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85
- 帖子
- 精华
|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于谦自幼聪颖过人,永乐十八年(1420),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次年参加会试和殿试,中了进士。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复辟后,被诬谄杀害。于谦在诗词方面也颇有建树,所著七绝《石灰吟》正气凛然,豪气干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与常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常山至今还流传着于谦常山吟石灰的生动传说。
一、于谦常山吟石灰的两个传说版本
在常山何家、辉埠(古为灰埠)一带,流传着两个关于于谦常山吟石灰的传说版本。
其一:传说于谦年青时,随家人一同前往江西走亲戚,乘船沿钱塘江逆流直上,来到常山江畔,看到常山港北岸一些山体遍白,活像雪山一样,山脚下还有几个窑口青烟滚滚,甚为惊奇,便向船夫打听缘由,船夫告知是在烧制石灰。上岸后,于谦好奇心依然不减,又向当地人请教石灰的烧制过程,见他刨根问底,当地人便详细介绍了石灰开采、烧制、出窑的整个过程。原来,常山在明代就是石灰的重要产地,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石灰靠水路运往各地,因此石灰石从深山挖掘出来后,一般都运送到大河边(常山港边)进行烧制。时间久了,窑洞附近的山都被石灰粉染白了。于谦听后,若有所思,感慨良久。就在这次访亲期间,他完成了千古名篇《石灰吟》。
其二:传说于谦晚年避难常山吟石灰,当年英宗废了景帝后,听信谗言,以“谋逆罪”缉拿于谦。这时于谦正在杭州家中休假,听到消息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匆匆坐上小船,由钱塘江顺源而上,开始避难生涯。一天,于谦坐在船头,看到岸边有许许多多农民在装运石灰,吩咐船老大靠岸停船,一打听,方知这里是常山县境内出产石灰石的地方。见时近黄昏,索性上岸,顺着挑石灰的农民的行径,来到了石灰窑林立的菱湖严谷山,并在山上千人洞中落下脚,一住就是好多天。几天来,于谦一直忧郁寡欢,对山青水秀、星罗棋布的严谷山风光和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千人洞美景熟视无睹,只对山上叮当作响的采石声,石灰窑上飘扬的缕缕青烟,受感而动心。就在离开严谷山的前一个晚上,于谦一人闷坐洞中,往事历历在目,他觉得自己平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就像严谷山上烧出的石灰一样洁白,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于是以物言志,写下了千古流芳的《石灰吟》,寓意为人要与石灰一样,忠诚清白,坚贞不屈。不久,于谦被害,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忠臣,赞美于谦英灵的清白与石灰的洁白相融相合、交相辉映,就将他作诗的地方-菱湖改称灵合,灰埠改称为辉埠。
二、两个传说版本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上述两个传说版本涉及到一个问题:于谦究竟是早年还是晚年写就了《石灰吟》?
据《明史·于谦传》、清雍正版《浙江通志·人物·于谦》及有关史料记载:于谦永乐十年(1412),十五岁时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秀才);次年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十七岁时应乡试不第,仍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就在这年,他写出了《石灰吟》。
另据《明史·于谦传》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文不胜诬,辨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辨何益?”……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由上面两段史料可见,《石灰吟》应该是于谦17岁时所写的明志诗,于谦晚年避难常山吟石灰一般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抓于谦非常迅速、杀于谦非常匆忙,于谦根本没有逃避的时间,而且依照他的个性,也不会去苟全逃避。
那么,为什么会有于谦晚年避难常山吟石灰的传说,并且传得如此神乎、如此逼真呢?笔者分析认为,两个传说版本情节大致相同,只是时间有异,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如出一辙。于谦晚年避难常山吟石灰的传说,可能是于谦遇害后,百姓为了纪念其忠烈刚正,根据于谦的生前经历和个性特征,对于谦早年路经常山吟石灰的传说逐步塑造加工而成的。可想而知,即便老百姓知道于谦晚年避难常山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表达心中对这位忠臣和清官的敬仰之情,他们还是会愿意将这个传说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三、于谦早年常山吟石灰传说的缘由考究
于谦早年常山吟石灰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经多方查证,我们认为它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极大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1、于谦少年时期具有路经常山的条件和可能
据《于忠肃公集拾遗》中“于少保文山像赞”一文记载:于谦15岁即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秀才),文学才华颇负声誉,极受乡党亲族的器重。但他在学习诗词、制策之外,更留心古人的行事大节。他十分仰慕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为人品性,特意在祖父收藏的文天祥画像上撰写了赞词,并悬置在自己座旁。赞词曰:“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辞,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再向南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我瞻遗像,清风凛然。”文天祥出生于江西吉安,曾任职知赣州。因此,像于谦这样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成为秀才之后的血气方刚时期,决心瞻仰文天祥古居和任职地的冲动应该是非常强烈的。
另据史料记载,于谦祖籍考诚(今河南省民权县),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祖父名文,先后担任过明朝的兵部主事和工部主事,属正六品的中央官员,职位相当显要。父亲名仁,为人正直,未曾做官,母亲刘氏祖籍江西。其家庭背景和亲戚关系,都为他去江西提供了可能。
由此我们推测,于谦在少年读书时期,跟随家人到江西走亲访友,同时瞻仰文天祥古居和任职地,是完全可能和现实的。而当时从杭州到江西必须乘船经过常山,并且必须在常山上岸改走山道。因此,他路经常山看到烧制石灰,并诗兴大发,写出《石灰吟》,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宏大气度,也是完全可能和现实的。
2、于谦常山吟石灰传说的产生具有历史渊源
说到于谦常山吟石灰的传说,不得不提到一个叫何永芳的人。据清雍正版《浙江通志》记载:何永芳(1392-1455),字廷兰,常山人(今何家乡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中乡试第三名,翌年登进士。洪熙元年(1425)修《两朝实录》,奉命赴江西采集史事。事竣,授湖南邵阳知县。持身廉谨,赋役公允,劝导农桑,兴办学校。荒年,借富民米数万石以济饥民,存活甚众。召升御史,巡按山东、直隶及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风纪严肃。山东按察使违法,立即弹劾,奏请就地法办。又巡按江西,执法严明,豪强敛迹。不久,由少保于谦推荐,升河南按察使,卒于官。
从上述史料看,何永芳字廷兰,于谦字廷益,两人同是浙江人,同一年乡试中举人(何永芳第三名,于谦第六名),同一年殿试中进士。两人在同登进士时就应当相互认识,加上年龄相仿、性格相投,逐步有了很深的交情。后来,何永芳得到于谦的推荐,升为河南按察使。由此我们推断,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于谦向何永芳讲述过自己在常山吟石灰的经历。由于何永芳的关系,何家、辉埠一带的祖先们从开始了解于谦及其在常山吟石灰的情况,到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慢慢地演化成各种传闻,经过口头反复流传和提炼完善后,逐步固定为两种传说版本。
|
|