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52
- 帖子
- 精华
|
发表于 2012-2-16 15: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yuehua 于 2012-2-16 03:35 PM 编辑
宁夏于氏父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步入今天,宁夏亦发展为市场经济时代,于氏家族企业的回顾,则反映了宁夏早期工商业萌芽状态时的一个侧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同事谈起家住银川市的90岁的于光彦老人的家族及其个人的不凡经历,引起了我采写的兴趣。经同事引荐,老人向我谈起了辛亥革命前后鲜为人知的于氏家族发迹的历史,这在当时经济凋零的宁夏实属罕见。
万盛恒烧房
于光彦的父亲于钦1871年出生在甘肃省宁夏府宁夏县(今银川市)杨和乡王太村,虽然于家世代务农,但于钦并不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机智多谋,胆识过人。那时,有一个姓张的山西人与于钦的父亲交往很深,他曾开过天裕烧房,后来烧房倒闭,于钦的父亲在他落难之际收留他在家中住下。这个于钦称为“张叔”的山西人有一手制酒曲的绝活。
光绪十五年于钦18岁时,他决心将与张叔酝酿已久的开酒坊的想法付诸实施。于钦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但老实巴交的父亲担心败家不同意他开酒坊,可是于钦主意已定,他将全家仅有的十几亩田地和住房作抵押,从吴忠的一个商户那儿贷来了银钱,开办了万盛恒烧房。
制酒伊始,从原料到各工艺流程,万盛恒烧房严格把关,在张师傅的倾心操作指导下,很快酿出了好酒。于钦先是让周围的乡民们白喝,逐渐地,乡民们逢节庆、婚丧嫁娶时,都会买万盛恒烧房的酒喝,万盛恒烧房的酒不仅味道好,也比县城里卖的酒便宜。万盛恒烧房在精心经营中逐步实现了原始积累,于钦又开始拓展新的市场,在农村集市和县城集市上,把标有万盛恒烧房招牌的酒让众人白喝,有内行的人喝后连称“地道好酒”,于是万盛恒烧房的名气不胫而走,销量日增,几年后万盛恒烧房就还清了借贷的本息。
于钦有着与生俱来的经营天赋,他开始了第二步创业,瞄准了吴忠这个当时宁夏商业集散的中心。他在吴忠租赁了店铺卖酒,同样以赏酒、赠酒、送贺酒等办法扩大宣传,制造影响,同时采用灵活变通的销售方法,可代销、赊销,农家还可用粮食等物换酒。万盛恒烧房的酒品质好,经过长期的竞争,终于声名鹊起,销量日增。几年后,万盛恒的酒在宁夏已负盛名,此时万盛恒烧房有雇工近百人,作坊40多间,为当时宁夏作坊之冠。
此时,风雨飘摇下的清王朝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威逼下频签赔款割地条约,而赔款全部转嫁于民众头上。宁夏本就迭遭兵燹、天灾,赋税一加再加,民众不堪重负。当时宁夏为自然农耕经济,一些生活必需品由小作坊如铁匠铺、纸坊、粉坊、砂锅窑、染房、毡坊及柴市、粮市、炭市、山货等维系市场运转。
此时的于钦正雄心勃勃地发展着家族产业,在产销日盛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市场和商机,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巴音。蒙族嗜豪饮,在蒙族的那达慕集会上,于钦亲自带上礼物和酒,结交了阿盟亲王达理扎雅的管家。管家品尝了纯正浓香、回味悠长的高粱烈酒后,大为称赞,当
即拍板今后只进万盛恒的酒。不久,万盛恒的酒畅销阿拉善盟。此后,运酒的马车一年四季往来于永宁和阿盟。
当时装酒用红柳条编成的酒篓,形状如现在的蓝墨水瓶,里面用猪血和石灰调成膏状,反复涂刷三次,这样可使篓中的酒一滴不漏。每篓装120斤,售价24块银元。万盛恒自开张以来,酒质优良,诚信销售,从不兑水短秤。马车每次送酒到巴音王府及其它蒙地,蒙商只问数目,从不复秤,年终一次结账。
当时贺兰山一带有饥民啸聚,各占山头,万盛恒的办法是拿钱买路或送酒,时间长了,彼此相识,路途则平安无事了。
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于钦及后辈始终经营着万盛恒烧房,兴衰系之,烧房鼎盛时雇工多达200余人。宁夏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万盛恒。
广置田产
赚得财源滚滚来时,于钦开始频频购置田产,做烧酒用的高粱、大麦等粮食自家种植,如此降低了成本。经逐年购买扩大,于钦所拥有的田地发展到了1000多亩,跨永宁、灵武、宁朔三县,他还在灵武沿河一带开荒100多亩。此时,于家牛羊骡马成群,众多长短工为其役使。于钦又在本乡、宁夏城、吴忠置办了店铺、宅院,于家成了富甲永宁的大户、宁夏有名的富绅。
于氏家族兴盛时锦衣玉食,风光无限。男婚女嫁、节令过年时的奢靡铺张自不必说,于光彦的奶奶去世办丧事时,隆重哀礼49天,仅猪就宰了49头,期间远近各处的达官贵人、商贾行伍、乡绅农民、雇工仆婢,还有巴音蒙族官商,往来吊唁的不绝于途,门庭若市。
于钦曾于清末获取了秀才名衔,后来又捐官从七品,有红缨顶戴曾一直保存着。他进一步结交权贵,在他的谋略铺垫下,后辈人多以求学致仕,其中于光和在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时期官至建设厅长,国大代表。
万盛昌烟行
于光彦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后,亦继承了其父的秉性,认为不仅要守业,更要创业。他于1946年萌发了办烟行的念头,聘请了兰州制水烟的贾姓技师,在庄园里种了100多亩烟叶,开始土法制烟:将收割的烟叶晾干,抽去茎脉,碾成粉状,按比例加入胡麻油、羌黄、盐等拌匀,装入板槽中,用扛子绞压成砣,创刀切丝,装成10厘米见方、2厘米厚的烟板,压上“于”字牌字模,用兰州进来的黑油纸包装。“于”字烟10板为一份,72份装一箱,每箱售36块银元,每月生产15箱,年产近200箱,主要销往陕西榆林、内蒙古陕坝、包头一带及宁夏省内。
宁夏解放后,烟厂交由当地政府管理,于光彦在烟厂任职,1954年,烟厂转由县手工联社管理。
逝者如斯
于光彦的父亲发迹后,在家庙设置了私塾,聘请了教书先生,教子嗣们读书。于光彦在这里上了两年私塾后,便转到了甘肃省朔方道宁夏县第八师范附小(现银川市步行街处)上小学至毕业,后又到省立五中八师上初中,上学期间住在玉皇阁南的自家宅院里。于光彦初中毕业后赴北京大同中学上高中。据于光彦老人回忆,那时在北京上学,住的是公寓,月租7块银元,校址在东城外交街,是清朝多尔衮的王府。高中毕业时,适逢1937年芦沟桥事变,于光彦先在冯玉祥麾下的宋哲元部受训三个月,后辗转回到了银川。据老人回忆,当时回银川途经西安时,他和同行的11个宁夏籍学生每人买了一辆自行车(每辆车40铜元),骑车抄近路回到了银川。
回到银川不久,于光彦考入了兰州大学,在兰州大学上学时他结识了杨德亮等青年,谈及前程,大家都认为战争期间进入军界可能会有发展前途。于光彦于1939年考入西安黄埔分校,是为第16期,校址在西郊曲江畔,胡宗南兼校长。老人回忆,在西安黄埔分校,他们先是学军事理论及数理化,半年后进行野外训练实战,主要是攻防战术,每人配发了捷克式步枪。1942年毕业后,于光彦被分配到了马鸿逵部队的保安处任见习官。后来因为哥哥亡故,须回乡掌管家业,呈请获准后,于光彦返回了家乡。1947年,马鸿逵任命其为杨和乡长。
宁夏解放时,于光彦将其田产全部上交给了军管会(军管会后又转交给了地方区政府),自己留乡务农。
如今,已九旬高龄的于光彦老人住在银川的大女儿家,身体尚好,经常看报、练习书法,安闲度日,颐养天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