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 其实里面还有很多常识

4
回复
137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1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扫墓常识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然而,在清明扫墓的期间,有些禁忌与忌讳是你该避免的。下面,郑博士说说清明拜山的相关问题,为您沥青如何避开煞气、挡抵厄运!  

  郑伟建博士/文

  1、 清明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

  此处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2、 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3、 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4、 清明拜山越早越好吗

  不是,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寅时。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5、 怀孕的妇女能清明节去拜山吗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

  6、 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7、 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8、 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古玉效应更好),以作化解。

  9、 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10、 扫墓为何需要奉香给山神土地

  扫墓时,除了将带来的香烛冥镪、鲜花果品、纸钱、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摆放在墓前外,还要燃点香烛,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护神。此后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冥镪,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礼毕,可以聚餐饮酒,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11、扫墓时为何不得嘻笑怒骂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12、为何要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郑博士特别提醒朋友们: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节什么情况 “烧包袱”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种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发表于 2009-3-30 1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诚即好。
带着怀念的心情前去,带着鼓舞与期待回来。
发表于 2009-3-30 2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哥好样的!见识之广,无边无际;学问之渊,无底无岸;忠孝之诚,无瑕无疵!——无可挑剔,也是目标,终生为之努力奋斗争取吧!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7: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3-31 17:30 编辑

清明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因此有专家、人大代表呼吁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
"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

唐代杜牧的名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
有的称"前三后三";
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
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不过,在科技理性成为人们基本意识的今天,推动清明节法定化,有必要对祭祖的传统进行厘清。祭祖并非承认鬼神存在的迷信活动。否则,祭祖传统就会同民间的鬼神信仰相混合,对亲人庄重的纪念,将异化为迷信活动;以前的祭祖活动之所以为人们所诟病,将其迷信化是主要原因。在今天“传统重建”的努力中,如果不能避免流俗,将会使祭祖传统重新误入歧途。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4-1 19:29 编辑

清明节不只是祭祖
中原网讯:
  清明节到了,这是一个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日。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了许许多多丰富而又动人的习俗,这些诗意般的节日习俗,使我们民族一代代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幸福。同样的,清明节寄托了百姓大众的特殊感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值得关注的是,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与春节获得同样的国家法定假日待遇,如何借重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成了社会普遍议论的热点。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耕发达的古代中国,人们在这一天举行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多种风俗活动。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今清明节已被局限为扫墓祭祖日,给祖坟添土、烧纸、或立碑、做场,煞是热闹。更有甚者,随着生活的改善与收入的增加,国人扫墓祭祖之风也在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添土、烧纸,到现在的为阴曹地府发行“阴币”;从纸人、纸马、纸轿到眼下琳琅满目的纸造轿车、别墅、二奶;从以家族为主的族群祭祀到眼下一些地方政府热衷、动辄成千上万人参与、灯火辉煌、鼓乐喧天的大典公祭……   
    当然,许多地方的官员争相主办 “公祭”活动,旨在借名人或胜地之效应扩大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势。但那种比拼祭奠之排场、墓地之豪华,令人深思!
  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三十而立,在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观念也正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传统节日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即是标志之一,多少人为此额手称庆。透过这小小一步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政府支持的那种文化传承的自觉张扬,许多地方乐于通过各种适应时代和民生需求的配套主题文化活动,提升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与节日价值,这是一种可贵的有意义的探索。
  社会在进步,清明节理应伴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赋予更为丰富的内容,并且首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所谓的人文精神,一是思念故人,二是维护新生。清明时节,天气转暖,万物萌动,花红柳绿,百鸟齐鸣,人们怀着欣喜之情,迎接一个新生长季节的到来,在包含了扫墓祭祖、踏青春游等节庆活动在内,品味自然,欣赏春天,呈现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这是其一。
  其二,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家庭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老人的怀念、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无疑地,这必然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而带动社会的和谐。   还有,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乃人之常情。借助清明节,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大家冷静地对待死亡,将其视之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具有一个面对生死达观的良好心态。
  而更为重要的,是清明节的教育功能。孔子有言:“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清明扫墓祭祖,回忆祖辈的辛苦,缅怀先人的功德,开展诸如“中华经典诵读”“中华赞诗词歌赋征集”一类的活动旨在让今人懂得道德敦厚与感恩先辈的道理,认识其所寓意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多一份社会的责任,留一点可贵的精神品德,使个人、家庭乃至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们尽可以踏青野游,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清新,演习“仲春之月男女相会”的烂漫与欢乐;可以去戴柳、插柳、歌唱、跳舞、打秋千,体会各种贴近大地的胸襟与亲情,领略春的气息与温馨;或者植树种草,打造绿的世界,为大自然的幽雅环境添油加力,让春天的节日变得绚丽而多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