里处,是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

      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号谷山。平阴县东阿镇人。俗称“于阁老”,他明习典制, 文才卓著,生前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文集》等著述,神宗时“文学为一时之冠”。于慎行病故后,万历皇帝建陵园与洪范,以报答师恩。其建筑雄伟壮观,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雕刻艺术风格。

      于林坐北朝南,陵园占地面积4公顷。据明朝史书记载:于林“龙沙恢阔”,“中有享堂翁仲”,有牌坊两座,一座名为“帝赐玄卢”,一座名为“责难陈善”,都是万历皇帝御书。相传,万历初年,一次,讲官们讲完课,皇帝拿出御府图画,命令讲官分别题诗,于慎行因不善书法,他题诗后让人代替他写,皇帝问他,他以实回答。皇帝喜欢她的诚实,亲手写了“责难陈善”四字赐给他,传为词林盛事。陵园正门外有高大的石狮一对,林中有华表两座。牌坊和华表上雕刻的人物、花卉、蛟龙浮出,飞禽走兽,巧夺天工,惟妙惟肖。于林甬道两侧有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并且做工精细,形态逼真,展示了那巧夺天工的明代石刻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陵墓的中心是落馆亭,亭前有供后人祭奠的一张石案和记载政绩文章及人品的十通大石碑。落棺亭周围,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林中植有万历皇帝所赐白皮松63株,现尚存44株。属国家稀有珍贵树木,一般胸围两米,高十六米左右。树干挺直,通体银白,经阳光照射,闪烁有光,斑澜可爱。针叶清翠,中间有青褐色果球,十分好看。棵棵亭亭玉立,古雅壮观。经历400多年仍然生机盎然,是省内独有的白皮松古树林,规模为国内所罕见,居国内集中储量首位。

      关于白皮松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于林建成后,万历皇帝不能为老师披麻戴孝,以尽孝道,寝食不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天下飘一个葫芦,腰系黄符,上书“精纯松”三个字。倒出,原来是100棵树种。皇帝醒来,案上果然是颗粒饱满的一小堆树种。万历皇帝非常高兴,命人种上,长到高约2米时,选63颗送到阁老墓地,植于神道两旁。不久,所栽的树木焕发出勃勃生机,光彩照人。因树皮灰白,通体晶莹,人们称为“白皮松”。(注:63是阁老卒于63岁,白色树皮似披麻戴孝)。据说白皮松的树皮有活血、健胃的功效,人们来到此处总会带几片回去,一来冲水服用,二来有学习万历孝心之意。









           

                                         突兀神奇----云翠山景区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南2公里处,南北长5公里,为泰山西脉。该处突兀耸拔,林木葱郁,翠柏掩映,洞流清泉,曲径通幽。此山古迹景观众多:天柱峰、南天观建筑群(其中回阳洞、日月泉最为著名)。

    南天观建筑群

    南天观,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南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观之一。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庆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凭虚阁、长春阁、真武观、三真观、戏楼、看台等。

    南天观建筑群占地约3600平方米,主建筑分四个院落,成“田”字结构。西半部玉皇阁及蓬莱仙长春阁南北相望。东半部真武观与三真观前后相连。玉皇阁坐南朝北,东西长9米,南北宽4米。内设玉皇大帝塑像。玉皇阁北10米即是蓬莱仙院。玉皇阁与蓬莱仙院南北相望,南院比北院高约3米,这段石崖全用块石砌起。在这段石崖中间有一拱形石洞,便是来复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坐北朝南,洞中有两泉池,即日月泉。月泉在南日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相连,月泉用一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太阳形石板覆盖,故得名。东侧的三真观与真武观规模大体与西侧相似。

    南天观的院落内有明清时期所立石碑10余通,多记述着云翠山的风光和南天观的兴衰。其中记曰:“云翠山林壑尤美,望之如翠,碧树沉阴,悬崖参差而罗列,峻岭环匝而萦回”。在观的西侧有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云翠山南天观”石碑一通,碑高4米,宽1.2米,龟趺龙首。此碑系翰林院承旨李谦撰文,文字和雕刻都十分精美。东侧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石碑,碑高4米,宽1.2米,龟趺龙首。此碑由于慎行撰文,孟一脉撰额,乔学诗书丹。因三人都是同朝进士,因此此碑俗称“三进士碑”。

    观内绿树成荫,泉水长流,清新幽静。其中有四棵古树十分醒目,传说植于建观之初,东侧两棵楷树,均高5米,胸围1.8米,树在5米高处折断。西侧两棵柿树,均高约12米,胸围1.2米,枝叶茂盛。隐意为“清凉世界”。

    壁立万仞----天柱峰

    突兀耸拔,气势雄伟的天柱峰,是云翠山上最主要的景点之一,位距南天观1290米。北有笔峰(笔架峰)、望月峰、慎行阁和望海亭,东南有子陵坛。名泉异洞拱托,碧绿翠柏覆盖。天柱峰被历代文人名士所崇拜,北齐高僧安道一曾在此写下了“大空王佛”四字,刻于“升天洞”口;明朝文冠一时的文学家于慎行,把“天柱峰”三字刻于峰北,又对此赞日“壁立万仞。削成四方,”刻于峰南壁,并有诗赞曰:“攀萝直上翠微巅,峻削孤峰斗际悬,标挂六龙回白日,势成一柱倚青天,云窗晓滴丹台雨,鸟到晴飞紫阁烟,岱日群峰如万马,夕来云去总相连”;于慎行的午间门生明代大书法家邢侗把“远览”二字刻于峰东壁。天柱峰是四围榜书被文人托起,峰顶海拔474.9米,位于云翠山之颠,真可谓高耸入云。然而能登上峰顶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升天洞”,现称“一线天”。它位于西侧,是一个天然石缝。人们择此攀援而上数十米,入洞而上的感觉,可能如同矿工上井一样的感受吧。这里只能一人四肢并用而上下,真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峰顶是一南北狭长的山脊,东西宽约十米,南北长约100米。峰顶有光滑平整的方石,有怪石相叠开关不一的石城,四周有近千年的人工石屋。登上峰顶,极目远舒,众峰望尘莫及。仰视碧空蓝天,伸手可及;俯瞰朵朵白云在脚下飞渡,时有山鹰展翅翱翔,不时传来空山回音。逢雨过天晴,东南泰山之颠近在百里之遥;正南是接天连壁的东平湖光,如同银镜置于天际,时有国家森林公园腊山的倒影;远眺西天,黄河如同玉带悬挂天际,直到华不注而隐身;近北的少岱山,亲吻着浪溪河,于林的白皮松、洪范池的翠柏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梯田画卷又把你引入被绿树掩映冲天而起的大寨山。数千米之外的大寨山峪这时变得像一蹲卧佛,慈祥地在那里静护着你。上下天柱峰,穿越“一线天”真受刺激,胆量大一点的游士,一定会爽,可胆小的就一定忐忑不安了。有恐高症吗?千万别与这仙界交友,不过现在好了,2003年4月30日,当今的山主已经在悬崖峭壁中,钻凿了30个深孔,插上了铁镢,焊上了99个铁环,给游人提供了方便。

    美丽的天柱峰,骄傲的天柱峰,古老的天柱峰,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妙诗歌。      



                    







大寨山风景区

大寨山 位于洪范池镇东南,海拔494.8米,为平阴县境内最高峰。清咸丰年间,当地居民因避战乱,于上建房扎寨,故名。现在石室、寨门尚存。此山古名大?山,因狼溪河发源于此,故又名“狼山”。相传,古时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唯独此山露在上面,所以也称其为“浮山”。

该山重峦叠嶂,横列如屏,异常壮观。漫山林木繁茂,百草丛生,难辨路径。山上怪石嶙峋,巨岩嵯峨。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中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北峰一侧景观众多,诸如“天乳泉”、“王母台”、“锦屏岩”、“透风崖”等,尤以透风崖、锦屏岩壮美。透云翠山天柱峰风崖两壁矗立,高约10米,中间缝隙1米余,从一侧看去,仅见一线蓝天。山风吹来,呜呜作响,似虎啸,人听之,毛骨悚然。若值阴雨,浮云从缝隙穿过,如浪涛翻滚。锦屏岩,又称滴水崖,平展嶂列,上有清泉,漱玉泄玑,阳光朗照,五彩缤纷。南峰一侧,峭壁奇险。其中有一段通向峰顶的石岩,长约50米,顶宽仅2米余,两侧皆深谷,俯视不可见底。人行其上,心惊胆颤,为攀登大寨山之最险绝处。相传,心地不善者难以通过,故人称此处为“扪心桥”。明万历年间,文学家于慎行于此经过时,提心吊胆,冷汗浇身,过后甚为庆幸,遂写“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岩顶。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字迹至今显明可见。扪心桥景色怪异,如遇阴雨天气,一侧云雾迷?,将一切景物隐去,另一侧则一草一木,清晰可见。由扪心桥登至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西南方,东平湖似明镜,银光闪闪;古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远眺东方,群山逶迤,如涛如浪。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日记 于慎行(明)

  往闻人言,山以夜半观日出。访之羽人,五、六月间,平明乃出,五更可往也。于是坐而至五鼓,秉烛披裘以登顾。见山中云从涧壑吐出,如一缕烟,稍上而大,东西聚散,车驰马奔,倏然往来,倾刻减没。于是朱可大大呼以为平生未有,从者尽让东方作矣。回而东望,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而又渐没。

  赤霞半天,光色媚丽,间以碧绿。熠熠五色,直射衣袂。顷之,平地涌出赤盘,状如莲花,荡漾波面,而●炜不可名状,以为日耶。已,又一赤盘大倍于先所见,侧立其上,若两长绳左右汲挽,食顷乃定。羽人告日升矣。盖先所见如莲花者,乃海中日影,非日也。

  日且高舂,赤霞与影皆没而下,微见一线白,●●明减,羽人曰:海也。又顷之,日左黑气隐隐,一抹如连山长城。可大示予,此真六鳌所戴矣。羽人曰:云也。可大一呼走望海石上,取酒浮白,醉而熟寐。从者咸栗且呼,予睨而心壮之。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

      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赋四首
                于慎行
 西城仙馆侍中家,别苑春深玉洞霞。
一曲歌声听不散,随风吹落小桃花。

春红尽向野亭开,万绿轻阴锁碧苔。
独有梨花能似雪,尊前半拂舞衣回。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宫霞半吐玉阑干,春色迟迟上牡丹。
不是东风催未得,天香绰约不胜寒。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云乐 年代:【明】 作者:【于慎行】

文采飞扬   2009-08-02 22:37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上云乐





东厢食举百戏作,鱼龙曼衍中堂落。

华钟忽驻舞缀停,更进西方《上云乐》。

老胡家世是文康,紫髯深目华盖方。

白巾裹头火浣细,绿珠作带<革未>鞨长。

曾从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昆仑竹。

朝看阿母鬓成霜,夕见安期颜似玉。

却候明时日再中,朅来献赆玉门东。

流沙暮涉三万里,碣石天开百二重。

辟邪师子陈成列,赴曲声随箫鼓节。

汉苑白麟未足珍,宛城宝马空称绝。

老胡歌舞奏仙倡,为祝黄图日月长。

但愿百蛮九塞靖烽火,陛下长倾万岁觞。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慎行诗   



于阁学慎行九十四首

  【驱车上东门行】

  驱车上东门,回望咸阳路。

  郁郁五陵间,累累多墟墓。

  长夜号鼪鼬,秋风走狐兔。

  牧竖游且歌,行人四面顾。

  借问此何谁,昔时董与傅。

  车马如流水,第宅通云雾。

  富贵一旦空,忽如草间露。

  阅水日成川,阅世人非故。

  贤愚共一丘,千载为旦暮。

  嗤彼道傍子,营营胡不寤。

  【子夜歌四首】

  秋月照四壁,络纬当窗织。

  徒闻机杼声,终夜不成匹。

  始欲识欢时,愿作同心结。

  丝线不相逢,里许暗自别。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子夜春歌二首】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金屋燕初飞,长堤草已绿。

  春蚕不作茧,思子何由续。

  【子夜夏歌二首】

  何处复无暑,月出湖水边。

  泛舟芙蓉里,分明自取莲。

  含桃初作花,畏恐傍人见。

  今日食含桃,空条谁复盼。

  【子夜秋歌二首】

  凉风夜中来,白露凝如玉。

  不敢拭清砧,捣衣乱心曲。

  露井冻银床,秋风生桐树。

  任吹桐花飞,莫吹梧子去。

  【子夜冬歌二首】

  万里覆寒云,千村飞素雪。

  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华茵倚重炉,璇房卷罗幕。

  惊见雪花飞,谓是杨花落。

  【读曲歌】

  侬作博山炉,双烟吐不住。

  郎如飘风吹,但将香引去。

  【感怀】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杂诗三首】

  北登辽阳城,顾望三韩道。

  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

  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

  伤哉十万师,太半涂肝脑。

  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

  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

  闭关谢远人,良图胡不考。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

  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

  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

  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

  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

  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

  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

  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

  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

  驱马去郊原,弃置如遗迹。

  贤哉贵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

  神龙时未遇,蠖略蟠深渊。

  不有浮云藉,何由润八埏。

  鹍鹏随海运,一徙阴重玄。

  扶摇非有负,羽翮安能旋。

  远臣必有主,迩臣必有先。

  商君因景监,五羖介缪贤。

  内资富强业,外秉侯王权。

  功名岂不伟,烈士无称焉。

  行藏制在己,升沉制在天。

  寸尺既可枉,寻丈宁无愆。

  所以鲁连子,抗志青冥间。

  只矢三军解,单辞六国全。

  万钟苟不欲,屣脱如浮烟。

  谅哉天下士,畴克与比肩。

  【长安道】

  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

  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

  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

  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

  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

  夹道金羁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塞。

  人生得意自辉光,刺谒纷纷满路旁。

  一笑看人回禄命,片言酬客腐肝肠。

  小子胜衣皆受印,苍头结绶亦为郎。

  貔虎三千陈列第,鸳鸯七十闭东厢。

  银床月莹流苏帐,翠幕烟浮玳瑁梁。

  镫前北里千金舞,座上宜城九酝觞。

  年去年来无旦暮,春花秋月依然度。

  歌吹平连长乐钟,林园直接新丰树。

  只知娱乐不知忧,转眼荣华逐水流。

  谁道冰山可永峙,谁言天雨可重收。

  曾闻上将幽钟室,曾见元公赐养牛。

  博陆门前罗鸟雀,平津邸内走鼪鼬。

  古来世事浑如许,道上垂杨不解语。

  唯有东陵旧日侯,瓜田看尽青门雨。

  【大堤曲】

  大堤春尽花如雨,大堤女儿隔花语。

  扬州估客四角幡,暮泊兰桡宿江渚。

  芙容宝帐绿云鬟,翠簟银缸夜色寒。

  倚瑟当垆春酒尽,卷帷望月晓装残。

  石城一曲歌未足,日出天空江水绿。

  含啼送客更多愁,肠断烟波万里秋。

  【上云乐】

  东厢食举百戏作,鱼龙曼衍中堂落。

  华钟忽驻舞缀停,更进西方《上云乐》。

  老胡家世是文康,紫髯深目华盖方。

  白巾裹头火浣细,绿珠作带革未鞨长。

  曾从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昆仑竹。

  朝看阿母鬓成霜,夕见安期颜似玉。

  却候明时日再中,朅来献赆玉门东。

  流沙暮涉三万里,碣石天开百二重。

  辟邪师子陈成列,赴曲声随箫鼓节。

  汉苑白麟未足珍,宛城宝马空称绝。

  老胡歌舞奏仙倡,为祝黄图日月长。

  但愿百蛮九塞靖烽火,陛下长倾万岁觞。

  【武定侯墓歌】

  长安城西销客魂,故侯墓前双石门。

  空梁无风矰蛸挂,高台不夜鼯鼠奔。

  行歌牧竖上陇首,守冢老兵眠树根。

  道傍徙倚长叹息,千古此意谁与论。

  当时贵宠真无匹,势倚青天回白日。

  骖乘亲陪别苑游,行香日侍斋宫直。

  元公铁券大国封,都护金章新样刻。

  玉鞭蹀躞内厩马,雕盘络绎尚方食。

  权相交欢亦扫门,彻侯受酒咸避席。

  此时意气薄青云,睇笑看人宠辱分。

  负郭园池田太尉,重城甲第霍将军。

  求仙偏访烧铅客,亡命多归带剑群。

  曲阁重楼春自驻,繁弦急管日初曛。

  自言富贵无销歇,争见桑田海亦竭。

  未央宫前请室开,咸阳道上车尘绝。

  闲门行马卧莓苔,旧馆罦罳藏雨雪。

  只今尺土闭空原,岁岁春啼杜宇血。

  吁嗟嗟!世皇二宠倾朝廷,前有武定后咸宁。

  福过俱为万人指,法行再见七庙灵。

  人间荣悴咸可数,古为来谷与郿坞。

  前车已却后车驰,请君但看北邙土。

  【双林寺歌(万历初,大珰冯保营葬地,造寺曰双林,即冯之别号也)】

  道旁佛宫谁者筑,珠楼宝殿横山麓。

  僧徒指点为予说,此寺方成主人逐。

  忆昨十载气薰天,吐纳日月挥云烟。

  外廷稍引三公势,内禁亲操六玺权。

  出入钩陈留管钥,笑谈甲观走金蝉。

  建寺平侵贵主第,施僧直请大官钱。

  输来多宝堆成塔,辇尽黄金布作田。

  法宫梵宇何连曼,胜地名区看不断。

  墓上林园学九陵,祠前楼阁成双观。

  落成牛酒国亲供,建醮香花天女献。

  吁嗟此寺独渺小,赤刀已欲盈千万。

  我皇神威符世祖,距脱大奸俯地取。

  郭家金穴入水衡,邓氏铜山归少府。

  庐儿解玉乞街衢,宅妇怀簪随卒虏。

  惟余此寺在郊原,虹梁绮构谁为主。

  蛛网空悬梵铎风,青苔自锁玱琅雨。

  盛衰转盼那不有,几年翻覆看如许。

  君不见江陵城头土三尺,若敖馁鬼不来食。

  一代贤豪此谓何,尔全首领恩亦极。

  【雪后登楼看山歌】

  昨朝飞雪满大荒,登楼四顾天茫茫。

  今朝登楼禁不得,吾与青山头并白。

  筠床呼酒皛宇开,瑶华积作中天台。

  对山遥劝一杯酒,平生与君为素友。

  君今头白青有时,奈何吾鬓真成丝。

  【雨中舟行】

  天阔雨冥冥,孤帆过驿亭。

  云吞江树白,雾失晓峰青。

  岸鸟迎船湿,河鱼出网腥。

  生涯多少恨,无处异飘萍。

  【题画】

  黯淡秋湖色,涵虚望渺然。

  断桥横落日,远水出寒烟。

  雁向平沙落,鸥依折苇眠。

  吾家住湖上,闲杀采菱船。

  【应制题画四首(有引)】

  (万历戊寅正月,上出内府画册二十六幅,命日讲六臣分题奏上,各赐银豆一包。时同事者,宫詹吴门申公、宫谕信阳何公、宫洗新都许公、宫赞武陵陈公、翰撰南充陈公也。予分得四题如左。)

  轻绡寒色动,不是月华开。

  鸟道千岩迥,江光一径回。

  虚无分玉树,仿佛想瑶台。

  未拟歌黄竹,阳春遍九垓。

  (右雪景。)

  潇潇一幅上,秋气满枫林。

  半似随风引,全疑夹雾阴。

  远峰看处暝,疏树望来深。

  笔底烟云色,争知用作霖。

  (右烟雨。)

  笔端成大造,海鸟若相忘。

  暮雨汀莎湿,春风岸芷香。

  柳边迷落絮,云里带飞霜。

  总为经天藻,长留羽翰光。

  (右宣庙御笔汀鹭。)

  渺彼榆枋翼,丹青画作真。

  静眠宫草日,闲傍苑花春。

  顾影骄金距,逢场上锦茵。

  非同珠树鸟,独用羽毛珍。

  (右鹌鹑。)

  【邵伯湖夕泊】

  日暮倚兰桡,秋江正寂寥。

  驿门斜对雨,郡郭远通潮。

  急橹看商舶,寒灯见市桥。

  隋堤前路近,欲听月中箫。

  【长干】

  白门通市里,传是古长干。

  陌柳藏鸦曙,秋潮带雨寒。

  横塘归客断,子夜旧歌阑。

  别是繁华地,休将六代看。

  【秦淮】

  秋月秦淮岸,江声转画桥。

  市楼临绮陌,商女驻兰桡。

  云里青丝骑,花间碧玉箫。

  不知桃叶水,流恨几时消。

  【白沟河】

  西风吹易水,晓饭白沟河。

  猎骑平原浅,渔舟别渚多。

  地分燕赵敌,国蹙宋辽和。

  今日逢全盛,卢龙尚枕戈。

  【赠人为金吾郎】

  陌上锦云连,期门校猎旋。

  射声银作镝,蹑影玉为鞭。

  撇草连双兔,凌空接两鸢。

  应怜汉飞将,白首滞穷边。

  【咏史】

  十八侍中郎,春深侍建章。

  呼卢金戺侧,蹋鞠玉楼旁。

  夜赐离宫酒,朝薰异国香。

  可怜秦殿女,向月卷罗裳。

  【上隔马岭旧寺】

  荒凉经古寺,迢递出层空。

  路抱千峰转,天开一窦通。

  残松疏雨后,颓瓦夕阳中。

  独有余僧在,逢迎问转蓬。

  【秋日南溪闲眺得李宗伯丈书】

  溪阁非无事,秋清日转长。

  扫花安鹿柴,帖石补鱼梁。

  高树留新雨,平波澹夕阳。

  远书何意至,三读素心伤。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

  圣后乘乾奉帝禋,日躔南陆协灵辰。

  九关肃启天门钥,万姓欢随御辇尘。

  楼雪初融丹禁晓,葭灰微动玉衡春。

  虚惭珥笔亲文物,实有《甘泉赋》未陈。

  玉阑东畔画帘前,到处常随豹尾旋。

  圣代仪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来偏。

  琅函赐锦驰中骑,宝鼎分餐出御筵。

  斋室受釐应有问,朝回犹恐夜深宣。

  绛阙阴沉启秘扃,銮舆肃穆款真庭。

  霜凝碧落天衣湿,月上仙坛玉树青。

  帝座三重开万象,云门六变走群灵。

  祠臣秉笏香烟里,时向珠躔望景星。

  绛节氤氲上太清,紫烟缥缈冠层城。

  鹓行不动瑶墀影,凤幄微闻玉藻声。

  律应一阳璇象转,福凝五位泰阶平。

  礼成回跸传行漏,百尺华灯阙下明。

  灯火薰天夹路旁,属车旋处翠华张。

  非烟拥盖璇霄丽,若月乘轮御陌长。

  十里香花连泰畤,千门鼓吹彻昭阳。

  皇诚已自通天贶,万祀应知宝祚昌。

  紫气葱葱绕禁庐,南郊迎日履长初。

  皇王礼乐光前殿,侍从声华满后车。

  汉畤龙麟金匮纪,周台云物彩毫书。

  雄文亦是乡人似,齐客谈天恐不如。

  【馆课冬至斋居】

  缇室灰飞晷欲长,清斋仙馆坐焚香。

  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

  笔望五云迎舜日,心随一线入尧裳。

  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

  【葛端肃公挽章】

  少年声价省郎游,一节冰霜到白头。

  降岳神生星应昴,济川功就壑藏舟。

  朱门旧第公槐影,落日新阡宰树秋。

  惟有故时双鹤在,月寒华表不胜愁。

  【在告书怀柬可大】

  金门何事转愁予,日见红尘上锦裾。

  祗为思归常数雁,几因多病欲焚鱼。

  乡心瓦上三更雨,客计床头数卷书。

  幸藉旬休聊闭阁,文园从此卧相如。

  【病中遣怀】

  三月孤斋斗帐寒,十旬休沐主恩宽。

  闲翻药裹呼儿晒,细检诗筒借客看。

  千里乡心芳草绿,一年春色杏花残。

  浮踪去住浑无赖,行路人间信是难。

  【山居自述呈王对南相君】

  阙下班行旧日分,海边名姓少人闻。

  一竿自钓南溪月,五牜孛亲耕阪上云。

  竹径常无猿报客,松关惟有鹤为群。

  只缘不忘平生谊,寒雁来时屡梦君。

  【宿云楼闲坐】

  久将心事付山灵,石几焚香对翠屏。

  万里秋声云外雁,一天寒色雨边萤。

  闲来解自烧茶灶,病里凭谁著酒经。

  总为此中堪避地,不教人指少微星。

  【恭闻东宫礼成志喜】

  午夜前星耀禁林,龙楼紫气晓来深。

  当年苦竭愚臣悃,此日真知圣父心。

  关塞烟销休战伐,江湖春至起讴吟。

  瑶图亿万高皇统,只有神灵护至今。

  【新都程君房寄墨数螺道中为税使所榷戏作志感】

  客卿闻已渡江涔,乌有何从问艺林。

  楮国交游成落莫,松侯封爵付销沉。

  思玄但检张衡赋,守黑空遵老氏箴。

  为语中人休错误,隃糜原不化黄金。

  【闲居述怀】

  未老归随鹿豕群,十年阅尽北山云。

  神全瓦注原非巧,名混金瓯久未分。

  岁晏谁能怀邓禹,功高自合谢田文。

  华阳十赉皆君宠,九命何殊阙下闻。

  纪赐四十首(有序。录三十首)

  (皇上登极以来,日御讲幄,谈经论艺。五六儒臣趋陪近弼,晨朝三接,宠赉便蕃,岁无虚月,即勋贵大臣有不与焉。臣慎行自丙子七月叨侍讲读,至己丑七月进掌春卿而解,计横经玉案前后十有四年,所受特恩赐予,不可数计。迎仞皇上隆儒重道盛心,近世帝王所未尝有。文史小臣过承丰渥,念虽捐糜无以报称。归田闲日,录出岁时赏赉,每事占诗一首,以纪荣遇,且昭圣明初政勤学向道如此,使后之传闻者有所诵说,以对扬君父之盛美云。其不书年月者,岁岁有之。辛卯腊月,臣慎行顿首记。)

  【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延英别殿倚平台,问道恭承步辇来。

  讲席平依丹地转,经函近对御筵开。

  凝旒晬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

  圣学方隆恩礼茂,儒臣长此奉康哉。

  【丙子七月初侍日讲纪述】

  内殿云深启法筵,隔屏初听玉音宣。

  宫臣举案趋宸幄,阁相垂绅拱细旃。

  壁影丝丝浮绣网,签头字字指瑶编。

  冰兢祗惧终无补,未觉身依尺五天。

  【丙子九月工部奏进万历制钱式样赐讲官六人各一锭】

  汉苑新成少府钱,万年宝历赤文镌。

  青凫出冶铜官奏,黄纸题名玉署传。

  赵壹囊空留暂满,东方俸薄赐常偏。

  五侯甲第虚成埒,未拟儒臣受宠年。

  【丁丑三月上亲洒宸翰大书责难陈善四字以赐】

  龙笺一幅日星光,天藻昭垂自尚方。

  久向横经窥圣蕴,还因纳诲奉奎章。

  琅函想见仙毫动,蓬室惊闻御墨香。

  儒术承恩逢景运,非同常侍漫登床。

  【丁丑五月大旱雩祷上斋居御讲颁赐素蔬一盒】

  云汉忧歌岁事艰,桑林虔祷圣心殚。

  祈年不辍金华讲,减膳犹分玉箸飧。

  始见仙盘疑泛露,却尝宝馔是调兰。

  崇朝肤寸纡宸想,霖雨应腾四野欢。

  【戊寅正月上出内府画册命讲官六人各题四幅分得宣庙御画二幅诗成奏上各赐银叶一包】

  百年壁府护仙葩,奉诏恭题睿览赊。

  岂为丹青悬日月,欲凭翰墨发云霞。

  叨荣乍捧银为叶,摛藻虚惭笔有花。

  文学承恩逢盛典,黄金买赋未应夸。

  【戊寅正月上尚巾礼成群臣称贺赐白金文绮】

  负扆年来海岳安,春朝绣帻始胜冠。

  龙楼拂曙天颜近,玉座垂旒日角宽。

  九庙神灵应已慰,两阶环佩不胜欢。

  迩臣幸奉青蒲对,珍赐还看出上阑。

  【戊寅正月进讲赐大红织成段衣一袭】

  讲殿朝朝圣渥频,赐衣又见出枫宸。

  织成共识金梭巧,贡到初开锦样新。

  色借宫云红近日,香浮仙佩暖宜春。

  垂裳幸值轩唐理,补衮无劳愧许身。

  【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节启青阳岁籥新,金人十二画为神。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近臣。

  彩胜仍分仙禁缕,云屏况借汉宫春。

  却怜寂寞扬雄宅,门巷恩光接紫宸。

  【端午赐黄金艾叶银书灵符等物岁以为常】

  芙蓉阙下玉书宣,午日恩颁侍从前。

  宝叶光分仙岛月,灵符香缀御炉烟。

  岁时旧自荆人记,风俗曾经汉史传。

  闻道宸游临太液,龙舟凤管画楼边。

  【八月十七日万寿圣节赐白金文币及镂金万寿福禄篆字银书黄朱灵符等物岁以为常】

  华渚祥开禁御天,恩光每觉近臣偏。

  函加白璧来天上,锦散红云出日边。

  裁就灵符华舜旦,镌成宝画记尧年。

  衔恩效祝惭无补,金鉴先侍献御筵。

  【十一月二十九日圣母万寿圣节赐金币镂金篆字黄朱灵符等物岁以为常】

  长乐凝和婺彩光,侍臣沾贶圣恩长。

  璆琳内苑开银瓮,云锦天机隐御香。

  鸟迹呈书仙算永,龙文纪瑞宝符黄。

  朝来碧落箫《韶》度,内殿亲称万寿觞。

  【冬至恭侍庆成大宴】

  南郊夜燎泰坛烟,内殿朝开大庆筵。

  两陛衣冠承湛露,千门钟鼓震钧天。

  亲瞻玉几云霄上,久泛仙杯日月边。

  温旨三传咸已醉,欢声动地未央前。

  【甲戌七月奏进穆庙实录赐白金文绮宴于南宫】

  ?书金匮愧非才,曾是先朝侍从来。

  鹓列趋随兰检进,龙衣立待石函开。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

  大典已成鸿号永,圣心南面尚含哀。

  【赐画面川扇】

  九华彩扇贡巴东,午日承恩出汉宫。

  云影金泥黄帕解,花开宝绘玉函空。

  擎来濯锦江头月,动处披香殿里风。

  自是君恩在怀袖,惟将皎洁矢丹衷。

  【赐鲜笋】

  殊锡光生玉笋班,曾从青简赋檀栾。

  蒲筐乍解香盈座,锦箨初分绿满盘。

  一饭疑含仙禁雨,三秋犹忆北窗寒。

  惭无凤实仪千仞,祝有龙孙长万竿。

  【赐鲜藕】

  芙容别殿晓风凉,玉井灵根出水香。

  荐熟方闻开寝庙,赐鲜已见布朝堂。

  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

  忆昨金鳌桥上望,红衣翠盖满银塘。

  【赐鲜枇杷】

  嘉名汉苑旧标奇,北客由来自不知。

  绿萼经春开笼日,黄金满树入筐时。

  江南漫道珍卢橘,西蜀休称荐荔枝。

  千里梯航来不易,怀将余核志恩私。

  【赐鲜桃李】

  讲罢传宣殿左厢,分将苞品灿盈筐。

  宫桃剖出丹霞冷,仙李沉来碧玉香。

  方朔瑶池人汗漫,安仁金谷赋荒凉。

  怀恩正恐虚秋实,不羡春华吐艳阳。

  【赐鲜鲥鱼】

  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

  尧厨未进银刀鲙,汉阙先分玉露盘。

  赐比群卿恩已重,颁随元老遇犹难。

  迟回退食惭无补,仙馔年年领大官。

  【己卯春以病在告上疏乞归值圣体违和旋即万福再赐万喜金字白金文绮于私第拜恩】

  春朝华祝动仙班,寂寞词臣尚闭关。

  七日曾疑游帝所,一春全未睹天颜。

  簪符已奉期门送,金帛还从卧阁颁。

  长使圣躬承昊贶,归山魂梦亦应闲。

  【癸未甲申三扈圣驾上陵赐大红织金曳撒鸾带等物】

  阁门五夜听传呼,受赐先从左阙趋。

  绣带平悬金凿落,鞶囊斜挂锦襜褕。

  行随豹尾陪天仗,立傍螭坳夹御炉。

  却笑甘泉称侍从,不知原庙似今无。

  【甲申春月扈从车驾奉两宫圣母阅定寿宫赐彩花文绮等物】

  銮舆三驾碧山隈,墨食欣传福兆开。

  地拥真图连朔塞,天留紫盖作轩台。

  两宫共倚璇丘望,万乘亲扶玉辇陪。

  遥见黄门传散彩,红云朵朵下山来。

  【丙戌廷试读卷赐宴文华西室遣内监出陪例也】

  临轩五度擢英才,品第连朝直帝台。

  香案前头文字进,殿门西畔俎筵开。

  清班许从元公列,曲宴传教内监陪。

  圣代得贤应有颂,遭逢惟祝泰方来。

  【丙戌秋月以皇次子生赐万喜金字彩花金币等物】

  西宫送喜到宸旒,侍从恩随禁苑优。

  胜剪双枝花作采,金镌万喜字当头。

  他年茅土应藩汉,此日圭璋早颂周。

  共识昭陵多王气,年年春色满龙楼。

  【丙戌冬至南郊扈驾圣母轸念天寒特赐姜苏杏仁一盒】

  黄门飞鞚到天坛,传道东朝赐讲官。

  只为甘泉劳扈从,特从温室下盘餐。

  调兰欲动先春色,斫桂浑消午夜寒。

  慈念殷勤知有望,惭无一字罄衷丹。

  【丁亥二月奏进大明会典赐白金文绮宴于南宫仍给三代诰命】

  九朝谟烈玉书藏,祖德宗功万祀昌。

  汉代不须条故事,周家惟用考前王。

  颁恩内省温纶降,赐宴南宫广乐张。

  就里儒臣称最渥,特烦三锡下龙章。

  【戊子九月寿宫随驾步视宝城还于东廊称贺玉音宣劳赐茶并赉彩花文绮等物】

  朱楼绛阙冠层霞,玉旂金支驻翠华。

  元相幄中分御锦,侍臣冠上珥官花。

  仙基步阅教随驾,别殿常参命赐茶。

  可道龙颜多喜豫,万年福地属皇家。

  【己丑六月三品考满荷蒙圣恩遣内使及门赍赐羊酒宝钞】

  典礼南宫侍禁筵,还因奏绩荷恩偏。

  牢尊特遣中涓赐,楮币亲从少府传。

  漫拟恩华同八座,犹将名字厕群仙。

  多惭衮职曾无补,一卷牙签十四年。

  【辛卯九月乞休得请钦遣内使赍赐路费宝钞次日又遣内侍赍赐白金文绮盖六卿日讲各有特恩也。】

  乞休十疏始抽簪,敕使连朝出禁林。

  备物卿臣元自厚,殊荣讲幄旧来深。

  初衣已卷天机锦,归橐犹函内殿金。

  惭负宸慈何以报,惟将丹扆效余箴。

  【恭谒孝陵有述十二韵】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圜陵闭,衣冠寝庙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冶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题忠顺夫人画像四首】

  燕支山色点平芜,染出春愁上画图。

  一曲胡笳明月夜,边声又度小单于。

  边城新舞《柘枝》辞,降得浑邪罢汉师。

  不道长安春色少,甘泉宫里画阏氏。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

  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沄春寒。

  莲花宝铗绿云鬟,不脱襜褕款汉关。

  枉杀白登城下画,虏中原自有红颜。

  【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四首】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

  桃花落尽武陵溪,碧草芊芊岸柳齐。

  洞口主人今不在,青山如画鸟空啼。

  谷口花深日欲低,水边村落听鸡啼。

  晚山更自多佳气,一带寒烟暮雨西。

  霸主荒坟俯碧溪,夕阳草树冷凄凄。

  山前带雨声何急,流到台前不向西。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赋四首】

  西城仙馆侍中家,别苑春深玉洞霞。

  一曲歌声听不散,随风吹落小桃花。

  春红尽向野亭开,万绿轻阴锁碧苔。

  独有梨花能似雪,尊前半拂舞衣回。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宫霞半吐玉阑干,春色迟迟上牡丹。

  不是东风催未得,天香绰约不胜寒。

  【题张学士闲云馆】

  芙容江馆闭霏微,江面闲云拥钓矶。

  春色不胜芳草绿,萋萋长似待人归。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慎行神道碑(俗称旧县龟驮碑),立于平阴县(今属东平)旧县乡旧县二村西古大道(现220国道旁)。系明代阁老邑人于慎行神道碑。
  该碑石料为当地产石灰石,其高度现无确切数据。据当地人与当年毁碑人回忆推算,通高应在18米左右,宽约1.8米,厚约0.6米左右。碑帽为蟠龙高浮雕。碑阳面边沿刻饰龙戏珠及花鸟等。底座龟蚨长约3.5米,形状精细逼真。
  此碑只阳面有文字,共50余字,中间阴刻大字32个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谷山于公神道”。碑首额书:“大明”二字,款题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十二月二日敕建,知东阿县郑国昌监制”等,为明代大书法家邢侗所书。
  其碑因形体高大,雕刻精妙,几百年来闻名遐迩。但又因其史志均无记载,又立在旧县境内,且距于慎行墓地(于林)甚远,故成为当地一谜。世人多有猜测,一是旧县古为大道,历代在此设有驿站,于氏后人为扬名,将碑立于此。二是碑料取材于旧县北寨子山上,因其太重无法过山运到洪范于林,故立碑于此。此碑,在当地又有很多传说,凡推车、大车过此,如不向龟嘴内抹油,车轴便“崴耳”、掉轮、出事。

据说此碑在立起时无法使之立起,来了个白胡子老头,人们请教他,他说:“我土壅胡子了,也没法了。”说完就消失了。人们以为神,仔细琢磨,原来是提示人们用土壅!这样一点点的垫土,碑竖起来了。在当地旧县乡希望小学南墙边,至今有个大坑据说是当年挖土的遗迹
  该碑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据说是陈山口村的陈荣某,用炸药炸毁的,第一次没有炸毁,第二次使用了更多的炸药)。此举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慎行年谱画册  此画册是于慎行60寿辰(即明万历三十三年),由会稽金生雅工写照、“生平履历,自幼至老,种种状貌衣冠及所遇之境,共成三十六幅,汇为一册。”

    于慎行除亲笔为其年谱画册写了两页题辞之外,又为每页画幅写了文字说明附页。加之后人题辞,原画册应有78页。其中画幅36页,文字说明36页,题跋封面6页。画册为绢本工笔设色,全绫装裱。纵57厘米,横43厘米。

    现仅存画页23张,文字页11张,总计34页。文字页中包括封面1页,扉页1张(上以小篆书“东阁衣冠"四字),于慎行题辞2张,文字说明5张,清嘉庆时冯云宛鸟 题跋1张。

    年谱画册是明代珍品,画工精细,形象逼真,对研究明代礼仪、服饰、建筑、生活习俗及于慎行履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于慎行肖像画轴  由“会稽金生”所画,与其<<年谱画册>>出自一人之手。画绢本绫裱。画主人着礼部尚书官服及冠戴端坐式全身像。画心纵150厘米,横97厘米。

    于慎行之母肖像画轴  画像与于慎行画像出于同人之手,明万历三十二年由“会稽金生”所画。画为绢本绫裱。画主人着诰命服饰端坐式全身像。画心纵156厘米,横87厘米。

    山水六条屏  为水墨山水,绢本绫裱。画心纵120厘米,横40厘米。清代作品,署名“华浦道人”。

    仕女花卉六条屏  为着彩工笔人物花卉画,工笔浅色纸裱。画心纵30厘米,横33厘米。仕女画四幅,花卉画两幅,计为六幅。此画为清末著名画家黄山寿所画。

    楷书中堂立轴  为绢本绫裱。画心纵220厘米,横90厘米。字为楷书,6.5厘米见方,古朴遒劲。为清道光、咸丰时期进士、侍讲学士冯培元所书。

    行书对联  纸本绫边裱。画心纵142厘米,横40厘米。联曰:“今日扬雄一厘足,却追范蠡五湖中”。由晚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和书。

    小篆手卷  由清代书画大家邓石如书。纸本纸裱。横100厘米,纵24厘米。小篆书为“随手拾得”四字。

    富贵平安图轴  画轴绘水墨牡丹花卉,画心纸本纸裱。清代高凤翰画。

    敕命书卷  计有5件,分别是嘉庆、道光、光绪朝颁给明礼部尚书于慎行后代的封赏、嘉奖的敕命书,即圣旨。敕命书全绢裱成长卷。均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并盖有当朝的御玺。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阁老五件事

一、神  童

据说阁老于慎行,四五岁就能作诗习文,趴在桌上挥笔练字,很用功。八岁那年,正值科选,他赶到京城,误了考场,但他执意应试,主考官强不过他,带有取笑之意,临时出了个题目:“你围着我正转三遭,倒转三遭,我就中你。”当时阁老眼珠一转,边走边说出两句诗来:“万般狸猫板上跑,围你转一遭就够了。”主考官听后惊叹不已,躬身询问,和阁老啦起家常来。当即点他为进士,且奏明圣上。皇帝听后,很赞许,称他神童。过了几年,又让阁老参加殿试,试后让他教太子三代。后封为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

二、减  灯

相传于阁老小时候去狮耳山上学,路过一条小溪,总有一白须老头背他过河,天天如此。放晚学后,阁老走到山下,身后就出现四个灯笼送他回家。他心里有数,不过不说罢了。他的老师精细过人,目送他时,发现这情景,自语道:“慎行未来必是国家之栋梁。”

有一天,老师突然发现送阁老的灯笼少了两个不由心内一惊,情不自禁地说:“此乃不祥之兆。”第二天,老师把阁老叫到自己屋里,严肃认真地问:“这两天你在校外做什么错事来吗?”阁老说:“没有。”老师脸上突着青筋,严厉地说:“你要仔细想一想,从实讲来,你瞒不过我。”阁老耷拉着脑袋,细想一会说:“老师,前两天吃过晚饭,我到同学张严初家串门,他在家里写休书,有一字不会写问我,我给他填上了,听说他媳妇很贤惠,因一点误会,被他撵回娘家去了。老师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不但不劝阻,反而助他为虐,真岂有此理。你快去他家把休书要回撕掉。”阁老沉痛地答道:“遵命”。

过了一天,老师发现送阁老的灯笼又成了四盏。

三、少瞎一粒米,多增一年寿

相传阁老在朝时,从不忘简朴节省。每次用饭,都用筷子把沾在碗上和掉在桌上的饭粒叨起来吃掉。他手下佣人及亲人都非常钦佩,都仿效他。

有一次阁老风趣地说:“我吃了这些掉的饭粒,就能多活好多年。”果然,阁老年寿较高,后人传“少瞎一粒米,多增一年寿”,这话不假。

四、阁老打躬

都说于阁老礼贤下士,官大不傲。县太爷的八抬大轿,经常鸣锣呐喊路过阁老府门外。阁老爷听见声音,不管是吃着饭,待着客,还是忙着其它事,都要先停下,整衣打躬,直至声音远去为止,以表示对地方官员的尊重。也有一些官员认为阁老这样做有失身份和体面。有的则听见声音跑到府外,喝斥县太爷的班头衙役们:“还不收起你那破锣烂鼓,阁老爷在府里还向你们打着躬哩!”他们立即偃旗息鼓表示尊敬阁老。

五、胡同的来历

你知道前后于街中间相通的那条胡同的来历吗?

相传于阁老在京为官,家人院公自然觉得威风,东邻周家也是财门大户,两家因为一道墙闹了意见,争持不下,越来越紧张,大有打大仗的苗头。于家写了急信,差人快马星夜赶往京城。

家人见了阁老,呈上书信,心想:只要一纸公文,下到县衙,还有周家的好吗?阁老看完家书,写了两句话,就命家人送回家中,依书而行。

书上这样写:“他进一墙,咱退一墙,再进再退又有何妨?”家里人含气照办了,原墙扒了,后退一墙。周家一看心想:你退一墙,咱们也退一墙。就这样,一条四尺多宽,沟通前后于街的胡同形成了。从此,于、周两家结为善邻。

(讲述人:于照春,男,65岁,汉族,初小,务农;搜集整理人:于显,男,40岁,汉族,高中,教师;流传地区:东阿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古城——东阿镇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东阿古城的沿革。
    据文献记载:东阿老城始建于秦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秦汉时称谷邑,隶属老东阿县。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知县朱真因避水患,将县城迁至谷邑,筑墙挖河,坚城固垒,这就是东阿镇为县城的发端。1947年,东阿县城迁往铜城,因而东阿做为县城的历史长达572年。它春秋时为齐相管仲的采邑,三国时是东阿王曹植的封地,明朝时诞生了三代帝王师于阁老,更兼有圣药阿胶发端于此,它同时又是阿胶文化滥殇之地。由于历史变迁,我们只能通过先人留下的遗迹窥探它千年古镇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我们先游览少岱山。
    少岱山,地处城东,毗临护城河,高82.1米,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因其地处泰山之西,故名少岱,俗称小泰山。山上现有碧霞宫和管仲亭。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祠,俗称泰山老奶奶庙。建于少岱山顶北端的高台上,红墙灰瓦,飞檐花脊,蔚为壮观。相传泰山金氏三妹来东阿施药救人,后人为感恩而修祠供奉。至今仍有很多善男信女到这里顶礼膜拜,祈福迎祥。
    碧霞宫东侧这座亭子就是管仲亭。东阿镇在春秋时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当地人在老城建亭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古亭因年久失修不复存在,此亭于一九八八年在少岱山重建。亭高6米,石座木结构六角单檐式仿古建筑,亭顶楹梁上的彩绘记述的就是管仲治国的故事。
    从少岱山西侧沿古石道下山,我们就看见了东城门。古城有五座城门,这座是东城门,也称少岱门。过去城门上方建有单檐结构望楼,洞内设两道大门。门洞砌青石为基础,上用青砖粘石灰发券,结构十分坚固。据记载:当时城墙周长四里一百三十步有余,高一丈八尺,护城河宽一丈五尺,深一丈,城墙用三合土和糯米汤夯筑为胎,外砌青砖,从这些城墙残块,我们不难想象它的坚固。
    由此往南即是阁老府遗址。
    参观阁老府遗址,首先了解一下于阁老其人。于阁老就是于慎行,衙前村人,生于明朝嘉靖二十年(1545年),卒于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他自幼聪明好学,六岁中秀才,隆庆二年考中进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皇帝日讲官。著有《读史漫录》、《谷城笔录》、《谷城山馆文集》、《谷城诗集》等。《明史》称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文学为一时之冠”,卒年六十三岁,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公。
    相传于阁老年高回归故里,用上好的阿胶、玫瑰、高粱、小麦酿酒,准备献给皇上。不料,万历皇帝御驾东阿专程探望恩师。饮此酒后,连称:“好酒”,当即吟出:“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的诗句。至今阁老贡仍是我们宴宾待客的地方名酒。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阁老府遗址。这里就是阁老府的大门,门楣上书“黄阁调元”,下书“谷城世家”,意在赞颂阁老为人、为文、为官的成就。进了大门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家庙,现存有家庙谱碑,西院就是阁老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现只存三间库房。
    阁老府西行不远就是永济桥。
    永济桥,原名“狼溪桥”。它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曾两次坍塌,我们看到的这座桥是明万历四十年由知县李时馥重修的。桥长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照人。当地人用顺口溜来概括它建筑的精美:七对狮子一对猴,四四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二条流水沟。望柱上的狮子有的手握寰球,气吞山河;有的圆睁双目,仰天长啸;有的怀抱幼崽,憨态可掬。这些圆型雕饰物不是蘑菇头,而是莲花骨朵。栏板上雕刻的图形是夸张了云朵与莲花,因为水从云生,莲生于水,所以莲花与云朵就成为桥上雕饰的一般内容。桥南北两侧拱楣上镌刻了两只凶悍、威猛的兽头,当地人称之为狼头,其实它不是狼头而是饕餮。传说饕餮是龙的儿子,善喝水。人们把它安置在河桥之上,就是希望它吞下暴溢的河水,保护一方平安。我们在桥上荡舟,可以看到这座桥的拱圈。它不是传统的交错穿插结构,而是单排石块独立成拱,这样可以保证一拱受损而其它拱圈仍能通行。据《续修东阿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桥脊东侧拱圈上大石垂下两方,悬三四寸,见者惊心,闻者束手。想不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八月,未见施工整理,竟然平复如初,且有灰迹新痕,人皆惊异,啧啧传闻。为我们留下了拱桥不修而缮的千古之迷。
    说完桥,我们再欣赏一下这溪河美景:浪溪河汇九泉之水,清爽甘洌,“春时云树低垂,流波荡漾,风景甚美”,是人们游玩垂钓之妙境,称“狼溪春水”,为“东阿八景之一”。
    看到狼溪河,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阿胶。
    《中国药学文辞典》记载:“古法先取狼溪河水,以浸黑驴皮,取阿井水熬胶”。对阿胶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二千多年。古东阿城熬制阿胶的店铺颇多,其中以邓氏“树德堂”和“涂氏怀德堂”最为著名。晚清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嫁给咸丰后迟迟不孕。服用“邓氏树德堂”阿胶后,喜得贵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咸丰大悦,即赐给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黄马褂一身、手折子一个,赐邓氏树德堂阿胶一个“福”字,御封树德堂阿胶为“贡胶”。同治十年,朝廷曾派四品饮差来树德堂监制“九天工序贡胶”。1915年,东阿镇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为躲避黄河水患,东阿镇驻地自1976年开始东迁,截止目前,新城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先人创造的文化,激励着勤劳的东阿人去创造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谱写出让后人也为之骄傲的壮丽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阿城门的来历

大家知道,不管是县城还是皇宫,都有四个城门,而老东阿县城却有五个城门,即东门(少岱门)、西门(安平门)、南门(聚宝门)、北门(清溪门)、东南门(天池门),老东阿县城比其他县城多了一个东南门。据说,这是专门为于阁老开的。因为于阁老是东阿县人,告老还乡后在东阿县城居住,因为他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带职还乡,出入城门时,当地的县太爷要行大礼的,于阁老为了不给县太爷添麻烦,就要求开了一个东南门,方便出入。当时有一顺口溜:东阿县出了个小能人,开了个东南门。由此也可以看出于阁老的高尚品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