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于老五

金坛复元堂----于氏宗祠

41
回复
11674
查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9: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道爷及众位宗亲的支持!!!
发表于 2010-6-29 0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
/ K" L8 a3 a+ D+ M  M8 g我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你的有关金坛于氏的帖子,有的帖子不知读过多少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4 p# c$ T, |& V% ~7 e8 w3 p
今天,根据您的提示,我在网上购买了“金坛文史选萃 上下”,大概一周以后能读到它。不过,说不定这套书关于金坛于氏的资料并不比您提供的更丰富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于氏家族的史料只是沧海一粟,/ x; ]' D7 {; M! h
祖国的人文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垠,/ R& W8 \+ f2 g$ k% k
就等着有心人去发掘、传播、发扬、广大...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华玉和《说岳全传》- ]/ F! m5 N! O6 L7 ~; P+ u
* |. B# a9 J' K# ?$ l
长期以来,人们颂扬岳飞的事迹,是和钱彩、金丰编次增订的《说岳全传》的广泛流行分不开的。可有谁知道他们的创作成功是与金坛人于华玉撰写的《重订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分不开呢?& ~1 p& @4 A8 {5 t5 Q& P' @8 K

& x0 G8 \0 g( y. @  S( T7 D  于华玉,字王番卿,明崇祯六年与同邑张明弼同举贡生,崇祯十三年举进士第,崇祯十五年任浙江西安(今衢县)知县,后改义乌知县,再调福建宁化知县,终广东岭南道。去世后,墓葬于广东清远县。他生活在明万历至崇祯年代里。那是一个政治腐败、内攘而外扰的时代。由于战乱,以致他的遗骸都无法运回故土安葬。
( }& G/ ^6 ]1 b4 x6 I( G0 k7 B+ c8 F( `8 Y. W  d; A1 l! K
  于华玉是明代金坛人中第一个写小说的作家。他对岳飞在故乡周边的宜兴、常州、茅山、青龙山一带作战与活动的情况是有所闻的,在他撰写的小说中颇能体现民族英雄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
, z( l+ S) A0 c# T( T- b6 ~$ B7 Z* I; h
  现在能看到的第一部有关岳飞传奇的小说是刻于明嘉靖三十-年(1552)熊大木撰写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称《武穆精忠传》,全书八卷。其次是万历年间,江西吉水邹元标编次的《精忠全传》。邹元标和顾宪成、赵南星同为东林党领袖的“三君”之一,他与金坛的于孔兼交谊深厚,因此,常来金坛到于孔兼所建的“八卦亭”内为东林弟子讲学。' o  z( }1 U9 H. N8 |9 v7 o1 m8 W
+ C/ F' `: S- c3 }* [
  于华玉是于孔兼的后辈, 可能读过邹元标编写的《精忠全传》,对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那些不见于正史,荒诞不经的情节表示不满。他说:“熊著,‘俗裁支语,无当大体,间于正史多戾……旧传卷分八帙,帙中有十目,大是赘琐。至末卷摭入风(疯)僧冥报,鄙野齐东,尤君子所不道”。于是他於崇祯年间编写了《重订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又名《尽忠报国》。
( f5 ~- W! J% y( K) ]7 E. ~
# }7 }- N  s1 P3 [" C/ |! @  在编写过程中,于华玉做了不少修正工作,将八卷删并为七卷,并在正文之中加了分段评语,上端有眉十批。该书编成后,他还请好友金世俊为该书作序。自己写了凡例六则,凡例后题署为“金沙辉山于华玉识于孝乌(今义乌)之卧治轩”。崇祯十五年(1642)由友益斋刻书梓行。5 a1 X2 w* b# Y0 R9 a3 {

) x7 X8 V; z# Z7 m; ~6 z  由于于华玉把熊大木的历史小说中那些俚俗与虚构的部分剔除,失去了小说活泼的真趣,显得单调而枯燥。因此未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与喜爱,只能起到一部有关岳飞生平,内容翔实的历史资料作用。; G- d- Z7 O' u2 s4 j% ^6 O# d
7 _/ U- c. N- V2 f- z5 a; \
  到了清初,浙江仁和的钱彩、永福的金丰在他的基础上,按照《重订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的内容,再吸取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的部分虚构情节写出了流传至今的《说岳全传》。
$ G5 p0 u* y" T# W6 c
: t) q5 y( b/ V/ M2 `5 n  于华玉这位《说岳全传》的创作前驱却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
1 m3 w6 q$ q( l: i* I& Z; G' }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史上的“砖石之战”
民间曾有“铁打金坛城”一说,具体何来已无从考证。但通过以下一段历史,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佐证。
( N* r+ u' e' _8 h1 s& [
8 a3 E1 Q% o! r. v5 I4 U* T  清同治三年(1864年)3月15日,英国侵华分子戈登在接到李鸿章的密电后,率领自己的 “常胜军”由溧阳分水陆两路开赴金坛。3月20日,这支英清联军迫近城下,戈登在距城数十码内架好重炮,装载给养的船只沿河跟踪而进。3月21日,戈登命令部队从大南门向城内太平军发起进攻,炮轰连续数小时,城墙被轰开一道缺口。“常胜军”第一联队奉命向城墙缺口处冲锋,他们把竹桥架在城壕上面,发出狂呼,第二联队和第五联队的一部分士兵紧跟后面,撑着船驶近城壕。- d+ W# g9 O2 ~( V- c' v  I
4 Q$ Y3 n& E7 _  Z& B. G
  冲锋队一会功夫就越过了城壕与城墙缺口的空地,正要开始登城时,突然城头上杀声震天,砖石如倾盆大雨投下,打得“常胜军”士兵头破血流,混乱败退。原来,太平军一直埋伏在内城墙脚根处,等“常胜军”冲到城下时便一跃而起,奔上城头,打得敌人无以招架。当时,金坛城墙高达26尺,颇为壮观,城砖虽大小不一,最小的也重14斤,手持半块砖头居高掷下,击中者便当场毙命。“常胜军”在戈登的指挥下,曾三度冲锋攻城,但太平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跳到城墙缺口,用长矛大刀与“常胜军”白刃格斗,他们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屡屡败退,损失惨重。戈登气急败坏地命令炮兵继续向城墙缺口轰击。太平军在炮轰下伤亡惨重,被迫退下。戈登即令他的副将柯克汉姆重新调集军队,并亲自率队再次冲锋。他刚发出冲锋命令,一枚子弹击中他的腿部,柯克汉姆也在激战中身受重伤。
* w& d1 ?7 m4 r0 P' \2 W6 e7 a% y+ L3 M5 Y$ O% S9 b/ Q
  戈登不甘心失败,命令炮兵部队继续猛轰,又令副官勃朗少校率增援部队向缺口作拼死冲击。太平军毫不气馁,仍以砖石、刀矛和敌人搏斗。经过一场血战,“常胜军”只得向溧阳溃逃,金坛城暂时得保。, e& k/ j7 ^7 b  ]' ~( X+ q

- g, B# q' d3 m  这一战,“常胜军”伤亡150余人,其中军官14名,士兵140余名。
$ P- F6 @( q2 x' p: P6 M
2 ?. w0 _& ]9 g2 r  由此可见,“铁打金坛城”并非子虚乌有,当然它的意思也不是说金坛的城墙牢不可破,而是指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 w, P. d9 l7 l* u5 D; M7 r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坛米猪
“金坛米猪”曾是金坛的地方特产,上世纪四十年代,金坛的每家农户都养着“金坛米猪”,远近闻名,享有很高的声誉。  q  a% i% O. r
, b+ S$ f: F% ?: ^5 c8 ]; @* l
  “金坛米猪”全身黑毛有光泽,大耳朵,十分可爱,长大后,肚膛很大,甚至下垂着地。苗猪捉回来到出栏,大约六、七个月时间,一般毛重在120-130斤之间,也有饲养时间比较长的,可达180斤左右,饲养好的,膘气十足,油光光的,非常圆实。穷人家养得差的,就像“麒麟”了。米猪肉红白分明,精肉呈鲜红色,不管是红烧也好,做成肉圆也好,炖汤也好,吃起来都非常细嫩,口感极好,肥而不腻,香气四溢。当时,“金坛米猪”的红烧肉是招待客人时餐桌上必备的当家荤菜。
# o) f6 H; A+ d, A- V  h0 t6 O9 j& R3 v* z% V
  “金坛米猪”的饲养,农民都采取“两头细中间粗”的方法。刚捉回来的小苗猪,饲料应该精而细;长到30斤以上,饲料可以粗糙,重在加大骨架,百斤以上,临近出栏,饲料既要精细又要多,往往还会加些豆饼、豆子腐渣之类,意在增加营养,促进长大。此时,米猪食口最大,每天能长一斤左右。猪圈的环境也很讲究,猪长大后猪圈内的光线要暗,使它一吃就睡,促进长大长膘,这叫做“囤肥”。句容、丹徒等地的一些农户,则把猪用绳子拴起来,养在户外,运动量大,所以筋肉多肥肉少。饲料,首先“农户糠”,即碾米的稻谷之糠,搭配青饲料。当时,青饲料以红花草为主,辅以黄花草以及南瓜等。当年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都手背竹篮和锯镰刀割猪草。到五、六十年代,山芋大面积栽种时,山芋便成了后期的当家饲料。当时的小米猪因为是吃的纯天然、无公害饲料,所以肉质细嫩。归根结底还是“金坛米猪”这个品种优良。
( `4 s6 x' l3 `* ?' N) ^; P9 ?* Q3 I5 }( u4 B% T# h
  老一辈金坛人都知道:金坛有个“东门小猪行”。当时的苗猪交易相当火爆,苗猪大多数来自东门外的城东、河头、汤庄,还有水北等地,家家养婆猪。每天清晨,猪行里就挤满了卖猪的、捉猪的。此起彼伏的猪叫声和抢购时嘈杂的人喊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0 a, H" X$ f1 V8 F$ t4 o
& C" J* R9 j+ |5 ]; Y
  过去,农民出门都是步行。路远的就得半夜三更起床,早早吃过早饭进城捉猪。我记得,不管是本县的农民,还是周边的句容的天王寺、石墩头,甚至连茅山北麓春城的农民,都会赶往金坛捉猪。捉两只挑着走,捉一只的怎么挑?年纪大的人都知道,金坛老城墙的城砖,就被捉猪的称头挑走时“蚕食”了不少。
' d: w7 V! p" m6 Q( V2 ]+ r  l7 C5 R3 \! ^
  那时候,苗猪的价格只有几毛钱一斤。当时,各个乡镇都有食品收购站,收购毛猪最少108斤就算及格,否则不收。到了六七十年代,当地引进了白毛猪种“约克夏”。这种猪长势快,养得大。我曾到茅麓茶场的总厂捉了一只“约克”,养了七个月,出售时竟达204斤。后来,“金坛米猪”逐渐更新为清一色的白毛猪,又叫交杂种。所谓交杂种,婆猪是黑毛,种猪是白毛,产下的仔猪称之谓交杂种。如今又有“苏太猪”等等,纯黑毛的“金坛米猪”也就随之绝迹了。现在,再也吃不到肉质细嫩的上乘米猪肉了。
# N$ @( |' w; n. k7 M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歌唱金坛
金坛是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金坛人民在生产粮食、鱼虾、茶叶、水果等丰饶农产品的同时,也生产了源远流长的民谣、山歌、渔歌、茶歌。这些“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它来自于民间,传唱在民间,如山溪的股股清泉,长流不断,像沃野的丛丛野花,四季芬芳。: V* ~8 C  q' G  c+ u, @

: s8 j- R( Y: v) X0 ~  金坛民歌最为鲜明的,就是对故土故乡的一往情深。“人是家乡亲,月是故乡明”,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达到刻骨铭心,终身苦恋地步。最为典型的是歌唱家乡茅山和洮湖的民歌:“三月三,十万香客朝茅山,三千轿夫唱号子,山歌传到九里湾”;“三月三,万条香船朝茅山,头船己到青培桥,尾船还在顾龙山”,两首民歌就将茅山香火鼎盛的状况传神地表现出来了。1 m4 w/ f$ ~9 g5 d% H. z
  H8 f6 }- K4 N8 b# E
  现在再来看唱洮湖的:“洮湖宽广绿澄澄,水天相接云连云.忽然一阵浓雾起,只听槽声不见人。大涪山峰忽隐现,纱帐里睡着湖美人”;“一网金,两网银,三网珠宝四网珍,六、七、八网衣和米,洮湖是个聚宝盆”。+ o8 }4 P6 D# n5 R
# ?/ y5 l* ?- a7 N
  还有歌咏金坛古城的:“茅山东麓金坛城,两水关来六城门,一汪碧水穿城过,石板街道幽巷深,书院巷内书声琅,试院衙门考童生。城内有个宰相府,世世代代出文人,乾嘉出了个段玉裁,民国又出华罗庚。”  J8 I4 Y9 e( E8 D( K

1 _  X% J$ F1 }# Y) E  金坛属吴文化地域。吴文化系水文化,稻渔文化,因此歌唱生产劳动的田歌、茶歌、渔歌也就广为流传。4 C1 b! ^' U7 f6 m
7 G# |2 G4 ^, w* \. Z
  首先是歌唱稻作文化的插秧、耕种、车水、耘田的歌谣。如《插秧歌》:“五月里来过夏忙,晚耕田来早插秧。妹拔秧来哥栽插,步步后退秧成行。”“手拿黄秧插六行,横上线来竖成趟。黄梅插下宽心苗,秋后一片稻谷香。”“阴雨连绵黄梅天,布谷声声催种田。穿蓑衣来戴斗笠,双手分秧细雨天。”除了栽秧歌,还有耕田歌和车水歌,如《车水歌》:“一啊一更鼓儿响,一芽残月出苇塘。蛙声咯咯如雨点,萤火闪闪追逐忙;二啁二更鼓儿响,久旱禾苗心花放。露水落得背肩湿,不见汗水见盐霜;三啁三更鼓儿响,汗水换来稻花香。谷贱伤农咽苦水,为谁辛苦为谁忙。”7 c* `* g: D5 Q6 i1 K" h

$ b# r) l, x5 g) a' Z' g! k  这些歌谣的唱者大都是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农民,他们对于劳动最为熟悉,最为了解,也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在歌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于劳动的歌颂和赞美,如《茶歌》唱道:“桃红李白映朝霞,十里茶山萌新芽。哥哥采茶如燕戏水,妹妹采茶像蝶穿花。茶香飘到千里外,香气传入茶客家。”) \! Y( i7 L2 s- w( y* s) n
" F! n9 ]( Z, {7 ?2 d- }3 \; v- N
  在金坛还有一首咏叹在稻田从事艰苦“爬行”农活的田歌:“六月里日头似火烧,哥哥赤脚光背田里泡。跪在禾间耘杂草,浑身上下泥浆浇。山歌唱得喉咙哑,汗水湿到裤子腰。”
$ ]9 o9 s* T0 \7 m; H
$ }3 I, |! Z0 {1 k& A  表现爱情也是金坛民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朝陆容《菽园杂记》云:“吴越好唱山歌,大率多道男女情致而已。”纵观金坛民歌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流传最广的要算流传在城东和丹阳里庄交界处的《浪子游春》,这首民歌有一千多行,像是一首简朴的叙事诗。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秧歌》的一种,可能是明末清初流传下来的,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唱时载歌载舞,曲调十分优美,五十年代曾被江苏歌舞团采风整理,并进京汇报演出,得到文艺界的一致好评。可惜当时没有整理加工,发展成金坛的地方戏剧。目前,丹阳有丹剧,武进有锡剧,如果当时有人抢救,很可能就会出现“金剧”这朵小花。
" M/ O% R9 ?5 s% ^* X8 S3 o
0 i! D+ r) v1 }. q7 k  c6 p  在整理三套集成时,曾发现一本近百年前的手抄本,可惜只有三百来行。其中唱道:“想唱山歌莫怕羞,情郎哥哥快抬头;先唱山上花引蝶,再唱溪边藤缠柳”;“奴家坐郎床沿上,郎摸奴手心欢畅;私房话儿说不完,心心相印结鸳鸯”;“妹是水来郎是鱼,鱼水时刻不分离。奴种田来郎撒网,小日子过得比蜜甜”。也有些情歌唱出了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如:“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打架不记仇。早晨一盆洗脸水,晚上一床花被头。”达到此等境地,真可算得上“打是亲来骂是爱”了。1 [# ?! e# O0 V- Q, m2 P; ?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于家祠堂
你知道吗?金坛小南门曾有个地方,叫于家祠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里有着许多古祠特有的神秘与清幽。随着时代变迁,这个祠堂如今已不复存在,老一辈的人还都知道,年轻人就不清楚了。于家祠堂旧址在现今的南园一村北面至水井南侧一带,1960年代,金坛建筑站便在祠堂内生产经营。1962年,旧城改造,鼎鼎有名的于家祠堂从此便在金坛地面上消失了。
0 }2 H0 M0 {5 j, Y& a2 e/ k1 N  光阴荏苒,一晃,一个甲子就过去了。我是金城镇人,老家住在南水关25号,一个货栈大院内。旧居滨邻丹金漕河东侧,与火巷、七间头紧紧相连,离于家祠堂也只一箭之地。童年时,我常去祠堂游玩,在里面打鸟、捕蝉、捉蟋蟀,这是我儿时最大的乐趣。2 U7 R! t" o( e; o& h/ s5 V8 _
  古朴清幽、静谧闲适的于家祠堂,是明清建筑风格,距今至少数百年历史。于氏家族在明清两朝出了不少高官显贵,所以祠堂也相当气派。( S) k5 ^# c, v8 S
  我一次次走进祠堂,庭院内神秘幽静的气氛总能将我幼小的心灵带入悠远的朝代。每当我见到灵台上供奉着于氏祖宗牌位时,心中竟也会升起一种崇敬肃穆的怀古情怀。我行走到祠堂石碑旁时,总会抬头望望两株银杏古树,古树大概有二百年以上树龄了,树干要数人才能合抱。5 k" G$ v+ R/ h2 S( y
  出庭堂向南行不远几步,便见一座建筑精致的石砌平桥,桥下池塘绿水如镜,桥周石柱环绕,此桥与金坛老孔庙前的一座石桥具有一样的风韵。走过石桥,南行约二十多米,在围墙南隅下,可见一片榉树林,高耸入云。树顶高处常有白鹭(小时候叫它鱼挖子)飞来飞去,并在树顶筑巢为家,长年不走。它们常常飞到城外,在老鸦塘浅水处寻觅小鱼小虾为食。白鹭全身长着雪白美丽的羽毛,长嘴长颈长腿,显得那么轻韵窈窕,飞翔在天空宛若白衣仙女。但是,遇到大风天气,它们便遭殃了,常有一些淡绿色鸟蛋从巢中掉落下来,摔得稀巴烂,实在可惜!
6 g0 @% S. T& ?8 O9 Z  祠堂还有一个南大门,门板又大又厚,上面彩色油漆斑斑驳驳,但依稀可见门上绘有两位大将,英武魁伟,铠甲戎装,手执兵器,中国民间尊为门神:一位是唐朝名将尉迟恭,另一位是大唐元帅秦叔宝。步出南大门,眼前便是金坛古城墙,在此向上几步便可登上城头,古城下面便是护城河。站在城头,一目望去,近处可见城外老鸦塘和莲花庵,远眺可见乌龙山宝塔。
2 j" S2 n( m6 a6 G) P  回溯历史,于氏家族出过不少人物:于湛,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后被封为兵部主事,做过陕西、江西参议、贵州参政,户部侍郎。于孔兼,明嘉靖四十年(1561)举人,万历庚辰(1580)进士。他刚正不阿,正气凛然,授九江推官时,有“清霜满路,明月当空”之誉。于仕廉,明万历丙戌(1586)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中功绩卓著。于辰,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雍正五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散馆编修、八旗志书纂修,历任学政期间公正廉明。在福建他亲自批阅卷辄数万份,日夜不辍,福建人为他立“德政碑”。
5 L, X! k8 I' }, Z, T3 s  于敏中是这个家族最大的官了。他雍正七年(1729)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乡试。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选任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乾隆二十五年任户部侍郎又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等要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开设四库馆,受命为正总裁。
% m  [+ Y/ X0 _8 V- m! p2 C  但于敏中在担任军机大臣期间,交结内监外官,广收地方官员贿赂,因此,受到朝廷诘责。死后数年,被撤出贤良祠,并剥夺子孙世袭。金坛乡间曾传言:于敏中下葬时,金坛城八个棺材同时出六城门两水关。另据城西乡沈渎、潘庄等地人讲:于敏中的棺材可能就葬在潘庄村,过去村子上还有石人石马等古迹。这仅是金坛民间传说而已,于敏中葬地之谜,还有待专家考证和金坛地下考古发掘了。
5 _" r5 t  }: D- Y# d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写得好:“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于家祠堂虽然消失了,但有些历史我们后人是不能忘却的。8 l" ?9 j* _5 V. U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敏中和郑板桥的一段恩怨
乾隆元年(1736),兴化的郑板桥中了进士。这一年他44岁,终于完成了他的科举之梦。郑板桥写了一首《得南闱捷音》诗,诗中有“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乐又增悲。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的话来披露他的内心世界。! k' C7 `, u" T) Z/ Q+ j; q- ~- g
. R' x  A, q9 m8 }
  到乾隆六年(1741),朝廷派这位板桥先生到山东范县为官,范县地瘠人贫,民生凋敝,经过郑板桥几年的努力,情况才稍有好转。乾隆十一年(1746),山东潍河发洪水,村庄田地被淹,灾民们纷纷离家出走,闯关东以谋生存。于是朝廷再派遣郑板桥到潍县任知县,他到了潍县,看见的是一片凄惨景象,郑板桥提笔写下了撕人心肺的《逃荒行》。; ^; p. v9 y3 H0 {& d

% s* K- A# X& q% G! V! b4 q' N0 m  第二年,御史沈廷芳奉朝廷之命巡漕山东,沈御史在城南池建了一座少陵书院,郑板桥特地从潍县赶到这里和沈廷芳相会。也在这一年,少年得志的金坛才子于敏中被朝廷任命为学使者,和主考官大学士宫保一同到山东济南主持考试。在济南宫保,于敏中会见了郑板桥这位扬州老名士。于敏中少年时曾拜在王步青名下在扬州安定书院读书,久闻画师板桥先生的大名。既然相见,于敏中即兴写了四首歌颂大清升平的诗赠给这位板桥先生,主考官大学士宫保也写了一首诗赠给郑板桥。& l6 R8 l; n; I
! x( M! T7 _, b& d
  郑板桥拿到他们的诗读后,随即提笔挥毫回赠了大学土宫保一首《济南试院和宫詹德大主师枉赠之作》。诗题虽说是枉赠,语句中还有三分谦恭,称宫保大学士“饶他鹊华青青色,还让先生泰岱横”。而写给于敏中的诗就有些狂傲了,一则看于敏中这位23岁中状元的进士十年来春风得意,现在33岁居然做到了学使者的位置;二则于敏中所写的诗都是歌颂太平盛世,沒有一句体恤百姓疾苦的话,联想到他在潍县看到的是灾民们的艰难困苦情景,心中十分不平。于是继续挥毫回敬了于敏中四首诗,诗题为《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诗语中有“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潦倒山东七品官,几年不听夜江湍”、“知君疗得嫦娥渴,不为风流为老成”和“剪取吾家书带草,为君结束锦囊诗”等句。当于敏中接到板桥先生的回赠诗,读罢十分尴尬,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真是兴冲冲地和他沟通,却招来板挢先生冷冰冰的讽刺,却碍于面子只好隐忍不发。4 a  }3 U' H0 I; y2 ]7 w
- Q* t$ M2 O6 D$ e! H
  及至乾隆十八年(1753),潍县又遇灾荒,郑板桥先开仓放赈,而后再上书朝廷为民请命,结果被御史们弹劾。此时,于敏中也在奏章中称郑燮狂悖,于是,乾隆一道御批解除郑板桥潍县知县的官职。板桥先生离任时,潍县百姓再三挽留他,他深感潍县百姓的浑厚之情,在署衙写下了《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6 B. [5 z; H+ H& G$ M6 y  a. C  q
发表于 2010-7-7 2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您好!0 y% R1 {, {/ ?, ]
不再夸奖您了,尽管是我发自内心,并且是情不自禁地想诉说我的心里感受,但是,夸奖让您不自在,您把我的帖子删了,这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不过,仔细想想,不觉更加敬重您的人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8: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斌主教来金坛: H( J7 J' f% b( ^7 N0 g, P# U5 u
         于斌(1901——1978)号冠五,黑龙江蓝西人,现代宗教活动家。早年就读吉林省天主教会开设的神罗修道院,后又入上海震旦大学。1924年留学意大利,回国后担任北京中国公教进行会总监,津沽大学教授,创办《益世报》。后赴美,1954年返台从事宗教教育活动。1960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78年7月16日在意大利梵蒂冈参加教皇葬礼时猝亡。
. V  }  C, }# t% r1 o         1948年9月,金坛城内学基于氏宗祠内由于氏家族创办了一所私立契玄职业学校,于斌被聘任为该校董事长。这年10月初,于斌为契玄职校事专程来到金坛。由于于斌当时是国大代表,天主教南京教区的红衣大主教,故当他一到金坛时,县政府便宴请了他。于氏宗祠,是他的同宗祠堂,他亲自到祠堂内举行了祭祖仪式。陪同他祭祖的有县长严悫男,国民党县党部书记于竞西,参议会议长倪良和社会各界头面人物百余人,按祠俗举行了规模较大而又隆重的祭祖仪式,场面热闹非凡。( X" @: d: Q2 V. `/ A+ ~
         祭祖仪式结束后,他还到金坛天主教教堂(横街范鸿庆家)参加了弥撒。金坛县立中学是金坛的最高学府,于斌在县中校长王甘棠的邀请下,欣然来到学校。那天上午,天气虽然晴朗,但已觉寒凉。只见他高高的个子,白晰的脸庞,戴着金边眼镜,身着红色教服,外套黑色马挂,胸前佩戴着十字架标志,后脑勺上还系有一个小红帽,风度翩翩地在县中明伦堂(礼堂)对师生作演讲(当时金坛县师部分班级师生也参加了听讲)。讲话的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天主教的教义、个人经历以及他到梵蒂冈天主教国的盛况,偶尔涉及到当时时事政治内容,只听他说到“苏联是共产党的后台……”等等。讲话完毕,校长讲几句结束语之后,于斌就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匆匆离开了学校。金坛当时有个大学生组织,即金坛县大专以上学生联谊会。胡柏寿为总干事,蔡志成、王庆、孙涤等为干事。于斌还特地在县前街孙涤家中召开了大专以上学生联谊会部分成员的座谈会,出席者有20余人。在会上于斌仍是以宣传教义为主,企图吸收教徒,并一再强调他将通过教会以天主教名义送几名学生到美国去留学。然而与会者兴趣不浓,仅是听听而已,也未能和于斌有更多的交流。
; t0 }& j8 `" Y4 @, a         于斌这次来金坛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契玄职校董事会。在他所主持的董事会上,决议聘请于宗素为契玄职校教导主任,于竞西为事务主任。另聘县银行副经理钱福民为契玄职校董事会审核员。还决议董事会秘书及契玄职校校长人选拟在外埠物色(此节在当时的金坛日报上有简讯)。在金坛人当时的心目中,认为契玄职校前途有望,但一年后该校终因经费等问题而停办。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