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家石头村---于谦后裔的繁衍盛地

0
回复
99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21: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名的于家石头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石头古村落,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后裔的繁衍盛地。
    于谦与于家村

    于谦(1398-1457年),字延益,号节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15岁中秀才,24岁中进士,历任湖广钦差、监察御史、江西巡按、河南山西二省巡抚、兵部右侍郎,后升任兵部尚书,封少保、太子太傅。英宗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首领也先率兵侵入大同。奸臣王振怂恿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林堡被俘。英宗之母孙太后与英宗之弟朱祁钰召集众臣商议战守大计。侍讲徐程(有贞)等鼓动弃京南迁,于谦等厉斥南迁之谋,拥戴朱祁钰为景帝,坚守京城。于谦力主军务,指挥了有名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了也军,拯救了大明江山。也先战败,无计可施,时仅1年便请和送回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于谦被诬陷"谋逆"惨遭杀害,成为千古奇冤。成化初年,平反昭雪,追谥忠肃,英灵方得瞑目。
    于谦遇难后,其子隐居于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井陉县南峪村。他生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成化年间(约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谦之长孙于有道迁居于本县白庙山下(今于家村),"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开荒种地,生有5子,代代相传,建村造田,繁衍至今已24代。于谦子孙在这里已根深叶茂,正是"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于家人在这里创造出了奇迹。

    罕见的石头古村落

    于家村始建于十五世纪八十年代,位于井陉县中西部山区,距省城石家庄市50公里。全村一片石头天地: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石井石窖、石缸石罐……到处都是石头文化。
该村建在一个群山环绕、中间不到一平方华里的小盆地之中,"不到村口不见村",好像一座天然城池,四面环山,四面有门。东门清凉阁,西门西头阁,南门观音阁,北门龙天阁。住在这里向阳、背风、安定、祥和,是一个罕见的石头古村落。
全村400多户,5800多间房屋,1600多口人。村内农居依高就低顺势而建。石头瓦房、石头窑洞、石头平房,组成了一个个石头四合院。黑漆大门,简易木门和少数柴门、栅栏,家家相接,户户相连,宛如一副古老水墨画。

    先人对街道有统一规范:东西称街,南北叫巷,不通谓胡同,狭窄者名夹道。全村6街7巷18胡同12夹道,全用青石铺就,锃明挂亮,形同碧玉,高低俯仰,纵横交错,7余华里。
另外,该村有许多古庙、古阁、古石器、古农具以及原始灌木林、天然溶洞、古人类遗址等。所以,人们称这里是风水宝地,藏古圣地,农居福地,旅游胜地。现在,该村是石家庄市十大知名村镇之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考察基地"称号。这是于氏家族500年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于谦后裔繁衍生息的历史丰碑。

    于氏家族根深叶茂

    于氏宗祠建祠碑碑首镌有"根深叶茂"四个叠篆。这是于氏家族人丁兴旺之颂词。少保于谦遗留于太行深处的子孙幼苗,历经500年沧桑岁月,现已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成化末年(约1486年),于谦之长孙于有道与三弟于南道迁来这里(今于家村)时,这一带还是一片深山旷野。他与三弟脚踏荒野,背负青天,积年累月,慢慢建成了4间石头窑洞,这便是于家村的第一座房屋--建村的开始(后来三弟迁往河南浚县)。
明嘉靖年间(约1566年),于有道子孙已繁衍至第7代,人口发展到400人,房屋近800间。随着生活的改善,群众开始集资兴建真武庙。到隆庆元年(1567年),真武庙竣工,这是村内第一座庙宇,是第一次建房高峰。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近百年,人口约800人,房屋近千间。这时先人对建村方法、街巷布局已有明确规范,这是第二次建房高峰。万历九年(1581年),于有道5世孙于喜春开始修建清凉阁,这是人口、经济、建筑同时增长时期。
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间(1630-1750年),是石头村鼎盛时期,人口增至1300人左右,房屋达到2000间,四合院150多座,其中二层阁楼已有20多座,同时大王庙、观音阁和另外3座歌楼相继出现,还建成了全村第一所学校,民房剧增,这是第三次建房高峰。
民国10年(1921年),建成了占地300平方米的于氏宗祠(兼作学校),碑载人口已增至3000人,其中外迁人口达到1000余人,同时民房建设再掀高潮。
几百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外迁现象也曲线上升。主要是由于人多地少、在外谋职、在外工作、投亲靠友等原因迁走的。有的另建新村,有的迁居他乡。除迁至本县、本省许多村庄外,还远至山西、山东、河南、上海等省、市。就现在所知,迁至本县水窑洼、七狮岩、梅家庄、常峪、核桃园、蒿亭、固兰、郝家窑等村庄的约有1000多人;迁往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地的约有3000多人;迁往山西太原、阳泉、浑源、平定、昔阳、阜平等市县的共有五、六十个村庄不下4000-5000人;迁往上海于庄的约有500-600人;迁往河南浚县的是于南道的后代,现在也发展到5000-6000人;留在本县南峪村的是于东道的子孙,现有400人。按以上情况,仅就于有道后代而言,迁出去的人数就高达万人之众。于家人宛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而于家村则是于谦后裔的繁衍盛地。

    古庙古阁古戏楼

    庙供神、阁为门、戏楼唱戏尽人皆知。然而于家村这个深山小村,却建有古庙、古阁、古戏楼达22座之多,且全用石头建成,委实令人赞叹。这些古建筑即:清凉阁、真武庙、大王庙、于氏宗祠、观音阁、龙天阁、李密庙、岳飞庙、山神庙、3座五道庙、4座古戏楼,以及永固阁、擦石阁、马王阁、券门阁、西头阁、小西阁等。于家村4道村门3道是庙,6条街4条有阁,8座大庙4座庙院,4座戏楼其形各异。这些古建筑大多分布在村内,少数建在山上,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10座。
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说来只是一阁,然而其中却供有多家神像:西面观音祠、东面三皇庙、南面三义堂、北面阎王殿、上层是玉皇顶。专家评说,一庙之内众神荟萃是十分罕见的。清凉阁位于村东,始建于万历九年,已有420年的历史,是一个3层建筑,形似北京前门。下面两层为全石结构,建在一个倾斜的天然大石板上,不打根基,不填辅料,块块巨石就地而起,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石块巨大惊人,长者数米,重者万斤,有的原封不动,有的錾迹寥寥。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高低俯仰,犬牙交错,跌宕起伏,勾心斗角,巍巍然、凛凛然,耸立于山间村首,蔚为壮观。清凉阁累累巨石,鳞次栉比,似搭非搭,似券非券,乃至一块石头一根柱,一块石头一匹梁,一个平台一块石,一块石头一堵墙。集美学、力学、建筑学、几何学、物理学于一体,盘根错节,鬼斧神工,可谓建筑史上之奇迹,国家之瑰宝,山村之明珠,是于家村十大石头景观之一。

    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于家村的所有古建筑,均以石头建成,互不雷同,各有千秋。有的精工细琢,有的粗犷奔放,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深奥莫测。总之一建一式,其形各异,古香古色,耐人寻味。于家石头村藏有如此规模的巨石建筑,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犹如南山古松,幽香四射,惠及后人。这是于家村人的智慧结晶,是于谦后裔的功德丰碑。

    井窑池星罗棋布

    有句老话:"平山不平、井陉没井。"其实,井陉县井最多,不过只是旱井多,泉井少,因而才有其说。于家村便是有名的范例,全村遍布井、窑、池,然而泉井却只有一眼,还是60年代在国家帮助下才打出来的。由于这里地下水过深(在300米以下),人工打井望尘莫及。所以,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于家村在建村之初,先人们就对蓄水、用水非常重视。起初全村只有一个饮水池,滴水如油,十分珍贵,因而制订了严明的用水纪律。清朝乾隆39年,立有"柳池禁约"碑一块,对水池管理和池水分配都做了明确规定:除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外,每户每日只许取水一瓮、取冰两担,违者即罚。天长日久,人口渐增,一池之水已难应付现实,于是便按先祖于有道的五个儿子分为"五股"分头打池:在南山脚下挖出了五个水池,取名"大月池"、"二月池"、"五月池"……康家在东山脚下也挖了一个水池,"取名康家池"。这样一来,饮水问题一度得到缓解。然而,日月如梭,人口倍增,各户便开始自找地方打井、修窑。场边、院内、河沟、路旁、山上、山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井窑地,好象棋圣布阵,犹如夏夜星空,形成了一个罕见的井窑池网络。井窑池的建法:底大口小是水井,敞口水坑叫水池,水池封顶留一小口便是水窑。这些蓄水设施全用石块砌成,坚固耐用。据说太行山这一带属于奥陶纪岩层,石块中含有丰富的有益矿物质,石头井内存入饮水,几个月后即可矿化,不是矿泉胜似矿泉,名曰"无根水"。饮用此水有益健康,此水浇地禾苗茁壮。如今各户院内都建有新式水窑,不出大门即有饮水。现在全村共有新旧水井1000多眼,每户平均两眼有余,成为于家村的一大景观。

    八百华里石头堾

    "堾"是山区梯田的"地坝"。这里梯田的建法是:沿着山坡或山沟,从下往上,每隔一段建一道坝墙,里面用土填平,一层一层错落而上,远远望去好像阶梯一般,因此取名叫梯田。地堾有粘土打成和石头垒成的两种,于家村的地堾都是石头堾。于家村的石头地堾长达800华里到1000华里,是于家村的又一大景观。于家石头村有方圆10平方公里的山场,所有墚岭沟坡,无处不石坝,无处不梯田。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由近及远,不知凡几。寒露过后,登高远望:山如斑马、沟似涟漪,象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这些梯田石堾对接起来,可以从井陉一直排到北京。现在,全村约有石堾梯田1万多块,2400亩,再加上古老荒废部分,总计不下2万多块,2600亩。地堾高低不等,高者三、四米,低者一、两米,如按通高一米折算,其长度既不直达武汉,也能往返北京。可以想像,于谦子孙流落深山谋生创业是多么的艰难。
力欲尽,汗欲干。手积茧,背积弯。千万辛苦筑石壁,五百载,不曾憾。忠肃在深山。
于家人钢錾生辉,铁笔赋诗,八百华里石头堾,写就千古华章,为太行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私塾学堂学校

    木有本,本固枝荣;水有源,源远流长。这是说,"学校为兴贤育才之地",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重师、重校。有了好的教师和学习的地方,才能很好地培养人才。于家村虽地处深山,但由于有先祖于谦的影响,人们都懂得上述道理,知道学习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于家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识字教育。传说,早在建村初期就有了识字家规,家长们都必须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常用字。起初只学些零散农家用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到嘉靖年间(1566年以后),就有了手抄识字本和木刻版书本,几户合起来在村里请了一名"文化人"当先生,边种地边抽时间串户教书。到万历年间(1581年以后),村里就借用民房办起了"私塾",学生有20-30人,学习内容是《百家姓》、《三字经》和《五经》、《四书》。这一时期,村里就已有20多人考中秀才。顺治十三年,村里建起了一座全神庙,房间较大,于是私塾就搬到这里,成为于家村第一所兼用"学校"。学习内容除正规书外,有时还加有自编教材。比如,《必须杂字》和《四言杂志》,就是本村于大荣编写的。书曰:"天地人生历古今,不某饮食饥可承"、"茄子黄瓜是阴物,发眼之时不可用"。既学了字,又学了理。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36年以后),教育大发展,在校学生增至40-50人。在这时期,村里又增加了20多名秀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教谕署改为劝学所,领导全县教育。对私塾先生要求很严,必须具有廪膳生以上资格方可任教。到清朝末年,按碑、谱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已有61人考中秀才和邑庠生以上学历,其中有五品、九品及从九品官职者3人。

    民国初期(1912年以后),在辛亥革命思潮影响下,废除了封建私塾和旧读物,成立了"学堂"。该时期,使用了新教材,主要有《国语》、《算术》、《自然》、《修身》等,学生人数在50人上下。1919年"五·四"运动后,学校逐步实行公助或公办,村里出面请教师,校名改为"国民小学"。按县教育局的统一规定使用新课本,主要有《国语》、《算术》、《常识》、《公民》等。学生人数增至60人以上,一室之内分为1-4年级4个班,实行多级复式教学。到1936年,学生人数达到70-80人,课程中加进了"白话文"。"七·七"事变以前,于家村的教育一直稳步上升,为县内榜上有名的文化村。日寇侵华期间,一度走入低谷,不过学生人数已增至100人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学校名子统一叫"小学校",但由于教育大普及,小学、高小、民校齐头并进,借用民房教学多达十几处。1964年,群众集资在村西建成了(具有40余间房屋的)第一座四合院小学(但仍兼作戏场)。随着形势的发展,该校于1960年增设了农中班,1969年增设高中班。由于学生日益增多,不到30个年头,校舍就非常吃紧。因此,上下筹资于1997年在该校北侧新建了一座二层教学楼,投资46万元,使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这是于家村有史以来最为宽敞、舒适的专用小学教学楼。
    于家人在清朝出过60多名文武秀才,其中有一家7辈人共出了26名秀才,曾轰动一时。而现在已大大盛于以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于氏家族已培养出初中生800人,高中生500人,中专生51人,大学生25人,博士生和研究生10余人。可见,于氏家族的文化人才在逐年递增。
于家人的文化教育史也同开荒创业史一样艰苦而辉煌。历经500年24代人的努力,现在"本固枝荣,源远流长"的目标已开始步入于家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正值蒸蒸日上之时。

    村规民约

    于家村世世代代就有传承的法制意识,有以法治村、以法管家的良好村风民德。于家村的"法治"烙印有碑为证。这村原来曾有明清两代留下的各种有价值的石碑200多块,其中占相当一部分是村规民约碑。令人惋惜的是,如此珍贵的文物,被"文革"洗劫大半,现在仅存30多块。这些碑是:"整敕村规"碑、"宗祠碑"、"祖德实禄"、"建校碑"、"柳池禁约"、"修道碑"等。"柳池禁约"是一块水法碑,碑文曰:"……人众则取水不公,今约后昆每年挖池,按门出工,除独夫、孤子、寡妇、病家外,有误着一工罚钱五十;每家吃水许一瓮,取冰许两担,有多积者,一瓮水罚钱五十,一担冰罚钱二十……"。"整敕村规"碑中关于禁赌的规定写道:"从来里中这害,莫有甚于赌者,或类聚明赌,或勾引良民窝留暗赌,耗资荡产种种匪事,皆为之败风壤俗,莫此为甚。于是集合村人商量禁之……有开设赌场群聚玩钱者,一经查出,罚每人写戏一台,歌舞三日。捉获脱逃,罚坐本族,无近枝近叶,罚坐邻佑。外来赌匪,罚坐容留……"碑文还说如不认罚,则"送官按地亩粮银出钱费用……"正是这样,于家人对待村民即是小事也不放过。比如以前,有一个人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便被赶出村去,一辈子不准进村。

    以上所述,体现了过去"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村有村规"的理念。这虽不符合当今国家法制,但是它给于家村人留下了遵纪守法的传统美德,留下了良好村风,留下了于谦人文精神。例如,曾几何时,"法轮功"一时间邪气肆虐,然而于家村人却没有一人上当,这便是有力的佐证。

    乡土剧团

    深山小村,三、四百户,竟有6座戏楼。这么多戏楼?看来于家村的文化生活是够活跃的。这村有一个传承百年的乡土剧团,人马服装乐器、道具一应俱全。演员全由本村男女组成,师傅原来从山西请来,以后便代代相传,永不凋零。每逢春节、庙会、求雨等大的节日,都要唱戏。本村村民,亲朋好友和邻村群众都可来看,均不买票。可是,如果哪场戏或哪一个演员演的出色,台下就会有人自动向上扔钱或送烟送酒,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

    于家村除剧团外,还有许多文艺组织,如:拉伙、拉花、高跷、龙灯、皇钢、乐队、黄河、魔术等。这些节目都有分工,全村共分"五股",除三股迁走外,其他各股都有任务:大股乐队、二股钢叉、四股社伙、五股高跷。另外还有四个会:真武会、老母会、黄河会、皇钢会。各会都有自己的节目。一到节日,全村上下,花团锦簇,锣鼓喧天,轻歌曼舞,热闹非凡。

    过年的时候,各种节目全部出动。平时粗衣黑脸的农家男女,节时舞台之上浓妆艳抹、凤冠霞帔,乌沙蟒袍、枪刀剑戟;石头街巷,高跷队伍如走平地,皇钢能手赤膊上阵,社伙兵马围场大战,拉花演员身影婆婆……一派欢乐景象。乡土气息浓厚,节目精彩诱人。有些节目除在本村演出外,还要到邻村送演。每到一村,不超过半小时就要拜别,互相抱拳施礼,难舍难分。这些,兄弟村之间,送去了友谊,带回了团结,情趣盎然。

    少保碑谱

    于有道子孙在太行深处创造了一个奇迹,造就了一个奇特的石头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代英雄少保于谦的人文精神。于家村,人丁兴旺,百业皆举,不愧为于谦后裔的繁衍盛地。
不过,有时也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于家村于氏家族是于谦的后裔,这有没有可靠的依据?看来这一提问有必要加以说明,为此简介如下:

    1家 谱 现在保存有完整的于氏家谱。这是一张宽约一米,长约两米的布制谱案(不是书谱)。它已古老、枯黄、腐朽在即。谱首便是"少保于谦",下列二子三孙……长孙即是开发于家村的于有道。此谱以毛笔书写,字迹清晰。现存于井陉县南峪村。南峪村位于冀晋交界处娘子关下绵河之畔,是于谦之子隐居、生息的故乡。

    2墓 地 南峪村建有规模宏大的于谦坟墓,占地50余亩,依山傍水,松柏参天,石人石马,巨碑古碣、气势威严。如此宽大的墓地,在这山区小县是绝无仅有的。除非尚书之墓,难有如此气魄。

    3墓 碑 南峪村于谦坟上矗有一块巨型墓碑,宽厚高大,傲然挺秀,碑上镌有皇封"少保于谦"等大字,书体雄健,气宇轩昂,其它墓碑难以比拟,可谓国宝。然而痛惜的是,1956年修建石阳复线铁路,于谦墓地被征用,墓碑由16人抬出放在村边。"文革"期间,有人以"破四旧"为名,将石碑"扫掉"。是砸毁还是深埋不得而知,虽曾多方寻找,至今没有下落。该村80岁高龄的仇怀义老人说:"碑上'少保于谦'四个大字,我记得非常清楚,旁边还有从浙江迁来的字样。碑上的字写的非常好,我每次下地回来,都要在碑前休息,看看上面的字。"再则,上述那16个抬碑人,现在尚有多人健在,记忆犹新,他们都是于谦碑的见证人。

    4故 居 南峪村有一座"少保宅院",说是朝廷拨款所建,是该村最豪华的建筑。该院并列两处,均为两门两院,逐院升高,拾级而上。大门前面是明柱回廊,两侧有精美的青石浮雕装饰。院内正房宽敞明亮,花棂门窗,庄严肃穆。另外还留有3块匾额,分别上书《成均彦士》、《光前格后》、《……》。对这个大院有两种传说:一说是于谦宅邸;一说是后裔住所。不管那个说法,都与于谦有关。如是于谦故居,说明其子当时来此隐居有门;如是后裔住所,说明于谦后裔在此事业有成。总而言之,"少保宅院"是一个有力的物证。

    5 祠 碑 于家村于氏宗祠正殿内,矗有一块建祠碑,文曰:"有道公旧居南峪村、家赤贫难于存活,谋他从今日之于家村……于成化年间偕眷于此……"。万历二十八年墓残碑上,也有"于有道携妻贾氏与小弟于南道自南峪迁来于家村"的记载。以上均说明于家村是从南峪迁来的。

    6遗 嘱 于家村第三股(即于有道之三子于三老)的家谱上,留下这样一段遗嘱:"吾到南峪村,去查上世灵,查到十几户,具是于谦宗,只知官职大,谁知吾祖先"。这一遗嘱是嘱咐后人要牢记于家人的根本在南峪村,少保于谦是于氏家族的始祖。

    7口 传 于家村的孩子们从小就从爷爷奶奶或父母口中知道这样的故事:于家村老老(即老老爷爷)名叫于有道,是从南峪迁来的;于有道的爷爷埋在南峪村,名叫于谦,是一个大官。这些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8祭 祖 "回乡祭祖"是于家村的特有风俗。自古以来,于氏子孙就有回乡(到南峪村于谦坟上)祭祖的传统。过去,每到春节,必定祭祖,年年如此,日见隆重。在清代,曾有十二秀才顶带花翎,锣鼓喧天,回乡祭祖的记载。建国后一度冷落,近年来又有回升。这是于谦子孙永不忘本的具体体现。

    9建 筑 小型二层阁楼是江浙建筑风格,于家村曾有20多座。玉带房脊和白墙黑瓦建筑也是江浙风格,于家村有的古建筑也是这样。现在该村尚有二层阁楼和玉带歌楼多处,仍完整地保留着。"歌楼"这一名称也来自南方。于谦原籍是浙江,于氏子孙传有江南建筑习俗,顺理成章。

    10语 言 "七·七"事变前后,于家村的语言发音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国策支持诗作者和科学人才"这几个字,那时基本上读为"归彩兹次私造载伙扩校仍才",并且其中"兹次私"3字的读音更有不同,它既不是ZH、CH、SH,也不是Z、C、S,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音。
以上可见,许多发音有着江浙方言的特征,这无疑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缘故。就现在来说,由于普通话影响,年轻一代人的发音较以前大有改变,但是原有的语言烙印,仍然清晰可见。

    11于 康 于家村自古以来就有"于"、"康"两家。并且都知道康家是于家的干兄弟。于谦有一个义子名叫"于康",我们认为这村的康氏家族就是于康的后代,否则不会如此巧合。
常言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于谦英灵和他的子孙在太行山麓落地生根,遥遥五个世纪,几多足迹,几多壮举!这是决然不会悄然若失,杳无生息的。上面所列的11条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收笔寄语

    综上所述,于谦子孙来到这白庙山下,悠悠五个世纪,沧桑岁月,历经艰辛,从茫茫旷野到石头文化宝库,从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村到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如此壮举,不禁令人赞叹。
这于家石头村,不仅具有宏大的石头建筑景观,而且有古人类遗址老虎洞、原始灌木林红叶山、青山无底洞岳飞庙、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庙遗址、侵华日军败退之地寨垴山碉堡遗址,以及真武庙、大王庙、于氏宗祠、观音阁等诸多古建筑、古景点。正是: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春游夏旅秋览冬赏都是好风光。
    于家村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区。旅游区内除十大石头景观、十大景物奇观外,尚有十大军事遗迹、十大自然风光正在开发筹备中。于家村是名副其实的于谦后裔的繁衍盛地。
2000年北京市海淀区老干部局干部、摄影家曲春浩先生,赠给于家村一副长联,此联歌颂了古村落,激励了于家村人,情趣交融,意味深长,的确是佳作。现敬录于下作为全文的结束语,以飨读者:
东石阁,西石塞,南石洞,北石寨,四方皆有石光辉;春草绿,夏麦黄,秋叶红,冬雪白,太行山下风光美;
    明之将,族之魂,人之杰,谦之孙,数代耕作洗然气;智天灵,慧地巧,悍家煌,清凉阁前群英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