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9-4-9 20:27 编辑
5 k1 O$ Y2 u2 n$ n+ P5 @! N2 k% I4 u; \5 D6 I$ d2 t2 L1 c8 ?
大水泊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16公里。政府驻地位于大水泊村。威石专用线、新老309线横贯东西,威石路、机场专用路经过该镇,威海机场设在镇区。境域面积123.53平方公里,耕地6.4万亩。辖89个行政村,1.55万户,3.88万人。
5 X6 L$ h/ ?* L- C- T* a! X7 T 清末,属甘泉都五里、二里。1930年属一、四区。1941年12月,属文登(东)县天福山区、邹山区和大河区。1955年1月,为县辖镇。1958年8月,属东风公社,同年12月,并入天福山公社。1966年,恢复大水泊公社。1984年3月,撤公社设大水泊镇。2001年5月,撤销口子镇,并入大水泊镇。: l& u6 l O- K& @, a h
: Q5 T, \, p6 Q$ _五垧地遗址位于五垧地村北500米处,1984年发现,总面积3.6万平方米。断崖处可见文化堆积厚约1.5米,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锤、石丸、石磨棒、砺石,陶器有鼎、罐、碗、纺轮等,且多夹沙红陶,属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现破坏严重。
' g' x* z, F& K+ k" a+ B7 d; l! g 三庄墓群位于大水泊镇三庄村北150米处,原有3座较大的封土墓冢,呈“品”字形,间隔各约30米,封土高约5米。1964年整地时被村民炸去封土,现墓室保存完好,结构不详。% G6 q1 c2 j: }* [" A) p! E% G
大水泊镇人文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6 h3 s- z( U- h9 C! k- C
; L G4 J9 [; n大水泊村于氏世代书香之家,明清两代,进士、举人济济。文献记载,从明代于应第开始,于氏家族就崇文好学,累代不衰。于氏兄弟相处非常友爱,为一方楷模。
, @6 y( R; i- Y. K; z 一门三进士。于鹏翀,字圣庵。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列三甲第二百七十六名。其弟于鹏翰,字六息,号山白。顺治十二年(1655年)与其长子于涟同榜中进士。于鹏翰列三甲第九十七名,于涟列二甲第五十三名。三年中,一门两代三进士,在文登只此一家。同村人于可讬,与于鹏翰同族,于可讬为孙辈,字阿辅,号龙河。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文登于氏家族的儒学之风,名振胶东。0 c) ~# q) P! }2 D2 J1 o7 d
于令淓,于可托曾孙。字箕来,号方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附贡。赐翰林院检讨。主讲于永平府敬胜书院。工书法,著有《勤贻堂稿》《蔚斋试草》《古今文》《古近体诗》《四书讲义》《族谱》《方石书话》等。
9 W7 `- ]$ v& U3 z4 Q+ s# L于书佃,于令淓之子。字泉南,号牧叟、田耘、东海散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任济南府学训导。著名书法家。其书遵父训,由颜体入手,学秦篆、汉隶、魏碑,六朝、唐宋无不探求,留下了千古佳作“大明湖”坊额和《大明湖碑记》。" ^; n$ o. H7 B6 M
6 t3 J9 j. A- J5 }7 p5 @% d
于令淓、于书佃父子位清朝200年间书法百人之列。于氏书法艺术累世不绝。4 C1 _6 {8 ?- {% Z* e1 I* ^
于克襄。字莲亭。大水泊村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著有《铁槎山房闻见录》10卷,《铁槎山诗存》6卷。《铁槎山房闻见录》至今尚存。
, r C1 E$ b3 Q 于植元(1927~2003),于令淓七世孙,幼承家学,诗书画印俱能。1946年只身去大连,后历任旅大师专副教授、校长,大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等。社会兼职众多,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在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日关系史、满族文字、书法美学领域造诣较高,被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终身成就奖。书法以行草见长,进入现代中国著名书法家前20名,先后与12任日本首相有作品交往。竹下登竞选首相前,他书赠“能从竹下登龙门”条幅,被日本各大报刊载。后竹下登竞选成功,其作品更是轰动日本,前后应邀访日50余次,日方曾一次向他赠送5吨珍贵日文图书。他为佳能、精工两大公司题写的“唯佳方能”和“精为上工”条幅,被奉为经营方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