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老五

《清诗汇》(《晚晴簃诗汇》)所载于姓诗人

33
回复
4111
查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鳌图诗三首

图,字伯麟,号沧来,汉军旗人,于宗瑛子,于成龙曾孙。乾隆庚寅举人,历官江苏按察使。有《习静轩集》。

《偶吟》

视事竭其思,抚民尽乃心。

心思所到处,泽已被之深。

网罗开一面,猎不穷山林。

万物留有余,生机见古今。

《来鹤堂静坐》

龚黄李杜千秋在,

三十年来结念深。

诗欲调高先养气,

官求民信早扪心。

梦魂忧此黄河水,

憔悴劳于白首吟。

文教未行河未复,

惭疏吏治愧儒林。

《游穿山》

清风引我到穿山,

山在东南云水间,

海表政平春色丽,

一州百姓得安闲。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洁诗二首

于洁诗二首

  于洁,字若素,汉军旗人。于宗瑛之女,尚书、谥襄勤于成龙女孙,按察使鳌图女弟,宗室爱新觉罗·魁明室。

《寄兄沧来》



织尽人间寡女丝,三更涕泪一灯知。

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



儿女干啼湿哭馀,偷闲才得寄家书。

望兄好继襄勤业,莫使官声竟不如。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永裕诗一首

于永裕,字桂宝,于成龙次子。袭祖父于得水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康熙皇帝御前侍卫。

《于宗瑛中进士而作》

一见宫花喜欲狂,

吾家从此继书香。

果能得遂平生志,

不负当年来鹤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修儒诗四首

于修儒,字子进,于永世女孙,崇璟妹,于钟岳姑。著有《静宜吟馆诗》一卷共一百二十八首诗,1872年出版,现存国家图书馆。

《哭长兄野渔》

一夕音书达异乡,

惊凤陡起燕分行。

高堂梦断垂亲泪,

绝檄魂归哭国殇。

岂必生还如定远,

从闻善战效睢阳。

姓名千载留青史,

同气能无抱感伤。

《哭兄嫂兄女诗》

忆拆家书掩泪看,

一门授命古来难。

即今恸望盘川路,

杜宇声声夜雨寒。

《谒襄勤公墓诗》



二百年来沐国恩,

巍巍功业御碑存。

遗封马鬣寒村外,

衰草寒鸦满墓门。



簪缨七叶旧清门,

列传名臣国史存。

一线无人延世泽,

空留寡女泣黄昏。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始瞻诗

于始瞻,字君惠,号左村,昌邑人。康熙庚子举人。有《蟭螟吟》。
  感怀
  命俦鸟啅林,戏侣鱼漾藻。吾亦求吾侪,研悦事幽讨。航川有先正,发难快朋好。所得未分铢,岁月已电扫。峡东痛宰木,濰上悲宿草。独走燕蓟尘,壮怀驴背老。回首孰问津,四顾少倾倒。存者曙后星,落落同枯槁。山舟俄又逝,老泪伤怀抱。填填肺病滋,谁慰我心捣。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士祜诗

于士祜,字筠菴,天津人。诸生。有《南有吟亭诗草》。  偶忆苏家桥
  苏家桥下路,一棹入空濛。远树黏天绿,新荷出水红。云山前度梦,诗酒几人同。记得菰蒲里,推篷挹晚风。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通国学 擅长诗词:"桂海奇才"晚清才子于式枚

他是晚清时期学贯中西难得一见的大才子,曾长期担任李鸿章的幕僚;他精通多门外语,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翻译家;他精通国学、擅长诗词,人称“桂海奇才”。
晚清大才子于式枚
于式枚家乡贺州桂岭田园风光
于式枚参与编撰的《清史稿》
于式枚家乡贺州
    于式枚1865年生于广西贺县(今贺州)桂岭,字晦若。因为父亲不幸早逝,他自小在母亲的教诲下长大。他天资聪颖,特别是记忆力惊人,再加上母亲是位能诗词、工书画、善歌舞的才女,使他少年早慧,才情过人。母亲将他送到番禺读陈澧为山长的“菊坡精舍”书院,陈澧字兰甫,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及地理学家,晚年自题著作为《东塾读书记》,故学者尊称其“东塾先生”。 于式枚有幸师从陈澧,更加倍用功。他常常夜倚枕坐如枯僧,文章做得绝好,学业突飞猛进,学识与日俱增,成了菊坡精舍的高才生。
桂海奇才 少年得志
    光绪五年(1879年),15岁的于式枚参加广西乡试,结果一试中举。第二年,年仅16岁的他又中进士。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使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著名学者徐世昌在《诗话》中评价他道:“文和为东塾弟子,博极群书,文辞敏妙,喜作谐语,时涉嘲笑,东塾有诗规之”。徐世昌说的是陈澧写给于式枚的一首《赠于晦若》:“桂海奇才出,英锋不可当。问年甫终贾,读史似钱王。虎气必腾上,言谈宜善藏。参天二千尺,浑不露文章。”(《晚晴移诗汇》)。     15岁中举那年,于式枚就曾经任广西总督张树声的幕僚,专门负责文书机要工作。他勤劳能干,处理行政事务条理精当,撰写文章又极富文采。第二年上京赶考成了进士后,他进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年后经殿试任兵部主事。得到李鸿章的赏识,条陈调为北洋差遣,在北洋任职十余年,李鸿章的奏章文牍多是他起草。     光绪二十二年(1896)掌握多门外语的于式枚随李鸿章参加俄皇加冕典礼并出访德、法、英、美等国,增长了新知识,也助长了他的革新思想。回国后授礼部主事,由员外郎授御史,升给事中。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帝赏于式枚五品京堂,充任政务处帮提调,大学堂总办,译学馆监督。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式枚出任广东学政提督,不久改任提学使。但他不愿意接受任命,要求辞职回乡;后来,受命总理广西铁路,筹备在家乡建设铁路。     于式枚担任学政提督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间,但由于他的倡导,广西、广东相继成立了1000多所学堂,邕江、珠江流域向学之风大盛。     光绪三十三年,于式枚升任邮传部右侍郎。当时,政潮激烈。清廷下诏预备立宪。朝野上下都主张推行西法。不久,于式枚以考察宪政大臣的身份奉命出使德国。在德国,他翻译了普鲁士宪法全文,和两议院的新旧选举法。回国后,先后任吏、礼等部侍郎、总理学礼馆事、修订宪法大臣和国史馆副总裁。     清朝末叶,内政腐败,外敌频侵,国弱民贫,各地群众纷纷起义。于式枚心灰意冷,于是索性辞职,出游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先居住青岛,后到上海,有较长一段时期隐居在江苏昆山,整日以吟诗作对、写书画画和欣赏昆曲为乐。

精通学术 工诗善词

    于式枚精通文史,擅长国学儒术,还工诗善词。而且,他精通外语,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翻译家。     于式枚传世作品不多,只有十多册《李文忠公尺牍》手稿遗存。他的代表作是七言长诗《李宝臣纪功碑歌》:     恒阳古郡行署旁,一碑屹立支风霜。纪年建中记永泰,文词渐泐犹能详。云我亚相秉王命,世有勋禄兼忠刚。铺敦四凶翊三主,瞿惕威惠怀瀛沧。千二百言自赡密,謏词曲笔难具量。渔阳丧乱起安史,夹河州郡沈戎羌。旄头堕地胡焰尽,余星四散还披猖。阳和鹰眼偶一化,神狐得夜为妖祥。淄青魏博洎幽冀,各拥旄盖凭岩疆。成德一军最悍突,明光十万罗成行。控弦饮马正南下,百缣一掷催归装。射堂竟馘朱司徒,此功信可铭旂常。同功石谶恨不应,幽燕二帝遥相望。归来据险阻兵甲,蟠屈薛李连田梁。辅车势成窟宅定,谓可高卧常山冈。岂知凶德不再世,貙罴生不如封狼。徒资部曲取旌节,同开大镇康王张。蛟龙匣毁奸骨朽,巍然片石经沧桑。独留一事证史阙,题衔特志清河王。摩挲苔碣百感集,蹉跎国步哀中唐。代德以还那可道,风尘澒洞昏东方。威弧不弦斧钺钝,徒恃文物縻豪强。凌烟图画紫薇券,一一狎视争腾骧。更勒丰碑纪勋绩,追逐方召参翱翔。峨峨西平与义阳,庶几无愧桓文襄。华州曾颂李全谅,成都复纪韦南康。此外文字仅罗列,何啻中国纷蜩螗。八纮一裂不可止,颠倒功罪由文章。陆萧正色拒赵魏,几人岳峙中书堂。鄦公之铭出吏部,无乃少损日月光。矧兹幕府颂功德,岂容著手为低昂。百年运会一分合,燕将语在非微茫。章武昭肃恢大纲,手持魁柄临八荒。蔡齐并潞齿神剑,河朔猘子眠如羊。《淮西碑》付段文昌,《卢龙铭》敕李赞皇。英卫之勋燕许笔,两朝将相何堂堂。文石无言任雕刻,谁留秽恶传芬芳。从来上策在自治,罪言盍忆司勋郎。     《李宝臣纪功碑》全名为《李宝臣纪功载政颂碑》,是由唐代宗时期的王佑撰写,由状元王世则行书并篆额的一块“功德碑”,原来立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察院里面。于式枚为那块碑写歌,所以叫《李宝臣纪功碑歌》。题中的李宝臣,原本是唐朝时的一个藩镇,最初是范阳将领张锁高的假儿子,冒姓改名叫张忠志,后来投奔安禄山。“安史之乱”后,他帮助安禄山攻占太原。安、史失败后,他拒绝史思明之子史朝义的官位,史朝义死后他献地降唐,被任命为恒州刺史,后升礼部尚书,赐姓名李宝臣,封赵国公。后因多猜疑而众叛亲离,最后被所谓的“妖人”杀害。     于式枚的这首长诗,就是以讽刺的语调、批判的笔法,夹叙夹议,毫不客气地述说李宝臣之所以立碑纪功的“事迹”的。全诗精辟含蓄,韵味悠长而警醒世人,因而被许多名家称为“名家手笔”。     于式枚的《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也写得不错。     他还有一首《秦中怀古》,也很是有名:     六国楼台一炬连,美人钟鼓散如烟。十年运尽初逢鬼,百战功成又学仙。鹑首关河天一梦,龙髯弓剑地三泉。青梧观冷麒麟折,剩有苔花渍血鲜。浮云白日莽秦关,如梦兴亡去不还。金虎宫邻唐北寺,玉鱼陵墓汉南山。丛台露冷铜仙别,野殿风高石马閒。杜老哀吟沈郎表,无端幽怨道途间。东井西河辟上都,文谟武烈递乘除。云霓赤帝三章法,日月苍姬六典书。栖凤何年来白虏,伏龙从古护皇图。金戈铁马纵横地,放眼千秋几丈夫。天府名区百二雄,上游陆海控寰中。灵潭犀象连樯密,大漠牛羊逐帐空。竞说河流关利济,几闻陇坻隔华戎。平蛮得宝翻新曲,又见飞尘卷朔风。猎猎牙旗出苑墙,十千组练试明光。一鸾未卵叚灾先伏,九虎凭威势可常。塞北风云朝白帝,关东烽火殉黄皇。银筝呜咽楼头语,可忆金鞭下未央。旧曲淋铃乐府传,仓琅驿骑望秦川。江花江草愁无极,秋雨秋风梦悄然。青琐华年怀鄠杜,白头遗事说开天。红楼珠箔遥相忆,摧断青春蜀国弦。燕齐迂怪逐波澜,张赵名豪竞射弹。几见神仙返东海,真成盗贼阻西山。丹砂不救苍黄劫,白日凭探赤黑丸。一代乱源何处问,好迁豪杰实长安。草檄题诗意若何,百年心事足悲歌。新书甲乙编南部,奇策纵横画北河。宣室鬼神原恍惚,梁园宾客竟蹉跎。何从更觅封侯印,付与温岐哭逝波。
暂缓立宪 独树一帜
    清末,官场和知识分子之间,曾经有过历时长久的“立宪”和“反立宪”之争。于式枚属于“暂缓立宪”的一方。     于式枚曾经是出使德国考察宪政大臣,由于他熟悉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人情,所以作为反对立宪激进派的保守派人物,在当时的官僚中独树一帜并且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他以法国革命作为例子,用以说明立宪对中国可能具有危险。     于式枚认为当时中国立宪改革可能造成的最大危险,就是政府与国家的权威将因立宪条件下的民众的干预而失落。他的这种判断,还基于他对当时人们的教育程度的不信任。他认为“教育未能普及即予国民以参政权,最为危险。”“人情易动,则靖之实难。民智易开则愚之无术。”还认为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这些立宪取得成功的国家,均十分重视以本国风俗习惯立宪制度的基础。     于式枚从普鲁士与日本立宪的成功经验来说明,只有采取“保守渐进为主”,才能取得成功。     1915年,于式枚在上海病逝,后被安葬在杭州西湖龙井村附近,谥“文利”。(潘茨宣)     参考引用资料:《清史稿》《袁世凯评传》《广西文史》《贺县县志》
戏谑“皇帝” 聊为玩乐
    还是光绪初年的时候,李鸿章任于式枚为北洋大臣总文案。此时袁世凯仍是落魄青年,来李鸿章处谋职。李鸿章给了他一份只有微薄薪水的闲工,要他平时多向于式枚学八股制艺。     袁世凯不读孔孟,年少轻狂,行为不端,多有丑陋,与子曰诗云格格不入。摊上此辈,于式枚暗暗叫苦,于是,便逐日录下袁世凯的行为举止,并把它起了个名叫《袁皇帝起居注》。他每写完一条,都要拿给袁世凯看过,并且在同僚宴会的时候,每逢袁世凯到场,便大声调侃:“袁皇帝到了!”以戏谑袁世凯为乐。但人不可貌相,于式枚聪明一世,怎么也想不到,袁世凯居然有一天真的当上了“皇帝”。     若干年后,袁世凯得势,仍记得那个“起居注”。想到上面记的那些丑事会损坏自己的形象,多次向于式枚索要。但于式枚就是不给。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袁世凯真的当“皇帝”了,更加想得到“起居注”,就绞尽脑汁找人诱请于式枚到北京游玩。于式枚到北京以后,袁世凯经常宴请他,还邀请他到“皇宫”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袁世凯多次以高官厚禄引诱于式枚“出山”,当一名参政员。于式枚感到不对劲,连忙假装要到花寺游玩,却直奔天津,再继续南下,逃出了袁世凯的势力范围。临行,他留了一封信给袁世凯,里面有打油诗《浣溪沙》一首:“蹬足捶胸哭盾初,装腔作调骂施愚,可怜跑死阮忠枢。包揽杀人洪述祖,闭门立宪李家驹,而今总统是区区。”明白地讽刺袁世凯,骂他派特务走狗暗杀了宋教仁,但却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不知情的可怜相,实在可憎可恨。当时,袁世凯手中掌有雄兵十万,却终究对于式枚奈何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熙学诗

于熙学,字无学,号秋溟,文登人。诸生,官工部郎中。有《铁槎漫语》。  初冬
  老屋三间向水开,野禾收尽又冬来。溪云酿雪浓兼雨,园树当风殷似雷。落雁声中沽酒去,寒山影里抱琴回。何人寂寞能相识,大半心情付早梅。
  梁锡珩
  梁锡珩,字楚白,号深山,介休人。诸生,候选郎中。有《非水舟遗集》。
  客中九日登高
  未倦登临兴,其如客感生。候逢黄菊节,人在白登城。野旷寒山色,楼高急树声。谁知云里雁,先我竟南行。
  送顾秀野南归和留别韵
  淮南丛桂长新枝,趁可归与意在斯。去雁影低秋水外,暮蝉声曳夕阳迟。风流一散难为别,物色征行总入诗。京洛词人零落尽,骚坛管领更依谁。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学谧诗

于学谧,字小晋,莒州人。有《焚余诗草》。  惜余春
  当时只是望春回,不道春来愁共来。于今最惜残春去,无奈春去愁偏住。我愁不是为春愁,愁在阊阖十二楼。帝阍渺渺凭谁叩,弱水茫茫绝行舟。却从麻姑向东海,卧看沧桑几千载。桑田变尽海中波,一段心情镇常在。我有琢玉连环纽,愿系君恩得长久。我有百炼双吴钩,与君试斩蛟与虬。天高日远难为遇,以暗投人不知处。玉京回首空白云,瑶台别路隔红尘。花前可惜对余春,清歌未了涕霑巾。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养源诗

于养源,字小堂,仪徵人。安徽补用知县。殉难。予云骑尉世职。有《都梁草》。  春寒
  想到寻春意转慵,梅花落尽杏花红。呼僮钩起重帘望,不是东风是北风。
  送郭相廷先生还车桥
  天涯踪迹等浮鸥,聚散无端我欲愁。此去江南秋色好,一村黄叶认归舟。
  咏史
  我生三十年,曾读汉魏史。我读汉魏史,仰止习凿齿。谓魏为正统,蜀乃以寇视。茫茫数百载,谁复能议此。赖公发聋聩,大声震里耳。独帝汉昭烈,分别冠与履。天道以不丧,人心以不死。煌煌良史才,下启紫阳子。
  题三闾大夫离骚后
  瓦釜既用事,黄钟故应弃。众醉乃独醒,尤为同列忌。主听复不聪,孤臣数益穷。疏后旋见谪,谁能鉴其衷。《卜居》以明心,《离骚》以寄慨。终与汨罗沈,朴忠何由遂。至今沅湘间,悲风绕荒寺。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衣诗

于衣,字不尘,号木绢堂,胶州人。诸生。有《*木绢堂偶存诗》。

  介根城

  城中城外正新秋,水色山光杖底收。尤涉亭高村北角,计斤庵峙岭西头。芦塘自放呼名鸭,柳陌还驱化树牛。更欲登临期纵目,荒台竦处看沧洲。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荫霖诗

于荫霖,字次棠,伯都讷人。咸丰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湖北巡抚。有《悚斋诗存》。  和叔平病中见忆
  驱车城东隅,访我幽人居。忆昔共君话,胜读十年书。别来未两月,相见讶清癯。君病身未健,我学愧多疏。仰视日移晷,清谈良足娱。
  徐徐清风襟,皎皎明月烛。羡君修晨昏,萱堂延百福。我登高贤庭,滫氵随闻香馥。无官孰羁身,有书足饱腹。此乐傲三公,可以怡幽独。时来听足音,开径延修竹。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源诗

于源,字辛伯,号秋洤,秀水人。贡生。有《一粟庐诗稿》。  梁武帝繙经铜签歌
  白铁铸错江山促,黄金布佛君身赎。老僧垂眼定蒲团,梦中已换兴亡局。萧梁天子爱看经,佞佛痴心佛有灵。愿竭铜山输老衲,自宣贝叶忏耄龄。荷荷菩萨云中坐,慈悲不救台城饿。钟磬声沈梵筴灰,一朝共逐金瓯破。留得繙经数寸签,铜花绿带土花黏。纪年犹识官家造,想见谈禅法地严。雨花台前花作雨,袈裟送了英雄主。天花无香铜自腥,且把残书繙日午。成佛升天一笑休,六朝去远水东流。牙签万卷留天地,待访昭明《文选》楼。
  鹤秀塔
  龙渊之水深复深,卧波塔影尖如针。学绣女儿不得见,横塘风雨愁人心。偶闻父老谈陈迹,裴生此地曾为客。行装劫去剩空囊,路侧呻吟带饥色。落日携筐有女来,一时怜饿兼怜才。拔钗饷饵聊相济,乞食吹箫重可哀。黄金脱手浑间事,谁知中有千行泪。半面真成未了缘,三生可有相逢地。归来偏犯泥中怒,风波凋损双眉妩。岂曾密誓偶鸳鸯,竟听谗言放鹦鹉。红兰无力拒严霜,毕命朱丝长恨长。一寸柔肠容易断,十分侠骨自留香。春风转瞬忽经年,仙禁裴航得意天。前度刘郎重到日,那时紫玉已成烟。分符適值来花县,惆怅天台人不见。夜雨空房忆故钿,秋风尘罥悲团扇。比肩有妹已垂髫,依约红颜一样娇。桃叶相将迎古渡,云英犹得遇蓝桥。报恩总惜婵娟死,特筑浮图傍春水。小字空题埋玉人,遗闻合补伤心史。此事茫茫二百秋,塔前芳草使人愁。王孙一饭谈何易,漂母祠堂终古留。
  题郭止亭寒香书屋勘印图
  汉家玉玺已飞烟,陵树长安望渺然。剩有累累数方印,一齐清泪滴铜仙。
  名姓官私远可徵,芝泥钤出认犹能。夜深双眼清如水,高点黄山雁足镫。
  尧章叔夜久仙去,旧谱何人辨证来。纸阁无尘且孤赏,胆瓶一朵破黄梅。
  赵忠毅公东方未明砚拓本
  五更待旦森袍笏,一疏书成夺奸魄。事成不成未可料,已拌贬谪同贞石。白日委鬼作啸声,毒雾蔽天天不明。荷戈幸免碧血祸,觚棱回首难为情。雁门关外埋秋草,此砚何年复归赵。流传曾入绣衣手,即今犹为子孙宝。百年不洒蟾蜍泪,乾坤正气留铭字。尚传金石重人间,更想摩挲铁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云升诗

于云升,字山来,临淄人。有《绿墅诗草》。  石桥望月
  舍南舍北水争流,人静桥空夜色幽。漫倚阑干成小立,仰看明月恰当头。疏疏风散红莲渚,淡淡烟横白荻洲。隔浦邻舟归欲尽,渔歌声断一天秋。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8: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云赞诗

于云赞,字夔仲,慈利人。光绪乙酉拔贡,官攸县教谕。有《迎曦堂诗存》。  周上制剑
  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一鉏劚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鬛閷旁披。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登狮子岩示徐生
  谁倩倪迂洒画毫,狮林累累出平皋。行滕孤往吾犹健,绝巘同登子可豪。远听秋声动寥廓,俯临云气匝周遭。雷峰西下山千万,一障东蟠此最高。

[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8-7-19 12:07 P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