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传大漠,一剑夜临关。
鸟道千重戍,龙城万仞山。
降兵旗下出,侯骑雪中还。
苦乐行间事,魂销壮士颜。 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大概意思是:
烽火台上狼烟滚滚,大漠那边的蒙古鞑靼又来进犯我边城。你跨上宝剑便与将士们一起,连夜赶赴边关御敌。
戍边的环境极其恶劣,但边关的将士们依然警惕的守护着每处城池与关卡,,即便是飞鸟也难逃过他们的眼睛。我们的龙城边塞戒备森严、坚不可破,如同万仞高山那样固若金汤。
经过激烈的战斗,负责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送来了胜利的捷报,门旗下最先见到的是被俘虏的敌兵。
行军打仗、抵御强敌的苦与乐,对于边关将士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壮士们勇敢、刚毅、满面征尘的容颜,最令人销魂动容。
这首诗标题中的“于大夫子冲”,指的是于慎行的少年同窗好友于达真。
于达真,字子冲,号完璞,山东历城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及第,授泽州知州,兵部员外郎,后官至陕西右参政。
于慎行与于达真同窗三年,友谊深厚。这对亲密无间的少年同窗以诗文齐名,被齐鲁文坛并称为“二于”。值得一提的是,于达真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武功了得、又善骑射,真可谓是文武双全。
这首诗的前六句,诗人用豪迈奔放的诗句,描述了于达真及将士们接到外敌入侵的急报后,连夜奔赴边关疆场,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壮举。将士们克服困难、英勇善战,最终粉碎了蒙古鞑靼的入侵。
最后两句,诗人不仅充满热情的讴歌了于达真及我军将士们为了抵御外侮而勇于献身、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满怀激情描绘出这些凯旋归来将士们勇敢坚毅、不怕牺牲的勇武形象。
通过品读这首诗,不仅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能文能武的于达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家国天下的于慎行。
(于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