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老五

于家大院荟粹

112
回复
31183
查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9: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州安宁“肆虐4小时大火吞掉老房子”追踪
" k$ c3 {* q  B/ \% Z. x* g5 q 1.jpg
       木窗下的图案
安宁费家营石磊庄一座四合院葬身火海。作为安宁区罕见的古民宅,它拥有300多年的历史。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否有文物价值,谁又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呢?
9 x2 q# H1 c/ p9 `6 h) c  d
  现场:幸存老房仍很危险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了石磊庄66号。虽然火灾发生已经30多个小时了,许多倒塌的房梁还在燃烧,整座院子被浓烟笼罩,几位村民正在现场清理烧毁的废墟。村长于仁文告诉记者由于村里的供水管破裂,老房子从昨天开始就停水了,目前正在抢修当中。由于停水,他们无法彻底灭火,村长显得很无奈。“一旦有风,剩下的房子随时都有可能被大火烧毁,晚上都提心吊胆,不敢熟睡。”租住户张先生说。
  安宁区文化体育局两位工作人员昨日上午来到了老房子查看,对未被烧毁的6间房子进行了考证。
  工作人员在村里走访了七八位村民,了解四合院的历史,对房子的建筑特点,建筑结构进行了仔细勘察,并绘制了平面示意图,提取了相关资料。负责人贾老师告诉记者,从建筑结构看,这房子至少是民国初期的老房子,由于他们不是文物鉴定专家,所以并不能做出全面的鉴定,他们还需要把相关情况向兰州市文物局汇报,由市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
  街道办:原打算建成农家乐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安宁银滩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郭主任介绍说,石磊庄66号的老房子叫于家大院,此前街道办组织工作人员曾多次到现场考察过,四合院古色古香,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老房子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严重破损,他们曾经建议住户对老房子翻修保护,将这四合院建成农家乐,供游人参观。但是,由于老房子户主较多,关系复杂,加上院子里堆满了废品,所以,村民一直没有翻修。
  资料:家谱追溯至明朝
  村支书于福文对老房子的烧毁感到十分惋惜。
  于福文拿出了他们家族的家谱让记者看。据于家家谱记载:“谦公之次子,美公者,原名成虎,驾随肃王来甘,不知职司何事,初居兰城雷滩,二迁马滩,三迁河北虎头,继立坟墓于费家营至今……”于福文解释说,于谦是明朝爱国名臣、民族英雄,他的二儿子,名叫于成虎,跟随肃王来到了甘肃,但不知道他的官职,初来兰州时住在雷坛河附近,陆续迁到了马滩、黄河北等地,文革前,人们在安宁区费家营发现了他的墓碑。
  村支书继续说,这老房子上面有雕花、牙子,在当时,只有有地位的人家才有资格拥有。
  于家大院属于子午向,在正北正南各有3间堂屋,东西各5间厦房,16间房子的拐角处又是4个小院子,后面也是房子,同属于四合院。从剩余的几间房子可以明显看得出属于明清风格的建筑,窗子是棋盘格,比门大,墙头用青砖砌成,上面也有精致的花纹,门口还有一个神坛的遗址。
  老房子毁于大火已经3天了,幸运的是,有6间幸免于难保留了下来,但令记者没想到的是,老房子仍然有火灾隐患,居民们一致认为,先辈们遗留下来的老房子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而发生大火,他们感到万分痛惜。老房子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后,蕴藏着多少历史和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究,谁来解开300年老房子之谜?
: \5 |1 h( ?! ~4 E% {2 U
[稿源:兰州晚报]$ h, f  X& \6 \9 \2 V
发表于 2008-12-31 1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太短了,意犹未尽啊!
7 E9 b) t4 \0 u* D' D0 Z* [“充分证明当时于氏家族成员 是地位平等 贫富相近 互学互励 互助互济”
0 _/ N* _" Z# y/ }0 j+ Y, R) w古建筑看着很舒服!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贵州麻山深处的于家大院 * L9 M) V# X# B# ^
作者:翠河旅游网6 a1 P* [0 F! b' B4 V. e
缘起:紫云县板当镇翠河流域中段座马河附近,有个叫董贡的偏僻小山村,这个离最近的公路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小村里有座建于民国中期的四合院,建筑气派,规模宏大,该四合院檐角下挑、吞口外伸,墙角石柱浮雕精美,窗户饰有牡丹、凤凰等文化元素,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同时窗户的椭圆形造型及屋顶凸起的装饰,具有典型的西方宗教文化风格,建筑风格融东西方文化于一炉。/ ~# K& z6 a- p  n; p( O3 _8 m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麻山深处,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栋融东西方艺术特色为一身的四合院是如何建设起来的,它和它的主人,都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路寻找……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人家世:贩卖糖盐,构筑起麻山深处的商业奇迹
- r' Q) q  f4 B8 ?4 |, c" f" d, J& j四合院的建造者于行唐,民国初年出生于紫云县翠河(座马河)畔的一个叫董贡的小山村的中农家庭,祖上是明朝调北征南时从中原来到西南边陲的望族,据于家磨坟墓碑上的家族史和家谱记载,其祖上曾因战功官授将军,辉煌了好一阵子,不过至其祖父及父辈时家道已中落,仅留下几十亩薄地聊以度日。! O' t1 I$ ?1 t+ l
据曾跟着于行唐的帮工介绍,行唐少年聪敏,很有生意头脑,12岁时即已跟随叔父、姑父等做生意,18岁独立从商,20余岁就拥有了自己的马队。赶着马匹到安顺贩盐到望谟、长顺、惠水甚至广西一带 ,盐售完后在当地收购蔗糖运回安顺、贵阳 ,一次行程赚二次钱。那时的盐和糖都是暴利行业,短短的十年间,于行唐积累起富甲一方的家业,于家也从坐拥几十亩薄地的中农之家变为拥有良田百顷,年收地租数百石、拥有独立马队(马匹近百匹、脚夫十余人)的大户人家。2 j5 p, [: R1 X( z# u
据介绍,于行唐家大院建成后为前后四合院,前面为于家人居住,后四合院的十余个房间专门辟为客房和帮工住房。
) @+ L8 b; Y# N6 n笔者前往董贡采风当天,有幸在于家老屋遇见于行唐的儿媳妇,这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们,她的父亲是民国时期望谟县的县长,因于行唐前往望谟贩盐认识而结成亲家,她嫁过来的第三年适逢 党代会召开,紫云县出席大会的三个代表都曾夜宿于家。于家家业之大、声望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 m7 C& r0 v" w% Z6 f3 w3 a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简史:人挑马驮建造的深山四合院
% G4 d$ g, f" m: d1 p6 o3 Q, M董贡是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离最近的482县道尚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民国中期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四合院,无疑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据见证四合院修建的当地村民介绍,于行唐修建于家大院时,由于本地的材料不符要求,木材、砖瓦和石料都是在外采购,材料运送到座马河后,再采用人挑马驮的方式运到董贡,整个运送材料和房屋建造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动用马匹近百匹,雇佣匠人五十余人,数十吨的石头砖瓦、百余棵直径近一米的木料,都是人挑马驮运到大山深处的董贡,再建筑成房的,靠着这种原始的方式,于行唐在麻山深处建起了一座堪称奇迹的四合院。# d: z& O6 |) o. [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风格:大山深处的中西合璧建筑奇观+ S8 j# d0 {: `% e
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融中西方文化元素为一体,房屋装饰用的牡丹、麒麟等图案,窗户的剪纸设计和房屋檐角造型,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其窗户布局的椭圆型结构,具有浓厚的西方特色,屋顶凸起装饰等方面甚至体现了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文化。各种文化因素融合良好,浑然一体,没有生硬的拼接痕迹。在20世纪40年代的大山深处,这样的文化融合应该是不常见的,可不可以看成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呢?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学界的专家去探讨了。$ [/ Z+ x8 {' @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怅歌:一座四合院和他的主人的悲情宿命  d! c1 C( u" ^8 u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臆断:以大院的修建为标志,于家的事业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是在那个年代,这座四合院和它的主人一样,不可能超然在历史的洪流之外,它鲜明的特色和突兀的格局逃不脱那个时代悲情的宿命。四合院修建后的十年,是于家的生活相对安稳的十年,于行唐继续利用数十年积累起的资金和人脉关系,推动于家的事业前进,直到于行唐积累的人脉关系被历史的洪流所割断,于家的事业才开始走下坡路——以过山车一样的方式。
, D/ \& u, U; {于家后来的历史可以论证我们的臆断。& b4 |( f$ x' `- Y
再说于家的悲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乡民口碑里的于行唐) q! i9 I! S5 i( y6 M  F8 q% G, m2 o$ z8 J
在乡民口碑里的于行唐,是个活泼,干练有见地的人,没有一些商人的飞扬跋扈和为富不仁,他作为发起人之一,倡议重修忠义桥,其捐资额度是排在前面的,修路资教扶助乡民等,是他时不时会从事的慈善。我们在走访中,没有发现董贡的乡民反映过他有强占民田等为祸乡邻的行径。
1 h2 a- v* ~  w2 }* P% s0 ^7 j7 C据当地村民介绍,于家的没落,是从于行唐的长子开始的。那时候已经是紫云历史新旧交替的关口了,解放军初次解放紫云,不久土匪反攻,导致紫云再次沦陷,这时的于家长子还是私塾学堂的一介书生,风口浪尖上该学堂师生十余人均卷入一支性质立场不明的地方部队,懵懵懂懂间,这个在同学中家世相对显赫的年轻人接受了一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委任状,成了手下没有一个兵的光杆连长。后来紫云再次解放,于行唐长子等成为清算的对象,于姓大家族中十多人被处决于今天的座马河畔。
  j7 z  _6 V  O: f& _0 Q至于创下于家大好基业的于行唐,同样没有躲过劫难。他甚至没有多少时间去体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就在接踵而来的土改中被划为地主,又因为儿子的缘故,罪上加罪被人民政府收监,一直到五十年代末因病在狱中死去。于家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气派的四合院分给十多户农户居住。深山里的于家大院,就此走过了一个悲情的时代。
( u" H$ n0 I' d& [于行唐被收监后的于家大院,先后经历了几次被查抄的风波,土改和文革中,房屋的装饰花纹等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四合院已经被拆得支离破碎,只有前四合院还保持着当初的格局,现在于家后人几经波折,终于赎回了全部老屋。于行唐的幼子曾经有按原来格局重修四合院的打算,可惜资金尚未筹措完毕,重修尚未动工,老人即患病去世,修葺一事,遂搁置至今。如今的于家大院,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守着先辈创下的基业,在光影的流逝里悠然度日。
- @+ D6 ]/ Z9 c( v& f& [7 c我们离开的时候,夕阳在老屋后方拉出老长老长的剪影,谁也说不清,这剪影里藏着多少那个时代的情结,藏着多少历史的惆怅。
5 j" \# N2 P9 ]- e) t2 M; \2 Z: P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2008年10月30日,紫云县文广局文物普查队前来板当镇进行文物普查,长期养在深闺的民国老建筑于家大院的价值初步得到认定。调查组认为,修建于民国中期,仅建造就耗时4年的于家大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中期紫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筑风格融东西方艺术于一身,是文化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见证;于家的沉浮史,是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变幻的体现,“它的发现,无疑是本次普查最大的收获。”
- t) Y8 D0 ?! v' z* r; R9 f我们也期待着以本次调查为契机,对于家大院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的认定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让大山深处翠河边上的于家大院能够得以修缮和维护。毕竟,这个静默了近七十年的老建筑,它身上有那个时代的历史和见证,值得铭记,值得珍藏。
( v" x2 ?8 ^' V( K& C' P1 y) T
6 J) e8 f' K$ S
. [0 r3 o9 L% {' ?2 u备注:本文照片由紫云县文广局提供,特别致谢!
发表于 2009-1-6 13: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辛苦了啊) P, y# w  R2 X# f
这都是文化研究的资源啊
# i$ j' Z# L) J# W我代表我自己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个人慰问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3: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州的海庙于家村
8 @7 ~, k- N$ k2 D3 l/ k  y: p海草房是北方沿海居民用海苔草(也有称海带草的)苫顶的一种房子,是现存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稀世民居。海草房虽然说土的掉碴,但就其历史文化价值来说,是堪于岭南的侨乡民居、江南水乡民居、陕西窑洞民居、徽州民居等相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山东工商学院刘志刚先生研究,现存海草房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荣成、文登、莱州以及辽东半岛的一此地方,半岛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存在,不成规模。2 p& R" m  H* @: s
今年元旦下午,我与刘志刚先生到莱州的海庙于家村,实地考察欣赏了莱州现存的海草房。我们敲开一户的大门,一位大约七十岁的老人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海草房的情况。在当地,海草房墙体一般为砖、石、木、或土坯建造,贫家富家都可以建造,差别在于所用砖、石、木的有无或质量。我们参观的这个大院当年就一个富家大户,周围还有几个院落,保存的都不错,至今仍为人居住。在沿海地区,海草房的建造一般类似于四合院,多数是正屋、倒屋和东西两厢,大门则在倒屋的东面,进门称过道,大门经过道迎面是东厢的山墙,要建造成照壁式样。所用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海草捞于海中,石料则就在山上开采。海草房一般墙体都较厚,屋顶冬可保暖,夏天不漏雨,太阳又晒不透,还有防火功能,冬暖夏凉的特点十分明显,是沿海居民的最佳住房,也是最具经济特点的住房。据说住在海草房内,手机不能通话,说明房顶的海草有微波阻断作用,对现代人来说,深受微波辐射之苦,居住海草房可称其为绿色环保的生态住所。所以,这个村就有用海草房苫顶的新建房子,不知是不是与此有关。
8 }2 l' Z) B: e  A3 }3 O* A在莱州,现存海草房的还有几个村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考察了小于家村的一个院落,其他的则只是在院墙外观察了一番。对于其他的村子,也没有时间去,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我们相约另找时间,再次到莱州,体会海草房的历史价值,找点还璞归真的感觉。$ v3 e& b2 @: O: s% r' W7 |+ k: Y
1.jpg

& l! n' o* S" [$ x
2.jpg
6 _' {1 Q$ k8 n: [" S' w
3.jpg

% U) ]# ]  F! {7 o& U
4.jpg

5 n/ v7 X# Z% V8 |" l
5.jpg 2 f2 @  {9 G* K  Y
发表于 2009-1-9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好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氏宅院”忆革命志士
* w7 Z# {* Q& t) v; o. I-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了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寒亭二村的于氏宅院。在这座古老的四合院里,于氏家族的老人们讲述了革命志士于均生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8 W7 I2 U, ^$ I" x) x, r3 y" q9 U
  
/ _6 A" v  \  L% |, T) i5 ^0 j  放弃仕途东渡扶桑
5 H! ]& X) U# z2 W; h- @  : v3 ]8 G8 o6 a7 j, q( O* a
  “在我们于姓的族谱上,于均生的名字叫于庭樟,出生于1887年11月。于均生从小就很聪明,12岁他考中了县里的童生。后来又中了秀才,后又被选拔为府学拔贡。在封建社会,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儿。”该村今年78岁的于载厚说。
* M2 L' g  ]. t. X4 U) s  当时,还不满18岁的于均生就考取了拔贡的资格,可以说,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可以顺利走进封建官吏的行列。当时,清王朝上层统治集团决定向日本派遣官费留学生。于均生毅然放弃仕途,考取了山东官府募集的官费留学日本名额。1904年,他与十几位同窗好友漂洋过海,东渡扶桑,来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专业。
" W) \0 O2 \* A  这一次东渡扶桑,彻底改变了于均生的命运。日本发达的经济与科学技术,唤醒了这些年轻人的良知,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黑暗和落后,产生了以“反对满清”为主流的、强烈的民主革命意识。
1 x* O: r7 G4 ?# L2 b# a  $ s2 H- X+ i* g& I
  点燃热情投身革命- F6 O5 p$ v0 j! U
  3 n8 D) X8 B4 M3 t
  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联合各会党成立革命团体同盟会,吹响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号角,于均生成为早期同盟会员。6 p3 x3 n7 _- ~3 Z+ n2 o
  1906年,于均生在日本任同盟会山东分会机关报《钟声》编辑。次年,于均生从日本回到家乡,创办了于氏私立高等学堂,自编课本,聘请潍县籍同盟会同志为教员,宣传革命,提倡共和。在此后的几年里,于均生坚守同盟会纲领,跟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步入了他人生的辉煌时期。6 O4 m0 o" `  D. Z  p6 P
  然而,形势的发展却让于均生陷入了失望和苦闷中。袁世凯和一帮北洋军阀窃据革命成果,中国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中挣扎,他满怀希望的“共和政府”成了一纸空文。1917年,孙中山先生针对北洋军阀的罪恶行径,在广州发起了“护法”运动,讨伐北洋军阀。于均生再次点燃了心中的希望,千里赴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出人意料的是“护法运动”又是昙花一现,于均生只好怏怏回到北京。* R# c1 D' e$ O9 o5 ]( m3 O
  
0 I; t8 q/ l+ H- K  挺起脊梁实业救国
0 @8 n% D' Y! W& Z. W% t! U  - v9 ~: {5 \' Z4 d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面对着军阀政府统治下极度黑暗的北京,1926年,于均生愤然离开北京,再次回到了故乡寒亭。
# v$ _8 t) i1 I3 J  回到家乡的于均生壮心不已,革命无望,他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1920年,他曾资助表弟张干臣赴日本攻读机械工业专业。于均生回到家乡,恰值张干臣学成归来。于均生卖掉土地200亩,筹集资金3万块大洋,在潍城东关后门街筹建大华染厂,1931年正式开工,成为山东省最早的新式染厂。至1936年底,大华染厂已有股金9万元,年均获利2.5万元。在大华染厂的带动下,潍县相继开设了6家染厂,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染织工业基地。
6 k7 `3 |" B# J! S2 B# z0 c8 W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命运给于均生带来了更加残酷的打击。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日寇的铁蹄蹂躏着潍县大地。日本人将于均生逮捕入狱,逼迫大华染厂改为“中日合办”。年过半百的于均生多年的积郁终于变为不可遏制的愤怒,挺起铮铮铁骨的民族脊梁,断然拒绝。他与张干臣等人惨淡经营,保护着民族工业的气节。然而,横征暴敛、多方掣肘、苛捐杂税接踵而至,抗战后期,大华染厂被迫停工,几近破产。
( j7 w0 E  n5 ]  1942年夏天,是于均生平生最大劫难的日子,国民党地方杂牌队伍王有为部袭击潍城东关,把于均生当作俘虏抓捕。幸亏与寒亭于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民党中央监察部长丁惟汾来电,命令将于均生送往重庆,于均生才得以释放。
  i' [/ Q2 ]+ p9 g! e! J( l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于均生与世长辞,走完了他62岁的人生历程。他终生收藏的古书、古砚、印章等上千件文物也漂零殆尽,只有这古老的宅院还记载着这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老人的历史印记。
) E+ `) E3 j2 A: w( ~  如今,于氏宅院古建筑群已经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三月份,寒亭区政府将于氏宅院的6个院落进行修缮。这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志士于均生的故事将和这座百年大宅院一起被世人敬仰。
( ]9 i! h6 y' l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均生(前右二)与辛亥革命党人合影4 n3 n3 j# v1 J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修缮的于氏宅院胡同
. n, a3 r/ D% a! @8 `- z3 l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寒亭风物系列组诗之《于氏宅院》 于康健寒亭风物系列组诗之《于氏宅院》              于康健' k5 m) B* Y+ r6 G/ \
9 [" q2 @! y& {9 H1 J, x5 `
轻轻走进四合的院落
) q3 Y4 }  `$ H4 O: [) i  b细细品味方正的历史
, s0 F% T; C0 }! s/ O8 _青青的砖瓦
  m+ A: p* M/ e' m/ ^' s+ `白色的灰墙2 _1 v$ C2 X  U* O! ?! a3 G1 k! ~4 @
奇巧的檐角
( a3 K( t) ~5 X1 R. P仿佛在解读他的刚直睿智
& V. Q* X9 O4 ~) I我无语已醉* I- V: E* o& ~$ w/ a/ ~# h! N/ n. v

( [6 z! c% h4 b5 P, N8 l: z不做庭院香樟3 l4 H4 A3 C" A  E9 V( y
但求均等民生
' t7 |0 t5 X6 S3 s  R警世的《钟声》响了; \) r8 ]& |. ~% k# E
把紫禁城震塌1 g6 b- S! z& _
淅沥的风雨中! ]5 w2 d" t* [3 k9 {
你又挺起大华的铮铮脊梁9 |# N  W3 E1 _
即使心力交瘁
; ~* `1 z& o$ _8 X" v/ j0 l: ]6 S2 p. r
还是那片土地& v) {3 ]. ~4 X3 d- n9 M! n
还是那个宅院
) F0 `: w- @' r( d! P) E墙裂了
: Z' p, Z6 s- G# K1 L' M0 W屋漏了$ @# \4 j! e* d
但栋梁还在
4 \$ W% s; ~# C: M* a" l1 d/ b没有了墨香书声
; V- X2 F) v+ A3 o5 L) T& M远去了战火硝烟4 J- d3 m+ b/ _$ x# \5 H$ q  [
想把你的灵魂找回4 t  J8 l' s' [: s5 B9 A. p1 F
7 T* h0 }0 j0 a1 \* |1 ?
注:(潍坊市寒亭区寒亭二村于氏宅院属典型的明清院落,始于于占鳌,盛于于均生,原名于庭樟,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创建革命杂志《钟声》及潍坊大华染厂,坚拒日本合作,革命志士,民族工业的先驱,四合六院,正全面修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