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一蓑烟雨任平生——官场外的于右任

1
回复
203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5 15: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
2009-7-14

8 B5 u6 }: C6 B9 C$ g5 e6 b
86岁的于右任僵卧在床已3个月,大小便失禁,腰际、臀部的皮肤开始溃烂,血压下降,心音减弱,呼吸渐缓;继而神志不清,言语乏力。在已气若游丝之际,忽然回光返照。他从沉睡中醒来,伸出了三根手指。陪侍者们猜测:要交代三件后事?先生摇头;三民主义?先生摇头;三公子于中令?(半年前举债出国留学)先生还是摇头。人们无从辨猜。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驾鹤而去,有人忽然悟出:先生的那个“三”,指的是故土三原县呀!% ?' M, ?& b3 X# [! L6 ~
据陪侍者云,于右任在病重时曾试写遗嘱,因心绪不宁,写了撕,撕了写,结果一个字也没留下。鉴此,治丧委员会将于右任1962年病危时写的《国殇》(即《望大陆》)视作他的遗嘱:
" ^+ V" P3 T+ \( A. ~4 I: r8 B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B# a0 x. h! B- b% q: H$ U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g: D- \1 o7 O0 W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9 g+ s% X3 g# r& @- A+ Q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 N! `0 J' d1 M; N9 v& Q天苍苍,野茫茫,
( A4 [/ _4 R/ \* C* N- G山之上,国有殇!
$ t: c) g, `+ |于右任这啼血的诗篇,已为炎黄子孙广为传颂。他眷故土、思统一的爱国情怀,必将与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一样,成为千古绝唱。陆铿说:“能够为两岸人民共同尊敬的人当然是孙中山先生。除孙中山先生之外,恐怕就要数于右任先生了。”
' h2 D2 T$ H8 l3 I  c!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典出《四书》“夫子循循善诱人”。1905年,他因在《新民丛报》批驳钱基博《中国舆地大势论》中“长江流域民族处置大河流域民族”的荒唐论点而声名大噪。此文首次署名“于右任”。“右任”,既是“诱人”的谐音,亦暗含反清之意。因我国一向以“左衽”来指受异族统治,故“右任”之“任”,系从“衽”而来。" V5 Y5 B/ i1 L- ?+ V: D) s. W, K
于右任两岁丧母,由伯母房氏抚育成人。幼时家贫,于右任6岁牧羊,差点葬身狼口。17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庚子年国难当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出逃西安。陕西巡抚岑春煊命学堂师生恭迎圣驾,跪道侧一小时。血气方刚的于右任要致书巡抚,希望他“手刃西太后”,后为同窗王麟生劝阻。于右任剃成光头,脱去上衣,光膀子提着大刀,以一副“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的对联为背景,照了张相,意诀清廷,颇有杀气。不料,此照片落入三原县令德锐手中。县令以于的《半哭半笑楼诗草》和这张照片为证,诬其为“革命党”,下令通缉。于右任得讯后,逃至“志士之集,议论风发”的上海,化名刘学裕(“留学于”之意),就读于马相伯的震旦学院。于右任的才学深受马相伯赏识。1905年震旦学生反对洋教会,集体退学,马相伯也脱离震旦,决意与同学们一道组建一所新校。马接受于的建议,撷取《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复旦”两字为校名,创建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次年,于右任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入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 [% c8 V/ a; P) z$ T于右任由一个三秦大地上的牧羊少年,励志奋斗,不仅成为集诗人、书家、报人、教育家于一身的社会贤达,而且官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毕生经历了多少沧桑,有过多少喜怒哀乐!院长任上,他明德肃贪,曾信誓旦旦要整肃吏治,既打苍蝇、蚊子,也要打老虎。史实是苍蝇、蚊子倒拍了两只,弹劾过两个鱼肉百姓的县长,杀了一个中央信托局的贪污处长林世良;而面对巨贪铁道部长顾孟余、财务部常务次长顾翊群等老虎,于右任刚刚持枪瞄准,汪精卫、蒋介石便挺胸堵住了枪口。胳膊拧不过大腿,于右任无奈。难怪世人讥他“监而不察,察而不明”、“养虎遗患”。于右任也只能悲鸣:“监察何用?监察何能?可慨也夫!可慨也夫!”他拍案过,惊堂木惊不动老虎;他拂袖过,可蒋介石为“收招人心”,欲借他做摆设而死缠不放。于右任在院长的位置上一坐33年,业绩不显。检视反思,除于氏本身的人性弱点之外,当归结于盘根错节的官场腐败。一句话,民国官场太复杂,复杂得笔者三言两语说不清;民国官场太黑暗,黑暗得笔者不屑为文。且让我从容地描摹一下官场之外的于右任吧。: K- [1 A, p( t; S- t$ K( j
办报,勇为苍生鼓与呼) n4 H" L/ m5 U" m/ @
于右任84岁华诞时,台湾“邮政总局”发行了一枚“元老记者于右任”的纪念邮票。票上印有于氏的亲笔题词“为万世开太平”。端详这枚纪念邮票,于右任感慨万端:“在我生活的历程中,最使我难忘的也最使我怀念的还是从事新闻记者时期。”青史作证,在办报的峥嵘岁月,他的确是昂扬奋发、不屈不挠,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激烈、壮观简直是惊心动魄!
$ H6 U6 A; u: {" n( \于右任在上海先后创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4种报纸。虽然报纸存续时间短暂,但影响很大,且一个胜过一个。
4 f! h8 k7 O# M; x自1903年《苏报》被封后,上海的革命报刊几乎全部缄口,而保守派报纸却十分活跃,某报社论更公然为清廷张目,诬革命为叛逆。于右任忍无可忍,撰文反击,但投稿如泥牛入海,这使他产生了办报的欲望。1906年他与邵力子赴日本考察报业,同时谒见神交已久的孙中山。他在日本的华侨中筹募了3万银元,又在国内招游资入股,于次年创办了《神州日报》,以“神州”为旗帜,意在唤起民众的故国之情。报上的纪元一改惯用的清帝年号,而用公元和干支纪年,寓意良深。为让报纸站稳脚跟,他针砭时弊注重策略,巧用“旁敲侧击”之法,在华美的文字中暗藏革命的精魂。正当报纸要腾飞时,天不作美,报社附近的广智书局失火,报社化为一片灰烬,仅靠一点保险金维持。屋漏偏逢连夜雨,报社内部又闹窝里斗,于右任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当时上海的道台秦乃煌为控制舆论,拟以重金聘于到《舆论日报》当总主笔。道不同,于右任岂能与之为谋?
* X) S5 ?( Y- N8 t" k! O  V1909年于右任别树一帜,创立《民呼日报》。此前,他在上海各报大刊广告,公开宣称《民呼日报》“以民请愿为宗旨,大声疾呼,故曰民呼,辟淫邪而振民气。”创刊号上刊发的社论旗帜鲜明:“民呼日报者,黄帝子孙之人权宣言书也。有世界而后有人民,有人民而后有政府;政府有保护人民之责,人民亦有监督政府之权。政府而不能保护其人民,则政府之资格失;人民而不能监督其政府者,则人民之权利亡。”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创刊号一面世,即被抢购一空。于右任有了办《神州日报》的经验,加之又网罗了戴季陶、吴宗慈等笔杆,仅用3个月时间,发行量扶摇直上,居上海群报之首。
; @& m4 z0 R+ E《民呼日报》不仅针砭时弊,揭露清廷的腐败,更注重关心民瘼。是年甘肃大旱,良田龟裂,饿殍载道,哀鸿遍野。而陕甘总督升允搞假大空,3年匿灾不报,又不减田赋,以致酿成人人相食的惨剧。《民呼日报》刊登一篇《如是我闻》揭露:一饥饿老妪,让女儿到野外寻草根回来充饥。女儿抠得手指出血,只得一把草根回来,而母亲已无踪影,唯见地上一摊血。原来被人吃了。该女悲得昏死过去,第二天未出门,乡邻推门探看,只见地上一堆骨节,她又被人吃了。报纸据此义愤陈词:“升允之肉较妪肥百倍,甘民竟不剖食之,意者甘民虽饿,犹择人而食呼?”任谁读之,能不愤慨!
1 J! F4 [3 l0 a) p于右任一面揭露社会黑暗,一面发起募捐赈灾活动,开我国报业参与社会赈济事业之先河。升允恼羞成怒,诬陷于右任和另一负责赈灾事务的陈飞卿“侵吞赈款”;一面又与上海道台蔡乃煌、公共租界巡捕房私通,拘押于、陈二人,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民呼报案”。于右任等被关押月余,审讯7次,身心遭到摧残。报社同仁知道,当局意在迫报社关门。为营救于、陈,报社同仁不得不委曲求全,“自行停刊”,于右任才得以解除羁押,但被逐出英租界。《民呼日报》短寿,只存在了92天。
8 ]" ^* c! X( J$ D8 t5 c8 s# g于右任虽一介文弱书生,但脊骨是硬的,折而不弯。数日后他再创《民吁日报》。于右任阐释报名:“民不能言(呼)则唯有吁耳!”又说“‘吁’字,又适为‘于某之口’”,沉痛中含着幽默。于右任不便出面,委请范鸿仙当社长。《民吁日报》面世时,日本侵华日甚。报纸发表《论中国之危机》等社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华要求种种特权的罪恶;又针对倾销日货发表《买日货者看看》等时文。报纸此举惹怒了日本驻上海领事松冈。是年10月26日,朝鲜志士安重根在哈市刺死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胁迫清廷签《马关条约》者)上海数十家报纸装聋作哑,唯《民吁日报》在显著版面刊发这大快人心的好消息,称伊藤为“土匪流氓头子”、“大浑蛋”、“死有余辜”。广大读者拍手称快,松冈则暴跳如雷,让上海道台蔡乃煌查禁《民吁日报》。《民吁日报》被查封,并被判令“永远不得出版”。《民吁日报》更是短寿,存在了四十又八天。
% R. K3 x" m+ b4 o% B) K《民吁日报》被封后,上海市民在报馆门上贴悼词者众多,且竟有焚香痛哭者。与此同时,当局在租界内外搜捕于右任。于右任一度曾躲在一名叫荷花的妓女家里。他给那妓女12元,说好只住半个月。可迫于形势一住住了5个月,再无钱付房饭费。那妓女非常爽快,也不向他要钱,照供食宿。因于右任见常有人来窥视,怕遭不测,在一个晚上悄悄溜走。后于右任一度困在小旅店里“绝粮”,一位同情他又与他一样穷的同志,到马路上一烧饼铺想偷几块烧饼带给于右任,但遭铺主发现,被打得满脸是血。铺主问他为何要偷,那同志据实相告,是为接济快被饿死的朋友。那铺主听后深受感动,主动送了他许多烧饼。当于右任拿到烧饼时,两人抱头痛哭……6 z0 @; f+ M2 [% M, _
那时,于右任时时处在被监视之中,过着东躲西藏、度日如年的“流浪”生活。, f. I2 e" }  t) R, m' z5 W
吉人天相。终于,上海南市商会会长沈缦云仗义疏财,送给于右任一大笔钱,让他办报。于又从友人处筹集到一笔。在九九重阳节那天,于右任又创立《民立报》,并荟萃一大批革命报人主笔政,有宋教仁、张季鸾、邵力子、叶楚伧、马君武等。于右任选定重阳节创刊,把《民立报》喻为“植立于风霜之表”,“经秋而弥茂”的“晚节黄花”,祝福她像秋菊那样不畏严寒独自开,“使吾国民之义声,驰于列国。”于右任亲自撰写的那篇文采夺目、寓意隽永的发刊词,被载入《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誉其为新旧文学合流交汇的代表作。9 t* w  [- h0 z. {7 Q
于右任办这张报可谓沥尽心血,该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在上海报业中鹤立鸡群。它在世界各主要城市派有驻外记者(留学生兼),有一次为一篇重要稿件,于右任不惜付600块银元电报费。《民立报》还以大量篇幅宣传孙中山在国外的演讲和活动;同时把报社当作同盟会中部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辛亥革命立下汗马功劳。孙中山为答谢他宣传之功,送他一只炮弹筒作纪念,鼓励他像炮弹一样直飞猛进。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份革命的报纸。……这份报纸是于右任办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于右任为新闻记者讲课强调职业道德时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昔人以此为执政者之天职,吾则以此为新闻记者之不二法门。”“为维护新闻自由,必须要恪守新闻道德。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新闻道德的记者,比贪官污吏还可恶。”
- M4 a# O6 m: Z+ {5 x: F2 Y4 G“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于右任当之无愧。! w4 u) P) r! ^
诗言志 书咏魂9 P7 O) r/ T' G
于右任擅歌赋,长诗词。他的诗作最大特点是贴合时代、亲近人民、贴近生活。# q- E6 S7 q' Z7 q( n+ L
他最早出版的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民族意识十分强烈,对故国山河之恋溢满字里行间。他说:“少年作品,过火话太多”,但“为当时一段历史作证”。他早年的一组“杂感”诗,直斥清廷的腐败,揭露其横征暴敛、丧权辱国的罪恶行径。于右任在《署中狗》中,直喻清吏为狗。诗云:, P. w7 V2 t1 u/ z; e$ I
署中豢尔当何用?分噬吾民脂与膏。①
- I* A# p- b  O, m! q% X愧死书生无勇甚,空言侠骨爱卢骚。②' a* r6 x6 K# N5 I2 r
寒门出身的于右任,素来关心民众的疾苦。“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上庐山时,他目睹轿夫脚步的沉重,耳闻其悲哀的叹息,体恤其内心的煎熬,对他们寄予深深的同情,写下了《闻庐山舆夫叹息声》:' _% i- Q1 a- [0 g! M$ ?' B) z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2 L% {% T5 k# {" `7 T, A为问人间最廉者,一身汗值几文钱?7 ]# @% x' v4 p% S) i( B
抗战岁月,生灵涂炭。于右任亲往战地视察,目睹战火中孤儿流落街头的惨状。他嘱地方当局要妥善安置,自己更夜不能寐,写下《战场的孤儿》四首(此选一),诗云:
' j2 y& I+ S4 J% q. O# V! y& y5 j举国愁兵火,流亡何处归?
5 o' |! F" U6 E1 V/ y8 l: y6 L. W8 h" Y孤儿点点泪,湿透母亲衣!7 p' a$ Q: a/ i1 c7 `* B
1941年,于右任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员一起提出以端午节为诗人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以懔危亡”。冯玉祥、郭沫若、茅盾等出席了大会,于右任担任大会主席,并赋《诗人节》一首:& {8 ]8 H  p& S1 b$ S/ x( Z5 g
民族诗人节,诗人更不忘。
6 H3 Z: G. j5 W" r乃知崇纪念,用以懔危亡。/ ]4 V; j4 [- ^8 _' ?
宗国千年痛,幽兰万古香。
# d: W$ q/ }% p( K4 H. S; f于今期作者,无畏吐光芒。
% E4 D5 k1 h% t! x) S  y9 q/ N3 ?即使是于右任抒发个人生活经历的诗篇,也都充满着革命精神。当年,他被升允通缉,“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上海途经南京时,拜谒明孝陵写下《孝陵》:
  I# Z! L5 g3 e2 |虎口余生亦自矜,天留铁汉卜将兴。
7 [1 {8 _, w1 U8 K) q( c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南来哭孝陵。- Y+ F& D6 X! V* |. D9 d! K: N
为向民众宣传革命,于右任早期还写过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1920年左右,他写了篇跑旱船秧歌,利用传统的“十二月歌”曲调,用地方俚语宣传民主思想,弘扬爱国精神,深受群众欢迎:
5 M! j/ l0 y! j' l正月里来正月正,吉利的话儿说几声,中华民国是民主,民权有了就太平。地方自治办得好,寻点儿快活玩花灯。$ {' C  |  S# \$ a
……( |' H' g, i/ A  L9 |- q5 |
腊月里来梅花放,家家商号都收账,乡时人儿趁冬闲,腊八会上逛一逛。把好话奉献大家听,如今世事不一样,中华民国重民权,国民责任你莫忘,你莫忘!" K  d! `# v. Y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于右任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1946年他应时为新疆省主席的张治中之邀访问新疆,登上天山,诗兴遄飞,写下了歌咏天山自然风光的《天山》两绝。参加新疆各族庆祝和平大会,目睹民族团结气氛,挥毫写了一曲《大石调·青杏子——迪化和平大会后作》:
; `  c6 y6 n6 d大地现光明,睹天山洁白层层。何人创建新新生命?0 H: Y( P! g! g- \* A. N! d6 b
和平万岁,和平万岁,万岁和平!4 f' T' L0 ]4 M5 R  f  D
于右任的经典作品,广为炎黄子孙所传颂的当属他的怀念故土、亲人,期盼海峡两岸统一的《鸡鸣曲》、《怀念大陆》、《忆内子高仲林》和那首千古绝唱《国殇》了。- k' o9 W# U+ w
他在《鸡鸣曲》中抒发了两岸鸡鸣相闻,却故旧亲人不能晤聚的悲哀:; k0 f9 W, c  D5 v" h5 u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0 t1 }. w) M" ^) p/ k/ `3 {! z
伊人隔岸,如何不应?
0 X& l5 g& h1 ]6 ^$ d3 Q/ Z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
7 k4 a* y. u$ ]+ w8 V1 p& _; ]& i遮莫千重兴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7 ^, @+ J% V" d  I. x' g; H
1962年,于右任去台13年,在他83岁生日那天写了《怀念大陆》,发出“河山何日得珠还”的感慨:5 ?9 [2 u* G# y; B
巢空子母三春乌,石烂鸳鸯七志齐。/ v9 Q; @* W) \9 p# Z* d
谁引熏风周大地?生民多难费安排。
1 a$ R( ?) ?# t4 B5 @. a金马于今惊一世,河山何日得珠还?
  |) O- a& ^. H' ^. c十年种得蓬莱水,投入家山一泫然。0 X+ E8 _- J# g2 s0 R8 h
于右任期冀能活百岁,想回大陆晤聚亲朋,更想他的发妻高仲林。在与高结婚60周年前夕,他从保险箱中取出夫人为他缝制的布鞋布袜,脉感夫人的手温与心跳,回味一生聚少离多的悲剧,笔下淌出了《忆内子高仲林》:
( L  B  Q1 q  k8 ~( X8 M" d- Z两戒河山一支箫,凄风吹断咸阳桥。, m, M3 B% o  B
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x0 o8 ?* u6 _0 C5 M
1962年,于右任患病住院,面对两岸对峙多年的现实,他只能长歌当哭,在绝望与悲愤中写了带有遗嘱性质的《国殇》,那当是他此类作品经典中的经典了。4 D, `- l1 ~. T+ @
于右任一生留下诗、词、歌、曲达千首之多。有评家说:“于诗绝句似苏东坡,七律似陆游,亦颇得魏晋古风之胎息;词曲黄钟大吕,睥睨同代之人。其诗、词、曲,皆雄伟、豪放、朴实、悲壮,有忧国忧民之志,少儿女情长之态。其咏史、咏事、咏人或咏景诗,不落古人窠臼,饶有新意。”(许有成)是“一部凝练了的史诗”。( n, p9 L/ o8 F5 m1 ^& l4 {5 p
“诗成鼓角惊天地,笔走龙蛇迈古今。”(乐恕人悼于右任)+ A2 `1 }* K4 r& R! o  Q
于右任多才,是诗人,也是书法大师。他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1932年于右任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他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一台湾书法评论家评论于右任的字时说:“有的沉静如处子,有的飞腾如蛟龙,有的勇猛如武士,有的圆美如珠玉,有的苍劲如奇峰,有的柔回如漪波,有的憨态逗人迷,有的痴态使人醉,有的跃跃欲起飞,有的如瀑布直流,有的如野马狂奔,有的如古树悬空……每一个字,莫不神话。”! T- P; b. f- E- m
于右任把写字当作一种运动,一种乐趣,每日临帖不辍。他作书时常以香烟罐贮墨,每罄一罐则大呼“取墨来”!他的草书深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爱,政坛显要、名流时贤、后学僚属,以至贩夫走卒索墨者如过江之鲫。" F" w# o' t  n0 E
1941年他访问西安时,答应为西安王曲军校下级军官写一百幅屏条。回到重庆,他很快写好,并自己花钱装裱成轴送到西安。他到医院慰问伤兵,礼品就是写字,一晚要写几十幅。秘书见他太累,欲摹其笔迹代劳,还被他批评一通。于右任为知友作书很讲究用句的贴切。如为张大千题的是“富可敌国,贫无立锥”。为蒋经国题的则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复旦校友黄季陆赴台后掌管教育,于为他题的是“将中国道德文化从根救起,把西洋科学文明迎头赶上”。一南洋华侨请他为当地的关帝庙题楹联,他考虑华侨不谙古汉语,用白话文写就:“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 Z: U* s9 L! D  ^0 E- r( A# `抗战岁月,他还为《新华日报》题过报头。他一生写得最多的条屏是“为万世开太平”,达一二千幅之多。这是他的心声。
2 t' Q7 a, _9 @. ^: I有趣的是1948年,他竞选副总统。竞选的对手们或请客或用汽车接送代表,或提供宾馆服务或送红包。于右任没有钱,就写“为万世开太平”拉选票。结果当然落选了。他的一位同乡代表说得十分中肯、有趣:“纸弹是敌不过银弹的。”9 W& R# Z* W5 B% F5 a3 A8 ~8 B: f
于右任为人写字,不看来者的职位与身份,标准是他喜不喜欢。宋子文很喜欢于右任的字,特置一把精贵的扇面,托人请于右任题墨。于右任拒绝。但他却为南京夫子庙大集成酒馆的女侍写了一副:“玉壶卖春茅屋赏雨,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u6 u- J% \& z' Z, o9 |3 F4 h
由于他的字值钱,到台后颇有一些落魄文人假借他的大名卖字。他的下属知道后要“严惩”,于右任关照“不要为难他们”。甚而连台北和平东路街头一商店招牌也假冒他的字,于右任见了,一点也不恼,让店家摘下,为他重题了一副。店家送一大笔润金,于右任拒收,店主嗟叹不已。
- u! I2 s$ r! r; u' }3 ~于右任编定的《标准草书》,修订了9次才定稿。在台刊印时,他与出版商约定不取一文稿酬,只要求定价低廉,便于读者购买,意在推广、普及。
# F( k$ S% `& m/ H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于右任的字品、人品皆为上品。+ @0 O& |8 {: ];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 U( M& G& y* ]7 _
于右任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一生中作书最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座右铭是“天下为公”。; Z6 p/ p7 Z0 c9 m6 {2 @! L
于右任的口碑,在民国政要中绝对是最好的。他一生布衣粗食,早年穿的布衣布鞋,都是夫人亲手缝制。到台后,由一南洋华侨家属供给,直至临终。他做高官,享厚禄,但他是真正的一介布衣:穷。于右任几乎是一辈子闹穷。30年代,他患伤寒,上海的名中医陈存仁为他治愈,他无钱付诊费,亲书一帖怀素体的《千字文》赠之。于对陈说:“(我)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的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收。所得的薪水,只够很清苦的家用,到东到西,袋里从不带钱,身上只带一只‘褡裢袋’,别人是放银子的,我的褡裢袋只放两颗图章,参加任何文酒之会,或者有人馈赠文物,我别无长物为报,只好当场挥毫,盖上两个印就算了。”某年,已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到上海,想回报一下当年济助他的妓女荷花,但囊中羞涩,不得不一下火车就寻访陕西在沪做生意的老乡,以求资助。1 D3 Z) ]) c7 l
1948年,国民大会选举,于右任竞选副总统,只能靠送字、赠照片“拉票”,仅在临选举的前夕,请了几桌客,席间道出了真情:“我家中没有一个钱,所以没有办法和各位欢叙一次,今天的东道,实际上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集,我只借酒敬客而已。”抗战岁月,他的长子于望德在德国留学,他期望儿子早日回国为抗战出力,“盼儿归国,但无路费”,想想也罢,让“国家总账上减少几文支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他的所谓官邸(宁夏路二号)非他所购,是租赁旧部下冯云亭的宅第……
  ?+ y( Z# I, V. c贵为党国元老、五院之一长的于右任,是在哭穷、作秀?非也。他的钱呢?
. s8 y7 U" t4 I. W4 L( G6 o“子规夜半啼血,声声都是思乡情”。5 m9 J5 N& s' \1 R5 y2 B
于右任出身寒门,又有浓厚的桑梓情结,他把钱都放在故乡人民的口袋里了。他认为“欲建设新民国,当建设新教育”。他十分注重兴学,除在上海创办“复旦”、与共产党人共办“上海大学”外,更关注家乡的教育。二三十年代,他就呼吁社会贤达“兴学兴农”、“开发西北”。在陕西,于右任首倡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大),他任国民革命军陕西总司令期间,创办了陕西中山军事学校,以及渭北中学。最早于1917年在三原县建民治小学,让穷人的孩子上学,减免学杂费,甚而提供助学金。资金完全由他募集。他无产业,亦不经商,其困难窘迫可以想象。1940年前后,民治小学校长王麟生写信给于,称学校经济困难难以为继。于右任复信云:“我就是穷得卖字,也要支撑这所学校。”整个三原县的教育让他萦绕心怀,在上海办报期间,听说三原县小学实行统考,他便从上海寄了一批练习本、橡皮、铅笔作为奖品。为弥补全县教育经费的不足,于右任与好友段兆麟(三原人,留美学者)计议,于托段购地482亩,栽速生优质的泡桐树,待树成材后出售,济助全县各小学。( d6 z; D1 A5 `& i
国难当头,于右任艰难兴学,深得孙中山赞赏。孙在1919年9月1日致于的信中说:“从事新教育之设备,及改造社会之筹策,于干戈扰攘之秋,犹能放眼远大,深维本根,远道闻之,深慰新望。”0 ]; l  s6 h, i! s% {
于右任之善举,始于光绪二十五年,陕北大旱,颗粒无收。陕西学政沈淇泉(沈钧儒之叔)筹办粥厂,委于右任当厂长。“恩师知我信我”,“不由我不动心,不努力啊!”1918年,陕西又遭大旱,为赈灾,他派员四处奔走呼号,募款,先后向关中20个县发放赈款11次。那时他患足疾在沪,又适长子于望德结婚,亲朋故旧、慕名攀贵者都来道贺。于右任把办喜筵的一品香饭庄当成募捐现场,发表演说:“余久抱与家乡父老同生同死的宗旨。今天各位送来的贺礼,权做赈款送回陕西。于某今以薄酒,感谢各位为陕助赈的热情。”是年8月,他抱病回陕视察灾情,捐款购100担小米,开设舍粥厂,救济灾民。当时的《西安日报》有长篇报道。三秦大地旱灾频发,他建议三原县兴修水利,先后两次捐款,以工代赈整修河道。
! j' t& g9 |7 F9 s" m  B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王陆一,同为“三原三才子”,曾是于的得力助手。王积劳成疾于1943年逝世,乡人想为王立碑,于右任当然更想。但偏适关中大旱,他沉痛地对要求立碑者说:“还是省几个钱,让百姓多喝几碗粥吧!”于右任曾作诗以记:“丰碑为慕文豪,凶岁难安父老;秋风忽起咸阳道,多少高坟蔓草。”诗末,他作了自注:“友人欲为王陆一立碑,予以年荒阻之。”0 @/ f: C7 \, S# u- R
最令人感动的是,1927年间,陕西三年大旱,饥民为了活命,挖坟掘墓,变卖殉葬品度生。抚育于右任成人的伯母房太夫人的坟也未能幸免。乡人报告于右任,于右任悲痛万分。他由此猜度灾情严重,理解那是饥民“万不得已”,自感不该责怪饥民,复电:“不要追究”。后,于右任返故乡扫墓以诗记之:“发冢原情亦可怜,报恩无计慰黄泉。关西赤地人相食,白首孤儿哭墓年。”
( Y; N. P, q6 o) @6 {- Q于右任矢言:“不置私产”。古人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子承父业。于右任反其道而行之,他“栽”树,拒绝儿孙享福。这则是“大道为公”佳话中的佳话了。* S5 q% J) b. O  B( Z$ G
1931年,于右任目睹家乡人口外流,田园荒芜,便收购省外客户转售的土地千余亩,在斗口村办农业试验场。建造办公室时,于右任亲书办场宗旨石刻一块,镶在墙壁上。文曰:“……我去世后,本场不论有利无利,即行奉归公家,国有、省有临时定之,庶能发展为地方永远利益。以后,于氏子孙,有愿归耕者,每家给以水地六亩,旱田十四亩,不自耕者勿与。”他怕此碑万一不存,同时在楼南院另竖八棱石碑一座,其上文意与前碑相同。
6 E! M5 v, g3 A7 x8 [. U1935年,民治小学拟扩建初中班,一柏姓邻居愿赠送家门前空地基及楼房,于右任坚拒,以市价收购。在办理契约时,经办人意写在于右任名下。于再三叮嘱:“不敢,不敢,仅防留下祸根,不要使我的子孙将来去争夺遗产。”契约主名最后归在民治学校名下。$ L8 f5 M& w0 v( R- {. z
于右任多次回乡,一直拒绝地方政府招待,住民治学校。某次,农场、学校经办人张文生(于原秘书)捧出多年来斗口农场、民治学校的收支账簿请于过目,内有民国十八年一些乡邻向他借款的账单。于右任抚账簿良久,叹息:“这些钱本来就属于老百姓的,”他说他不看了,让张文生一把火烧掉,“免得将来子孙讨债,他们应该自食其力。”并以自己所著《牧羊儿自述》,勉励子女自力更生。
! n1 l. o3 H1 U( e; ^( X' [1 `% h5 {: x晚年的于右任,仍然闹穷。耄耋之年患牙疾,想装一口假牙,因付不起8000元新台币而作罢。生病住不起医院,对小方副官闹着要回家。(当时于月奉5000元新台币,而一天医药费要1000元)蒋经国来探视后,才让他住进荣民医院。
" q  }! T, T2 \# }0 T于右任逝世后,“监察院副院长”李嗣璁、“秘书长”螘硕、“立法委员”程沧波等与于的长子于望德一道,寻于的遗嘱,不见。打开他的保险箱后众人呆了:箱内既没有钱财宝物,也没有股票证券,多为生前重要日记、信札;为三公子于中令出国留学筹集旅费所出具的借款单底稿,还有平时挪借副官宋子才数万元账单;以及夫人高仲林早年为他缝制的布鞋袜。铁箱之谜揭开后,人们赞誉:“右老遗产,仅有账单,清廉自苦,元老典范。”《欧洲日报》总编辑陈祖华撰文称讼:“清操厉风雪,典型在夙昔。”
$ P* C8 K  Z1 B+ e台报则说:“三十功名袖两风,一箱珍藏纸几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