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七甲八社(七甲八舍)的进来(最新调查结果,不看后悔)

62
回复
1425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0 1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7-22 09:59 PM 编辑
8 b0 L2 l" @/ P% o9 K8 e3 t* o( Y2 G, t% C0 k" @9 a  Y6 O; C
[论文]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社' H$ s# u, |3 O9 N* J2 ^
1.《孝经·玮》曰:“社,土地之神也,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这个“社”指的就是管理着一方土地的土地爷。
+ F* f% s: @* x, b% b1 @- f2.《礼记·月令》曰:“二月之节。是月也,择元日命人社。”这个“社”是指一个节日。又曰:“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土(王?)自立社,曰皇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立社,曰置社。”这个“社”指的是庆祝节日的场所。
- z5 d; Q! a+ H$ @1 M3.《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这个“社”指的是祭祀的场所,在这个地方杀“不用命”的人。
1 a8 f. R! B$ N5 M6 p8 N0 W8 Z4.《论语·八佾第三》:“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这个“社”指的也是一个场所。朱熹在《四书集注·论语》中说:“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朱熹的解释也是说明“社”是一个祭祀的场所,一个杀人的场所。
4 i) {. V& R, Q$ F' @) g5.《御览》所辑《史记》关于“社”的这条史料,笔者翻阅中华书局版《史记》并未发现这条史料,检索电子版也未发现,故暂不阐述。( ]/ R( _  Z3 o7 I0 ?" t: ?) ~
6.《汉书·郊祀志第五上》载:“及高祖祷丰枌榆社,【二】郑氏曰:‘枌榆,乡名也,社在枌榆。’晋灼曰:‘枌,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师古曰:‘以此书为社神,因立名也。’徇沛,为沛公,则祀蚩尤,衅旗鼓。后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这个“社”是一个祭祀的场所.  |* Q* t8 @% Q. k% t
7.《汉书·张陈王周传第十》载:“里中社,平为宰【一】师古曰:“主切割肉也。‘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这个“社”指的是祭祀活动。
! G- p( n6 q: y* w8 q6 i$ @- G8.《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载:“(王修)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这个“社”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进行的祭祀活动。
1 H* {# G  _) w+ ]4 ~8 F4 k3 X9.《晋书·阮籍附修传第十九》载:“修字宣子,……后遂伐社树,或止之,修曰:‘若社为树,伐树则社移;树而为社,伐树则社亡矣。”这个“社”指的是神,这种神附着在树上。+ o0 n6 |) W6 V+ I, }
10.《荆楚岁时记》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郑氏云:‘百家共一社,今百家所社综即共立之社也。’这个社指的是为祭祀活动建立的活动场所。
0 X* d3 m6 K3 z9 j7 c7 B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社有这样几个含义:一个是一种神,即社神;一个是一种节日,即社日;一个是一种树,即社树;一种是祭祀场所,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社祠;还有一个是祭祀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到社的这几个含义之间的联系:神需要祭祀,祭祀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所,祭祀的场所旁会栽上树,祭祀的贡品神不会吃最终是人吃,由祭祀活动会形成一种组织把人深深地联系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4: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家庙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12 10:58 PM 编辑 5 x* r  `1 F& f, \- u. }
* A. C8 Z0 I0 F. B
昨天晚上给一个爷爷辈的通过电话,问起先人和祖籍的情况,以及其他线索时候,他竟然说来自登州府莱阳县司马庄,七甲八社也不清楚。又说老辈人提起过大水泊,那里是个洼地,后来好像搬出去了到了司马庄。而我们大多人记载的都是云南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七甲八社,他是于俊公兄弟的后人,而他们那枝大多是这样记载的,而斗字辈走出岫岩的时候大概带着这样的信息,真是让人叹息,好歹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半句对联:重兴司马门庭,但赖诗书。而对于改姓的传说也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8: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13 05:31 PM 编辑
2 `0 Y6 ~  S: R6 L* t. G& [4 u( ~% o4 U
莱阳县七甲八社的,肯定是海阳县司马庄七甲八社之误区,但为什么没按家谱排辈,搞不明白。我记得爷爷说过,按字辈起名好像有忌讳,所以有时候俩字有时候会3字,俩字的时候那辈要避讳。因为栖霞的莱阳的都有自己的家谱。就出自司马庄七甲八社的没有家谱,迷都在家庙里,可惜文革毁了这些。让我们努力破解七甲八社的秘密吧!甲的单位很小,所以说单独找七甲八社太难了,因为你不知道出自什么社。社也许是舍,因为读音的变化,我爷爷就一直说是七角八舍。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10 06:40 PM 编辑 ; J4 t" [' _2 Q  c( }

) }1 n! l% {8 p% [  P3 N1 ^关于避讳的说法,可以参照于谦后人的家谱,辈分排字分为行字母和讳字母,讳字母就是为了避讳用的字。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纠正我以前的错误,莱阳县司马庄也对,因为明朝时候的石山社属于莱阳县。5 }$ {( }. |+ P, n  L
旌旗乡
$ W  D  L4 O: q, B石山社、北马社、小平社、沐浴社、火山社、西留社、石桥社、朱姜社、大平社、赤山社、埠西社、初家庄社、白藤口社
5 C1 V5 q1 L; m, I/ O& j8 d清朝才设置的海阳县,而司马庄是乳山乡石山社,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13 05:34 PM 编辑
) q2 U5 _. D, F  `8 B% M+ z
6 F6 n, E6 a3 Y* c! J! [/ @昨天去了趟栖霞蛇窝泊的清江口,走访了于氏家谱的传人于洪长先生,看了他们的家谱,发现和我家的不挨边。他们前5世没字辈,从六世开始有的字辈:龙守协志魁,云龄林起长,读耕绵世泽,源本海同昌。已经传到读字16辈,且上面的祖先不详,据说出于大水泊。而周围的东南河村等均是一样的字辈,原来叫连庄乡。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26 04:53 PM 编辑 , F1 M8 Z8 G+ s! B/ ^* b( s0 J

! E; J! _% J. w今天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东去司马庄再探。原来司马庄除了东,南北庄外,还有一个支系。就是“七甲八社”!也叫“后续八甲”原本居住于莱阳某社八甲,早于于象泽兄弟立村,也为司马庄后人,不知何时搬迁去的莱阳,后在司马庄第一次修家谱以后搬回的,在司马庄南居住,未获司马庄承认是同脉,后司马庄修家庙,无私帮助,方始受到关注,经查对家谱确系司马庄迁出之后人,可惜第一次家谱已经修完,未被载入族谱,可能辈分上有差异。后单独为他们修的支谱。后来2次修家谱的时候,其后人已经陆续外迁,有一支去的宁海州磨山,今牟平区高陵乡磨山村,另有人去了现乳山市的乳山寨镇小滩村。剩下的我想应该去了东北了。留在南司马庄的人已经很少,此支人被称谓“后续八甲”文革虽然烧毁了大部分家谱,可是此支资料尚保留了一点。另“后修八甲”家谱落入其传人外甥赵某手中,是文革时期的模范户,带头烧毁了“后续八甲”的族谱,资料非常详细的,大概从于广之前的记载到文革前,非常珍贵,如此珍宝被付之一炬,是我七甲八社后人的悲哀!期盼南司马庄的老先生们早日整理好这些资料,以告慰我去辽宁岫岩的列祖列宗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23 10:22 PM 编辑 * A' _" H: P7 h' \  A5 d+ E" @

/ _: {+ q, }9 g  i- o0 g, U现在基本七甲八社已经搞清楚了,七甲八社嵩山乡就是现如今的海阳市留格庄镇八甲村,有六甲村八甲村,唯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不见七甲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儿离不开水,我们的祖先一直居住在大海的周围。而我们辽宁岫岩有条大洋河直通黄海,明末清初的时候,明军还驾船顺河而上,去攻击岫岩城,被清军设伏快到岫岩城的地方结果落得惨败,百十条船,数千军士,只得3、5条船逃脱。
; `: z" Y2 v' H+ G3 A0 _7 T留格庄镇八甲村距离司马庄并不远,这个谜算暂时告一段落。“后续八甲”已经搞清楚了,我还在疑惑“七甲八社”,毕竟没有找到家谱,衔接不上。遗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滩村有俩处,据现在司马庄修谱的说,应该是乳山寨镇的小滩村。可发现在白沙滩镇也有小滩村和八甲村。没有去考证。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22 05:45 PM 编辑 + l# @  v' a" f' e7 ?: ^2 x
' `3 ?; W/ X1 o( z0 e+ {
七甲八社嵩山乡应该就在如今的留格庄镇八甲村和六甲村附近。嵩山乡是明朝的时候的称谓吧,莱阳县七甲八社也就是海阳县的七甲八社,因为海阳县建制是在清朝,明朝时候无海阳县,隶属莱阳县。所以我那爷爷辈的人说我们祖籍莱阳县司马庄也就不奇怪了。
发表于 2010-3-14 14: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于宝祥
: `) d1 @1 k( v5 {3 c' k6 ?' q2 X
寶祥宗親說的有道理
  u6 @2 b$ z) ]9 P# @沒想到真的有宗親自遼東半島入東北2 {6 g' ]% U8 u7 S8 z' A" _
因為要進入滿人的地盤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 t  U9 ^& L/ k
其中十有八九是闖不過的
2 o* Q1 @4 U% D* p. |如果說是明軍攻城可能誇大了一點
+ _1 n/ A) S. c但是說漢人闖東北與滿人(在地人)衝突而落敗可能較趨近於事實
4 A' A8 w  \. {  U所以說 寶祥宗親這一支 闖關東是非常辛苦的一支) {+ B& d+ z- o& |. N
至於 小弟如何確認寶祥宗親這一支是由這條河闖東北的呢?
& C9 E; S4 l" d6 ~& i咱于氏族人有一古老流傳的文化(故事)9 r9 x7 ]+ V& M) }9 ~
寫在家廟對聯的第一句內 , 所以老一點的先人於移到新居住地時/ R) B* v) C) V3 `9 q
為保佑平安 , 會先設立祭拜海上女神的廟(保平安及經商所需)
0 @) ?4 E8 S; r: {5 {% `/ x' |0 K而其他姓氏的漢人不會如此做
( X6 Z- R) p( h所以要驗證寶祥宗親所言只要看一下地圖就可確認$ ]2 P1 R# q0 X7 M
移民的年代及路線
$ L) i- [8 d8 |4 ^# C" m
. F0 q+ R' D. e! Q2 C! Q% L5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駿傑兄,我说的明军和清军打仗是史实啊,岫岩县志里有记载。路线先人说过,从乳山坐船出发,好像最初不是去东北,而是朝鲜半岛结果被风刮倒庄河一带,登陆了,然后翻山越岭到了现在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20 09:05 PM 编辑 7 @; p* @% A/ S% q7 R& T

6 f. U/ Q6 f' [' u7 Z' D6 N8 y' G  f1 H今天去了牟平区高陵的磨山村,没有找到我需要的资料。可是知道了他们是斥山迁去的,占山户。磨山排序:故士真-大海,大江-富贵3代-美公,兰公-得胜公-嘉言,嘉佑。。。。。。。。。。据于麟昌老人讲述,他们已经居住繁衍了20多代。村志上说明末从斥山而来。另水道镇的上朱车村有司马坟,他们小时候过年还去上过坟,不知道是谁的。后续八甲的人几乎没有了,根据村里人说有个徐芝燕老太太是五保户,她家保存的挂谱资料,可是已经被牟平养老院接去了,她是后来搬去磨山于姓的遗孀。下步去民政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线索。民国牟平县志记载,磨山于姓从云南迁徙去斥山,而后移民到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